“武大吉奥杯”第二届全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之智慧城市创意设计赛指南

合集下载

创意设计赛三等奖

创意设计赛三等奖

40 41 42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杨筱沛 张晨晓 张靖
科普类(共 5 支队伍) 序号 1 2 3 4 5 所属高校 武汉理工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第一作者 周显瑞 温馨 金墨非 魏媛媛 张斌
“武大吉奥杯” 全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创意设计赛 创意设计赛三等奖
创意类(共 37 支队伍)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所属高校 上海大学 宁波大学 宁波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武汉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武汉大学 河海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大连交通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上海大学 宁波大学 宁波大学 上海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武汉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贵州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重庆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武汉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南京理工大学 重庆大学 宁波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西安工业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宁波大学 第一作者 俞砚秋 刘璐 陈能仑 彭政 彭玉玲 李昊 贾婧雯 王杨 单茹楠 朱泽 徐军 张鹤 张宇驰 李雅洁 杨斌斌 陈浩 孔维检 张西子 薛杰 吴天宇 赵亦婷 吴秉灵 李玉玉 杜晨杰 柯诗栋 丁志龙 高彬彬 杨毅平 赵宇 阮凯敏 赵鑫 池娇 陈传辉 李晓宾 李晓涛 容钰
37Βιβλιοθήκη 西安工业大学费海明
应用类(共 42 支队伍)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所属高校 西京学院 辽宁工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长安大学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郑州大学 武汉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沈阳大学 中北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 重庆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重庆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重庆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重庆大学 福州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 湖南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辽宁科技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 重庆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宁波大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宁波大学 第一作者 李晓辉 白云龙 王政 李超 戴培培 高彬彬 张红岩 刘思超 刘耀丹 张骁 成健 张之敏 王振运 任美丽 向导 国悦婷 张羽 樊世通 郭卉卉 张洋 房凯 张洋 李莎 郑开维 孙凯 王静 周炜炜 常意川 王远 胡亮 李鹏 张玉珠 黄治移 潘立页 何晓晴 刘鑫 任帆 王婷婷 王斌

智能设计比赛策划书范文3篇

智能设计比赛策划书范文3篇

智能设计比赛策划书范文3篇篇一智能设计比赛策划书范文一、活动名称智能设计比赛二、活动背景及目的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为了促进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我们决定举办一场智能设计比赛。

三、参赛对象本次比赛面向全国各高校的学生,欢迎对技术感兴趣的学生积极参与。

四、活动时间及地点1. 时间:[具体时间]2. 地点:[具体地点]五、活动流程1. 报名阶段:[报名开始时间]-[报名结束时间]参赛队伍通过官方网站报名表格,填写相关信息后提交至指定。

报名截止后,组织方将对参赛队伍进行资格审查,确定入围决赛的队伍名单。

2. 培训阶段:[培训开始时间]-[培训结束时间]组织方将邀请专家进行技术培训,介绍相关技术和应用案例。

培训结束后,参赛队伍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

3. 设计阶段:[设计开始时间]-[设计结束时间]参赛队伍根据比赛要求,设计智能系统的方案。

设计完成后,参赛队伍将提交设计文档和演示视频。

4. 决赛阶段:[决赛开始时间]-[决赛结束时间]入围决赛的队伍将进行现场演示和答辩,展示自己的智能系统。

专家评审团将根据演示效果、创新性、实用性等方面对参赛队伍进行打分。

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名。

六、奖项设置1. 一等奖:[X]名,奖金[X]元,荣誉证书。

2. 二等奖:[X]名,奖金[X]元,荣誉证书。

3. 三等奖:[X]名,奖金[X]元,荣誉证书。

4. 优秀奖:[X]名,奖金[X]元,荣誉证书。

七、注意事项1. 参赛队伍需遵守比赛规则,如有违反,将取消参赛资格。

2. 参赛队伍需保证作品的原创性,如有抄袭,将取消参赛资格。

3. 参赛队伍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报名表格和设计文档,逾期不予受理。

4. 比赛的最终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

[主办方][时间]篇二智能设计比赛策划书范文一、活动名称智能设计比赛二、活动背景及目的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技术已经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

3DDS'2015第8届全国3D大赛规则

3DDS'2015第8届全国3D大赛规则
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
3DDS΄2015 全国 3D 大赛 规则
全 国 3D 大赛组委会
3DDS’2015 第 8 届全国 3D 大赛
目录
目录 ................................................................................................................................................... 1 1 总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 2 赛事及赛项设置 ........................................................................................................................... 7 3 参赛对象与报名 ........................................................................................................................... 9
大学生组 ..................................................................................................................................... 21 4.1.15 初赛选拔/复赛作品提交 .................................................................................... 21 4.1.16 赛区选拔/复赛 .................................................................................................... 21 4.1.17 全国现场总决赛 ................................................................................................. 22

科技创新之星

科技创新之星

科技创新之星2021简介为适应信息时代IT人才培养的需要,营造创新进取的学习气氛,计算机学院从2021年开始将每年开展一次“科技创新之星〞评选活动。

此项活动旨在表彰一批在科技创新方面表现突出的同学,同时鼓励广阔同学,特别是低年级同学,以他们为典范,并不断超越,更加明确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增强学习主动性与自觉性,充分发挥出自己潜在的创造能力,使计算机学院的学风更加和谐向上,让更多同学脱颖而出,在今后就业和学习中能够更具竞争力。

本项活动由同学们提供自荐材料,学院老师根据材料进行评选。

2021年面向2005级和2006级同学征集,2021年将进一步面向低年级征集。

评选出的科技创新之星必须在各项大赛、工程实践、自主开发、学术研究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绩,评选不限定最低名额和最高名额。

2021年,根据参选材料,学院评定黄勇辉等8名同学为计算机学院2021年度科技创新之星,另有崔明、冯明明等两名同学在科技创新方面做出了较好成绩,予以表彰。

希望此项评选活动能够引导广阔同学在掌握好课堂讲授知识的根底上,不断开拓专业视野和知识面,激发广阔同学的创新能力,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各项科技创新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为今后的开展奠定坚实根底,在日趋剧烈的就业和学习竞争中能够占据有利位置。

衷心希望广阔同学们能够不断努力,开拓进取,成为计算机学院的骄傲!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2021“科技创新之星〞获得者:张仁勇,徐奥,潘玉云,刘宇翔,李祺,黎璨,黄勇辉,黄强,以下为获奖者简介资料。

科技创新之星一:黄勇辉同学获奖人:黄勇辉同学专业班级:2005级网络工程1班毕业去向: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推免研究生〕获奖情况科技竞赛获奖2021.4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国际性2007.10 "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二等奖全国性2007.11 "电工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全国性校内荣誉2007.9 国家奖学金国家级2007.12 重庆市科学技术创新先进个人省市级2007.9 重庆大学科学技术创新先进个人校级2006.9 重庆大学优秀学生校级2006.3 重庆大学丙等综合奖学金校级2006.9 重庆大学乙等综合奖学金校级2007.3 重庆大学甲等综合奖学金校级2007.9 重庆大学丙等综合奖学金校级2021.3 重庆大学乙等综合奖学金校级2021.9 重庆大学丙等综合奖学金校级证书2021.7 重庆市信产局与HP公司“IT5000公益培训〞结业证书2021.10 重庆市信产局与HP公司“IT5000公益培训〞优秀学员证书2007.11 第一届重庆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班结业证书2007.12 IBM DB2全球700认证2006.11 入党通知书2007.12 CET4证书2021.1 IBM University Program Certificate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情况科技创新之星二:徐奥同学获奖人:徐奥同学专业班级:信息平安2005级毕业去向:腾讯公司总部获奖情况荣誉2007年4月 2007年微软“创新杯〞软件设计比赛中国区半决赛优胜奖国际性2021年5月微软亚洲研究院Silverlight大赛全国第二名全国性2007年11月国家助学金全国性2021年4月重庆市数据库应用程序设计大赛三等奖省市级2006年10月重庆大学第四届程序设计大赛三等奖校级2006年4月年度优秀团干〔全校1/12〕校级2007年11月重庆大学“争先创优〞先进个人〔科技创新标兵〕校级社会工作2005年10月-2006年10月校团委组织部担任素质拓展中心主任2006年2月-2006年9月微软技术俱乐部工程部核心会员2006年9月-2007年9月微软技术俱乐部工程部部长2006年3月至今重大网络中心亦彩音乐站管理员2007年10月至今微软技术俱乐部技术副主席2007年11月至今微软亚洲研究院实习生招聘信使2021年5月重庆电视台“5•12”汶川大地震赈灾晚会现场志愿者2021年7月-2021年9月腾讯公司深圳总部后台开发工程师实习生2021年9月四川华迪信息技术信息平安实训生证书2021年1月 Java程序设计培训及Eclipse认证2007年8月 2007微软学生夏令营participate证书2021年1月北京挑战体验式培训证书2005年10月重庆大学学生干部聘书2006年6月全国英语4级考试证书2007年1月全国英语6级考试证书科技创新情况个人信息获奖人:李祺同学专业班级:网络工程2005级毕业去向: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推免研究生〕获奖情况科技竞赛2021.2 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一等奖国际性2007.9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重庆市一等奖省市级2007.4 微软创新杯全球软件设计大赛中国赛区Enter Semi-Final奖全国性2021.6 重庆市高校第一届数据库设计大赛三等奖省市级校内荣誉2021.3 丙等综合奖学金校级2021.9 丙等综合奖学金校级2021.10 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级社会工作2005.11 担任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学生会科协副主席资格证书2021.8 惠普公司“IT5000公益培训〞结业证书2021.1 IBM University Program Certificate2007.6 全国英语6级考试证书(491分)2006.12 全国英语4级考试证书〔547分〕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情况论文完成情况:✓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参赛作品:Take a bath。

中国计量学院学生课外科技指南

中国计量学院学生课外科技指南

1
http://
中国计量学院参赛指南
课外科技篇
一、 “挑战杯 ”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活动简介 挑战杯”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 教育部、全国学联和地方政府共同主办,国内著名大学、新闻媒体联合发起的一 项具有导向性、 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 自 1989 年首届竞赛举办以来, “挑战杯”竞赛始终坚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 战”的宗旨,在促进青年创新人才成长、深化高校素质教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广大高校乃至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良好的影响,被誉 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 历经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已经成为: ——吸引广大高校学生共同参与的科技盛会。从最初的 19 所高校发起,发展 到 1000 多所高校参与; 从 300 多人的小擂台发展到 200 多万大学生的竞技场, “挑战杯”竞赛在广大青年学生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显著增强。 ——促进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创新摇篮。竞赛获奖者中已经产生了两位长 江学者,6 位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20 多位教授和博士生导师,70%的学生 获奖后继续攻读更高层次的学历,近 30%的学生出国深造。他们中的代表人物 有:第二届“挑战杯”竞赛获奖者、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中国十大杰出 青年、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邓中翰,第五届“挑战杯”竞赛获奖者、 “中国杰出青年科技创新奖” 获得者、安徽中科大讯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刘 庆峰,第八届、第九届“挑战杯”竞赛获奖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标兵、 南 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7 级博士研究生胡铃心等。
3
http://
中国计量学院参赛指南 : 在校全日制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均 参赛对象 参赛对象: 不含在职研究生) 。

交通银行杯第六届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

交通银行杯第六届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
“交通银行杯” 第六届
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 参赛指南
创意启迪智慧 创新驱动发展
大赛执行委员会 二〇一九年四月二十五日
大赛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
联合主办单位 中国智慧城市产业与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发展战略联盟
支持单位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4-
智能技术挑战赛
2.3 赛程
时间
安排
4 月 28 日 9:00 报名开始(发布功能验证数据集)
5 月 25 日
发布详细评分标准、训练数据集和 SDK(结果文件 格式检查器、签名工具等)
6 月 5 日 名和预选赛截止,提交算法文件包开始
7 月 9 日 提交算法文件包截止
承办单位 同济大学
协办单位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行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注:如无特别说明,本指南中的“大赛”是指“中国研 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的简称。
目录
第一章 大赛简介.....................................................1 第二章 智能技术挑战赛...............................................2
-1-
第二章 智能技术挑战赛
智能技术挑战赛
2.1 赛题 赛题为基于全景图像的室内外定位。 根据用途,比赛数据集分为相机标定数据、功能验证数
据集、训练数据集和评测数据集。其中相机标定数据、功能 验证数据集和训练数据集用于算法设计与调试,确保运行结 果能正确提交到在线评测系统,但不进行技术指标评测。评 测数据集用于生成运行结果,提交到在线评测系统,客观评 测计算精度,并结合提交顺序进行动态排位。

智能设计比赛策划书范文3篇

智能设计比赛策划书范文3篇

智能设计比赛策划书范文3篇篇一《智能设计比赛策划书范文》一、比赛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领域正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对智能设计的理解和应用水平,特举办本次智能设计比赛。

二、比赛目的1. 提供一个平台,让学生们展示自己在智能设计方面的创意和才华。

2. 促进学生们对技术的学习和研究,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比赛主题“智能创新,无限未来”四、参赛对象全国各高校的学生,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

五、比赛时间和地点1. 比赛时间:[具体时间]2. 比赛地点:[详细地址]六、比赛内容1. 智能家居:设计智能化的家居系统,如智能家电控制、智能安防、智能照明等。

2. 智能交通:研发智能交通解决方案,如智能交通信号灯控制、智能车辆导航、智能停车管理等。

3. 智能医疗:设计智能化的医疗设备或医疗辅助系统,如智能医疗诊断、远程医疗、康复辅助等。

4. 智能:开发具有特定功能的,如服务、工业、教育等。

5. 其他智能领域:参赛作品可以涉及其他与智能设计相关的领域。

七、比赛流程1. 报名阶段时间:[报名开始时间]-[报名截止时间]方式:参赛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填写报名表格,并将相关作品材料发送至指定。

报名要求:每个参赛队伍人数不超过[X]人,鼓励跨专业组队。

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作品,未在其他比赛中获奖或公开发表。

参赛作品需提交详细的设计方案、技术报告、演示视频等材料。

2. 初赛阶段时间:[初赛时间]方式:评委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根据作品的创新性、可行性、实用性等方面进行打分,选出[X]支队伍进入决赛。

评审标准:创新性:作品是否具有新颖的创意和独特的设计思路。

可行性:作品的技术方案是否可行,是否能够实现预期功能。

实用性:作品是否具有实际应用价值,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团队协作:参赛队伍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决赛阶段时间:[决赛时间]地点:[决赛地点]方式:进入决赛的队伍进行现场演示和答辩,评委根据演示效果和答辩情况进行打分。

武大吉奥:创意启迪智慧创新驱动发展

武大吉奥:创意启迪智慧创新驱动发展

武大吉奥:创意启迪智慧创新驱动发展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信息界》
【年(卷),期】2015(000)008
【摘要】2015年8月29日,"武大吉奥杯"第二届全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以下简称"大赛")闭幕式在美丽的珞珈山武汉大学成功举办,标志着为期4个月的"武大吉奥杯"研究生大赛正式落下帷幕。

大赛专家委员会评审组从科普性、技术性、应用性、创意性等几个方面对参赛作品进行综合评定,最终有440个竞赛团队、1418名参赛学生、9名指导老师、22所高校组织单位获奖。

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赛专家委员会主席。

【总页数】1页(P99)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创意启迪智慧创新驱动发展首届全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成功举办 [J],
2.武大吉奥:依托大数据助力智慧城市惠民 [J], 杜泽
3.“武大吉奥杯”第二全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圆满收官 [J], ;
4.“武大吉奥杯”全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隆重举行 [J],
5.武大吉奥统一地址应用与服务平台助力智慧治理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大吉奥杯”第二届全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之智慧城市创意设计赛指南
一、赛制
创意设计赛分为作品初赛与全国决赛。

初赛:参赛单位组织发动学生通过大赛官方网站提交参赛作品,大赛评审专家组对作品进行网上评审,确定决赛名单。

全国决赛:决赛以现场展示、陈述和专家问辩的方式进行。

二、作品内容
申报作品无知识产权争议,以智慧城市为主题,其中包含创意类、应用类、科普类等三个类别。

作品可以以实物、图片、ppt、flash、视频等方式展示。

其中,对于借用软件开发等手段的应用类作品必须要附以参赛作者原创的原型系统或者代码。

1、在创意类作品中,可以针对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设计、规划等提出自己富有创新性的意见、想法;也可以采取建模的方式,构建学生眼中的智慧城市。

作品可以着眼于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面,也可以是某个点。

2、应用类参赛作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智慧政府
智慧政务、智慧城管、智慧水务、智慧能源、智慧环保、智慧应急等。

(2)智慧民生
智慧社区、智慧医疗、智慧社保、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文化等。

(3)智慧经济
智慧建筑、智慧家具、智慧金融、智慧电网、智慧安防、智慧物流、智慧食品安全(便携式分析仪)等。

(4)智慧城市与物联网
下一代信息网络,物联网体系、感知、通信、网络、处理、管理与安全等。

(5)智慧城市与大数据
大数据与数据活化,大数据存储、计算、分析、决策等。

(6)智慧城市与云计算
基于云计算的智慧城市基础架构、关键技术、解决方案、服务平台等。

3、科普类
区别于以上两类,科普作品应以智慧城市为主题,以提高公民科学素质、让普通百姓更容易了解和认识智慧城市为主要目标,应具备一定的科学性、普及性、知识性和趣味性。

三、申报要求及评比标准
创意设计赛作品要选准申报类别,标题要新颖,内容紧扣智慧城市,最好写明灵感来源。

作品申报要对创意进行简要的介绍,要对其应用领域、可行性、经济社会价值、预期的经济效益、展现方式等内容进行阐述,亦可附上详细的策划方案。

为确保评审公平,除申报系统需要填写所在培养单位信
息外,申报作品的各个部分(包含各类附件)不要出现申报者所在培养单位信息。

作品评比时,针对每一类作品分别从创意性、完整性、可行性、社会与经济效益、现场展现等多方面设置不同的权重由专家打分考核。

四、赛事评审
1、参赛作品按创意类、应用类、科普类进行评审。

2、评审分为初赛和决赛。

初赛为在线评审,大赛评审专家将根据参赛作者在网上提供的作品材料的新颖程度、与智慧城市的契合程度、具有的经济社会价值以及作品具体的表现来给出一个合理的
评分,并且最终每类选择10-20项作品进入决赛(应用类将视作品质量和数量适量增加进入决赛名额)。

决赛为现场展示。

进入决赛的参赛选手将汇集到武汉大学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现场演示、现场讲解,并且回答大赛专家委员会委员的提问。

大赛专家委员会委员将分别对三类作品按照初赛分值以及参赛者的现场答辩情况对进入决赛
的作品进行评比和打分。

五、时间安排
六、奖项设置
三个类型的比赛,总共设特等奖1名(可空缺),每类比赛设一等奖2-3名,二等奖4-6名,其他进入排名前30%均授予三等奖,进入30-50%授予优胜奖,企业冠名奖若干。

七、知识产权和作品所有权
1、比赛产生的优秀作品,将有机会推荐申报知识产权,申报成功后产权归参赛者所有,申报知识产权产生的费用由参赛者自行承担;
2、比赛的获奖作品,在征得学生同意之后,大赛组委会将帮助联系出版社,将大赛的作品以论文等多种形式在出版社、期刊、杂志上发表,扩大影响力;
3、如遇作品争议或申诉,将由专家委员会按照大赛申诉仲裁与纪律处罚的相关规定处理相关事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