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中的尺度

合集下载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尺度规范要求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尺度规范要求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尺度规范要求建筑尺度在建筑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合理的尺度规范要求,能够确保建筑物的结构、比例和空间布局的合理性,进而提升建筑的舒适性和美观性。

本文将探讨建筑设计中的建筑尺度规范要求,并分析其影响和应用。

一、尺度规范的定义与作用建筑设计中的尺度规范是指根据建筑物的功能、用途、风格等因素,对建筑的尺寸、比例、比率等进行规范和要求的一系列标准。

这些尺度规范通常包括建筑物的整体比例、建筑物与环境的关系、室内空间的比例等方面。

尺度规范在建筑设计中起到指导作用,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1. 确保空间布局合理:尺度规范要求能够帮助设计师合理安排空间,保证不同功能区域的比例和尺寸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提高空间利用效率。

2. 统一建筑外观:尺度规范要求能够保持建筑外观的整体统一性和一致性,使建筑物在整体形象上具有辨识度,符合城市规划和风格要求。

3. 提高建筑质量:通过尺度规范要求,能够保证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减少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疏漏和错误,提高建筑质量。

4. 支持可持续发展:尺度规范要求还能够指导建筑设计师在建筑设计中考虑节能、环保等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建设。

二、尺度规范的具体要求建筑尺度规范要求的具体内容与具体项目有关,下面将从建筑物的整体比例、建筑物与环境的关系、室内空间的比例等方面进行介绍。

1. 建筑物的整体比例要求:建筑物的整体比例要求是指建筑物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比例关系。

通常要求建筑物的整体形状与几何图形的形状相互协调,尽可能避免过于复杂或不协调的形式。

此外,还要考虑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使建筑物在整体上看起来和谐统一。

2. 建筑物与环境的关系要求:建筑物与环境的关系要求是指建筑物在建筑场地上的布局和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一般要求建筑物在形式、高度、色彩和材料等方面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不突兀和矛盾。

同时,还需要考虑建筑物与周边建筑物之间的连续性和和谐性,确保整个建筑群体的一致性。

建筑设计纸中的尺度选择和比例关系

建筑设计纸中的尺度选择和比例关系

建筑设计纸中的尺度选择和比例关系在建筑设计中,绘制设计图纸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设计图纸反映了建筑师的想法和创意,也是与施工单位进行沟通的重要工具。

而在绘制设计图纸的过程中,尺度选择和比例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建筑设计纸中的尺度选择和比例关系,并对其影响进行分析。

一、尺度选择在建筑设计中,尺度是指图纸上的图形与实际尺寸之间的比例关系。

尺度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常用的尺度有1:50、1:100、1:200等。

尺度的选择要考虑到图纸所要展现的内容、图纸的规模以及绘图的技术难度等因素。

1.1 小尺度图纸小尺度图纸是指建筑设计中用于表达大范围空间或整个项目的图纸。

一般来说,小尺度图纸的比例较小,如1:200或1:500等。

小尺度图纸适合于展示项目的整体结构和布局,但对于细节部分的展示则相对不够清晰。

1.2 大尺度图纸大尺度图纸是指建筑设计中用于表达特定区域或具体构件的图纸。

大尺度图纸的比例较大,如1:50或1:100等。

大尺度图纸能够更加准确地展示建筑物的细节,包括墙体构造、门窗尺寸、设备布置等,但对于整体布局则相对较小。

二、比例关系在建筑设计纸中,比例关系是指图纸中各元素之间的大小和位置的相互关系。

正确的比例关系能够使设计图纸更加准确地表达建筑师的意图。

2.1 元素之间的比例建筑设计中,各构件之间的比例关系是整个设计的基础。

墙体、门窗、楼梯等构件的尺寸与其他构件的尺寸相互协调,体现了建筑的整体平衡和比例美。

合理的比例关系能够使设计图纸更加美观和协调。

2.2 场地与建筑物的比例建筑设计还需要考虑场地与建筑物之间的比例关系。

建筑物应尽量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符合人们对于美感的追求。

在设计图纸中,可以通过合理的比例关系来表达场地与建筑物之间的关系,令整体设计更加和谐。

2.3 图纸内部的比例在图纸的绘制过程中,需要注意图纸内部元素的比例关系。

比如,图纸上的标注、图例、文字说明等应与图纸中实际的构件相匹配,并且布局要合理、整齐。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尺度与尺寸感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尺度与尺寸感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尺度与尺寸感在建筑设计中,建筑尺度和尺寸感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们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外观、空间感和人们对建筑的感知。

本文将探讨建筑尺度与尺寸感的定义、作用以及设计过程中的考虑因素。

一、建筑尺度的定义与作用建筑尺度是指建筑物在实际物理空间中的大小比例关系。

它决定了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和人们对建筑物的感知。

建筑尺度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功能需求、场地条件和审美因素等多个方面。

合理的建筑尺度可以营造出具有层次感、舒适感和谐感的建筑环境。

建筑尺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建筑环境融合:合适的建筑尺度可以使建筑物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与自然景观或城市肌理形成和谐统一的关系。

2. 空间感与舒适度:建筑尺度对于创造舒适的室内外空间感非常重要。

合理的尺度可以使人们感受到空间的开阔、舒畅和宜居。

3. 视觉表达与艺术效果:建筑尺度也是视觉表达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调整建筑物的比例关系,可以营造出宏伟、庄严或是温馨、亲切的视觉效果,达到艺术与美学的目的。

二、尺寸感的定义与设计考虑因素尺寸感是指建筑物内外部空间的尺寸、比例和层次感。

它直接影响人们对建筑物的感知和体验。

尺寸感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1. 功能需求:建筑物的功能需求决定了空间尺寸的合理性。

例如,住宅建筑的房间尺寸需要符合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舒适感。

2. 人体尺度:建筑物的尺寸应该考虑到人体的尺度感知。

人眼能够感知的最小区别是1mm,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应遵循人眼对尺寸的感知极限。

3. 比例与层次感:建筑物内部的空间和外部形体应该具有合理的比例和层次感。

通过巧妙的比例关系,可以使空间显得更为开阔、舒适,并给人以美感。

4. 光线与材料:光线和材料的运用可以增强尺寸感。

适当的采光设计和材料选择可以使空间显得更明亮、宽敞,并对尺寸感产生积极影响。

三、建筑尺度与尺寸感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在建筑设计中,建筑师需要深入理解建筑尺度与尺寸感的概念,并灵活运用于设计实践中。

建筑设计中的尺度与比例

建筑设计中的尺度与比例

建筑设计中的尺度与比例尺度与比例是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们在设计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整体效果和空间体验。

本文将从尺度和比例的概念入手,探讨它们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一、尺度的概念及应用1. 尺度的定义尺度是指建筑物相对于人体尺寸的大小比例关系。

在建筑设计中,设计师需要准确把握建筑物与人体的相互关系,以确保建筑物的舒适性和可用性。

2. 尺度的应用尺度在建筑设计中有多重应用。

首先,它决定了建筑物的整体尺寸,如高度、宽度和深度等。

设计师需要根据使用功能和空间需求来确定合适的尺度,以保证建筑物的功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其次,尺度影响着建筑物内部的空间体验。

合理的尺度可以使空间显得舒适、开阔,给人以愉悦感。

设计师需要在建筑物内部创造出合适的尺度感,以提高空间的使用价值和美观度。

最后,尺度还与建筑物的周围环境相互关联。

建筑物的尺度需要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以保持整体和谐感。

例如,在城市中设计一座高层建筑,需要考虑与周围低矮建筑的比例关系,以避免对环境产生不和谐的影响。

二、比例的概念及应用1. 比例的定义比例是指建筑物内部各元素之间的大小关系。

在建筑设计中,比例的使用可以使建筑物整体呈现出和谐、美观的视觉效果。

2. 比例的应用比例在建筑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比例用于控制建筑物内部各元素之间的关系,如窗户大小、门的高度等。

通过统一的比例,可以使建筑物内部元素的大小相对协调,以形成整体美感。

其次,比例还可以用于建筑物外立面的设计。

外立面的比例关系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外观和形象。

设计师需要运用比例原理来使建筑物的外立面具有层次感、节奏感和丰富的变化,以提高建筑物的美观度。

最后,比例还与建筑物的功能密切相关。

例如,在设计公共空间时,需要考虑人流量和使用需求的比例关系,以满足人们的舒适感和效率需求。

三、尺度和比例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1. 增强建筑物的功能性合理的尺度和比例可以增强建筑物的功能性。

建筑图纸知识:建筑图纸中的尺度和比例

建筑图纸知识:建筑图纸中的尺度和比例

建筑图纸知识:建筑图纸中的尺度和比例建筑图纸是建筑设计的重要基础,它是建筑师将设计想法具象化的工具之一。

在制作建筑图纸的过程中,尺度和比例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一、建筑图纸中的尺度尺度是指图纸上表示实际物体大小的比例关系。

图纸尺寸越小,代表的空间尺寸就越大。

建筑图纸中常见的尺度有:1:100、1:50、1:20、1:10、1:5等。

其中,1:100的尺度称为“百分之一尺度”,表示图上的1毫米代表实际尺寸的100毫米(1米),1:50的尺度称为“五十分之一尺度”,表示图上的1毫米代表实际尺寸的50毫米(半米)等等。

建筑师在制作图纸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尺度。

如果需要描述整栋建筑的外观,则可以选用1:100的尺度;如果需要描述某一局部区域的细节,则可以选用更大的尺度。

二、建筑图纸中的比例比例是指图纸上多个元素之间的大小关系。

例如,建筑图纸中的建筑物、道路、景观等,它们在图纸上之间的大小比例,就是比例关系。

比例是一种相对的概念,通常用分数或者比值表示。

在建筑图纸中,比例的选择首先要考虑的是整个建筑体量和空间的协调性。

为了保证建筑物的比例协调和和谐美观,常选择较小的比例。

同时,对于建筑物内部的局部空间,为了清晰表达设计意图,可以采用适当较大的比例。

三、尺度和比例的关系尺度和比例是建筑图纸中最基础的概念,二者有密切的关系。

尺度确定了图纸上的尺寸,而比例则决定了图纸上元素之间的大小关系。

在制作建筑图纸时,一般先按照规定的尺度绘制图纸,然后依据设计意图,按照比例的关系确定不同元素在图纸上的大小位置。

这两者的合理运用能够保证建筑图纸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四、尺度和比例的应用1.建筑设计阶段:在建筑初始设计阶段,需要绘制各种方案图、示意图和进度表。

这些图纸往往依据不同需求使用不同的尺度和比例来表达设计意图。

2.建筑施工阶段:建筑施工中需要制作各种施工图、构造图和安装图纸,建筑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尺度和比例,保证施工图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尺度与比例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尺度与比例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尺度与比例建筑设计是一门兼具艺术性和科学性的学科,其中建筑尺度与比例作为基础概念,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尺度与比例的合理运用,能够影响到建筑的外观、功能、体验和空间感,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具有关键性的地位。

一、尺度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尺度是指建筑物在空间中的具体大小,是建筑设计中最基本的尺寸关系之一。

合理的尺度能够影响人们对建筑空间的感知和使用体验。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功能需求、使用人群等因素来确定合适的尺度。

1. 建筑外观:尺度直接影响到建筑的外观形象。

比如在设计高楼大厦时,需要考虑到尺度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使建筑物与周围的景观和谐统一。

2. 建筑功能:尺度与建筑的功能密切相关。

不同功能的建筑,其尺度需求也截然不同。

例如,住宅建筑对内部空间的尺度要求更加注重私密性和舒适性,而公共建筑则需要兼顾空间流动性和使用效率。

3. 空间体验:合理的尺度设计可以提供更好的空间感受和体验。

人们在不同尺度的空间中会产生不同的感觉和情绪。

建筑师需要通过对尺度的把握,创造出令人舒适、宜人的空间氛围。

二、比例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比例是指建筑中各个构件之间的大小关系,是建筑设计中的另一个重要要素。

合理的比例设计可以使建筑更加协调、美观和稳定。

1. 整体比例:建筑的整体比例是指建筑的整体形态在视觉上的平衡和和谐。

不同风格的建筑在整体比例上有着各自的要求,如古典建筑强调对称与均衡,现代建筑则更加注重简洁和流线型。

2. 细部比例:除了整体比例,建筑中各个细部的比例也需要被精细把握。

例如柱子的高度与直径、窗户的大小与墙面的比例等。

合理的细部比例设计可以增加建筑的美感和立体感。

3. 构件比例:不同构件之间的比例关系也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

如门与门框的比例、楼板与柱子的比例等。

良好的构件比例能够保证建筑的结构稳定性和力学性能。

总之,建筑尺度与比例在建筑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功能、环境和审美要求,合理运用尺度与比例,创造出具有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建筑作品。

建筑中的尺度与比例

建筑中的尺度与比例

建筑中的尺度与比例建筑是一门融合了艺术与工程的学科。

而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尺度与比例的运用是非常关键的。

尺度是将建筑物从真实的物理空间转化为模型或图纸上的具体物体,而比例则体现了建筑物不同部位之间的比例关系。

因此,尺度和比例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尺度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在建筑设计中,尺度通常被用来表示建筑物的大小或比例。

在建筑设计中使用的尺度通常与实际尺寸不同,比如通常使用1:50或1:100的比例尺,在这些比例尺中,一段10米长的墙可能只有10厘米长,但比例上是准确的。

在建筑选址和规划阶段,建筑师通常会使用地形图、城市总体规划图等大比例尺的图纸来设计建筑物最合适的位置、方向及高度等。

而在细化设计中,设计师则会利用更小比例尺的图纸来表现出建筑内部空间的局部细节。

此外,尺度的运用还可以改变人们对空间的感觉和体验。

例如,大比例尺下庭院会显得更加宽敞明亮,人会感到身处于一个更开放的空间中;而小比例尺下的庭院则会显得更加私密,更适合用来平衡整体建筑的比例感。

二、比例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比例与尺度密切相关,当设计师使用不同比例的图纸来设计建筑结构时,就会有不同的比例关系。

比例是指建筑物的构成部分之间的尺寸关系。

在建筑设计中,比例是设计师应用的一个重要的工具,可以用来达到构筑和谐、统一的效果。

建筑中的比例关系可以表现为建筑全体的比例关系、建筑的室内与外部比例关系、建筑中各个部分的比例等。

建筑比例的合理运用,可以让建筑建筑更加和谐,使建筑看起来更具完美的比例感。

正如国际著名建筑师莱·科布西耶(Le Corbusier)所言:“良好的比例是建筑师所力求的,通过良好的比例处理,使建筑物从不同的角度和距离看起来都美丽、和谐。

”三、尺度和比例在建筑中的实际运用尺度和比例不仅在建筑设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在建筑完成后更能体现出来。

例如,在设计过程中,建筑师会通过尺度和比例的运用给对建筑物的方式、布局、形态等进行完善;而完成后,则可通过建筑物各部分的尺寸和比例感来得出建筑是否符合设计预期的目的。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尺度与比例关系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尺度与比例关系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尺度与比例关系建筑是人类创造的艺术,它体现了设计师对于空间、形式和功能的处理能力。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建筑尺度与比例关系是至关重要的要素。

本文将探讨建筑设计中的建筑尺度与比例关系对于建筑品质的影响。

一、建筑尺度与比例关系的定义建筑尺度通常指的是建筑物的大小,即建筑物在现实世界中的实际尺寸。

而建筑比例则是指建筑物实际尺寸与其在设计图纸上的表示之间的比例关系。

建筑尺度与比例关系在建筑设计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使得设计师能够将想法和概念转化为可实现的建筑形式。

二、建筑尺度与比例关系对空间感知的影响建筑尺度与比例关系直接影响着人们对于建筑空间的感知和理解。

尺度的选择可以决定建筑空间的大小和长宽高的比例。

一个建筑物的尺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导致人们在其中感到不舒适或者迷失。

比如,如果一个室内空间尺度过大,会让人们在其中感到孤立和不安;而如果尺度过小,又会让人感到拘束和压抑。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建筑师需要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和功能来选择合适的尺度与比例关系,以营造出具有舒适感的空间。

三、建筑尺度与比例关系对形式表达的影响建筑尺度与比例关系也直接决定了建筑形式的表达方式。

不同的尺度与比例关系可以传递出不同的建筑意义和情感。

例如,大尺度和宏伟的比例关系常被用于表达权威和庄严;而小尺度和精致的比例关系则常被用于传递温暖和亲近感。

建筑师可以通过调整尺度与比例关系来塑造建筑的形式,以达到设计意图的目标。

四、建筑尺度与比例关系对功能的影响建筑尺度与比例关系不仅影响建筑空间的感知和形式表达,还直接影响到建筑功能的实现。

建筑的功能需要与尺度相匹配,以确保使用者能够顺利地进行各种活动。

例如,一个办公室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办公人员的工作需求,包括工作区域、会议室、休息区等。

如果这些区域的尺度与比例关系不合理,就会影响到使用者的工作体验和效率。

因此,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仔细考虑建筑尺度与比例关系与功能的匹配性。

五、结语建筑尺度与比例关系是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它直接影响了建筑品质和使用者的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类建筑的空间尺度资料建筑所形成的空间为人所用,建筑内的器物为人所用,因而人体各部的尺寸及其各类行为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寸,是决定建筑开间、进深、层高、器物大小的最基本的尺度。

各类图书、手册均有详细的描绘,作为一名建筑师,可以参阅这类资料,但有些是必须牢记的,时刻需要提调出来使用的。

诸如:人体的平均高度、宽度、蹲高、坐高、弯腰、举手、携带行李、牵带小孩以至于残疾人拄手拐、坐轮椅所需的活动空间尺寸等等。

这些重要的。

基本的尺寸数据,一般应熟记,因为由此导致了家具、器物以及各种通道、房间的大小尺寸的确定。

在建筑设计时,除了那些因为宗教、政治以及艺术原因需要夸张、夸大的尺度外,都不会离开以人体尺度为本源来决定建筑尺寸的原则。

家具的尺度也是决定建筑空间的重要因素,例如床铺、书桌、餐桌、凳、椅、沙发柜橱这些基本家具的尺寸,都是必须熟记的。

重要的是家具要与人的活动配合起来,留出人使用家具和搬运家具所需空间。

近年行为科学兴盛,大家要研究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感觉空间"把"场"的理论运用到建筑设计中来,这是十分有意义的。

由上可知,人体、家具、活动空间构成了建筑设计尺度的基础,换句话说,也就是构成了建筑的基本空间,道理虽不深奥,但对建筑师来说,却十分重要,万变不离其宗。

门的尺寸1.门高:供人通行的门,高度一般不低于2m,再高也以不宜超过2.4m,否则有空洞感,门扇制作也需特别加强。

如造型、通风、采光需要时,可在门上加腰窗,其高度从0.4m起,但也不宜过高。

供车辆或设备通过的门,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其高度宜较车辆或设备高出0.3~0.5m,以免车辆因颠簸或设备需要垫滚筒搬运时碰撞门框。

至于各类车辆通行的净空要求,要查阅相应的规范。

如果是体育场馆、展览厅堂之类大体量、大空间的建筑物,需要设置超尺度的门时,可在大门扇上加设常规尺寸的附门,供大门勿需开启时,人们可以通行。

现今建筑内各种设备管井的检查门颇多,它不是经常通过的地方,所以一般上框高与普通门齐或还低一些,下边还留有与踢脚线同高的门槛,其净高就不必拘泥于2m,1.5m左右即可。

2.门宽:一般住宅分户门0.9~1m,分室门0.8~0.9m,厨房门0.8m左右,卫生间门0.7~0.8m,由于考虑现代家具的搬入,现今多取上限尺寸。

公共建筑的门宽一般单扇门1m,双扇门1.2~1.8m,再宽就要考虑门扇的制作,双扇门或多扇门的门扇宽以0.6~1.0m为宜。

供安全疏散的太平门的宽度,要根据计算和规范(有关防火规范)规定设置。

管道并供检修的门,宽度一般为0.6m。

供机动车或设备通过的门,除其自身宽度外,每边也直留出0.3~0.5m的空隙。

附带说一下,供检修的"人孔"其尺寸也不宜小于0.6m×0.6m。

窗的尺寸--------------------------------------------------------------------------------1.窗高:一般住宅建筑中,窗的高度为1.5m,加上窗台高0.9m,则窗顶距楼面2.4m,还留有0.4m的结构高度。

在公共建筑中,窗台高度由1.0~1.8m不等,开向公共走道的窗扇,其底面高度不应低于2.0m。

至于窗的高度则根据采光、通风、空间形象等要求来决定,但要注意过高窗户的刚度问题,必要时要加设横梁或"拼樘"。

此外,窗台高低于0.8m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现代玻璃幕墙中,整块玻璃的高度有的已超过7.2m,那已不属于一般窗户的范围了。

2.窗宽:窗宽一般由0.6m开始,宽到构成"带窗",但要注意采用通宽的带窗时,左右隔壁房间的隔声问题以及推拉窗扇的滑动范围问题,也要注意全开间的窗宽会造成横墙面上的炫光,对教室、展览室都是不合适的。

过道--------------------------------------------------------------------------------1.过道宽:最窄的走道应该是住宅中通往辅助房间的过道,按《住宅建筑设计规范》(GBJ96-86)规定,其净宽不应小于0.8m,这是"单行线",一般只允许一个人通过。

规范规定住宅中通往卧室、起居室的过道净宽不宜小于1.0m的宽度,也只是一人正行,另一人侧身相让的尺寸。

这个尺寸用"不宜小于"是考虑到砖混建筑中,0.24m墙,1.2m中距的过道,净空只有0.96m,不足1.0m考虑的。

高层住宅的外走道和公共建筑的过道的净宽,一般都大于1.2m,以满足两人并行的宽度。

通常其两侧墙中距由1.5~2.4m,再宽则是兼有其他功能的过道,如课间活动、候诊等等。

至于大型公共建筑人流如潮的过道,那就要根据使用性质和疏散要求来决定它的宽度了。

还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过道的长短,是否采光等因素都对过道的宽度起到相当的影响作用,一般长的、暗的、双侧有房间或墙壁的过道,都要适当宽一点或采取变换宽窄的手法加以处理,避免又长、又黑、又闷、又窄的过道,但也不能无原则加宽,白白浪费建筑面积。

2.过道高:过道的净高原本随建筑层高而定,设计中通常未予专门的考虑。

当今建筑设备的要求较前普遍了,风管、水管、电气、消防各种管线利用走道上部空间作为"通廊",过道除了供通行之外、往往成为管线的载体,于是过道净高的问题经常出现在设计者面前。

我们把过道的总高分成下面四个部分:①结构高度;②设备管线高度,一般在0.6m左右,视风管的截面、布置方式以及冷凝水管、自动喷淋水管的安排而定;③平顶的构造高度,一般0.05m即可;④净高,这是设计者要认真把握的尺寸,它是决定层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按常规,这个净高度应在2.2m以上为妥,特别是平顶上还有下垂的烟感探头、喷淋水喉时,为避免人手触摸,这个高度要高于普通人摸高2.15m。

现今有时会遇到为了尽量减小层高,将走道净高压缩到2.10m,这恐怕是最小的高度了。

顺便提一句,这么低的吊顶,其质地必需十分精细、否则会有压抑感,过长走道遇此情况,还要从平面上加以宽窄相间的变化处理,以免既压头又单调。

阳台--------------------------------------------------------------------------------阳台大家都熟悉,但它的栏杆高度在多层建筑中不应低于1.0m,在高层建筑中,则不应低于1.10。

一般高层建筑尽量不设阳台或将阳台封闭,这涉及到大风、大雨以及坠物伤人诸多问题。

女儿墙--------------------------------------------------------------------------------一般多层建筑的女儿墙高1.0~1.20m,但高层建筑则至少1.20m,通常高过胸肩甚至高过头部,达1.50~1.80m。

这是避免俯瞰时心悸目眩,发生危险而采取的措施。

如果要使平顶上视野开阔,可在1.0m 实墙以上加作金属网栏,以策安全。

应该注意的是在标定女儿墙高度时,要扣除隔热保温层及泄水坡升高的构造高度,在高层建筑中,这个厚度往往达0.3m以上。

一些高层建筑,由于设有裙房,将冷却塔设在屋顶上,或者有屋顶网球场之类的设施,把女儿墙做得高过3.0m,也是一种办法。

楼梯-------------------------------------------------------------------------------- 楼梯涉及的尺寸数据很多,除大家熟知的踏步的踏面、踢面尺寸之外,梯段的宽度,歇台的宽度,平台下线的净高等也都在规范上有明确规定。

容易被忽视的是:1.楼梯扶手的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宜小于0.90m;室外楼梯扶手高不应小于1.05m。

2.楼梯井宽度大于0.20m时,扶手栏杆的垂直杆件净空不应大于0.11m,以防儿童坠落。

3.楼梯平台净宽除不应小于梯段宽度外,同时不得小于1.10m。

4.梯段宽度在住宅设计中规范有明确规定,在其他建筑中,必须满足消防疏散的要求。

公共建筑中表现性楼梯所取宽度尺寸通常都偏大的,但要注意扶手的设置与梯段宽度的关系。

即:楼梯应至少一侧设扶手,梯段净宽达三股人流时,应两侧设扶手,达四股人流时,应加设中间扶手。

这里顺便提两个经常要处理的问题:一是室内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0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5m,通常采用0.35m和0.125m 这两个参数。

特别要注意的是不允许只设一级踏步,至少要两级,这是因为踏步上下地面的高度相差过小时,行人不易辨别该处有高差,缺乏精神准备,跨出虚步而伤及脚腿。

另一个问题是当利用旋转楼梯作疏散梯时,必须满足踏步在距内圈扶手或简壁0.25m处,其踏面宽不应小于0.22m的要求,这点在防火规范上有明确规定。

电梯、自动扶梯--------------------------------------------------------------------------------涉及电梯数据最多的是井道、轿厢、机房、地坑、顶层端站高度等,因其规格型号、生产厂家不同而尺寸各异,应根据厂家提供的电梯的土建安装图决定,但有关候梯厅的深度,还是有一个限定,以免过小。

简单说来,住宅电梯的候梯厅深度应不小于电梯中最大一台的轿厢深度,公共建筑中乘客电梯则不小于电梯中最大一台的轿厢深度的1.5倍,多台并列时还不应小于2.40m,多台对列时,不应小于对列电梯轿厢深度之和,也不宜大于4.50m。

病床电梯的规定与乘客电梯相似。

此外,通向机房的通道、楼梯和门的宽度不应小于1.20m,楼梯的坡度不应大于45°以便设备的通过和人员的通行。

近年来,自动扶梯在百货商场、文化娱乐场所以及其他公共活动场所的使用日渐普遍,在建筑设计中,除与生产厂家密切配合外,下列数据应该掌握:1.梯级宽:目前有0.6m、0.8m、1.0m三种,视生产厂家不同其宽度还略有出入。

2.倾角:一般有30°和35°两类。

3.梯井宽度为:单梯:梯宽+0.6m+2×0.4m双梯:2(梯宽+0.6m)+2×0.4m其中0.4m为梯侧至井进之安全距离。

4.梯井长:层高/tanα+(2.0~2.9m)+(2.0~2.3m)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α为梯段倾角。

浴厕--------------------------------------------------------------------------------有关浴厕的数据很多,主要的有:1.厕所蹲位隔板的最小宽(m)×深(m)分别为外开门时0.9×1.2;内开门时为0.9×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