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大地股份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审计案例绿大地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审计案例绿大地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文章框架
1
绿大地公司简介及目前进展 首发上市分析 造假的手段分析 绿大地造假案给注册会计师行业带来的反思
一、绿大地公司简介及目前进展—公司简介 2
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始建于1996年,2001年完 成股份制改造,2007年12月21日,公开发行股票并在 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中小板挂牌上市,成为A股唯一一个 园林行业的上市公司。公司的主营业务为绿化工程设计 及施工,绿化苗木种植及销售。注册资本15,108.71万 元人民币。拥有自主苗木生产基地2.9万余亩,是国内 领先的特色苗木生产企业。
但是,通过银行对账单你就能发现,这只是500万 的一个循环。绿大地打给A,A打还给绿大地,绿大地 再打给B,B还给绿大地,再一次转给A。
三、造假的手段分析—频繁更换事务所
21
1.相关资料
三、造假的手段分析—频繁更换事务所
22
2.分析
(1)可能购买审计意见。绿大地自2007年末上市至今 ,3年时间就更换了3家审计机构、3任财务总监,而且 每次都是发生在年报披露前夕。在2008年之前,深圳 市鹏城会计师事务所与绿大地合作时间长达7年。加之 审计费用在短暂的一年间增长近一倍,更为引人怀疑的 是变更事务所的原因不尽合理。由于上市公司内部治理 结构失效,上市公司审计的委托人是上市公司的经营管 理人员,审计机构明显处于被动的地位。
二、首发上市分析
13
—律师事务所责任
法律意见书和律师工作报告是发行人向中国证 监会申请公开发行证券的必备文件。律师应对发行 人是否符合股票发行上市条件,发行人的行为是否 违法、违规,招股说明书及其摘要引用的法律意见 书和律师工作报告的内容是否适当,明确发表总体 结论性意见。绿大地所聘请的律师事务所为四川天 澄门律师事务所。法律意见书更多成为了一种形式, 却并未真正落实在律师事务所的行动中。

绿大地造假事件始末及会计上的反思

绿大地造假事件始末及会计上的反思

绿大地造假事件始末及会计上的反思绿大地1996年成立,主营业务为绿化工程设计及施工,绿化苗木种植及销售。

20 07年12月21日,绿大地在中小板挂牌上市。

今年3月17日,绿大地公司发布公告称, 董事长何学葵因涉嫌欺诈发行股票罪被公安机关逮捕。

4天后,中国证监会在其官网上表示, 证监会在2010年3月就因绿大地涉嫌信息披露违规立案稽查,发现公司存在涉嫌虚增资产、虚增收入、虚增利润等多项违法违规行为。

记者调查发现,在此之前,绿大地就因为种种不合常理的行为屡受质疑。

一是频繁更换会计师事务所,且更换时间多在年报公布之前。

2008年10月,绿大地中断了与深圳市鹏城会计师事务所多年合作关系,改聘中和正信会计师事务所;2009 年11月,绿大地再次改聘中审亚太会计师事务所,中审所随后给绿大地出具了带"保留意见"的2009年年报审计报告;2011年1月,绿大地2010年审计机构再次更换为中准会计师事务所。

二是业绩预告、快报半年内五次变脸。

公开资料显示,2009年10月30日,绿大地发布2009年三季报,预计当年净利润增幅20%至50%之间,可达1.04亿元; 2010年1月30日,公司将2009年净利润增幅修正为下降30%以内;2月27日, 公司第三次发布2009年度业绩快报称,年度净利润变为6212万元;4月28日公司第四次将净利润修正为亏损12796万元;4月30日,公司2009年年报披露200 9年净利润为亏损15123万元。

对此,深交所在当天就发布公告,对绿大地"董、监、高"及保荐人都给予公开谴责的处分。

三是公司高管频繁更换、辞职,原始股东忙于套�1�7�1�7�1�7。

2009年9月,绿大地董事黎钢、董事赵国权因股权变动辞职。

2010年5月,绿大地董事钟佳富因个人原因辞职,总经理也换由原昆明市商务局局长王光中担任。

2010年6月,公司监事会召集人刘玉红因"个人原因"辞职。

绿大地财务造假事件案例分析课件

绿大地财务造假事件案例分析课件

绿大地财务造假事件案例分析课件目录1.内容综述................................................2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21.2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32.绿大地公司概况..........................................4 2.1 公司历史与发展轨迹.....................................5 2.2 主要业务与市场地位.....................................72.3 财务状况概览...........................................83.财务造假事件概述.......................................10 3.1 事件起因分析..........................................10 3.2 事件经过梳理..........................................123.3 事件对市场的影响......................................134.财务造假手法解析.......................................14 4.1 常见的财务造假手段....................................15 4.1.1 虚构交易和收入......................................16 4.1.2 资产评估操纵........................................18 4.1.3 利润调节与隐藏......................................20 4.2 财务造假的隐蔽性分析..................................20 4.2.1 会计政策与估计变更..................................224.2.2 关联方交易的处理....................................244.3 财务造假的系统性问题..................................254.3.1 内部控制缺陷........................................274.3.2 管理层的道德风险....................................285.法律后果与处罚.........................................305.1 相关法律条文解读......................................315.2 法律责任与判决结果....................................335.3 后续监管措施与影响....................................346.案例启示与防范策略.....................................356.1 财务造假的危害与教训..................................376.2 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386.3 防范财务造假的策略与建议..............................39 1. 内容综述(1)绿大地公司简介•公司成立时间、地点与主营业务•公司规模及市场地位•行业背景及其所处发展阶段(2)财务造假事件概述•事件发生时间、关键时间节点•事件曝光过程及社会反响•事件涉及的主要财务数据和会计处理(3)财务造假动机分析•内部管理问题:治理结构、内部控制缺陷•外部压力:市场竞争、业绩考核指标•投资者利益驱动:股价操纵、内幕交易(4)财务造假手段与方法•会计估计变更、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不当•应收账款、存货等科目操纵•收入确认时点、金额的调整(5)财务造假产生的后果•对公司自身影响:信用评级下降、融资渠道受限•对投资者影响:投资者损失、市场信任危机•对行业影响:行业形象受损、监管加强(6)相关法律法规与监管措施•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财务造假的规定•监管机构对财务造假的处理与处罚•其他国家和地区对财务造假的应对措施(7)案例启示与反思•企业应加强内部治理与风险管理•投资者应提高风险意识与辨别能力•监管机构应加大执法力度与制度建设本课件将通过对绿大地公司财务造假事件的全面剖析,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财务造假的成因、后果及相关法律法规,以期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反思。

会计学 案例1 组2:绿大地会计信息造假事件透视

会计学 案例1 组2:绿大地会计信息造假事件透视

案例名称绿大地财务信息造假事件透视要求请根据案例材料思考回答下列问题,并形成案例报告:1. 如果你是一名中小投资者,如何通过解读财务报告发现公司财务舞弊行为?2. 你认为绿大地财务造假的动机是什么?3. 结合该案例,会计信息质量对投资者权益有怎样的影响?4. 你认为在绿大地财务造假的背后,公司治理层面可能存在哪些漏洞?5. 如果你是政府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切实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6. 为了防范风险,实现投资保值增值,投资者在分析财务报告时应该特别注意哪些地方?1 案例背景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绿大地002200)公司前身为云南河口绿大地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原名河口县花卉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6年6月5日。

2001年2月15日完成股份制改造,整体变更为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07年12月21日,绿大地公开发行股票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国内绿化苗木行业首家上市公司,云南省首家民营上市企业,也是云南省首家登陆深圳中小板的民营企业。

绿大地注册资本15,108.71万元人民币,以16.49元/股的价格,公开发行2100万股,募集资金34,629万元。

上市伊始,何学葵是第一大股东,持有流通A股2403.22万股,占比28.63%;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所拥有的流通A股持有公司77.67%的股份,其中,持股比例超过5%的股东有四家,表现为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

绿大地是国内绿化苗木行业首家上市公司,曾经获誉无数。

然而,2008年10月至今,绿大地两换财务总监、三换会计师事务所;2009年度业绩预告和快报五度反复,2009年年报和2010年第一季度报告分别被补充更正,2011年年报又对业绩预报进行了大幅向下修正;2010年年报和2011年年报分别收到了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和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2010年3月17日,绿大地因严重违规披露被证监会立案调查,高管被捕。

绿大地财务造假案例分析通用课件

绿大地财务造假案例分析通用课件
通过虚构销售合同、伪造销售凭 证等方式,夸大销售收入和利润。
虚增资产
通过虚假记账、虚构资产评估等方 式,虚增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 期资产。
隐瞒关联方关系
隐瞒与关联方的交易和资金往来, 规避监管部门对关联方交易的监管。
影响和后果
01
02
03
04
投资者损失
投资者因绿大地财务造假而遭 受重大经济损失。
绿大地财务造假案例分析通用 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绿大地公司简介 • 绿大地财务造假事件概述 • 绿大地财务造假原因分析 • 绿大地财务造假案例教训总结 • 如何防范财务造假 • 案例启示与建议
01
绿大地公司简介
公司背景
01
02
03
成立时间
绿大地成立于2001年,是 国内首家上市的绿化苗木 企业。
股市信任危机
绿大地财务造假事件引发了社 会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信任
危机。
监管加强
监管部门加强了对上市公司财 务报告的监管和审查,提高了
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公司声誉受损
绿大地财务造假事件导致公司 声誉严重受损,企业形象受到
严重影响。
03
绿大地财务造假原因分析
内部控制失效
内部审计不力
风险评估不足
绿大地在上市前后存在大量的关联方 交易和非公允的资产交易,但内部审 计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
执法不力
监管部门在绿大地财务造假案中未能及时发现和 制止违法行为,执法力度有待加强。
04
绿大地财务造假案例教训 总结
提高内部控制有效性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应制定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操作规范, 确保各项业务的有序进行。

“绿大地”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绿大地”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研究生课程论文“绿〞财务造假案例分析课程名称:学生:学号:专业:年月日虽然我国的资本市场已经经过了二十余年的开展,但是市场仍然不成熟、监管体系仍然不完善,这种造假本钱低下而受益丰厚的现状,使得上市公司IPO 造假、财务舞弊等现象屡见不鲜。

财务舞弊案件接连不断、屡禁不止,不仅阻碍的中国证券业的安康持续开展,更重要的是使得国国外相关各界对中国金融行业的道德产生了疑心和不信任。

本文将以“绿〞财务造假事件为案例,分析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原因分析。

1 事件概述绿生物科技股份(股票代码:002200) (简称“绿〞) 前身是河口绿实业,成立于1996年6月,公司注册资本1.5亿元,2001年3月以整体变更方式设立为股份,公司于2007年12月21日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发行价16.49元。

它以绿化工程和苗木销售为主营业务,是省最大的特色苗木生产企业,也是国绿化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号称园林行业上市第一股,其复权后股价曾一路飙升到81.05元。

2010年3月因涉嫌信息披露违规被立案稽查,证监会发现该公司存在涉嫌“虚增资产、虚增收入、虚增利润〞等多项违规行为。

2010年12月,董事长何学葵持有的4325.8万股绿股票被冻结,引发投资者大量抛售,四个交易日公司市值蒸发12.2亿元,超过80%的投资人损失沉重。

2011年4月,财务总监鹏因信息披露违规被公安机关控制。

2013年2月7日,市中级人民法院对绿欺诈发行股票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绿公司犯欺诈发行股票罪、伪造金融票证罪、成心销毁会计凭证罪,判处分金1040万元;绿原董事长何学葵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2 绿的财务造假手段2.1 虚增资产和收入在上市之前,绿公司为了扩大资产规模来到达上市条件而通过一系列的运作来虚增资产,其中最主要的手段就是通过阴阳合同,大幅度的增加资产的账面价值。

如其购置的市马龙县马鸣乡的3500亩荒山使用权,购置时只有100多万,但计入账上就变成了1000万。

绿大地会计造假案例分析

绿大地会计造假案例分析

绿大地会计造假案例分析组长:组员:绿大地造假事件背景往日的大牛股绿大地股票价格从2010年11月12日¥44.86高点,一路跌到昨日(2011年5月10日)的收盘价¥14.37。

为什么该股票在不出半年的时间暴跌67%?因为它是个“问题”公司,很可能有被退市的危险。

2010年3月17日,证监会立案调查绿大地,因为它涉嫌信息披露违规,发现公司存在涉嫌虚增资产、虚增收入、虚增利润等多项违法违规行为。

2011年3月17日,公安机关以涉嫌欺诈发行股票罪逮捕了该公司原董事长何学葵。

2011年4月9日,公安机关以涉嫌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名对该公司董事、财务总监李鹏采取强制措施。

2011年5月4日,深交所对该公司股票002200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特别处理。

绿大地公司概况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绿大地)成立于1996年6月,2001年3月以整体变更方式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于2007年12月21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一举成为国内绿化苗木行业首家上市公司,云南省首家民营上市企业。

公司充分依托云南丰富的自然资源,现已发展成为拥有完整产业链的特色苗木工业化培植、销售及服务的生物科技公司。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绿化工程设计及施工,绿化苗木种植及销售。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公司已发展成为集“研发-种苗培育-苗木种植-苗木销售-绿化工程设计及施工”于一体,拥有完整的产业链的综合企业。

目前,公司注册股本15,108.71万元人民币,拥有自主苗木生产基地2.9万亩,生产各类绿化苗木500多种,是国内领先、云南省最大的特色苗木生产企业。

绿大地股份有限公司在2007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向社会公开发行2,10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股票(每股面值1元),增加注册资本21,000,000.00元,变更后的注册资本为83,937,280.00元。

根据公司2008年度股东大会决议,公司以2008年12月31日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以未分配利润每10股送红股2股,以资本公积每10股转增6股,增加注册资67,149,824.00元,变更后的注册资本151,087,104.00元。

云南绿大地财务造假分析doc

云南绿大地财务造假分析doc

二、公司高管频繁更换、辞职,原始股东忙于 套现
2009年5月,财务总监蒋凯西免职,公司董事、常务副 总王跃光兼任财务总监;
2010年王跃光辞职,改由李鹏兼任。
据统计,绿大地上市前招股说明书上所列9名“董事会成 员”后来仅剩下2人。
三、业绩预告、快报半年内5次“变脸”
2009年10月30日,预计盈利增加 2010年1月30日,预计盈利下降
绿大 地
签订合同 合同金 额30万
结果:未收到任 何款项
马龙县旧县村委会
协商转 让960亩 土地 实
际支付 55万元
与实际控制人:陈佑德
虚增二:2005年4月,绿大地购买马龙县马鸣土地 四宗,共计3500亩,金额为3360.00万元,虚增土 地成本3190.00万元。
绿大地以鑫景园艺 名义
105万支付土地
3.发展 (1)原因: ①甲午战争以后列强激烈争夺在华铁路的 修。筑权 ②修路成为中国人 救的亡强图烈存愿望。 (2)成果:1909年 京建张成铁通路车;民国以后,各条商路修筑 权收归国有。 4.制约因素 政潮迭起,军阀混战,社会经济凋敝,铁路建设始终未入 正轨。
二、水运与航空
1.水运 (1)1872年,
2月27日,快报称盈利继续下降 4月28日,亏损12796万元; 4月30日,公司年报亏损15123万元。
绿大地被查的导火索更是令人叹为观止:2010年4月28日 预告基本每股收益0.27元,
4月30日正式出台的一季报每股收益竟然 又变成了0.1元!
两天之差,营业总收入、净利润、每股收益出现“暴跌” 。
预计比2009年第三季度净 2009年净利润(万元) 利润同比增长幅度 20%--30% 下降30%以内
6212 -12796 -1512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大地股份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案例分析摘要:本文在对绿大地股份公司事件详细研究的基础上,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进行了反思,以期对实务界提供借鉴。

关键词:绿大地公司;会计信息
一、引言
证券市场在筹集资金,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由于我国证券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法律体系不够健全,以及一些企业经营者的诚信缺失和公司内部控制方面存在一定缺陷,致使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得不到保证,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

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前有银广夏、琼民源等上市公司的造假案件,而今上市公司绿大地又爆出财务造假丑闻。

绿大地于2001年3月28日在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注册资本为3196万元,主营绿化工程设计及施工、绿化苗木种植及销售。

2010年3月,因绿大地涉嫌信息披露违规立案稽查,发现该公司存在涉嫌虚增资产、虚增利润、虚增收入等多项违法违规行为。

上市公司绿大地恶性财务造假案不仅误导经营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而且对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很大的危害。

二、会计造假行为
绿大地主要通过伪造合同、伪造单据和销售退回等手段虚构经济业务从而达到虚增利润和收入的目的。

1、伪造合同,虚构交易
首先绿大地公司注册了一些由其实际控制或掌握银行账户的关联公司,这些公司存在的意义就在于拥有各种不同的公章,而拥有这些公章就可以制造各种合同、发票。

财务背景出身的何学葵对此更是驾轻就熟。

有了这些公章后,绿大地再利用相关银行账户操控资金流转,通过伪造合同的手段虚构交易业务,虚增收入和利润。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苗木,绿大地通过伪造的合同虚构受控公司之间的苗木交易,资金在各个受控公司之间周转,最终又回到了绿大地,进出之间虚增了营业收入2.96亿元。

2、伪造银行单据虚构银行交易
2004年,绿大地对五家供应商发生了数千万元的采购和支付。

但在其提供的会计凭证中,通过支票付款的只附有支票存根,无银行转账回单,且有一半支票存根上填写的收款方与银行实际资金去向不明。

其目的是以虚假采购的方式将资金流出,再通过其控制的五家关联公司将资金转回,虚增销售收入和利润。

3、通过销售退回虚构经济业务
在绿大地成功上市后,大客户陆续退回其购买的苗木,而这些销售合同是其在上市前所签,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均体现在上市前的财务报表中,上市后无故发生销售退回,绿大地难逃”虚增收入、虚增利润”的嫌疑。

因此,中审亚太会计师事务所对绿大地2008年、2009年的销售退回出具了保留意见。

绿大地2010年在接受监管层调查中承认,2008年苗木销售退回2348万元,并由此追溯调减2008年2348万元营业收入和1153万元净利润;而2009年苗木
销售退回金额更高达1.58亿元净利润。

由此可以看出绿大地通过虚构经济业务虚增收入。

此外,绿大地还通过购买土地的方式虚增资产,并把”60块树苗估成300块”的手段高估存货,与中介机构串通,隐瞒企业问题,使得绿大地通过财务造假手段顺利上市。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1、诚信缺失
对企业以及大股东来说,上市与不上市有着天壤之别。

一旦上市成功,不仅可以通过高价发行股票获得大量募资,控股股东和大股东也可以实现个人资本的扩张。

绿大地财务造假是专业人士所为,可以说有着很高的知识素养,但是面对巨大的经济利益,诚信不守,知识成了犯罪的帮凶,再加之上市公司违规成本与惩罚力度低,促使他们铤而走险,为了一己私利给广大股民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2、内部治理机构混乱
原则上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理应分别履行其权力机构职能、决策职能、监督职能和执行董事会决策的经营职能,形成权责分明、协调运转、有效遏制的治理机构。

而绿大地公司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董事会成员人数不够,过半董事均已辞职无法进行决策;监事会成员频繁调动,成员职务的变动几乎涉及到了各类职务; 2009年之前绿大地公司一直没有实现董事长与总经理职务的分离,自己监督自己,其监督效果可想而知了;从2010年4
月起,董事会秘书由董事长担任,这样董事长在董事会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其权利无法得到有效制衡。

此外董事会成员与财务总监不应由一人担任,但王跃光身兼公司董事、常务副总和财务总监,打破了公司治理机制的制衡关系,不可能有效监督管理层的不法行为;独立董事的职责在于监督管理层的日常行为,防范公司发生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然而独立董事郑光亚就任董事长一职并代行董事会秘书职责,其结果是独立董事无法进行独立客观的判断。

如此种种,都违背了公司治理机制的设计原则。

3、中介机构渎职
虽然绿大地公司涉嫌虚增资产、虚增收入、虚增利润等多项违法犯罪行为,但是其所采用的欺诈手法并非高深莫测,何学葵只是简单地篡改了一些数据促成了公司上市和实现个人资本增富。

但是这些手段却接连”瞒过”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保荐机构、中国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等道道关卡。

只是由于方方面面的渎职和纵容,绿大地最终达到欺诈上市的目的。

绿大地大股东还与券商、证券公司、保荐人联合操控,三者以不正当的手段操纵会计信息来进行对他们有利的决策,最终使小投资者受害。

从这个意义上说,绿大地案也突显了目前新股发行中重重审批环节的结构性缺陷,每个审核环节以为其他审核环节能够堵住漏洞自己不必来”作恶人”,甚至因利益关系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终使大规模的造假行为一路通行。

4、地方保护主义纵容造假
绿大地的总经理由具有政治背景的王光中担任,笔者不得不质疑公司在遭遇资金瓶颈时,是否有意利用具有政治背景的人为其融资提供便利。

特别是在2009年绿大地因绿化苗木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存在5.5亿的巨额缺口,面临严峻的融资压力,原昆明市商务局局长王光中担任总经理变成了很好的选择。

证监会对绿大地案调查之后,为了保护支持当地企业发展,分管这个工作的云南省副省长两次赴京,省副秘书长至少10次赴京,从中斡旋。

证券犯罪中,一般涉及的上市公司,在当地都是明星企业、就业大户、利税大户,所涉及的企业高管都是”经济能人”,因此当地政府往往授意当地司法机关将外地行政执法机关拒之门外。

甚至默许企业勾结会计师事务所,证券公司联手制作虚假报表。

地方保护主义纵容了证券犯罪行为的发生,虽然能在短期内稳定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但从长远而言,滋生更多的无规则运行并毁坏当地企业成长与发展的土壤,损害亿万投资者的利益。

四、启示
绿大地会计信息失真案给社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但从中可以看到我国在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方面的监管存在很多问题:(1)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手段主要表现在操纵利润上,如虚构业绩,通过关联方转移利润,伪造合同虚构经济业务等。

(2)内部治理结构混乱、人力资源制度不完善、诚信缺失、中介机构渎职、地方保护主义等是导致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采取一些相关措施来提高我国上市公司会
计信息质量,促进我国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保荐人考核制度等是基本措施;赋予中小股民更多权利,建立公平的利益博弈平台和投资者保护机制;建立上市公司诚信档案数据库和失信惩戒机制;加强企业诚信文化建设等。

任何理论都需要在不断地实践探索中去完善,治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并非一朝一夕,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王文红;孔玉生,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案例分析,商业会计,2011,28
[2]谢文丹,论云南绿大地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对注册会计师的启示,投资与合作:学术版,2011,07
[3]张博亚,绿大地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完善,财务与会计,2011,09
[4]李小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相关研究,企业导报,2011,19
作者简介:田丽(1985-),女,硕士,山东财经大学研究生;王茂欣(1988-),男,硕士,重庆大学研究生;纪宣宣,山东财经大学研究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