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原子实验方法与技术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化学、应用化学专业)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化学、应用化学专业)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化学、应用化学专业)(四年制本科·试行)一、教学目的无机化学实验是高等教育理科化学专业第一门基础实验课程。

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验验证、巩固和深入理解所学的无机化学理论知识;通过无机化学实验训练,正确地掌握基础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

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为培养合格的化学教学和化学化工技术人才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1、通过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学生能够正确掌握基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主要操作单元能够独立完成,操作规范、熟练。

2、掌握无机化合物的一般制备原理、制备方法和分离、鉴定方法。

3、熟悉元素和无机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实验一绪论、仪器的认领和洗涤、干燥(4学时)实验二灯的使用,玻璃管加工(3学时)实验三台秤和分析天平的使用(4学时)实验四溶液的配制(3学时)实验五五水硫酸铜结晶水测定(6学时)实验六氢气的制取和铜相对原子量的测定(6学时)实验七二氧化碳相对分子量的测定(6学时)实验八转化法制硝酸钾(4学时)实验九 Fe3+、Al3+离子的分离(4学时)实验十水的净化(4学时)实验十一过氧化氢分解热的测定(4学时)实验十二化学反应速度和活化能测定(4学时)实验十三 I3- = I2 + I-平衡常数的测定(4学时)实验十四醋酸电离度和电离常数的测定(4学时)实验十五碘化铅溶度积的测定(4学时)实验十六电离平衡和沉淀平衡(4学时)实验十七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平衡(4学时)实验十八磺基水杨酸合铁(Ⅲ)配合物的组成及稳定常数的测定(6学时)实验十九 P 区非金属元素(一)(卤素、氧、硫)(4学时)实验二十 P 区非金属元素(二)(氮族、硅、硼)(4学时)实验二十一常见非金属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4学时)实验二十二主族金属(碱金属、碱土金属、铝、锡、铅、锑、铋)(4学时)实验二十三 ds区金属(金、银、锌、镉、汞)(4学时)实验二十四常见阳离子的分离与鉴定(一)(4学时)实验二十五第一过度系元素(一)(钛、钒、铬、锰)(4学时)实验二十六第一过渡系元素(二)(铁、钴、镍)(4学时)实验二十七常见阳离子的分离与鉴定(二)(4学时)实验二十八碱式碳酸铜的制备(6学时)实验二十九由海盐制备试剂级氯化钠(6学时)实验三十重铬酸钾的制备—固体碱熔法(6学时)实验三十一高锰酸钾的制备—固体碱熔法(6学时)实验三十二硫代硫酸钠的制备(6学时)实验三十三一种钴(Ⅲ)配合物的制备(6学时)实验三十四十二钨磷酸和十二钨硅酸的制备(6学时)实验三十五四氯化锡的制备(少量试验)(6学时)实验三十六四碘化锡的制备(6学时)实验三十七醋酸铬(Ⅱ)水合物的制备(6学时)实验三十八四氧化三铅组成的测定(6学时)实验三十九水中溶解氧及大气中SO2的测定(6学时)实验四十硫酸亚铁铵的制备(6学时)三、教材及参考书1、北师大等校无机化学教研室编.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5)2、华东化工学院化学教研室编.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3、南京大学大学化学实验教学组编.大学化学实验.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北京师范大学编.化学实验规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5、孙尔康编.化学实验基础.南京大学出版社6、黄佩丽编.无机元素化学实验现象剖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7、天津大学普通化学教研室编.无机化学课堂演示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四、其它说明1、本实验大纲收入的选修实验项目供教学安排时选择。

化学九年级上册3.1分子和原子教案(1:实验方法和化学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化学九年级上册3.1分子和原子教案(1:实验方法和化学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化学九年级上册3.1分子和原子教案(12):实验方法和化学实验安全注意事项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它可以帮助我们加深理解,掌握知识点,培养动手能力,火候的把握和化学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更是必不可少的要素。

本文将用2000字的篇幅,为大家讲解化学九年级上册3.1分子和原子教案(12)中的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实验方法1. 小实验:使用针头和模型球进行演示,让学生了解原子和分子。

针对小学生的实验演示方式,是采用一些形象易懂的模型,如针头和模型球。

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模型,演示原子和分子的形态和行为,以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2. 多人实验:使用安全的化学药品,进行一些简单的小实验。

在进行化学实验的时候,我们需要使用一些安全的化学药品,进行一些简单的小实验,例如酸碱反应,水的性质等等。

这些实验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亲身的实践,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这些化学知识。

3. 单人实验:进行一些较复杂的化学实验,如制备氢气和集气等实验。

除了进行一些简单的小实验以外,我们也需要进行一些较为复杂的化学实验,例如制备氢气和集气等实验。

这些实验需要进行单人操作,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准确。

4. 观察实验:通过观察实验,可以更好地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结果。

通过观察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结果,例如碳酸氢钠和醋酸反应后放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等。

这种观察实验通常不需要进行化学反应或物质变化,而是通过观察样品的状态变化等,来加深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化学实验安全注意事项1. 实验室的危险标志:实验室内应当有危险标志,以提醒实验人员注意安全。

在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需要设置一些危险标志,以提醒实验人员注意安全。

这些标志可以是颜色明显的标志牌,也可以是明显的标识符,以便实验人员更好地掌握实验的安全要求。

2.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实验前需要进行实验准备,检查实验器材和化学药品等。

在进行化学实验之前,需要进行实验准备工作,检查实验器材和化学药品等。

《无机化学实验(一)(下)》教学大纲

《无机化学实验(一)(下)》教学大纲

《无机化学实验(一)(下)》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无机化学实验(一)(下)是高校化学和应用化学等专业的第一门必修基础实验课,它是一门独立的课程,也是学习无机化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无机化学实验(一)(上)的基础上,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基本的化学实验方法和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和规范性;通过实验学习重要无机物的性质、转化,学习无机化合物的一般分离和制备方法;培养学生实验的操作能力、细致观察和记录现象的能力、准确测定实验数据和表达实验结果的能力;培养规范、细致的进行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方法和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通过实验加深对无机化学基本概念、原理等理论知识的理解,学习无机化合物的一般分离和制备方法;正确使用基本仪器,培养学生实验的操作能力、细致观察和记录现象的能力、准确测定实验数据和表达实验结果的能力;具有比较规范、细致的进行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后实验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课程目标1:能够综合运用本课程的知识和技术手段。

1.1 根据实验目的,熟练搭建实验装置,安全开展实验。

1.2 选用合理的仪器和方法采集有效数据,态度严谨。

课程目标2:具备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1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得出合理的结论。

2.2能够有条理、有逻辑地撰写实验报告。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表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三、教学内容实验项目1:由二氧化锰制备碳酸锰1.教学目标(1)掌握由二氧化锰制备碳酸锰的原理和操作方法;(2)了解酸度对二氧化锰氧化还原性的影响;(3)培养无机制备实验综合技能2.教学重难点二氧化锰的还原和温度控制3.教学内容通过还原二氧化锰制备碳酸锰。

实验项目2:I3- = I2 + I-平衡常数的测定1.教学目标(1)掌握测定I3- = I2 + I-平衡常数的原理和操作方法,理解化学平衡的移动;(2)掌握用硫代硫属钠标准溶液测定碘含量的滴定方法;(3)巩固滴定操作和滴定管、移液管的使用。

冷原子实验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冷原子实验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冷原子实验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冷原子实验技术是一种用于研究低温原子的现代科学实验技术,它利用激光和磁场等手段将原子冷却至低温状态并操控其运动,从而实现极高精度的实验操作。

冷原子实验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在量子信息、精密测量和基础物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冷原子实验技术的基本原理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冷却技术和操控技术。

冷却技术包括激光冷却、磁场冷却和蒸发冷却等方法。

其中,激光冷却是最早实现的一种方法。

它利用能量量子化的原理,通过激光与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原子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从而达到冷却的效果。

磁场冷却则是利用原子在强磁场中的磁矩与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原子的动能减小,从而实现冷却。

而蒸发冷却则是利用原子之间的碰撞,将高能的原子从气体中逸出,从而使气体的平均动能减小。

冷原子实验技术的操控技术包括泡利旋转、光拍、束缚态调控和量子干涉等方法。

其中,泡利旋转是指利用离散自旋的原子,通过外加磁场的作用,实现原子的操控。

光拍是利用激光与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对原子的操控。

束缚态调控是通过调节外加磁场的强弱和方向,使得原子在磁场中的能级分裂发生变化,从而实现对原子束缚态的调控。

量子干涉则是利用干涉的原理,通过调节相对相位,实现对原子的操控。

冷原子实验技术在量子信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由于冷原子实验技术能够将原子冷却至低温态,使其自发辐射减小,从而保持原子的量子态,因此可以用于实现量子比特的储存和操作。

此外,冷原子实验技术还可以用于实现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等方面的研究。

在精密测量领域,冷原子实验技术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由于冷原子实验技术能够使原子的动能减小,使得原子的运动速度减小,因此可以实现对原子位置和速度的精密测量。

这对于精密测量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基础物理领域,冷原子实验技术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冷原子实验技术不仅可以用于实现布居分布的精确控制,还可以用于探索新的物理现象和定量测量基本物理常数。

(完整word版)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完整word版)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完整word版)化学实验教学大纲化学实验教学大纲目标本化学实验教学大纲旨在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

通过本教学大纲的指导,学生将能够:1. 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2. 掌握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3. 进行常见的化学实验操作;4. 分析和解释化学实验结果。

教学大纲第一章: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1.1 化学实验的定义和意义1.2 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步骤1.3 化学实验的安全注意事项第二章: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2.1 常见的化学实验仪器介绍2.2 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第三章:常见的化学实验操作3.1 酸碱中和实验3.2 气体收集实验3.3 沉淀反应实验3.4 燃烧反应实验3.5 氧化还原反应实验第四章:分析和解释化学实验结果4.1 实验数据的收集和记录4.2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教学方法本教学大纲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课堂讲解的形式,教授学生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2. 实验演示:通过实际演示化学实验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实验的操作要点;3. 实验操作: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际的化学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并掌握实验技巧;4. 讨论和解析:在实验完成后,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解析,帮助学生加深对化学实验的理解。

评估方式学生的研究成绩将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评估:1. 实验报告:学生需要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操作步骤、实验数据和结果分析;2. 实验操作能力: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措施的掌握情况;3. 课堂表现: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主动研究的表现。

参考资料1. 《化学实验指导书》2. 《化学实验技术手册》3. 《化学实验安全手册》以上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的概要,详细内容请参考实际文档。

《核物理实验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核物理实验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核物理实验室
综合实验楼D129
3
4
专业
必做
设计性

3
金硅面垒半导体探测器
核物理实验室
综合实验楼C323
3
4
专业
必做
设计性

4
闪烁晶体探测器
核物理实验室
综合实验楼C323
3
4
专业
必做
设计性

5
热释光探测器
核物理实验室
综合实验楼C323
3
4
专业
选做
综合性

6
beta、gamma射线的吸收系数测定
核物理实验室
5
M2
期末考试
40%
(见试卷评分标准)
评分等级说明:
[A,B,C,D,E]=[90-100,80-89,70-79,60-69,0-59]
六、教材与参考资料
序号
教学参考资料明细
1
图书|原子核物理实验方法,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原子能出版社, 1997, ISBN:7-5022-1512-3.(*主教材)
2
M1
平时作业
20%
A-对所学知识有深入理解和分析,并有一定专研。B-对所学知识有一定的理解和分析。C-对所学知识理解和分析欠缺。D-对所学知识理解和分析不足。E-没有对所学知识理解。
3
M1
期末考试
60%
(见试卷评分标准)
4
M2
实验研究
60%
A-实验有创新。B-实验内容比较完整,报告规范。C-实验内容尚可,报告规范。D-实验内容一般,报告欠规范。E-实验设计内容有错误,报告不规范。
"Experimental methods of nuclear physics" is an elective course for Applied physics majors in nuclear physics methods and technology. The course promotes the patriotism and scientific innovation spirit of two bombs and one star. The theoretical contents mainly include statistics in nuclear measurement, interaction between rays and matter, typical nuclear physics detector technology, typical nuclear measurement methods and contents. The content of the experiment sets up several research experiments and design experiments of nuclear physics.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students can have the basic theoretical knowledge in nuclear physics experiments; Understand the corresponding ray detection technology and its principles; Master the relevant experimental methods of nuclear physics research, nuclear radiation measurement and nuclear technology application; Be able to analyze radioactive phenomena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laying a foundation for future practical work. In the course teaching, theoretical teaching is combined with experiments to guide students to find problems, analyze problems and solve problems. Students carry out experiments independently, study the principles of instruments, design the contents of experiments, analyze the experimental process and results, and carry out academic reports and exchanges.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independent experimentalresearch, students can acquire relevant research skills.

《制冷测试技术》实验大纲

《制冷测试技术》实验大纲

XX学院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制冷测试技术课程性质:专业选修适用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课程负责人:制(修)订时间:专业负责人审核:专业建设委员会审核:2020年 07 月《制冷测试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制冷测试技术课程代码: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程总学时/学分: 32/2 实验学时: 4 实验项目数: 2 面向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应开设实验学期: 5 执笔人:制(修)订时间: 2020.7一、实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制冷测试技术实验是本课程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事件环节,本课程着重使学生对制冷测试技术引用的各种设备,手段,原理形成较直观的感性认识,利于课程内容的理解,加深学习内容的印象,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实验教学应该以实验方法、设计思路、实验手段的合理运用等内容为主。

实验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几点:1.任课教师要具备渊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指导操作能力的;2.任课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设计并独立完成实验,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3.要求学生实验前认真预习实验内容,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实验设备和仪器的使用方法;了解实验步骤,知道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方法;4.对综合性实验应能在教师指导下自行查阅资料,拟定实验方案和步骤,在实验过程中,应仔细观察操作不走,测试记录有关数据,独立完成实验;5. 实验完成后,应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写出实验报告,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实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三、主要仪器设备四、实验报告与考核方式1.实验报告每个实验均撰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按统一格式,采用统一的报告纸、统一的原始数据记录纸。

报告内容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及简要步骤、数据处理、讨论与小结、原始记录单。

学生要认真书写,字迹整洁、清晰。

学生要认真书写,字迹整洁、清晰。

实验教学大纲(一)

实验教学大纲(一)

实验教学大纲(一)引言概述:实验教学是教育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践和操作,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理论知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以实验教学大纲(一)为主题,探讨实验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旨在提供一份指导教师和学生进行实验教学的文件。

1. 实验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2. 实验教学内容- 确定实验教学的主题和范围- 选择适合学生年级和知识水平的实验项目- 设计实验步骤和材料准备-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 进行实验结果分析和总结3. 实验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法-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指导式教学法- 确定实验目标和步骤- 示范实验步骤和操作技巧-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 合作式学习法- 鼓励学生合作完成实验任务-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 实验教学评价- 实验报告评价- 考察学生对实验过程的理解和实验步骤的准确性 - 关注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能力- 实验操作评价- 考察学生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意识- 评估学生的实验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综合评价- 结合实验报告和实验操作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评估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总结:实验教学大纲(一)是指导教师和学生进行实验教学的重要文件。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了解了实验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和参考,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以及提高合作与沟通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原子实验方法与技术 00405634 张熙博周四5-6节(1:00至2:50)北京大学理教213
课程名:冷原子实验方法与技术
课程英文名:Ideas and Techniques of Cold Atom Experiments
教员:张熙博研究员,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
教学大纲
引子
1、独一无二的冷原子实验(共2学时)
1-1 什么是冷原子物理实验(1学时)
1-2 冷原子实验可以做什么(1学时)
物理实验思想和方法
2、用冷原子制备强关联/拓扑量子体系(共8学时)
2-1 光晶格中的拓扑量子气(3学时)
2-2 人工规范势中的冷原子(1学时)
2-3 高分辨率精密光学调控(2学时)
2-4 课堂讨论/机动安排(2学时)
3、在冷原子体系中观测强关联/拓扑量子效应(共8学时)
3-1 拓扑性质测量(2学时)
3-2 关联物性测量(2学时)
3-3 动态物性测量(2学时)
3-4 课堂讨论/机动安排(2学时)必要的技术
4、动态系统的反馈与前馈控制(共6学时)
4-1 反馈与前馈、常用基本电路(2学时)
4-2 信噪比与带宽(1学时)
4-3 高性能电路分析(2学时)
4-4 课堂讨论/机动安排(1学时)
5、精密光路分析(共8学时)
5-1 经典案例分析:Pound-Drever-Hall 激光稳频技术(2学时)
5-2 精密光路的设计与搭建(1学时)
5-3 实用光路技巧(1学时)
5-4 实验室参观(2学时)
5-5 课堂讨论/机动安排(2学时)
注1:总课时数为32学时。

注2:考核成绩由平时作业、课堂讨论与期末论文三部分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