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练习 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实验 测量做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 课件(17张)

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实验 测量做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 课件(17张)
更接近

m/
m/s,2点的速度
解析:由毫米刻度尺可读出 0,1,3,4 点的读数分别是 10.00 cm、12.60 cm、22.60 cm、30.00 cm。
由题意知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Δt=4×0.02 s=0.08 s,由读数可得 1,3 两点和 1,4 两点间的
=0.625 m/s,
=0.725 m/s。
1,3 两点更接近 2 点,故 2 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 1,3 两点间的平均速度 0.625 m/s。
答案:见解析
[即时训练] (2022·安徽蚌埠期中)在“测量小车的瞬时速度”实验中,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只需打出一条纸带,然后进行数据处理
B.为使测量更为严谨,应把打下的第一个点作为计时起点
答案:见解析
C.为了便于测量,应舍掉开头一些过于密集的点,找一个适当的点作为计时
起点
D.两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必须是0.1 s
解析:小车在钩码的牵引下运动时,采用多次测量,打出多条纸带,进行数
据处理,有利于减小误差,故A错误;开始时密集的点,点距过小,测量误差
较大,故应舍去,找一个适当的点作为计时起点,故B错误,C正确;两相邻计
位置
1
2
3
4
5
v/(m·s-1)
1.20
1.00
0.80
0.60
0.40
答案:见解析
[例2] 如图所示是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时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
部分,从0点开始依照打点的先后依次标为0,1,2,3,4,5,6,…。现测得0,1间
的距离x1=5.18 cm,1,2间的距离x2=4.40 cm,2,3间的距离x3=3.62 cm,3,4间

高中物理 1.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 1.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判一判 (1)很小的物体一定能看成质点。 ( ) ) ) (2)同一物体有时可看成质点,有时则不能。( (3)质点与几何中心点一样,没有区别。(
提示:(1)错, (2)对, (3)错。 能够看成质点的条件是,当所研究的问题能够忽略物体的大小、形状时,才能看成质点,与物体 本身大小无关,因此(1)错,(2)对,几何中心点无质量,(3)错。
[典题探究] 例 2 如图所示,由于风,河岸上的旗帜向右飘,在河面上的两条船上的旗帜分别向右和向左飘,两 条船的运动状态是( )
A. A 船肯定是向左运动的 B.A 船肯定是静止的 C. B 船肯定是向右运动的 D. B 船可能是静止的
(1)河岸上的旗帜向右飘,说明风向哪个方向吹。
提示:向右吹。 (2)该问题除了考虑船的运动方向,还需要考虑什么? 提示:还要考虑船与风的速度大小。
[解析] 甲车内同学看到乙车不动,说明甲车和乙车运动情况相同,乙车内同学看到树木向西运动, 说明乙车在向东运动。
考点三 建立坐标系的意义及方法 [重难突破] 1.意义 借助适当的坐标系,可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 2.方法 直线坐 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 可以以这条直线为 x 轴,在直线上规定原点、 标系 二维坐 标系 三维坐 标系 即一维运动时 当物体在某一平面内做 曲线运动,即二维运动 时 当物体在空间内运动时 正方向和标度,建立直线坐标系 需用两个相互垂直的坐标确定它的位置,即二 维坐标(平面坐标) 需采用三个坐标确定它的位置, 即三维坐标(空 间坐标)
[典题探究] 例 3 从一深 4 m 的井中用水桶提水,出井口后再往上提升 1 m,选井口处为原点,水桶竖直向上提升
-4 m ,最后水桶的位置坐标为________ 1m 的路线为 x 轴,向上为正方向,则水桶在水面时的位置坐标为________ 。 0 5m 。 如果选水面为坐标原点,那么水桶在水面时的位置坐标为________ ,最后水桶的位置坐标为________

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套ppt课件

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套ppt课件

一、时刻和时间间隔
0 1 2 3 4 5 t/s 前三秒 前二秒 前一秒
3.时间的测量:在实验室中常用秒表和打点计 时器.
课堂练习:
1.学习了时间与时刻,蓝仔、红孩、紫珠和黑 柱发表了如下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A ) A. 蓝仔说,下午2点上课,2点是我们上课的 时刻 B.红孩说,下午2点上课,2点是我们上课的 时间 C.紫珠说,下午2点上课,2点45分下课,上 课的时刻是45分钟 D.黑柱说,2点45分下课,2点45分是我们下 课的时间
提问
一、机械运动 1、定义:物体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注:①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②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着; ③描述物体的运动必须要有个参照标准; ④位置的变化: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 物体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
二、物体和质点
1、质点的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2、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条件:
课课 课
8 45min 945min 10
上午前两
节课开始与 结束的时刻 及两节课与 t/h 课间休息的 时间间隔
10min
2.时间间隔:是指两时刻的间隔,在表示时间
的数轴上用线段来表示.时间间隔简称时间.
一、时刻和时间间隔
第二秒末 第一秒末 第三秒末
0 1 2 3 4 5 t/s
第一秒
第三秒
第二秒
比较,消去大部分误差,得到一个比较准确的位置。实验表明,利用差分 GPS,定位精度可提高到5米。
全球定位系统属于美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是在子午仪卫星导航系统的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采纳了子午仪系统的成功经验。和子午仪系统一样,
全球定位系统由空间部分、地面监控部分和用户接收机三大部分组成。该 系统的空间部分使用 24 颗高度约 2.02 万千米的卫星组成卫星星座。 21+3 颗卫星均为近圆形轨道,运行周期约为 11 小时 58 分,分布在六个轨道面 上(每轨道面四颗),轨道倾角为 55 度。卫星的分布使得在全球的任何地 方,任何时间都可观测到四颗以上的卫星,并能保持良好定位解算精度的 几何图形( DOP )。这就提供了在时间上连续的全球导航能力。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1.1质点参考坐标系课件(共11张PPT)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1.1质点参考坐标系课件(共11张PPT)
•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2021/3/182021/3/182021/3/183/18/2021 8:47:18 AM •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1/3/182021/3/182021/3/18Mar-2118-Mar-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1/3/182021/3/182021/3/18Thursday, March 18, 2021 •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1/3/182021/3/182021/3/182021/3/183/18/2021
(1)描述物体的运动,必须首先选择参考系。 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 (2)参考系选择不同,运动描述的结果可能 会不同。 (3)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择同一 个参考系。
巩固与练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参考系就是不动的D物体
B.任何情况下,只有地球是最理想的参考 系
C.不选定参考系,就无法研究物体的运动
说法正确的是 B A.以甲车为参考C 系,乙车在向东行驶
B.以甲车为参考系,乙车在向西行驶
C.以乙车为参考系,甲车在向东行驶
D.以乙车为参考系,甲车在向西行驶
三、坐标系
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运动,我们要建立坐标 系。
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1/3/182021/3/18Thursday, March 18, 2021
(4)火车过电线杆时,计算火车过杆时间, 可将火车看成质点吗?为什么?
问题与思考:
物理中的“质点”和几何中的点有什么相同 和不同之处?

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动量守恒定律第1节动量课件

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动量守恒定律第1节动量课件

车辆的碰撞
微观粒子间的碰撞
台球的碰撞、汽车间的碰撞、微观粒子的 碰撞,这些运动似乎有天壤之别。然而,物 理学的研究表明,它们遵从相同的科学规 律——动量守恒定律。
一、寻求碰撞中的不变量
A B
用两根长度相同的线绳,分别悬挂两个完全相同的钢球 A、 B,且两球并排放置。拉起 A 球,然后放开,该球与静止 的 B 球发生碰撞。
谢谢!
2.[2019·浙江湖州高二期末]一个质量为0.18 kg的垒球以20 m/s的水 平速度向右飞向球棒,被球棒打击后反向水平飞回,速度大小变为40
m/s,则这一过程动量的变化量B为( )
A.大小10.8 kg·m/s,方向向右 B.大小10.8 kg·m/s,方向向左 C.大小3.6 kg·m/s,方向向右 D.大小3.6 kg·m/s,方向向左
解:以向右为正方向。 初态动量 p=mv=0.6 kg·m/s 末态动量 p'=mv'=-0.6 kg·m/s 动量的变化量△p=p'-p= -1.2 kg·m/s ∆ p 的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1.2 kg·m/s
本课小结
1.动量的理解 p mv
2.动量与动能的区分 3.动量的变化量
(1)表达式:p p' p
实验结论:碰撞后 A 球停止运动而静止,B 球开始运动,最终摆到和 A球拉起时同样的高 度。A的速度传递给了B
猜想:碰撞前后,两球速度之和是不变的?
C B
将上面实验中的A球换成大小相同的C球, 使C球质量大于B球质量,用手拉起C球至某一高度后放开, 撞击静止的B球。

实验结论:B摆起的最大高度大于C球被拉起时的高度,碰撞后B球获得较大的速度 猜想:碰撞前后,两球速度之和并不是不变的,两球碰撞前后的速度变化跟它们的质量有 关系。

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一章实验: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ppt

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一章实验: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ppt

利用数据计算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求解平均速度:
Δx 根据v= Δt ,求出任意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两点间的位移Δx可以用刻度尺测量 出,Δt为两点间的间隔数与单个时间间隔0.02 s的乘积。如图所示,
将打好点的纸带从能够看清的某个点开始,往后数出若干个点,比如共数出n个 点,用刻度尺测出第一个点到第n个点的距离Δx,并算出这n个点的时间间隔,
间平均速度为 v 1=__________m/s,在2与3两点间的平均速度 v 2=
________m/s。据此可判定小车做________运动。
答案:0.1 0.3 0.48 加速 每五个打印点取一个计数点,接在50 Hz交流电源上,因此0与1两点之间的时间
间隔是0.1 s;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可知小车在0与1两点间平均速度为: v 1=
第2课时 实验:测量纸带的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打点计时电源,待打点计时器打点稳定后,再拉动纸 带。 (2)打点计时器不能连续工作太长时间,打点之后应立即关闭电源。
在“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实验中”,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1)把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面上,纸带穿过限位孔,把复写纸套在定位轴 上,并且压在纸带上面。 (2)把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两个接线柱接到6 V的低压交流电源上。
Δx 则平均速度 v =(n-1)T (T=0.02 s)。
2.粗略计算瞬时速度:
当一段位移Δx对应的时间Δt很小时,我们可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来表示Δt
中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如图所示,
Δx
Δx
Δt 可以大致表示C点的瞬时速度,即vC=Δt ,A、B两点离C点越近,算出的平
均速度越接近于C点的瞬时速度。然而A、B两点距离过小时,测量误差会增大,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全套课件ppt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全套课件ppt
图1-1(3) 多维坐标系(如三维立体空间坐标系):物体的运动不在 同一平面内时,可以建立多维坐标系.
方法指导
一、理解质点 例1 2008年8月16日,牙买加运动员博尔特在北京奥运会 上以9秒69打破男子百米跑世界纪录,再创速度极限.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博尔特的100米飞奔中,可以将他看做质点 B.教练为了分析其动作要领,可以将其看做质点 C.无论研究什么问题,均不能把博尔特看做质点 D.是否能将博尔特看作质点,决定于我们所研究的问题
例如研究火车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一般选取火车作为 参考系;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选地面或相对地面不 动的物体作为参考系,这时,参考系常可以略去不提,如 “汽车运动了”,就不必说成“汽车相对地面运动了”.
(2)参考系的选取可以是任意的.在实际问题中,参考系的 选取应以观测方便和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基本原则.
的研究,我们往往会抓住主要因素,忽
略重要因素使所研究的问题得到简化,
于是引入质点的概念。
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质量的点
基础梳理
知识精析
一、质点的条件 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的,可视为质 点。
二、质点 1.质点的特点:具有质量,占有位置,无体积和形状,是一 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 三、理想化模型 1.理想化模型是为了使研究的问题得以简化或研究问题方便而进 行的一种科学的抽象,实际并不存在. 2.理想化模型是以研究目的为出发点,突出问题的主要因素,忽 略次要因素而建立的物理模型.
出发点坐标
最高点坐标
落地点坐标
地面为原点
3m
8m
0
抛出点为原点
0
5m
-3 m
同步达标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题至 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人教版物理高中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第1节 动量PPT教学课件

人教版物理高中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第1节 动量PPT教学课件

第1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 动量守恒定律
(1)若mA=mB,碰后A球静止,B球偏角β=α,这说明A、B两球碰撞后交换了速度; (2)若mA>mB,碰后A、B两球都向右摆动; (3)若mA<mB,碰后A球反弹,B球向右摆动。 结论:以上现象说明A、B两球碰撞后,速度发生了变化,当A、B两球的质量关系不同时,速度
第一章 动量守恒定律
(2)利用三角形定则求Δp。
第1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 动量守恒定律
解析
小球刚落到斜面上时,设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则有tan
α=
vy v0
=2
tan
θ=
3 2
,
解得vy=3 m/s
小球刚落到斜面上时的速度v=
v02 vy2 =
13 m/s,小球的动量p=mv= 13
10
kg·m/s,方向与速度
方向一致,即斜向左下方,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且tan α= 3 。
2
(2)小球的动量的变化量Δp=mvy=0.3 kg·m/s,方向竖直向下。
答案
(1) 13
10
kg·m/s,方向斜向左下方,与水平kg·m/s,方向竖直向下
变化的情况也不同。
3.寻求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几个关键点
(1)在一维碰撞的情况下,与物体运动有关的量只有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速度,因此需测量
物体的质量和速度。
(2)规定某一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如果速度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一致,取正值,相反则取负值。
(3)光电门测速:利用公式v=
x t
,式中Δx为挡光片的宽度,Δt为遮光时间。还可借助打点计时
第1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 动量守恒定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