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专业技术服务分类代码》解读
专业代码组成含义

专业代码组成含义1. 你知道吗?专业代码就像是神秘的密码,每个数字都藏着独特的意义!比如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代码 080901,那一连串数字难道不像通往科技世界的钥匙号码?别人不懂,咱得懂啊!2. 专业代码的组成含义可太重要啦!这简直就是为我们未来职业铺上的轨道!就像医学类的 100201K ,这不就是打开救死扶伤大门的神奇数字组合吗?你难道不想弄明白?3. 专业代码,那可是专业的独特标识啊!好比 030101K 法学专业代码,它难道不是引领我们走向公平正义的神秘符号?咱可不能小瞧了它!4. 嘿!你有没有想过专业代码背后的深意?像 050101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代码,难道不像一首优美诗篇的独特韵律?不搞清楚怎么行?5. 专业代码组成含义,那可是个大学问!就说 120203K 会计学的代码,这不就是通往财务世界的神奇密码吗?你就不好奇?6. 专业代码,多神奇呀!比如 070301 化学专业的代码,难道不像开启奇妙化学实验之旅的入场券号码?你不想知道?7. 专业代码的组成,那可是暗藏玄机!瞧瞧 080701 电子信息工程的代码,这不就是走进高科技殿堂的神秘邀请函吗?难道你不想一探究竟?8. 哎呀,专业代码的含义可太关键啦!像040106 学前教育的代码,难道不是开启儿童成长乐园的魔法钥匙吗?你还不赶紧了解了解?9. 专业代码,简直是专业的灵魂密码!比如说 081001 土木工程专业的代码,难道不像建造高楼大厦的基石编号?你就不想解读?10. 专业代码组成的含义,那可是超级重要!就像 130502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代码,难道不是打开创意世界的神奇锁码?你能忍住不探索?11. 专业代码,这可是个神秘的存在!好比 020301K 金融学专业的代码,难道不像通往财富王国的黄金通道号码?你就不想弄个明白?12. 哇塞,专业代码的意义不简单啊!例如 090502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的代码,难道不像保护大自然的神奇指令?你难道不想知道?13. 专业代码,就是专业的个性标签!像 100701 药学专业的代码,难道不像研制神奇药物的秘方编号?你不想搞清楚?14. 专业代码的组成含义,那可是有大讲究!比如 082501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代码,难道不像守护美丽家园的神秘暗号?你还不赶快研究?15. 专业代码,神奇得很呢!瞧瞧 08060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代码,难道不像点亮未来世界的光明密码?你能不想破解?16. 专业代码的含义,重要性不言而喻!像 050301 新闻学专业的代码,难道不像传播真相与正义的神秘信号?你就不心动?17. 哎呀呀,专业代码可真是个宝贝!比如说 071001 生物科学专业的代码,难道不像探索生命奥秘的神奇钥匙串?你就不想拿来试试?18. 专业代码,这可藏着大学问!例如 081801 交通运输专业的代码,难道不像指挥交通流畅的神奇魔杖编码?你难道不想知晓?19. 专业代码的组成,那可是充满魅力!好比 12010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代码,难道不像掌控信息海洋的神奇罗盘号码?你就不想弄明白?20. 专业代码的含义,那可真是精彩绝伦!就像 080801 自动化专业的代码,难道不像开启智能时代的神秘按钮编码?你能不想了解?。
GBT13745-2009《学科分类与代码》

本标准代替GB/T 13745-1992《学科分类与代码》。
本标准与GB/T 13745-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前言、引言和附录A;──在标准的结构和格式编排方面,按照GB/T 1.1-2000的规定进行了更新;──对学科代码的形式作出了修改,取消了十进制分类符号的点“.”,以便于信息处理;──增设了“信息与系统科学相关工程与技术”等3个一级学科群,调整二级学科“心理学”为一级学科;──增设了“医学史”、“重症医学”、“光学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等39个二级学科,调整“天文地球动力学”等13个三级学科为二级学科,变更了“生物工程”、“仪器仪表技术”等10个二级学科的类别归属;──增设了“基因组学”、“月球科学”、“术语学”等337个三级学科,调整“传染病学”等4个二级学科为三级学科,变更了“密码学”等65个三级学科的类别归属;──取消了“理论统计学”等4个二级学科及“普通心理学”等25个三级学科;──调整变更各级学科名称67项,如“货币银行学”更名为“金融学”等。
上述关于学科增减、变更的详细资料见附录A。
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计划财务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小林、邢立强、江洲、孙广芝、刘学英、刘植婷、史立武。
本标准于1992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人类的活动产生经验,经验的积累和消化形成认识,认识通过思考、归纳、理解、抽象而上升为成知识,知识在经过运用并得到验证后进一步发展到科学层面上形成知识体系,处于不断发展和演进的知识体系根据某些共性特征进行划分而成学科。
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这里“相对”、“独立”和“知识体系”三个概念是本标准定义学科的基础。
“相对”强调了学科分类具有不同的角度和侧面,“独立”则使某个具体学科不可被其他学科所替代,“知识体系”使“学科”区别于具体的“业务体系”或“产品”。
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两篇)2024

引言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信息技术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长。
为了方便对不同类型的信息技术服务进行分类和管理,相关部门制定了一套统一的分类与代码系统。
本文将探讨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的第二部分,并详细介绍五个大点的内容。
正文内容一、硬件设备维护服务1.1动态维护与定期保养1.2故障排除与修复1.3硬件资源扩展与升级1.4数据备份与恢复1.5安全检测与防护二、软件开发与定制服务2.1需求分析与系统设计2.2编码与测试2.3系统集成与部署2.4软件优化与升级2.5用户培训与技术支持三、网络架设与维护服务3.1网络规划与拓扑设计3.2设备选择与采购3.3网络配置与安装3.4网络监控与维护3.5网络性能优化与调整四、数据管理与存储服务4.1数据库设计与构建4.2数据导入与清洗4.3数据备份与恢复4.4数据安全与权限管理4.5空间管理与性能优化五、信息安全与风险管理服务5.1安全策略与规划5.2安全检测与漏洞修补5.3风险评估与管理5.4安全培训与意识提升5.5威胁应对与紧急处理总结通过对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的详细阐述,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不同类型的服务内容及其重要性。
硬件设备维护服务确保了设备的稳定运行与安全性;软件开发与定制服务提供了满足需求的定制化解决方案;网络架设与维护服务保障了网络的正常运作;数据管理与存储服务有效管理了企业的数据资产;信息安全与风险管理服务保护了信息系统的安全与稳定。
了解这些服务分类与代码可以帮助企业选择合适的服务提供商,并提升信息技术服务的质量与效益。
引言概述:信息技术服务是指通过计算机和通信设备等技术手段,为用户提供的一系列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在日益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服务的分类与代码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信息技术服务的分类和代码的详细了解,可以帮助企业和用户更好地理解不同类型的服务,促进信息技术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正文内容:一、信息技术服务的基本分类1.系统与网络管理服务网络架构设计与维护服务器管理与维护数据库管理与维护系统运维与监控安全管理与漏洞修复2.软件开发与应用服务前端开发后端开发移动应用开发数据库开发与管理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3.数据与信息服务数据采集与整理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挖掘与分析数据可视化信息检索与推荐4.互联网服务与应用网站建设与维护电子商务解决方案在线支付与金融服务社交媒体应用云计算与大数据应用5.硬件与设备维护服务IT设备采购与维护服务器与网络设备维修数据中心运维POS机维护与支持防火墙与安全设备维护二、系统与网络管理服务的详细阐述1.1网络架构设计与维护网络拓扑结构设计网络设备选型与配置网络安全策略的制定和执行网络延迟和带宽优化网络故障排除与修复1.2服务器管理与维护服务器选型与部署操作系统安装与配置软硬件环境监控与调优系统备份与恢复服务器性能评估与优化1.3数据库管理与维护数据库设计与规划数据库安装与配置数据备份与恢复数据库性能监控与调优数据库安全策略的制定和执行1.4系统运维与监控系统运行状态的监控与管理服务管理与优化故障处理和日常维护第三方软件升级与补丁安装运行环境的维护和更新1.5安全管理与漏洞修复恶意软件防护与排查网络安全事件的响应与处理漏洞扫描与修复前后端安全防护安全策略与合规性审计结论:通过对信息技术服务的分类与代码的详细阐述,我们深入了解了信息技术服务的不同类型和内容。
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编制说明)

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编制说明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工作组基础标准组二○○九年七月一、编制背景“十五”是我国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成长期。
其中2000年国务院发布了18号文,为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商业模式从普遍服务提升到增值服务。
进入“十一五”后,我国的信息技术服务业在政策和环境方面得到了不断优化,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完善,但是完整的可持续改进信息技术服务的标准体系尚未构建,受行业管理、监管体系、法制建设等制约。
同时,随着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信息技术服务的内容和服务形式也在不断的发展,现行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中对计算机服务业及软件业的分类难以对这些活动进行准确和全面的反映。
其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涉及信息技术领域服务的国际合作与国际比较随之增加,这更需要一个既能准确、全面、系统反映我国现阶段信息技术服务活动的状况,又能与国际分类相衔接的信息技术服务产业的分类。
特别是在当前金融危机逐渐向实体经济蔓延,对信息技术服务业也有较明显影响,因此如何引导和推动信息技术服务业已成为政府、企业等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
二、编制目的和意义信息技术服务分类标准的制定,为界定、规范我国信息技术服务产业提供了参考,丰富和完善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中计算机服务业及软件业的服务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信息技术服务分类的分类原则和方法,为信息技术服务分类提供了分类方案,为信息技术服务体系的建立和维护提供了依据,为行业主管部门对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的分类提供了指导。
通过分类跟踪,行业主管部门可以更好的为信息技术服务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
本标准以国内信息技术服务发展的需求为指导,以推动和促进信息技术服务产业的健康发展为目的进行编制,为完善我国信息产业服务统计制度和开展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国际交流奠定了基础。
三、编制原则本标准的编制从信息技术服务需方和信息技术服务供方两个对应维度,以解决信息技术服务需求为准则,从信息技术服务供方角度将信息技术服务进行分类和界定。
信息分类编码标准体系简单介绍

路漫漫其悠远
信息技术标准体系
•对信息的 收集、储 存、加工、 传递、利 用、管理 等信息活 动及信息 技术制定、 发布及实 施各种信 息技术标 准。
路漫漫其悠远
技术标准体系
•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而制定的标准。 •主要包括事物的技术性内容。
路漫漫其悠远
管理标准体系
•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而制定的标准。 •主要规定人们在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中的组织结构、职 责权限、过程方法、程序文件以及资源分配等事宜。
路漫漫其悠远
工作标准体系
•国际标准号 • • • • • • • • • • • • • •
•宜定级别 • • •GB •GB •GB •GB • • • • • • • •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路漫漫其悠远
生产信息分类编码标准
•标准名称 •加工工艺分类编码 •生产工序、工位分类代码 •生产调度信息分类编码 •生产准备信处分类编码 •生产作业统计信息分类编码 •单元生产(工作中心或生产单元)信息分类 编码 •工号(生产任务号)代码 •包装方式代码 •产品技术鉴定方式分类与代码 •CAD信息分类编码 •工艺特征信息分类编码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
•
•
•7 •库房代码
•
•
•
路漫漫其悠远
组织机构分类编码标准
•序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国际标 •宜
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

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介绍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信息技术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协调各种信息技术服务,对其进行分类和代码化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信息技术服务的分类方法以及相关的代码规范。
信息技术服务分类基础设施服务基础设施服务是指提供基本的硬件设备和软件平台,以支持组织内部的信息技术运作。
这包括服务器管理、网络管理、数据库管理等。
以下是基础设施服务的代码分类:•INF/BM:服务器管理•INF/NM:网络管理•INF/DB:数据库管理应用开发服务应用开发服务是指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软件编码和开发的服务。
这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以及上线等阶段。
以下是应用开发服务的代码分类:•DEV/RA:需求分析•DEV/DS:系统设计•DEV/PR:程序编码•DEV/TU:单元测试•DEV/UAT:用户验收测试•DEV/PROD:上线服务数据分析服务数据分析服务是指对组织内部和外部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以帮助组织做出决策和优化业务流程的服务。
以下是数据分析服务的代码分类:•DA/CD:数据收集与清洗•DA/DA:数据分析•DA/VI:数据可视化•DA/BI:商业智能安全与风险管理服务安全与风险管理服务是指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评估、威胁识别和风险管理的服务。
以下是安全与风险管理服务的代码分类:•SRM/AS:安全评估•SRM/ID:威胁识别•SRM/RM:风险管理代码规范为了方便信息技术服务的管理和协调,统一的代码规范是必不可少的。
在进行服务分类时,需要遵循以下规范:•代码由大写字母和斜杠组成,例如INF/BM•第一个字母表示服务的大类,例如I表示基础设施服务,D表示应用开发服务•斜杠后面的字母表示具体的子类,例如BM表示服务器管理•子类的命名应简洁明了,尽量不超过三个字母代码规范的好处是可以让团队成员更容易理解和使用代码分类,减少沟通和协调的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总结在信息技术服务领域,正确分类和代码化是组织内部协调和外部交流的基础。
信息技术服务 分类与代码

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Information Technology — Classification andcodes for service(征求意见稿)目次目次前言引言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1 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2 术语和定义3 分类原则4 分类方法5 代码结构6 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表前言本标准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引言本标准旨在为产业主管部门在评估、管理信息技术服务时使用。
本标准所规定的内容试图与联合国及其他国家就IT服务业相关的划分方式保持一致。
同时,为了确保产业模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试图为本标准规定的信息技术服务的内容和范围的更新提供指导。
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1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信息技术服务的分类及代码。
本标准适用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分类、管理和编目,也适用于信息技术服务的信息处理,并为信息技术服务的开发、服务提供、服务消费及管理人员提供一个科学适用的分类原则和方法。
2术语和定义2.1信息技术服务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定义:指供方为需方提供如何开发、应用信息技术的服务,以及供方利用信息技术提供支持需方业务流程的服务。
【基础标准工作组】注1:简称IT服务。
注2:信息技术服务的常见形式有:信息技术咨询、IT运维、软件开发和部署、测试、数据处理、系统集成、培训、租赁等。
2.2信息技术服务管理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management(ITSM)实施和管理优质IT服务,满足业务的需要。
定义:信息技术服务管理是一种以流程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方法,它通过整合IT服务与组织业务,提供组织IT服务提供和服务支持的能力及其水平。
【itSMG(国际IT服务管理论坛)】注:简称IT服务管理。
2.3信息技术运行和维护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ITOM)采用相关的方法、手段、技术、制度、流程和文档等,对IT 运行环境(如硬软件环境、网络环境等)、IT 业务系统、IT运行和维护人员进行的综合管理。
行业分类国标代码

行业分类国标代码行业国标代码:A:农、林、牧、渔业,A01:农业,A02:林业,A03:畜牧业,A04:渔业,A05:农、林、牧、渔服务业,B:采矿业,B06:煤炭开采和洗选业,B0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B08:黑色金属矿采选业,B09:有色金属矿采选业,B10:非金属矿采选业,B11:开采辅助活动,B12:其他采矿业,C:制造业,C13:农副食品加工业,C14:食品制造业,C15: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C16:烟草制品业,C17:纺织业,C18:纺织服装、服饰业,C19: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C20: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C21:家具制造业,C22:造纸和纸制品业,C23: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C24: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C25: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C2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C27:医药制造业,C28:化学纤维制造业,C29:橡胶和塑料制品业,C3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C31: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C32: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C33:金属制品业,C34:通用设备制造业,C35:专用设备制造业,C36:汽车制造业,C37: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C3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C3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C40:仪器仪表制造业, C41:其他制造业,C42: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C43: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D: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D4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D45:燃气生产和供应业,D46:水的生产和供应业,E:建筑业,E47:房屋建筑业,E48:土木工程建筑业,E49:建筑安装业,E50:建筑装饰和其他建筑业,F:批发和零售业,F51:批发业,F52:零售业,G: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G53:铁路运输业,G54:道路运输业,G55:水上运输业,G56:航空运输业,G57:管道运输业,G58:装卸搬运和运输代理业,G59:仓储业,G60:邮政业,H:住宿和餐饮业,H61:住宿业,H62:餐饮业,I: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I63: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 I64:互联网和相关服务,I65: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J:金融业,J66:货币金融服务,J67:资本市场服务,J68:保险业,J69:其他金融业,K:房地产业,K70:房地产业,L:租赁和商务服务业,L71:租赁业,L72:商务服务业,M: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M73:研究和试验发展,M74:专业技术服务业,M75: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N: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N76:水利管理业,N77: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N78:公共设施管理业,O: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O79:居民服务业,O80: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 O81:其他服务业,P:教育,P82:教育,Q:卫生和社会工作,Q83:卫生,Q84:社会工作,R:文化、体育和娱乐业,R85:新闻和出版业,R86: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业, R87:文化艺术业,R88:体育,R89:娱乐业,S: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S90:中国共产党机关,S91:国家机构,S92:人民政协、民主党派,S93:社会保障,S94:群众团体、社会团体和其他成员组织, S95: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T:国际组织,T96:国际组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解读
刘宏
2017-03-09
《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标准为信息技术服务分类提供了分类方案,为信息技术服务体系的建立和维护提供了依据。
目前公司的业务基本上是按照《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进行分类,因此本文介绍了《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主要内容。
信息技术服务需求包括纵横两个维度的内容,一是横向的由管理体系、人员、信息资源、技术支撑等组成的信息化体系要素,二是纵向的系统生命周期过程,即系统的概念、开发、生产、使用、支持、退役等六个阶段。
应对需方信息技术服务需求的各项内容,在供方层面产生了八项信息技术服务业务,包括咨询服务、培训服务、数据处理服务、软件开发和部署服务、测试服务、集成服务、IT运维服务和租赁服务。
这八种信息技术服务应对需方信息技术服务需求全部要素的同时,也涵盖了系统生命周期过程的全部六个阶段。
运营
图1 信息技术服务框架图
图1中,八类信息技术服务业务与信息技术服务需求的基本对应关系如下:
1)咨询服务,包括规划、设计、管理咨询、监理、评估认证和技术培训等,应对于
需方信息技术服务需求中的管理体系、人员、信息资源,以及技术支撑中的概念
和开发等阶段。
2)设计与开发服务,包括硬件、软件等设计开发,应对于需方技术支撑需求中的设
计开发阶段。
3)系统集成试试服务,包括基础环境、硬件、软件、安全等集成实施,以及集成实
施管理等,应对于需方技术支撑需求中的集成实施阶段。
4)运行维护服务,包括基础环境、硬件、软件、安全等运行维护服务,以及运行维
护管理等,应对于需方技术支撑需求中的运行维护阶段。
5)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包括数据加工处理、存储等,应对于需方的信息资源需
求。
6)运营服务,包括软件、平台基础设施等运营服务,应对于需方的租用服务需求;
7)数字内容服务,包括数字动漫、游戏设计、地理信息等内容的加工与整合,应对
于需方的数字内容服务需求。
8)呼叫中心服务,包括业务咨询、信息查询、数据查询等信息服务,应对于需方的
信息服务需求;
在《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标准编制中对信息技术服务框架的中的信息技术服务分类进行了调整。
表1是目前使用的信息技术服务分类。
特别注意的是在2010年前,由于认知上的失误,将“系统运行与维护”定义为“IT服务”,即所谓“大IT服务(覆盖IT全生命周期阶段的服务)”与“小IT服务(覆盖系统运行与维护阶段的服务)之争。
基于《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标准,目前公司的业务都属于信息技术服务范围内。
公司目前个别业务单元名称冠以“IT服务”(其核心业务为“系统平台运行维护”等),在国内进行业务沟通与交流时可能存在一定的误解,需要特别关注。
信息技术服务的分类与代码内容如下:
表1 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