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贷指标计算公式大全

合集下载

银行信贷指标计算公式大全

银行信贷指标计算公式大全

银行信贷指标计算公式大全1. 贷款增长率(Loan Growth Rate)贷款增长率=(期末贷款余额-期初贷款余额)/期初贷款余额2. 不良贷款率(Non-performing Loan Ratio)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余额/贷款总额3. 贷款回收率(Loan Recovery Rate)贷款回收率=贷款回收额/不良贷款余额4. 贷款利息净收入率(Net Interest Margin)贷款利息净收入率=(贷款利息收入-贷款利息支出)/贷款总额5. 资产质量指标(Asset Quality Index)资产质量指标=不良贷款余额/总资产6. 存款贷款比率(Loan to Deposit Ratio)存款贷款比率=贷款总额/存款总额7. 资本充足率(Capital Adequacy Ratio)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风险资产)*100%8. 资金利润率(Funds Return on Investment)资金利润率=(利润总额/资产总额)*100%9. 资本利润率(Capital Return on Investment)资本利润率=(利润总额/核心资本)*100%10. 不良贷款损失率(Non-performing Loan Loss Rate)不良贷款损失率=不良贷款减值损失/不良贷款余额11. 利息覆盖比率(Interest Coverage Ratio)利息覆盖比率=经营收入/利息支出12. 还款能力指标(Debt Service Coverage Ratio)还款能力指标=可支配现金流入/债券偿债额这些指标可以通过贷款业务的相关数据进行计算,包括贷款余额、不良贷款余额、贷款回收额、贷款利息收入、贷款利息支出、总资产、存款总额、核心资本、风险资产、利润总额、不良贷款减值损失、经营收入和债券偿债额等。

这些指标的计算可以帮助银行了解贷款业务的运营情况、风险状况和盈利能力,从而制定相应的业务策略,提高贷款业务的质量和效益。

信贷常用的几个公式指标和说明

信贷常用的几个公式指标和说明

信贷常用的几个公式指标和说明信贷是指金融机构通过放贷活动向客户提供资金,以满足客户的资金需求。

在信贷业务中,金融机构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公式指标对客户进行信用评估和风险控制,从而确保信贷业务的安全和稳健。

本文将介绍信贷常用的几个公式指标及其说明。

一、信贷常用指标1.信用评级:信用评级是对借款人信用状况进行评估和判断的过程,常用字母等级(比如AAA、AA、A等)表示,不同等级代表着不同的信用风险。

信用评级是金融机构决定是否给予借款人贷款的重要依据。

2.资金需求量:资金需求量指的是借款人需要的资金总额。

金融机构需要通过分析借款人的资金需求量来决定贷款额度和期限。

资金需求量的计算通常基于借款人的业务规模、项目投入和预测等因素。

3.贷款利率:贷款利率是指贷款金额单位时间内需要支付的利息。

贷款利率的高低将影响借款人的负担和还款能力。

贷款利率通常根据市场利率、借款人信用状况和抵押物等因素确定。

4.信用利差:信用利差是借款人从银行借款支付的利率与同期无风险利率之间的差异。

信用利差的大小将直接反映出借款人的信用风险。

信用利差越高,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越差,银行对其的信贷风险也就越大。

5.借款人还款能力:借款人还款能力是指借款人根据其收入、支出和负债等情况,具备按时还款的能力。

金融机构通过分析借款人的还款能力来决定是否给予其贷款,并确定还款期限和金额。

二、信贷常用公式1. 信用风险评估模型:信用风险评估模型是金融机构对借款人进行信用评估和风险控制的重要工具。

常用的信用风险评估模型包括德国信用委员会模型(German Credit Bureau, GCB)和香港信用评级机构(Hong Kong Credit Rating Agency, HKCRA)等。

这些模型通常基于借款人的个人信息、财务状况和信用历史等因素进行计算和分析,给出一个评分或等级,用于判断借款人的信用风险水平。

3.借款人评级模型:借款人评级模型是金融机构对借款人进行评级的一种方法。

银行各项指标计算公式

银行各项指标计算公式

一、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指标:1.备付金比例=备付金余额÷各项存款余额×100%-法定存款准备金比例;(标准:不得低于3%)备付金包括:现金、业务周转金、缴存存款准备金、存农业银行款项、存放其他同业款项、存放联社款项。

2.资产流动性比例=流动性资产期末余额÷流动性负债期末余额×100%;(标准:不得低于25%)流动性资产是指资产负债表上的流动资产;流动性负债是指资产负债表上的流动负债。

3.存贷比例=各项贷款余额÷各项存款余额×100%;(标准:年末不得高于80%)4.对流动负债依存率=流动负债净额÷长期资产×100%;(标准:不得高于30%)流动负债净额=流动负债-流动资产;长期资产是指资产负债表上的长期资产。

5.中长期贷款比例=一年期以上中长期贷款余额÷一年期以上存款余额×100%;(标准:不得高于120%)一年期以上中长期贷款是指资产负债表上的中长期贷款;一年期以上存款是指资产负债表上的长期存款和长期储蓄存款。

6.拆借资金比例①拆(调)入资金比例=拆(调)入资金余额÷各项存款余额×100%;(标准:不得高于4%)②拆(调)出资金比例=拆(调)出资金余额÷各项存款余额×100%;(标准:不得高于8%)③净拆(调)入资金比例=净拆(调)入资金余额÷流动负债×100%;(标准:不得高于4%)拆(调)入资金包括:银行业拆入、金融性公司拆入、调入调剂资金,拆入资金余额不得超过各项存款余额的4%;拆(调)出资金包括:拆放银行业、拆放金融性公司、调出调剂资金,拆出资金余额不得超过各项存款余额的8%;净拆(调)入资金是指拆(调)入资金与拆(调)出资金的差额。

7.贷款质量指标①不良贷款比例=不良贷款÷各项贷款×100%;(标准:不得高于15%)②逾期贷款比例=逾期贷款余额÷各项贷款余额×100%;(标准:不得高于8%)③呆滞呆账贷款比例=(呆滞贷款余额+呆账贷款余额)÷各项贷款余额×100%;(标准:不得高于7%)④不良贷款预计损失比例=不良贷款预计损失额÷各项贷款期末余额×100%;不良贷款预计损失额=(各类逾期贷款×10%+各类呆滞贷款×40%+各类呆账贷款)。

2023下半年银行从业资格《公司信贷》常考公式大全

2023下半年银行从业资格《公司信贷》常考公式大全

2023下半年银行从业资格《公司信贷》常考公式大全1500字在准备2023下半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公司信贷》科目时,掌握一些常考的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给出一份常考公式的大全,共计1500字。

以下是公式的分门别类介绍,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基本计算公式1. 利息计算公式:利息(I)= 本金(P)×利率(R)×时间(T)其中,利息可用于计算贷款的利息、银行存款的利息等。

2. 合计计算公式:合计(T)= 数量(N)×单价(P)常用于计算一笔交易的总金额。

3. 折算计算公式:折算金额(A)= 面值(M)×(1 + 利率(R)×期限(T)÷每年期限(Y))例如,用于计算银行定期存款到期后的总金额。

二、贷款与还款计算公式1. 等额本息还款计算公式:月还款额(M)= [贷款本金(P)×月利率(R)× (1 + 月利率(R))的贷款期数(N)] ÷ [(1 + 月利率(R))的贷款期数(N) - 1]该公式适用于等额本息还款方式,即每个月还款金额相同。

2. 等额本金还款计算公式:每月偿还本金(M)= 贷款本金(P)÷贷款期数(N)每月偿还利息(I)= 剩余贷款本金(R)×月利率(R)月还款额(M)= 每月偿还本金(M)+ 每月偿还利息(I)该公式适用于等额本金还款方式,即每个月偿还的本金相同,利息递减。

3. 利率计算公式:实际利率(R)= (1 + 名义利率(N)) ^ (1 ÷期数(T)) - 1名义利率(N)= [(1 + 实际利率(R)) ^ 期数(T)] - 1该公式用于计算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之间的转换。

三、风险评估与贷款额度计算公式1. 资产负债比例计算公式:资产负债比例(D/A)= 负债(D)÷资产(A)用于衡量企业的财务风险,比例越高表示企业负债越重。

2. 杠杆倍数计算公式:杠杆倍数(Leverage)= 资产(A)÷资本(C)用于衡量企业的资本杠杆效应。

银行信贷成本率计算公式

银行信贷成本率计算公式

银行信贷成本率计算公式一、引言银行信贷成本率是衡量银行信贷业务成本的重要指标之一。

对银行而言,了解和掌握信贷成本率计算公式对于优化银行经营管理、提高盈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银行信贷成本率的概念、计算方法及相关要素等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信贷成本率。

二、银行信贷成本率的定义和概念银行信贷成本率是指银行为提供信贷资金所发生的各项成本与信贷资金平均余额之比,常用百分比表示。

它反映了银行在信贷业务方面所投入的成本,并是评价银行信贷业务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三、银行信贷成本率计算公式银行信贷成本率的计算公式如下:```信贷成本率=信贷成本总额/信贷资金平均余额×100%```其中,*信贷成本总额是指银行提供信贷所发生的各项成本,包括人力成本、资金成本、管理费用等;*信贷资金平均余额是指银行在某一特定时期内的信贷资金平均余额。

四、影响银行信贷成本率的要素1.人力成本:包括员工薪酬、培训费用等,人力成本越高,信贷成本率越高;2.资金成本:银行从外部融资所支付的利息和其他费用,资金成本越高,信贷成本率越高;3.管理费用:包括办公费、业务拓展费用等,管理费用越高,信贷成本率越高;4.不良贷款损失:银行因不良贷款而造成的损失,不良贷款损失越高,信贷成本率越高。

五、应用举例为了更好地理解银行信贷成本率的计算和应用,下面通过一个实际案例加以说明。

假设某银行在2019年度信贷业务中,信贷成本总额为5亿元,信贷资金平均余额为20亿元,根据上述计算公式,可以得到该银行的信贷成本率如下:```信贷成本率=5亿元/20亿元×100%=25%```这意味着该银行在2019年度信贷业务中,每使用1元信贷资金,需要支付0.25元的成本。

六、总结银行信贷成本率是评价银行信贷业务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银行信贷业务的成本投入情况。

本文介绍了信贷成本率的定义和概念,详细阐述了信贷成本率的计算方法和影响要素,并通过实例进行了说明。

银行指标计算公式

银行指标计算公式

银行指标计算公式
银行指标是衡量银行业绩和风险的重要工具。

不同的银行指标反映了
不同的方面,包括资产质量、资本充足性、盈利能力、流动性和风险管理
能力等。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银行指标及其计算公式。

1.资本充足率
资本充足率衡量了银行自身的资本实力和风险承受能力。

计算公式为: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风险加权资产
2.资产质量
资产质量指标反映了银行的不良资产和损失准备金水平。

常见的资产
质量指标包括:
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总额/贷款总额
拨备覆盖率=损失准备金/不良贷款总额
3.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指标反映了银行的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益。

常见的盈利能力指
标包括:
净利润率=净利润/总资产
净息差=利息收入-利息支出/平均资产
4.流动性
流动性指标衡量了银行履行支付义务的能力。

常见的流动性指标包括:流动性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净流动性=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5.风险管理能力
风险管理能力指标反映了银行对风险的管理和控制能力。

常见的风险管理能力指标包括:
信用风险覆盖率=拨备覆盖率+不良贷款率
综合风险指标=不良贷款率+资本充足率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银行指标及其计算公式,实际运用中还会根据具体情况和监管要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银行管理者可以通过监测和分析这些指标来评估和优化银行的业绩和风险管理能力,以保持和提升银行的竞争力。

信贷投放进度计算公式

信贷投放进度计算公式

信贷投放进度计算公式贷款利率的计算方式为:利率=年利率÷360=月利率÷30;同时月利率=年利率÷12;本月贷款利息=上月剩余本金*贷款月利率;本月已还本金=当月还款额-当月贷款利息。

在申请贷款的时候,个人情况可能发生一定的变动,例如负债、亲人去世等,如不提前告知,则可能会影响贷款审核工作的正常运行。

拓展资料:贷款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按一定利率和必须归还等条件出借货币资金的一种信用活动形式。

广义的贷款指贷款、贴现、透支等出贷资金的总称。

银行通过贷款的方式将所集中的货币和货币资金投放出去,可以满足社会扩大再生产对补充资金的需要,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银行也可以由此取得贷款利息收入,增加银行自身的积累。

“三性原则”是指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这是商业银行贷款经营的根本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4条规定:“商业银行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为经营原则,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

”1、贷款安全是商业银行面临的首要问题;2、流动性是指能够按预定期限回收贷款,或在无损失状态下迅速变现的能力,满足客户随时提取存款的需要;3、效益性则是银行持续经营的基础。

例如发放长期贷款,利率高于短期贷款,效益性就好,但贷款期限长了就会风险加大,安全性降低,流动性也变弱。

因此,“三性”之间要和谐,贷款才能不出问题。

贷款风险的产生,往往在贷款审查阶段就开始了,综合司法实践中发生的纠纷,可以看出,在贷款审查阶段出现的风险主要出现在以下环节。

(一)审查内容遗漏银行审贷人员挂一漏万,造成信贷风险。

贷款审查是一项细致的工作,要求调查人员就贷款主体的资格、资质、信用、财产状况进行系统的考察和调查。

(二)在实践中,有些商业银行没有尽职调查,而有关审贷人员,往往只重视文件的识别,而缺乏尽职的调查,这样,很难识别贷款中的欺诈,很容易造成信贷风险。

(三)许多错误的判断是因为银行没有对有关内容听取专家意见,或由专业人员进行专业的判断而导致的。

银行信贷指标计算公式大全

银行信贷指标计算公式大全

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创作者:凤呜大王*银行信贷文件指标计算公式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流动负债合计*100%速动比率quick ratio=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利息保障倍数=(利润总额+利息费用)/利息费用利息保障倍数=EBIT/利息分子:“利润总额+利息费用”等于息税前利润EBIT=“ 净利润+利息费用+所得税”分母:“利息费用”是指本期发生的全部应付利息,包括财务费用中的利息费用,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资本化利息。

资本化利息虽然不在损益表中扣除,但仍然是要偿还的。

【EBITDA的计算公式】净销售量 - 营业费用 =营业利润(EBIT)营业利润(EBIT)+ 折旧费用 + 摊销费用 =EBITDA存货周转率(次数)=销货成本/平均存货余额(还有一种是存货周转率(次数)=营业收入/存货平均余额,该式主要用于获利能力分析)其中:平均存货余额 =(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周转率(次数)总资产周转率(次)=营业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总资产周转天数=360÷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的计算公式如下:ROE= P/(E0 + NP÷2 + Ei×Mi÷M0 - Ej×Mj÷M0) .其中:P为报告期利润;NP为报告期净利润;E0为期初净资产;Ei为报告期发行新股或债转股等新增净资产;Ej为报告期回购或现金分红等减少净资产;M0为报告期月份数;Mi为新增净资产下一月份起至报告期期末的月份数;Mj为减少净资产下一月份起至报告期期末的月份数。

现金比率=(现金+有价证券)/流动负债 *100%1、营运资金周转次数=360/(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预付账款周转天数-预收账款周转天数) =360/(24+36-90+3-0)=360/-27= -13 ①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次数②预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平均预收账款余额预收账款周转天数=360/预收账款周转次数③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④预付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预付账款余额预付账款周转天数=360/预付账款周转次数⑤应付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应付账款余额应付账款周转天数=360/应付账款周转次数2、营运资金量=上年度销售收入×(1-上年度销售利润率)×(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营运资金周转次数3、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营运资金量-借款人自有资金-现有流动资金贷款-其他渠道提供的营运资金=(二)最高风险控制额度测算1、CL=E×V×S=万元×4×23%=CL:最高风险控制额度;E:客户有效净资产=账面净资产-待摊费用-递延资产-无形资产(不包括建设用地使用权)-其他无效净资产;V:信用等级调节系数(该系数为评级结果所对应的系数,下同);S:授信份额系数我行授信额度/该公司在他行授信总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行信贷文件指标计算公式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流动负债合计*100%
速动比率quick ratio=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利息保障倍数=(利润总额+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利息保障倍数=EBIT/利息
分子:“利润总额+利息费用”等于息税前利润EBIT=“ 净利润+利息费用+所得税”
分母:“利息费用”是指本期发生的全部应付利息,包括财务费用中的利息费用,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资本化利息。

资本化利息虽然不在损益表中扣除,但仍然是要偿还的。

【EBITDA的计算公式】
净销售量 - 营业费用 =营业利润(EBIT)
营业利润(EBIT)+ 折旧费用 + 摊销费用 =EBITDA
存货周转率(次数)=销货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还有一种是存货周转率(次数)=营业收入/存货平均余额,该式主要用于获利能力分析)
其中:平均存货余额 =(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周转率(次数)
总资产周转率(次)=营业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
总资产周转天数=360÷总资产周转率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的计算公式如下:ROE= P/(E0 + NP÷2 + Ei×Mi÷M0 - Ej×Mj÷M0) .
其中:P为报告期利润;
NP为报告期净利润;
E0为期初净资产;
Ei为报告期发行新股或债转股等新增净资产;
Ej为报告期回购或现金分红等减少净资产;
M0为报告期月份数;
Mi为新增净资产下一月份起至报告期期末的月份数;
Mj为减少净资产下一月份起至报告期期末的月份数。

现金比率=(现金+有价证券)/流动负债 *100%
1、营运资金周转次数=360/(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预付账款周转天数-预收账款周转天数) =360/(24+36-90+3-0)=360/-27= -13
①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②预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平均预收账款余额
预收账款周转天数=360/预收账款周转次数
③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
④预付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预付账款余额
预付账款周转天数=360/预付账款周转次数
⑤应付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应付账款余额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360/应付账款周转次数
2、营运资金量=上年度销售收入×(1-上年度销售利润率)×(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营运资金周转次数
3、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营运资金量-借款人自有资金-现有流动资金贷款-其他渠道提供的营运资金=
(二)最高风险控制额度测算
1、CL=E×V×S=万元×4×23%=
CL:最高风险控制额度;
E:客户有效净资产=账面净资产-待摊费用-递延资产-无形资产(不包括建设用地使用权)-其他无效净资产;
V:信用等级调节系数(该系数为评级结果所对应的系数,下同);
S:授信份额系数我行授信额度/该公司在他行授信总额。

2、根据客户日常经营周转的额度(含特别授信业务)最高不得超过其上一年度(或前三年度中任一年度)营业收入40%(成立时间不满一年的公司除外)的要求,上一年度销售收入
×40%=4292×40%=1716万元
另: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流动负债合计*100%
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扣除存货之后的余额,
3、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年经营现金净流量/年末流动负债×100%
4、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5、产权比率也称资本负债率 =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6、或有负债比率 =或有负债余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或有负债余额=已贴现商业承兑+对外担保+未决诉讼、未决仲裁(除贴现与担保引起的诉讼与仲裁)+其他或有负债。

7、已获利息倍数 =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息支出。

其中: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利息支出。

利息支出,实际支出的借款利息、债券利息等。

8、带息负债比率=(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应付利息+)/负债总额*100%。

9、劳动效率=营业收入或净产值/平均值工人数
10、生产资料运营能力:
周转率=周转额÷资产平均余额;
周转期=计算期天数÷周转次数。

=资产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周转额
11、应收账款周转率(次)=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周转数(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周转次数=资产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周转额
12、①存货周转率(次)=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②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周转次数
13、流动资产周转率(次)=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流动资产总额X100%
14、固定资产周转率(次数) =营业收入÷平均固定资产净值
固定资产周转期(天数) =平均固定资产净值×360/营业收入。

15、总资产周转率(次)=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16、不良资产比率=(资产减值准备余额+应提未提和应摊未摊的潜亏挂账+未处理资产损失)÷(资产总额+资产减值准备余额)。

17、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平均资产总额。

18、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商品销售额)×100%
19、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20、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21、成本费用利润率 =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式中的利润总额和成本费用用总额来自企业的损益表。

成本费用一般指主营业务成本和三项期间费用
营业税金及附加。

22、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
23、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X100%,
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利息支出
24、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报告期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25、资本收益率又称资本利润率
资本收益率= 税后净利润/平均所有者权益
26、基本每股收益率=归属于普通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当期新发行普通股数)×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当期回购普通股数*已回购时间/报告期时间。

备注:时间一般按天,也可简化为月。

27、每股收益=净利润/普通股平均股数。

公式分解,=净利润/平均股东权益*平均股东权益/普通股平均股数;
=股东权益收益率*平均每股净资产;
=净利润/资产平均总额*资产平均总额/平均股东权益*平均股东权益/普通股平均股数; =总资产收益率*股东权益比率*平均每股净资产;
28、每股股利=普通股股利总额/年末普通股股数。

29、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价/年末普通股总数。

30、每股净资产=年末股东权益/年末普通股股数。

31、营业收入增长率=本年营业收入增长额/上年营业收入*100%
其中,增长额=本年营业收入-上年营业收入。

营业增长率=(本年度主营业务收入-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100% 32、资本保值增值率 = 期末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100%,资本保值增值率等于l00%,为资本保值
33、资本积累率=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初所有者权益×100%
34、总资产增长率=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100%
35、营业利润增长率=本年营业利润增长额/上年营业利润增长额×100%。

36、技术投入比率=本年科技支出合计/本年营业收入净额×100%
37、营业收入三年平均增长率= --1
38、资本三年增长率= --1
39、杜邦体系
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
=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其中营业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
总资产周转率(次)=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权益乘数=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1-资产负债率)。

40、长期资产适合率长期资产适合率=(所有者权益+长期负债)/(固定资产+长期投资)
41、固定资产成新率固定资产成新率=平均固定资产净值/平均固定资产原值
42、固定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增长率 =(期末固定资产总值—期初固定资产总值)/期初固定资产总值×100%
43、权益乘数=资产总额/股东权益总额即=1/(1-资产负债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