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部分微量营养素缺乏及预防简述
儿童微量营养素缺乏防治建议

⼉童微量营养素缺乏防治建议基本概念和定义缺乏的流⾏病学:钙是⼈体内含量最丰富的矿物元素,⾜量钙摄⼊对维持⼉童、青少年正常的⾻矿物含量、⾻密度,达到⾼⾻量峰值,减少⾻折和⽼年期⾻质疏松风险⾄关重要。
此外,钙离⼦还参与⼈体内多种⽣理功能,如⾎液凝固,维持⼼脏、肌⾁、神经正常兴奋性,信号传导,以及膜的通透性等。
研究表明,⼈体钙缺乏增加各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的风险,如⾻质疏松症、⾼⾎压、肿痛、糖尿病等。
我国居民膳⾷钙摄⼊普遍偏低,其中11~13岁⾭少年膳⾷钙摄⼊达到中国居民膳⾷营养素参考摄⼊量中钙适宜摄⼊量(AI)的⽐例最低。
⽽美国的调査数据也显⽰,⼈群膳⾷钙摄⼊达到AI的⽐例也以8~19岁⼉童⾭少年最低。
⼈体钙的代谢与调节:⼈体内99%的钙分布于⾻组织中,1%平均分布于⽛齿与软组织中,只有0.1%的钙存在于细胞外液中。
钙主要在近端⼩肠以主动和被动形式吸收,当膳⾷钙摄⼊不⾜时,以主动吸收为主,但主动吸收不能完全补偿钙摄⼊不⾜。
钙主动吸收需要维⽣素D,维⽣素D缺乏或不⾜时,钙主动吸收下降,间接造成钙缺乏。
妨碍钙吸收的膳⾷因素有酒精、咖啡因、草酸、植酸等。
蛋⽩质摄⼊对钙代谢平衡的利弊尚有争议,⾼蛋⽩膳⾷增加尿钙排出,但同时⼜促进肠道钙吸收。
脂肪有助于膳⾷钙的吸收。
⼈体钙的代谢平衡受到维⽣素D、甲状旁腺素、降钙素等激素,以及⽪肤、肠道、肾脏、⾻骼等组织器官的调控。
⼈体钙代谢还与磷、镁,以及维⽣素A、C、K等微量营养素密切相关。
遗传因素、种族、性别也影响钙的吸收和平衡。
此外,运动锻炼也是⾻骼健康的重要决定因素,跑、跳等中等程度的负重运动有利于⾻骼钙沉积,达到更⾼的⾻量峰值。
⼉童钙的来源及需要量:奶和奶制品是⼈体钙的主要来源,也是最佳来源;绿⾊蔬菜、⼤⾖及其制品也含有较⾼的钙,可作为钙的补充来源;强化钙的⾷品也提供部分钙。
⼈体钙的需要量受年龄、性别、遗传、饮⾷和⽣活⽅式、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体内钙的代谢平衡复杂,⽬前还难以确定⼈体钙的实际需要量。
婴幼儿营养不良预防与干预措施文献分析

婴幼儿营养不良预防与干预措施文献分析在全球范围内,婴幼儿营养不良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数据,全球近2亿儿童(即1/3的儿童)受到营养不良的影响。
在婴幼儿期间受到营养不良的影响,会导致身体和智力发育的严重影响。
因此,预防和干预婴幼儿营养不良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文献角度,对婴幼儿营养不良的预防和干预措施进行分析。
1. 什么是婴幼儿营养不良?婴幼儿营养不良是指婴幼儿期间因饮食摄入不足或缺乏某些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而引起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异常的综合症状。
根据国际儿童成长标准,营养不良的定义包括体重不足、身高不足、营养缺乏、微量元素缺乏等。
婴幼儿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营养不良的影响会持续到成年甚至终身。
2. 预防婴幼儿营养不良的措施预防婴幼儿营养不良包括饮食改善、营养指导、母乳喂养等方面的措施。
2.1 饮食改善饮食改善是预防婴幼儿营养不良的基本方法之一。
婴幼儿期间应尽量提供高营养、易于消化的食物。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婴儿出生后的头6个月应完全喂母乳,6个月以后应逐步添加辅食,包括高蛋白、高维生素的肉类、鸡蛋、乳制品、水果、蔬菜等。
2.2 营养指导在婴幼儿期间,父母应定期向医生咨询婴幼儿的体重和身高发育情况,并得到相关的营养指导。
同时,父母也应该学习如何制作有营养的饮食。
2.3 母乳喂养母乳喂养是预防婴幼儿营养不良的最佳方法之一。
母乳可以提供婴幼儿所需的营养素,并有助于增强免疫系统。
除非医生明确指示,婴幼儿在出生后的头6个月应完全喂母乳。
3. 干预婴幼儿营养不良的措施干预婴幼儿营养不良的措施包括营养支持、医疗治疗和社会支持。
3.1 营养支持营养支持是缩短营养不良的治疗时间、缓解营养不良症状的关键。
营养支持的方法包括增加饮食的卡路里、挑选更富含营养素的食物等。
3.2 医疗治疗医疗治疗是针对婴幼儿营养不良引起的合并症进行治疗,缓解症状。
比如,对于贫血症状的患儿,可以在治疗营养不良的同时,补充适当的铁元素。
婴幼儿容易缺乏的无机盐

婴幼儿容易缺乏的无机盐在婴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无机盐在维持生理功能、帮助骨骼发育和维护身体健康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然而,由于婴幼儿饮食偏好、肠胃功能未完全发育等原因,他们往往容易出现无机盐的缺乏状况。
因此,家长们在婴幼儿日常饮食中应特别注意提供以下几种婴幼儿容易缺乏的无机盐。
1. 钙(Calcium)钙是婴幼儿骨骼发育的关键无机盐。
缺乏钙会导致骨密度低下、易骨折等问题。
为了确保婴幼儿充足的钙摄入,可以选择食用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酸奶、芝士等乳制品。
此外,钙也存在于某些绿叶蔬菜(如菠菜、芥蓝等)、豆类及豆制品中,可以适量添加到婴幼儿食物中。
2. 铁(Iron)婴幼儿缺乏铁往往会引发贫血或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为了预防缺铁性贫血,家长应确保婴幼儿摄入富含铁的食物。
动物肝脏、红肉、鸡蛋、鱼类等含有丰富的血红素铁,而绿叶蔬菜、豆类及豆制品、全谷物等则富含非血红素铁。
为提高铁吸收率,可搭配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一同食用。
3. 锌(Zinc)锌是维持婴幼儿免疫力和促进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无机元素。
缺乏锌可能导致味觉异常、食欲减退、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为保证锌的充足摄入,家长可以给婴幼儿提供富含锌的食物,如肉类(猪肉、牛肉、鸡肉等)、贝类(如蛤蜊、鲍鱼等)和谷物制品(如全麦面包、糙米等)。
4. 碘(Iodine)碘是婴幼儿脑部发育和甲状腺功能正常运作所必需的无机元素。
缺乏碘会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智力发育不良等问题。
为确保婴幼儿获得足够的碘,家长可以选择加碘盐烹饪食品、食用含碘丰富的海产品(如海带、海鱼等)以及含有碘的乳制品(如含碘防婴儿配方奶粉)。
5. 磷(Phosphorus)磷是骨骼发育和维持婴幼儿酸碱平衡所必需的无机盐。
缺乏磷会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
为了确保婴幼儿足够的磷摄入,可以选择食用含磷丰富的食物,如鱼类、禽肉、坚果类以及全谷物等。
综上所述,针对婴幼儿容易缺乏的无机盐,家长们应当注重给予婴幼儿均衡多样的饮食。
尽可能提供含丰富无机盐的食物,如乳制品、肉类、蔬菜、豆类等,以确保婴幼儿健康成长。
儿童微量营养素缺乏防治建议

p.moVL,
榈酸酯后与乳糜微粒结合,通过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而转 运至肝脏并储存。储存在肝脏中的维生素A棕榈酸酯,经 酯酶水解后与视黄醇结合蛋白结合(retinol
binding protein,
RBP),再与前白蛋白结合形成复合体后,释放进入血液并经 血液循环转运至人体不同的组织器官。 维生素A还与铁代谢相关,维生素A缺乏干扰肝脏储 存铁利用,并因此而造成儿童贫血。 3.儿童维生素A的来源及需要量:维生素A来自肝脏、 鱼油、奶制品、鸡蛋等动物性食物;绿叶蔬菜以及黄色或橙色 的水果和蔬菜中富含各种胡萝b素,可在体内转变为维生素 A;强化维生素A和胡萝b素的食品也提供部分维生素A。 婴儿及儿童的维生素A需要最根据母乳中维生素A含 量而推算。WHO及中国营养学会对儿童维生素A的膳食 推荐摄人量见表l【3…。 二、维生素A缺乏的诊断 维生素A缺乏的诊断町依据高危因素、临床表现以及 实验室检查结果等综合判断。 1.高危因素:长期摄入不足是导致维生素A缺乏的主 要原因。 2岁以下婴幼儿因生长快速,对维生素A的需要量相对 较高,是维生素A缺乏的高危人群。 母乳维生素A含量丰富,可基本满足婴儿需要。但当 哺乳母亲自身维牛素A缺乏时,母乳维生素A含量显著下 降,导致母乳喂养婴儿维生素A缺乏。 母亲妊娠期维生素A摄入不足、早产/低出生体重、双 胎/多胎等,均使胎儿期储存维生素A不足并造成婴儿出生 早期维生素A缺乏。 膳食中缺乏动物性食物,只能依赖于植物来源的胡萝b 素,是造成贫困地区和素食儿童维生素A缺乏的重要因素, 尤其是在新鲜蔬菜供应不足时,更容易出现维生素A缺乏。 感染状况下,维生素A利用率下降而随尿液排泄增加, 致使体内维生素A水平下降,也是造成维生素A缺乏的重 要因素。维生素A缺乏则又使人体免疫功能下降,进一步
3岁以下婴幼儿常见营养缺乏病介绍

一、前言0到3岁婴幼儿时期是对人的一生健康影响最大的一段时期,此时期儿童患营养不良不仅影响其当前的体魄发育和健康状况,更重要的是影响智力发育、学习能力和增加成年时期罹患慢性疾病的危险,影响成年后劳动效率和生活质量,因此了解此时期内婴幼儿易患的营养缺乏病及其预防方式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二、婴幼儿营养不良疾病主要原因婴幼儿营养不良疾病主要的原因营养物质摄入不够,消化吸收能力不足,和对营养物质需求量之间具有彼此矛盾。
比如战争自然灾害等造成食物的供给不足,疾病引发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婴幼儿抚育行为不合理,婴幼儿自身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体魄发育方面不完善。
三、婴幼儿常见营养缺乏病常见的婴幼儿营养缺乏病主要有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维生素A缺乏病,维生素D缺乏病、铁缺乏及缺铁性贫血,锌缺乏病、碘缺乏病。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是指由于长期食物中的蛋白质和或能量不足,身体逐渐消瘦,皮下脂肪减少乃至消失,婴幼儿体重和或身高增加缓慢或不增加,乃至下降,主要有三个表现。
轻度蛋白质缺乏时影响儿童生长发育,身高及体重低于正常儿童,若是蛋白质缺乏能量尚可为夸希奥克病,若是蛋白质与能量同时缺乏则为营养不良性消瘦病。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常见的原因,第一长期食物摄入量不足,例如战乱、灾荒、贫困等原因造成儿童长期饮食量不足与质量的低下,或婴幼儿在母乳不足未及时添加营养丰硕的辅食,致使能量与蛋白质摄入都不足。
第二不良饮食习惯,如偏食、挑食、拒食肉、蛋、奶豆类等,使能量与蛋白质尤其是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长期供给不足。
第三,疾病及其他的原因,如消化道先天畸形各类慢性胃肠道疾患,结核病、肝硬化严重心肾疾病等使婴幼儿的食欲下降,且消耗增多,影响营养素的摄入。
从而致使营养不良,其他的原因胎儿先天储蓄不足者,诞生后需要知足快速生长发育的需要,对各类营养素的需要量增加,若是所需的营养素不能及时补充很容易发生营养不良。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主要表现,包括消瘦、皮下脂肪减少乃至消失,并有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体重下降,皮肤弹性降低,正在成长中的婴幼儿开始时体重停止增加,随后体重下降。
婴幼儿容易缺乏的无机盐

婴幼儿容易缺乏的无机盐婴幼儿容易缺乏的无机盐,这是一个让妈妈们头疼的问题。
你知道吗?宝宝的身体里可是有很多重要的“小零件”,它们可是离不开咱们日常饮食中的那些无机盐哦!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聊聊这个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那些正在为宝宝的健康烦恼的妈妈们。
我们来说说钙。
钙是宝宝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营养素,它对于宝宝的骨骼发育、牙齿生长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可是,宝宝每天需要的钙量可不小呢!一般来说,0-6个月的宝宝每天需要摄入约200毫克的钙;6-12个月的宝宝每天需要摄入约270毫克的钙;1-3岁的宝宝每天需要摄入约700毫克的钙。
那么,我们应该通过什么途径来给宝宝补充这些钙呢?其实,奶制品就是非常好的选择。
比如牛奶、酸奶、奶酪等等,这些都是富含钙的食物。
如果宝宝对奶制品过敏或者不喜欢喝牛奶,也可以通过其他食物来补充钙。
比如,绿叶蔬菜、豆腐、鱼类等等,这些食物也都是含钙丰富的。
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铁。
铁可是宝宝血液中不可或缺的成分之一哦!它可以帮助宝宝合成血红蛋白,从而保证血液的正常循环。
那么,宝宝每天需要多少铁呢?一般来说,0-6个月的宝宝每天需要摄入约3毫克的铁;6-12个月的宝宝每天需要摄入约5毫克的铁;1-3岁的宝宝每天需要摄入约9毫克的铁。
那么,我们应该通过什么途径来给宝宝补充这些铁呢?我们要多吃一些铁含量高的食物。
比如红肉、蛋黄、豆类等等,这些都是含铁丰富的食物。
如果宝宝不喜欢吃这些食物,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补充铁。
比如,可以给宝宝喝一些补铁的口服液或者片剂,但是要注意不要过量使用哦!我们来说说锌。
锌是一种对宝宝生长发育非常重要的微量元素,它可以促进宝宝身体的各种组织的正常发育和修复。
那么,宝宝每天需要多少锌呢?一般来说,0-6个月的宝宝每天需要摄入约3毫克的锌;6-12个月的宝宝每天需要摄入约5毫克的锌;1-3岁的宝宝每天需要摄入约8毫克的锌。
那么,我们应该通过什么途径来给宝宝补充这些锌呢?我们要多吃一些锌含量高的食物。
婴幼儿缺钙铁锌症状

婴儿早期(0-2月)生长发育快、容易出现钙、铁、锌等营养元素缺乏婴儿中期(3-6月)生长发育快、容易出现钙、铁、锌等营养元素缺乏婴儿晚期(7-12月)生长发育快、容易出现钙、铁、锌等营养元素缺乏抽烟,喝酒,熬夜,肝脏是最大的解毒器官,爱生气的,是吃药的,想变得更漂亮,让肝脏的解毒更强的合生元益生菌含有香兰素,是一种人工香料,长期服用会造成宝宝依赖性,容易引起厌食偏食的情况测微量元素:一岁前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各测一次,共四次,一岁前六个月的时候最少要测一次一岁后是半年一次,,半年测一次是需要的,钙是基础营养,是需要补的,锌和铁如果在中上可以不补的在标准范围的高值?中线?还是底限呢?孩子上学了,希望孩子的学习是100分呢?还是80分?或者60分就行?一起用上:铁,锌,钙,儿童多种维生素,蛋白粉,益生菌铁:4个月的量2瓶中午饭后半小时吃锌:3个月的量3瓶早上饭后半小时吃钙:2个月的量1瓶晚上饭后半小时吃多维:3个月的量1瓶,早上饭后一粒蛋白粉:2个月的量,2灌,每天小半勺早晚各一次父母手中掌握着孩子未来健康的标准我是在做健康讲座时认识安宁妈妈的。
在讲座中安宁妈妈提出一个问题,“您刚才讲孩子的血色素低于11克就是贫血,安宁很长时间了一直是在10克左右,就差一点点应该没什么问题吧?”我见到的安宁比起同龄孩子来说从体格上差异确实不大,但脸色明显没有妈妈光鲜,眼睛里感觉缺少了一点点孩子特有的那种灵气。
由于在讲座现场,我没能和安宁妈妈交流更多细节内容,但她的话让我想到这是很多父母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除了和安宁妈妈类似的问题,还有父母会对我说“孩子微量元素测评结果就在标准线上啊”“我们身高、体重和标准差的并不多呀”。
当我问是在标准范围的高值?中线?还是底限呢?多数人会摇头说不太清楚了。
“孩子上学了,大家希望孩子的学习是100分呢?还是80分?或者60分就行?”我这样问着安宁妈妈和其他父母。
“那还用说,当然希望孩子要考100分啦。
儿科营养不良总结

儿科营养不良总结引言儿童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健康发展对社会和家庭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近年来儿科营养不良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日益突出,给儿童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对儿科营养不良的原因、表现以及防治措施进行总结,以期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问题。
儿科营养不良的原因儿童的营养不良主要跟以下几个方面有关:1.饮食习惯不良:不规律的饮食习惯,如偏食、挑食等,会导致儿童无法摄取到多种营养物质,从而引发营养不良。
2.经济条件限制:一些家庭经济困难,无法提供儿童所需的营养食物,导致他们无法得到全面的营养供应。
3.患病或消化吸收问题:某些疾病会导致儿童的食欲不振或消化吸收障碍,从而导致营养不良。
儿科营养不良的表现儿童出现营养不良时,会出现以下一些常见的表现:1.生长缓慢:儿童身高体重增长缓慢,远远低于同龄健康儿童的生长速度。
2.贫血:由于缺乏铁、维生素B12等营养物质,导致贫血的表现,如皮肤苍白、乏力等。
3.免疫力低下:由于缺乏各种营养物质,使得儿童的免疫功能下降,容易感染病毒和细菌。
4.智力发育迟缓:缺乏必要的营养物质会导致儿童的大脑发育受到影响,智力得不到充分发育。
预防和治疗儿科营养不良的措施为了预防和治疗儿科营养不良,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1.提供均衡的饮食:给儿童提供丰富多样的食物,保证各种营养物质的摄入,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合理安排饮食结构,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加强营养教育:向家长和儿童宣传营养知识,提高他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程度,让他们了解不同食物的营养价值和搭配原则。
3.改善经济条件:对经济困难的家庭提供经济援助,确保他们有能力购买到儿童所需的营养食物。
4.医疗干预:针对已经出现营养不良的儿童,需要进行医疗干预。
包括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补充营养物质的药物治疗、改善饮食结构、增加身体活动等。
结论儿童营养不良是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关系到儿童的身体健康和发展。
通过采取科学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儿童营养不良的发生和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婴幼儿部分微量营养素缺乏及预防简述
发表时间:2015-01-15T16:22:06.317Z 来源:《医药界》2014年10月第10期供稿作者:丁玉柱1黄瑞茶2张小胖2刘莲女2李雪飞2李文霞2
[导读] 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同时注意药物或强化食品补锌时,须考虑铁、锌、铜等各种矿物元素之间的平衡。
铁和锌之间的相互干扰尤为明显
丁玉柱1黄瑞茶2张小胖2刘莲女2李雪飞2李文霞2刘术云2刘慧各2李蕾蕾2(1.河北省任丘市疾病预防中心河北任丘062550)(2.任丘市人民医院河北任丘062500)(3.任丘市妇幼保健院河北任丘062500)
【中图分类号】R1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人们已注意到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微量元素缺乏引起的婴幼儿生长发育及身体健康问题在临床已司空见惯,婴幼儿处在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应摄入一定量的微量元素来满足其生理需要,必须微量元素的缺乏会破坏机体的生理平衡,就会患相关疾病,对儿童健康产生一定影响。
现代儿科营养学提升到促进生长发育,保护可持续健康和预防治疗疾病的生态健康层面,成为儿科医师的医学行为[1]。
婴幼儿期各阶段对微量元素摄入需求不同,同时不同微量元素缺乏引发的健康问题亦有区别。
1.婴幼儿部分微量元素营养膳食摄入由于人体不能自身合成微量营养素,必须从外界获取。
当各种因素使微量营养素的摄入长期不足时,就会产生各种缺乏症状。
目前,儿童蛋白质-能量缺乏所致的营养不良已显著减少,但微量营养素缺乏仍然在世界各地广泛存在,并且在发展中国家更为严峻。
维生素A、维生素D、铁、锌、钙等的缺乏威胁着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乃至儿童的生存。
世界卫生组织将微量营养素缺乏定义为“隐性饥饿”[2]。
婴幼儿微量元素需要量根据母乳中含量而推算,不同阶段需要摄入的量不同,中国营养学会对部分微量元素的膳食营养摄入量见表1[3]。
婴儿期提倡母乳喂养,同时婴幼儿期应提倡平衡膳食,戒绝挑食、偏食、吃零食的习惯,对引发微量元素缺乏的情况如早产儿、人工喂养者、营养不良儿、长期腹泻、反复肺炎、大面积烧伤等,均应适当补充部分微量元素。
2.部分微量元素的危害及预防对策轻度或亚临床型的微量营养素缺乏在儿童中非常普遍,亚临床型的微量营养素缺乏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两岁以下婴幼儿以及青春期少年,可能在尚未感知之前,就已经对其体格生长,神经心理发育,免疫功能等形成不良影响,并为成年期慢性代谢性疾病埋下隐患[2]。
2.1维生素D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引起的体内钙磷代谢异常,骨骼钙化不良而致骨骼病变,影响小儿生长发育,是我国儿科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
临床发现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除导致骨骼病变外,同时也影响神经、肌肉、造血及免疫等组织器官功能,此引起了人们对维生素D生理作用及临床意义的极大兴趣,近年来对维生素D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4-5]。
有研究就显示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与1岁以内婴儿呼吸道各种病原体的感染明显相关[6]。
鼓励妊娠母亲应增加户外活动,适量补充维生素D以维持血清中正常维生素D水平,有研究[7]发现人群的孕妇及新生儿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普遍存在,有文献[8]观察69名婴儿脐带血25(OH)D低,但随维生素D摄入量增加呈递增趋势。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妊娠期充足的维生素D对母亲健康和胎儿发育都非常必要。
也建议婴儿应在生后数天即补充400IU/d的维生素D[8-9]。
2.2、钙钙是人体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构成材料,也是维持机体神经、肌肉功能的主要活性物质,人体钙缺乏增加各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的风险,如骨质疏松症、高血压、糖尿病等。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儿童应有适当的摄入量[1],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双胎/多胎婴儿需额外补充钙,可采用母乳强化剂、特殊早产儿配方奶,或额外增加维生素D与改补充剂,参照《早产/低体重儿喂养建议》[10]。
患腹泻、胃肠道疾病时,肠道钙吸收利用不良,也容易引起钙缺乏,应及时治疗原发疾病,无需特殊补钙。
2.3、铁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素,参与血红蛋白和DNA合成以及能量代谢等重要生理过程。
研究表明,严重缺铁所导致的缺铁性贫血是造成早产和新生儿死— 449—亡的重要疾病因素,而即使是不伴贫血的轻微铁缺乏就已经对儿童的认知、学习能力和行为发育等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有研究[11]表明:铁缺乏导致整体代谢发生异常,即使在发生贫血以前,铁缺乏就已经对机体多项功能造成危害,使感染易感性增加,表现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迁延不愈。
铁缺乏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的最常见的营养素缺乏症。
据WHO报告,全世界5岁以下的儿童的贫血患病率高达47.4%,其中50%为缺铁性贫血[12]。
治疗铁缺乏应以积极查找导致铁缺乏的高危因素和基础疾病,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为主,同时改善膳食,增加血红素铁、维生素C的摄入,提高膳食铁的摄入量和生物利用率。
儿童铁缺乏及缺铁性贫血的治疗详见《儿童缺铁和缺铁性贫血防治建议》[13]。
2.4、锌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几乎参与人体所有的代谢过程。
锌缺乏或不足时可导致儿童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功能下降以及神经心理发育异常等[14]。
目前对儿童锌的需要量存在很大争议,中国营养学会对儿童锌的膳食推荐摄入量见表1[3]。
母初乳的锌含量高,但随后逐步下降。
4~6月龄后的婴儿,母乳锌已无法满足其需要,必须从辅食中获得足够的锌。
如辅助食品以为强化锌的植物性食物为主,则容易造成4~6月龄后婴儿锌缺乏[15]。
长期反复罹患腹泻、呼吸道感染,使锌丢失增加而吸收减少,也是造成锌缺乏的重要因素。
锌缺乏的预防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提倡母乳喂养,母乳不足或不能母乳喂养时,选择强化锌配方奶;二是及时添加强化锌婴儿食品或肉类、肝脏等富含锌的动物性辅食;三是调整饮食,增加膳食锌摄入,积极查找导致锌缺乏的高危因素和基础疾病,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同时注意药物或强化食品补锌时,须考虑铁、锌、铜等各种矿物元素之间的平衡。
铁和锌之间的相互干扰尤为明显[14]。
参考文献[1]丁宗一.关注国际营养学前沿重视和加强儿科营养队伍建设.2007,45:161-163.[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微量元素缺乏防治建议.中华儿科杂志,2010,48:502-509.[3]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专家委员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营养学报,2001,23:193-196.[4]向伟.儿童维生素D缺乏和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进展[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3):342-345[5]向伟,丁宗一,郑维.维生素D及其受体与临床相关疾病的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04,42
(7):541-544.[6]缪美华,邵雪君,朱宏等.婴儿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呼吸道病原易感关系研究,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4,29,(3)226-230.[7]庄学玲,竺智伟,朱东波,等.孕母和新生儿维生素D水平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中华儿科杂志,2012,50:498-503.[8]张丽丽,王晓燕,金春华,等.冬季出生婴儿69名血清25羟维生素D与维生素D补充量关系探讨.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3,28:351-694.[9]赵亚茹,马学梅.2008年《婴幼儿及少年儿童维生素D缺乏和佝偻病的预防》解读分析.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24:174-176.[10]王丹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建议,中华儿科杂志,2009,(47):508-510.[11]向伟.儿童铁缺乏症及缺铁性贫血防治进展,中华儿科杂志,2008,46:507-509.[12]WHOglobaldatabaseonanemiaWorldwideprevalenceofanemia1993-2005[R/OL].[2010-05-09.][13]《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血液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中华儿科杂志,2008,46:502-504.[14]Micronutnientsandmaccronutnients:traceelements//AmericanAcademyofPe diatricmutritionhandbook.6thed.USA:AmericanAcademyofPediatrics,2009:313.[15]HambidgeKM,KrebsNF.Zincdeficiency:aspecialchallenge.JNutr,2007,137:1101-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