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我的情感表达与演唱技巧分析
谷建芬艺术歌曲《那就是我》的创作特征与演唱处理

附表:2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开题报告样本:开题报告一、课题论证1、本选题国内外研究动态刘浪在《歌曲《那就是我》艺术风格特征解析》中,对著名作曲家谷建芬创作的《那就是我》是一首艺术性、专业性极强,个性鲜明、风格别致的艺术歌曲精品。
并且从词、曲作家和首唱者入手,对歌词的文学特征、音乐特征、演唱艺术等层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阐析。
汤莉,在《百川融汇流韵沁芳——谷建芬艺术成就研究》中,认为谷建芬是中国歌曲音乐创作上起到承前启后开拓作用的作曲家中的一位,她扎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将旋律、技法、民族精神、时代精神融于一体,谷建芬作品中体现出来的民族歌曲通俗化、通俗歌曲艺术化,艺术创作多元化应为中国当代歌曲创作的主流。
同时,她在歌手培养上所作出的贡献也不可忽视,其中的宝贵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因此在本篇论文中,笔者就选择了一个出色的作曲家—谷建芬,在《那就是我》曲中,创作特征以及演唱处理进行研究,进而体会谷建芬的创作过程中的艺术魅力,与演唱的技巧,这些对后世歌曲创作风格研究是极为有益的。
国外研究动态:此课题研究甚少。
2、选题的依据和意义选题依据:在我国当代以声乐创作为主的作曲家中,谷建芬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卓越非凡,她的众多作品成为人们广为传唱的经典曲目,在亿万国人的心中留下了永恒的记忆。
作为一名伴随着祖国改革开放的步伐而进入创作繁荣期的作曲家,她在时代发展的脉搏中与祖国、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把对祖国、对人民的深情融汇到自己的歌曲创作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我国改革开放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
对谷建芬及其歌曲创作进行系统分析,不仅对于了解谷建芬的创作风格、音乐思想、美学倾向和形式特色提供了具体的理论依据,还会进一步推动歌曲创作理论的发展,而且通过理论对于实践确切的指导作用,使演唱者深入对作品的感受更加深刻,为自己所特有的表现方法提供参考和借鉴,展现出对今后歌曲创作和演唱的具体指导意义。
选题意义:笔者希望能够通过自己在对先生经典歌曲较为肤浅的学习、了解的基础上,以全方位、多角度的视角,综合使用社会历史学研究方法、民族音乐学研究方法以及比较学研究方法力图对谷建芬及其歌曲作品进行较为系统的的深入探讨,对其代表性歌曲作品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和研究,进一步揭示谷建芬歌曲作品的重要美学特征、时代特征和创作特色,客观分析其歌曲作品创作的社会影响力,并试图找出推动中国当代歌曲创作发展的力量。
浅析歌曲《那就是我》情感分析与演唱技巧

113表1单三部曲式引子ABA 1乐句ab c d a 1b 1c 1d 1a 2b 2c 2d 2小节数1-56-78-1011-1415-1920-2324-2728-3031-3637-3940-4243-4546-50调性g 小调引子部分(1-5)共有5小节,第4小节出现和声小调,伴奏音型为密集的伴奏音型,表达了作者丰富的情感,第5小节是常见的VII 音,最后一个音在g 小调的属和弦上作了不完全终止,伴奏声部“D-t”的进行,奠定了歌曲的基调。
A 段(6-19小节)共有14小节,“我思恋”犹如一声长叹从主音落在属音上,在“故乡的小河”长音之后作者采用了加花的方式,使演唱者在情感表达的时候更加流畅,也表达了作者内心丰富的情感。
B 段(20-36)共有16小节,开始的时候就是8度的跳跃,是整首乐曲的高潮部分,与A 段相比,情绪更加激烈,感情更加饱满,也出现了全曲最高音,伴奏声部从琶音变成了柱式和弦。
为情感的爆发奠定了基础。
在最后,连续的三个上行模进的“那就是我”,体现出游子对故乡炽热的爱对母亲强烈的怀念。
A 1段的(37-50)共有14小节,是感情的升华,旋律和钢琴声部的织体上与A 段没有变化,但是在歌词上有了反差,作者运用了空间的变换,把对家乡的思念体现到了极致,最后的“那就是我”,用提高八度的假声演唱,落到主音上,升华了那种思乡之情。
三、歌曲《那就是我》的情感分析(一)段落情感分析歌曲《那就是我》主题为游子思念母亲、眷恋故乡。
作者从第一人称的角度,以对话的形式描写了四个意象,分别是:“故乡的小河”“故乡的炊烟”“故乡的火”“故乡的明月”,拥有浓厚的中国色彩,借物抒情,使情感的表达在细腻的同时又非常地深刻,充分展现了对母亲对故乡质朴的爱。
歌曲段落之间旋律起伏跌宕,语句之间情感丰富饱满,耐人寻味。
A 段通过“小河”“炊烟”“水磨”“牛车”描写了故乡的烟火气息,同时也通过这些充满水墨色彩的生动形象的画面去体现母亲的那种温柔。
语文角度赏析歌词示例

语文角度赏析歌词示例1.《长江之歌》是为电视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曲配的歌词,作者以雄浑的气势,赞颂了长江的宏伟、壮观,以真切的情感表达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
全诗共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即第一小节,写长江的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第二部分即第二小节,写长江的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
2.《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歌词明白晓畅,比喻形象生动;曲子节奏明快,铿锵有力,也可以说是珠联璧合。
3.《那就是我》和《弯弯的月亮》曲调抒情强烈,旋律非常柔美,都有四段,迴环往复,反复咏唱,非常感人。
《那就是我》里作者把对故乡的思念寄托在故乡的水磨、炊烟、牛车、渔火、海螺、山歌,这些具体可感但却似乎很琐碎的、人们不屑一顾的寻常东西上,而正是这些具体事物却最能勾起人对故乡的思念。
《弯弯的月亮》有点像民歌,从诗歌的角度来说,从天上的夜空写起,弯弯的月亮最能引起人们的乡思、乡愁,中国人有个习惯,望月思亲,望月思远,不管这月是圆是缺。
但这首歌的主题却是在感叹,时代在发展,而故乡却还在唱着过去的歌谣,表达了作者希望故乡摆脱忧伤,跟上时代的步伐。
二、赏析实践阅读李海鹰的《弯弯的月亮》,回答后面问题。
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小桥的旁边有一条弯弯的小船弯弯的小船悠悠是那童年的阿娇阿娇摇着船唱着那古老的歌谣歌声随风飘啊飘到我的脸上脸上淌着泪像那条弯弯的河水弯弯的河水流呀流进我的心上我的心充满惆怅不为那弯弯的月亮只为那今天的村庄还唱着过去的歌谣故乡的月亮你那弯弯的忧伤穿透了我的胸膛1.有人说这是一首写给阿娇的情歌,你是否同意,为什么?答案:不同意,这是唱给故乡的歌,是一首怀念故乡的歌。
阿娇也许是故乡的一位熟识的女友,但她也只是作为故乡的化身出现,绝不是情人,这也不是一首情歌。
2.分析这首歌词所用的表现手法。
答案:这首歌运用了典型的民歌的表现手法,以起兴开头,选用一个典型的镜头——阿娇摇船,阿娇是故乡的象征,对阿娇怀念也就是对故乡的怀念。
歌曲《那就是我》音乐表演美学浅析

歌曲《那就是我》音乐表演美学浅析作者:霍伟义来源:《北方音乐》2016年第02期【摘要】歌曲《那就是我》创作于1982年,由陈晓光作词,谷建芬作曲。
该作品是一首以思念家乡为主题的吟诵体抒情歌曲,作者借用“小河”、“炊烟”、“渔火”、“明月”四个画面和采用拟人的手法,将“浪花”、“竹笛”、“风帆”比喻成了我,深刻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感受,许多歌唱家们对此作品经过二度创作,将内心独白演绎得惟妙惟肖。
【关键词】那就是我;形式分析;内涵体验;风格把握;版本分析;观点一、《那就是我》形式分析该歌曲摆脱了程式化的套路,采用了非常少见的再现部的单三部曲式。
采用了ABA三段曲结构,调式为#F羽。
A是全曲的主题部分,舒缓深沉,B是展开部分,也是全曲高潮部分,最后一部分是再现部,给人无限的遐想。
曲式结构为:引子+ A+ B + A ,小节数为:1-5 、6-19 、20-36 、37-50。
引子:一共有5小节,1-4小节出现了自然与和声小调两种调式,运用了密集的伴奏音型,缓慢舒展,深刻的表达作者的丰富情感,第5小节则是我们常见的标志音级Ⅶ音,最后一个音在 g 小调的属和弦上作了不完全终止,钢琴部分做了“D-t”的进行,巩固了歌曲的调性。
第一段A:(6-19)共14小节,歌词“我思恋”,从主音开始构成了五度上行,犹如一声长叹落在属音上,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在“故乡的小河”的结束句后边,作者又加入中国戏曲手法的加花,也就是中国戏曲里的“拖腔”,大大丰满了演唱者的情感投入和丰富了作者的内心情感。
第二段B:(20-36)共16小节,是第一段的发展曲调,是以现代歌曲伴奏中导向高潮的常用的刮奏手法推动旋律发展。
与A段相比,情绪更为激烈,感情更为饱满,由原先的5度上行变为8度上行,在全曲中出现首个冠音a2,钢琴声部的织体,也原先的琶音变为柱式和弦。
为情感的爆发起到关键性作用。
在乐曲的第30小节,三个连续上行模进音型的“那就是我”,速度的加快、音量的加强、情绪的加深,完美展现出游子思乡的迫切和心情的激动。
以《那就是我》为例分析怎样唱好一首歌

以《那就是我》为例分析怎样唱好一首歌【内容摘要】:文章以《那就是我》这首歌曲为例,从民族、美声、通俗这几种不同的演唱方式入手,提出了:声乐演唱中,不同类型的歌曲,由于演唱方式的不同,其表现手法、演唱技巧、表达出的情感等等都是不同的,因此,演唱作品时,演唱方式要因歌而异,因段而异,甚至因句而异。
【关键词】:《那就是我》、民族唱法、美声唱法、通俗唱法、本色在中国,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已经渐渐地形成了一系列合符时代,适应大众,具有中国特色的演唱方式----民族唱法、通俗唱法、还有学习西方的美声唱法。
无论是什么唱法,都是为了演绎作品而产生的。
那么当一部作品在手中时,该采用何种最适合的演唱方式才能使歌者得心应手地把歌曲二度创作出来呢?这就是我这篇文章所要研究的问题。
当然我所研究的是在已经能够熟练掌握演唱技巧的前提下完成的。
接下来,我将以谷建芬老师创作的《那就是我》这首歌曲为例并结合自己在学习、演唱的过程中所总结出的经验进行分析解剖。
这里我主要阐述的是中国的声乐作品,但我相信只要能把中国作品研究好,那么其他任何作品也就是同理可证了。
一、曲子还未演唱前的准备“我思恋、故乡的小河,还有河边吱吱唱歌的水磨,哦,妈妈,如果有一朵浪花向你微笑,那就是我,那就是我,那就是我。
”此歌韵律流畅、声声扣心,只要您哼起它,童年的往事不由得激荡心扉。
每当吟唱起这首老歌,妈妈慈爱的面庞和熟悉的犹如梦中的故乡便浮现在眼前,些许哀愁,唏嘘思念,令人深深沉浸甚至难以自拔。
很难想象,作者是如何用音符编织成这张情网,让你魂牵梦绕,让你欲言又止,使你不能也不想挣脱这感情的漩涡,只有等歌曲结束。
这首令人心潮澎湃的老歌《那就是我》由晓光作词、谷建芬作曲,作于1982年。
它抒发了一种游子乡情,但按其最能牵动游子情思的典型细节来看,毋宁说是抒发了海外赤子思恋祖祖辈辈生息繁衍之地的深情,而歌中所轻唤的妈妈,也可以说是祖国母亲的形象。
歌曲意韵含蓄,借景抒情,以拟人的手法,把对大自然的描绘与主人翁思乡之情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那就是我》的分析

《那就是我》音乐分析•分类:音乐戏曲•作者:谢小兰•字数:2314来源:艺海第3期《那就是我》大概创作于80年代中后期,它的曲作者谷建芬曾说道:“当我做了母亲的时候,我才理解了我的母亲。
当我懂得了要以十倍、百倍的爱回报母亲的时候,她却已经离去。
这无法弥补的遗憾成就了我这一生不了的情怀。
”由此可见,本歌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作曲家对于母亲、对于故乡的深切怀念之作。
晓光作词、谷建芬作曲,朱逢博演唱的以思乡为主题的著名歌曲《那就是我》,为了突出游子思乡的主题,词作家精心选取了四个意象:1.(我思恋故乡的)炊烟;2.(我思恋故乡的)渔火3.(我思恋故乡的)小河;4.(我思恋故乡的)明月。
炊烟、渔火、小河、明月这四个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曾经反复出现,是最能引起游子思乡情结的几个典型意象。
词作家围绕思乡主题选择主要材料的过程,也就是我们说的在初步立意之后,使歌词轮廓化的过程,或者说是使歌词的大概结构明晰化的过程。
《那就是我》的曲式上,并非像一般歌曲那样,采用分节歌或者是通谱歌的形式来创作,而是采用了歌曲创作中较为少见的单三部曲式,让情感有一次再现,前后呼应。
曲式图示如下:引子+a+b+a小节数:1~56~19 20~3637~50引子一共5小节,这里最别出心裁的是:在歌曲的引子里融合了两种调式(自然与和声小调)。
引子1到4小节为自然小调,但是从第5小节出现了和声小调的标志音级——#ⅶ音,此手法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歌曲当中的“民族味道”。
而且在第5小节中还离调到了属调(d小调),通过“d2/d—d”的和声连接,最后在属和弦上终止了引子,这也看出作者创作中不拘一格的手法。
故此,笔者认为歌曲的调性调式为g自然/和声小调,而不是平常所说的“羽调式”。
从第6小节开始,钢琴声部上也完成了“d—t”的进行,进入了歌曲的a段:歌词“我思恋”是由一个简单的上行5度构成,以表达回忆故乡时的激动心情。
词作者陈晓光(1948.8—),河北景县人,笔名晓光。
歌曲《那就是我》艺术风格特征解析

歌曲《那就是我》艺术风格特征解析
刘浪
【期刊名称】《音乐时空》
【年(卷),期】2016(000)015
【摘要】著名作曲家谷建芬创作的《那就是我》是一首艺术性、专业性极强,个性鲜明、风格别致的艺术歌曲精品.本文从词、曲作家和首唱者入手,对歌词的文学特征、音乐特征、演唱艺术等层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阐析.
【总页数】3页(P35-37)
【作者】刘浪
【作者单位】湖南城市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05
【相关文献】
1.赵元任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也谈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的民族化创作特征[J], 曹若
2.歌曲《那就是我》的艺术特点 [J], 徐驰
3.歌曲《那就是我》艺术风格特征解析 [J], 刘浪;
4.论中国艺术歌曲《那就是我》的"意象美" [J], 何娴
5.浅谈艺术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以《那就是我》为例 [J], 高旭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艺术歌曲《那就是我》的创作特征及演唱释义

“那就是我”时,节奏稍快,钢琴伴奏连续三连音的催促感逐渐加强,情感也倾斜而下,内心的真情不再有任何保留地释放出来。
在演唱这一乐段时,需要高度掌握和控制气息的下沉,切忌“喊唱”和浅薄表现情感。
在此时应使用腹肌和腰背肌的力量,让声音的树立感时刻得到保持,让呼唤的歌声显得更加真实亲切。
在这首抒情歌曲中,钢琴伴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在前面的40-41小节的钢琴间奏中,用到了延长记号,在散板且较自由的伴奏变化中,画龙点睛之笔。
艺术歌曲的美感需要钢琴伴奏的润色,钢琴伴奏与歌词、旋律紧密配合,是这首小调抒情歌曲内涵丰富地展示的重要组成部分。
钢琴伴奏所用的每一个流动的音符和铿锵的和弦,无不支撑着歌曲中难以表达的部分。
在第三乐段中,A1段再现,旋律基本上与A段相同。
然而,在“无限思念”这句表情术语的铺垫下,情感更加细腻,伴有一些伤感,歌曲的氛围在流动的音符中逐渐展露出来。
歌曲的轻柔与朦胧美让人陶醉,乐曲的延长结束让人耐人寻味,而钢琴伴奏的琶音一直连贯不断,仿佛余音绕梁,久久不能消逝。
在演唱这一段歌曲时,需要轻柔且绵长的气息,歌声像是融合在钢琴的琶音之中,飘逸悠扬,轻轻细语,却不失强度。
虽然音量较弱,却不能忽略气息的重要性。
因为弱音的演唱更加考验气息控制的技巧,所以需要有流畅和空灵的气息,不能僵硬不自然,而应该注重情感细节和气息的流动,以情带气,以气催声。
(二)节奏节拍歌曲《那就是我》在节奏变换上运用了5/4、4/4、3/4、2/4,巧妙地诠释了歌曲情感表达的自由感。
全曲较多地采用了4/4,这是一种经典的节奏型,其第一拍的重音和第三拍次重音在鼓点上清晰可见,明显的强弱层次使歌曲的情感更加丰富、细腻,体现了歌曲的高超水平和深厚内涵。
在呈示段部分,第6-11小节,多种拍子交替互换,这是一种非常巧妙的节奏运用方式,这一运用不仅展现了乐曲的抒情性和舒展性,也表达了内心情绪波动的一种复杂心态。
在对比段部分,第20-29小节,3/4和2/4交替出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那就是我的情感表达与演唱技巧分析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歌曲《那就是我》的情感表达与演唱技巧分析摘要:在歌唱中理解掌握歌曲的内涵,处理好歌唱中的情感与演唱技巧,才能够打动观众的心,把作品演绎得有声有色。
一名歌者不能把握好歌曲的情感,就不能把歌曲演绎得有生命力,达不到歌曲演唱的效果。
关键词:歌曲情感技巧分析歌曲的情感表现是歌唱者的演唱灵魂。
是演唱艺术的精髓,没有真实的情感,就不可能真正打动观众的心灵点燃观众情感的共鸣。
在歌唱中“情”是歌唱艺术最基本的要素.歌唱不仅要求声音准确到位,更要求完美的情感艺术表现声音是情感的表现,情感是声音的依据。
两者相辅相成,情感的表现越细腻、越深入演唱的情感就越真挚,越能感人。
歌曲《那就是我》的情感表现歌曲《那就是我》创作于 1982年.是我国着名作曲家谷建芬、词作家晓光作的一首具有很强艺术性的歌曲.它以优美动听的旋律.丰富的情感之窗。
叩击着千万听众的心.成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演唱中的声与情的处理.在演唱技巧中是个永恒的主题f一 1歌词内涵的情感表现歌词在声乐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是与语言紧密结合的.作曲家是依据歌词语言所提供的内容要素来确定歌曲写作的中心思想和意境、作品的体裁和风格:根据歌词语言的特点来谱写旋律的基本走势的。
我们由此可以看到,在歌曲的演唱中,歌唱者的感情表现是首先对歌词内涵深入了解体会的基础上的.深入去把握住语言才能更好的演唱好这首作品。
歌曲是文字和乐谱的紧密结合.是词曲作家对歌曲创作留下的唯一而直接的想象依据。
因此.歌唱者要演唱好歌曲.首先要认真去研读歌词与歌谱,根据音乐和文字,认真仔细对歌曲琢磨,用心去品味,了解词曲作家的创作意图和审美追求.了解歌曲所产生的时代风格、风貌特征等等。
歌曲《那就是我》歌词中关于“炊烟”、“渔火”、“小河”、“侧影”等意象描绘呈现出朦胧而淡雅的水墨画色彩,借用“风帆”、“浪花”等隐喻漂泊游子的思乡之情凄婉的独白,浓浓的乡愁.炽热的情感,是眷念之情的表达,更是绵绵情思的述说通过这样去认真理解领会.演唱才能真正准确深入地领会和感悟歌曲所体现出来的情感内涵二歌曲旋律的情感表现我们面对已经蕴含音乐情感的歌曲旋律要认真对每个乐句进行分析最后是把这一切落实到对歌曲旋律的把握上那就是我》这首歌是 e 小调,三段体 ABA结构,节拍是多节拍交错变换歌曲旋律一开始“我思恋故乡的小河.还有河边吱吱唱歌的水磨,噢妈妈...这悠扬自由的旋律.仿佛心里在诉说、在美好的回忆着这一句旋律的句尾还有比较长的拖腔.它给人们有一种感叹的、思绪绵绵的情感表现还有歌曲高潮部分“我思恋故乡的渔火.还有沙滩上美丽海螺”就把音区扩展到高八度,突出表现了呼唤式的句子旋律,这一段旋律一直在高音区推进.并一气呵成达到旋律和情感的高潮点。
给人感觉到声音的震撼,特别感人,使人感觉到主题的思想境界的深化和升华,给人们留下了强烈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引起大家情感的共鸣,随着悠长的节奏和高音区激动人心的旋律.表现了游子对故乡、对祖国母亲浓浓的思念之情。
二、歌曲“那就是我”的演唱技巧歌曲演唱中.如何运用声音的技巧来演唱是值得我们深究的问题,它要符合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情感歌曲的演唱者除了要拥有美妙的声音外,还需要有驾驭各种声音和音色变化的能力。
《那就是我》是一首情感真挚,旋律起伏大,在演唱高潮时不仅要用激情的声音演唱,情感也要丰富、饱满,才能演唱得更完美、更动听。
演唱歌曲开头主题句“我思恋故乡的小河”时.要注意气息流畅.用说话的感觉表达出一种游子对故乡、对亲人的思绪绵绵的情感.歌唱的语气也是这个要求第二段在唱“我思恋故乡的渔火”时,由于旋律都在高音区.尽量用头腔共鸣多点.演唱时把声音“拢住”的唱法把高音唱出来.同时把声音集中于头腔,这样声音才能集中并具有明亮的色彩和穿透力.这样才能用声音去爆发、去呐喊游子对祖国的无限深情和动情呼唤这一段是歌曲主题的升华和歌曲感情的高潮.这种激动的情感在第二段尾声又高潮迭起.随着一连串的“那就是我”气息要拉宽。
流动起来。
充满激情.歌声和情感仿佛像不可遏制的江水,奔涌而去。
高潮过后,歌曲旋律完整地再现了第一段旋律。
虽然音符相同,但演唱的感觉是不一样的第一段的感情要求是个人深深的剖白而尾段的感情在近似喃喃自语中带着几分凄楚孤独、伤感最后一句要用弱声唱的感觉唱出那无尽的思绪和离愁.后面的弱结束要给人一种余音绕梁、回味无穷的感觉和念想。
完美的歌唱是声乐歌唱者的美好追求.情感表现与演唱技巧对歌曲的完整表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歌唱者要从歌词内涵、歌曲旋律中精确把握及处理作品情感表现.才能在歌唱中融入真实的情感,不断提升歌唱的品质.使自己的歌唱真正打动观众的心【摘要】《那就是我》是我国艺术歌曲中有一定地位、并且广泛流传且具有较深意义的歌曲。
本文通过浅析它的创作背景、历史地位及意义,进而从歌曲的背景延伸出歌曲的情感以及歌曲所具有的艺术特点。
【关键词】艺术歌曲;艺术特点;情感类别?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8-0110-01?一、创作背景?《那就是我》这首歌曲由谷建芬创作于80年代后期,在一定程度上,是作曲家对于母亲、故乡的深切怀念。
歌曲以游子思念故乡为主题,词作家精心挑选了炊烟、渔火、小河、明月四个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这四个意象对于游子思念故乡这个主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歌曲抒发了一种游子情思,但按照游子“思念故乡”这个主题来看,毋庸置疑是抒发了游子对于祖祖辈辈生息繁衍的无限深情。
歌曲中以拟人的手法,把大自然与游子思念故乡这两个意境联系在一起,借景抒情,而歌曲中的妈妈也可以理解成对祖国母亲的描述,更能突出游子的思乡之情。
歌曲自诞生以来就被许多演唱家唱过,而且还有各种各样的伴奏。
《那就是我》这首歌曲的首唱者是我国着名的女高音歌唱家朱逢博,到后来我们熟悉的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和女高音歌唱家和慧、男中音歌唱家张朝晖等等都曾演唱过该曲目。
二、创作特点?(一)曲式特点?这首歌曲的结构为三部曲式,即ABA结构。
第一部分分为两段,第一段开始在钢琴伴奏下,引出了主题句为“我思恋故乡的小河……”,悠扬自在的节奏,像是在诉说。
尾音的拉长,像是在感叹,这种吟诵旋律多次出现在歌曲当中,并且为情感的抒发打下了基础。
第二段与第一段相似,但是在演唱时音色要加以控制,并且跟第一段比较音色要暗一些,因为要为第二部分的出现做好充分准备。
第二部分开始的歌词虽然和前面的相同,但作者却用了八度的大跳,再加上三连音和大量的伴奏类型的转变,悠长的节奏和激动人心的旋律,把游子那思念母亲、思念故乡、以及思念祖国的深情表现得非常到位,这也是整首歌曲的高潮部分。
高潮之后就是第三部分,这一部分完全再现了第一部分,这一部分的感情更加细腻,与前两部分相比,在诉说的时候有些凄凉,又有点孤独。
这些都使得游子的思念之情更加真挚,更加引人入胜。
最后的结束部分,在钢琴的伴奏下,游子的绵绵情思,让人久久不能忘却。
(二)伴奏特点?目前我们所了解到的艺术歌曲的伴奏类型基本上都是以钢琴的形式出现的,无论是曲式的简易、速度的快慢、都与演唱配合得十分默契。
这首歌在伴奏上运用了小提琴、长笛与大提琴的结合。
音乐开始,悠扬的笛声好像一下就把我们拉入了当时的情景当中,接下来是大提琴与小提琴的结合,大提琴的浑厚就好像是游子那低沉的诉说,而小提琴的高亢嘹亮又像是游子激动的心情。
将器乐与人声三位一体,那种思念之情就表现得非常突出而且相得益彰了。
(三)情感表达特点?在歌曲《那就是我》的音乐表达中美是以实在的“形象”而实际存在的。
然而实际存在的感情,随音乐中美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进而产生不一样的美。
谷建芬老师以优美的音乐旋律,通过对炊烟、渔火、小河、明月这四种意向的描写使我们陷入了深深地情思里面。
尽管歌词通俗,曲调简单,却给人留下了遐想的空间。
感情在音乐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
我们在歌唱的时候通常都是用歌声表达歌曲的思想内容,表达我们所看见所感受到的一切事与物,这样才能表现出不一样的感情状态,这就是感情状态的最高境界。
巴金老人在一本书中曾写到:“最近听人唱了一首歌曲:《那就是我》。
那优美的歌声经过我的耳畔、掠过我的心上,我的心就仿佛随着它回到了我的童年,回到了我的故乡。
”三、歌曲的历史性?虽然歌曲《那就是我》创作时间到现在为止只有三十几年,但是,开始的确困难重重,在80年代人们的阶级观念还是很强烈的,所以,这首歌当时被视为小资产阶级,也接受了不同时间不同时代的考验。
从这首歌里我们不仅体会到词作者在创作时所融入的感情,也体会到了两位词曲作者内心的真正情感。
《那就是我》在我国艺术歌里的地位较高,被视为20世纪华人经典之作。
不仅被好多艺术家演绎,同时还被编进了教科书。
作为一首男女高低声部都可以唱的艺术歌曲,成为很多歌唱家演唱会的必唱曲目,深受人们的喜爱。
但是在演唱这首歌的时候,光有声音和情感是不够的,我们更应该了解歌曲所要表达的内涵以及对意境的描写,而且声音的变化必须跟随心境的变化而变化,这样,演唱者在演唱的的时候,才能更好地表达歌曲,把思念的情绪引入到最深处。
歌曲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的声音虽然很低沉,但能让听众感觉得到思念之情。
第三段的高音出来就有一种让人很揪心的感觉,这时如果演唱的时候表现不到位,不仅显得没有修养,还会破坏歌曲本身的意境,更会影响歌曲在听众心中的地位。
只有不断提高对艺术和文学的修养,才能把歌曲的内涵表现出来。
转载请注明来源。
原文地址:/7/view-6967225.htm《那就是我》大概创作于80年代中后期,它的曲作者谷建芬曾说道:“当我做了母亲的时候,我才理解了我的母亲。
当我懂得了要以十倍、百倍的爱回报母亲的时候,她却已经离去。
这无法弥补的遗憾成就了我这一生不了的情怀。
”由此可见,本歌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作曲家对于母亲、对于故乡的深切怀念之作。
《那就是我》的曲式上,并非像一般歌曲那样,采用分节歌或者是通谱歌的形式来创作,而是采用了歌曲创作中较为少见的单三部曲式,让情感有一次再现,前后呼应。
曲式图示如下:引子+A+B+A?小节数:1~56~19 20~3637~50?引子一共5小节,这里最别出心裁的是:在歌曲的引子里融合了两种调式(自然与和声小调)。
引子1到4小节为自然小调,但是从第5小节出现了和声小调的标志音级――#Ⅶ音,此手法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歌曲当中的“民族味道”。
而且在第5小节中还离调到了属调(d小调),通过“D2/D―D”的和声连接,最后在属和弦上终止了引子,这也看出作者创作中不拘一格的手法。
故此,笔者认为歌曲的调性调式为g自然/和声小调,而不是平常所说的“羽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