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3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2.有同学认为画线词语中有错别字,对加点字的读音也有疑问。
下列判断错误是()下面是四位同学对两幅作品的欣赏,正确的一项是()A.《陋室铭》是泰不华用篆书写就的,其笔画圆润,古朴雅致。
B.《岳阳楼记》是董其昌用行书写就的,字体清丽,笔画平直。
C.《陋室铭》是一幅隶书作品,其朴拙的特点契合读书人安贫乐道的品格。
D.《岳阳楼记》用楷书写就,大气方正,与范仲淹忧乐天下的情怀相契合。
活动四总结活动交流感受8.4月23日,活动总结。
同学们纷纷交流了自己的阅读感受。
请你从语文老师搜集的词云图中任意选择词语,运用修辞方法写一句话,表达你的感受。
二、情景默写三、诗歌鉴赏阅读《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完成下面小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四、对比阅读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024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顺义区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练习(一)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一、基础·运用(共13分)在我国,自古以来人们就喜欢春天结伴去郊野踏青。
小明同学要制作一期板报,向大家介绍中国的“踏青”文化,邀请你协助完成。
1.请用正楷字书写“带上文化去踏青”这七个字,作为板报标题。
(1分)专栏一踏青溯源踏青,也称“踏春”“探春”“拜青”,一般指人们春天到郊野游玩,欣赏春色,寄情..山水。
踏青是中华传统民俗,起源于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
在西周,立春之时,天子携职官、黎庶,于东郊野外行礼迎春,表达对风调雨顺的期盼和对司春之神的敬畏,这种农耕祭祀习俗对后世影响源远流长。
此后踏青的主题熔合..于多种节日仪礼中。
如上巳节,俗称“三月三”,是纪念黄帝诞辰的日子。
这天除祭祀之外,还有河中沐浴、水边宴饮、郊外游春等习俗。
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前一二天,是古代怕春雷引发山火而设定禁火的日子,后来又增加了纪念先秦名士介子推的活动,表达对他的崇敬之情。
寒食节的习俗除了禁火、冷食,还有扫墓祭祖、踏青插柳、荡秋千、放风筝等活动。
后来上巳节与寒食节的习俗合并到清明节,人们在慎终追远之外,又格外珍惜清明节的天朗气清,春光明媚..,纷纷到野外踏青,感受生机盎然的景象。
唐宋时期,国家设定了清明假日,假日里赏花踏青在全社会各阶层形成风尚,尤其在宋代盛况空前。
清明节时“游子寻春半出城”,踏青出游的多样需求又助力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形成滚雪球效应.....。
2.你对文段中加点词语的字形作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因为表达的是“将情怀寄托到山水中”的意思,所以“寄情”字形有错误。
B.因为表达的是“文化相互交流形成整体”的意思,所以“熔合”字形有错误。
C.因为表达的是“推崇尊敬前辈的高尚品格”的意思,所以“崇敬”字形有错误。
D.因为表达的是“春天的景物美丽多彩”的意思,所以“明媚”字形有错误。
2023北京朝阳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3北京朝阳初三一模语 文学校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26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姓名和考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5分)为落实《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学校开展了以“书香润泽”为主题的阅读活动。
请你参与活动,完成任务。
活动一阅读启动解说海报主题活动于3月29日启动,学生会主席代表发言。
请阅读下面发言稿(部分),完成1-3题。
打开《诗经》,展读《蒹葭》,蒹苍露白,秋水澄明,清幽的意境使人心灵愈加纯净;诵读《诫子书》,诸葛亮垦切的叮咛促使我们摒除杂念,保持精神的安宁;品味《昆明的雨》,汪曾祺恬淡地诉说对过往岁月的想念,教会我们以心灵的沉静面对世间芜杂……人生须臾之间,但“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你无法到达的地方,文字载你过去:你无法经历的人生,书籍带你相遇。
阅读,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禁锢,使我们的生活足够辽阔丰富。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拥抱更加广博的世界,用平和的心态面对纷繁世事。
1.右图是学生会为活动设计的宣传海报。
结合发言稿的内容,你认为“书香润泽” 在这个情境中具体指的是______。
(1分)2.有同学认为画线词语中有错别字,对加点字的读音也有疑问。
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2分)( )A .“澄”应读为“chéng ”B .“垦切”应写为“恳切”C .“品味”应写为“品位”D .“禁”应读作“jìn ”3.有同学认为,画波浪线的句子在语境中表达欠妥。
请你结合语段内容作出修改。
(2分)修改:______活动二设计展板推荐书籍三个年级分别设计了名著推介展板。
2023年北京市东城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3北京东城初三一模语 文2023.5学校 班级 姓名 教育ID 号班级准备在微信公众号推送“北京生物多样性”专栏,你参与了文稿的编审工作。
第一部分 中国生物多样中国f ú【甲】员辽阔,陆海兼备,地貌和气候复杂多样,孕育了高原、湿地、草原等丰富而又独特的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其类型和数量之多在全球首屈一指。
生物多样性不仅存在于远离人烟的高山、湖【乙】泊和草原,也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
装点四季的植物、穿破城市喧嚣的虫鸣鸟叫、公园里躲躲藏藏的小松鼠,都是生物多样性的一部分。
城市生态系统正成为人与自然连接的重要ni ǔ【丙】带。
1.文段中,【甲】【乙】【丙】三处的字形、字音不能确定。
请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中给出的解释,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2分)【幅】⑴布帛、呢绒等的宽度。
⑵泛指宽度。
⑶用于布帛、呢绒、图画等。
【辐】车轮中连接车毂(ɡǔ,指古代车轮中心的圆木)和轮辋(w ǎn ɡ,指车轮的外框)的一条条直棍儿。
【泊】p ō 湖(多用于湖名)。
b ó 船靠岸,停船;停留;停放(车辆);恬静。
【钮】⑴同“纽”①②。
⑵器物上起开关、调节等作用的部件。
【纽】⑴某些器物上可供抓住而提起来的部分。
⑵纽扣。
⑶枢纽。
⑷瓜果等刚结的果实。
A.幅 p ō钮 B.辐 b ó 钮 C.辐 p ō 纽 D.幅 p ō 纽第二部分 ——我们居住的城市北京,除了有 ① 的历史文化资源,还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也是世界上鸟类最丰富的首都之一。
北京地处太行山、燕山向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形地貌复杂,分布有中山、低山、丘陵、台地和平原等多种地貌类型,以及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蓟运河和大清河五大水系,有森林、灌丛、草丛、草甸、湿地等多种生态系统类型。
北京在京津冀生态格局中具有 ② 的地位,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
此外,由于地处“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区,北京成为世界上鸟类最丰富的首都之一。
2024年北京顺义区初三一模考试语文及答案

顺义区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练习(一)语文参考答案一、基础·运用(共13分)1.(1分)略2.(2分)B3.(2分)A4.(2分)答案示例:“滚雪球效应”在文中的意思是,假日里人们郊野踏青的风尚促进社会文化与经济走向繁荣。
5.(2分)答案:登山听莺,赏不尽好风景。
6.(2分)C7.(2分)答案示例:斗草的习俗依然流传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从中可以发现我国民俗文化的深厚和广博。
(二)古诗文阅读(共17分)8.(1分)弓如霹雳弦惊9.(1分)衡阳雁去无留意10.(2分)答案示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1.(2分)答案示例:①“卷平冈”②重获重用、报效国家、建功立业12.(4分)答案示例:“亲射虎”(作者以孙权自喻,表示勇武可用)“遣冯唐”(作者以魏尚自许,表示可以为国戍边)“射天狼”(喻指打败侵扰边境的西夏军队)。
这三个典故都表现了作者为国立功之志,也正是他“狂”之所在。
13.(2分)B14.(2分)丙15.(3)答案示例:①身边没有博学的人可以求教②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③跟随“高业弟子”求学,抓住机会向马融求教。
三、名著阅读(5分)16.略四、现代文阅读(25分)(一)共7分17.(2分)B18.(2分)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持续快速提升。
19.(3分)答案示例:①通过院士巡讲为青少年提供更加优质的科学教育。
②利用科普大篷车助力偏远地区青少年科学素质均衡发展。
③将国家高端科技基础设施和创新基地科普化(二)共11分20.(2分)答案示例:①母亲用炉火给我烤糍粑②近邻来家里烤火做客21.(3分)答案示例:“惊天地泣鬼神”是指使天地为之震惊,使鬼神为之哭泣的意思,用在这里使用了夸张的手法(大词小用),强调突出了父亲认为家族奋斗事业过程艰难、令人震惊感动,表达了父亲为家族自豪也希望孩子能够继承父辈精神的思想。
2024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九年级统一测试试卷语文2024.4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6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4分)班级进行了“古建文辉——语文中的中国古代建筑”主题探究活动,活动后计划举办专题展览。
下面是展览内容的初稿,请你进行审校、修改和补充。
展板一:汉字中的古建发展分)A.因为这里形容建筑物高大雄伟的样子,所以“巍峨”一词中无错字。
B.因为这里表达“鲜明地展示”的意思,所以“张显”一词中有错字。
C.“穴”读作“xué”。
D.“剖”读作“pāo”。
2.根据文段内容,在横线处补全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①汉字凝固了中国建筑的原始形态②建筑材料也会影响到汉字的构造B.①中国建筑的原始形态被汉字凝固②汉字的构造也会影响到建筑材料C.①汉字凝固了中国建筑的原始形态②汉字的构造也会影响到建筑材料D.①中国建筑的原始形态被汉字凝固②建筑材料也会影响到汉字的构造篆文的“穴”字展板二:成语中的古建细节3.你检查文段中使用的成语后发现,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 .美轮美奂B .包罗万象C .相得益彰D .棋逢对手4.文段中的画线句存在问题,请你做出修改。
(2分)展板三: 诗文中的古建形式A .①不尽长江滚滚流 ②杜牧B .①不尽长江滚滚流 ②杜甫C .①生子当如孙仲谋 ②杜牧D .①生子当如孙仲谋 ②杜甫 6.为插图黄鹤楼拟写一副对联,补全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何时 ① ,看洲渚萋萋芳草今日白云仍在, 拂汉阳 ②A .①黄鹤飞来 ②历历晴川B .①黄鹤再来 ②历历晴川C .①黄鹤飞来 ②浩瀚烟波D .①黄鹤再来 ②浩瀚烟波7.展览的结语中需要解释主题“古建文辉”的意思,请你综合三块展板,补写内容。
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弱冠”代称男子二十岁;“而立”代称三十岁;“不惑”代称四十岁;“天命”代称五十岁;“耳顺”代称六十岁。
B.《蒹葭》、《关雎》、《式微》、《子衿》均选自《诗经》。
C.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歌”中的“秋处露秋寒霜降”一句依次对应的节气为:立秋、处暑、寒露、秋分、大寒、霜降。
D.“达于汉阴”中的“汉阴”是指“汉水南面”;“岱宗夫如何”中“岱宗”指泰山,为五岳之首;“千里共婵娟”中“婵娟”指月亮。
2.下列名著中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飞——大意失荆州(《三国演义》)B.宋江——大破连环马(《水浒传》)C.孙悟空——计盗紫金铃(《西游记》)D.许云峰——保护李敬原(《红岩》)3.下列语段中加点字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2017年初春的西湖,乍暖还寒。
立春节气已过,冬天却还想把春天紧攥在手里。
但四季轮回是亘.古不变的法则,就算冬天使出浑身解.数,终究遏.制不了一朵朵报春花绽放殷.红的笑脸。
A.gèn jiě yì yān B.gèn xiè è yānC.héng jiě è yīn D.héng xiè yì yīn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世说新语》和《聊斋志异》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志怪小说。
B.表是古代臣民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特殊文体,如《出师表》。
2024年北京市石景山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1、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锐不可挡销声匿迹一筹莫展B. 抑扬顿挫翻来复去脍炙人口C. 蹒跚学步海市蜃楼正襟危坐D. 顾名思意孤陋寡闻世外桃源(答案)C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面对突如其来的挑战,他表现得从容不迫,令人钦佩。
B. 这部电影的情节扣人心弦,让观众们目不转睛地观看。
C. 在这个问题上,他的观点独树一帜,与众不同。
D. 他的演讲滔滔不绝,但内容却空洞无物,让人昏昏欲睡。
(答案)D(注:此题假设“滔滔不绝”在此语境下使用不恰当,因其通常指说话连续不断,而内容空洞则与“滔滔不绝”的正面含义相悖)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儒家经典著作。
B.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
C.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
D. 《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
(答案)B(《水浒传》是英雄传奇小说,非讽刺小说)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深刻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B. 能否保护好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大事。
C. 为了避免交通拥堵,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D. 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全班名列前茅,而且在学校里也是佼佼者。
(逻辑顺序不当,应为“在学校里也是佼佼者,不仅在全班名列前茅”)(答案)C5、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弱冠”指的是男子十五岁时的成年礼。
B. “寒舍”是古人对自己住处的谦称。
C. “端午”节日习俗是吃月饼、赛龙舟。
D. “陛下”是古代对官员的尊称。
(答案)B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吃饭了吗?”妈妈关切地问:“要注意身体啊!”B. 他喜欢的书有《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等。
C. “不,”他摇了摇头说:“我还没想好。
”D. 北京的名胜古迹有很多,比如:故宫、颐和园、天坛……(答案)D(注:A、C两项中,问号后应使用逗号,因为问句是整个句子的一部分;B项中,书名号间不应使用逗号,应去掉)7、下列成语中,与“画蛇添足”寓意相近的一项是:A. 滥竽充数B. 邯郸学步C. 杯弓蛇影D. 掩耳盗铃(答案)B(都表达了做了多余或不恰当的事,反而坏了事的意思)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感情色彩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他总是精打细算,从不浪费一分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基础积累(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等我站在竹林前面时,整个人被天风海雨似的音乐震慑.(shè)了,它像一片乐海,(涛声阵阵/波涛汹涌),生威..远大,那不是天间的音乐,竹林中也没有人家。
竹子本身就是乐器,风是指挥家,竹子便是演奏者。
我(研究/琢磨)了很久才发现,原竹子洒过了小雨,上面有着水溃,互相摩擦便发出尖利..如笛子的声……每个人都会感动于自然的声音,誓如..夏夜里蛙虫的鸣唱,春晨雀鸟的(跃飞歌唱/追逐嬉闹),甚至刮风天里滔天海浪的(声音/交响)凡是自然的声音没有不令我们赞叹..的。
1下面加点字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顶是( ) (2分)A震慑(shè)生威 B乐(lè)海赞叹C水渍(zì) 尖利 D(ó)擦誓如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A涛声阵阵研究追逐嬉闹声音B被涛汹涌研究跃飞歌唱交响C涛声阵阵琢磨跃飞歌唱声音D波涛汹涌琢磨追逐嬉闹交响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 (2 分)A看到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人们不禁惊叹:“这里的变化太大了!”B在改革发展的新时代,我们年轻人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壮志,敢于迎接未的挑战。
C据调查:在各种不文明行为中,市民对不遵守交通法规闯红灯的行为深恶痛绝....。
D诵读经典对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提升学生修养,陶冶学生的情操的作用是不容..质疑..的。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①从而使“痛苦指数”下降,“幸福指数”上升②这种条理性和有序性正是内心满足感的主要③守时让一切都变得有条理起,使生活有序起④而守时可以减缓甚至消除因时间不确定帶的焦虑⑤现代人普遍患有“时间焦虑症”A②③⑤④① B ③②⑤④① C③②①⑤④ D③⑤②④①5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2分)A《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
”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我们学过的《刘姥姥进大观园》就节选自此书。
B《海底两万里》中的康赛尔,他忠心耿耿,性格沉稳,为人随和,对分类学入迷。
C《天净沙﹒秋思》是元代散曲作家马致远的名篇,本文被称为“秋思之祖”。
D 《狼》节选自清代作家蒲松龄的文言长篇讽刺小说《聊斋志异》。
二、古诗文阅读(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共10分)[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唐太宗谓侍臣。
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
炀帝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
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
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
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
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节选自《贞观政要》)[注释]①侍臣:周围的大臣。
②京师:京城。
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 ③炀帝:指隋朝未代皇帝杨广。
④孜孜: 勤恳的样子。
⑤稔:丰收。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万钟于我何加.焉而山不加.增B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复前行,欲穷.其林C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使.天下无事D呼尔而.与之日出而.林霏开7下列“而”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A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B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C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D广起,夺而杀尉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2 分)①蹴.尔而与之蹴: ②征求不已.已: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 分)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10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2分)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
1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4 分)登城刘敞雨映寒空半有无,重楼闲上倚城隅。
浅深山色高低树,一片江南水墨图。
(1)“雨映寒空半有无”中的“映”和“半有无”写出了雨的什么特点? (2分)(2)三、四句运用手法,展现了一輻雨映寒空、山深树幽的江南画卷,流露出作者的心情。
(2分)12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1)八百里分磨下炙, ,沙场秋点兵。
(范仲淹《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 ,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3)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4)李商隐《无题》中表达诗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现在多用表达教师等的无私奉献精神的名句是:,。
(5) ,人迹板桥霜。
(李商隐《商山有行》)(6)白居易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富含哲理的诗句是:,。
三、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第(1)-(2) 题(共5分)13材料一:①《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节目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透过诗词之美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在诗词题目的甄选上注重“普及性和专业性”,入选的题目大多数出自中小学课本,涵盖豪放、婉约、田园、边塞等众多类别,聚焦忠孝、仁义、爱国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主题。
材料二:右图是《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画面之一。
(1)请简要概括材料一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这档节目。
(2分)(2)《中国诗词大会》舞台画面构图唯美,寓意丰富,你能理解其中的画面内容并写出其寓意吗? (一点即可) (3分)四、现代文阅读(共2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4-17题。
(15分)香山野桃悄然开黄亚洲北京香山,今日风野。
沿着曲曲弯弯的碎石山径一路蜿蜒上山,耳边都是好风,如兽吼。
满山的树杈与枝丫,互相打得啪啪响,更不消说未知何时一路绑于树干的那几十根指路红布条了,痉挛成癫狂状。
我们几个上年岁的,各自在营地周围寻找避风地儿。
要这么站在风口的话,人的骨头怕也会哗哗响了。
我顺坡往南,一直走,直至下到一个山坳,顿感风声已柔,便投着一块大石头坐下,歇口气。
才刚举头,便见着那飘飘抖抖的几株野山桃了。
那是树还是舞蹈啊,我’晾呆了。
一树一树粉白色的花,落在眼里,真妖娆得不行。
花不大,远望有点像樱花,密密层层的。
背景虽是瓦蓝的天,但一树看过去皆是粉白,很难见到星星点点的蓝。
山坡北面风吼起的那一刻,滑下南坡的一股小小的风,也会吹得这几株野山桃腰肢大颤,那密密层层的花也就互相厮磨在了一起,那种无声的舞蹈真是热烈;【若是北面风声小了,那些秀丽的花顿时就在安静的阳光下庄敬自强,少女般腼腆,纹丝不乱。
】我站起,慢慢向她们走过去,于是就见着好几只蜜蜂在花间忙忙去——飞翔得连声音都没有,像是要把全部的气力都花在吸吮上。
这一隅无声的春景,叫我望得久久出神。
幸亏香山今日风大,鬼使神差地让我下到一个不知名的山坳里,有了这场小小的叫人惊喜的艳遇。
感谢兽性发作的风,你啊,你把人性催出花了。
我不知道世上有多少人相遇过这几株灌木形状的野山桃,相遇过三月的这些婀娜无比的粉色山桃花,还有花间的这一群闷吞独食的小蜜蜂。
显然,这几株俏丽的野山桃也根本不在乎有多少人看见她们,她们知足,就在这不知名的山坳里,她们守着一小块蓝天和一方干燥而忠厚的土地,每年三月,准时一次热烈的舞蹈,或者少女般腼腆地静立着,然后在蜜蜂的帮助下孕育夏日的小小的山桃,再然后,在寒流里剃发闭眼苦守,等待年春天的抚摸,再准备一场少女的粉色舞蹈。
甚至,多少年后,她们也会安安静静地倒下,让蜜蜂和蜜蜂的后代从此再也找不见她们。
当然,她们也有后代。
她们的后代可能就成长在离她们不远的地方,而一场悄悄的舞蹈也按照美丽的遗传密码,开始排练。
我今天要是没看见这些,一切也都在进行中。
我今天偶然瞥见了她们,一切也都没有被打乱。
偶遇就是这么普通,也是这么惊心。
大家开始下山。
一路上我还惦记着那一小群婀娜的野山桃。
我想,其实,平凡并不是寂寞。
平凡里也有舞蹈、蜜蜂与爱情,也有令人心满意足的生生不息,不需要多少人在意,也不祈求多少人抬举。
有阳光,有风,有蜜蜂,也就一切都有了。
养在深闺人未识,或许就是生活本的面目。
好吗?挺好。
今天,我就是一只蜜蜂,被风牵着,邂逅了一场少女的舞蹈,意外地被温暖了一番。
14 请按照顺序用原文中的词语写出作者情感不断升华的过程。
(3分)惊呆——( )——( )——( )15请你从修辞的角度,对“【】”的句子进行赏析。
(4分)若是北面风声小了,那些秀丽的花顿时就在安静的阳光下庄敬自强,少女般腼腆,纹丝不乱。
16文中画线句是用怎样的描写方式写风的?这里写风有什么作用? (3分)17 “我就是一只密蜂,被风牵着,邂逅了一场少女的舞蹈,意外地被温暖了一番”中的眼“温暖”有怎样丰富的内涵? (5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8-20题。
(10分)知足﹒知不足﹒不知足①日前,一位老同志对换届提拔的干部说了这样一番意味深长的话:走上新的岗位,要始终记得把责任举过头顶、把名利踩在脚下、把百姓装在心中、把本色进行到底,记住做官知足、做人知不足、做事不知足。
②这番话言简意赅、语重心长,它提醒得及时,说得实在,对领导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为官、为人和为业很有启发。
③做官知足,这既是一种清醒,更是一种心态。
现在有一些干部热衷于做官、满足于做官、陶醉于做官,“官瘾”十足。
有的精心设计自己的当官路线图,步步为营、“小步快跑”;有的看到他人特别是与自己条件相当的人提拔了,就眼红心热、坐立不安;还有的板凳都还没有坐热,就急于“走人”,甚至伸手“跑官要官”,人们为其画像:两年不提拔,心里有想法。
三年不挪动,就想去活动。
④做官要知足,就应端正“官念”、淡化“官欲”、克服官本位。
从本质上讲,共产党的“官”更多意味着一份责任和奉献,意味着一种风险和挑战。
做官绝不是做老爷,更不可以谋一己私利。
“看庭前花开花落,任天外云卷云舒”,只有看淡名利,保持平常之心、知足之心,才能正确看待手中的权力,扛起肩上的职责,尽到一个人民公仆应尽的本分。
⑤做人知不足,这既是一种自律,更是一种自觉。
人生在世,说到底得凭做人而安身立命。
一些干部总是自我感觉很好,常常孤芳自赏、自以为是,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
有的盲目自大,有的盲目自我,还有的盲目自恋。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问题的关键在于是不是“看得清”、敢面对,是不是“改得了”、能战胜。
⑥古人云:“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