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园林空间景观边界营造方法

合集下载

风景园林工程专项设计中的边界和围墙设计

风景园林工程专项设计中的边界和围墙设计

风景园林工程专项设计中的边界和围墙设计在风景园林工程专项设计中,边界和围墙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边界和围墙不仅能为景区提供安全保护,更能营造出良好的景观效果,从而提升整体的美观度和观赏价值。

本文将探讨风景园林工程专项设计中边界和围墙设计的相关要素和注意事项。

首先,边界和围墙的设计应与整体风格和主题相协调。

园林风格的选择是设计中的重要决策之一,以此为基础,边界和围墙的设计应与之协调一致。

例如,如果园区采用传统的中式园林风格,那么围墙应该采用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元素,如花窗、石雕等,以增加园区的文化内涵。

其次,边界和围墙的设计应考虑到景区的功能需求。

不同的景区有不同的功能需求,例如公园需要提供娱乐休闲的场所,而动物园需要保护动物并提供观赏环境。

因此,在边界和围墙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这些功能需求,以保证设计的实用性和便利性。

例如,公园的围墙可以设置门洞和护栏,方便游客进出,同时保证安全。

第三,边界和围墙的高度和材质的选择是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

边界和围墙的高度应根据景区的需求和安全性考虑来确定。

一般来说,边界和围墙的高度不应过高,以免遮挡景观和视野,同时也要考虑到游客的观赏体验。

材质的选择应根据景区的风格和地域特色来确定,如园区以岩石为主要景观元素,可以选择岩石材质的围墙,以增强整体的一致性。

另外,边界和围墙的色彩选择也是设计的重要因素。

色彩能够给人以视觉冲击和情感的体验,因此,在选择边界和围墙的色彩时,应与整体风格和景观元素相协调。

如若园区的景观元素色彩以绿色为主,那么可以选择浅绿色的围墙,以凸显绿色植物的美感。

此外,边界和围墙的布局和造型也是设计的重要要素。

布局的合理性能够使游客更加便利地进出,并保证景区的安全性。

如在景区的出入口处设置较大的门洞,以便游客流动;在园区内部设置小型的护栏,以控制人流和车流。

而围墙的造型则应与整体风格相协调,并符合景区的主题。

如若园区以自然景观为主,可以采用波浪状的围墙造型,以增加曲线美。

园林景观设计中空间的营造方法

园林景观设计中空间的营造方法

园林景观设计中空间的营造方法摘要:园林景观设计涉及多个领域、多种地域文化,在不同的地区,园林景观设计都能够巧妙融合当地的植被特点和气候特点,并按照人们的审美标准,设计出优雅别致的园林景色。

在景观园林设计中,除了满足园林和景观功能的同时,还要根据人视觉的特点为人们提供良好的景观欣赏。

对空间的合理布局,不仅能够解决场地中的需求,还可以为人们提供欣赏风景,休憩娱乐的场所。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空间;原则;策略改革开放40多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人们对于精神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升,这也使得人们对于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满足基本的居住条件,还要求居住环境必须要具备较高的美观性和舒适度。

而景观园林能够使得人们更加的亲近大自然,有效的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升空气质量,从而有效的提升人们居住环境的质量。

园林景观设计中涉及不同的地域文化,包含多种技术手段,其目的就是要通过合理的空间设计将这些层次丰富、内容多样的元素有机地整合到了一起,共同服务于园林景观的建设。

使园林景观中的元素遥相呼应、彼此协调。

一、空间对于园林景观的意义1.补充园林景观的基本类型园林景观设计包含多方面的元素,这些元素能够使园林景观的层次更加丰富。

但是,要将这些元素有机统一在一起,就必须依靠空间的合理设计。

通过空间设计能够将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元素,例如植被、水系、人造建筑等有机地统一结合,使前来参观的游人能够体验到景观安排的合理性,得到美的享受。

2.丰富人的视觉体验园林景观设计需要将多种元素杂糅在一起,这种杂糅需要一定的规律作为引导和支撑。

空间设计作为这一重要的引导因素,能够将园林景观中的不同元素有机统一在一起,并据此创造丰富多样、错落有致的景观。

通过合理的空间设计,这些元素被妥当布置。

依照地势、植被种类等因素,构建优美的生态环境,使其更加富有特色。

此外,合理的空间布局,可使园林景观具有错落有致、别具一格的美感,使来此参观的游人从各个角度都能观赏到园林独特的美景,流连忘返。

浅谈园林空间景观边界营造方法

浅谈园林空间景观边界营造方法

浅谈园林空间景观边界营造方法摘要:景观边界是边缘物种的栖息地,由于其具有高环境异质性、生物多样性和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因而其位置的变化可以作为环境变化的指示者。

为了丰富园林设计理论,本文借鉴景观边界的相关理论,提出了园林边界的概念,本文主要探讨的就是关于园林空间景观边界的营造方法,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园林空间;景观边界;营造方法引言: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进步,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人们开始逐渐重视起了城市的外部形象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这一背景之下,园林的发展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在园林设计的过程中,对空间进行有效的搭配,在不同的空间搭配不同的植物,既能够使园林景观在空间上更具层次感和自然美,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一个城市的外部形象。

1.关于园林边界的概述园林边界是指园林实体与外部环境或园林实体内园林各要素之间所存在的异质性过渡区域.在这里园林边界或者是园林实体本身与周围环境存在明显的差异,从而使园林实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如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用围墙与外界隔离;或者是园林实体内各造景要素,例如道路、水体、假山、植物以及小品建筑等所形成的边界;或者是在这些园林要素的相互作用下所形成的生态因子的变化,从而形成对植物、动物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的区域.园林边界所围合的区域具有一定的形状,有时候界线是清晰的,有时则是模糊的;有时是实的,有时则是虚的;有时是物质空间,有时则是精神空间.园林边界的形成一般不像景观边界那样复杂,那样需要漫长的时间,因为园林空间往往尺度较小,而且园林环境的形成人为的因素占有较大的比例.园林边界可以是一条线,也可以是一条带,还可以是一个实体.在对边界这样认知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园林景观设计优其是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会更加具有美感。

2.园林边界的营造形式园林中,根据柔性化的原则,在边界处主要借助植物、水系等景观构成要素来完成过渡地带的设计。

2.1以水系为边界在空间环境中,不同形态的水系可以形成不同形式的边缘,水系本身可以作为分隔空间的要素。

园林空间营造的方法

园林空间营造的方法

园林空间营造的方法我折腾了好久园林空间营造这事儿,总算找到点门道。

说实话,一开始我也是瞎摸索,就知道在地上种些花花草草,胡乱摆些石头,可弄出来的效果那叫一个乱。

我试过添加各种元素来营造空间感。

比如说植物吧。

植物的种类和高低搭配特别关键。

我以前就光想着种自己喜欢的花,大片大片的种,结果整个园子看上去特别平。

后来我才明白,就像搭积木似的,得有高有低。

高的树像框架一样,把空间给撑起来,像杨树、松树,它们就像房子的柱子。

低的灌木呢,就像墙壁,围着一个区域,像黄杨木这种就不错。

然后花草就像地毯,铺在地上。

那次我把一棵大银杏树放在园子中间,周围配上一圈矮矮的小茶梅,再在地上撒些小野花种子,一下子空间就有层次多了。

水景也是个很重要的部分。

我刚开始弄水景的时候,就挖个小坑,注满水,太简陋了,看起来就像农村的小水坑。

后来我知道可以做一些曲折变化,像书法里的笔画那样。

水也不能是一潭死水,于是我就加了个小水泵,搞成个小喷泉,这下就灵动多了。

池边配上点石头和水生植物,那就更妙了。

我当时用了不少菖蒲放在池边,再搭几块形状怪异的石头,看着还真有点小意境。

还有道路方面。

我曾经就随便铺条石板路,直来直去的,特单调。

后来我发现道路可以像溪流一样弯弯曲曲,人的视线会随着道路的弯曲不断变化。

而且路边的植物也要有点变化,一会儿是竹林,一会儿是花丛,走着走着就像在一幅画里穿梭。

另外,园林里的休息空间也很重要。

我在设置亭子的时候就犯过错。

我本来只看哪块空就把亭子放哪,完全没考虑观景这个因素。

后来重新调整,把亭子放在能看到园子最美那片景色的地方,坐在亭子里就像在看一幅精心装裱的画。

营造园林空间啊,就是得各种元素综合起来考虑,不断尝试,有时候错了没关系,改过来就好。

景观设计中的空间规划技巧

景观设计中的空间规划技巧

景观设计中的空间规划技巧在景观设计领域,空间规划是十分重要且关键的环节。

合理的空间规划可以使整个景观更具层次感与舒适性,使人们在其中得到愉悦的感受。

本文将介绍一些景观设计中的空间规划技巧,帮助设计师们在实践中更好地规划和布局空间。

一、区分功能区域在进行空间规划时,首先需要注意的是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划定明确的界限。

例如,在一个公园中,需要规划出接待区、休闲区、观景区等不同的功能区域。

这样,人们在游览公园时,可以明确地知道每个区域的用途,并根据需要选择进入相应的区域。

通过合理划分功能区域,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并提供个性化的体验。

二、创造流线与动线除了划定功能区域外,流线与动线的规划也是景观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流线是指人们在景观中游览时所走的路径,动线则是指人们在不同的功能区域之间移动时的路径。

为了保证游览的便利性与流畅性,设计师们需要合理规划流线与动线。

在规划流线时,可以考虑游览的先后顺序、重点观赏点的安排以及路径的连贯性等因素。

通过合理规划流线,可以使游客们在不迷路的同时,逐步欣赏到景区的各个亮点。

在规划动线时,需要考虑到人流的密度与流动方向。

例如,在一个广场中,流线的规划应该避免交叉与交错,以免引起拥挤或混乱。

设计师们可以通过引导线条、视觉隔离等手法,提高人们在景观中行走的体验。

三、注重景观的层次感为了使景观具有层次感,设计师们可以通过不同的高度、材质、色彩等手法,构建出多层次的景观空间。

例如,在一个公园中,可以通过建造高低起伏的小径、设置不同高度的观景台、植物布局等方式,使整个景观呈现出层次分明的效果。

同时,注重景观的层次感还可以有效利用有限的空间,提升整体的美观性与观赏性。

设计师们可以巧妙地运用颜色搭配、植被种植等手法,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观层次。

四、合理布局与比例关系在空间规划中,合理的布局与比例关系是确保景观整体和谐与统一的重要因素。

设计师们需要根据具体场地的大小与形状,合理地布局各个功能区域,并在整体规划中保持比例的协调与统一。

景观空间的10大边界形式

景观空间的10大边界形式

景观空间的10⼤边界形式关于“景观空间”,众所周知的是,通过不同的景观材料、细部等结合起来,就会形成不同的区域或场所,也就是不同的“景观空间”。

当不同的“景观空间”结合在⼀起,就需要⼀个合理、舒适的过渡,如果处理的好,还能为周边的景观锦上添花。

这个过渡就是我们常说的“边界处理”。

“边界处理”整体来说主要有10⼤处理⽅式:1、梳状渗透⽤梳状修长的线条让软质与硬质元素相互渗透,不仅能使过渡柔和化,还能通过改变材料和间隙宽度⽽产⽣多种变化形式。

2、打断线条对于过长的边界线,避免枯燥⽆味的最好办法,就是打断它。

这样变成了多段合适的线条,不仅仅为线条带来灵活感,还产⽣了新的凹凸空间,⽤来放置创意元素或成为休息空间再好不过。

3、元素渐变元素渐变就像颜⾊的渐变,通过改变2个材料的密度和⼤⼩相互渗透,过渡得缓慢、柔和。

设计时如果多考虑材料的切割⽅式、模数关系和和逻辑组合,还能⼤⼤提⾼其可施性。

4、连续齿轮它通过对材料的尺⼨和组合模数的变化,打破了线条的完整性、模糊了线条的概念,整体更在乎的是轮廓感、⼒度感。

5、锯齿边沿锯齿边沿的线段更短、更⾃由,甚⾄产⽣碎裂感。

但由于其分裂得⾜够细⼜不会产⽣裂缝式的撕裂与不安。

6、图案散布意思就是设计时,把整体的图案打碎,按⼀定的逻辑散布在边界四周,这样既产⽣了空间的视觉跳跃,⼜让整体更富于想象。

7、细线摆动⽤柔和的线条,像吉他的琴弦⼀样来回摆动,谁会去注意原来这⾥是边界还是台阶,光趣味性就已经够满⾜⼈们的视觉需求了。

8、微差排列相同材质或质感的材料,以不同⽅式、尺⼨排列拼砌,既能满⾜差异化需求,⼜能保持整体原则统⼀,达到过渡⾃然、轻松的效果。

9、⼀体化造型弱化边界的最好⽅法就是看上去没有边界。

⽐如:地⾯逐渐变化为⽴⾯,使⽤者就会判断这是平⾯还是⽴⾯,还会考虑“边界处理得怎么样”这样的问题吗?!10、植物软化这可谓是景观设计界的“万能武器”,百试不爽。

植物的线条及颜⾊弱化了边界的硬质及突兀感,植物⾃然的⽣长⼜为空间增添了⼀份活泼可爱的⽓氛。

营造园林景观空间方法

营造园林景观空间方法

营造园林景观空间方法摘要:园林空间如道路空间,广场空间,草坪空间,水体空间,林中空地等,是一个经过艺术处理的四维概念。

一个景观是否有艺术空间对整个园林景观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

本文以人性的视觉角度,对景观空间尺度进行分析,供同行借鉴参考。

关键词:居住小区;景观空间;尺度前言合理的景观空间能提升整个景观效果,特别是空间尺度关系需要处理好。

就目前我国居住小区对于景观设计营造方面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如景观与建筑比例失调、偏重于塑造超大尺度的人工空间,缺乏宜间及邻里交往空间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由于设计过程中对小区景观空间尺度关系把握不好而造成的。

因此,需要景观设计人员把握好空间的尺度,才能营造出好的景观空间。

一、空间尺度的概念在《辞海》中是这样定义空间的:在哲学上,与时间一起构成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两种基本形式。

空间代表物质存在的广延性,而时间代表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

空间是非常抽象的,它摸不到也看不见,仅仅只是人类的一种感官体验,这种体验主要包括位置、地点、形状、大小等等。

空间尺度虽然涉及到真实的尺寸大小,但是尺寸大小并不是全部的尺度。

尺度是什么呢?尺度是人体的各类感官感觉,如视觉、触觉等,结合自身思维将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联系起来的一种想象,是人体与物体之间关系的反应。

因此,尺度也是某种条件下比例的反应。

空间和尺度都是人的一种感官体验,人的感知和经验对二者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这种抽象的关系能够让设计师们拥有更多的想象空间,但同时也给设计者带来了诸多困难,由于尺度处理不科学而出现的问题也是层出不穷。

二、我国居住小区景观发展的现状及思考在现阶段我国的居住小区景观营造中,出现了过于强调形式主义的潮流,以及基于销售、宣传和形象的需求,从而带来了一股完全脱离景观营造本质意义的设计风气,造成过度设计现象。

例如,居住区中恢弘的中轴线、大型的广场,在规划图上可能是协调的,而作为人的尺度,这些超大的空间,大面积的硬质铺装,构成了不亲切的人工环境。

园林景观空间营造方法探讨

园林景观空间营造方法探讨

园林景观空间营造方法探讨发表时间:2019-06-21T16:09:44.753Z 来源:《城镇建设》2019年第06期作者:李其霖[导读] 对园林景观空间营造的重要性及营造方法进行分析,供同行借鉴参考。

广东新长安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518000 【摘要】园林景观设计者经常采取各种设计手法,营造具有艺术感、舒适的环境空间,提升园林景观整体档次。

由此可见,园林景观空间营造的重要性。

本文根据多年工作实践,对园林景观空间营造的重要性及营造方法进行分析,供同行借鉴参考。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空间尺度;营造方法一、园林植物空间及园林植物对空间景观研究的重要性园林景观的空间尺度设计,主要通过植物配置及相应空间合理性,营造出更高的观赏效果,同时也应保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真正地让园林景观与社会发展形成一种和谐的状态。

通过研究空间概念,其主要是由一个物体与人之间产生的一种关系,而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空间尺度也是由多种因素关系构成,一般都是以园林植物为主体进行相应的艺术布局,从而使其能够形成一种空间组织布局。

因此,在对园林景观设计时,为了能够营造出一种空间尺度的美感,需要以园林内的植物为主体,并根据园林的自然环境进行相应的分析,从而设计出一种独特的景观空间层次感,让人们在园林景观中感受到不同的环境氛围。

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进行空间尺度设计非常重要,不仅能够使植物空间得到合理的规划,还能够提高园林景观的观赏性。

因此,在充分的发挥园林景观内部植物的自身作用下,还需要充分考虑其生态功能,真正通过不同的园林植物来配置不同的景观空间效果。

例如通过一些高大的树木来为景观营造一种光影效果,让人们体会到一种幽静的空间环境。

通过浓郁的树木来为园林创造一种自然生态的情调,让园林的层次更加变化无常。

此外,园林景观内部的植物大多数都是绿色植物,为了能够使人们在园林景观中更加舒适,通过使用空间尺度设计让其更加协调,从而满足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不同空间结构风格,便于园林景观观赏性的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园林空间景观边界营造方法
发表时间:2017-12-11T11:57:00.40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作者:叶明霞
[导读] 摘要:景观边界是边缘物种的栖息地,由于其具有高环境异质性、生物多样性和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因而其位置的变化可以作为环境变化的指示者。

为了丰富园林设计理论,本文借鉴景观边界的相关理论,提出了园林边界的概念,本文主要探讨的就是关于园林空间景观边界的营造方法,仅供大家参考。

深圳市万卉园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518042
摘要:景观边界是边缘物种的栖息地,由于其具有高环境异质性、生物多样性和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因而其位置的变化可以作为环境变化的指示者。

为了丰富园林设计理论,本文借鉴景观边界的相关理论,提出了园林边界的概念,本文主要探讨的就是关于园林空间景观边界的营造方法,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园林空间;景观边界;营造方法
引言: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进步,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人们开始逐渐重视起了城市的外部形象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这一背景之下,园林的发展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在园林设计的过程中,对空间进行有效的搭配,在不同的空间搭配不同的植物,既能够使园林景观在空间上更具层次感和自然美,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一个城市的外部形象。

1.关于园林边界的概述
园林边界是指园林实体与外部环境或园林实体内园林各要素之间所存在的异质性过渡区域.在这里园林边界或者是园林实体本身与周围环境存在明显的差异,从而使园林实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如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用围墙与外界隔离;或者是园林实体内各造景要素,例如道路、水体、假山、植物以及小品建筑等所形成的边界;或者是在这些园林要素的相互作用下所形成的生态因子的变化,从而形成对植物、动物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的区域.园林边界所围合的区域具有一定的形状,有时候界线是清晰的,有时则是模糊的;有时是实的,有时则是虚的;有时是物质空间,有时则是精神空间.园林边界的形成一般不像景观边界那样复杂,那样需要漫长的时间,因为园林空间往往尺度较小,而且园林环境的形成人为的因素占有较大的比例.园林边界可以是一条线,也可以是一条带,还可以是一个实体.在对边界这样认知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园林景观设计优其是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会更加具有美感。

2.园林边界的营造形式
园林中,根据柔性化的原则,在边界处主要借助植物、水系等景观构成要素来完成过渡地带的设计。

2.1以水系为边界
在空间环境中,不同形态的水系可以形成不同形式的边缘,水系本身可以作为分隔空间的要素。

由干水可流动、可塑物质,给人以柔性的存在感,因此,从水系边界入手,明确水体边缘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合理地设计出优美的水体景观和岸线景观,提升边界的营造技艺。

比较典型的是苏州4大园林之一的沧浪亭,该园临水而建,水系将园内与园外分隔开,四周清泉环绕,没有围墙将其隔断。

即以柔性化的水系取代了园林围墙,将园内外自然地联系起来。

2.2以植物柔化边界
在边界用各种造景植物进行搭配,可以取得良好的景观效果,满足人们对景观环境的需求。

另外,通过植物进行柔化边界时,可以结合微地形和地形高差等场地环境,合理地选择植物的种植方式,以达到预期的种植效果。

植物种植方式包括自然式与规则式。

自然式的种植方式可以结合微地形设计,如水体驳岸具有高差,根据地形进行植物的选取和种植,缓和水体边界。

道路边界属于硬质景观,而植物属于软质景观,道路边界与植物的交接既可以是面与面的也可以是线与线的方式。

无论是以何种方式都应保证道路边界的挺直,界线的清晰,交界线的面或线都可以通过植物进行软化及修饰,不仅要满足美观的需要,还应满足功能的需求。

道路边界掩映在植物群中,植物顺着道路的方向连续栽植。

这种方式柔化道路边界的效果比较突出,一般选择植物叶子茂盛的或姿态柔美的进行自然式丛植。

但缺点是如果没有管理好,有时对视线会有一定的阻挡。

植物是顺着道路的方向连续栽植,但植物与边界有一定的距离。

这种方式与第一种正好相反,它对道路边界的柔化作用相对较弱,因为边界都呈现在视线范围里。

一般选择修剪了的灌木。

2.3廊的边界营造方法
古典园林中,廊在造景的同时,创造了似透非透的空间关联。

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园林建筑廊与园林围墙形成的复合空间,称为廊墙复合空间。

在边界的线性空间中,廊墙空间属干三维空间,其内外可双向交流,既产生柔性的过渡,同时又增添界面的渗透和层次。

廊墙空间的类型分为单面廊、复廊和双层廊等,廊在平面上又可分为直廊、曲廊和回廊。

以复廊为例分析其与墙组合空间的边界柔性化方法。

复廊和围墙所营造的边界空间极其丰富,其空间的构成要素包括带漏窗的围墙、多变的廊道。

位于苏州的古典园林留园,全园曲廊回环,园中有蜿蜒高低的长廊在670 m以上,联系全园的景观并自成景观。

廊的内壁上嵌有历代著名书法石刻多处,墙上开各种形态的漏窗共200多个,园林内部的景观之间,虽通过围墙相隔,却通过廊道相互连接贯通,漏窗和洞门使两边景色形成了相互渗透的效果,似隔非隔,虚实相生。

留园中的爬山廊随山势起伏,在廊墙交界处用山石花木进行点缀,将小空间作为柔性边界连接。

游览于园中长廊,步移景异,虽沿墙行进,却也无生硬之感,就是边界柔化的效果。

这样的营造手法,实体的墙通过空廊、山石、花木掩映,廊墙结合创造边界空间,并创造了空灵之感,使边界地带富有生气,吸引游人。

通过围墙的划分与廊的曲折变化,可延长景观线,增加空间层次,增加游人观赏的兴趣。

此手法即借助漏窗和植物、山石等元素,形成廊两面空间的柔和连接和过渡。

通道或廊道作用:景观边界是生态系统或景观单元之间的生态流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物种流)流动的通道;过滤或障碍作用:在景观单元之间的生态流的流动中,景观边界犹如细胞膜,起着过滤作用,它使一些组分顺利通过,而另一些组分则受到阻碍,这可能与植被的结构、动物种群的密度等有关;源的作用:由于景观边界两侧物质和能量水平具有显著差异,导致生态流自景观边界向相邻景
观单元的净流动,起到源的作用,这种作用受景观边界的宽度、垂直结构和形状等的影响;汇的作用:景观边界的汇效应是指景观边界吸收和聚集生态流的功能;生境的作用:景观边界有自己特有的生物和环境特征.
2.4水体基质边界营造方法
古典园林中有不同的景观要素,元素基质也不相同。

从水体到陆地区域的过渡,从陆地到假山叠石的区域过渡,过渡区域即边界的存在形式,对园林造景至关重要。

园林中的水体曲径通幽,意境美妙;而水体的边缘驳岸是两种介质的过渡地带。

因此,其驳岸的处理应得到重视,否则容易变成缺乏生气的消极空间。

水体边界若太过生硬,过渡不自然,园林的整体空间就会被割裂开来;若将边界柔化,可呈现出自然的过渡状态,将生硬的消极空间转为积极空间。

在城市中,大片的水景和人工湖的边界处,水景多设计成小溪带状,周边进行绿化,布置小品、亲水空间等,从而创造出优美舒适的自然环境,将生硬的实体边界转变为柔性的景观边界。

但是,在一些城市河堤的堤岸处,原本应该呈现的是生态自然状态,却变成了人工打造的水泥护坡驳岸,边界生硬,了无生气。

除了视觉上缺乏美感,人工河湖中存在着大量的生活产生的废料,包括氮和磷等,加速藻类的繁殖,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质恶化。

基于此,如果河岸边界处设计多层次的植物层,起到缓冲作用,一部分的氮和磷就会被植物阻挡和吸收,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2.5园林硬质边界
园林硬质边界是指由园林硬质材料组成的界线对园林空间的分隔所形成的异质性区域.相对于软质的植物材料来讲,这里的硬质包括除园林建筑、园路以外的园林铺地、小品、构筑物等.园林硬质边界对植物设计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如对树池植物的种植方式、植物的选择、植物的生长发育都有较大的影响。

在滨海园林中,由于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的关系,植物的生长需要起保护作用的硬质边界.在热带园林中,硬质景观需要软质的辅助,也正是由于软质材料的作用,硬质不表现得太“硬”如在巴厘式的庭院中,水池的边界一般是规则的,但是在软质材料的帮助下,庭院的感观效果仍然是较自然的.同时硬质边界又为植物的生长做了一个空间上的规定,这就是热带园林中难能可贵之处。

3.总结语
综合上文所述,可以看出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园林边界在园林的空间景观设计上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园林边界概念的提出是试图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尤其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采用一种新的视角。

也许有人会认为科学性太强,从而使园林作品缺乏艺术性,因此在实际运用上会存在诸多问题。

关于如何兼顾设计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问题,在这里不想更多地讨论。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将园林边界的设计方法在园林设计上加以应用,因此,园林边界的应用原理、设计的程序、设计步骤及分析问题的方法尚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叶敏.园林绿地植物空间营造方法初探[J].西南大学,2010
[2]晋爱香,魏荣荣,门晓丹.浅析园林植物与园林空间景观的营造[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4(21)
[3]刘天宇.园林植物与园林空间景观的营造[J].科技经济市场,2016(4)
[4]宋明杰.园林植物与园林空间景观的营造[J].农村科学实验,2016(4)
[5]窦永红.园林植物与园林空间景观的营造[J].现代园艺,2016(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