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铝 课件新课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教案铝

高中化学教案铝

主题:铝
一、学习目标:
1. 了解铝的基本性质;
2. 理解铝的常见用途;
3. 掌握铝的制取方法。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1. 铝的化学性质;
2. 铝的制取方法。

三、教学过程:
1. 铝的基本性质
铝是一种轻质、耐腐蚀的金属,为银白色。

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化学性质稳定,在常温下不会与空气发生反应。

2. 铝的常见用途
铝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金属之一。

主要用途有:
- 制造航空器、火箭、汽车等轻质工业材料;
- 制造铝箔、铝合金门窗等日常用品;
- 用于电力和电力传输线路的绝缘体材料等。

3. 铝的制取方法
铝的主要制取方法是电解法。

具体过程如下:
- 将经过氧化、质纯化的氧化铝粉末加入氯化铝和氧化铝混合物中通电;
- 在高温下,氯化铝被还原为铝金属,沉积在阴极上。

四、实践活动:
1. 观察实验:观察铝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
2. 实验操作:自行设计一种制取铝的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验证。

1.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完成相关习题;
2. 思考铝的应用领域,撰写一篇小短文。

六、教学反馈: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验结果,及时总结教学内容,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以上为铝的化学教案,希望能对学生学习化学知识有所帮助。

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三节 铝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化学教案

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三节 铝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化学教案

《铝》教学设计本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本节知识用时二课时,本设计为第二课时。

以省级重点高中实验班学生为教学对象。

一、教学设计思路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铝是生活、生产中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在地壳中含量丰富。

铝除了具有较活泼金属的通性外,还具有特殊的性质——两性,这一课时的学习既深化了对金属化学性质的认识,也为今后学习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的性质打下基础,提供了认识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方法,说明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重点:铝的氧化、铝的钝化、铝的两性。

教材难点: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2、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铁、镁的性质及金属活动性顺序,但是铝与碱液的反应对学生来说应该是非常稀奇的。

另外,学生对于铝表面形成的致密、坚硬的氧化铝薄膜认识还不全面、不深入,因此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两个重点内容,提供以实验探究为主、以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为辅,来认识金属性质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3、教学设计重点及基本思路设计思路如下:①通过“展现矛盾——金属铝是否活泼?”引课,并采用“会自动长毛的铝鸭子”演示实验激趣,使学生产生认知矛盾。

②围绕铝具有的“金属通性”和“个性”展开教学内容,学生通过猜测、实验验证掌握铝与氧气的反应;通过实验掌握铝置换不活泼金属、铝与酸的反应、铝的钝化现象;通过实验和讨论掌握铝与NaOH溶液的反应。

③通过展示铝制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渗透铝的物理性质、用途等。

二、教学方案设计1、教学目标通过实例了解铝的物理性质,并能列举铝制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在探究铝的化学性质的过程中进一步领会“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基本方法和程序”,掌握铝的金属通性和特性;通过对铝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好化学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实验探究,体验小组合作的乐趣,关注材料与化学的关系。

2、教学方法实验法、讲授法。

3、教学准备信息素材:多组生活中铝制品等照片、氧化铝的资料卡片等;实验素材:一只长好毛的“铝鸭子”、铝箔、硝酸汞溶液、稀硫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酒精灯、表面皿等;课前分组:课前按照学生的知识层次,优困结合,将学生分为4个组。

2024年高中化学第4章材料家族中的元素第2节铝金属材料第1课时铝与铝合金教案鲁科版必修1

2024年高中化学第4章材料家族中的元素第2节铝金属材料第1课时铝与铝合金教案鲁科版必修1
解答:铝合金的强化机制主要包括冷加工强化和合金化强化。冷加工强化是通过冷变形(如轧制、拉伸等)使铝合金晶粒变形,从而提高其强度。合金化强化是通过向铝中加入其他元素(如铜、镁、硅等)形成合金,改变铝合金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5. 题目:分析铝合金在航空领域的应用优势。
解答:铝合金在航空领域的应用优势主要体现在其轻质、高强度、良好的加工性能和抗腐蚀性能。轻质可以减轻航空器的重量,提高燃油效率;高强度可以保证航空器的结构安全;良好的加工性能有利于制造复杂的航空器零部件;抗腐蚀性能可以提高航空器的使用寿命。
- 铝的化学性质
- 铝的提取与制备
- 铝合金的性质与应用
- 铝的环保与未来发展趋势
2. 内容要点:
- 电子排布、活泼化学性质
- 霍尔-埃鲁法、电解原理
- 合金成分、强化机制
- 环保优势、回收利用
3. 结构设计:
- 中心:铝与铝合金主题
- 周边辐射:性质、制备、应用、环保等分支
- 逻辑关系:箭头连接,展示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Al + O2 + 3H2O → Al(OH)3
Al(OH)3 → Al2O3 + 3H2O
3. 题目:简述铝的提取方法及所需原料。
解答:铝的主要提取方法是霍尔-埃鲁法,需要的主要原料是氧化铝。
氧化铝在电解槽中电解生成铝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
2Al2O3 → 4Al + 3O2
4. 题目:解释铝合金的强化机制。
- 性能:铝合金的物理性能(如密度、硬度)和机械性能(如抗拉强度、延伸率)。
- 强化机制:冷加工强化、合金化强化等强化方法的机理和效果。
- 应用:铝合金在航空、汽车、建筑等领域的具体应用实例。
4. 铝的环保与回收

高中化学金属铝的教案

高中化学金属铝的教案

高中化学金属铝的教案班级:高中化学课程时间:1节课(45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金属铝的性质和特点;2. 理解金属铝的制备方法和用途;3. 掌握金属铝在生活和工业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金属铝的性质、制备方法和用途。

难点:金属铝与其他金属的比较。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2. 实验材料:化学试剂和实验器材;3. 教学辅助材料:名为“金属铝的性质和特点”的PPT。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我们在前几节课学过的金属有哪些?铝是什么金属?2. 引入主题:今天我们将学习关于金属铝的性质和特点。

二、学习内容介绍(10分钟)1. 展示PPT,介绍金属铝的性质和特点,如金属铝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等。

2. 讲解金属铝的制备方法和用途,引导学生了解金属铝在生活和工业中的重要性。

三、实验与探究(15分钟)1. 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金属铝在特定条件下的反应,比较其与其他金属的不同之处。

2.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讨论金属铝与其他金属的比较。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答一些问题,巩固所学知识;2.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金属铝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价值。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请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金属铝的更多用途和制备方法;2. 可以设计一道思考题,引导学生思考金属铝的优劣之处。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对金属铝的性质、特点、制备方法和用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实验和讨论,学生也可以掌握金属铝与其他金属的比较。

希望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更好地理解金属铝的重要性,并将相关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学习中。

高中化学《铝金属材料》的教案

高中化学《铝金属材料》的教案

高中化学《铝金属材料》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铝的性质、制法和应用,掌握铝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培养学生对金属材料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铝的性质:铝的物理性质、铝的化学性质。

2. 铝的制法:电解法、热还原法。

3. 铝的应用:铝在建筑、交通、电子等领域的应用。

4. 铝的冶炼实验: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备铝。

5. 铝的腐蚀与防护:铝的腐蚀原理、铝的防护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铝的性质、制法和应用,铝的冶炼实验。

2. 教学难点:铝的腐蚀与防护。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铝的性质、制法和应用。

2. 利用实验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铝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电解池、熔融氧化铝、电流表、电压表等。

2. 教学课件:铝的性质、制法和应用的相关图片和视频。

3. 教学素材:铝的腐蚀与防护的案例资料。

4. 学生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3-4人。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铝制品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铝的性质和应用。

2. 讲解铝的性质:介绍铝的物理性质(如密度、熔点等)和化学性质(如氧化、还原等)。

3. 讲解铝的制法:详细阐述电解法和热还原法的原理和过程。

4. 铝的应用:介绍铝在建筑、交通、电子等领域的应用。

5. 铝的冶炼实验:分组进行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备铝的实验。

6. 铝的腐蚀与防护:讲解铝的腐蚀原理和防护方法。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铝的性质、制法和应用。

8. 布置作业:设计一道关于铝的性质、制法或应用的课后习题。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效果: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了解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人教版高中化学铝的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铝的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铝的教案主题:铝及其应用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1)了解铝的性质、产地及制取方法;(2)了解铝的化学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3)了解铝合金的制备及应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示例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3. 情感态度:(1)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2)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铝的性质、产地及制取方法;2. 铝的化学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3. 铝合金的制备及应用。

三、教学过程1. 铝的性质、产地及制取方法(1)组织学生分组查找资料,了解铝的性质、产地及制取方法;(2)讲解铝的性质、产地及制取方法;(3)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铝的性质。

2. 铝的化学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1)教师讲解铝的化学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2)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铝在生活中的应用;(3)组织学生观察实验,验证铝的化学性质。

3. 铝合金的制备及应用(1)讲解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领域;(2)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制备铝合金;(3)讨论铝合金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点和局限性。

四、教学反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及难点,检查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课后拓展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课外阅读,了解更多关于铝及其应用的知识,拓展学生的化学视野。

六、教学评价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了铝的性质、化学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等知识,培养了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实验技能,同时培养了对环境和资源保护的意识。

铝的性质教案高中化学

铝的性质教案高中化学

铝的性质教案高中化学年级:高中科目:化学知识目标:1. 了解铝的基本性质;2. 掌握铝的化学性质;3. 能够分析铝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 铝的物理性质;2. 铝的化学性质;3. 铝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铝与铁的区别;2. 铝的腐蚀性;3. 铝的生产过程。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实验器材:铝箔、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等;3. 学生用的手册。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铝的应用场景,引起学生兴趣;2. 提出问题:铁和铝有什么区别?为什么铝可以用于食品包装?二、讲解铝的物理性质(10分钟)1. 铝的外观、密度、熔点和沸点等基本性质;2. 铝的弹性和导热性等特点;3. 与铁的比较。

三、讲解铝的化学性质(15分钟)1. 铝在酸和碱中的反应;2. 铝的氧化反应;3. 铝和水的反应;4. 铝的腐蚀性及防腐蚀方法。

四、实验演示(15分钟)1. 将铝箔放入盐酸中,观察其溶解反应;2. 将铝箔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其反应。

五、讲解铝的生产过程(10分钟)1. 介绍铝的制取方法;2. 铝的提炼过程;3. 铝的精炼和加工。

六、总结与展望(5分钟)1. 总结铝的物理与化学性质;2. 展望铝的应用前景。

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教材,复习铝的性质;2. 进一步研究铝在工业和生活中的应用;3. 准备一份小组讨论报告,介绍铝的重要性和可持续发展。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全面了解铝的基本性质、化学性质和生产过程,并深入了解铝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通过实验演示,学生能够亲身体验铝在不同环境下的反应特点,加深对铝性质的理解。

在今后的学习中,学生将更好地理解金属材料的特性和应用价值。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案铝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案铝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案铝
课题:铝及其化合物
教学内容:铝的性质、用途以及铝和其化合物的制备和性质。

教学目标:
1. 了解铝的性质、用途以及铝和其化合物的制备和性质;
2. 掌握铝的制备方法及其物化性质;
3. 理解铝和其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铝的性质及用途;
2. 铝和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性质。

教学方法:
1. 同步授课;
2. 实验演示;
3. 小组讨论。

教学过程:
一、引入:通过视频或图片展示铝的性质和用途,引发学生对铝及其化合物的兴趣。

二、铝的性质及制备方法:
1. 讲解铝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2. 分析铝的制备方法及其反应机理。

三、铝的用途及其化合物:
1. 探讨铝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 研究铝的主要化合物及其特性。

四、实验演示:进行铝的制备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观察反应过程和结果。

五、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铝和其化合物的生产和应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六、课堂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铝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和实用价值。

七、作业布置: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更多有关铝及其化合物的信息,并撰写一份知识总结。

教学反馈:收集学生对于本节课内容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拓展:可进一步探讨铝和其化合物在工业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思维深度。

【教案结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 液反应,当两个反应放出的气体 相同状况 下体积相等时,反应中消耗的HCl和NaOH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
• (3)除去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可选用 下列溶液中的( )
• A 盐酸 B 稀硝酸 • C 氨水 D 浓氢氧化钾溶液
上述鉴别实验中能用盐酸吗?
• 复习盐酸分别与MgO和Al2O3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
• 归纳结论: • 氧化铝与其他的金属氧化物不同。它不仅
能与酸反应,还能与强碱反应,是两性氧 化物。
3、氢氧化铝 Al(OH)3
实验1:向氢氧化铝沉淀中加入盐酸 现象: 白色沉淀溶解成无色溶液
•是A一l(O种H两)3既A性l能(氢O与氧H)酸化3+反物3H应。C又l=能Al与Cl强3+3碱H反2O应,
思考:活泼与较活泼的金属能与酸发生反应生成氢
气,那么有没有金属是可以跟碱发生反应的呢?
实验3-4 课本51页
实验现象: 两支试管均有气泡产生,将点燃的木条 放在试管口,可观察到蓝色火焰。反应 放热。
实验结论: 铝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 反应。二者均生成氢气。
2Al + 6HCl = 2AlCl3 + 3H2 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 你能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吗?
• Al2(SO4)3+6NH3·H2O=2Al(OH)3↓+3(NH4)2SO4
讨论
• 在上述实验中,能用NaOH溶液代替氨水吗? 为什么?
• 答:不能,因为NaOH是强碱,能将生成的 Al(OH)3溶解。
实验2:向氢氧化铝沉淀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现象: 白色沉淀溶解成无色溶液
Al(OH)3+NaOH=NaAlO2+2H2O
Al(OH)3还有其他性质吗?
• 【实验探究3】: • 将Al(OH)3加入红墨水中,振荡,观察现象。
• 结论: Al(OH)3具有吸附性
• 自学:书本【资料卡片】明矾
【问题探究2】实验室没有现成的Al(OH)3, 怎么办?如何利用桌面上的试剂制备 Al(OH)3? -请设计方案。
偏铝酸钠
元素包括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铝既能与盐酸反应, 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铝的钝化
铝制浓硝酸运输槽罐
钝化:铝遇冷的浓硫酸或浓硝酸发生化 学反应,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阻止了内部的金属继续反应。
演示实验
高温
2Al + Fe2O3 == 2Fe + Al2O3
定向爆破
焊接钢轨
3-1铝及铝合金
三、铝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2Al + 6HCl === 2AlCl3 + 3H2↑
(1)当生成3mol氢气转移的电子为多少mol?
(2)转移1mol电子反应多少克Al,多少克Fe, 多少克Mg? 摩尔电子质量:Al 9g/mol Fe 28g/mol Mg 12g/mol
Al2O3+6HCl==2AlCl3+3H2O Al2O3+2NaOH==2NaAlO2+H2O
(偏铝酸钠)
【问题探究1】:桌面上有两堆白色粉末, 已知它们分别是Al2O3和MgO,你能用什 么方法加以鉴别? -请设计方案
• 你能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吗?
• Al2O3+2NaOH=2NaAlO2+H2O
思考:等质量的铝分别和过量的稀硫酸和氢氧 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相等吗?
例题:相同质量的铁、镁、铝分别和足量的稀 盐酸反应,生成H2的体积最多的是( C ) A、铁 B、镁 C、铝 D、一样多
二、铝的重要化合物 1、Al2O3
氧化铝(Al2O3)是一种白色难熔的物质,是一种 较好的耐火材料 Al2O3难溶于水,但能溶于酸或强碱溶液中。
• 答:因为铝制品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 化薄膜,阻止了内部的金属铝跟其他物质 的进一步反应。
【科学探究】 加热铝箔 课本48页
实验现象: 铝箔熔化,失去光泽,熔化的铝并不滴落
(打磨后)铝箔熔化,失去光泽,熔化的 铝还是不滴落
实验结论: 在常温下,铝能够与空气里面的氧气反应, 生成一层致密而坚固的氧化物薄膜。 4Al + 3O2 = 2Al2O3 铝是一种活泼金属。
“会飞的金属”
全铝车身一直是奥迪最引以为傲的
造车技术之一,硬铝的重量不到同体 积钢的三分之一,且全铝车身的硬度、 强度、耐久度都远高于钢制车身。
+13 2 8 3
-3e-
+13 2 8
Al
Al3+
铝比较活泼,具有还原性
【思考】
•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铝是活 泼的金属,但是为什么铝制品却得到广泛 的应用呢?
一、铝的物性及应用 二、铝的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4Al+3O2=2Al2O3 2、与酸反应: 2Al+3H2SO4=2Al2(SO4)3+3H2↑
2Al+6HCl=2AlCl3+3H2↑ 2Al+6H+=2Al3++3H2↑
3、钝化:常温下,铝与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钝化”现象。 4、与强碱反应: 2Al+2NaOH+2H2O=2NaAlO2+ 3H2↑
2Al+2H2O+2OH- = 2AlO2- +3H2↑ 5、与氧化物反应:铝热反应
高温 2Al + Fe2O3 == 2Fe + Al2O3
开心辞典
这里有3个问题,你想回答哪一个?
幻灯片
3
42
(1)把表面已完全钝化的铝条,插入下列 溶液中,不会发生反应的是( )
A 稀硝酸
B 稀盐酸
C 硝酸铜
D 稀硫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