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运作与作业计划管理

合集下载

生产与运作管理作业计划

生产与运作管理作业计划
12
C(7) 7
合计 42
部件生产
B(8)
成衣组装
耗时
8
C,A,B
C(12) B(10)
12
A(15) C(7)
15
A(5) 5
合计 40
部件生产 成衣组装 耗时
C(12) 12
A(15) C(7)
15
B(8) A(5)
8
B(10) 10
合计 45
11
作业排序的基本要素—continued
作业排序系统的方法
加工时间
交货日期
流程时间
A
4
6
044
B
5
7
459
D
7
10
9716
C
3
8
16319
总流程时间49161948天 平均流程时间48/412天 交货期问题:A能满足交货期的要求。其他作业B、D、C的延迟期
分别为2、6、11天。平均每个作业延迟(02611)/44.75天
19
优先调度规则和方法—continued
算例
假设某快餐店有8名员工,快餐定根据历史记录 和经验,估计每天员工的需求量如表所示
试为这个快餐店安排员工的工作和休息时间
员工需求量
日期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所需员工(人)
3
4
2
5
5
6
6
30
服务业的排序问题—continued
解答
员工休息日排序结果
13
优先调度规则和方法—continued
n个作业单机床排序
一台机器上有n个作业要加工,简称“n/1”

生产作业计划流程和控制管理

生产作业计划流程和控制管理

生产作业计划流程和控制管理随着市场的不断竞争和变化,企业的生产作业计划流程和控制管理成为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的关键。

一个合理的生产作业计划流程和控制管理可以帮助企业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执行,避免资源浪费和生产延误,同时保证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首先,生产作业计划流程中必须确保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和客户订单,以此为基础进行生产计划的制定。

需要考虑原材料供应、生产设备利用率、人力资源等各种生产要素,选择合适的生产计划方式,如批量生产、定制生产或者混合生产。

在制定完生产计划后,需要进行详细的排产和调度安排,确保每个生产环节的顺利进行。

这包括原材料的采购计划、生产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计划、员工的排班安排等,所有这些都需要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安排。

同时,生产作业控制管理也是重要的一环。

通过ERP系统或者生产管理软件,可以实时监控生产进度、库存情况、设备运行状态等各种生产数据,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中的问题。

对于生产异常情况,需要及时进行应急方案的制定和实施,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执行。

此外,质量控制和产品检验也是生产作业控制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通过设立严格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流程,可以确保产品质量,降低产品的次品率,提升客户满意度。

最后,对于生产作业计划流程和控制管理的持续改进也是必不可少的。

企业需要不断总结生产中的问题和经验,对生产计划流程和控制管理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综上所述,生产作业计划流程和控制管理是企业生产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一个合理的计划流程和控制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竞争力,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

生产作业计划流程和控制管理是现代企业生产管理的关键环节,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如何制定合理可行的生产计划流程和控制管理,确保生产的高效运转和成本控制,已成为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个背景下,企业需要建立和完善一套科学的生产作业计划流程和控制管理体系,以确保生产运作的顺畅和效率。

在进行生产作业计划流程和控制管理时,首先需要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和客户订单。

生产运作管理-作业计划与生产控制概述

生产运作管理-作业计划与生产控制概述
183 Nhomakorabea 32 20
32
44 44 22 44
115
118
23
115/44=2.61(个) 118/44=2.68(个)
2
2
1 12
22
3
36
0.6 7.2
SPT规则:平均流程时间最短,在制品库存量更少。 EDD规则:平均延迟时间较少,可以给顾客提供更好
的服务,也提供了更低的总库存水平。
从数学上可以证明:SPT规则是最优的方案。
A3
A2
A3
A2
A5 A3
A2 A1
A5 A3
A2 A1 A4 A5 A3
0 4 16 31 41 4 16 31 41 46 4 16 38 54 62 9 38 54 62 65
(三)n项作业在m台机床上的排序 要求最优,计算量相当大,甚至连计算机也难以求解 ——无法用于实际生产中。
人们提出了多种启发式算法,以便以最小的计算 量得到足够好的结果。
7、SCR(Smallest Critical Ratio)规则
优先选择临界比最小的工件 ——使工件延误时间最小 临界比=交货期前所剩余时间/工件余下加工时间
8、LCFS(后到先服务)规则 经常作为默认规则使用。
9、RANDOM规则 随机地挑选下一个
返回
FCFS SPT 服务业排队规则 预定优先 紧急优先 其他
一般n/m/P/Fmax问题的启发式算法——CDS法 坎贝尔等人于1970年把Johnson算法用于一般的 n/m/P/Fmax问题,得到 了一个启发式算法,简称CDS法。 1、取首末两道工序,用约翰逊排序,求Fmax 2、取首两道工序及尾两道工序的和,求Fmax 3、取首三道工序的和和尾三道工序的和,求Fmax 依次类推,直到所有的情况(m-1)种都考虑后,比较 得到的Fmax,找出其中最小的那个排序方案为所求方案。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笔记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笔记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1.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述生产与运作管理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按照市场需求和企业经营目标,进行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活动。

它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效果和市场竞争力。

内容:包括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和改进,具体涵盖产品和服务的选择、生产运作系统布局、质量管控、成本控制以及生产过程的规划与控制。

目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2.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发展历程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发展经历了从手工作坊到工业革命,再到现代生产方式的转变,逐步形成了科学管理体系。

产生背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传统的生产方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促进了生产运作管理理论的发展。

发展过程:从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到福特的流水线生产模式,再到丰田的精益生产和敏捷制造,生产与运作管理不断适应时代变化,推动生产效率的提升。

现代特征:现代生产运作管理强调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资源配置,实施精细化管理和绿色生产,以适应全球化竞争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生产运作的分类根据产品形态和生产组织方式的不同,生产运作可以分为制造性生产和服务性生产。

制造性生产:指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将原材料转化为新产品的过程,如汽车制造、电子产品组装等。

服务性生产:指不通过物质产品的转化,直接为顾客提供所需服务的过程,如餐饮服务、金融服务等。

4.生产过程组织生产过程组织是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础,涉及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和时间组织两个方面。

空间组织:主要解决生产设施的布局问题,包括工厂布局、设备布置、工作站设置等,目的是实现高效、安全和舒适的工作环境。

时间组织:主要解决生产活动的时序安排问题,包括作业计划、流程控制、交货期管理等,目的是确保生产的及时性和连续性。

第二章企业战略和生产与运作战略1.企业战略和战略管理概述基本概念:企业战略是企业为了实现其长期目标,通过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分析,制定的一系列行动计划。

生产运作管理教学课件ppt-编制作业计划与作业排序

生产运作管理教学课件ppt-编制作业计划与作业排序
生产运作管理
【导入案例解析】
首先,应用在制品定额法确定各个生产车间投入量和出产量 (1)装配1台空调配1件机箱,则装配2万台空调需要机箱数量 Qoj=20000×1 =20000(件); (2)装配车间的机箱的投入量
(件); (3)保证空调整机装配车间需要,机箱车间机箱的出产数量
(件); (4)加工车间机箱的投入数量
60
420
铸造过程
4
40
440
图3-2 连续流水线工作指示图表
生产运作管理
三、大量流水生产作业的期量标准
(2)间断流水线同期化程度不高,需要分工序规定每个工作地的工作时间顺序,确定标准计 划时间,计算工作地看管周期产量。间断流水生产的计划编制方法如下:
第一,确定看管周期。间断流水线中每道工序的节拍与流水线节拍可能不相等,为了使间断流 水生产线有节奏地工作,预先设定一个时间段,使每道工序在该时间段内生产相同数量的产品,在 这个预先设定的时间段内平衡各道工序的生产率达到一致,这个时间段称为看管周期。一般取一个 班、二分之一个班或四分之一个班的时间为看管周期。
生产运作管理
【案例分析】
编制大量生产作业计划考虑的问题及方法。 (1)产品品种单一连续生产,属于流水作业生产; (2)保证生产连续、均衡、稳定,必须规定合理的期量标准; (3)根据需求、期量标准计算出计划期的投入与产出; (4)根据大量流水作业生产连续、均衡、稳定的特点,将投入与产出量按日均匀地分配在计 划期内。
生产运作管理
四、大量流水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
式中:Qoi——i车间的产出量 Qij——j车间的投入量 Qsi——i车间外销半成品量 ZI——车间之间库存在制品定额 Z’I——期初预计库存量 QIi——i车间的投入量 Qwi——i车间的废品量 Ze——i车间内部在制品定额 Z’e——i车间内部期初在制品占用量

生产与作业管理作业题参考答案081113

生产与作业管理作业题参考答案081113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生产运作管理作业题参考答案作业题(一)参考答案一判断题(20分,每题1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概念理解:(15分,每题3分)1工时定额:是产品生产过程中劳动消耗的一种数量标准,是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时间消耗,或者是在一定的时间内规定生产合格产品的数量。

2工时消耗:是对工人在整个轮班的工作过程中全部时间的分类.3 工艺专业化形式:这种组织方式是以工艺为中心,组织设备、人员等生产运作资源,为每一工序提供一个工作场地4 生产设施单元化:是指企业通过小生产设施的规模及范围,在保持其柔性的同时,集中精力于优势产品或项目,以提高生产经营绩效。

5 生产运作计划: 是指在企业生产策略的指导下,根据需求预测和优化决策对其生产系统产出的品种、数量、速度、时间和劳动力的配置及库存水平等问题预先进行的考虑和安排。

三填空题(30分,每空1分)1生产运作系统的三种基本职能是﹝生产﹞,﹝销售﹞和﹝理财﹞。

2按顾客的需求特征分类,可将服务业分为﹝通用性生产﹞和﹝专用型生产﹞。

按运作系统的特征分类,可分为﹝技术密集型﹞和﹝人员密集型﹞。

3市场竞争的重点要素分为﹝成本﹞,﹝质量﹞,﹝时间﹞和﹝柔性﹞。

4制造业生产运作系统的竞争能力的种类可分为﹝缺乏竞争力﹞,﹝竞争对峙势﹞,﹝有竞争优﹞和﹝世界及制造系统﹞。

5顾客满意度可用顾客让渡价值来衡量,它是指顾客获得的﹝总价值﹞和顾客为之付出的﹝总成本﹞之间的差距。

6生产运作策略是用以支持企业总体经营战略的﹝长远规划﹞,使生产运作系统成为立足于市场并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基础。

7 CIMS 有两个基本观点,一是在(功能设计)方面,一个制造企业的全部生产和经营活动,从市场预测、产品设计,经营管理到(售后服务)是一个整体,要全面考虑。

《生产运作计划》课件

《生产运作计划》课件

物料需求计划的优化方法
减少库存
通过精确的需求预测和计划,降低库 存水平,减少库存成本。
提高计划灵活性
考虑多种产品和物料的需求,提高计 划对市场变化的适应性。
协同供应链
与供应商和生产部门建立紧密的合作 关系,协同制定物料需求计划,提高 整个供应链的效率。
采用先进的计划工具和技术
利用先进的软件和技术工具,提高物 料需求计划的准确性和效率。
详细描述
生产运作计划是企业管理中一项重要的计划,它是在市场预 测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生产任务、生产 进度、生产成本等方面的规划,实现对企业生产活动的有效 控制和协调。
生产运作计划的目的和意义
总结词
生产运作计划旨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满足市场需求,从而提升企 业竞争力。
详细描述
动情况,计划在计划期内的生产能力。
生产能力计划的制定
01
02
03
确定市场需求
通过市场调查和预测,了 解市场需求和产品需求, 为制定生产能力计划提供 依据。
分析现有生产能力
评估企业现有设备和工艺 装备的生产能力,了解企 业实际的生产能力水平。
制定生产能力计划
根据市场需求和现有生产 能力,制定合理的生产能 力计划,以满足市场需求 并保持企业的竞争力。
PART 03
物料需求计划
物料需求计划的定义与作用
定义
物料需求计划(MRP)是一种基于产品需求计划,通过物料清单、库存状态和主 生产计划等信息,推算出所需零部件和原材料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的计划方法。
作用
确保生产所需的物料在正确的时间、地点可用,以满足生产计划的要求,同时优 化库存水平,降低库存成本。
进度控制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二版 第8章 生产计划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二版 第8章 生产计划
可以采用线性规划方法,求得在一组资 源约束下(生产能力、原材料、动力等 约束),各种产品的产量数,使收入最 高。
已知:
产品 A B
可供资源
单价 4 5
单位耗材 单位耗人工 1 4 3 3 12 24
设生产A产品X1台,生产B产品X2台,则 Max Z = 4X1 + 5X2 S.t. X1 + 3X2 ≦ 12
168 176 176 168 184 168 168 160 160 160 152 176
190 159 136 119 163 238 298 313 375 375 329 227
37 31 23 17 44 75 60 15 62
46 102
7400 6200 4600 3400 13200 22500 18000 4500 18600 0 9200 20400 128000
1、 改变需求的办法

通过改变价格转移需求 推迟交货 改变劳动力数量 忙时加班加点,闲时培训 利用半时工人 利用库存调节 转包 改变自制和外购的决策
2、 调整能力的办法



利用库存调节
改变库存水平,维持生产速率不变
需求/产量 需求速率变化
生产速率恒定
库存上升
库存下降
时间
8.2.2 反复试验法
大量生产,品种单一,可用具体产品数表 示生产能力; 大批生产,品种数少,可用代表产品数表 示生产能力; 代表产品——结构与工艺有代表性,且产 量与劳动量乘积最大的产品。 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以假定产品的产 量来表示生产能力; 假定产品——按各种具体产品工作量比重 构成的一种实际上不存在的产品。
代表产品法
采用的优化方 法举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3-2 在制品定额法在生产 作业计划中的应用
10
3.2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及其生产作业进度控制
第 3章 生产运作与作业 计划管理
制订作业计 划的工序清单
●所有工序的作业顺序、方法。 ●每个工序的操作人员技能要求、 需要人数。 ●每个工序的标准生产时间。 ●每个工序的材料,包括品类、 数量、质量、规格和供料周期。 ●每个工序的配套工具、器具。 表3-9为导轨组装作业
第 3章 生产运作与作业通过超时或减时工作来改 计划管理 变产出率
转包
通过新聘或暂时解聘而改 避免了其他选择所发生的成本 变劳动力数量
同一季度变动保持一致,无须雇 需支付超时工作报酬,工人可能因疲劳 在综合计划内有一定的弹性 用及培训成本 而不能满足生产质量要求 有一定的弹性,可以使产出与需 失去质量控制,减少利润,未来市场受 主要是用于生产部门 求平衡 损 较全日制工人节省成本且更有弹 更换率及培训成本高,质量下降,计划 有利于劳动力丰富地区的非技术工 性 较难实现 作 可利用过剩的生产力,通过折价 需求存在不确定性,很难精确地保持供 是一种引导需求的创新营销策略 可以吸引更多的顾客 求平衡 避免超时工作,使产量稳定 顾客必须愿意等待,但信誉受损 适合积压订单待发货的企业 要承担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与需求不 一致的风险
第 3章 生产运作与作业 计划管理
• 了解生产运作计划和综合生产计划 概要 • 理解生产运作计划的层次体系 • 掌握三种制订综合生产计划的基 本策略 • 掌握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及其实 施

3
3.1 生产运作计划体系
3.1.1 生产运作计划概述
生产计划系统
第 3章 生产运作与作业 计划管理
长期计划 即一年以上计划或3~5年计划 中期计划 即未来数月的生产计划,如季度计划以及 月度计划 短期计划 即当月计划、周次计划、即日计划等
日作业进度表 数字记录
13
3.2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及其生产作业进度控制
3.2.2 生产作业计划的实施
第 3章 生产运作与作业 计划管理
【实用工具与方法】 生产日报表
(1)控制 日产量 ★明确该班组要加班来完成 当日计划 ★依据班组的生产能力,差额下 数字记录 达生产作业计划 ★努力完成生产计划,按期交货
(1)改变库存水平 (2)通过新聘或暂时解聘来改变 劳动力数量
第 3章 生产运作与作业 计划管理
1.生产能力 选择
(3)通过超时或减时工作来改变 产出率等
(4)转包
(5)使用非全日制雇员
6
3.1 生产运作计划体系
3.1.3 综合生产计划的8种选择策略
(1)需求影响
第 3章 生产运作与作业 计划管理
3.2.1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
第 3章 生产运作与作业 计划管理
2.生产作业计 划的编制方法
பைடு நூலகம்
某车间出产量=后车间投入量+该车出外 销量+(库存半成品定额一期初库存半成 品预计结存量) (3-1) 某车间投入量=该车间出产量+该车间计 划废品量+(车间在制品定额一期初车间 在制品预计结存量) (3-2)
1
生产运作与 流程管理
2
现场管理的 基本工具与 方法
3
生产运作 与作业计划 管理
4
现场效率 管理
5
库存管理 与MRP
6
准时生产与 精益生产管 理
7
现场质量 管理
8
设备管理与 维护
9
现场安全 管理
10
ISO14000 和清洁生产 管理
目录 / CONTENTS
第3章
生产运作与作 业计划管理
学习目标
14
3.2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及其生产作业进度控制
3.2.2 生产作业计划的实施
①投入产出进度表
第 3章 生产运作与作业 计划管理
(2) 生产 作业核算 表3-14 某换热器组装投入产出进度 表货
15
3.2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及其生产作业进度控制
3.2.2 生产作业计划的实施
①投入产出进度表
第 3章 生产运作与作业 计划管理
产品需求 预测 中期计划
综合生产 计划
主生产计 划(MPS)
粗能力计 划( RCP)
最终装配计划 (FAS) 短期计划
物料需求 计划(M RP )
能力需求 计划( CRP )
生产作业 控制( PAC)
采购计划 与控制
投入/ 产出计划与控制
5
3.1 生产运作计划体系
3.1.3 综合生产计划的8种选择策略
2.需求选择
(2)延迟交货
(3)不同季节产品混合
7
3.1 生产运作计划体系
3.1.3 综合生产计划的8种选择策略
选择策略 改变库存水平 有 利 不 利 评 价
人力资源变化较小或不变,没有 存在库存持有成本,需求上升时,短缺 主要是用于制造企业而不是服务企 突然的生产变动 会导致销售受损 业 聘用或暂时解雇及培训成本相当可观 主要适合劳动力资源比较容易在市 场上获取的行业
11
3.2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及其生产作业进度控制
3.2.2 生产作业计划的实施
1. 有效安 排生产线
第 3章 生产运作与作业 计划管理
例3-3
排拉表的编写实例
12
3.2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及其生产作业进度控制
3.2.2 生产作业计划的实施
现场观察
第 3章 生产运作与作业 计划管理
2. 生产作业 进度控制
使用非全日制雇员
需求影响 延迟交货 不同季节产品混合生产
可充分利用资源,保有稳定的劳 需要公司专业生产之外的技术和设备 动力
8
3.1 生产运作计划体系
3.1.3 综合生产计划的8种选择策略
第 3章 生产运作与作业 计划管理
例3-1
密歇根制造厂综合生产 计划的制订
9
3.2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及其生产作业进度控制
(2) 生产 作业核算 图3-5 某换热器生产的投入产出进 度甘特图
16
3.2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及其生产作业进度控制
3.2.2 生产作业计划的实施 图3-6生产进度管理箱
第 3章 生产运作与作业 计划管理
(3) 生产进 度管理箱
17
谢谢观看
需求预测、中期生产计 划、生产作业计划、材 料计划、能力计划、设 备计划、新产品开发计 划等相关计划职能
4
3.1 生产运作计划体系
3.1.2 生产运作计划的层次体系
长期计划 产品与 市场计划 资源(能力) 计划 经营预测 企业战略 计划 财务计划
第 3章 生产运作与作业 计划管理
制造型企 业的分层 计划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