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组学基本原理
蛋白质组学的原理

蛋白质组学的原理咱今天就来说说蛋白质组学的原理哈。
你说这蛋白质组学啊,就好像是一个超级大的拼图游戏!每个蛋白质就像是一块独特的拼图碎片。
咱身体里的蛋白质那可真是多得不得了,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作用和任务。
这就好比一个庞大的团队,里面有各种不同专长的成员,大家一起合作来让咱们的身体正常运转。
蛋白质组学呢,就是要搞清楚这些蛋白质都是啥样的,它们在干啥,它们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关系。
这不就跟咱要搞清楚拼图里每一块碎片的形状、颜色和位置一样嘛!你想想看,要是咱能把这个大拼图完整地拼出来,那对咱了解身体的奥秘该有多大的帮助呀!比如说,为啥有时候咱会生病呢?说不定就是某些蛋白质出了问题,就像拼图里少了或者放错了一块碎片。
研究蛋白质组学还能帮助咱找到治病的新方法呢!好比找到了拼图里关键的那几块碎片,一下子就能让整个画面清晰起来。
而且呀,这蛋白质组学可不只是在医学领域有用哦!在农业上,它能帮咱培育出更好的作物;在食品工业里,能让咱做出更营养更美味的食品。
你说神奇不神奇?咱平时可能都没意识到,这些小小的蛋白质竟然有这么大的作用!就像生活中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细节,往往有着意想不到的大影响。
那怎么去研究这些蛋白质呢?这可就需要很多高科技手段啦!科学家们就像侦探一样,用各种厉害的仪器和方法去寻找线索,一点点地揭开蛋白质的神秘面纱。
这过程可不简单呀,就跟破案似的,得细心、耐心,还得有智慧。
有时候可能找了半天也没啥头绪,但突然一个小发现就能让一切都豁然开朗。
咱普通人虽然不能亲自去搞蛋白质组学研究,但了解一下还是很有意思的嘛!这就好像我们虽然不一定会去造飞机,但了解飞机是怎么飞起来的也挺好玩的呀。
总之呢,蛋白质组学真的是个超级有趣又超级重要的领域。
它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我们对生命奥秘的新认知。
咱可得好好关注它的发展,说不定哪天它就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呢!你说是不是呀?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prm定量蛋白质组学

prm定量蛋白质组学引言:蛋白质是生物体中功能最为复杂和多样的分子之一,对于生命的正常运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深入了解蛋白质的功能和调控机制,科学家们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其中,定量蛋白质组学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可以用来研究蛋白质的定量变化,并揭示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功能和调控。
一、定量蛋白质组学的概念及原理定量蛋白质组学是一种基于质谱技术的方法,可以对生物体内蛋白质的定量进行研究。
其原理是通过将复杂的蛋白质混合物进行消化、分离和定量,然后使用质谱仪进行蛋白质的定量分析。
通过比较不同样本之间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差异,可以发现与生物体功能和疾病相关的蛋白质。
二、prm技术在定量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prm(Parallel Reaction Monitoring)是一种高通量的质谱定量方法,可以用于同时定量分析数百到数千个蛋白质。
prm技术通过选择性地监测特定蛋白质的特定肽段进行定量,具有高灵敏度、高准确性和高通量的优点。
在定量蛋白质组学中,prm技术可以用来研究不同条件下蛋白质的表达变化,从而揭示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功能和调控机制。
三、prm定量蛋白质组学的优势和挑战相对于传统的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prm定量蛋白质组学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prm技术可以实现对大规模蛋白质的定量分析,可以同时研究多个蛋白质,从而提高研究效率。
其次,prm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准确性,可以检测到低丰度的蛋白质,并准确地定量其表达水平。
然而,prm定量蛋白质组学也面临一些挑战,如数据分析的复杂性和样本处理的标准化等问题,需要科学家们进行不断的探索和改进。
四、prm定量蛋白质组学的应用领域prm定量蛋白质组学在许多生命科学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疾病研究中,prm技术可以用来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和进展过程,从而发现新的治疗靶点和药物。
在药物研发中,prm技术可以用来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药效评价,从而提高药物的研发效率。
此外,prm定量蛋白质组学还可以应用于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领域的研究。
蛋白质组学质谱技术的原理是什么?

蛋白质组学质谱技术的原理是什么?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功能分子,对于生物药物的研发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蛋白质组学质谱技术是一种通过质谱分析蛋白质样品的质量、序列和结构信息的方法,它已经成为生物药物研究领域不可或缺的工具。
本文将深入探讨蛋白质组学质谱技术的原理,并介绍其在生物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一、蛋白质组学质谱技术的基本原理。
蛋白质组学质谱技术基于质谱仪器的原理,通过将蛋白质样品离子化,并根据其质量和电荷比例进行分离和检测。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样品制备:蛋白质样品需要经过特定的处理步骤,如裂解、纯化和消除污染物等,以提高质谱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质谱仪器:蛋白质组学质谱通常使用两种主要类型的质谱仪器,质谱质量分析仪(MS)和质谱质谱仪(MS/MS)。
MS用于分析蛋白质样品的质量和相对丰度,而MS/MS则用于获取蛋白质的序列和结构信息。
3.数据分析:通过对质谱数据进行解析和处理,可以鉴定蛋白质的序列、修饰以及定量信息。
这需要结合数据库搜索和生物信息学工具来解析质谱数据,并进行蛋白质鉴定和定量分析。
二、蛋白质组学质谱技术的应用。
蛋白质组学质谱技术在生物药物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应用领域:1.蛋白质鉴定:通过质谱分析,可以确定蛋白质样品中的蛋白质身份,包括蛋白质的序列和修饰信息。
这对于药物研发和疾病诊断非常重要。
2.蛋白质定量:蛋白质组学质谱技术还可以用于蛋白质样品中不同蛋白质的定量分析,从而了解生物体内蛋白质的丰度变化和表达模式。
3.蛋白质结构分析:通过MS/MS技术,可以获得蛋白质的片段信息,从而推断其结构和功能。
这对于理解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和药物相互作用机制至关重要。
蛋白质组学质谱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药物研究工具,它通过质谱分析蛋白质样品的质量、序列和结构信息,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关键的依据。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蛋白质组学质谱技术在生物药物领域的应用前景更加广阔。
图1。
蛋白质组学技术原理及操作步骤

蛋白质组学技术原理及操作步骤(immobilized pH gradient, IPG)凝胶,根据蛋白质电荷差异分离出不同pI值的蛋白质带,再将此胶条置于含SDS的聚丙烯酰胺凝胶上,根据蛋白质分子量而加以分离。
目前,一般通过此法可以分离得到1000~3000个蛋白质样品,多时可以分离得到11000个蛋白质样点,分辨率可达到ng级。
新近出现的差异凝胶电泳是2D-PAGE的一大革新,DIGE可选用不同的荧光染料在同一块2D凝胶内标记不同蛋白质,为更好地分离蛋白质提供了条件。
1、双向凝胶电泳双向凝胶电泳的原理是*向基于蛋白质的等电点不同用等电聚焦分离,第二向则按分子量的不同用SDS-PAGE分离,把复杂蛋白混合物中的蛋白质在二维平面上分开。
由于双向电泳技术在蛋白质组与医学研究中所处的重要位置,它可用于蛋白质转录及转录后修饰研究,蛋白质组的比较和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细胞分化凋亡研究,致病机制及耐药机制的研究,疗效监测,新药开发,癌症研究,蛋白纯度检查,小量蛋白纯化,新替代疫苗的研制等许多方面。
近年来经过多方面改进已成为研究蛋白质组的有使用价值的核心方法。
2、电喷雾质谱(ESI-MS)ESI- MS是利用高电场使质谱进样端的毛细管柱流出的液滴带电,在N2气流的作用下,液滴溶剂蒸发,表面积缩小,表面电荷密度不断增加,直至产生的库仑力与液滴表面张力达到雷利极限,液滴爆裂为带电的子液滴,这一过程不断重复使终的液滴非常细小呈喷雾状,这时液滴表面的电场非常强大,使分析物离子化并以带单电荷或多电荷的离子形式进入质量分析器。
ESI-MS从液相中产生离子,一般说来,肽段的混合物经过液相色谱分离后,经过偶联的与在线连接的离子阱质谱分析,给出肽片段的的氨基酸序列,但是分析时间一般较长。
3、等电聚焦等电聚焦(isoelectric focusing,IEF)是60年代中期问世的一种利用有pH梯度的介质分离等电点不同的蛋白质的电泳技术。
蛋白质组学原理

蛋白质组学原理
蛋白质组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内蛋白质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学科,是生物信息学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
蛋白质作为生物体内最基本的功能分子,承担着细胞的结构支持、代谢调节、信号传导等重要功能,因此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对于理解生命活动的机理、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药物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蛋白质的鉴定、定量、功能分析和相互作用等方面。
其中,蛋白质的鉴定是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基础和关键,通常采用质谱技术进行蛋白质的鉴定。
质谱技术是利用质谱仪对蛋白质进行分析,通过蛋白质的质量/电荷比、氨基酸序列等信息来确定蛋白质的身份。
在蛋白质的定量方面,常用的方法包括同位素标记法、定量质谱法等,这些方法能够准确地测定蛋白质在不同生理状态下的表达水平。
在蛋白质功能分析方面,蛋白质组学常常结合蛋白质结构生物学、蛋白质相互作用等技术手段,对蛋白质的功能进行研究。
蛋白质组学还可以通过分析蛋白质的修饰情况、亚细胞定位等信息来揭示蛋白质的功能特性。
此外,蛋白质组学还可以通过研究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网络,揭示蛋白质在细胞内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理解细胞内生物过程的调控机制。
总的来说,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对于推动生命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蛋白质组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对于蛋白质组的认识也将更加深入,这将有助于揭示生命活动的奥秘,促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推动新药的研发,对于人类健康和生命科学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通过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能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奥秘,为人类健康和疾病治疗提供更多的帮助。
silac定量蛋白质组学

SILAC(Stable Isotope Labeling by Amino acids in Cell culture)是一种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利用稳定同位素标记氨基酸在细胞培养中进行蛋白质定量研究。
以下是SILAC定量蛋白质组学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1. 原理:
-SILAC利用稳定同位素标记前体氨基酸替代细胞培养基中的天然氨基酸。
-在不同条件下,分别使用含有正常氨基酸和稳定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基培养细胞。
-标记的氨基酸会在细胞内代谢成稳定同位素标记的蛋白质。
2. 实验步骤:
-细胞培养:将细胞分成两组,一组在正常氨基酸培养基中培养,另一组在稳定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培养基中培养。
-细胞提取:收集培养的细胞,并提取蛋白质。
-混合和消化:将两组样品的蛋白质混合,并进行消化,一般使用胰蛋白酶将蛋白质消化成肽段。
-肽段分离:使用液相色谱等技术分离肽段。
-质谱分析:使用质谱仪进行肽段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3. 数据分析:
-利用质谱数据分析软件对得到的质谱数据进行解析和比较。
-通过计算同位素标记和未标记肽段的峰面积比例或峰高比例,实现不同样品中蛋白质的定量比较。
-根据定量结果,进一步分析差异表达蛋白质在功能和通路上的富集和变化。
SILAC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具有高准确性和灵敏度,适用于研究细胞生物学、疾病研究和药物筛选等领域。
它可以提供关于差异表达蛋白质的定量信息,促进对蛋白质功能和分子机制的深入理解。
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方法与进展

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方法与进展蛋白质组学是研究生物体内所有蛋白质的种类、数量、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学科。
它主要运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质谱学等方法,对蛋白质进行全面分析,探索各种组织、器官、细胞及其内部组分的蛋白质组成、功能和相互作用,为深入揭示生命活动的本质和疾病发生机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方法。
其中,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是目前较为成熟的一种方法,本文就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技术流程和发展趋势等进行了探讨。
1. 基本原理质谱是一种通过分析样品中不同组分的质量-电荷比(m/z)比值,得到组成元素、分子结构、分子量及其分布、化学结构及其反应等信息的分析方法。
蛋白质组学中,质谱主要用于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剪切位点、糖基化、乙酰化、磷酸化等化学修饰情况及蛋白质互作等问题。
质谱分析可以分为两类,即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主要是通过一个蛋白质分子中各个氨基酸残基的离子片段质谱图和质量信息分析出蛋白质的序列和化学修饰情况;定量分析则是比较不同样品蛋白质间相对或绝对丰度的变化。
2. 技术流程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学研究主要包括蛋白质样品制备、质谱分析以及数据分析三个主要步骤。
(1)蛋白质样品制备。
蛋白质样品制备是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的重要工作之一。
通常会采用不同的蛋白质提取和纯化方法,如离心、超声波破碎、碱性裂解、蒸馏沉淀、离子交换层析、透析等。
蛋白质的制备要求样品纯度高、含量丰富,同时还需要管控样品的化学修饰情况,以免影响质谱分析结果。
(2)质谱分析。
质谱分析是蛋白质组学中的核心技术。
其主要分为两类,即质谱串联质谱(MS/MS)和质谱时间飞行(TOF)质谱。
在MS/MS质谱分析中,样品先由质量分析器筛选出感兴趣的离子,然后再通过一系列分析步骤,将选出的离子进一步分离和分析,得到蛋白质的质量和序列等信息。
TOF质谱则是通过测量样品离子的时间和质量信息,快速地得到蛋白质的质谱图和质量信息。
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原理和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蛋白质组学作为现代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分支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了研究人员分析蛋白质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的重要方法之一。
那么,蛋白质组学技术到底是什么,它又如何应用呢?一、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原理所谓蛋白质组学技术,就是通过基于质谱分析和生物信息学原理的高通量分析方法,快速、高效地检测、鉴定和定量蛋白质样品中的成分、数量和相互作用等基本信息,进而揭示蛋白质在生命体内的功能和代谢等生物学特性。
其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步骤:(1)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提纯、酶解、标记和纯化等处理,以获得符合质谱检测要求的样品。
(2)质谱分析:选择适当的仪器和方法,进行样品分析和蛋白质结构、功能等特性的检测和定量。
(3)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大数据处理、数据库搜索和功能注释等方法,对质谱分析数据进行解读和分析,进而获取蛋白质相互作用、信号传递、代谢途径等生理特性的信息。
二、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应用涵盖了广泛的生命科学领域,例如:1. 疾病诊断和治疗蛋白质组学技术可以检测和鉴定体内的蛋白质变化,发现与疾病有关的标志物、生物学特性和药物靶点等。
可应用于疾病的诊断、预后预测和治疗。
2. 食品和环境安全蛋白质组学技术可以用于鉴别和检测不同来源的食品、环境污染物等材料中的特定蛋白质成分和污染物类型,实现快速准确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3. 新药开发蛋白质组学技术可以帮助药物的筛选和开发,检测药物分子与蛋白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预测药物的毒副作用和有效性,优化药物的种类和剂量等。
4. 基础研究蛋白质组学技术应用于蛋白质结构、功能和代谢等方面的基础研究,有助于揭示蛋白质在细胞、组织和器官等不同层次上的生理活动及其调控机制,为进一步研究人类疾病、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等提供重要支持。
三、蛋白质组学技术面临的挑战尽管蛋白质组学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前景,但其面临的挑战也很多,包括:1. 样品前处理的复杂性和标准化难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绪论
15 February 2001
一、蛋白质组研究的开端及蛋白质组含义
--2001年,人类基因组序列草图的完成,宣告了 “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其主体是功能基因组学 (functional genomics),而蛋白质是基因功能的执行体; 2.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并不表明人类基因组的所有基因 及间隔序列已完全确定; 3. 基因组计划即使已确定某生物基因组内的全部基因, 也不能确定哪些基因在何时、何地、以何种程度表达; 4. 生物的基因组只表达部分基因(30~80%),表达的基因 类型及其表达程度随生物生存环境及内在状态的变化 而表现极大的差别;
如人的基因组有3-5万个基因而蛋白质则有30-100万; (2)基因组的组成是固定的,蛋白质组组成是动态的; (3)细胞内蛋白质的拷贝数(108)远比基因拷贝数大 (最多105) (4)基因可采用PCR扩增和自动测序,而蛋白质还没有扩 增和自动测序技术
2、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进展
(1)1975年,2-DE技术建立,上世纪80年代,固 相化pH梯度凝胶问世,使2-DE的重复性和加样 量改善;
微生物细胞; (3)机械匀浆法:破碎固体软组织和动物组织(切成小
片),同时要加入预冷的匀浆溶液; (4)玻璃珠匀浆法:适用细胞悬液或微生物,目的在于
破碎细胞,提取内含蛋白质。
3、蛋白酶抑制剂防止蛋白酶裂解
防止细胞裂解时蛋白酶释放出来降解蛋白质。低温、 pH>9的裂解液可降低蛋白酶活性,但不能真正消除, 故得加酶抑制剂(以下一种或数种的混合物)
(一)细胞裂解的方法
1、温和裂解的方法: 适用于组成比较简单的样品或分析特定的细胞器
(1)渗透裂解:通常用于血细胞、组织培养细胞等 低渗溶液细胞;
(2)冻融裂解:液氮快速冻融,然后在37°C融化, 反复几次,适合于细菌、组织培养细胞;
(3)去污剂裂解:溶解细胞膜释放内含蛋白质,主 要针对组织培养细胞;
ESI/MS/MS: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3、蛋白质组分析的首要要求
• 将来自于全细胞、组织或生物体中所包含的多达几 千种混合蛋白质进行分离、检测、分析 ;
• 2-DE技术依然是大多数蛋白质组研究中分离复杂蛋 白质混合物的首选技术 。
生物学问题 的提出
实验模型 的设计
实验组和对照组 样品的制备
The identification of ESTs has proceeded rapidly, with approximately 52 million ESTs now available in public databases (e.g. GenBank 5/2008, all species)
四、蛋白质组学对分析的挑战
用DNA微阵列和相关方法分析基因表达依赖于两个 重要工具:PCR和寡核苷酸与互补序列的杂交。但 是没有类似的工具用于蛋白质分析。
1)没有PCR等价物。目前不可能有多肽分子以类 似于核苷酸通过PCR复制的方式复制。
第二,蛋白质不能专一地与互补氨基酸序列杂交。
第三,细胞中每一个蛋白质产物并不一定只有一种 分子实体。 因此,蛋白质组的分析需要一套不同于基因表达分析 的工具,能够对修饰和非修饰的蛋白质进行检测和 定量分析。
3)蛋白质网络谱: 蛋白质网络谱是在生物系统中测 定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组学方法。这些相 互作用决定蛋白质功能网络。
获 得: 阐释重要生命活动的分子机制,包括细胞周期、细胞 分化与发育、细胞凋亡、肿瘤发生与发展、环境反应与 调节,物种进化等。 医药靶分子寻找与分析,包括新型药物靶分子、 肿瘤恶性标志、人体病理介导分子、病原菌毒性成分 等。每种疾病与~10个基因相关;每个基因又与 3~10个蛋白质相关;人类主要的100~150种疾病,则 应该有3000~15000种蛋白质具有成为药靶的可能性。
3)对数据库中特定蛋白质序列与MS数据进行比对 的各种软件。
4)蛋白质的分析分离技术,2D-SDS-PAGE是最广 泛用于蛋白质组学的技术,蛋白质分辨率达到成千 上万种,完全可以用于组织与细胞中的大规模蛋白 质分离。
EST (Expressed Sequence Tag)表达序列标签
EST(expressedsequencetags)是cDNA克隆的末端序列,平 均长度为300~500bp,称一般 使用载体多克隆位点互补序列作为通用引物。一个EST代表 生物体某种组织在某一时期的一个表达基因 。采用生物信息 学方法延伸表达序列标签(ESTs)序列,获得基因部分乃至 全长cDNAycg,将为基因克隆和表达分析提供空前的动力, 并为生物信息学功能的充分发挥提供广阔的空间。
(1)PMSF:苯甲磺酰氟,工作浓度1mM,能不可 逆灭活丝氨酸蛋白酶、半胱氨酸蛋白酶,但在水溶液 中失活。 (2)AEBSF:可在水溶液中使用,工作浓度4mM, 能不可逆灭活丝氨酸蛋白酶、半胱氨酸蛋白酶,但可 能改变蛋白质的等电点。 (3)EDTA、EGTA:乙二氨四乙酸和乙二醇双四乙 酸的工作浓度为1mM,作用对象为金属蛋白酶。
种方法; 2、细胞和组织样品的制备应尽可能减少蛋白质的降解,
从特殊亚细胞器提取蛋白还需分级分离。
3、样品裂解液新鲜制备,并且分装冻存于-80°C, 不要反复冻融样品;
4、通过超速离心清除所有的杂质,主要去除盐、小 分子化合物、脂类、离子去污剂、核酸、多糖、 脂类、酚类等
5、加入尿素之后,加温不要超过37°C,以防蛋白 质氨甲酰化。
五、蛋白质组学的工具
四种重要工具的发展和结合使用给我们提供了灵敏 性和专一性较高的识别和鉴定蛋白质的方法。
1)数据库:蛋白质、EST(expressed sequence tags)、和基因组序列数据库共同提供了 生物表达全部蛋白质的完整数据库目录。 2)质谱(MS):目前认为MS是肽序列分析中的 最新技术。MS数据为蛋白质鉴定提供了最有力和 最精确的方法。
混合肽
肽指纹图
肽序列质谱数据 蛋白质质量 N端测序
数据搜索 新的或已知蛋白 蛋白转录后修饰的鉴定
二、蛋白质的提取与样品制备
二维电泳分析中的样品制备
制备原则:
• 应使所有待分析的蛋白样品全部处于溶解状态(包括 多数疏水性蛋白),且制备方法应具有可重现性。
• 防止样品在聚焦时发生蛋白质的聚集和沉淀。 • 防止在样品制备过程中发生样品的抽提后化学修饰
4、蛋白质沉淀步骤
(1)硫酸铵盐析 原理:高盐将蛋白质沉淀出来,从而与核酸分离; 步骤:蛋白质浓度>1mg/ml,缓冲溶液浓度
>50mM(含EDTA),缓慢加入(NH4)2SO4,搅拌10-30min,离 心分离。
注意点:只用作预分离和富集,且(NH4)2SO4会干扰 IEF (2)TCA沉淀
三氯乙酸(终浓度10-20%)加到提取液中混均,置 冰上30min,最后用丙酮或乙醇清洗沉淀除TCA。该法不 易造成蛋白质变性和化学修饰。
六、蛋白质组学的应用范围
根据目前的实践,蛋白质组学包括三项主要应用:
1)蛋白质表达谱: 蛋白质表达谱是鉴定生物或细胞 特定状态下蛋白质的表达或药物、化学或物理刺激 下蛋白质的表达,获得蛋白质组图、蛋白质组成成 分鉴定、新型蛋白质发掘、蛋白质差异显示。
2)蛋白质修饰谱:蛋白质修饰谱是鉴定蛋白质在何 处、怎样被修饰的。许多蛋白质翻译后的修饰控制 着蛋白质的靶向、结构、功能和转换。此外,许多 环境化学因素、药物、和内源化学因素可产生修饰 蛋白质的活性亲电体。
所有蛋白质的存在形式及其活动方式。
Proteomics(蛋白质组学): 研究蛋白质组的科学, 阐明生物体全部蛋白质的表达模式及功能模式, 其内容包括蛋白质的定性鉴定、定量检测、细胞 内定位、相互作用研究等,最终揭示蛋白质功能 网络。
二、研究mRNA作为基因产物
基因微阵列(microarray)提供了细胞中大量或 全部基因表达的快速检测手段,然而从mRNA 水平不一定能预测细胞中相应蛋白质的水平。 因为:
(2)上世纪末期,MALDI-TOF-MS和ESI-MS可精确 测定相对分子量和微量蛋白质的测定;
(3)快速多肽序列分析; (4)90年代,多图象分析与大规模数据处理软件
问世,复杂蛋白质图谱处理成为现实;
MALDI-TOF MS: 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感兴趣 蛋白点 的切取
蛋白样品的IEF和PAGE电泳分离 图像扫描和初步分析
胰酶对脱色后蛋白质的消化 质谱的多肽指纹图、微测序分析
蛋白信息的 初步获得
质谱结果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和比对 新蛋白质的发现
其它实验 的进一步
验证
4.蛋白质组研究的基本技术路线
蛋白质样品的制备
凝胶中的蛋白
双向电泳
图像分析
转印至膜上的蛋白
因此,可能有几千或上万种新的药物靶标将被发现,将是 功能基因组学有可能带来一笔巨大的科学和经济财富。
第二章 蛋白质组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Outline 一、概述 二、蛋白质的提取与样品制备 三、蛋白质的分离与二维电泳技术 四、蛋白质的检测技术 五、生物质谱技术与蛋白质的鉴定 六、蛋白质构象解析技术
1、蛋白质组学研究远比基因组学研究复杂 (1)一个生物对象的蛋白质数量远大于基因数量
1. 各种mRNA不同的稳定性和不同的翻译效率 能够影响新蛋白质的产生;
2. 蛋白质形成后在稳定性和转换速度上有很大不同, 许多参与信号转导、转录因子调节和细胞周期控制 的蛋白质迅速转换,这是其活性调节的一种方式;
3. mRNA水平没有告诉我们相应蛋白质的调节状态, 蛋白质的活性和功能常有一些内源翻译后的改变, 也会因环境因素而改变。
三、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内容
① 结构蛋白质组学: 主要研究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三维结构的解析、 种类分析、数量确定等;蛋白质结构测定主要是 应用X-光衍射技术,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测定主要是 应用双向电泳,蛋白质鉴定的手段是质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