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与人文(周昆叔著)思维导图
《敬畏自然》知识结构图

《敬畏自然》
一、摆出错误观点: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
1、历史时间: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
提出人与自然的正确关系2、二者关系: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的一部分。
(第1小节)
3、二者智慧: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
人类发展航天事业,但发展空间在自然中也十分渺小。
二、论证人与自然的正确关系②人类的认识是仿佛是纠错的历史。
(第2-7小节) 1.人类智慧的渺小③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都是人类自掘的陷阱。
(第2-4小节)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比人类智慧高得多的生物。
结论:人类只是宇宙的一个组成部分
①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生命。
(第7小节)
2.大自然智慧的伟大②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
(第5-6小节)③大自然也很“懂得”美学原则。
④人的智慧是宇宙智慧的最高形态。
①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
三、论证宇宙中到处都有与我们平等的生命结论:宇宙中处处是人类的弟兄。
(第8-10小节)②那些看起来死气沉沉的物质,也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
四、总结出中心论点:敬畏自然就是敬畏人类自己。
(第11小节)。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结构图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结构图
地理学是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的有机结合,是对地球表层
及其上的人类活动进行系统地研究的科学。
在初中地理教育中,
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地理知识点,才能更好地理解人类活动与自
然环境的关系。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七年级地理知识点结构图,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地理知识。
一、自然地理学部分
1.地球的构造和地壳运动
①地球的内部结构
②地壳构造与板块运动
③地震与火山
2.地球的大气
①大气层的结构
②天气和气候
③自然灾害
3.水资源及其利用
①水的循环
②用水与节水
③水污染防治
4.生命体与环境
①生态系统和生物群落
②自然环境的保护与资源利用
二、人文地理学部分
1.地理位置及人类活动的分布
①地缘位置
②人口分布
③城市与乡村
2.基本经济活动
①农业
②工业
③服务业
3.文化地理
①地方文化
②民族文化
③世界文化
4.交通和通讯
①陆上交通
②水上交通
③空中交通
④信息通讯
以上是七年级地理知识点结构图的内容,其中自然地理学部分和人文地理学部分相辅相成,形成了完整的地理知识体系。
希望该结构图对学生们的学习和考试有所帮助。
同时,我们也提醒大
家,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1.2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知识结构图素材 鲁教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2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知识结构图素材鲁教版必修3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2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知识结构图素材鲁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2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知识结构图素材鲁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1。
2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知识结构图:。
《雅克 贝汉自然纪录片的生态美学论》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第三节 非常视角 的创意思维
第四节 关于雅 克·贝汉及其自 然纪录片的价...
第八章 雅克·贝汉自然纪录 片对中国纪录片...
第二节 中国自 然纪录片的现状
及发展
第一节 雅 克·贝汉自然纪 录片的东方解读
第三节 雅 克·贝汉系列作 品对中国自然纪
录...
结语
参考文献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雅克 贝汉自然纪 录片的生态美学论》
思维导图PPT模板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贝汉
特征
美学
雅克贝汉 微观世界
学科
迁徙的鸟Biblioteka 生态自然雅克 创意
意蕴
纪录片
思想
文化背景
海洋
价值
时代
文本
01 内容简介
目录
02
第一章 文化转型:生 态美学的诞生
第二章 时代要求:自
03 然纪录片生态意识的 萌... 第四章 “自然三部曲”
嬗变与开新
第三章 雅克·贝汉生态乌托 邦形成的原因
第二节 文化背 景:浪漫主义视
野
第一节 独特体 验:从雅克·贝 汉生平看其对...
第三节 西方生 态美学思想对雅 克·贝汉的浸...
第四章 “自然三部曲”之 《微观世界》:自...
第一节 创作初衷 第二节 视觉文本
第三节 听觉文本 第四节 美学特征
第五章 “自然三部曲”之 《迁徙的鸟》:飞...
第一节 创作初衷 第二节 视觉文本
第三节 听觉文本 第四节 生态意蕴
第六章 “自然三部曲”之 《海洋》:虔诚的...
第一节 创意背景 第二节 巨片格局
第三节 全媒体运 营
地理必修一每章框架图精细 高中地理必修一思维导图

地理必修一每章框架图精细高中地理必修一思维导图高中地理的学习需要有一个知识点框架图来对整体的思路进行梳理,一个好的思维导图对于地理的学习也是非常帮助的。
1高中地理必修一精细框架图1地理必修一重要知识点总结1.1地球的宇宙环境天体系统:天体之间因万有引力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结构层次(略)可见宇宙:也称为“已知宇宙”,是指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半径约为140亿光年。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内部条件:日地距离适中(1.5亿千米)——适宜的温度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1能量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并放出大量能量);2特点: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3意义:维持地表温度,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命活动等运动的主要动力,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
太阳常数:表示太阳辐射能到达大气层上界的能量指标,大小为8.24焦/cm2.分。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的外部结构:指太阳的大气结构,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2对地球的影响:(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为11年)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1)某时刻全球的情况: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另一半球,昼短于夜,纬度越高,昼越短,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2)某地全年的情况:夏至日昼最长,冬至日昼最短。
3)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4)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日出、日落时(晨昏线上)时太阳高度=0度,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为正午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
2)某时刻全球的情况: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初中语文《我爱你,大自然》单元评价思维导图及评价量规

(评价指标3)
写作评价
(40分)
景物描写新颖独特,有自己的感悟,体验。景物描写富有灵性。字里行间流露对自然的热爱。语言生动,修辞恰当。内容丰富
条理清楚记下所选景物,运用恰当的修辞及准确的词语,写景生动。但笔下的景物没有灵性。
语言不够生动,缺少描写。写景观察不够细致。写作的条理不够清晰,写景缺少观察的角度和观察的顺序。
在师评的基础上学生互评
教师讲评为主
总分和评语
总分在60分为合格,60---80分之间为良好,80分以上为优秀
我爱你,大自然
作者姓名
学科
语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年级
初一
主题单元名称
我爱你,大自然
单元评价方案的思维导图
评价量规
评价指标
(权重)
好
【10,8】
一般
(8,6]
需要改进
(6,0]
生评
师评
(评价指标1)
“感受自然”优秀图文展览
(30分)
突出景物特点
有独特的发现
表现景物丰富
抓拍美丽瞬间
选景较有特点
选景丰富,图片色彩明丽表现大自然的美
拍摄选景角度需改进。景物对比衬托要考虑。没有抓住景物的特点
以学生评价为主,同学间相互评价
在生评的基础上师恰当点拨
(评价指标2)
口语交际
(30分)
口齿清楚,语言流畅,内容生动条理,对景物有独特发现,交流较有激情
表意清楚,说出景物特点,基本做到大方得体。
介绍的景物的顺序乱,景物特征不够鲜明。
自我评价和同学相互评价。以自我评价为主
初中语文《人与自然》单元主题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评价要点
本专题需要评价的环节为活动 1 中学生对文本的把握和 理解;
需要评价的效果为活动 2 中学生对语言的分析和主 观题的深入理解。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多媒体教室,关于自然奥秘的图片,自然界的变迁历史资料,祖国美 丽的山河印象等
学习活动设计
为达到本专题的学习目标,从学生的角度设计学习活动。可从以下几 个活动做起: 活动 1:科海泛舟,结合《敬畏自然》《罗布泊,消失的仙湖》两个 文本,了解自然的规律,需要 4 课时,主要步骤是 1.教学导入。 课件展示罗布泊的过去与今天,学生描绘画面内容,交流有关罗布泊 的资料,谈感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读题激趣,列纲速读,整体感知。(播放背景 音乐)
专题学习目标
1.速读课文,把握文章的核心观点,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2.揣摩语言,认识文中对比、拟人、排比及列数据的表达效果,理解 本文层层推进的结构,揣摩文句,探究“敬畏自然” 3.通过朗读体会作者深切的忧患痛惜之情,初步认识报告文学的文体 特点。学习文中的拟人、反问手法,认识议论性散文。 4.探究深层原因,联系相关的生态环境事例及西部开发的现实,引发 思考,拓宽思维,进而引导学生树立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 展意识。
开放题的设计也力求角度、方式多样化。有的就课文 的一个新观点引导学生研究讨论,搜集资料,撰文办刊; 有的要求在重组课文信息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如“假如你是 一位世纪老人,见证了罗布泊的百年沧桑,你将向人们诉 说什么”;有的迁移运用,如“试写一封公开信,呼吁人们
行动起来,制止生态恶化”,又如“写一段文字,说明某种 动物奇异的表现及其原因,在班上交流”;有的要求展开合 理想象,续写课文。凡此种种,都贯彻了学与用、阅读与 写作、口语交际相结合的原则,既有利于深入理解课文, 又有利于激发表达欲望,在各种言语活动的渗透、整合中 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完整版)艺术与人文教育系统化思维结构图汇总

藝術與人文教育系統化思維結構圖以下分別說明在藝術與人文教育計畫推動的原理原則:擴展並統整學童三面向能力:一、學生探索與表現:學校重視學童在體驗或表現藝術活動時溝通的歷程,不僅謹慎思考其活動的主題和各項元素,探究其可能性,延伸學習的內容。
還利用多元媒介和文化素質來進行深化心靈溝通,以自信自主的文化內涵表現藝術與人文的主題,如果相同者將能得到認同,相異時則在包容尊重的原則下相互激勵與建構,以闊展與豐富個人的人文藝術體驗和涵養。
二、學生審美與理解:在現今多元的人文藝術表現空間中,學校希望每一位學習社群的個體都需要有一席之地,其都有展演的機會和表現,不應先透過成人眼光事先的篩選,使學童可以接觸到更多樣的展演,去思考他人的獨到之處,或評估更多的面向,進而反省知道自己學習狀況的優缺點。
三、學生實踐與應用:在本校多元的人文藝術活動中學童經驗並瞭解不同文化和藝術來源的真實情境,同時也扮演起藝術家,表現屬於自我的文化元素和美感心得。
在學習的每一個日子和角落裡充滿了驚奇的感動與喜悅,發現人文藝術學習並非單一而對自己的想法與展演有更高的期待。
擴展並統整學童三面向能力需要營造一個有利於推動藝術與人文教育的優質環境,其包含以下八項:一、多元文化的學習生活:本校是新興社區,有多元文化的住民,在學校生活中均能得到平等的照顧和教育,學童彼此能相互包容、溝通、學習,教師與學校也鼓勵學童主動積極學習彼此相異的文化內涵,豐富個人的文化生活經驗。
二、推動讀經教育:學習傳統聖賢型塑完美人格的智慧,以及體驗文學詮釋美的境界,藉由個人藝術生活的投射,實踐個人真實美的經歷。
三、多元人文藝術活動:包含學校各項多元人文藝術的活動,例如:開學敬師始業式、多元藝文社團展覽、耶誕節感恩藝文系列活動、植樹節藝文活動、品格教育藝文系列活動、參與中正藝文特區藝文活動、親職教育日藝文能力闖關活動、讀經、茶藝、校舍命名、廁所美化、淨化社區服務、星光大道…等。
四、建構人文藝術情境:包含學校多層次的多元文化大型彩繪壁畫和創作展示,以及依據學童學習心理,規劃不同的學習空間彩繪不同的色調,以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和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