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谱法定量分析方法及原理
色谱定量和定性方法

(2)求出未知物的Ii,并与文献值对照定性 2.2.2.3注意 在文献上所述色谱条件下计算未知物的Ii 2.2.2.3特点 重现性好,不需要纯物质相对照
8
2.2.3双柱定性法 双柱定性法
2.2.3.1依据 依据
3.3.2.1 方法 将一种纯物质作为标准物(S)加入到待测样品中进行色谱定量的一种方 法,组分含量的计算为: ms f i Ai
Xi % = mf E AE × 100%
式中:ms 、m 分别为加入内标物的量和试样的质量。i 代表被测峰,E代表内标峰。
3.3.2.2适用范围 适用于少量组分的含量测定,样品中各组分不能完全出峰,或只需对样品 中几个出峰的组分进行分析 3.3.2.3特点 不必准确进样,因此较准确,但操作复杂,每次进样都要准确称量内标物 和样品的质量,事先测得相对校正因子;色谱分离要求高; 3.3.2.4内标物选择 能和被测样品互溶,内标物和待测组分完全分开,最好是被分析物质的一 个同系物,内标物的浓度应与被测组分浓度相近,且内标物的色谱峰 位置最好邻近待测组分。
色谱定性不能直接给出物质的直接信息 未知物的保留值与已知物的保留值相同,未知 物可能是已知物,但不能肯定是已知物 未知物的保留值与已知物的保留值不同,则未 知物肯定不是已知物
10
3.色谱定量分析 色谱定量分析
3.1依据 依据 被测物质(i)的量与它在色谱图上的峰面积 (或峰高)成正比:mi=fi×Ai,fi—定量校正 因子。
峰面积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0 1 2 3 4 浓度 5 6 7 8
色谱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1)绝对校正因子 某组分i通过检测器的量与检测器对该组分的响应信号之比
测定方法:将已知量的被测标准物质注入色谱仪,根据进样 量及色谱图上的峰面积或峰高计算出绝对校正因子
(2)相对校正因子 组分i与基准物(标准物)s的绝对校正因子之比
检测器不同,所选用的基准物不同 热导检测器——苯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正庚烷
(3)内标法
若试样中所有组分不能全部出峰,或仅需测定试样中某个或 某几个组分的含量时,可以采用内标法 将一定的标准物(内标物s)加入到一定量的试样中,混合均 匀后进样,从色谱图上分别测出组分i和内标物s的峰面积 (或峰高)
或:
内标法中常以内标物为基准,即fs=1.0,则:
■ 内标法最关键是选择合适的内标物,对内标物的 要求:
1.定量校正因子
■ 色谱定量分析是基于被测物质的量与其峰面积的 正比关系。但由于同一检测器对不同的物质具有 不同的响应值,所以两个相等量的物质出的峰面 积往往不相等,或者说,相同的峰面积并不意味 着相等物质的量。这样就不能用峰面积来直接计 算物质的量。
■ 因此,在计算组分的量时需将面积乘上一个换算 系数,使组分的面积转换成相应物质的量。即必 须将峰面积A乘上一个换算系数进行“校正”。
例:苯、甲苯、乙苯的相对校正因子的测定:分别称取一定 量的三种物质,在25 mL容量瓶中定容。取一定量注入色谱 仪,获得色谱图,测量其峰面积,以苯为基准物,计算各组 分相对校正因子。
组分 质量/g 1
峰面积/mm2
2
3
平均
相对校 正因子
苯(标 准物)
2.22
442
Hale Waihona Puke 440438440
甲苯 2.22 429
例:试样混合物中仅含有甲醇、乙醇和正丁醇,测得峰高分
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与案例分享

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与案例分享
定量分析是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需要纯物质作为标准样品。
液相色谱的定量是相对的定量方法,即:由已知的标准样品推算出被测样品的量。
液相色谱法定量的依据
被测组分的量(W)与响应值(A)(峰高或峰面积)成正比,W=f×A。
定量校正因子(f):是定量计算公式的比例常数,其物理意义时单位响应值(峰面积)所代表的被测组分的量。
由已知标准样品的量和其响应值可以求得定量校正因子。
测定未知组分的响应值,通过定量校正因子即可求得该组分的量。
定量分析常用术语:
样品(sample):含有带测物,供色谱分析的溶液。
分为标样和未知样。
标样(standard):浓度已知的纯品。
未知样(unknow):浓度待测的混合物。
样品量(sampleweight):待测样品的原始称样量。
稀释度(dilution):未知样的稀释倍数。
组分(componance):欲做定量分析的色谱峰,即含量未知的被测物。
组分的量(amount):被测物质的含量(或浓度)。
积分(integerity):由计算机对色谱峰进行的峰面积测量的计算过程。
校正曲线(calibrationcurve):组分含量对响应值的线性曲线,由已知量的标准物建立,用于测定待测物的未知含量。
常用的定量方法
1外标法
标准曲线法,分为外标法和内标法。
外标法在液相色谱中用的最多。
内标法准确但是麻烦,在标准方法中用的最多。
色谱法定量分析方法及原理

色谱法定量分析方法及原理定量分析就是要确定样品中某一组分的准确含量。
色谱定量分析与绝大部分的仪器定量分析一样,是一种相对定量方法,而不是绝对定量方法。
它是根据仪器检测器的响应值与被测组分的量,在某些条件限定下成正比的关系来进行定量分析的。
也就是说,在色谱分析中,在某些条件限定下,色谱峰的峰高或峰面积(检测器的响应值)与所测组分的数量(或浓度)成正比。
一、原理色谱法定量分析的根据是组分i通过检测器时产生的信号大小,即组分i的峰面积A(或组分i的峰高h i)与进入检测器的组分i的质量mi成正比A x m 或h i x mi,由此得到:A=Sm; h i=S(h)m 或者m=A/S i=Af i ; m=h/S i(h)=hf 心)式中A i -------- 组分i的峰面积,mm;m i -------- 组分i进入检测器的量,g或mol数;h i -------------- 组分i的峰高,mmS i——组分i的绝对响应值;f i -------------- 组分i的绝对校正因子;S i(h)——组分i的峰高绝对响应值;f i(h)-----组分i的峰高绝对校正因子。
二、色谱定量分析的方法1、归一化法定量分析。
归一化法定量是色谱分析法中常用而且简单准确的方法。
归一化法只适用于样品中所有组分都能从色谱柱流出并被检测器检出,且都在线性范围内,同时又能测定或查出所有组分相对校正因子的样品。
各组分含量的计算公式为:f i A iX i 100%Z f i A i式中,X,f i,A分别为试样中被测组分的百分含量、相对质量校对因子和色谱峰面积,这个式子也称为面积校正归一化法。
归一化法定量的特点是比较简单、方便,其结果与进样量无关,仪器的操作条件稍有变动对结果影响不大。
当所有组分的校正因子都相同时,上式可简化为:A iX i 100%、A i此式又称为面积归一化法,在FID上,各种烃类的f i都很相近,在计算时采用此式给定量分析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3.色谱定性、定量分析

一、色谱定性分析qualitative analysis in chromatograph二、色谱定量分析quantitative analysis in chromatograph第三节色谱定性、定量分析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in chromatograph一、色谱定性鉴定方法1.利用纯物质定性的方法利用保留值定性:通过对比试样中具有与纯物质相同保留值的色谱峰,来确定试样中是否含有该物质及在色谱图中的位置。
不适用于不同仪器上获得的数据之间的对比。
利用加入法定性:将纯物质加入到试样中,观察各组分色谱峰的相对变化。
2.利用文献保留值定性利用相对保留值r定性21仅与柱温和固定液性质有关。
在色谱手相对保留值r21册中都列有各种物质在不同固定液上的保留数据,可以用来进行定性鉴定。
3.保留指数又称Kovats指数(Ⅰ),是一种重现性较好的定性参数。
测定方法:♣将正构烷烃作为标准,规定其保留指数为分子中碳原子个数乘以100(如正己烷的保留指数为600)。
♣其它物质的保留指数(I X)是通过选定两个相邻的正构烷烃,其分别具有Z和Z+1个碳原子。
被测物质X的调整保留时间应在相邻两个正构烷烃的调整保留值之间如图所示:保留指数计算方法)lg lg lg lg (')(')(')(')(')(')(')(Z t t t t I t t t Z R Z R Z R X R X Z R X R Z R +--=>>++111004.与其他分析仪器联用的定性方法小型化的台式色质谱联用仪(GC-MS;LC-MS)色谱-红外光谱仪联用仪;组分的结构鉴定Sample Sample 58901.0DEG/MINHEWLETTPACKARDHEWLETT PACKARD5972AMassSelective DetectorD CB AABCDGas Chromatograph (GC)Mass Spectrometer (MS) Separation IdentificatiBA CD二、色谱定量分析方法1.峰面积的测量(1)峰高(h)乘半峰宽(Y1/2)法:近似将色谱峰当作等腰三角形。
色谱法的原理及其应用

色谱法的原理及其应用一、色谱法的原理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它基于样品分离的原理,通过不同化学物质与固定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将混合物中的各种组分进行分离、检测和定量分析。
色谱法的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固定相选择:在色谱柱中包含有固定相,可以根据待分析样品的性质选择不同的固定相。
常见的固定相有气相色谱中的固定相填充于毛细管或填充柱内的吸附剂,液相色谱中的液体固定相填充于柱内的填充剂。
2.样品进样:样品在进入色谱柱之前,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前处理步骤,包括样品的制备、萃取和预处理等。
进样方式有不同的选择,如气相色谱常用的进样方式有体积型进样、滴定型进样和蒸气型进样等。
3.分离机理:色谱法的分离机理主要包括吸附色谱、分配色谱和离子色谱等。
其中,吸附色谱基于样品成分与固定相之间的化学吸附作用进行分离,分配色谱依据样品成分在液相与固定相之间的分配作用实现分离,离子色谱通过样品离子与色谱固定相或由反离子与离子之间的作用进行分离。
4.检测方法:根据分析目标和待测物质的特性,色谱方法可以选择不同的检测方法。
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紫外可见吸收检测、荧光检测、电化学检测等。
二、色谱法的应用色谱法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高分辨率等优点,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色谱法应用领域的列举:1.环境分析:色谱法在环境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监测空气中的有机污染物、水体中的重金属以及土壤中的农药等。
通过色谱法,可以对这些环境污染物进行定量分析,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2.食品分析:色谱法在食品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食品中的添加剂、农药残留、食品中有毒成分等的检测。
通过色谱法的分析,可以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3.医药分析:色谱法在制药领域的应用非常重要,可以用于药物的纯度分析、药物代谢产物的检测以及药物的质量控制等。
色谱法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对于保证药品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4.石油化工分析:色谱法在石油化工行业中被广泛应用,可以用于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分析、燃料中的有毒物质的检测以及石油加工过程中的控制等。
色谱的定量分析

色谱的定量分析1.色谱分析有几种定量方法色谱分析常用的定量方法:归一化法、内标法和内加(增量)内标法、外标法。
1、面积归一化法优点是简便、准确,当操作条件变化时对结果影响较小,宜于分析多组分试样中各组分的含量。
但是试样中所有组分必须全部出峰,因此,此法在使用中受到一定限制。
2、外标法是用纯物质配成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或直接购买不同浓度标准溶液)分别取一定体积,注入色谱仪,根据峰面积和浓度做标准曲线。
在分析未知样时按与标准曲线相同的操作条件和方法,由标准曲线查出所需组分的浓度(现在在工作站上直接就能求出浓度)。
此法要求进样准确,操作条件稳定,分析样品和标准曲线条件必须一致。
3、内标法是试样中所有组分不能全部出峰或只要求测定试样中某个或某几个组分时,可采用此法。
内标法是在准确称取一定量的试样中,加入一定的标准物质(内标物),根据内标物和试样的质量以及色谱图上的相应峰面积,计算待测组分的含量。
内标法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内标物,内标物应是试样中不存在的纯物质,物质与被测物质相近,能溶于样品中,但不能于样品发生反应。
此法比较费事,一般不使用于快速分析。
2.常用的层析分析方法有哪些在分离分析特别是蛋白质分离分析中,层析是相当重要、且相当常见的一种技术,其原理较为复杂,对人员的要求相对较高,这里只能做一个相对简单的介绍。
一、吸附层析1、吸附柱层析吸附柱层析是以固体吸附剂为固定相,以有机溶剂或缓冲液为流动相构成柱的一种层析方法。
2、薄层层析薄层层析是以涂布于玻板或涤纶片等载体上的基质为固定相,以液体为流动相的一种层析方法。
这种层析方法是把吸附剂等物质涂布于载体上形成薄层,然后按纸层析操作进行展层。
3、聚酰胺薄膜层析聚酰胺对极性物质的吸附作用是由于它能和被分离物之间形成氢键。
这种氢键的强弱就决定了被分离物与聚酰胺薄膜之间吸附能力的大小。
层析时,展层剂与被分离物在聚酰胺膜表面竞争形成氢键。
因此选择适当的展层剂使分离在聚酰胺膜表面发生吸附、解吸附、再吸附、再解吸附的连续过程,就能导致分离物质达到分离目的。
色谱定性分析原理

色谱定性分析原理
色谱定性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它可以用来确定样品中化合物的种类和数量。
其原理基于溶液中不同组分在固定相上的分配和吸附特性不同。
在色谱定性分析中,通常会使用色谱柱和移动相。
色谱柱是由固定相填充的管状结构,而移动相是溶解样品的液体。
当样品溶液被注射到色谱柱上时,各种化合物会因其在固定相上的亲和性不同而被分离。
较亲和于固定相的化合物会在色谱柱上停留时间更长,而较不亲和于固定相的化合物则会被迅速洗脱。
接下来,为了分析移动相中的化合物,会将柱上的化合物转移到检测器上进行检测。
常见的检测器包括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和质谱仪等。
这些检测器可以通过检测样品中化合物的吸收光谱或质量谱图,来确定其种类。
此外,色谱定性分析还可以利用不同化合物的保留指数进行定性分析。
保留指数是通过对已知化合物进行色谱分析,测量其停留时间与某个参考标准物质的停留时间之间的比值得到的。
这样,对比样品中未知化合物的保留指数和已知化合物的保留指数,就可以确定未知化合物的种类。
总而言之,色谱定性分析利用化合物在固定相上的不同亲和性以及其中的分离和检测技术,能够确定样品中化合物的种类,并为定量分析提供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谱法定量分析方法及原理
定量分析就是要确定样品中某一组分的准确含量。
色谱定量分析与绝大部分的仪器定量分析一样,是一种相对定量方法,而不是绝对定量方法。
它是根据仪器检测器的响应值与被测组分的量,在某些条件限定下成正比的关系来进行定量分析的。
也就是说,在色谱分析中,在某些条件限定下,色谱峰的峰高或峰面积(检测器的响应值)与所测组分的数量(或浓度)成正比。
一、原理
色谱法定量分析的根据是组分i 通过检测器时产生的信号大小,即组分i 的峰面积A i (或组分i 的峰高h i )与进入检测器的组分i 的质量m i 成正比A i ∝m i 或h i ∝m i ,由此得到:
A i =S i m i ;h i =S i(h)m i 或者m i =A i /S i =A i f i ;m i =h i /S i(h)=h i f i(h)
式中 A i ------组分i 的峰面积,mm 2;
m i ------组分i 进入检测器的量,g 或mol 数;
h i ------组分i 的峰高,mm ;
S i ------组分i 的绝对响应值;
f i ------组分i 的绝对校正因子;
S i(h)------组分i 的峰高绝对响应值;
f i(h)-----组分i 的峰高绝对校正因子。
二、色谱定量分析的方法
1、归一化法定量分析。
归一化法定量是色谱分析法中常用而且简单准确的方法。
归一化法只适用于样品中所有组分都能从色谱柱流出并被检测器检出,且都在线性范围内,同时又能测定或查出所有组分相对校正因子的样品。
各组分含量的计算公式为:
100%i i i i i
f A X f A =⨯∑ 式中,X i ,f i ,A i 分别为试样中被测组分的百分含量、相对质量校对因子和色谱
峰面积,这个式子也称为面积校正归一化法。
归一化法定量的特点是比较简单、方便,其结果与进样量无关,仪器的操作条件稍有变动对结果影响不大。
当所有组分的校正因子都相同时,上式可简化为:
100%i i i
A X A =⨯∑ 此式又称为面积归一化法,在FID 上,各种烃类的f i 都很相近,在计算时
采用此式给定量分析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2、内标法。
内标法即是将一种纯物质作为标准物加入到待测样品中,进行色谱定量的一种方法。
内标法是色谱分析法中常用而且准确的定量方法,进样量的准确性和操作条件的波动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较小,此法不要求出全峰,但待测的组分必须出色谱峰。
应用内标法定量必须向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内标物质纯品,此内标物质应该是样品中不存在的,且与待测组分性质相近的纯物质,加入的内标物质量应与待测物质的质量分数相近,内标物的色谱峰应位于待测组分峰的附近,或位于几个待测组分峰的中间,并与待测组分峰完全分离。
具体方法是: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内标物质,加入到准确称取的一定质量的样品中去,混合均匀,在一定的色谱操作条件下,将混合物注入色谱仪,分离出峰后,分别测量组分i 和内标物S 的峰面积或峰高,组分含量的计算为:
100%s i i i E E
m f A X mf A =⨯ 式中,m s ,m 分别为加入内标物的量和试样的质量;
i 代表被测峰;E 代表内标峰。
内标法定量的特点是准确,没有归一化法的那些限制,只要所需分析组分在选定色谱条件下有信号,而且峰面积可测量并在线性范围内即可。
对内标物的要求是既能和被测样品互溶,又能和被测的各组分在色谱图上分开,内标物的浓度应与被测组分浓度相近。
3、外标法。
外标法又称标准工作曲线法或已知样校正法。
此法是先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样进行色谱分析,作出峰面积对浓度的工作曲线,在严格相同的色谱条件下,注射相同量或已知量的试样进行色谱分析,求出峰面积后根据工作曲线求出被测组分的含量。
若工作曲线通过原点,可配制与所测组分浓度相近的一个标样进行色谱分析。
在相同进样量的条件下,被测组分含量可直接用下式
计算:
E Ai
i i A X E =
此方法的特点是操作简单,计算方便,但要求分析组分与其他组分完全分离、色谱分析条件也必须严格一致;而且标准物的色谱纯度要求高(或用准确知道浓度的标准物,配置浓度时进行折算)。
当配制标样的化合物与所测组分不同时,则峰面积必须进行校正:
E E E fiAi i f A X X =
式中,X i ,f i ,A i 分别为被测组分含量、相对校正因子及峰面积;
X E ,f E ,A E 分别为外标物的浓度、相对校正因子及峰面积。
色谱用于组分的定量分析时,由于具有高灵敏度、高分离效能和宽量程的特点,因此不仅可以分析从常量到痕量直至超痕量的组分,而且相对于光谱、质谱、核磁等现代分析仪器而言,其结果更为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