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浙江大学机械学院机械设计基础考研经验分享
新版浙江大学机械专硕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考研已落下帷幕考研虽然已经结束好长时间,而它对于我来说,就像是昨天刚发生一样,清晰且深刻。
回首考研的这段经历,我收获了很多,也成长了许多。
开始基础复习的时候,是在网上找了一下教程视频,然后跟着教材进行学习,先是对基础知识进行了了解,在5月-7月的时候在基础上加深了理解,对于第二轮的复习,自己还根据课本讲义画了知识构架图,是自己更能一目了然的掌握知识点。
8月以后一直到临近考试的状态,开始认真的刷真题,并且对那些自己不熟悉的知识点反复的加深印象,这也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
考研一路走来,真的很辛苦,考研帮里学长学姐们分享的宝贵经验不仅能让我打起精神背水一战,还使我的复习有条不紊地进行。
初试成绩出来的这两天,酝酿了一下,我也想为将要参加下一届考研的的学弟学妹们写一篇文章,希望你们从复习的开始就运筹帷幄,明年的这个时候旗开得胜。
文章字数很多,大家有时间可以阅读,文末有真题和资料下载分享,谢谢大家。
浙江大学机械专硕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和(850)工程力学或(845)自动控制原理或(832)机械设计基础或(853)水资源系统分析或(833)传热学参考书目为:1. 孙优贤、王慧主编. 自动控制原理. 北京:化工出版社,2011年6月2. 孙优贤、王慧主编. 自动控制原理学习辅导――知识精粹、习题详解、考研真题. 北京:化工出版社,2017年11月3. 胡寿松主编. 自动控制原理(第四版、第五版、第六版). 分别于2001年2月、2007年6月、2013年5月由科学出版社的(该书初版于1979年,前三版均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亦可作为参考书)有关英语的一些经验其实我的英语基础还是比较差的,起码在考研之前,这让我在英语学习中有一个非常大的坎要过,不过好在只要过了这个坎,英语成绩一定会有一个大幅度的提升,为了度过这个坎,我用了整整两个月的时间去看英语,用到的资料就是木糖英语的真题和单词,什么娱乐活动都没有,就只是看英语不停的坎,付出了读文章读到恶心的代价,虽然当时觉得真的很痛苦,但是实际上现在想来还是值得的,毕竟英语的分数已经超乎我的想象。
浙大机械设计_自己总结

机械设计基础1\圆柱扭转螺旋弹簧所受应力主要是弯矩。
而圆柱压缩或者是拉伸弹簧所受主要应力是切应力(包括了扭剪应力和切应力之和,在内侧最大)。
1、机械周期性速度波动的最大盈亏功:1不一定等于相邻速度波转折点间的最大的盈功或者是亏功(因为相邻不一定是一个周期内最大的盈功或者是亏功);2、等于一个周期内最大盈功和亏功的代数差(从一个周期的初始位置算起,最大盈功为正,最大亏功为负,两者代数和为最大盈亏功)。
2、轴承合金通常只用在双金属轴瓦的表层材料。
3、在单向间歇运动机构中的几个:1、能够实现不同转向的间歇运动——棘轮传动2、可以避免刚性冲击和柔性冲击——槽轮传动3、实现较大范围内角度的调节——棘轮传动5、用平面高副联接的两构件拥有的自由度——5 注:因为原来两个都是活动构件,不带有机架。
6、自由度:行星轮系—1个,3*2-2*2-1=1. 所以有“只需要一个原动件的运动就可以得到具体的运动了”;差动轮系—2个,3*3-2*3-1=2,所以有“要给出两个原动件才可以有确定的运动”。
7、低碳钢渗碳淬火(“很有名的”)耐磨性好,外硬内柔软,可以很好的耐冲击。
(20Gr。
)8、V带轮的传递效率低于平带轮(传递相同的载荷时产生的摩擦力大),允许的传动比比平带大(传递载荷的能力大),允许的最小中心距更小。
9、带传动的功率主要和包角有很大的关系,还有带的根数、摩擦系数、能产生的摩擦力(V带)等相关。
9、小带轮的直径与传送带根数反相关。
T=F*d/2,根数和F正相关,传递相同的转矩。
10、链轮采用的材料的因素是:链条的线速度(因为线速度的大小基本上就决定了产生的冲击载荷的大小了。
)11、齿条与齿轮啮合的一条“永恒定律”——不管与齿条啮合的是标准齿轮还是变位齿轮,齿轮的分度圆始终是啮合过程中的节圆,啮合角始终是齿轮的分度圆上的压力角。
12、齿轮表面的接触强度在其他的一些相关参数固定的条件下仅仅和主动轮的分度圆直径相关而与什么齿数和模数没有任何的关系。
机械设计基础心得体会共6篇

机械设计基础心得体会篇一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工程专业中非常重要的课程,对于学习机械设计和提高设计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学习机械设计基础的过程中,我获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首先,机械设计基础需要掌握的知识点非常多。
在学习这门课程时,我们需要掌握各种机械元件的构造特点、基本工作原理和使用要求,以及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此外,还需要了解机械设计涉及的一些基本的力学知识,如静力学、动力学等等。
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工程专业的基石,对于后续的学习和研究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次,机械设计基础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一些机械元件的手工制作和装配实验,这些实验能够锻炼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实际动手操作,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机械元件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从而更好地运用到设计中。
同时,实验过程中还能够培养我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因为我们往往需要和同学合作完成实验任务。
此外,机械设计基础强调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中,我们不仅需要学习机械元件的基本知识,还需要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综合性的设计问题。
这些设计问题往往需要我们进行创新思考和合理的方案选择,从而提高我们的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
而且,机械设计基础也要求我们进行一些设计项目,并且需要我们编制设计报告和进行设计方案的评审和演示,这些都对我们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此外,机械设计基础还加强了对工程伦理和知识产权的培养。
在课程中,我们要求严守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不得抄袭和剽窃他人的作品。
同时,在设计时我们也要考虑到知识产权的问题,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遵守相关的法规和规定。
这些伦理和知识产权的培养对于我们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最后,机械设计基础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和实践。
在学习这门课程时,我们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题和设计项目,以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我们还需要进行一些实践操作和装配实验,加强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浙江省考研机械工程复习资料机械设计与制造原理总结

浙江省考研机械工程复习资料机械设计与制造原理总结浙江省考研机械工程复习资料——机械设计与制造原理总结机械设计与制造原理作为机械工程专业的重要学科之一,在考研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
掌握机械设计与制造原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对于成功通过考研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机械设计与制造原理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以供考生参考。
一、机械设计基础知识1.机械设计的基本思路机械设计是指根据工程实际,通过科学的方法在规定的限制条件下,设计出既满足功能要求又具有经济性和可靠性的机械产品。
机械设计的基本思路包括确定设计任务、进行设计计算和校核、选取合理的设计方案、绘制设计图纸等。
2.机械设计的设计过程机械设计的设计过程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详细设计、样机试制和产品试验等几个阶段。
其中,需求分析是确定设计任务的目标和要求;方案设计是在分析需求基础上制定解决方案;详细设计是根据方案设计制定具体的构造和尺寸;样机试制是制造出样机并进行测试验证;产品试验是对样机进行全面测试和评估。
二、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1.材料力学材料力学是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包括静力学、材料力学和构造力学等内容。
机械工程师需要了解材料强度、刚度、塑性变形等力学性能参数,以便在机械设计过程中正确选择材料。
2.工程图学工程图学是机械工程师必备的基础知识之一。
包括工程制图、图样符号、视图投影等内容。
机械设计师需要准确地理解和绘制三维图、二维图等不同类型的工程图纸。
3.机械元件的选择在机械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产品的功能和使用要求选择适当的机械元件。
机械元件的选择需要考虑到工作环境、负载条件、使用寿命等因素。
4.机械系统的分析和计算机械系统的分析和计算主要包括强度、刚度、稳定性等方面。
在机械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相关的计算和分析,以确保机械产品的结构和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三、机械制造工艺1.机械加工机械加工是机械制造的核心环节,包括车削、铣削、钻削、磨削等加工方法。
机械工程师需要了解不同的加工方法和工艺参数,以便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
浙江大学机械系复试经验

浙江大学机械系复试经验本来这个是在复试结束就要写的,但是被毕设整的焦头烂额,现在终于告一段落了,就找个时间给师弟师妹们兑现一下承诺了!浙江大学机械系一共分为四个所:机电所、制造所、设计所和图形所,我是机制所的,对他的情况了解的要清楚一点,所以就先写他了。
制造所复试:19号晚上进行自我陈述,这个主要是考察专业以外的东西,一组十个人过去,按分高低坐好,要求大家用A4纸画一幅画,必须包括三个元素:房子、树、人,自己再根据想象加入其他元素。
有的老师说这个是考察我们的创新能力。
但是你可以想象一下,一群工科男能画出个什么来呢?!画完图后有个学生会领我们到一个会议室,里面三个老师,两个老师负责看图提问,一个年轻的女老师负责记笔录,几个老师看上去都很和蔼,问题主要是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根据你所画的图简单的介绍自己的性格、优缺点这些,个人觉得比较简单。
20号上午8:30进行笔试(30%),浙大机制笔试一般的是30道选择题,大概涉及到8门课,其中有3门(工程控制、测试,金属工艺学,前两门笔试中占一半,面试中也是主要的)我们南农的学生没有学过,不过我是成绩出来后才开始看的,看了三遍,也还行,因为都是些简单的,而且每年题目都不怎么变。
大致如下:主要看的书:控制工程,测量技术,工程材料,公差,机械制造工艺学,金属工艺学,机械制图液压。
题目举例:传递函数(几乎每年都有)、线性系统的判断,公差配合(计算都免了),还有一个是…在基本视图中后视图在主视图的什么位置?,这个是在右边,书上267页有的(去年有位师兄在网上写的是左边,很多兄弟就此被坑了,呵呵,你们可以去查下书本),有一道问到…什么情况下剖面图可以不用45度的斜线表示,而可以用30度?,这个大家应该都清楚的。
还有每年基本都会考的采样定理了,选的答案就是2倍。
笔试结束后就进行面试,按照单双号分为两组,我是在机电大楼里面进行的,另一组去了军工楼。
面试分为专业面试和英语面试,我是先进行的专业英语面试(15%),由于我前面那个女生跑错地方了,我就…光荣?地成为了第一个进去的(整个考研过程中这种事在我身上发生了三次,够背的),里面两个老师,一个是何教授,另一个不清楚,但是英语说的实在是很标准(都是海归),肯定能听得清楚,由于第一个进去的,连老师也有点没进入状态,我们互相来了大约三分钟的汉语交流(该问的几乎都交流完了,呵呵),突然我和老师同时意识到有点不对劲,呵呵,然后把前面的就用英文给整了一遍(背过,就显得很流利),然后就拿了一份专业文献叫我读一遍,另加翻译,我看到第一眼就懵了,整段文字我除了认识…a simple of?其他一概不认识,读了半天实在读不下去了,老师就一个词一个词的指给我翻译,都不认识,突然指了一个…absolutly?,我说是完全的意思,老师说…NO?,在这里不是这个意思,我晕,当时只想挖个洞钻进去算了,后来才知道大家都一样,只不过后面的要沾点便宜,因为前面出来说不认识的单词可以查好了再进去。
浙江大学机械设计复试经验

机设所复试3月27号上午个人陈述,28号上午正式面试。
个人陈述主要考察专业以外的东西,一组十个人进去,按分高低坐好,轮流自我介绍,三个老师。
主要是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喜欢什么运动之类的,还有就是介绍自己的性格、优缺点这些。
很简单的,每个人3分钟。
自我介绍完后老师要求大家用A4纸画一幅画,必须包括三个元素:房子、树、人。
其他的元素可以自己加。
据老师说这个是考察我们的创新能力。
不过你们也能想象,一群工科男能画出个什么来,呵呵第二天上午的面试是笔试、英语口试、专业面试同时进行的。
我们机设所参加复试的有36个人,其中包括3个强军计划的,和我们没什么关系。
专业面试的老师分为两组,分别在二楼和三楼。
前20名的学生在二楼参加专业面试,后面的学生去三楼参加专业面试。
英语面试的老师就两个人,按成绩高低的顺序进去面试。
大家先被安排到一个教室做笔试题,然后第一名去英语口试,第二名去二楼的老师那里专业面试,第二十一名去三楼参加专业面试,以此类推。
机设复试笔试题一共七道题。
据很多师兄师姐说可能不算成绩的。
因为上午考完,下午就能出结果。
这么短的时间他不可能仔细去改试卷。
而且复试的时候监管也不严,如果你带书的话完全可以拿出来看,基本上是走过场。
1、在大学阶段,你最感兴趣的3门课是什么?用简洁的文字描述这3门课的内容。
2、(第二题是给那些工作后再考研的人做的,所以没记)3、简要介绍你毕业设计的内容,今后打算从事什么研究方向。
4、给出2中实现增力的机构,并画出机构运动简图。
5、简述CAD包括哪些内容(列举得越多,得分越高)。
6、简述实现传动与条数的方法。
(机械、电气、其它)7、救你熟悉的某一机械设备、机械产品或生产过程,描述其工作原理或工作流程。
英语面试就五分钟,不过他不让自我介绍的。
我一进去说good morning,然后老师说good morning,have a sit。
当我准备自我介绍的时候,老师打断了我,他问我是不是来之前准备了的,我回答是,他说不用自我介绍,他们问,我回答就好。
机械设计学习心得总结(3篇)

机械设计学习心得总结1、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加强了我们动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们通过这个方案包括设计了一套电路原理和pcb连接图,和芯片上的选择。
这个方案总共使用了74ls248,cd4510各两个,74ls04,74ls08,74ls20,74ls74,ne555定时器各一个。
2、在设计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情况,就是心里想老着这样的接法可以行得通,但实际接上电路,总是实现不了,因此耗费在这上面的时间用去很多。
3、我沉得做课程设计同时也是对课本知识的巩固和加强,由于课本上的知识太多,平时课间的学习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和运用各个元件的功能,而且考试内容有限,所以在这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了解了很多元件的功能,并且对于其在电路中的使用有了更多的认识。
平时看课本时,有时问题老是弄不懂,做完课程设计,那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而且还可以记住很多东西。
比如一些芯片的功能,平时看课本,这次看了,下次就忘了,通过动手实践让我们对各个元件映象深刻。
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和最终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所以这个期末测试之后的课程设计对我们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4、经过两个星期的实习,过程曲折可谓一语难尽。
在此期间我们也失落过,也曾一度热情高涨。
从开始时满富盛激情到最后汗水背后的复杂心情,点点滴滴无不令我回味无长。
生活就是这样,汗水预示着结果也见证着收获。
劳动是人类生存生活永恒不变的话题。
通过实习,我才真正领略到“艰苦奋斗”这一词的真正含义,我才意识到老一辈电子设计为我们的社会付出。
我想说,设计确实有些辛苦,但苦中也有乐,在如今单一的理论学习中,很少有机会能有实践的机会,但我们可以,而且设计也是一个团队的任务,一起的工作可以让我们有说有笑,相互帮助,配合默契,多少人间欢乐在这里洒下,大学里一年的相处还赶不上这十来天的合作,我感觉我和同学们之间的距离更加近了;我想说,确实很累,但当我们看到自己所做的成果时,心中也不免产生兴奋;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最新】「最新2019年考研感悟」浙江大学考研经验分享,专硕初试第三复试综合第一

「2019年考研感悟」浙江大学考研经验分享,专硕初试第三复试综合第一轮到我写我的感悟了。
考研确实也是比较奇妙的一段旅程。
大学四年几乎一晃而过,自己也站到了这个分叉路口上,希望我所经历的事情,可以对大家有一点帮助。
-我叫郭子安,大家都叫我小郭。
本科就读于宁波工程学院,今年参加了浙江大学工业设计工程的考试(这个专业这两年就要没有了,可以百度一哈行情)。
初试的分数是政治67,英语78,专业一135,专业二(手绘快题)132,排名的话是专硕第三。
复试我记得好像分数是85,还算靠前。
so综合加权以后就勉强排到了第一。
首先,我想说明一下关于我的本科,宁波皇家工程学院,是一所普通的二本院校,身边的资源也平平无奇,学校的课程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但是有一点要相信天下的老师大部分都是好老师,我的本科老师多多少少都对我个人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帮助。
宁波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城市,很庆幸自己在我所热爱的地方,没有虚度光阴,侥幸比身边的同学多了一些些经历,在工业设计这门课,这条路上多走了一段路。
所以希望大家常怀感恩之心,不要抱怨自己的本科不如别人,起码在我报考的工业设计工程专业里,面试老师们并不特别在乎你来自哪里。
只要利用好身边的资源,尊重身边的人,提升设计的软实力和硬实力,内外兼修,才是最最实在的考研路。
-如果你从张叔看到了我写的这几个字,祝贺你这是你实现目标的良好开始。
我从大一开始跟着张叔学习手绘,从一无所知的一年级小朋友,到现在对设计有所了解,花了大约两年多的时间在张叔这里学习(二三年级开始,专注于在校外参加实践),大部分学习做事都有受到他的影响。
他为我规划了大学四年里整体的学习方向,包括了这些年每个阶段因该学习哪些方面的知识,绝不仅仅局限于画画图这样的方面,这也是每一个设计考研的同学应该理解的一点。
未来不论道路如何,起码我在这里得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出发点,遇到他是我最幸运的一件事,所以这就是我说为什么大不要抱怨身边的环境,热爱生活,热爱张叔,事情就会变得美好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浙江大学机械学院机械设计基础考研经验分享
择校阶段:
这个阶段对我来说,一直从三月初持续到了九月开始专业课复习的时候,由于各种因素,反反复复地挑选,这也是大部分同学无法避免的,要紧的是选定了之后就相信自己的选择就好了,让自己考研报名之后能够专心致志地复习。
选择有时候真的比努力重要;初试总分390+,数学120+,专业课(机械设计基础)125+。
接下来分学科讲解下具体过程:
英语一
主要所用书籍及资料:
朱伟恋练有词
张建黄皮书历年真题(05-18)
王江涛高分作文
唐静拆分与组合翻译
视频资料:唐迟-阅读理解王晟-新题型,完形填空
英语复习历程:
3月21日~4月23日恋恋有词30个单元,基本每天背诵一个单元(一定要注意背诵质量,不然很快就忘了,背完要检验自己能否默写,第二天背单词前再检验一遍前一天的),此外每背完10个单元,就用一天检验前10个单元,对不牢的单词反复记。
备注:
1.这个时间段学校里还有很多课,每天一个单元熟背也是一个需要时间和毅力的事情。
2.个人觉得高质量背实体书单词书,比用软件要记得牢。
3.一个单词的多个意思,尽量都记,因为等你做到真题就会发现,很多单词的意思不是我们常见的那一个。
4.朱伟的恋恋有词视频,我觉得太费时间了,选择性的看了一点,感觉自己背不下去的时候可以看一下。
4月23日~7月份左右,这段时间就还是不断强化考研单词,主要使用的是一些背单词软件(百词斩,扇贝)有了实体书的背诵基础,这段时间主要让单词的感觉不丢。
每天英语花的时间也不多。
8月份左右,开始写真题,主要写的是阅读理解,大概每天一两篇左右,如果感觉看答案没看懂解析,或者你觉得这篇文章你觉得题型很不错,你可以去找唐迟的对应讲解视频,看一看他的分析。
到10月份左右,阅读磨磨蹭蹭的也写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完型,翻译,新题型,做个最近十几年的就好,每天做个两三篇,然后看解析,讲解视频,错很多不要紧,主要是了解方法,王晟的完型和新题型方法我觉得算是有效的,可以使用,只是他视频很拖沓,跳着看重点方法就好啦。
翻译就随缘写了一下,因为这个栏目的时间与分数的性价比比较低(由弱变强需要大量时间积累),单词的基础打好之后,翻译也不会太差。
10月份之后,有计划的背诵一下作文,背个十几篇(有用吗?我觉得用处没有大家说的那么大,找找作文感觉还可以),最好自己搭建一个比较万能的模板,这个应该是效率比较高的一种稳定拿分手段。
最后的一两个月,就再写写以前错的多的一些英语题,总结一些考研英语的命题思路,你会发现英语比你想象中要简单(只是对于单词基础扎扎实实打了的盆友)。
数学一:124分
考研前数学能力:
考研数学是一门变数很大的学科,专业课+数学奠定的成绩的总体基调。
主要所用书籍和资料:
1. 张宇高数18讲强化班讲义(打印)题源1000题
2. 李永乐线性代数讲义
3. 王式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辅导讲义基础班讲义(打印)
4. 真题买了两本李永乐的试卷版+汤家凤的32年真题
5. 汤家凤最后八套卷(我做了一些力荐)
备注:习题方面我感觉就2019年考研来说,宇哥的1000题略逊于汤+李林,建议的话可以多买几个老师的,看看题型设计,选个自己觉得最受用的。
4月23日之后开始了数学的简单复习,由于杂事还比较多,所以到暑假之前,都是心情和时间都允许的情况下,学习一下,如果基础薄弱,这个时间段可以把复习时间抓紧一点。
由于本科学的也忘得差不多了,所以我先看了宇哥的基础班视频,并且做了笔记(基本就是把他说的抄写下来并理解运用),每看完一章视频,就把18讲上对应的内容看完,把例题和课后习题写掉,碰到很难理解的地方,会看一下本科教材,对比学习一下。
进入暑假的时候,我把高数基础班视频看完做好笔记,18讲也做到了最后两三讲。
暑假就是主要发力期了,每天可以有完整的时间学习,这个在考研期间是十分珍贵的。
用了几天那高数后面两三讲搞定之后,就到了七月中旬了,接下来用了9天时间看完了李永乐的基础班视频(做笔记),由于李永乐的讲义内容综合度是比较高的,所以最好使用前先简单了解下自己本科教材的线代,把主要知识了解好。
再用了一周的时间,配合王式安基础班讲义(网上有)看完了王式安基础班视频。
至此,数学完整复习了一遍。
数学复习完一遍之后,就开始了刷题(我用的1000题,因为李永乐的660好像只有选择填空,就没买。
汤家凤的1800可以考虑,我做了他的最后六套卷,对他的题目很有好感,基础牢的话,可以直接做1800后面的强化篇)和第二轮复习。
刷题和第二轮是同时进行的,首先是高数部分,配合张宇的强化班讲义看他的强化班视频,同样也是学完一部分,做1000题上对应内容,主要是找做题感觉,适当建立错题集(尽量写经典的,对自己价值很大的,如果写太多,后期可能会没有时间或者没有心情看的)。
弄完高数之后,线代和概率我是同步进行的,资料就是李永乐和王式安的强化班视频,和前面书籍介绍中提到的辅导讲义。
由于时间问题,线代和概率的题我没有怎么刷,要刷的话,大家挑薄弱知识点,针对性做题就好啦。
做完这些,暑假差不多就没啦。
(要完成上面的工作,每天的工作量还是不小的,我一般是早上8点半左右到教室,晚上十点回寝室。
)
9月到10月这一个月时间,我把高数18讲,线性代数辅导讲义和概率论辅导讲义又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把自己错的不冤枉的例题都标记了起来。
10月1日开始,我开始做真题了,先把李永乐的那个试卷版真题(06~18)写完了,前面几套可以不控制时间,后面慢慢要保证3小时内完成,整理错题。
做完这一轮真题,可以把错题本和高数线代概率论的强化班讲义都过一下,然后又把汤家凤的真题(87~18)写了一遍,由于有一遍的基础,这一遍是比较快的,当然06~18的题由于做过一遍,可以只挑几个重要的,第一遍成绩不理想的年份做一下。
弄完这些,就到了12月份的冲刺阶段了,这个部分主要看个人情况,了解自己的薄弱区,强化练习,配合一些老师的押题卷,这里我再次推荐汤家凤的最后八套卷(我当时没时间了,就做了两套)。
最最后,我听了下李林的考前点题音频,别的不说,他点到的一个可能命题点在几天后考研数学的一个大题中就考了,可能我慢慢做也能做出来,但是那个点题给我在考场节约了大概10分钟吧。
所以,有机会的话,李林的东西可以多了解了解。
专业课:这个部分务必重视!!!!我身边很多人就是倒在了专业课的深坑当中我报了新祥旭的专业课一对一课程,老师是直系研究生学长学姐,对专业课最了解的就是考过的学生。
在专业课上帮了我很多,基本上跟着学长在学!关于专业课一定要根据报考院校的书本来学习,且尽量找找往年的真题。
时间安排一定要足够,建议上半年可以先过一遍,暑期开始强化学习,九月份开始刷真题,
总结:从分值的分配来看,专业课和数学毋庸置疑是初试的大头,要分配足够的时间来学习,一定不能考崩;政治相对容易,一般来说后期努力背背大题,60+压力还是不大的,如果想拿70+还是需要好好学学选择题;英语较薄弱的同学一定要努力补补课,很多专业的校线是55/60,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如果不过线的话就凉了。
终章
在大概5000字的描述中,我只能说是简要描述了一些考研的骨架内容,而且主要是自己的方法,大家可以作为参考,大致了解时间线,不要太焦急,也不要太淡定。
比我复习的累,复习的多,复习的久的人我身边都有很多,分数也不会那么如意。
比我复习时间短的多,成绩比我高一二十分的朋友我也在浙大见到了很多。
考研你一定要注重时间性价比,不要成为低效率的考研er,前期可以先摸索摸索,学习下别人的经验,然后找到属于自己的,高效率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