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晨霜:国家电网和中国电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社会资源接入方案

社会资源接入方案目录一、项目概述 (2)1. 项目背景 (2)2. 项目目标 (3)3. 项目范围 (4)二、资源分析 (5)1. 社会资源现状 (6)2. 需求评估 (7)3. 资源分类 (8)三、接入策略 (9)1. 接入原则 (10)2. 接入方式选择 (11)3. 关键技术方案 (11)四、实施计划 (12)五、资源管理与运营 (13)1. 资源管理制度 (14)2. 资源配置与优化 (15)3. 运营维护与安全保障 (16)六、风险评估与应对 (17)1. 风险识别 (18)2. 风险评估 (19)3. 应对措施与预案 (20)七、预算与资金筹措 (21)1. 项目预算 (22)2. 资金来源与筹措方式 (23)3. 资金使用与监管 (24)八、培训与人才发展 (26)1. 培训计划与目标 (27)2. 培训内容与方式选择 (28)3. 人才发展与激励机制设计 (29)一、项目概述本项目旨在构建一个全面、高效且可持续的社会资源接入方案,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并促进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
方案将深入调研分析当前社会资源分布现状,识别存在的供需矛盾和资源浪费现象,进而制定科学合理的资源分配策略。
通过整合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的资源,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良好机制。
方案将注重提升公众对社会资源的认知和使用效能,通过宣传教育、培训指导等手段,增强公众的参与意识和能力,共同推动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实现。
1. 项目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社会资源的接入已经成为了各个行业和领域的迫切需求。
为了更好地整合和利用社会资源,提高社会效益,我们制定了本项目的“社会资源接入方案”。
本项目旨在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的社会资源接入系统,实现对各类社会资源的高效、便捷、安全的接入和管理。
通过对社会资源的接入,可以为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各类用户提供更加丰富、多样化的服务,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率。
2007 2006中国移动大事记

2007年.中国移动大事记1月9日,中国移动发布我国信息产业企业的第一份企业责任报告。
报告指出,中国移动将秉持“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核心价值观,积极践行以“以天下之至诚而尽己之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的企业责任观,追求企业、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1月15日,中国移动在北京召开2007年“诚信服务满意100”活动启动暨发布会,向全公司部署了作为全年服务提升工作主线的“诚信服务满意100”活动,同时向社会公布了“八项服务承诺”。
1月16日-18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2007年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会议提出:大力发扬创新精神,努力提高国际竞争力。
1月22日,中国移动宣布与米雷康姆国际移动通信公司(Millicom International Cellular S.A.)签订了收购其所持有的巴科泰尔有限公司(Paktel Limited)88.86%的在外发行股份的协议,这次收购,是中国通信运营商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大突破。
1月23日-28日,世界经济论坛2007年年会在瑞士达沃斯举行。
王建宙总裁在会议上指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中国移动将通过不断地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国际化公司。
2月3日,“中国和谐社会与企业社会责任高峰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典礼上,中国移动被授予2006年度20大“人民社会责任奖”。
2月14日,中国移动宣布,成功完成收购米雷康姆所持有的巴科泰尔的股份。
此举意味着中国移动正式进入巴基斯坦电信市场,跨国经营实现零的突破。
2月,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中国移动的《数据业务管理平台(DSMP)设计与研发》项目在2005年获得中国通信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基础上,又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这是中国移动在技术创新上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3月5日,中国移动主办的“倡导文明、传递爱心”公益短信大赛历时三个月圆满结束,活动产生的短信收入475万元全部捐赠给中国教育基金会,用于资助18个省区市部分家庭困难的中小学生,帮助其完成学业。
LTE宽带集群通信 B TrunC 产业发展白皮书

版权申明本白皮书版权属于宽带集群(B-TrunC)产业联盟,并受法律保护。
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白皮书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宽带集群(B-TrunC)产业联盟”。
违反上述声明者,联盟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前言集群通信正广泛应用于公共安全、交通运输、能源等领域,在保障社会治安、安全生产和提高经济建设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行业用户的需求随之增加,除了传统的语音业务外,对图像、视频等宽带数据业务的需求不断涌现。
传统窄带集群通信由于传输带宽较窄,仅能提供语音和低速数据业务,无法支持视频类的宽带数据传输,难以满足复杂场景下的可视调度指挥需求,发展宽带集群通信成为当务之急。
当前,LTE技术已在公众移动通信网络大规模应用,这为宽带集群通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和产业基础,因此,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也应运而生。
本白皮书主要介绍了宽带集群通信市场发展、产业发展、重点行业的发展进展及前景、实际应用案例等内容,可以帮助读者准确把握宽带集群通信行业的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
目录1 宽带集群通信市场发展 (1)1.1宽带集群通信的市场需求 (1)1.2 宽带集群通信发展的关键因素分析 (3)1.3 宽带集群通信市场发展迅速 (4)2 宽带集群通信产业发展 (6)2.1 B-TrunC对宽带集群通信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6)2.1.1 有效支撑国家战略落地 (6)2.1.2 统一技术体制和标准 (8)2.1.3 推动国际化发展 (9)2.2 宽带集群通信具备频率基础 (9)2.3 宽带集群通信产业链发展迅速 (10)2.3.1 系统设备 (10)2.3.2 芯片和终端 (11)2.3.3 调度台 (12)2.3.4 一体化系统 (12)2.4 宽带集群通信产品测试认证 (13)3 宽带集群通信在重点行业的发展进展及前景 (16)3.1 无线政务 (16)3.1.1 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 (17)3.1.2 政府移动办公 (19)3.1.3 重大赛事、活动、展览等保障应用 (20)3.1.4 政府公共安全和应急 (21)3.2 公共安全 (23)3.2.1 日常警务指挥 (24)3.2.2 重大活动保障 (25)3.2.3 应急处置 (26)3.2.4 融合平台 (28)3.4 机场 (31)3.5 电力 (33)3.6 铁路站场 (36)3.7 港口 (38)3.8 石油石化 (40)3.8.1 石油企业 (40)3.8.2 炼化企业 (41)3.9其它行业 (42)4 附录:宽带集群通信应用案例 (43)4.1 无线政务网 (43)4.1.1 南京无线政务网 (43)4.1.2 天津无线政务网 (43)4.1.3 北京政务物联数据专网 (43)4.1.4 北京政企行业专网 (44)4.1.5 海南政企行业专网 (44)4.1.6 湖北政企行业专网 (44)4.1.7 深圳无线政务网 (45)4.1.8 武汉无线政务网 (45)4.2 公共安全 (45)4.2.1 西安公安 (45)4.2.2 西双版纳公安 (46)4.2.3 燕城监狱 (46)4.2.4 漓江公安 (46)4.2.5 呼和浩特公安 (46)4.2.6 吴江公安 (47)4.2.7 喀什公安 (47)4.2.8 贵阳公安 (48)4.2.9 宜春公安 (48)4.2.11 重大事件保障 (49)4.3 轨道交通 (49)4.3.1 北京地铁燕房线 (49)4.3.2 郑州地铁1号线、2号线 (49)4.3.3 石家庄地铁1号线、3号线 (50)4.3.4 杭州地铁4号线 (50)4.3.5 温州市域铁路S1线 (50)4.3.6 乌鲁木齐地铁1号线 (51)4.3.7 三亚有轨电车 (51)4.3.8 广州地铁14、21、知识城支线 (51)4.3.9 南京地铁宁高线 (51)4.3.10 重庆轨道交通十号线 (52)4.3.11 青岛地铁2号线 (52)4.4 机场 (52)4.4.1 上海浦东和虹桥机场 (52)4.4.2 三亚凤凰国际机场 (52)4.4.3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 (53)4.4.4 南宁吴圩机场 (53)4.5 港口 (53)4.5.1 青岛港 (53)4.5.2 日照港 (54)4.5.3 唐山港 (54)4.5.4 上海港 (54)4.6 铁路站场 (55)4.6.1 哈尔滨铁路局站场 (55)4.6.2 南宁铁路局站场 (55)4.6.3 西安铁路局站场 (55)4.7 电力 (56)4.7.2 深圳电力 (56)4.7.3 东莞电力 (56)4.7.4 新疆电力 (57)4.7.5 珠海电力 (57)4.7.6 同煤电力 (57)4.7.7 柳州电力 (58)4.7.8 电力应急 (58)4.8石油石化 (58)4.8.1 塔里木油田 (58)4.8.2 九江石化 (59)4.8.3 青海油田 (59)4.8.4 独山子炼化 (59)4.8.5 鲁西化工 (60)4.9 矿山 (60)4.9.1 魏家峁露天煤矿 (60)4.9.2 同煤塔山煤矿 (60)4.9.3 西湾露天矿 (60)4.10 其他 (61)4.10.1 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 (61)4.10.2 天津津南区水环境管理 (61)4.10.3 山东泰安山洪灾害防治 (61)4.10.4 山东日照山洪灾害防治 (62)4.10.5 国家防汛抗旱应急指挥 (62)4.10.6 北京马驹桥智慧城市 (62)4.10.7 国家海域动态监视监测管理 (63)图表目录图表1:B-TrunC产品认证的技术体系 (14)图表2:B-TrunC无线政务-重大活动保障 (23)图表3:B-TrunC公共安全-日常警务指挥 (25)图表4:B-TrunC港口解决方案 (39)图表5:B-TrunC港口-青岛港 (40)1 宽带集群通信市场发展1.1宽带集群通信的市场需求伴随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以及全球无线城市的大规模建设,宽带化已成为无线通信系统的总体发展趋势,集群通信系统也向着系统IP化、业务多样化、数据宽带化、终端多模化的方向发展。
网络通信基础知识大全

一、名词解释:1.SP,CP,ITSP分别指什么?SP:Service Provider,服务提供商。
CP:Content Provider,内容提供商。
ITSP:IP电话服务商2.FXS,FXO名词解释FXS:外围交换用户话机接口是将模拟线路传输到话机的埠。
换句话说,就是传送拨号音,电池电流以及响铃电压。
FXO:外围交换局接口是接受模拟线路的埠。
它是电话或传真机,或模拟电话系统上的插口,用来传输挂机/摘机指示(回线闭合)。
由于FXO端口附着于装置上,如传真机或电话机,所以这种装置通常被称为“FXO装置”。
3.SIP名词解释SIP是一个应用层的信令控制协议。
用于创建、修改和释放一个或多个参与者的会话。
这些会话可以好似Internet多媒体会议、IP电话或多媒体分发。
会话的参与者可以通过组播(multicast)、网状单播(unicast)或两者的混合体进行通信。
4.NAT名词解释网络地址转换(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属接入广域网(WAN)技术,是一种将私有地址转化为合法IP地址的转换技术,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Internet接入方式和各种类型的网络中。
NAT 的实现方式有三种,即静态转换Static Nat、动态转换Dynamic Nat 和端口多路复用OverLoad。
5.QoS的用途QoS的英文全称为"Quality of Service",中文名为"服务质量"。
QoS是网络的一种安全机制, 是用来解决网络延迟和阻塞等问题的一种技术。
在正常情况下,如果网络只用于特定的无时间限制的应用系统,并不需要QoS,比如Web应用,或E-mail设置等。
但是对关键应用和多媒体应用就十分必要。
当网络过载或拥塞时,QoS 能确保重要业务量不受延迟或丢弃,同时保证网络的高效运行。
QoS 具有如下功能:1)分类分类指具有QoS的网络能够识别哪种应用产生哪种数据包。
IDC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数据中心建设方案目录综述 (2)IDC网络建设 (5)IDC网络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IDC基础系统建设.. (12)IDC应用服务系统建设 (26)IDC综合管理系统 (34)IDC计费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IDC计费系统. (38)技术服务 (42)IDC机房系统设计说明 (50)一期实施内容建议 (58)综述经历了ISP/ICP飞速发展,.COM公司的风靡后,一种新的服务模式--互联网数据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缩写为IDC)正悄然兴起。
它在国外吸引着像AT&T、AOL、IBM、Exodus、UUNET等大公司的巨资投入;国内不但四大电信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联通、中国吉通开始做跑马圈地,一些专业服务商如清华万博、首都在线和世纪互联等,也参与了角逐。
IDC(Internet Data Center) - Internet数据中心,它是传统的数据中心与Internet的结合,它除了具有传统的数据中心所具有的特点外,如数据集中、主机运行可靠等,还应具有访问方式的变化、要做到7x24服务、反应速度快等。
IDC是一个提供资源外包服务的基地,它应具有非常好的机房环境、安全保证、网络带宽、主机的数量和主机的性能、大的存储数据空间、软件环境以及优秀的服务性能。
IDC作为提供资源外包服务的基地,它可以为企业和各类网站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器托管、空间租用、网络批发带宽甚至ASP、EC等业务。
简单地理解,IDC是对入驻(Hosting)企业、商户或网站服务器群托管的场所;是各种模式电子商务赖以安全运作的基础设施,也是支持企业及其商业联盟(其分销商、供应商、客户等)实施价值链管理的平台。
中国电信的大数据能源梦能否成真?

中国电信的大数据能源梦能否成真?■ 陈志刚 ︱ 文数据是未来的能源。
大数据将改变企业之间的竞争模式,未来的企业都是数据化生存的企业,企业之间竞争的焦点将从资本、技术、商业模式的竞争转向对大数据的争夺,这将体现为一个企业拥有数据的规模、数据的多样性以及基于数据构建全新的产品和商业模式的能力。
中国电信依然保持着对时代发展的敏锐性,2015年11月28日,其正式发布“天翼大数据”品牌,并推出精准营销、风险防控、区域洞察、咨询报告4类数据型产品和大数据云平台型产品,重点服务于旅游、金融、广告、政府、交通等行业部门。
这是中国电信运营商的第一个大数据业务品牌。
天翼大数据的运营主体是中国电信云计算公司,这家于2012年成立的专业化的云计算公司,按照中国电信的部署,在2014年建立了大数据产品线,负责大数据产品的研发和运营。
大数据与云计算深度捆绑,对云计算公司而言,多了一个抓手,更重要的是多了一个理顺内部机制、整合资源的正当理由。
定位:大数据基础设施运营和数据资源提供商中国电信曾有过关于定位的讨论,最终结论是:成为大数据基础设施运营和数据资源提供商。
在中国电信看来,大数据产业链比较长,中国电信必须聚焦自己的核心优势成为产业链的一环,那么在定位选取上,按照中国电信的新三者理论,定位于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提供商顺理成章。
但在哪种基础设施的选择上,中国电信的答案是云计算。
对此中国电信在公开场合很少明确提及,但在2015年9月国际电信联盟批准的由中国电信主导的首个大数据标准I T U Y.3600中,对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关系作了清晰的描述:“大数据需要高性能的数据处理、分布式存储以及各种所需的工具来完成上述所提到的大数据生态系统,而云计算则是起到了大数据技术和服务推动者的作用,工作负载的突发性使得云计算技术更加适合大数据应用,基于云计算的大数据生态系统能够很有效地支持大数据,为大数据应用带来更多的好处。
”从这个角度讲,由中国电信云计算公司负责大数据业务顺理成章。
企业新风

企业新风作者:暂无来源:《上海信息化》 2018年第8期《中国电信5G技术白皮书》在沪发布2018年6月26日,《中国电信5G技术白皮书》发布会在沪举办。
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爱力出席发布会并致辞,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局长陈皆重、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张建明出席发布会。
中国电信从运营商自身业务发展、网络演进和用户感知的需求出发,在白皮书中完整地阐述了中国电信首创的5G“三朵云”目标网络架构。
白皮书提出了4G/5G协同和固移融合的5G无线网、核心网、承载网的近期和中远期发展策略。
整体技术演进策略切合中国电信网络实际,可避免频繁的网络改造,降低组网复杂度,减少网络投资,同时确保用户的良好体验和个性化服务。
白皮书的发布使得业界更加全面清晰地了解中国电信未来的5G网络发展策略,对于打造合作、创新的5G产业生态圈将发挥积极的引领和示范效应。
奥来德光电材料项目落户上海金山上海市金山工业区与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来德公司”)日前签署项目投资合作协议,计划未来在金山工业区投资6亿元,用地90亩,拟建设年产10000公斤AM-OLED用高性能发光材料项目,建成OLED有机材料研发及生产基地,新项目计划2020年投产,2023年达产,达产年产值约8亿元,缴纳税收超过6000万元。
AM-OLED作为全球新型显示发展方向之一,是国家和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型显示方向的重要组成,也是上海差异化发展新型显示产业的重要抓手。
上海市聚焦金山,围绕上海和辉光电公司积极打造AM-OLED产业链,之前已引进落户十几个产业链上下游配套项目。
今后,上海市将进一步加大招商力度,不断推动金山成为新型显示产业高地。
英特尔、联想、赛特斯联手加速NFV布局英特尔、联想和赛特斯近日联合发布基于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加速vBRAS(虚拟化的宽带接入服务器)解决方案。
电信狼杀入企业网:顶端优势已不再

C ommu nications World Wee k ly3月2日,华为与国内最大的I T 产品与服务经销商——神州数码签订了合作协议,神州数码集团成为华为数通产品的总代理。
按照双方的公开说法,合作将从最广泛的企业网数通产品开始,逐步延伸至其他领域。
此次合作从另一方面反映出了华为“蛇打七寸”的做事方式——果断地找到了渠道这个挖掘企业网市场的要害环节。
在这一点上,华为的做法的确值得其他“电信狼们”效仿。
事实上,我们看到,传统电信企业包括中兴通讯、上海贝尔以及电信运营企业等,从来都没有停止过进军企业网的脚步,但其结果一直以来都是不温不火、业绩平淡。
笔者认为,这其中除了行业理解力、资源整合能力等原因外,渠道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对于渠道的重要性,笔者至今都对一位多年从事金融领域安全解决方案人士的话印象深刻,“渠道的力量就在于一台市价人民币几十万元的安全设备能够独家中标上百万的采购合同”,这其中所映射的含义令人回味。
对于多年来扎根电信业的设备厂商来说,电信以外的市场空间都可以概括地称之为企业网市场,但在这样一个广阔的市场空间下,对电信行业“削足适履”式的牺牲是盲目的,即使电信行业作出如此牺牲也恐难换回三网融合顺利推进。
“第五次电信改革”盲目而倒退电信狼杀入企业网:顶端优势已不再以牌照和许可证为栅栏的行政思维也使互联网视频行业发展举步维艰,数据中心建设也成效甚微。
试问,一个尚未市场化的广电网络如何成功运营早已高度市场化的互联网数据中心?此外,“实现从广电网融入互联网,将视频产业从传统专网运营,向公网运营及数字内容服务业发展”,既然目的是让“广电网融入互联网”,实际方案为何却是“互联网融入广电网”?在第五次电信改革相关方案中,社科院专家还举出了2008年BT 将数据中心业务分拆出售给H P 的例子。
对此笔者想指出,首先,BT 在选择数据中心业务交付对象时选择了HP ,并未选择B BC 等英国广电体系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