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空间布局

合集下载

园林景观设计——园林规划空间布局手法的分析

园林景观设计——园林规划空间布局手法的分析

园林规划空间布局手法的分析摘要:园林规划设计是将待建园林的创意和功能,根据经济条件和艺术法则的指导落实在图纸上的创作过程,目的在于给人们提供一个舒适而美好的外部休憩场所。

但是时代发展到今天,纵观一些新建园林,往往由于对园林空间构成和组合的重要性考虑不周,而使全园显得平淡无奇、一览无余。

因此,如何利用园林空间形式构成规律来提高园林建设的艺术水平,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

本文从园林空间的存在意义、布局手法分析园林空间的利用和创造,阐明了现代园林规划中的设计手法与空间布局技巧。

关键词:园林规划;空间;布局1园林规划设计的原则1.1了解使用者的心理满足人们的需要是园林规划设计的根本目的。

应该首先充分了解设计委托方的具体要求,要最大限度地考虑业主。

强调设计与服务意识之间的互动关系,我们所期盼的掌声来自使用者的信任与满意。

1.2设计应具有独特性设计的职责是创造独特的特性,正如每个人都以其相貌、笔迹或说话方式上表现其各自独特个性一样,园林景观也是如此。

如苏州园林、颐和园等。

1.3注重研究地域人文及自然特征充分的了解园林周围的人文环境关系,环境特点,未来发展情况,如周围有无名胜古迹、人文资源等。

1.4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平衡环境和人的舒适感依赖于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平衡,人性化的需求带来景观的多元化和空间个性化的差异,但它们也不是完全孤立的,设计时尽可能地融入景观的总体次序,整合为一体。

2园林空间的存在意义园林空间是容积空间、立体空间以及二者相合的混合空间。

容积空间是围合、静态、向心的空间;立体空间是填充层次丰富、有流动感的空间;混合空间兼有容积空间与立体空间的特征。

园林中空间的存在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2.1园林空间的“容器”意义园林中的空间实际上是由园林中山石、水体、植物、建筑四大要素所围合起来的“空”的部分,是人们活动的场所。

通俗地说,虽然我们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营造建筑,堆砌假山,种植花木,修建水塘池沼,我们所需要的却不过是园林中“空”的部分。

园林建筑设计的空间处理(1)

园林建筑设计的空间处理(1)
空间组合形式
二、由建筑组群自由组合的开放性空间
具有内聚倾向,借助建筑物和山、水、花木的配合突出整个院落空间的艺术意境,由建筑物围合成的建筑庭院,在传统设计中多以亭、台、阁、馆、轩、榭、舫、楼、廊、厅等建筑单体(点),用廊、墙(线)等围合连接而成,用建筑物围合的庭院空间(面),一方面要使单体建筑配置得当,主从分明、重点突出,在体形、体量方向上要有区别和变化,位置上要彼此能够顾盼,距离避免均等;另一方面要善于运用空间的联系手段,如廊、墙、桥、汀步、院落、道路、铺面等,从抽象构图上说,亭、台、阁、馆、轩、榭、舫、楼、廊、厅等建筑单体是点,廊、墙、桥、汀步、院落、道路、铺面是线,点线结合为面和体,形成院落。如江南较多的私家园林的院落处理和北方北海公园的“静心斋”院落,颐和园的“扬仁风”、“谐趣园”院落等等。
建筑物内部可以看作实,则由建筑、山石、树木等所围合的空间(外部空间)为虚,那么许多的园林建筑(亭、轩、榭、空廊)就成了半虚半实的空间。若庭院中布置着水体、山石、植物等,庭院空间会更觉虚幻、空灵(见图),建筑内外部空间的虚实对比就更强烈。这种空间的对比在中国的园林中运用极为广泛,实际效果也非常成功。
色彩对于空间氛围的塑造有一定的作用。一般讲,暖色可以使人产生紧张、热烈、兴奋的情绪,而冷色则使人感到安定、幽雅、宁静。另外,色彩的冷暖还可以对人的视觉产生不同的影响:暖色使人感到靠近,冷色使人感到隐退。由此可推,功能相似的空间,运用不同的色彩,可以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也会使人有不同的空间感。如烟波致爽殿(图1)和澹泊敬诚殿(图2),它们同在避暑山庄内,有相似的功能,但由于室内色彩运用的不同,便给人不同的感觉。澹泊敬诚给人感觉素雅不失庄严,烟波致爽华丽不失肃穆。图3是典型的江南建筑,图4是祈年殿的内景,可以看出,由于色彩的反差,这两处建筑给了人截然不同的两种感受,江南园林建筑朴素淡雅,北方古代园林建筑华丽庄严。

园林景观设计的九种方法

园林景观设计的九种方法

智能照明控制
利用智能照明系统,根据 光线变化自动调整照明效 果,提升园林的美观度。
无线音乐播放系统
在园林中安装无线音乐播 放系统,创造轻松愉悦的 音乐氛围。
方法九: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考量
方法 雨水收集系统 绿色建筑设计 垃圾分类和处理
说明 收集雨水用于灌溉和园林维护,减少对自来水 的依赖。 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考虑不同材料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雕
创造与园林风格相符的艺术品
2
塑材料,如石膏、铁艺等。
通过艺术品的搭配,增强园林的主题
和文化内涵。
3
合理布局雕塑和艺术品的位置
将雕塑和艺术品巧妙地融入园林中, 增添视觉和审美的享受。
方法八:智能化和科技的运用
绿化自动浇水系统
通过自动浇水系统,合理 利用水资源,提高绿化的 效率。
通过考虑人流线路和路径分布,提升游园的体验和便利性。
方法二:植物的选择和布局
选择各季节植物
设计鲜花盆景
选取能够全年长青或开花盛放 的植物,使园林永远焕发生机。
巧妙利用色彩和层次,打造令 人目眩神迷的鲜花盆景。
布局屋顶花园
充分利用屋顶空间,打造美丽 的绿色花园,提供休闲和美景。
方法三:水景的设计
1
3 利用石材打造座椅和休闲区
将石材巧妙地融入座椅和休闲区的设计中,提供舒适和优雅的休息环境。
方法五:道路和路径的规划
选择合适的材料
选用耐久的材料,如石材或木 材,确保道路和路径的质量和 寿命。
设计曲线和弯道
通过曲线和弯道的运用,增加 行走的趣味和探索感。
利用照明设计
夜晚照明路线,打造浪漫和神 秘的园林氛围。
设置垃圾分类设施,并采取有效的垃圾处理措 施,保护环境。

园林规划设计:第二章第二节园林布局

园林规划设计:第二章第二节园林布局
代表:我国山水园、英式风景园、北京 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
4.混合式 综合规则与自然两种类型 的特点,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没有控制全园的轴线。特点是整齐 明朗、变化无穷。
多用于现代园林中,在较大的现代 园林建筑周围或构图中心,采用规 则式布局;在远离主要建筑物的部 分,采用自然式布局。
一、主景与配景手法
1.主景升高或降低法 6.中心重心法
2.轴线对称法
7.意境引导法
3.视线交点或终点法 8.园中之园法
4.动势集中法
9.尺度突出法
5.对比衬托法
10.多样统一法
二、对景与抑景(障景)手法
对景:多用于园林局部空间的焦点部 位 (入口对面、广场焦点、道路转 折点、草坪一隅等),多用雕塑、 山石、水景、花坛等景物。
多利用建筑的门窗、柱间、假山洞 口等。(角度、位置)
五、透景与漏景手法:
多利用景窗花格、竹木疏枝、 山石环洞等形成。
六、前景与背景:
利用背景衬托、表现主景。
六、前景与背景:
利用背景衬托、 表现主景。
七、配景与添景手法:
配景是指人们视景线前方主景物 的辅助景物。
添景是指人们视野前方 处于中间层次的景物, 增加层次感。
(二)不同视角的风景效果
1.平视风景:以视平线为中心的30`夹角 多利用平地
2.仰视风景:大于45`、60`、80`、90` 多利用山地
3.俯视风景及效果: 小于45`—深远, 小于30`—深渊, 小于10`—凌空, 小于0`—欲缀感 多利用盆地、凹地
(三)花坛设计的视角视距规律
利用植物个体与群落在不同季节的 外形与色彩变化。
5.园林建筑群组的动态序列布局
利用建筑的使用功能、艺术形式及 布置安排。

园林景观艺术手法----空间序列布局

园林景观艺术手法----空间序列布局

空间序列节奏
中国传统园林多半有规定出入口和路线,明确的空间分隔和 构图中心,主次分明的区域. 一般简单的序列有两段式和三段式.期间还有多次转折,由低 潮发展至高潮,接着又经过转折、分散、收缩到结束。
编辑课件
19
空间序列节奏
为了适应现代生活节奏的需要,多数综合性园林采用多入口、 循环道路的系统、多景区多划分,分散式游览路线的布局方 法。以容纳成千上万游人的活动需求。因此现在综合性园林 风景区采用主景区领衔,次景区辅佐,多条展示序列。
八音涧曲折高下,空间 形体变化奇特,潺潺细 水击打到石头上的声音
不绝于耳
九狮台与含 贞斋确立的 独立空间显 得雅致
七星桥分割了长条形 的水面,增加了景深和 层次.使全园的精华荟 萃于此
通过廊道把湖和绿地分居两侧
无锡寄畅园
编辑课件
5
空间分隔
利用廊道作为分隔空间的手段. 游人行走其中时能同时观赏两
边景色.这是被分隔的两个空间 似乎交融在一起.
编辑课件
20
空间序列节奏
园林空间序列的展示, 主要依靠道路系统的导 游职能,因此道路的类 型就显得部分重要。多 种类型的道路体系为游 人提供了动态游览的条 件,因地制宜的园景布 局又为动态序列展示打 下了基础。
编辑课件
21
编辑课件
11
空间对比
不同形状的空间也可以产生 对比作用.整齐规律的空间与 自然不规则的空间常因为气 氛上的不同产生了一种强烈 的对比作用.拙政园西部塔影 亭至留听阁是一段狭长的水 域空间,与三十六鸳鸯馆所对 广阔的景色形成对比.在强调 塔影亭区域的纵深感的同时, 也强化了三十六鸳鸯馆广阔 的景色.经过对比之后给游人 留下深刻印象.
编辑课件

园林景观设计的手法

园林景观设计的手法

园林景观设计的手法园林景观设计是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的创造性组织和构造,以满足人们对于环境美学和休闲娱乐的需求。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设计师会使用一系列手法来创造出独特且令人满意的园林景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园林景观设计手法,供参考。

1.空间划分:通过使用路径、围墙、绿化带、水景等手段,将整个园林划分成不同的区域,并利用不同景观元素在各个区域之间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功能。

例如,主入口通常会通过门和壮观的景观布置来引导人们进入园区。

2.景点布局:景点是园林中最醒目和重要的元素之一,设计师会根据整体布局和主题,选择合适的位置和形式来设置景点。

景点可以是小桥、流水、雕塑、建筑等各种形式,通过景点的布置,可以吸引游客的目光,营造出独特的景观效果。

3.视觉导引:视觉导引是指通过合理的布局和安排,引导游客在园林中有序地游览和观赏景观。

设计师会通过路径、植物、景点等元素来引导游客的视线,创造出整体和谐、有序的观赏过程。

4.植物配置:植物是园林景观设计中至关重要的元素之一,设计师会根据景观的功能和主题,选择和搭配不同的植物来营造出理想的景观效果。

植物的选择可以根据其形状、颜色、纹理等特征来进行,通过植物的配置,可以创造出不同的空间层次和氛围。

5.材料运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材料运用包括地面材料、建筑材料、水景材料、装饰材料等。

设计师会根据景观的主题和效果,选择合适的材料来构建园林空间,通过材料的质感、颜色、形状等特性,来创造出独特的景观效果。

6.光影效果:光影效果是园林景观中常见且重要的设计手法,通过合理的布置植物和建筑,可以利用阳光的照射和阴影的投射来创造出丰富的光影效果。

这种效果可以增强景观的层次感,使整个园林更加生动和有趣。

7.水景设计:水景是园林景观设计中常见且重要的元素之一,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可以创造出各种形式的水景效果,如喷泉、瀑布、池塘、溪流等。

水景可以为园林增加活力和动感,也可以带来凉爽和放松的感觉。

《园林景观设计》2

《园林景观设计》2

一、园林空间的类型→(一)根据空间的开敞或围合程度→3.半开敞半围合空间 半开敞半围合空间是指四周某些部分被遮挡,不完全开敞的空间。根据功能和设计的需要, 其开敞的区域有大有小。这类空间一方面能够使人们得到一定的安全感,一方面又能引导人们 的视线,让人们通过开敞面欣赏其他空间的景色。
在纪念性园林中,通常将纪念碑置于园路一端,在园 路两旁栽种树木,让人们将视线集中于纪念碑上。
01 园林景观设计的的空间组织
一、园林空间的类型→(二)根据边界的明确度、计划性的强弱
1.积极空间
积极空间是指设计师根据某种目 的设计的,具有明确边界及特定 功能的空间。这类空间往往 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计划性,空 间内的景物设置具有秩序性和可 持续性,如按照规划建造的城市 广场、公园等。
2.消极空间
01 园林景观设计的的空间组织
一、园林空间的类型→(一)根据空间的开敞或围合程度→1.开敞空间
开敞空间是指四周及顶部均无物体遮挡,全部敞开 的空间。四周有物体遮挡,但并不阻碍人们的视线的空 间,也可以称为开敞空间。这类空间一般较为开阔,有 足够的空间供人们自由活动,能让人心情舒畅,产生轻 松自由的满足感。开敞空间多应用于开放式绿地中,如 公园中的草坪、开阔水面等。
01 园林景观设计的的空间组织
二、园林空间的组织→(三)空间的组合
空间的对比与变化 空间的重复与再现
空间的衔接与过渡
01 园林景观设计的的空间组织
二、园林空间的组织→(三)空间的组合
空间的层次与渗透 空间的序列与引导
01 园林景观设计的的空间组织
二、园林空间的组织→(三)空间的组合
小园林的空间情趣——西泠印社
02 园林景观设计的景观布局
一、景观布局的形式

园林基础设计知识点

园林基础设计知识点

园林基础设计知识点园林设计是指通过对园林空间、景观、植被等因素的合理组织与布局,创造出美丽、宜人的园林环境的过程。

在园林设计的实践中,设计师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设计知识和技巧,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园林基础设计知识点。

一、空间布局1. 创造景观层次感:通过在园林空间中设置不同高度的植物、构筑物或地形,使整个园林具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这可以通过在园区内设置高低起伏的地形、使用不同高度的树木和植物来实现。

2. 确定流线布局:在园林设计中,流线是指人们在园区中行走的路径和路线。

流线布局的合理性对于提升园林的功能和美观至关重要。

设计师需要根据园区的规模、功能和景观特点,确定主要流线和次要流线的走向和分布。

3. 营造空间层次:通过合理设置空间的大小、形状、位置和高度,使园林空间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层次感。

设计师可以通过设置高低不同的围墙、树篱或花坛,以及使用不同尺寸的座椅和装饰物来实现空间层次感。

二、景观设计1. 植物选择与搭配:在园林设计中,植物是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

设计师需要根据园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和景观特点,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并合理搭配它们的颜色、形态和生长习性。

2. 水景设计:水景是园林设计中常见的景观形式之一。

通过合理设计水池、喷泉、溪流等水景元素,可以给园林增添活力和动感。

设计师需要考虑水景的位置、尺寸、形状以及水流的流动方式,以达到美观与实用的效果。

3. 光影设计:光影是园林设计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景观元素。

通过调整植物的布局、选择适当的光线角度和光源,可以产生不同的光影效果,增加园林的美感和神秘感。

三、硬景设计1. 材料选择:在园林设计中,硬质材料如石材、木材和金属材料等的选择与搭配是非常重要的。

设计师需要考虑材料的质地、颜色、形状和纹理等特点,使其与园林的整体风格和环境相协调。

2. 建筑物设计:园林中的建筑物如亭台楼阁、步道桥梁等也是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计师需要结合园区的风格和功能,合理设计建筑物的形式、结构和装饰,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融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主要内容
园林布局、立意和园林布置的形式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立意与布局
规则式、自然式园林布局形式的内容和
要素构成
园林设计方法
(1)对景对景是园林造景常用的手段之一。

对景是人与景物之间形成直接面
对的关系,是指从一个给定的观察点所
观察到的景致。

对景具有相对之意,它
往往是一个视觉中心,对整个构景起着
主导的作用。

对景又可分为直接对景和
间接对景。

直接对景是视线与景直接产
生关系,间接对景会在视线与景的引形
成一定的偏移和隐蔽,景物不一定设在
道路的轴线上或行走的路线上,使人在
不经意间去发现景物,给人以惊异或若
隐若现之感。

(2)借景借景也是园林设计中常用
的方法。

借景就是借助一定的组景手段,将其他空间景物纳入所设置的组景范围。

(3)障景障景也称作抑景。

障景顾名思义具有隐藏之意,是利用欲显故隐、欲扬先抑的手法,对景物进行必要的遮挡。

障景在处理上可由植物、山石或其组合的景物构成屏障。

(4)漏景漏景是一种随意的造景方法,通过稀疏的植物群落或栏杆显现前方的景物,借以引起人的联想,激发人的探究感。

古代园林的漏窗便是一例。

窗外景物体现为点状时适合框景,体现为面状或散点状时,使用漏景手法可使景色若隐若现,含蓄雅致,内外渗透。

这也是漏窗之所以称为漏景的原因。

(5)框景是根据选择的特定视点,利用窗框、岩洞、墙洞透视景物,观赏由树干或框架、山洞所围合成的景色构成一幅仿佛镶嵌于镜框内的立体画面,尽管框景是中国园林设计的一种手法,但在西方的园林设计中也屡有应用。

在任何情况下,为了保证框景的效果,要注意避免由于景框形状和细节上的繁杂而分散游人的注意力。

(6)夹景夹景主要是在主景前限定一狭长空间,用于突出、强化主景,或起到屏障周围无半景物的效果。

在园林设计中,利用自然地形构成夹景虽有极好的效果,故常以人工方法构建夹景。

(7)隔景隔景主要利用隔墙、植篱、密植的树木将景物划分为不同的景观空间,形成多个视点,隔景还可将又差又乱的景象用培体、竹篱、植物等遮挡起来。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重点掌握规划式和自然式的园林布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