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系统中功能性接地和等电位连接的几个问题——林维勇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等电位联结相关问题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等电位联结相关问题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等电位联结相关问题的论文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稳定供电是其正常运行的前提,而等电位联结则是保障系统机房稳定供电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等电位联结的定义、相关问题以及解决方案等方面,探讨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等电位联结相关问题。
一、等电位联结的定义等电位联结,是将多个金属构成物理接触体的电位调整在同一电势水平上,以保证在电流分布中消除干扰,使设备之间具有同步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等电位联结在电气系统中是一个广泛应用的技术,而在电子信息系统机房中尤为重要。
二、等电位联结相关问题等电位联结在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应用是为了保证设备之间的电位差不会导致电流的不正常流动而产生的。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等电位联结也容易产生相关问题。
1. 外来干扰外来干扰是等电位联结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由于电子设备本身具有强电磁干扰性,且设备之间的接线复杂,容易受到外部的干扰。
当干扰电源电势水平高于等电位联结水平时,会引起运行异常或者完全停机。
2. 维护困难等电位联结需要对机房设备进行复杂的接线,一旦发生故障,则需要对每个设备进行检测和修复,成本和时间都是极高的。
3. 泄漏电流在等电位联结中,由于不同设备的接地电势差异,会形成电流,进而导致泄漏电流的产生。
三、解决方案针对以上等电位联结相关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解决:1. 增加过滤器在电子信息系统机房中,可以增加过滤器来减少外来干扰。
过滤器可以有效减少外来干扰带来的影响,从而保证系统机房的正常运行。
2. 加强维护等电位联结需要对设备进行复杂的接线,一旦出现故障,需要进行系统级别的维护。
系统级别的维护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操作,可以对系统进行维护和修复。
加强维护能够提升机房可靠性,保障机房正常运行。
3. 采用抗干扰设备在电子信息系统机房中,可以采用抗干扰设备,这些设备具备防止外界干扰的特性,可以有效减少外界的干扰,同时也能够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光伏电站防雷与等电位连接

光伏电站防雷与等电位连接一、引言云南光伏电站一般建在山坡或山顶,那里海拔高、土层浅,很容易遭到雷击。
光伏电站遭到雷击,轻则开关、电表烧毁,重则设备电路板烧焦、电子元器件击穿损坏,致使光伏电站无法正常运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因此,为了有效地防范雷击,使光伏电站达到长期稳定、安全、可靠运行的目标,在机房外部和太阳电池方阵附近安装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的防雷装置,并在机房内部安装防雷器件组成等电位连接的防雷装置。
本文重点分析光伏电站防雷装置中等电位连接的概念以及由防雷器件进行等电位连接时应注意的问题。
二、等电位连接的基本概念等电位连接是防雷技术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等电位连接是指用连接导线或过压保护器将处在需要防雷空间内的防雷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建筑物的金属构架、金属装置、外来的导体物、电气和电讯装置等连接起来,在所有需要防雷的空间内,当遭到雷击时所有各相关部分不存在电位差,避免雷电流产生的高电位差对设备的破坏作用。
1、各电气设备独立接地系统与共同接地系统接地是防雷技术中最重要的环节。
在光伏电站内,根据电气设备功能不同存在不同性质的接地要求,如避雷接地、安全(保护)接地、工作接地、交流接地和直流接地。
光伏电站的防雷工程接地系统应该采用独立接地系统还是共同接地系统?光伏电站内所有需接地的电气设备分别单独接地,即为独立接地系统(图1),假设各个独立接地电阻值均为标准接地电阻:R ,=尺 =4 Q。
将光伏电站内所有需接地的电气设备都统一先接到一个节点后再接地,即为共同接地系统(图2),假设也是标准接地电阻R=4 Q,连接导线1~4的电阻值和接触电阻值均设为0 Q。
如图1所示,独立接地系统若遭遇雷电流,从避雷接地支路经尺流入地时,假设雷电流I=30kA,则在尺两端产生的电压降为 =,X R =120kV,而邻近的R:、尺,和尺两端的压降为 =v~=v4=ov,因此,尺上端产生的电位与其他接地点回路间的电位差为Vl—V2=V1一 = 一V4=120kV,即避雷接地支路与安全接地支路、交流接地支路和直流接地支路的回路间有120l 电位差。
建筑防雷接地与等电位联接在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处理方法

建筑防雷接地与等电位联接在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处理方法【摘要】叙述了建筑防雷接地施工中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建筑防雷接地处理隨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建筑物的功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以建筑智能化、建筑电气为代表的多功能建筑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
由于在具体的施工中,相对于施工单位人员素质、管理水平的不同,许多在施工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往往得不到及时的处理,给工程质量留下了极大的隐患。
在这里,本人根据近年来在施工中常见的建筑防雷接地与等电位联结时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及处理方法,谈几点感受。
1 常见的质量问题⑴ 引下线、均压环、避雷带搭接处焊接处理不光滑,常见的现象有引下线、均压环、避雷带搭接处有夹渣、焊瘤、咬肉及焊缝高度不够的现象。
也有焊渣处理不干净直接涂刷防腐漆以及直接利用对焊接的建筑物主筋作为引下线等现象。
⑵ 突出屋面的金属构筑物防雷接地保护未按规定设置,主要表现在建筑物突出屋面的金属物体未与防雷接地引下线可靠连接,也有高出屋面避雷带的非金属物(如玻璃钢水箱、塑料通风管等超出防雷范围等。
⑶ 接地装置设置安装不合理,较常见的是测试接地电阻值不符合设计要求,接地装置未采用搭接焊或搭接长度不够,以及接地装置防腐不符合要求。
⑷ 等电位连接线截面尺寸不符合要求,部分卫生间及有要求的部位漏做或联结不合理,建筑物等电位联结支线间采用串联联结等。
2 质量问题形成的原因⑴ 施工单位管理水平不够、管理力度不大、管理人员水平低。
⑵ 没有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建设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及国家的相关规定执行。
⑶ 施工人员责任心不强或技术水平有限。
⑷ 施工人员理解设计意图不够,同时对规范的理解不到位。
3 缺陷的处理及预防措施3.1 对引下线、均压环、避雷带搭接处焊接及防腐缺陷的处理⑴ 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管理,同时加强操作技能培训,在焊接施工中,要求做到焊缝饱满、平整均匀,特别是对立焊、仰焊等难度较大的工序,更要加强监督管理,确保施工质量。
说说等电位联结_连接_

RB =4Ω,
则 Uf - Uf″= RA+RB Uf - Uf′ RB
= 10+4 = 3.5。 4
由上式可知, 做总等电位联结降低预期接触电
压的数值为仅做重复接地的降低值的3.5倍, 即总等
电位联结降低接触电压的作用远优于重复接地。所以
一般规范在规定实施总等电位后不再提及重复接地。
1.3 防电击的等电位是对于工频而言
连接系统的高频阻抗 ( Z=#R2+X2 ) 。 表1及表2分别列出防电击等电位联结线及防雷等电位
连接线截面的要求。
表1 防电击等电位联结线的截面要求
类别 取值
总等电位 联结线
局部等电位联结线
辅助等电位联结线
一般值
不小于0. 5×进 线PE (PEN)
线截面
两电气设备外 1×较小PE线截
不小于0.5×进线PE线截 露导电部分间
SPD的技术参数, 选用及设计应另为专题讨论, 在此 不赘述。
雷电流是一种频率极高的高频脉冲电涌, 通常频率> 1MHz, 持续时间不超过100μs, 由此可知, 防雷等电位是高 频等电位连接。对高频等电位连接的连接线的要求不同于防 电击工频等电位联结线, 此时不能忽视连接线电抗的大小。
王厚余先生在授课中, 曾经举例说明: 假设接地线长 10m, 每 米 电 感 为 1μH, 当 f=10MHz时 , 则 X= 2πfL = 628Ω, 可见电抗的作用远远大于电阻, 起主导作用。
还有一种与 “代替大地的导体”进行联结的做
说说等电位联电气 2006 年第 期
法, 也可称为 “接地”, 只是此时的 “地”并非大 地, 而是某些导体。例如以飞机的金属机身代替大 地, 以机身的电位作为参考电位。又例如车载发电 机及其供电设备, 亦可以用机架、机壳等代替大地 作为参考电位, 使其在此空间及平面范围内不存在 电位差, 达到安全的目的。与此种等电位联结相比, 以大地作为参考电位的等电位联结, 由于接地极接触 电阻较大, 电压差也较大, 而在建筑物 ( 或有关空间 内) 实施总等电位联结, 由于等电位全部为金属性联 结, 其电位差或电压降较小, 效果远优于 “接地”。
等电位联结设计安装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措施分析

2018年第3期2018年第3期时代农机TIMES AGRICULTURAL MACHINERY第45卷第3期Vol.45No.32018年3月Mar.2018作者简介:张劲(1974-),男,重庆大庙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雷电防护工作。
等电位联结设计安装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措施分析张劲,李延文,吴非(,130062)摘要:在新建工程防雷装置验收工作中,等电位连接是重要的检测项目之一,但是很多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并不重视等电位连接的作用,特别是新建建筑物的图纸中少部分没有等电位连接这一项,或者等电位设置不完善,在实际的设计和防雷检查中往往忽视等电位的作用,常出现一些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
文章简述一下电位联结设计安装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等电位;总等电位联结;局部等电位联结;接触电阻等电位联结即总等电位联结,局部等电位联结和辅助等电位联结。
总等电位联结作用于整栋建筑物,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建筑物内间接接触电压的接触电压和不同金属部件间的等电位差,并消除从建筑物外经电气线路和各种金属管道引入的危险故障电压的危害。
在建筑物每一路电源进线处,一般设总等电位联接端子板,由等电位连接端子板放射连接或连接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道,金属结构构件等;辅助等电位联接是在导电物体之间用导线直接连通,使其电位相等或接近,把两个导电部分之间连接后能降接触电压;局部等电位联结是在一个局部场所内通过局部等电位联结端子板把各可导电部分连通,一般是在浴室、游泳池、医院手术室、农牧业等特别危险场所做此联结。
在防防雷检测中常常遇到下列一些问题,这里简单提出解决办法。
1等电位联结设计安装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措施(1)有些管道系统以塑料管代替金属管的等电位联结。
做等电位联结的目的是防范人体同时触及带有不同电位的可导电部分时可能发生的电击事故。
塑料管不是可导电物质,在做等电位联结时无需对其做连接,但对金属管道系统中的小段塑料管需做跨接。
等电位连接和共用接地系统

等电位连接和共用接地系统在防雷装置的设置上人们往往比较注意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的电涌保护,容易忽视等电位连接在雷电防护的重要作用。
有时还特意设置单独的接地装置,单独的引下线,还错误的提出“共网不共线,分类接地网,不串不共用,一点接地法”的口号,一方面给设计施工增加了难度和增大了开支,另一方面违背了等电位的基本原理,会给被保护设备以及人身安全造成潜在的威胁。
1、基本概念防雷等电位连接——是将分开的导电装置各部分用等电位连接导体或电涌保护器(SPD)做等电位连接。
它包括在内部防雷装置中,其目的是减小建筑物金属构件与设备之间或设备与设备之间由雷电流产生的电位差。
防雷等电位连接区别于电气安全的等电位连接,最主要是将不能直接连接的带电体通过电涌保护器做等电位连接。
等电位连接网络——是对一个系统的外露各导电部分做等电位连接的各导体所组成的网络。
共用接地系统——是一建筑物接至接地装置的所有互相连接的金属装置(包括外部防雷装置),并且是一个低电感的网形接地系统。
接地基准点——是一系统的等电位连接网络与共用接地系统之间唯一的一点连接点。
信息系统的等电位连接:各种形式的电子系统的应用在不断增加,这些系统包括计算机、通信设备、控制系统等,在国际电工委员会的标准中将它们统称为信息系统。
对信息系统的外露导电部分应建立等电位连接网络,原则上一个等电位连接网络不需要连到大地,但通常所考虑的所有等电位连接网络都会有通大地的连接。
信息系统的各金属组件(如各种箱体、壳体、机架)与建筑物共用接地系统的等电位连接有两种原则方法,见图13中的h和g。
图13中的h为S型等电位连接网络,即星形结构或通称为单点接地;g为M型等电位连接网络,即网形结构或通称为多点接地。
当采用S型等电位连接网络时,该信息系统的所有金属组件,除等电位连接点外,应与共用接地系统的各组件有足够的绝缘(>10kV 1.2/50μs)。
通常,S型等电位连接网络用于相对较小、限定于局部的系统,所有服务性设施和电缆仅在一点进入该信息系统.本网络应仅通过唯一的一点(即接地基准点 ERP)组合到共用接地系统中去。
林维勇-低压配电系统中如何选择SPD

L |肪_租加* | L ig h tn in g P ro ie c h o n&G ro u n d m g'1低压配电系统中如何选择SPD▲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林维勇Methods of Selecting SPD in LowVoltage Distribution SystemsLin Weiyong摘要本文从我国现行标准规范出发.针对有防直击霣装舊和无防直击霪装i f的建筑物中低压配电系统中应该如何选择SPD作了详细的描述和总结。
希望能给广大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调SPD 规范防ff i设计低压K电系统A b s t r a c t This paper described .uu] sunimari/cd how to selcct SPDin low voltage (tistrihu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ciirrcm national codesin detail, which contains the huiklings with dirccl lightning protectiondevice and vviihoul dired lightning protection device. Aiul the nuthorhopes il can be useful and give a rcfercnce for designers.K e y w o r d s SPI). codes, lightning proicciion design, low villagedislrihulion system1有防直击雷装置的建筑物U第类防雷廷筑物的防貞士雷装茧(外部防茁装畜)是独立安装的恬况下.按规范GB 50057-2010 <钹筑物防雷设i i规范 >第4 ?.3条1款~4款 选择安装SPD.在电缆与架空线i i接处所安装的S P D. M U p hk b k V足根据GB 1689522—2004/I E C 60364b-53:2001 A彳:2002 .迚筑物电气装f f.第 b b3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隔离升关和控制设备.第534节:过中.几保护电器的规定.选用I 级汍验产品和汰丨丨m p>10k A是根据IFC 62305-12010- 1? L d .2 0第64页表F 2 .将其转换为规ruC B f.00b7 2010〈建筑物防雷设i|规范>建筑物阽芾类别/w见表1(也是规范GB 500b7 - 2010〈建 筑.物防帘设i卜规.范 >条义说明中灰b的邰分>…?)第一类防南建筑物的防直i雷装芭是安装在钵筑物匕的怙况卜.按规范GR b00b /- 20) 0 <建 筑物防市设i丨规范>笫夂?4条8款~10款选择安装SP0.表I预期®击的电涌电流達筑物防當1类别1闪电直接击在低压线路上,10/350m s波形<k A>第三类丨5第二类17.5第一类10i主:I表屮所列教值均指线路中每一争沐的预期电滴电流2本栏所列i t fft株千闪电击在线路贫近丨fl r的最—根电打上.并线路为多恨汴(三相*■屮性线)3所叫教值M,干架空线路;对烀地线路所列f t A"T减f3)第一类防雷建筑物.按规范GB b00b72010〈建筑物防甫设计规范>第4 3.8泉-4款~6款选择安装 SP D.4)第-类防雷建筑物.按规范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讣规范〉第4 4 .7条?款选杼安装S P D.&)当m s,t-南装胃是安装右速筑物」时固定仵妹筑物f:的节R彩灯航空睹碍信号灯及其他用电设备和线路.应根据建筑物的防雷类别采取相应的防1卜茁电波俊入的措施并按规范GR b00b7-2010〈建筑物防雷设i丨规范 > 第4 5 4条选择安装s p D.注:y; 规范(;B=.(K)S7 -2010《汴筑物防雷66 ,C D国中x r国Btr工JR1公司专辑设计规范》第4.5.4条的条文说明。
林维勇先生提出的关于防雷问题及其答案

林维勇先生提出的关于防雷问题及其答案(中英文对照)MCG Electronics, Inc.12 Burt DriveDeer Park, NY 11729, USADate: August 27, 2001日期:2001年8月27日From: Michael J. Coyle, President发件人Michael J. Coyle 先生,总裁Subject:Questions from Mr. Lin Wei Yong of July 20, 2001主题:(回复)林维勇先生2001年7月20日的问题References:参考资料:IEC 60364-1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and testing methods.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
IEC 61312-1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ning Electromagnetic Impulse.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
IEC 61643-5-534 Device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overvoltages.过电压防护设备。
ANSI C62.41-1991 IEEE Recommended Practice on Surge V oltages ....IEEE 所建议的电涌过电压防护措施......Data Sheet no.1-Dec.2000 French Lightning Protection Association (Appendix I)第2000年12月的第一号数据表法国防雷协会(附录I)1. Should external electric and telecommunication lines entering structures with external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LPS) be protected against the effect of a direct lightning stroke striking that LPS?带有外部雷击防护系统(LPS)的外部电力线及通信线在进入建筑物时,是否应进一步考虑防护,以避免直击雷对LPS的影响?An external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LPS) means, to me, that lightning rods, related cabling and a building grounding method are already in place. So the only concern is the direct protection of the electric and telecommunication lines entering the building.按我的理解,外部雷击防护系统(LPS)所指的是已经在位的避雷针、相关的引线导体及建筑物的接地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系统中功能性接地和等电位连接的几个问题林维勇(中元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89)【摘要】本文对电子系统中的功能性接地和等电位连接以及接地线和等电位连接线的长短和基准点等问题加以阐述。
【关键词】电子系统功能性接地等电位连接引言很长时间以来,在电子系统中是采用独立接地体还是共用接地体;接地基准点是从建筑物一层或地下室的总等电位连接带用绝缘隔离法引至需要做功能性接地之处还是就近引自共用接地系统(或称共用等电位连接网络); 电子系统功能性接地的50Hz(或说直流)接地电阻是否必须达到很小的数值(如0.5~1Ω)等等。
本文将对以上这些问题做较详细的阐述,提出个人看法,供大家参考。
对几个名词的说明:(1)电子系统(electronic system):敏感电子组合部件(如信息技术设备、控制和仪表系统、无线电系统、电力电子装置等)构成的一个系统。
[1](2)共用接地系统(common earthing system):一建筑物接至接地装置的所有互相连接的金属装置,包括防雷装置。
[2](3)共用等电位连接网络(common bonding network, CBN):1)在一栋建筑物内供有效等电位连接和接地的首要方法。
2)一栋建筑物的各金属组件,它们有意或偶然互相连接而形成的供(接地)等电位连接用的一网状网络。
这些金属组件包括建筑结构钢材或钢筋、金属水管装置、ac供电系统管道、PE线、电缆桥架和等电位连接导体。
CBN总是具有一网状结构并连接至接地装置。
[3]1 独立接地体的缺点对有敏感电子系统的每栋建筑物,其50Hz、220/380V电源采用TT系统,或当供电电源为TN-C系统时应在总配电箱之后采用TN-S系统。
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在总配电箱之后绝对不应发生中性线(N线)有意或无意接触到PE线或共用接地系统,否则,将产生50Hz 基波及其谐波的干扰。
当总配电箱之后设有隔离变压器或UPS时,在它们之后不是采用IT 系统,则在负荷侧的起点将中性点或中性线做一次接地(直接接至附近的共用接地系统),其后的情况与上述同。
在电气设计者的典型设计图中接地体的连接如图1中的a) 图所示。
这种表示十分不全面,并对理解所希望做到的更添加了混淆不清,以及为什么所采用的接地符号包含了与大地的连接。
图 1 典型接地体的三种表示图注:所示接地体可能是复杂埋地接地网的一部分(以下同)通常,设计者对接地体的连接,其最普通的技术看法如图1中的b)图,这里仅有一电阻单元。
这一观点显然得到许多有关测试接地体接地电阻的技术文献和市场上用于这类测试而仅显示电阻欧姆值的可应用产品的支持。
然而,对一接地体的真实表示更多地应如图1中的c)图,它清楚地表示为一复数阻抗。
除了提供有关接地连接的电阻值外,还示出接地体连接的无功(电抗)特性,这是重要的。
通常,设计者要求的功能性接地电阻为工频接地电阻,市场上出卖的绝大多数测量仪表仅供测量直流至工频的接地电阻之用,而电子系统的功能性接地是要流过直流至高频的电流。
在高频条件下,接地阻抗大大增大。
举一例说明之,一61 m长水平接地体,在小于10 kHz频率下的阻抗约为6~7 Ω,当频率增高至1 MHz时,其阻抗将加大到52 Ω,见图2中的A接地体。
当频率再增高,从图中曲线的走向,可推测其阻抗将大大加大。
图2 接地体的阻抗与频率的关系其次,接地线的感抗为X L=2πfL,一根25 mm2铜导体和一根107 mm2铜导体,其在自由空间的一些有关数值见表1和表2。
从表中可看出,在不同频率下,感抗都大大地大于电阻,因此,导体的阻抗可略去电阻,看其等于感抗;将导体的截面从25 mm2加大到107 mm2,即截面加大约三倍,而感抗减小的比例却很小,例如,30.5 m长的导体,在100 MHz下仅减小(35-31.4)/35=3.6/35=0.1=10%,因此,由于流过的电流很小,功能性接地/等电位连接线的截面无需选的很大。
表1 25 mm2铜导体在空气中的电阻和感抗表2 107 mm2铜导体在空气中的电阻和感抗现代电子系统绝大多数为数子化,其怕干扰的频率为数拾乃至数百兆赫芝。
因此,上述所指出的接地阻抗和接地线感抗将会增至很大。
所以,功能性接地电阻要求很低的直流至工频的接地电阻(如0.5~1Ω)是毫无意义的,而且,浪费了人力和财力。
当为共用接地装置时,其工频接地电阻主要应取决于50 Hz供电系统对人身安全的合理要求值。
一栋建筑物设有独立接地体的情况如图3所示。
其与建筑物共用接地体之间在地中的土壤可以看作是一阻抗Z earth,见图4。
当有一电流I earth流过土壤阻抗Z earth时,U=I earth×Z earth,这一压降就是独立接地体与共用接地体之间的共模电位差。
当I earth为雷击电流或50Hz短路电流时,在电子系统与PE线或其周围共用接地系统之间将会产生跳击而损坏设备;当I earth 为干扰电流时,将对电子系统产生干扰。
因此,美国的国家电气法规NEC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一些标准都规定,每一建筑物(每一装置)的所有接地体都应等电位直接连接在一起,通常,是在总等电位连接带处,见图5。
这样就消除了上述的共模电位差U。
图3 典型分开的接地体图4 独立接地体与共用接地体之间的共模电位差图5 IEC和美国NEC要求在各组接地体之间做等电位连接如文献[5]的542.1.2指出的:“Where provided, earth electrodes within an installation shall be connected to the main earthing terminal using an earthing conductor.”(在一个装置内所安装的接地体都应用接地导体连接到总接地端子上)上述的独立体还通常被叫做信号地、干净地、专用地、安静地、计算机等级地、计算机地、技术地、某某站地,等等。
从以上可看出,这些都是不存在的。
在一栋建筑物中设了独立接地体,在动态条件下实际上是把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放在第二位,这是不对的;应将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来处理接地和等电位连接。
2 接地基准点引自建筑物一层或地下室总等电位连接带的缺点当功能性接地基准点是用隔离绝缘线引自建筑物一层或地下室的总等电位连接带时,由于隔离绝缘线过长,可能产生以下两种不好后果。
其一,这隔离绝缘线与引至电子系统的其他导体构成较大的环路,大的近磁场强度将在该环路感应出高电压[Mdi/dt或规范[2]的(附7.1)式,即U oc/max= μ0·b·l·H1/max/T1]危及设备。
其二,当隔离绝缘线的长度l为干扰频率波长的1/4或其奇数倍时将产生谐振,这时,隔离绝缘线的阻抗成为无穷大,它成为一根天线,能接收远磁场的干扰或发射出干扰磁场,见(1)式和图6[3、4]。
图6中的λ为干扰波的波长。
l resonance = cn/4f resonance(1)式中l resonance——导体产生谐振的长度(m);n——任一奇数值(1、3、5……);c——自由空间的光速(3×108 m/s);f resonance——使导体产生谐振的频率(Hz)。
图6 同一波长下不同接地/等电位连接线长度d与其阻抗|Z|的关系图7为约7 m长的1根25 mm2铜导体产生谐振的例子[3]。
其产生谐振的频率接近于10MHz、30 MHz、50 MHz ……。
图7 1根长约7 m截面25 mm2铜导体产生谐振的条件实际上,设计者必须考虑一接地(等电位连接)导体在n = 1时将产生谐振的最高干扰频率。
所以,通常最好是按远离加于导体的电气干扰频率的1/4波长来选择接地(等电位连接)导体的物理长度l,从图5看出,最好是l≤λ/20 。
但是,现在数字化电子系统的工作频率是越来越高,如普通计算机的时钟频率是100 MHz,在此频率下要做到l≤λ/20 =300/(100×20)= 0.15 m 是很难的。
所以,文献[3]推荐,每台设备从基准平面引两根接地(等电位连接)导体接于设备底的对角处,两根导体一长一短,相差约20%,如一根为0.5 m,另一根为0.4 m。
这样,其中一根产生谐振,即阻抗无穷大,另一根是不会的。
当功能性接地基准点不是用隔离绝缘线引自建筑物一层或地下室的总等电位连接带以及该建筑物具有共用接地系统(或称共用等电位连接网络)时,这根线宜于每层与共用接地系统做等电位连接。
但这根线是多余的,完全可以取消,因为共用接地系统本体已有许许多多并联金属物体,它们的截面积大于这一根专设且与其并联的导体。
因此,接地基准点应就近接至共用接地系统(或称共用等电位连接网络),如文献[2、3]所表达的。
从这一基准点至接地装置之间的许许多多并联金属物体是否会产生前面所述的谐振,不会的,因它们的长度不会是一样长。
3M型网状功能性等电位连接的例子功能性等电位连接分两种,其一是S型星形(通称一点)等电位连接,它适用于工作频率300 kHz以下的模拟线路;另一种是M型网状(通称多点)等电位连接,它适用于MHz级的数字化线路。
以下的例子均属于后者。
3.1 利用钢筋混凝土地面内焊接钢筋网做高频功能性等电位连接基准网(见图8)图8 利用地面钢筋网做等电位连接基准网图8中1~5的标注代表:1 ——装有电子负荷设备的金属外壳;2 ——混凝土地面上部;3 ——地面焊接钢筋网,利用其作为高频功能性等电位连接基准网。
除固有的绑扎点外,宜在约500~600网格交叉点上加以焊接。
地面钢筋网应与周边的柱、墙、圈梁内钢筋连通,即该基准网是本建筑物共用接地系统的一部分;4 ——高频等电位跨接线(施工地面时预埋好),其长度应不长于0.5 m。
由于高频集肤效应,应采用薄而宽的金属带,铜或钢材都可以,但与其他钢质物连接时采用钢带的优点是不会产生直流电池的腐蚀效应。
两端的连接应有良好的电气接触,最好是焊接;5 ——每台外壳应有两根不同长度(相差20%)的等电位跨接线,如一根0.5 m和另一根为0.4 m,并设于外壳的对角处。
3.2 利用设备底座做高频功能性等电位连接基准网(见图9)图9 利用设备底座做等电位连接基准网图9中1~6的标注代表:1 ——装有电子负荷设备的金属底座;2 ——上述设备的金属外壳;3 ——将外壳固定到底座上的螺栓,螺栓与底座、外壳焊接;4 ——底座之间的焊接;5 ——≥φ10 mm圆钢,一端与地面内钢筋焊接,另一端与底座焊接;6 ——地面内钢筋网,应与周边的柱、墙、圈梁内钢筋连通,即该钢筋网是本建筑物共用接地系统的一部分。
3.3 活动地板下专设高频功能性等电位连接基准网(见图10)图10 活动地板下专设等电位连接基准网图10中1~9的标注代表:1 ——薄铜带,可用0.3 mm×100 mm;2 ——薄铜带与薄铜带之间的焊接连接;3 ——薄铜带与立柱之间的焊接连接;4 ——薄铜带与等电位连接带之间的焊接连接;5 ——设备的低阻抗等电位连接带;6 ——薄铜带与设备等电位连接带之间的焊接连接,每台设备应设两根不同长度的等电位连接带,参见图8;7 ——电源配电中心;8 ——电源配电中心的接地等电位连接线;9 ——专设基准网与周围建筑物钢柱(或钢筋混凝土柱上的预埋件)的焊接连接,即与共用接地系统的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