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1.1孔子与老子优化作业岳麓版必修3

合集下载

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3课时作业:1.1孔子与老子

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3课时作业:1.1孔子与老子

孔子与老子1.此刻我国大力提议“以德治国”思想,对此,我们可以继承弘扬儒家学说中的() A.“和为贵”和“仁”的思想B.农本思想C.有教无类思想D .“民为贵,君为轻”思想A2.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他所指的“礼”是指 ()A .周礼B.友善的人际关系C.礼貌待人D.封建社会的统治序次A3.史册记录,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退朝回家,看着焦土断垣,迫切地问“伤人了没有”,而对财产却只字未提。

这表现了孔子()A .以人为本的思想B.无为的思想C.以理服人的思想D.对鬼神敬而远之的思想A4.孔子认为教育不分贵贱贫富,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打破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场面,这反响了孔子教育的基本思想是()A .启示引诱B.次序渐进C.因材施教D.有教无类D5.《论语·颜渊》:“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以下主张或言论,吻合其“礼”的思想是( )A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B .依照“忠恕”之道C.为政以德D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A6.以下列图说明孔子的授课理念是()A .有教无类B.启示式授课C.温故而知新D.见义勇为于师B7.《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反响出()A.孔子重申道德的作用B.老子重视法律C.老子主张适应自然D.老子哲学中包含丰富的辩证法思想C8.“天下莫纤弱于水,而攻刚毅者莫之能胜。

”——《老子》。

以上言论反响的思想是()A .唯物论思想B.辩证法思想C.无为而治思想D.民本思想B9.面对乱世,孔子遨游列国,希望以他超越时代的思想和智慧来影响春秋诸国的历史进度,但其政治理念最后破灭于现实眼前,对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表述最准确的是()A.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B.当时各国忙于争霸,无暇款待孔子C.孔子的儒学思想走开当时的社会现实D.孔子及其弟子都是没有实权的文人C10.《道德经》记录:“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高中历史 第1课 老子和孔子学案 岳麓版必修3(2021年最新整理)

高中历史 第1课 老子和孔子学案 岳麓版必修3(2021年最新整理)

(水滴系列)高中历史第1课老子和孔子学案岳麓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水滴系列)高中历史第1课老子和孔子学案岳麓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水滴系列)高中历史第1课老子和孔子学案岳麓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第1课孔子与老子〖课标要求〗1、了解孔子和老子这两位思想家2、了解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史上的地位一孔子的学说〖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第一目第1段及下面小字部分,了解孔子生平。

2.阅读教材第一目第2—8段及相关小字部分,归纳概括孔子的思想主张,标划出关键词.〖训练巩固〗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1)“仁” (2)“礼” (3)“为政以德" (4)“有教无类”A。

(1)(2)(3)(4) B。

(1)(3)(4) C.(2)(3)(4) D.(1)(2)2、下列孔子的思想中最能体现以民为本的是()A。

“仁”和“礼” B。

“仁”和“德治" C.“克己复礼” D。

“忠恕"之道3、孔子教育思想中影响最大的是:( )A.因材施教 B。

有教无类 C.学思结合 D。

独立思考4、孔子之所以被尊为“圣人",是因为( )A.孔子兴办私学,扩大了受教育者的范围B.清康熙帝赞之为“万世师表”C.孔子提出了“仁”和“礼”的学说D。

他的思想经过发扬和改造,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拓展探究〗1、儒家思想后来备受各朝统治者的推崇,但当时各国的国君为何没有采纳孔子的主张?2、孔子思想的影响材料一:“吾将以教主尊孔子。

……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

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

高中历史孔子与老子同步练习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孔子与老子同步练习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孔子与老子同步练习岳麓版必修3学习目标:认识孔子和老子两位思想家,认识他们的思想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史上的地位。

学习纲要:一、孔子的学说1、历史地位:孔子是春秋期间的_思想家_、_政治理论家_和_教育家_,是_儒家学派_的首创人。

2、哲学思想孔子思想系统的中心是_“仁” _和_“礼” _,其主要内容是_“仁者爱人” _和_“克己复礼”_。

(1)孔子提出:“仁”学,要求统治者_体察民情_,反对_苛政和随意刑杀_;倡议_宽泛地理解和体谅别人_,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固社会次序。

孔子以为要实现“爱人” ,一定依据“ _忠恕_” 之道。

(2)孔子讲的“克己复礼” ,是说做人要_控制自己_。

孔子追求“礼”,是西周期间的_等级名分_制度。

为了实现“礼” ,孔子进一步提出了_“正名” _的主张,即是_依据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混杂的社会等级次序改正过来,达到光明正大、贵贱有序_,表现了他政治思想中_守旧_的一面。

3、政治主张(1)孔子倡议“_为政以德_”,要求统治者_珍爱民力_,用“德”教化百姓。

(2)主张以“礼”治国的同时,逐渐_改进政治_。

4、对鬼神的态度孔子对鬼神的态度存在持_思疑_态度,主张_对鬼神敬而远之_。

5、教育思想(1)主张“_有教无类_”。

招收学生,不分贵贱,使受教育者的范围的到扩大。

(2)主张“_因材施教_”。

针对学生的不一样特色,采纳特别的方法启迪指引。

(3)要修业生在学习上要_脚踏实地_,“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

( 4)主张学习要_频频复习,要有恒心,坚韧不拔_。

“温故而知新” 。

(5)主张把_学与思_联合起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6)鼓舞学生独立思虑,敢于坚持正确建议,“_见义勇为师_”。

6、影响孔子的思想在当时_并未遇到太多重视_,以后经过_历代学者_的弘扬和_统治者_的改造,渐渐形成完好的_儒家思想系统_,成为_中国传统文化_的主流。

其广博精湛的文化品行,在世界文化史上拥有重要影响。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1课 孔子与老子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1课 孔子与老子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3

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四、作业: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我的思考: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课题:书写练习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重点:正确书写6个字。

难点: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教学过程: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2、书写方法是: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

(老师读,学生读,加深理解。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1课 孔子与老子作业 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1课 孔子与老子作业 岳麓版必修3

第1课孔子与老子[随堂检测]1.人都不能孤居独处,必须与他人共同过群居的生活,而结成社会。

在群居的生活中,每个人有不同的条件、不同的需要、不同的利害。

如果每个人都只顾自己,不顾他人,则彼此间的冲突、争斗,必不能免。

……所以,必须有一种共存相处之道,以资维系。

那么,你认为下面哪种观点会是儒家的处理方式呢( )A.仁者爱人B.克己复礼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当仁不让于师解析:选C。

本题考查儒家思想。

从材料“如果每个人都只顾自己,不顾他人,则彼此间的冲突、争斗,必不能免”“必须有一种共存相处之道,以资维系”可以看出这需要思想的指导,儒家思想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很好的处理方式。

故选C项。

2.胡适说:“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

”以下主张能突出体现孔子“将人看作是平等的”的是( ) A.有教无类B.诲人不倦C.仁者爱人D.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解析:选A。

“有教无类”是指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教育,体现了教育公平、平等的原则,故A项正确。

3.关于老子思想的下列评述,不正确的是( )A.“道”是抽象的,“道”派生了人间万物B.“天法道,道法自然”,否定天命论C.矛盾的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化D.“无为而治”是指统治者任何事都不管解析:选D。

“无为而治”是指不妄为,不胡作非为,是一种积极的“无为”,而不是任何事都不管。

4.“太上(统治的最高境界),不知有之(人民并不感觉到统治者的存在);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悠兮其贵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材料反映的主要政治主张是( )A.为政以德B.无为而治C.小国寡民D.因材施教解析:选B。

题干中“不知有之”“自然”体现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答案为B 项。

A、D项是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思想,C虽是道家的主张,但不是题干材料要体现的,故排除A、C、D三项。

5.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最新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1课 孔子与老子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3(考试必备)

最新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1课 孔子与老子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3(考试必备)

第1课孔子与老子一、选择题1.孔子是中国历史上自觉地、直接地思考政治秩序问题的先驱。

他曾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见解,吸引了大量门徒。

他的学生及再传弟子将其言论和教诲整理记录成书,对中国政治和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该书是( )A.《诗经》B.《尚书》C.《春秋》D.《论语》解析:选D。

《论语》是孔子学生及再传弟子整理记录的有关孔子思想言论的书籍,体现了孔子的思想,对中国政治和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孔子认为作为社会性的人要“仁者爱人”,要“克己复礼”,因而其本质思想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

这一本质思想是( )A.追求天下为公B.崇尚秩序C.主张仁政D.无为而治解析:选B。

本题考查对孔子“仁”和“礼”主张的理解,“仁者爱人”有利于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克己复礼”是指导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两者都崇尚秩序,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3.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文官不仅是管理系统中的工具,而且是一个有意识形态的群体。

这里的“意识形态”最早可以追溯到( )A.春秋B.战国C.秦朝D.西汉解析:选A。

中国古代文官系统的意识形态是孔子及其儒家思想,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故正确答案为A项。

4.中国经典文化精品《弟子规》是清代后期影响最广的儿童道德启蒙读物,下图中有一句“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这突出反映了清朝教育( )A.提倡家庭自身教育B.注重儒家伦理教育C.鼓励儿童全面发展D.渗透天人感应思想解析:选B。

题干所涉材料的大意是:父母教导我们为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训诫时,应当虚心接受。

这反映了清朝注重儒家伦理教育。

5.“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

”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 )A.注重以人为本B.重视研究社会现实C.探究人与自然D.重视人的前生未来解析:选B。

从材料信息看,儒家侧重探究社会现实,道家侧重探究人超越社会世俗,故选B项。

【成才之路】2021-2021学年高中历史 1-1 孔子与老子强化作业 岳麓版必修3(1)

【成才之路】2021-2021学年高中历史 1-1 孔子与老子强化作业 岳麓版必修3(1)

【成才之路】2021-2021学年高中历史 1-1 孔子与老子强化作业岳麓版必修3基础巩固1.史书记载,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退朝回家,看着焦土断垣,急切地问“伤人了没有?”而对财产却只字未提。

这表现了孔子( )A.以人为本的思想B.无为的思想C.以理服人的思想D.对鬼神敬而远之的思想【答案】A【解析】孔子关注是不是“伤人”而不关切财产损失情形,这明显表现了他的以人为本思想。

2.《礼记》载: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问之,曰舅、夫、子皆死于虎。

夫子问其为何不去也?曰无苛政。

夫子曰:“苛政猛于虎也!”这反映出孔子提倡( )A.正名B.非攻C.仁D.礼【答案】C【解析】材料表现了孔子反对苛政,这反映出他提倡仁的思想。

3.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

”景公快乐地说:“对呀,要不如此,即便有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吗?”这说明孔子提倡( )A.仁者爱人,明白得和体贴他人B.克己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C.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己D.忠孝有道,人际关系要和谐【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中的信息可知,孔子强调人们的行为必需符合尊卑品级身份的礼仪标准,这表现了孔子“礼”的主张。

4.《颜渊篇》记载颜渊、仲弓、司马牛三人“问仁”,孔子有三种答案,乃至子路和冉有都问“闻斯行诸”,孔子的回答竟完全相反。

这说明孔子( )A.孔子也不明确答案B.偏爱某些学生C.有教无类D.因材施教【答案】D【解析】因人不同回答不同,这表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

5.以下图别离是“仁”字小饰品和北京街头的“仁”字广告牌,这些都说明( )A.商家均以仁爱作为打造品牌的工具B.孔子思想已成为现今社会的行为准那么C.国人对社会和谐进展的真诚祈愿D.只要宏扬传统道德就能够实现社会公平【答案】C【解析】此题要求阅读图片材料并熟悉其反映的含义。

材料中的“仁”反映的是儒学的“仁爱”思想,现代社会对“仁爱”思想的宣传反映出人们对社会和谐进展的祈愿。

2022学年高中历史 孔子与老子训练 岳麓版必修3

2022学年高中历史 孔子与老子训练 岳麓版必修3

训练1 孔子与老子一、选择题1.近年来孔子学院已遍及五大洲。

而孔子的学说传到西方,是从4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把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一书译成拉丁文带到欧洲开始的。

由此看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伏尔泰不可能了解到孔子的思想B.从图中孔子学院的汉字标识看,其主要职责是推广汉语而非仅介绍孔子C.孔子学院的建立是孔子“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思想的现实实践D.《马可·波罗行纪》在西欧开始流传前,欧洲人不可能了解到孔子的思想2.孔子对待天命鬼神的态度是①主张应该“敬鬼神”②对鬼神的存在持怀疑态度③否认天命鬼神的存在④对鬼神敬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3.右图说明孔子的教学理念是A.“有教无类”B.启发式教学C.“温故而知新”D.“当仁不让于师”4.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今天,面临着技术进步与战争灾难、经济发展与道德沦丧并存等问题。

早在1988年,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上就发表宣言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 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此中“智慧”是指A.“兼爱”和“尚贤” B.“仁”和“德治”C.“克己复礼” D.“有教无类”5.有人说:“要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不能不研究孔子。

”其主要依据是A.孔子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的风气B.儒家思想一直被古代统治者奉为正统思想C.儒家思想成为历代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D.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主流地位6.《老子》一书中有“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主张小国寡民B.反对人际交往C.不利于社会发展D.主张积极革新7.下列有关老子的说法正确的是①认为“道”是构成世界的本原②代表新兴封建主的利益③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④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8.下图反映了老子的A.“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B.“小国寡民”的政治思想C.“天道自然”的哲学思想D.矛盾对立转化的辩证法思想二、非选择题9.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在传承中不断地改造和重塑,延续下来的仁爱和谐、敬长知礼、奋发图强等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国的国魂,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1课孔子与老子
一、综合题
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指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

”我们现在要了解儒家思想的精髓,首先要参阅( )
A.《春秋》
B.《尚书》
C.《论语》
D.《道德经》
解析:《论语》是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最能体现儒家思想。

答案:C
2.孔子常常教导他的弟子:“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这反映出,孔子( )
A.提倡为政以德
B.主张因材施教
C.主张用“礼”规范人们的言行
D.不迷信鬼神
解析:孔子言论的意思是不符合礼制规定的,不能看,不能听,不能说,不能动。

C项与之相符。

答案:C
3.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这表明他提倡( )
A.启发诱导
B.有教无类
C.因材施教
D.诲人不倦
解析:题干材料的意思是资质中等以上的人可以对他们讲授上等的学问,资质中等以下的人就不可以对他们讲授上等的学问,即针对不同的人进行不同的教育。

答案:C
4.孔子曾有短暂的从政生涯,其后他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向各国诸侯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却没被采纳。

主要是由于( )
A.孔子在各诸侯国没有丝毫政治影响力
B.儒家思想不适应各国诸侯需要
C.诸子百家的宣传使各诸侯国无所适从
D.孔子来去匆匆其宣传苍白无力
解析:孔子主张恢复礼治社会,主张“仁”,这显然不符合诸侯争霸的需要。

答案:B
5.(原创)老子在春秋时期创立了道家学派。

“道”指的是( )
A.治理国家之道
B.为人处世之道
C.自然运行的规律
D.世界万物的本原
解析: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此,其“道”指的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答案:D
6.瑞典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斯1988年在巴黎演讲时说:“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 500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孔子的“智慧”主要包括( )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克己复礼”③“仁者爱人”
④“无事取天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④是老子的思想主张。

答案:A
7.《道德经》中有这样一段话:“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反映出( )
A.孔子强调道德的作用
B.老子重视法律
C.老子主张顺应自然
D.老子哲学中包含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解析:题干材料中“法”字的含义是“仿效”“效法”。

材料的核心观点是“自然”是天地万物效法的终极目标。

由此可见,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8.有一种学说,主张“信奉者应抛弃志向,避开荣誉和责任,在沉思冥想中回归大自然。

理想的臣民有粗大的骨骼、强壮的肌肉和空空如也的脑袋;而理想的统治者则是‘清心寡欲地治理人民’”。

这种学说的代表人物是( )
A.黄帝
B.秦始皇
C.孔子
D.老子
解析:主张“天道自然”、倡导“无为而治”,是老子思想的突出特点。

答案:D
9.某校学生会准备接待一个欧洲的中学生访问团,大家在讨论赠送对方什么礼物时,有三位同学都主张赠送对方每人一本线装本的《论语》,他们各自谈出了自己的理由。

甲说:“《论语》可以宣传中国古代优秀的教育思想。


乙说:“《论语》可以弘扬中华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


丙说:“《论语》可以让外国人知道中国人权思想比西方早两千多年。


请你简要说明你对甲、乙、丙三种说法的理解。

答案:甲侧重孔子是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的有些教育思想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乙突出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儒家文化曾是中国主流文化。

丙的说法有一定道理,孔子主张“仁”,孟子提出过“民本”,但与西方的“人权”观念有本质区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