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重点笔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基础理论》

一、基础概念:

中医的两大特点:1、整体观念。2、辨证论治。

综合考试中对于这两个特点是一定会考的,但不会这样傻忽忽的提问。

如:整体观念的内容要包括三个细节:人体的统一性;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人与社会的统一性。常见的题型如:例题:中医的整体观念包括:

A、人的气血运行规律,

B、心神是主导,

C、人对自然界的保护,

D、五脏是人体的中心,

E、社会发展是健康的主要保证。

分析:

这种题目的目的,是考验考生是否掌握和理解了整体观念,如何分析这类题目要采用排他法。正确答案是D,‘五脏是人体的中心’这个含义,包含在人体的整体观念当中。而C不是人与自然界相互关联与统一性的准确描述。E则过分强调了社会因素。

(对于助理的题型,其干扰答案要简单一些,更容易排除。)

对于辨证论治的内容,要掌握的内容包括:理解‘病’‘症’‘证’的区别,理解‘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关系,理解‘证型’与‘治则’的关系。

例题:对于牛皮癣治疗中选择清热解毒治则是属于:

A、特效治则,

B、病情发展中的特殊性,

C、病情稳定阶段的治则,

D、异病同治,

E、同病异治。

分析:正确答案是B,属于证与治的紧密关系。D、E不属于原命题含义。

了解了考试常见题型,就可以在复习中抓住重点,贯通知识。

二、精气学说

精气学说的关键是‘精’与‘气’这两个字,精是精微的含义,包含于气,既气中的精微、精华之意。而气就是指物质,是物质的最小、最精细的形式。

重点:精气的有形与无形——聚则有形,散则无形。

精气的运动是永恒的,形与态是暂时的——气机学说。

天地的精气运动化生为人——精气的生命运动形式。

精气的阴阳学说——精气的运动形式趋向。

例题:精气学说的主要特点是指

A、气的升降运动。

B、阴阳互根。

C、宏观的人体生命学说。

D、肾的功能。

E、精神活动。

分析:正确答案为C,属于精气的运动方式之一。A为狭义概念,其他则背离命题。

三、阴阳学说

阴阳者,一分为二也。了解阴阳的感念就是对立统一规律在中医理论中的具体应用。阴阳学说是对精气运动方式的总结和概括,阴阳规律是揭示万物运动变化的固有规律。

重点:

阴阳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绝对性表现在无阴不阳,无阳不阴。相对性表现在其无限可分与趋向关系。

阴阳的固有特点: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与互藏;消长与转化;自和与平衡。

人体结构的阴阳特征?

生命活动的阴阳特征?

生理与病理现象的阴阳属性?

阴阳与药性的关系?

理解“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四、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以气的五种运动方式的特殊规律来阐释事物运动的内在规律。

重点:

要背诵五行的对应关系。

五行:五季:五方:五化:五气:五色:五味:五嗅:五华:五音:五脉:木——春——东——生——风——青——酸——臊——爪——角——弦——火——夏——南——长——暑——赤——苦——焦——面——徵——洪——土——暑——中——化——湿——黄——甘——香——唇——宫——缓——金——秋——西——收——燥——白——辛——腥——毛——商——浮——水——冬——北——藏——寒——黑——咸——腐——发——羽——沉——

五脏:五腑:五窍:五体:五志:五声:五动:五液:五轮:

肝——胆——目——筋——怒——呼——握——泪——风轮

心——小肠—舌——脉——喜——笑——忧——汗——血轮

脾——胃——口——肉——思——歌——哕——涎——肉轮

肺——大肠—鼻——皮——悲——哭——咳——涕——气轮

肾——膀胱—耳——骨——恐——呻——栗——唾——水轮

说明,这个表的内容超出了《大纲》中医基础部分,但考虑在其他地方可能会有所涉及,故增加了五嗅:五华;五声:五动;五轮部分。

要掌握和熟练运用五行中的四种规律:生、克、乘(相克过度)、侮(反克)。

掌握每一行的特性及其释义。如水曰润下,主闭藏。

掌握《内经》中“所不胜”——‘克我’,“所胜”——‘我克’的释义。

五行制化——“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相互制约与资生而维持平衡。

五行胜复——“有胜之气,其必来复也”——五行的自行调节机理。

五行母子关系中的相及:母——子:‘母病传子’。

子——母:1、‘子病犯母’(子亢引起母亢);2、‘子盗母气’(子虚引起母虚)。

掌握五行学说在中医临床的应用方法:脏腑间的生理变化规律;人体以五脏为中心的系统关系;五脏各自的生理特点与自然的关系。

了解五行学说在病理‘相生传变’与‘相克传变’过程的含义。

了解本脏的‘象’,即各脏的主色、主季、主气、主脉。理解顺传——相生规律;逆传——克、侮(预后不良)。

掌握‘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意义,以及运用五行学说进行阐释。

了解常用名词的意义:木克脾土;泻南补北;培土生金;滋水涵木;益火补土;金水相生;抑木扶土;培土制水;佐金平木。

五、五脏学说

五脏,又称为‘五神脏’。——化生、收藏精气,藏神。

重点:

熟练掌握五脏各自的所主;阴阳属性;生理特点。

了解‘藏而不泻’‘满而不能实’的生理意义。

了解“奉心化赤”——是指心有生血的功能。

了解‘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的意义——参与调节人体血脉的三个脏器。

了解五脏之间的关系:

心与肺——宗气贯心脉而司呼吸。

心与脾——血的生成与运行的协调作用。

心与肝——对神明(情志)的共同作用;行血与藏血的协调作用。

心与肾——了解名词‘心肾相交’‘水火既济’‘君相相安’的释义。

肺与脾——气的生成与水液代谢的协调作用。

(肺)清气+ (脾)水谷精微= (肺)宗气+ (肾)元气= 人体所需之气。

肺与肝——肝升肺降,相互制约,调畅全身气机。

肺与肾——水之上、下源;疏布与排泄的关系;呼吸与收纳的关系。

了解‘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肾的协调呼吸关系。

肝与脾——调畅气机,促进化生。对血的协调作用。

肝与肾——了解名词‘肝肾同源’‘精血同源’。

脾与肾——后天与先天的关系。

了解五行规律中五脏与官窍、五体、五华、五志、五液、五季的对应关系。

六、六腑学说

六腑的作用是受盛传化水谷,以通为用,以降为顺。

重点:

熟练掌握六腑各自的所主;阴阳属性;生理特点。

了解‘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的生理意义。

了解“飞门”(唇)、“户门”(齿)、“吸门”(会厌)、“贲门”(胃上口)、“幽门”(胃下口)、“阑门”(大小肠交界处)、“魄门”(肛门),七冲门(见《难经、四十四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