鸢尾花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鸢尾花的盆栽养殖技巧

鸢尾花的盆栽养殖技巧

鸢尾花的盆栽养殖技巧春季是百花盛开的时节,除了大家所熟知的迎春花、樱花之外,鸢尾花也会在春季如期而至。

鸢尾花又叫蓝蝴蝶,花开得时候,好像一只只蝴蝶在绿叶中翩翩飞舞,很是漂亮。

在我国鸢尾是爱情和友情的象征,因此好看的花型加上唯美的花语使得鸢尾花成为了诸多花友的挚爱。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鸢尾花的盆栽养殖技巧吧。

1、选种虽说大部分的鸢尾花都及其耐寒易打理,但仍应考虑种植地所处的气候和其他条件,选择一株更加适宜的品种。

常见的品种有西伯利亚鸢尾、路易斯安那鸢尾以及光茎鸢尾等。

2、*壤鸢尾花更偏向于在中和至弱酸性的*壤中生长,PH值在6.8-7.0之间是最好的。

另外,鸢尾花需要种植在有良好的通风和排水系统的*壤中,对于厚重、富含粘*的*壤,建议加入腐殖*或有机物来提高*壤的渗透性。

3、光照鸢尾花的最适生长在阳光充足的湿润环境。

但最好不要直接在强光下暴晒,阳光过强,会灼伤鸢尾花。

还有在比较阴凉的地方或湿度大的地方种植,最好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避免影响植株生长。

4、浇水鸢尾花对浇水的要有和大多数喜光植物一样,浇水见干见湿,避免出现积水,造成烂根或病害,影响植株美观。

5、施肥鸢尾刚栽可以不施任何肥料,因为它还没长出吸收根。

但当它的新根长出并有3~4片叶时,要施些复合肥,为春末夏初的开花打下基础。

进入生长高峰期,此时最好要追施一些自制的氮、钾有机肥,既可增加鸢尾抗寒、抗病虫害的能力,又能当作缓效肥料使用。

6、修剪修剪主要还是为了增加植株的美观性,修剪时注意及时剪除泛黄或枯死的叶子以及花梗。

另外,注意在冬季到来之前,建议将花梗修剪到根基部位。

如果花在冬天枯死后掉落在根基上,有可能会将腐烂扩散到根茎。

总的来说,鸢尾花还是比较好种植的,不管在何种气候环境中都能存活,对于环境和养护的要求都相对很低,属于真正的懒人盆栽花卉。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盆栽养过鸢尾花呢?。

鸢尾种植方法

鸢尾种植方法

鸢尾种植方法
鸢尾是一种美丽的多年生植物,随着春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如何种植鸢尾。

下面是一些鸢尾种植的方法:
1.选择合适的位置:鸢尾需要充足的阳光和排水良好的土壤。

它们最好在有六个小时或以上的日照的地方生长。

2.进行土壤改良:如果土壤排水不良,添加足够的有机物可以改善排水性。

鸢尾不需要过于肥沃的土壤,因为过度施肥会导致植株过于茂盛而无法开花。

3.浇水:在生长季节中,鸢尾需要保持适度的湿度,保证土壤不过于干燥。

同时,应该避免过度浇水,因为过度浇水会导致根系腐烂。

4.施肥:在生长季节中,可以在植株周围撒一些完整的肥料,但不需要过度施肥。

每年的秋季可以施一次磷钾肥料,以促进花蕾形成。

5.修剪:在花期结束后,剪去已凋谢的花朵和茎叶。

这样可以帮助植株保持健康,并增加下一季的花蕾数量。

总之,鸢尾是一种美丽的植物,种植鸢尾需要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土壤改良、适量浇水、适度施肥、及时修剪。

希望这些种植方法能够帮助您成功种植出美丽的鸢尾。

- 1 -。

黄花鸢尾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黄花鸢尾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黄花鸢尾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黄花鸢尾是一种美丽的花卉,受到许多花卉爱好者的喜爱。

本文将介绍黄花鸢尾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选址、土壤要求、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内容,以帮助读者成功地养殖黄花鸢尾。

正文:黄花鸢尾(Iris pseudacorus)是一种耐寒且观赏价值极高的开花植物。

这些美丽的黄色花朵能为花园增添迷人的色彩,因而受到了很多花卉爱好者的喜爱。

想要成功地养殖黄花鸢尾,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需要注意。

1. 选址: 黄花鸢尾需要充足的阳光以确保其正常生长和开花。

因此,在选择种植地点时,应选择充满阳光的地区。

另外,黄花鸢尾也需要水分保持得较稳定,所以在雨水容易积聚的地方生长效果更佳。

2. 土壤要求: 黄花鸢尾喜欢富含有机质的土壤,最理想的土壤是沙壤土或者混合土。

为了保持土壤的通透性,可以在植株周围加入一些腐叶土或者腐熟的堆肥。

此外,鸢尾花在生长季节需要与其他植物竞争养分,因此务必将植株之间的距离保持适当。

3. 施肥: 黄花鸢尾对营养物质的需求较高,特别是磷和钾元素。

因此,在生长季节每个月进行一次磷钾肥的施用能确保其健康生长。

不过,要注意不要过量施肥,以免影响其生长。

4. 浇水: 黄花鸢尾在生长季节需要一定量的水分。

然而,过多的浇水会导致根部腐烂。

因此,在初始生长阶段,每周浇水2-3次即可,随后减少为每周一次,根据天气状况调整浇水频率。

5. 病虫害防治: 黄花鸢尾常见的病虫害有蚜虫、白粉病和叶斑病等。

为了预防这些病虫害的发生,可以在种植之前进行土壤消毒,并定期检查植株是否受到侵害。

如果发现有害虫,可以使用相应的杀虫剂进行处理。

总结起来,黄花鸢尾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选址、土壤要求、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遵循这些方法和注意事项,花卉爱好者们可以成功地养殖黄花鸢尾,为花园增添美丽的色彩。

鸢尾怎么养植种植方法和土壤要求

鸢尾怎么养植种植方法和土壤要求

鸢尾怎么养植种植方法和土壤要求鸢尾叶片碧绿青翠,花瓣巨大,颜色漂亮,花型如蝴蝶,养殖在室内,可以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灵动活泼的感觉,那么种植鸢尾应该如何种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鸢尾花的养殖方法,希望你会喜欢!鸢尾花的养殖方法1、繁殖:鸢尾花通常用分株、扦插的方式进行繁殖,也可用种子进行繁殖。

分株繁殖多于初冬或早春休眠期进行,扦插繁殖多在春季繁殖,播种则在种子采收后立即播种。

2、土壤:鸢尾花在酸性的土壤中会生长不良,因此养殖鸢尾花应该选择富含腐殖质的粘质壤土,或混合有石灰质的碱性土壤。

栽植前土壤要充分翻耕,并施入腐熟堆肥和少量骨粉、草木灰等作基肥。

另外栽植鸢尾不宜过深,根茎要压紧。

3、温度:鸢尾花的最适生长温度是15~17℃,喜阳光充足的湿润环境。

但是如果光照过强,要适当的进行遮阴处理,如果湿度过大,则可以通过加热和通风的方式来降低湿度。

4、浇水:鸢尾花栽后要浇一次透水,之后可以根据土壤的干湿状况进行浇水,一般以土壤略干为好。

不要使土壤积水或长期过湿,以免造成烂根或发生病害。

为了使植株保持美观,可以对植株的叶片进行清洗。

5、施肥:在鸢尾花春季萌芽生长至开花前应施1~2次腐熟的稀薄饼肥水或复合花肥,花凋谢后最好再施1次液肥。

6、防病:鸢尾花在养殖过程中易发的病害主要是软腐病。

如果发现植株发生软腐病,应该及时将植株挖起来,切除掉腐烂的部分,更换种植地点或换盆进行移栽。

鸢尾的主要虫害是豆金龟子,主要采用人工捕杀成虫,毒杀幼虫的方式进行治疗。

在4~5月之间,可以对鸢尾花灌注250倍的25%可湿性亚胺硫磷,预防地下害虫的危害,冬季的时候要清洁枯叶毁枝,这样也可以减少鸢尾病虫害的发生。

种植鸢尾土壤要求鸢尾不但可以种于玻璃温室或塑料膜温室,而且在露地也可种植。

户外种植配合以临时覆盖物,或使用活动房屋,特别是春秋两季是可行的。

对于鸢尾切花的生产,实际上在任何类型的土壤中都可以进行,只要它排水良好,保湿性强,且不板结者(否则会限制植株生长)。

鸢尾花种植方法和时间

鸢尾花种植方法和时间

鸢尾花种植方法和时间鸢尾花,又称鸢尾兰、蝴蝶兰,是一种常见的开花植物,其美丽的花朵和丰富的色彩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视觉享受。

鸢尾花的种植方法和时间是人们经常关注的问题,下面就详细介绍一下。

一、鸢尾花的种植方法1.选择合适的土壤:鸢尾花喜欢湿润而排水良好的土壤,通常pH值在6到7之间的土壤最为适宜。

土壤在种植鸢尾花前需要充分沤制,以提供充足的养分。

2.挖掘种植坑:在选定的种植地点中,根据鸢尾花的生长特点,挖掘适当大小的种植坑。

通常种植坑的深度约为15到20厘米,直径约为10到15厘米。

3.整理鸢尾花的鳞茎:将购买回来的鸢尾花鳞茎进行整理,去除坏掉的部分和多余的须根。

保留完整、健康的鳞茎进行种植,可以提高成活率。

4.种植鸢尾花鳞茎:将整理好的鸢尾花鳞茎放入种植坑中,将鳞茎与土壤接触紧密,然后轻轻用土壤填埋即可。

一般情况下,鳞茎埋在土壤中的深度约为鳞茎的两倍。

5.浇水和施肥:种植完鸢尾花后,要适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度浇水,以免导致鳞茎腐烂。

同时,在鸢尾花生长期间,每隔一段时间进行适量的施肥,以提供充足的养分。

6.防治病虫害:在鸢尾花生长的过程中,要注意及时发现并防治病虫害。

常见的病虫害包括鸢尾花螟虫、鸢尾花类病菌等,可以使用适当的农药和保健剂进行防治。

7.修剪管理:鸢尾花在生长过程中,要适时进行修剪管理。

通常在鸢尾花花期结束后,可以将枯萎的花蕾和杂草剪除,保持鸢尾花庭院的整洁和美观。

二、鸢尾花的种植时间鸢尾花的种植时间主要取决于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不同的地区和季节,适合种植鸢尾花的时间也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鸢尾花是春季到秋季的开花植物,最适合于3月到5月和9月到10月之间进行种植。

这些季节气温适中,阳光充足,有利于鸢尾花的生长和开花。

具体来说,鸢尾花鳞茎的种植时间一般在春季的3月底或4月初。

鸢尾花在春季生长快,能够为夏秋季的花期做好充分准备。

如果错过春季的种植时间,也可以选择秋季的9月到10月进行种植,因为这个时候气温适宜,有利于鸢尾花的生长。

鸢尾的养殖方法

鸢尾的养殖方法

鸢尾的养殖方法
鸢尾花花朵大而花型奇特,像蝴蝶一样,叶片碧绿青翠,有比较高的观赏价值,很多人会选择盆栽鸢尾花布置在家居中,下面小编带大家去了解一下鸢尾花的养殖方法:鸢尾也叫紫蝴蝶、蓝蝴蝶、乌鸢、扁竹花、蝴蝶兰等,是原产于中国中部的一种花卉,现在主要分布在我国中南部。

其花型大而美丽,花色大多为蓝紫色,可供观赏。

其根状茎可作中药,全年可采,具有消炎作用。

鸢尾的养殖方法:
1、土壤:要求适度湿润,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略带碱性的粘性土壤。

2、浇水:浇水视情况而定,露地栽培生长期每周浇水1次,随着气温的降低浇水量逐渐减少,一般以土壤略偏干为宜,不要使土壤积水或长期过湿,以免造成烂根或发生病害。

3、阳光:鸢尾喜日光充足,亦稍耐阴。

可露地栽培。

适应性强,一般正常管理便能旺盛生长。

4、施肥:植株栽植前可施入基肥,每年秋季施肥1次,生长期可追施化肥。

5、虫害:鸢尾常见的病害有锈病、软腐病等,锈病发病初期可用25%的粉锈宁400倍液防治,软腐病可用1:1:100的波尔多液防治。

虫害有蚀夜蛾,可用90%敌百虫1200倍液灌根防治。

鸢尾花花色大多为蓝紫色,花型像蝴蝶,远远看齐就像一只
蝴蝶在绿油油的也片中飞舞,非常好看,鸢尾花的养殖方法给大家介绍到这里,相信大家对鸢尾花的养护也有一定了解,可以尝试着区种植鸢尾花用来布置自己的家。

鸢尾栽培管理技术

鸢尾栽培管理技术
充足 处 , 每盆一 般有 7 8个 花枝 , - 花开 时移 列温 度较 低处 观赏 , 果 比室 外更佳 , 效 花期 比室 外更长 。
克菌丹 或百 菌清水 溶液 浸泡 3 O分钟 即可 。
农 科 村 技 21( ) 4 0 1 02 5
表层 撒 上稻壳 、 松针 和草炭 等覆 盖物缓解 渗漏 。
2种植 前准备 .
充足 的 室外 , 盆 内不 得 积 水 , 天 不干 透 不 浇水 , 但 旱
从 春季 到秋 季施 3 4次 氮磷 钾复 合肥 即可 。  ̄
①土壤消毒 种植鸢尾的土壤最好每年消毒 1 次, 土壤 消毒最 好 在早秋 进行 , 用蒸 汽或 福尔 马林 可
花期 6 - 0天前定 植 , 08 便可如期 开 花 。
四 、 高开花 率方法 提
鸢 尾 既可在 保护 地种 植 , 可 露地种 植 , 也 只要 排 水 良好 、 湿性 强并 且不 板结 的土 壤都 可种植 鸢尾 。 保 沙壤 土栽培 效果 最好 , 因为沙 壤土通 气 透水 性好 , 有 利 于鸢尾 根 系扩展 。为 了改 善粘质 土壤结构 , 可在 种 植前 将 草木 灰 、珍珠 岩 、粗沙 等施 于土 表再 深耕 均
N o n g G u n K s i d
鸢 尾 载 培 管 理 技 术
奎 屯市 园林局 徐旭 光
① 时间
种植 鸢尾 时 , 要求 土温 低于 2℃。 O 如果
高 于 2 ℃, 3 必须将 种植期 提前 或延 后 。 ② 深 度 和密 度 种 植 深 度 以 种球 顶 部 距 土 表
消毒 。
2变室外栽培 为 室 内栽培 . 早 霜前将 花盆移 人 室 内 ,可 放在 温度 较低 的地

鸢尾花的种植方法

鸢尾花的种植方法

鸢尾花的种植方法鸢尾花是一种美丽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优雅的花形和丰富的颜色深受花友的喜爱。

种植鸢尾花不仅可以美化庭院环境,还可以给人带来愉悦的视觉享受。

下面就是关于鸢尾花的种植方法的详细介绍。

1. 地点选择鸢尾花喜欢在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

因此,在选择种植地点时,需要确保阳光能够充分照射到植株上,并且避免积水的地方。

此外,鸢尾花对土壤的要求较为宽松和肥沃,因此在种植前可以在土壤中加入一些腐熟的有机肥料,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

2. 种植时间鸢尾花一般在春季或秋季进行种植。

春季是鸢尾花的生长季节,适合进行分株繁殖;而秋季是鸢尾花的休眠期,适合进行种植鸢尾花的球茎。

因此,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种植。

3. 种植方法(1)分株繁殖:在鸢尾花生长季节,可以通过分株的方式进行繁殖。

首先需要将鸢尾花植株挖出,然后用锐利的刀具将鸢尾花的球茎分成若干个部分,每一部分都要包括完整的球茎和茎叶。

接下来将分好的球茎重新种植到新的土壤中,浇适量的水并且尽量避免暴晒和风吹。

(2)球茎种植:在秋季将鸢尾花的球茎种植到土壤中。

首先需要在土壤中挖好适当的坑洞,然后将球茎放入坑洞中,将土壤覆盖在球茎上并且轻轻拍实。

最后浇适量的水,并确保球茎充分沐浴在阳光下。

4. 管理方法(1)浇水:在鸢尾花生长期间,需要保持土壤保持适度的湿润。

一般情况下,每周浇水一次,以保持土壤的湿润度。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避免过度浇水以免引起病虫害。

(2)施肥:在鸢尾花生长期间,可以适量施用磷、钾肥料来促进植株的生长。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施肥的量要适度,过量的肥料会对植株造成危害。

(3)除杂:及时除去生长在鸢尾花周围的杂草,以免影响植株的生长。

同时还要定期对植株进行修剪,保持植株的整齐美观。

(4)保护:定期检查鸢尾花的叶片和花朵,及时发现病虫害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如有必要还可以进行统一防治,以确保植株的健康生长。

综上所述,通过科学的种植和管理方法,就可以种植出健康、茂盛的鸢尾花植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鸢尾花栽培技术目录1. 鸢尾花的简介 (2)1.1 起源 (2)1.2 分类 (2)1.3 生产条件 (3)2. 温室及设备 (3)2.1 温室 (3)2.2 供热系统 (3)2.3 土壤加热和低温加热 (4)2.4 土壤冷却 (4)2.5 遮荫设备 (4)2.6 灌溉系统 (4)3. 种植的地理条件及土壤准备 (5)3.1 栽植地点 (5)3.2 土壤 (5)3.3 排水系统 (6)3.4 盐敏性 (6)3.5 施肥 (6)3.6 杂草控制 (7)4. 购货和栽培管理 (7)4.1 定货 (7)4.2 种球规格 (7)4.4 到货和贮藏 (8)4.5 种植前的浇水 (8)4.6 种植时期 (9)4.7 种植方法 (9)4.8 种植深度和密度 (9)4.9 植株的支撑 (10)1. 鸢尾花的简介1.1 起源鸢尾属属于鸢尾科,该科还包括有唐菖蒲、番红花、小菖兰等,大约200个属,所以鸢尾科是个特别庞大的家族。

这些花属中,在北半球发现了几千个品种。

“鸢尾”之名来源于希腊语,意思是彩虹。

它表明天上彩虹的颜色尽可在这个属的花朵颜色中看到。

人们甚至在古代就已熟悉鸢尾了,比如:古埃及的金字塔群中就有鸢尾形象的记录,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

鸢尾科植物的野生种的分布地点主要是在北非、西班牙、葡萄牙、高加索地区、黎巴嫩和以色列等。

1.2 分类鸢尾属可分为宿根鸢尾和球根鸢尾。

宿根鸢尾在许多花圃中作为多年生植物生长,德国鸢尾、西伯利亚鸢尾、黄鸢尾是其最常见的几种。

德国鸢尾开花色彩纷呈:白色、蓝色、紫色、紫红色、黄色和复合色;西伯利亚鸢尾则几乎都为蓝色、蓝紫色,极少数的是白色和黄色;而黄鸢尾则都是黄色的。

球根鸢尾包含的组群数量可谓非常少。

然而,在商业化的花卉生产中,这些组群却是极为重要的。

其中,网脉鸢尾组群由一些开花早,开花期短的栽培品种组成。

例如蓝紫色的网脉鸢尾和黄色的丹佛鸢尾就是其中两种。

西班牙组群包含了所有荷兰的鸢尾、西班牙鸢尾和英吉利鸢尾。

然而荷兰鸢尾在这些花卉的生产中是最重要的。

荷兰鸢尾包括大量栽培品种,“Blue Magic”(兰魔)和“Prof. Blaauw”(布拉奥)就广为种植。

利用颜色将鸢尾进行分类,其方法是简单而实用的。

可分为紫色类、蓝色类、白色类、黄白色类、黄色与其它诸色相混的混合色类,及多色类。

1.3 生产条件在进行了广泛地研究和生产试验之后,其结果使我们可通过运用专门的储藏和处理技术,周年种植和提供切花。

为了获得品质优良的鲜切花,气候、管理水平等相关因素必须得符合要求。

以下章节将详细介绍荷兰鸢尾切花生产情况。

2. 温室及设备2.1 温室所有温室都可用来进行鸢尾切花生产。

作物对温室的专门需要,视气候情况而定。

鸢尾是光敏植物,故应在室外光照每天最低为200-300焦耳/平方厘米的阶段种植。

在温带地区的冬季种植,温室内的植株对玻璃或塑料膜的遮光率要求较高。

脏玻璃、老化且脏的塑料膜,或者温室内外的一些遮光物会大大地削弱照在植株上的光线。

在夏季和初秋时节,温室必须要有个好的通风条件,使温度急剧上升的可能性降至最低的程度。

2.2 供热系统有许多地方温度低于5-8℃,所以供能系统是保证花期的基本条件。

同时,供能系统和通风设备的应用可使植株免受荫冷、潮湿天气的不良影响。

加热系统同时可保证植株如期生长。

温室中适宜种植鸢尾的供热系统应每小时向每平方米的土表提供200瓦的热量。

管道供热系统是较理想的,因为它不仅可以均匀地分配热能,而且还能控制气候。

热气供热系统同样也可采用。

当然,采用这些设备先必须确保热能分配适量,燃气燃烧充分,而且还要保证燃气无排出,未经调节好的供能系统能释放乙烯气。

而温室中如混入乙烯气会导致花芽枯黄。

在苗床上可使用管道加热系统(胶管亦可)。

建议为了避免灰霉菌的侵害,使植株保持适当干燥时而采用,应注意勿使植株接触热气管道,否则会叶片焦枯,花朵枯萎。

2.3 土壤加热和低温加热在室外温度低的地区,冬季给土壤加温是行之有效的节能方法。

在每个苗床下约40公分处布置4条塑胶管,通过热水的流动来供热。

水温控制在35℃,并且在苗床上覆盖塑料薄膜。

14-16℃土温能维持4周左右。

在这段时期,空气加热可省略。

能够代替土壤供能的另一方法是低温加热。

这种方法是种植后在走道上排放塑胶管,土壤表面同样覆盖地膜,管道水温维持在35℃,土温可保持在17℃。

4周后撤掉地膜再对整个温室供热。

如果种植较早的鸢尾是在温室内进行的,那么,室温在12-13℃是可以接受的。

地膜的采用不仅可以节能,而且还能减少植株水分丧失,同时不会破坏土壤结构,根系也发育良好。

如果栽种的是已经长出新芽的种球,为了预防灰霉菌,在覆盖之前,应对作物喷施杀菌剂。

2.4 土壤冷却从鸢尾栽种后到根系生长这段时期,如果土温过高,应使温度维持在17-18℃。

土壤供热系统的设备一样可以用于土壤冷却。

2.5 遮荫设备在冬季,为了气候的控制和节约能量,建议使用遮荫设备。

最好是那种可移动的,在打开时又不会抵消太多阳光的遮荫网。

在夏季,尤其是在春天和秋天,移动遮荫网可使土温不会过高,而且荫天还能充分利用光能。

固定式遮荫网,例如:光线充分充足时,可以在温室的室外屋顶上覆盖一层白灰或遮荫网。

此举可在阳光条件超过设计标准时的任何时间应用,但秋季一定要撤掉。

植株开始生长的3-4周内,不需要光照,此时,可用固定式遮荫设备,或将移动遮荫网打开,遮荫物尤以透水透气性强的为佳。

在使用遮荫设备时,最好留有一些空隙进行通气。

2.6 灌溉系统灌溉系统重要的是灌溉均匀。

种植前,有必要检测浇灌管道。

供水不足或过剩会导致植株生长不一致、延迟植株的发芽和发育,会导致植株高度变矮以及花的败育,并容易引起腐霉菌的感染。

顶部灌溉系统可向植株提供均匀的水分,而且在必要时对叶片进行冲洗。

因此,这种类型是较好的灌溉系统。

以后在叶片长密后,可使用低位喷灌系统。

这样,可避免叶片着水,甚至滴水不沾,这样灰霉菌的危害大大降低。

灰霉菌是种植时的主要问题,特别是在相对湿度较高的地区或季节。

顶部喷淋系统必须具备如下技术要求:- 管道间距1.6-2.15m。

- 相邻管道出水口的间距不超过1m。

- 每个喷头出水量约4升/分钟。

- 水压为1.5-2巴。

- 使用的过滤网为1-400微米。

由于对土质结构有破坏,所以特别强调不要使用漫灌法。

3. 种植的地理条件及土壤准备3.1 栽植地点鸢尾不但可以种于玻璃温室或塑料膜温室,而且在露地也可种植。

户外种植配合以临时覆盖物,或使用活动房屋,特别是春秋两季是可行的。

为了种植而要选择最合适的地点。

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如下:适宜的种植阶段以及理想的栽植气候和温室类型。

例如,如果在生产阶段周围的温度在5℃以下,种球必须种植在温室中。

这是因为鸢尾较易受到冻害,使植株生长停止。

在一年的其它时间,当温度不高于25℃时,可在温室中种植。

当周围的温度不低于5℃,土壤温度不高于20℃时,可在室外种植。

在温室中种植的好处在于可在外界条件不适宜时,可通过通风、遮荫等方法来尽量维持较均衡的白天和夜间温度和相对湿度。

通过加热设备,可提高作物的质量。

温带地区,在夏季种植在室外比种植的通风差的温室中产品的质量要好。

3.2 土壤对于鸢尾切花的生产,实际上在任何类型的土壤中都可以进行,只要它排水良好,保湿性强,且不板结者(否则会限制植株生长)。

土壤结构好是基本的条件,因为这对经常大量种植生长期短的鸢尾是非常必要的。

在重壤土中,建议加入诸如泥炭、蛭石或粗沙,与25厘米左右深的土壤进行混合,以对土壤进行改良。

易板结的土壤,种植后可在土壤表层覆盖一层诸如稻壳、稻草、松针、黑色泥炭或类似的材料来防止土壤板结。

也可用次方法来防止土壤很快变干。

3.3 排水系统为了使过多的水分应快速排除,应配置功能良好的排水系统。

这样也使用水对温室土壤进行淋洗成为了可能。

该处理可防止在种植喜肥作物或某种植阶段使用水分较少而引起盐分的积累问题。

3.4 盐敏性鸢尾是盐敏性植物。

盐分过高的土壤中,根系生长缓慢,甚至受损伤,并且限制植株吸收水分,导致花朵脱水。

为了降低过高的盐浓度,在种植前需要将土壤彻底淋洗(每平方米土表用200-400毫米水淋洗)。

在种植施肥较多的如菊花、玫瑰、康乃馨、西红柿等作物或某阶段浇水较少后,会引起土壤中盐分含量过高。

土壤盐分含量高还有可能是在种植如小菖兰等收获晚的作物后引起。

因此,建议在种植前或刚种植后不宜大量使用合成肥料。

为此,至少在开始种植6周前做一次土壤抽样调查,这样可以得到土壤中各种盐含量的数值。

土壤样本中以下各元素勿必不能超过所推荐的水平:全盐(导电值) 1.0-1.5 毫摩尔 25℃土壤中氯盐(食用盐) 1.5-2.0 毫当量钾盐 0.8-1.5 毫当量氮盐 1.0-2.0 毫当量镁盐 2.0 毫当量磷盐每升不超过5.0毫克灌溉水的电解电导水平一定不能超过0.5毫西门子/厘米。

在温室中使用氯盐浓度不超过50毫克/升;在露地中使用氯盐浓度则不能超过450毫克/升。

如果灌溉水不能达到标准,则不能进行鸢尾生产。

但是,由于各种情况使灌溉水中盐分浓度超标,土壤应尽量保持湿润,这样可防止因土壤干燥而引起盐浓度的上升。

3.5 施肥一般来说,种植前施基肥的方法并不可取,因为这会提高土壤中盐分的浓度,而延缓鸢尾的根系生长。

种植前对土壤的抽样调查以确保土壤含有正确的营养成分。

抽样一定要在对土壤处理和淋洗后进行。

这样,所缺的养分可通过以后直接给土壤中补充肥料来得到。

鸢尾对氟元素敏感,因此,含氟的肥料(磷肥)和三磷酸盐肥料禁止使用。

反之,如二磷酸盐肥料则应使用。

3.6 杂草控制鸢尾的生长过程只需8-12周,在这么短的生长时间里,如果对土壤进行过蒸、淹、犁等处理后,那么在植株生长过程中不必考虑除草问题。

植株种植后,主要使用化学除草剂来清除杂草。

但施用时注意不能对植株造成伤害。

如果植株种植后,地里开始生长杂草,那么只有在种球被埋得足够深的时候才可以施用除草剂。

种球新萌生的幼芽至少在土壤以下2厘米处才不会受到除草剂的危害。

在植株展叶之前,温室或露地中的小草可通过喷施适宜的除草剂来控制其生长。

如果普通除草剂不能有效地控制一些一年生的牧草杂草,就应改用复合除草剂。

施用的时候是在天快要黑的时候,喷施在植株上,再喷足够的水。

次日清晨,从植株顶部彻底冲洗。

由于除草剂有残留性,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每片地一年中施用的除草剂都要限量,以不超过2次为宜;只在十分必要时再使用除草剂;不要种植对除草剂敏感的品种。

再有,如果您需要更多的关于使用高效除草剂的有关信息,我们建议您到当地的信息服务部门咨询。

4. 购货和栽培管理4.1 定货在市场计划和植株种植计划确定后,按品种和种球规格向卖方定货。

尤其是在涉及处理鸢尾时,要提前向供货方提供必要的信息,以使供方能对种球进行适合的处理并准时出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