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真题---2013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数学试卷及解析

合集下载

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真题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真题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数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现实世界中,对称现象无处不在,中国的方块字中有些也具有对称性.下列汉字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识别,根据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进行分析即可.【详解】解:A,B,D选项中的图形不能找到这样的一条直线,使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所以不是轴对称图形,C选项中的图形能找到这样的一条直线,使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所以是轴对称图形.故选:C.2.小美和小好同学做“石头、剪刀、布”的游戏,两人同时出相同的手势,这个事件是()A.随机事件B.不可能事件C.必然事件D.确定性事件【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判断即可.【详解】解:两人同时出相同的手势,,这个事件是随机事件,故选:A.3.如图是由两个宽度相同的长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它的主视图是()A.B.C.D.【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了三视图的知识,熟知主视图是从物体的正面看到的视图是解题的关键.按照主视图的定义逐项判断即可.【详解】解:从正面看该几何体,下面是一个大长方形,上面叠着一个小长方形,故选:B .4.国家统计局2024年4月16日发布数据,今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接近300000亿元,同比增长5.3%,国家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将数据3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是()A .50.310⨯B .60.310⨯C .5310⨯D .6310⨯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 .236a a a ⋅=B .()1432a a =C .()2236a a =D .()2211a a +=+【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积的乘方,幂的乘方,同底数幂的乘法等,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积的乘方,幂的乘方,完全平方公式运算法则分别判断即可.【详解】解:A.235a a a ⋅=,故该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B.()4312a a =,故该选项正确,符合题意;C.()2239a a =,故该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D.()22121a a a +=++,故该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6.如图,一个圆柱体水槽底部叠放两个底面半径不等的实心圆柱体,向水槽匀速注水.下列图象能大致反映水槽中水的深度h 与注水时间t 的函数关系的是()A.B.C.D.【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了函数图象;根据题意,分3段分析,即可求解.【详解】解:下层圆柱底面半径大,水面上升块,上层圆柱底面半径稍小,水面上升稍慢,再往上则水面上升更慢,所以对应图象是第一段比较陡,第二段比第一段缓,第三段比第二段缓.故选:D.∠;②以点A为圆心,1个单位长为半7.小美同学按如下步骤作四边形ABCD:①画MAN径画弧,分别交AM,AN于点B,D;③分别以点B,D为圆心,1个单位长为半径画弧,∠的大小是()两弧交于点C;④连接BC,CD,BD.若44∠=︒,则CBDAA.64︒B.66︒C.68︒D.70︒【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了基本作图,菱形的判定和性质,根据作图可得四边形ABCD是菱形,进而根据菱形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解:作图可得AB AD BC DC8.经过某十字路口的汽车,可能直行,也可能向左转或向右转,这三种可能性大小相同.若两辆汽车经过这个十字路口,则至少一辆车向右转的概率是()A .19B .13C .49D .59共有9种情况,至少一辆车向右转有5种,∴至少一辆车向右转的概率是59,故选:D .9.如图,四边形ABCD 内接于O ,60ABC ∠=︒,45BAC CAD ∠=∠=︒,2AB AD +=,则O 的半径是()A B C D .2∵四边形ABCD 内接于 ∴ADC ABC ABC ∠+∠=∠∴ADC CBE∠=∠∵45BAC CAD ∠=∠=︒10.如图,小好同学用计算机软件绘制函数32331y x x x =-+-的图象,发现它关于点()1,0中心对称.若点()110.1,A y ,()220.2,A y ,()330.3,A y ,……,()19191.9,A y ,()20202,A y 都在函数图象上,这20个点的横坐标从0.1开始依次增加0.1,则1231920y y y y y +++++ 的值是()A .1-B .0.729-C .0D .1∵()0,1-关于点()1,0中心对称的点为()2,1,即当2x =时,201y =,∴12319201020011y y y y y y y +++++=+=+= ,故选:D .二、填空题1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负数广泛应用到生产和生活中,例如,若零上3℃记作3+℃,则零下2℃记作℃.【答案】2-【分析】本题考查了正数和负数的意义,在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中,先规定其中一个为正,则另一个就用负表示.【详解】解:零上3℃记作3+℃,则零下2℃记作2-℃.,故答案为:2-.12.某反比例函数k y x =具有下列性质: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k 的值是.【答案】1(答案不唯一)【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双曲线,当0k >,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一、第三象限,在每一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0k <,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二、第四象限,在每一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直接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写出符合条件的的值即可.【详解】解:∵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0k >故答案为:1(答案不唯一).13.分式方程131x x x x +=--的解是.【答案】3x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解分式方程,熟练掌握解分式方程的方法和步骤是解题关键.首先等号两边同时乘以()()31x x --完成去分母,再按照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的步骤求解,检验即可获得答案.14.黄鹤楼是武汉市著名的旅游景点,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誉.在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中,某数学小组用无人机测量黄鹤楼AB 的高度,具体过程如下:如图,将无人机垂直上升至距水平地面102m 的C 处,测得黄鹤楼顶端A 的俯角为45︒,底端B 的俯角为63︒,则测得黄鹤楼的高度是m .(参考数据:tan632︒≈)【答案】51【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理解题意,作出辅助线是解题关键.延长BA 交距水平地面102m 的水平线于点D ,根据tan632︒≈,求出51m DC AD =≈,即可求解.【详解】解:延长BA 交距水平地面102m 的水平线于点D ,如图,由题可知,102m BD =,设AD x =,∵45DCA ∠=︒∴DC AD x==15.如图是我国汉代数学家赵爽在注解《周髀算经》时给出的“赵爽弦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中间的小正方形MNPQ 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ABCD .直线MP 交正方形ABCD 的两边于点E,F ,记正方形ABCD 的面积为1S ,正方形MNPQ 的面积为2S .若(1)BE kAE k =>,则用含k 的式子表示12S S 的值是. 45PMN ∴∠=︒45EMG PMN ∴∠=∠=1EG MG ∴==在AEG △和ABN 中,16.抛物线2y ax bx c =++(a ,b ,c 是常数,0a <)经过()1,1-,(),1m 两点,且01m <<.下列四个结论:①0b >;②若01x <<,则()()2111a x b x c -+-+>;③若1a =-,则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ax bx c ++=无实数解;④点()11,A x y ,()22,B x y 在抛物线上,若1212x x +>-,12x x >,总有12y y <,则102m <≤.其中正确的是(填写序号).三、解答题17.求不等式组3121x x x +>⎧⎨-≤⎩①②的整数解.【答案】整数解为:1,0,1-【分析】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分别求出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根据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进而求得整数解.【详解】解:3121x x x +>⎧⎨-≤⎩①②解不等式①得:2x >-解不等式②得:1x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1x -<≤,∴整数解为:1,0,1-18.如图,在ABCD Y 中,点E ,F 分别在边BC ,AD 上,AF CE =.(1)求证:C ABE DF ≌△△;(2)连接EF .请添加一个与线段相关的条件,使四边形ABEF 是平行四边形.(不需要说明理由)【答案】(1)见解析(2)添加AF BE =(答案不唯一)【分析】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1)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AB CD =,B D ∠=∠,结合已知条件可得DF BE =,即可证明C ABE DF ≌△△;(2)添加AF BE =,依据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即可求解.【详解】(1)证明:∵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 CD =,AD BC =,B D ∠=∠,∵AF CE =,∴AD AF BC CE -=-即DF BE =,在ABE 与CDF 中,AB CD B D BE DF =⎧⎪∠=∠⎨⎪=⎩,∴()SAS ABE CDF ≌;(2)添加AF BE =(答案不唯一)如图所示,连接EF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D BC ∥,即AF BE ∥,当AF BE=时,四边形ABEF是平行四边形.19.为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某校在“阳光体育一小时”活动中组织九年级学生定点投篮技能测试,每人投篮4次,投中一次计1分.随机抽取m名学生的成绩作为样本,将收集的数据整理并绘制成如下的统计图表.测试成绩频数分布表成绩/分频数4123a2151b06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直接写出m,n的值和样本的众数;(2)若该校九年级有900名学生参加测试,估计得分超过2分的学生人数.20.如图,ABC 为等腰三角形,O 是底边BC 的中点,腰AC 与半圆O 相切于点D ,底边BC 与半圆O 交于E ,F 两点.(1)求证:AB 与半圆O 相切;(2)连接OA .若4CD =,2CF =,求sin OAC ∠的值.AO BC ∴⊥,AO 平分BAC∠AC 与半圆O 相切于点DOD AC∴⊥由ON AB⊥ ON OD∴=21.如图是由小正方形组成的34⨯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做格点.ABC 三个顶点都是格点.仅用无刻度的直尺在给定网格中完成四个画图任务,每个任务的画线不得超过三条.(1)在图(1)中,画射线AD 交BC 于点D ,使AD 平分ABC 的面积;∠=∠;(2)在(1)的基础上,在射线AD上画点E,使ECB ACB(3)在图(2)中,先画点F,使点A绕点F顺时针旋转90︒到点C,再画射线AF交BC于点G;(4)在(3)的基础上,将线段AB绕点G旋转180︒,画对应线段MN(点A与点M对应,点B与点N对应).(2)如图,作OP(4)如图,作OP MN 即为所求作.22.16世纪中叶,我国发明了一种新式火箭“火龙出水”,它是二级火箭的始祖.火箭第一级运行路径形如抛物线,当火箭运行一定水平距离时,自动引发火箭第二级,火箭第二级沿直线运行.某科技小组运用信息技术模拟火箭运行过程.如图,以发射点为原点,地平线为x 轴,垂直于地面的直线为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分别得到抛物线2y ax x =+和直线12y x b =-+.其中,当火箭运行的水平距离为9km 时,自动引发火箭的第二级.(1)若火箭第二级的引发点的高度为3.6km .①直接写出a ,b 的值;②火箭在运行过程中,有两个位置的高度比火箭运行的最高点低1.35km ,求这两个位置之间的距离.(2)直接写出a 满足什么条件时,火箭落地点与发射点的水平距离超过15km .23.问题背景:如图(1),在矩形ABCD 中,点E ,F 分别是AB ,BC 的中点,连接BD ,EF ,求证:BCD FBE ∽△△.问题探究:如图(2),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90BCD ∠=︒,点E 是AB 的中点,点F 在边BC 上,2AD CF =,EF 与BD 交于点G ,求证:BG FG =.问题拓展:如图(3),在“问题探究”的条件下,连接AG ,AD CD =,AG FG =,直接写出EG GF的值.∵E 是AB 的中点,H 是∴12EH AD =,EH AD ∥又∵2AD CF =,∴EH CF =,∵2AD CF CD ==,∴12AM MD FC AD ===设2AD a =,则MF CD =【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是解题的关键.24.抛物线215222y x x =+-交x 轴于A ,B 两点(A 在B 的右边),交y 轴于点C .(1)直接写出点A ,B ,C 的坐标;(2)如图(1),连接AC ,BC ,过第三象限的抛物线上的点P 作直线PQ AC ∥,交y 轴于点Q .若BC 平分线段PQ ,求点P 的坐标;(3)如图(2),点D 与原点O 关于点C 对称,过原点的直线EF 交抛物线于E ,F 两点(点E 在x 轴下方),线段DE 交抛物线于另一点G ,连接FG .若90EGF ∠=︒,求直线DE 的解析式.∴90T S EGF ∠=∠=∠=∴90EGT FGS ∠=︒-∠=∴ETG GSF∽∴ET TG GS FS=即ET FS GS TG⋅=⋅。

2024年湖北武汉中考数学试卷试题解读及答案解析

2024年湖北武汉中考数学试卷试题解读及答案解析

2024年中考数学真题完全解读(武汉卷)审视2024年武汉市中考数学试卷,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与去年相比,题型与知识点的考查方式保持了一贯的稳定,整体难度适宜,而且考察手法愈发巧妙多变,要求学生对知识点有深入的理解和灵活的运用。

在历经三次模拟考试的磨砺后,24年的中考数学试卷不仅维持了知识点的连贯性,还在持续的创新与变化中,丰富了知识点的维度和命题的广度。

试卷的四大模块一一数与式、函数、几何图形、统计概率,分别占据了20分、34分、52分和14分的分值。

与23年相比,数与式部分稍有减少,具体体现在无理数的举例开放题上少了3分,而几何部分则增加了3分,主要涉及平行线和角的计算。

试卷的基础题、中档题和压轴题的分布与往年保持一致,基础题占据了约81分,即67.5%的比例,中档题和压轴题则分别占据了27分和12分,占比分别为22.5%和10%o然而,任何一份试卷都会给不同水平的学生带来不同程度的挑战。

例如,选择题第10题就需要学生巧妙运用函数对称性和数形结合的方法进行解答,而其他9题则较为常规。

填空第15题的几何小综合,无疑是今年考试的一个难点,涉及到面积的转化和相似的构造,这对于许多学生来说都是一大考验。

在解答题中,17〜22题延续了以往的考查方式,但21题对格点作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学生对常规方法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23题的几何大综合虽然整体考查方式未变,但第二问和第三问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八九年级的几何知识点,进行巧妙的构造和推理;24题的二次函数大综合虽然思路清晰,但由于计算量巨大,对学生的计算能力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因此,学生在后期的备考中,需要巩固基础知识,立足课本,提高解题的熟练度和计算能力,这样才能在中考中应对自如,冲刺高分!姓题型新变化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的题量与分值相较于往年没有发生变化;罗列部分试题新思路第6题的一次函数应用题转变为了实际问题的函数图象;第10题是新载体,需考生结合函数对称性和数形结合的方法解题;第13题的分式计算演变成了分式方程;第15题是几何计算题,原为第16题的位置,被普遍认为是今年中考难度最高的一道题。

2011湖北武汉中考数学及答案

2011湖北武汉中考数学及答案

2011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数 学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下列各题中均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且只有一个正确,请在答题卡上将正确答案的代号涂黑. 1.(2011湖北武汉市,1,3分)有理数-3的相反数是 A .3. B .-3. C .31D .31-.【答案】A2.(2011湖北武汉市,2,3分)函数2-=x y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A .x ≥ 0.B .x ≥ -2.C .x ≥ 2.D .x ≤ -2. 【答案】C3.(2011湖北武汉市,3,3分)如图,数轴上表示的是某不等式组的解集,则这个不等式组可能是A .x +1>0,x -3>0.B .x +1>0,3-x >0.C .x +1<0,x -3>0.D .x +1<0,3-x >0.【答案】B4.(2011湖北武汉市,4,3分)下列事件中,为必然事件的是 A .购买一张彩票,中奖. B .打开电视,正在播放广告. C .抛掷一枚硬币,正面向上.D .一个袋中只装有5个黑球,从中摸出一个球是黑球. 【答案】D5.(2011湖北武汉市,5,3分)若x 1,x 2是一元二次方程x 2+4x +3=0的两个根,则x 1x 2的值是 A .4. B .3. C .-4. D .-3. 【答案】B6.(2011湖北武汉市,6,3分)据报道,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约675万人.数6750000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A .675×104. B .67.5×105. C .6.75×106. D .0.675×107. 【答案】C 7.(2011湖北武汉市,7,3分)如图,在梯形ABCD 中,AB ∥DC ,AD =DC =CB ,若∠ABD =25°,则∠BAD 的大小是A .40°.B .45°.C .50°.D .60°.【答案】C 8.(2011湖北武汉市,8,3分)右图是某物体的直观图,它的俯视图是A .B .C .D . 【答案】A9.(2011湖北武汉市,9,3分)在直角坐标系中,我们把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叫做整点.且规定,正方形的内部不包含边界上的点.观察如图所示的中心在原点、一边平行于x 轴的正方形:边长为1的正方形内部有1个整点,边长为2的正方形内部有1个整点,边长为3的正方形内部有9个整点,…则边长为8的正方形内部的整点的个数为 A .64. B .49. C .36. D .25.【答案】B10.(2011湖北武汉市,10,3分)如图,铁路MN 和公路PQ 在点O 处交汇,∠QON =30°.公路PQ 上A 处距离O 点240米.如果火车行驶时,周围200米以内会受到噪音的影响.那么火车在铁路MN 上沿ON 方向以72千米/时的速度行驶时,A 处受噪音影响的时间为 A .12秒. B .16秒. C .20秒. D .24秒.【答案】B 11.(2011湖北武汉市,11,3分)为广泛开展阳光健身活动,2010年红星中学投入维修场地、安装设施、购置器材及其它项目的资金共38万元.图1、图2分别反映的是2010年投入资金分配和2008年以来购置器材投入资金的年增长率的具体数据.第7题图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判断:①在2010年总投入中购置器材的资金最多;②2009年购置器材投入资金比2010年购置器材投入资金多8%;③若2011年购置器材投入资金的年增长率与2010年购置器材投入资金的年增长率相同,则2011年购置器材的投入是38×38%×(1+32%)万元. 其中正确判断的个数是A .0.B .1.C .2.D .3. 【答案】C12.(2011湖北武汉市,12,3分)如图,在菱形ABCD 中,AB =BD ,点E ,F 分别在AB ,AD 上,且AE =DF .连接BF 与DE 相交于点G ,连接CG 与BD 相交于点H .下列结论: ①△AED ≌△DFB ; ②S 四边形 BCDG =43 CG 2;③若AF =2DF ,则BG =6GF .其中正确的结论A .只有①②.B .只有①③.C .只有②③.D .①②③.【答案】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4分)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下列各题不需要写出解答过程,请将结果直接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13.(2011湖北武汉市,13,3分)sin 30°的值为_____. 【答案】2114.(2011湖北武汉市,14,3分)某次数学测验中,五位同学的分数分别是:89,91,105,105,110.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众数是_____,平均数是_____.【答案】105;105;100 15.(2011湖北武汉市,15,3分)一个装有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容器,从某时刻起只打开进水管进水,经过一段时间,再打开出水管放水.至12分钟时,关停进水管.在打开进水管到关停进水管这段时间内,容器内的水量y (单位:升)与时间x (单位: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关停进水管后,经过_____分钟,容器中的水恰好放完.E第12题图2010年投入资金分配统计表2008年以来购置器材投入资金年统计图【答案】8 16.(2011湖北武汉市,16,3分)如图,□ABCD 的顶点A ,B 的坐标分别是A (-1,0),B (0,-2),顶点C ,D 在双曲线y=xk 上,边AD 交y 轴于点E ,且四边形BCDE 的面积是△ABE 面积的5倍,则k =_____.【答案】12三、解答题(共9小题,共72分)下列各题需要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演算步骤或画出图形. 17.(2011湖北武汉市,17,6分)(本题满分6分)解方程:x 2+3x +1=0. 【答案】 ∵a=1,b=3,c=1∴△=b 2-4ac=9-4×1×1=5>0∴x =-3±25∴x 1=-3+ 25,x 2=-3-2518.(2011湖北武汉市,18,6分)(本题满分6分)先化简,再求值:)4(22xx xx x-÷-,其中x =3.【答案】原式=x (x -2)/x ÷(x +2)(x -2)/x=x (x -2)/x · x /(x +2)(x -2)= x /(x +2)∴当x =3时,原式=3/519.(2011湖北武汉市,19,6分)(本题满分6分)如图,D ,E ,分 别 是 AB ,AC 上 的 点 ,且AB=AC ,AD=AE .求证∠B=∠C .【答案】证明:在△ABE和△ACD中,AB=AC∠A=∠A AE=AD∴△ABE≌△ACD∴∠B=∠C20.(2011湖北武汉市,20,7分)(本题满分7分)经过某十字路口的汽车,它可能继续直行,也可能向左转或向右转.如果这三种可能性大小相同,现有两辆汽车经过这个十字路口.(1)试用树形图或列表法中的一种列举出这两辆汽车行驶方向所有可能的结果;(2)求至少有一辆汽车向左转的概率.【答案】解法1:(1)根据题意,可以画出如下的“树形图”:∴这两辆汽车行驶方向共有9种可能的结果(2)由(1)中“树形图”知,至少有一辆汽车向左转的结果有5种,且所有结果的可能性相等∴P(至少有一辆汽车向左转)=5/9解法2:根据题意,可以列出如下的表格:以下同解法1(略)21.(2011湖北武汉市,21,7分)(本题满分7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坐标是A (-7,1),B(1,1),C(1,7).线段DE的端点坐标是D(7,-1),E(-1,-7).(1)试说明如何平移线段AC,使其与线段ED重合;(2)将△ABC绕坐标原点O逆时针旋转,使AC的对应边为DE,请直接写出点B的对应点F的坐标;(3)画出(2)中的△DEF,并和△ABC同时绕坐标原点O逆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答案】(1)将线段AC先向右平移6个单位,再向下平移8个单位.(其它平移方式也可)(2)F(-1,-1)(3)画出如图所示的正确图形22.(2011湖北武汉市,22,8分)(本题满分8分)如图,PA为⊙O的切线,A为切点.过A作OP的垂线AB,垂足为点C,交⊙O于点B.延长BO与⊙O交于点D,与P A的延长线交于点E.(1)求证:PB为⊙O的切线;1,求sinE的值.(2)若tan∠ABE=2【答案】(本题8分)(1)证明:连接OA∵PA为⊙O的切线,∴∠PAO=90°∵OA=OB,OP⊥AB于C∴BC=CA,PB=PA∴△PBO≌△PAO∴∠PBO=∠PAO=90°∴PB为⊙O的切线(2)解法1:连接AD,∵BD是直径,∠BAD=90°由(1)知∠BCO=90°∴AD∥OP∴△ADE∽△POE∴EA/EP=AD/OP 由AD∥OC得AD=2OC∵tan∠ABE=1/2∴OC/BC=1/2,设OC=t,则BC=2t,AD=2t由△PBC∽△BOC,得PC=2BC=4t,OP=5t∴EA/EP=AD/OP=2/5,可设EA=2m,EP=5m,则PA=3m∵PA=PB∴PB=3m∴sinE=PB/EP=3/5(2)解法2:连接AD,则∠BAD=90°由(1)知∠BCO=90°∵由AD∥OC,∴AD=2OC∵tan ∠ABE=1/2,∴OC/BC=1/2,设OC =t ,BC =2t ,AB=4t 由△PBC ∽△BOC ,得PC =2BC =4t , ∴PA =PB =25t 过A 作AF ⊥PB 于F ,则AF·PB=AB·PC ∴AF=558t 进而由勾股定理得PF =556t∴sinE=sin ∠FAP =PF/PA =3/523.(2011湖北武汉市,23,10分)(本题满分10分)星光中学课外活动小组准备围建一个矩形生物苗圃园.其中一边靠墙,另外三边用长为30米的篱笆围成.已知墙长为18米(如图所示),设这个苗圃园垂直于墙的一边的长为x 米.(1)若平行于墙的一边的长为y 米,直接写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及其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2)垂直于墙的一边的长为多少米时,这个苗圃园的面积最大,并求出这个最大值; (3)当这个苗圃园的面积不小于88平方米时,试结合函数图像,直接写出x 的取值范围.【答案】解:(1)y =30-2x (6≤x <15)(2)设矩形苗圃园的面积为S 则S =xy=x (30-2x )=-2x 2+30x ∴S =-2(x -7.5)2+112.5由(1)知,6≤x <15∴当x =7.5时,S 最大值=112.5即当矩形苗圃园垂直于墙的边长为7.5米时,这个苗圃园的面积最大,最大值为112.5 (3)6≤x ≤1124.(2011湖北武汉市,24,10分)(本题满分10分)(1)如图1,在△ABC 中,点D ,E ,Q 分别在AB ,AC ,BC 上,且DE ∥BC ,AQ 交DE 于点P .求证:QCPE BQDP .(2) 如图,在△ABC 中,∠BAC =90°,正方形DEFG 的四个顶点在△ABC 的边上,连接AG ,AF 分别交DE 于M ,N 两点. ①如图2,若AB=AC=1,直接写出MN 的长; ②如图3,求证MN 2=DM·EN .【答案】(1)证明:在△ABQ 中,由于DP ∥BQ ,∴△ADP ∽△ABQ ,∴DP/BQ =AP/AQ .同理在△ACQ 中,EP/CQ =AP/AQ . ∴DP/BQ =EP/CQ . (2)92.(3)证明:∵∠B +∠C =90°,∠CEF +∠C =90°.∴∠B =∠CEF , 又∵∠BGD =∠EFC , ∴△BGD ∽△EFC . ∴DG/CF =BG/EF ,∴DG·EF =CF·BG 又∵DG =GF =EF ,∴GF 2=CF·BG由(1)得DM/BG =MN/GF =EN/CF ∴(MN/GF )2=(DM/BG )·(EN/CF ) ∴MN 2=DM·EN25.(2011湖北武汉市,25,12分)(本题满分12分)如图1,抛物线y=ax 2+bx +3经过A (-3,0),B (-1,0)两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设抛物线的顶点为M ,直线y =-2x +9与y 轴交于点C ,与直线OM 交于点D .现将抛物线平移,保持顶点在直线OD 上.若平移的抛物线与射线CD (含端点C )只有一个公共点,求它的顶点横坐标的值或取值范围;(3)如图2,将抛物线平移,当顶点至原点时,过Q (0,3)作不平行于x 轴的直线交抛物线于E ,F 两点.问在y 轴的负半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PEF 的内心在y 轴上.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抛物线y=ax 2+bx +3经过A (-3,0),B (-1,0)两点 ∴9a -3b +3=0 且a -b +3=0 解得a =1 , b =4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 2+4x +3 (2)由(1)配方得y =(x +2)2-1 ∴抛物线的顶点M (-2,1) ∴直线OD 的解析式为y=21x于是设平移的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h ,21h ),∴平移的抛物线解析式为y =(x -h )2+21h .①当抛物线经过点C 时,∵C (0,9),∴h 2+21h =9,解得h=41451-±.∴ 当4145-1-≤h <41451-+时,平移的抛物线与射线CD 只有一个公共点.②当抛物线与直线CD 只有一个公共点时,由方程组y=(x-h)2+21h,y=-2x+9.得x2+(-2h+2)x+h2+21h-9=0,∴△=(-2h+2)2-4(h2+21h-9)=0,解得h=4.此时抛物线y=(x-4)2+2与射线CD唯一的公共点为(3,3),符合题意.综上:平移的抛物线与射线CD只有一个公共点时,顶点横坐标的值或取值范围是 h=4或4145-1-≤h<41451- .(3)方法1将抛物线平移,当顶点至原点时,其解析式为y=x2,设EF的解析式为y=kx+3(k≠0).假设存在满足题设条件的点P(0,t),如图,过P作GH∥x轴,分别过E,F作GH的垂线,垂足为G,H.∵△PEF的内心在y轴上,∴∠GEP=∠EPQ=∠QPF=∠HFP,∴△GEP∽△HFP,∴GP/PH=GE/HF,∴-x E/x F=(y E-t)/(y F-t)=(kx E+3-t)/(kx F+3-t)∴2kx E·x F=(t-3)(x E+x F)由y=x2,y=-kx+3.得x2-kx-3=0.∴x E+x F=k,x E·x F=-3.∴2k(-3)=(t-3)k∵k≠0,∴t=-3.∴y轴的负半轴上存在点P(0,-3),使△PEF的内心在y轴上.方法2 :设EF的解析式为y=kx+3(k≠0),点E,F的坐标分别为(m,m2)(n,n2)由方法1知:mn=-3.作点E关于y轴的对称点R(-m,m2),作直线FR交y轴于点P,由对称性知∠EPQ=∠FPQ,∴点P就是所求的点.由F,R的坐标,可得直线FR的解析式为y=(n-m)x+mn.当x=0,y=mn=-3,∴P(0,-3).∴y轴的负半轴上存在点P(0,-3),使△PEF的内心在y轴上.。

2016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数学试卷(含详细答案及解析)

2016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数学试卷(含详细答案及解析)

2016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3分)实数的值在()A.0和1之间B.1和2之间C.2和3之间D.3和4之间2.(3分)若代数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A.x<3 B.x>3 C.x≠3 D.x=33.(3分)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A.a•a2=a2B.2a•a=2a2C.(2a2)2=2a4D.6a8÷3a2=2a44.(3分)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形状、大小、质地完全相同的6个球,其中4个黑球、2个白球,从袋子中一次摸出3个球,下列事件是不可能事件的是()A.摸出的是3个白球B.摸出的是3个黑球C.摸出的是2个白球、1个黑球D.摸出的是2个黑球、1个白球5.(3分)运用乘法公式计算(x+3)2的结果是()A.x2+9 B.x2﹣6x+9 C.x2+6x+9 D.x2+3x+96.(3分)已知点A(a,1)与点A′(5,b)关于坐标原点对称,则实数a、b 的值是()A.a=5,b=1 B.a=﹣5,b=1 C.a=5,b=﹣1 D.a=﹣5,b=﹣17.(3分)如图是由一个圆柱体和一个长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其左视图是()A .B .C .D .8.(3分)某车间2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如表所示:45678日加工零件数人数26543这些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分别是()A.5、6、5 B.5、5、6 C.6、5、6 D.5、6、69.(3分)如图,在等腰Rt△ABC中,AC=BC=2,点P在以斜边AB为直径的半圆上,M为PC的中点.当点P沿半圆从点A运动至点B时,点M运动的路径长是()A.π B.πC.2 D.210.(3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2,2)、B(4,0).若在坐标轴上取点C,使△ABC为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C的个数是()A.5 B.6 C.7 D.8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3分)计算5+(﹣3)的结果为.12.(3分)某市2016年初中毕业生人数约为63 000,数63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3.(3分)一个质地均匀的小正方体,6个面分别标有数字1,1,2,4,5,5,若随机投掷一次小正方体,则朝上一面的数字是5的概率为.14.(3分)如图,在▱ABCD中,E为边CD上一点,将△ADE沿AE折叠至△AD′E 处,AD′与CE交于点F.若∠B=52°,∠DAE=20°,则∠FED′的大小为.15.(3分)将函数y=2x+b(b为常数)的图象位于x轴下方的部分沿x轴翻折至其上方后,所得的折线是函数y=|2x+b|(b为常数)的图象.若该图象在直线y=2下方的点的横坐标x满足0<x<3,则b的取值范围为.16.(3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90°,AB=3,BC=4,CD=10,DA=5,则BD的长为.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17.(8分)解方程:5x+2=3(x+2)18.(8分)如图,点B、E、C、F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AC=DF,BE=CF,求证:AB∥DE.19.(8分)某学校为了解学生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最喜爱的情况,随机调查了若干名学生,根据调查数据进行整理,绘制了如下的不完整统计图.请你根据以上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本次共调查了名学生,其中最喜爱戏曲的有人;在扇形统计图中,最喜爱体育的对应扇形的圆心角大小是.(2)根据以上统计分析,估计该校2000名学生中最喜爱新闻的人数.20.(8分)已知反比例函数y=.(1)若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直线y=kx+4(k≠0)只有一个公共点,求k的值;(2)如图,反比例函数y=(1≤x≤4)的图象记为曲线C1,将C1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曲线C2,请在图中画出C2,并直接写出C1平移至C2处所扫过的面积.21.(8分)如图,点C在以AB为直径的⊙O上,AD与过点C的切线垂直,垂足为点D,AD交⊙O于点E.(1)求证:AC平分∠DAB;(2)连接BE交AC于点F,若cos∠CAD=,求的值.22.(10分)某公司计划从甲、乙两种产品中选择一种生产并销售,每年产销x 件.已知产销两种产品的有关信息如表:产品每件售价(万元)每件成本(万元)每年其他费用(万元)每年最大产销量(件)甲6a20200乙201040+0.05x280其中a为常数,且3≤a≤5(1)若产销甲、乙两种产品的年利润分别为y1万元、y2万元,直接写出y1、y2与x的函数关系式;(2)分别求出产销两种产品的最大年利润;(3)为获得最大年利润,该公司应该选择产销哪种产品?请说明理由.23.(10分)在△ABC中,P为边AB上一点.(1)如图1,若∠ACP=∠B,求证:AC2=AP•AB;(2)若M为CP的中点,AC=2.①如图2,若∠PBM=∠ACP,AB=3,求BP的长;②如图3,若∠ABC=45°,∠A=∠BMP=60°,直接写出BP的长.24.(12分)抛物线y=ax2+c与x轴交于A,B两点,顶点为C,点P为抛物线上,且位于x轴下方.(1)如图1,若P(1,﹣3),B(4,0).①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②若D是抛物线上一点,满足∠DPO=∠POB,求点D的坐标;(2)如图2,已知直线PA,PB与y轴分别交于E、F两点.当点P运动时,是否为定值?若是,试求出该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2016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3分)(2016•武汉)实数的值在()A.0和1之间B.1和2之间C.2和3之间D.3和4之间【分析】直接利用估算无理数大小,正确得出接近的有理数,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1<<2,∴实数的值在:1和2之间.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估算无理数大小,正确得出无理数接近的有理数是解题关键.2.(3分)(2016•武汉)若代数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A.x<3 B.x>3 C.x≠3 D.x=3【分析】分式有意义时,分母x﹣3≠0,据此求得x的取值范围.【解答】解:依题意得:x﹣3≠0,解得x≠3,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有意义的条件.(1)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等于零.(2)分式无意义的条件是分母等于零.3.(3分)(2016•武汉)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A.a•a2=a2B.2a•a=2a2C.(2a2)2=2a4D.6a8÷3a2=2a4【分析】A、原式利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计算得到结果,即可作出判断;B、原式利用单项式乘单项式法则计算得到结果,即可作出判断;C、原式利用积的乘方与幂的乘方运算法则计算得到结果,即可作出判断;D、原式利用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计算得到结果,即可作出判断.【解答】解:A、原式=a3,错误;B、原式=2a2,正确;C、原式=4a4,错误;D、原式=2a6,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4.(3分)(2016•武汉)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形状、大小、质地完全相同的6个球,其中4个黑球、2个白球,从袋子中一次摸出3个球,下列事件是不可能事件的是()A.摸出的是3个白球B.摸出的是3个黑球C.摸出的是2个白球、1个黑球D.摸出的是2个黑球、1个白球【分析】根据白色的只有两个,不可能摸出三个进行解答.【解答】解:A.摸出的是3个白球是不可能事件;B.摸出的是3个黑球是随机事件;C.摸出的是2个白球、1个黑球是随机事件;D.摸出的是2个黑球、1个白球是随机事件,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必然事件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发生的事件.不可能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不发生的事件,不确定事件即随机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5.(3分)(2016•武汉)运用乘法公式计算(x+3)2的结果是()A.x2+9 B.x2﹣6x+9 C.x2+6x+9 D.x2+3x+9【分析】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即可解答.【解答】解:(x+3)2=x2+6x+9,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完全平方公式.6.(3分)(2016•武汉)已知点A(a,1)与点A′(5,b)关于坐标原点对称,则实数a、b的值是()A.a=5,b=1 B.a=﹣5,b=1 C.a=5,b=﹣1 D.a=﹣5,b=﹣1【分析】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解答.【解答】解:∵点A(a,1)与点A′(5,b)关于坐标原点对称,∴a=﹣5,b=﹣1.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两点关于原点对称,则两点的横、纵坐标都是互为相反数.7.(3分)(2016•武汉)如图是由一个圆柱体和一个长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其左视图是()A .B .C .D .【分析】找到从左面看所得到的图形即可.【解答】解:从左面可看到一个长方形和上面一个长方形.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视图的知识,左视图是从物体的左面看得到的视图.8.(3分)(2016•武汉)某车间2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如表所示:45678日加工零件数人数26543这些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分别是()A.5、6、5 B.5、5、6 C.6、5、6 D.5、6、6【分析】根据众数、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定义分别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5出现了6次,出现的次数最多,则众数是5;把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列,中位数第10、11个数的平均数,则中位数是=6;平均数是:=6;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众数、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定义.用到的知识点: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9.(3分)(2016•武汉)如图,在等腰Rt△ABC中,AC=BC=2,点P在以斜边AB为直径的半圆上,M为PC的中点.当点P沿半圆从点A运动至点B时,点M运动的路径长是()A.π B.πC.2 D.2【分析】取AB的中点O、AC的中点E、BC的中点F,连结OC、OP、OM、OE、OF、EF,如图,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B=BC=4,则OC=AB=2,OP=AB=2,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OM⊥PC,则∠CMO=90°,于是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点M在以OC为直径的圆上,由于点P点在A点时,M点在E点;点P点在B点时,M点在F点,则利用四边形CEOF为正方得到EF=OC=2,所以M点的路径为以EF为直径的半圆,然后根据圆的周长公式计算点M运动的路径长.【解答】解:取AB的中点O、AC的中点E、BC的中点F,连结OC、OP、OM、OE、OF、EF,如图,∵在等腰Rt△ABC中,AC=BC=2,∴AB=BC=4,∴OC=AB=2,OP=AB=2,∵M为PC的中点,∴OM⊥PC,∴∠CMO=90°,∴点M在以OC为直径的圆上,点P点在A点时,M点在E点;点P点在B点时,M点在F点,易得四边形CEOF 为正方形,EF=OC=2,∴M点的路径为以EF为直径的半圆,∴点M运动的路径长=•2π•1=π.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轨迹:点按一定规律运动所形成的图形为点运动的轨迹.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圆周角定理确定M点的轨迹为以EF为直径的半圆.10.(3分)(2016•武汉)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2,2)、B(4,0).若在坐标轴上取点C,使△ABC为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C的个数是()A.5 B.6 C.7 D.8【分析】由点A、B的坐标可得到AB=2,然后分类讨论:若AC=AB;若BC=AB;若CA=CB,确定C点的个数.【解答】解:∵点A、B的坐标分别为(2,2)、B(4,0).∴AB=2,①若AC=AB,以A为圆心,AB为半径画弧与坐标轴有3个交点(含B点),即(0,0)、(4,0)、(0,4),∵点(0,4)与直线AB共线,∴满足△ABC是等腰三角形的C点有1个;②若BC=AB,以B为圆心,BA为半径画弧与坐标轴有2个交点(A点除外),即满足△ABC是等腰三角形的C点有2个;③若CA=CB,作AB的垂直平分线与坐标轴有两个交点,即满足△ABC是等腰三角形的C点有2个;综上所述:点C在坐标轴上,△ABC是等腰三角形,符合条件的点C共有5个.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也考查了通过坐标确定图形的性质以及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3分)(2016•武汉)计算5+(﹣3)的结果为2.【分析】原式利用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原式=+(5﹣3)=2,故答案为:2.【点评】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熟练掌握加法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2.(3分)(2016•武汉)某市2016年初中毕业生人数约为63 000,数63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6.3×104.【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 是负数.【解答】解:将63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6.3×104.故答案为:6.3×104.【点评】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13.(3分)(2016•武汉)一个质地均匀的小正方体,6个面分别标有数字1,1,2,4,5,5,若随机投掷一次小正方体,则朝上一面的数字是5的概率为.【分析】先求出5的总数,再根据概率公式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一个质地均匀的小正方体由6个面,其中标有数字5的有2个,∴随机投掷一次小正方体,则朝上一面的数字是5的概率==.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概率公式,熟知随机事件A的概率P(A)=事件A可能出现的结果数与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数的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4.(3分)(2016•武汉)如图,在▱ABCD中,E为边CD上一点,将△ADE沿AE 折叠至△AD′E处,AD′与CE交于点F.若∠B=52°,∠DAE=20°,则∠FED′的大小为36°.【分析】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D=∠B=52°,由折叠的性质得:∠D′=∠D=52°,∠EAD′=∠DAE=20°,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求出∠AEF=72°,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ED′=108°,即可得出∠FED′的大小.【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D=∠B=52°,由折叠的性质得:∠D′=∠D=52°,∠EAD′=∠DAE=20°,∴∠AEF=∠D+∠DAE=52°+20°=72°,∠AED′=180°﹣∠EAD′﹣∠D′=108°,∴∠FED′=108°﹣72°=36°;故答案为:36°.【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折叠的性质,求出∠AEF和∠AED′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5.(3分)(2016•武汉)将函数y=2x+b(b为常数)的图象位于x轴下方的部分沿x轴翻折至其上方后,所得的折线是函数y=|2x+b|(b为常数)的图象.若该图象在直线y=2下方的点的横坐标x满足0<x<3,则b的取值范围为﹣4≤b≤﹣2.【分析】先解不等式2x+b<2时,得x<;再求出函数y=2x+b沿x轴翻折后的解析式为y=﹣2x﹣b,解不等式﹣2x﹣b<2,得x>﹣;根据x满足0<x <3,得出﹣=0,=3,进而求出b的取值范围.【解答】解:∵y=2x+b,∴当y<2时,2x+b<2,解得x<;∵函数y=2x+b沿x轴翻折后的解析式为﹣y=2x+b,即y=﹣2x﹣b,∴当y<2时,﹣2x﹣b<2,解得x>﹣;∴﹣<x<,∵x满足0<x<3,∴﹣=0,=3,∴b=﹣2,b=﹣4,∴b的取值范围为﹣4≤b≤﹣2.故答案为﹣4≤b≤﹣2.【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求出函数y=2x+b沿x轴翻折后的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16.(3分)(2016•武汉)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90°,AB=3,BC=4,CD=10,DA=5,则BD的长为2.【分析】作DM⊥BC,交BC延长线于M,连接AC,由勾股定理得出AC2=AB2+BC2=25,求出AC2+CD2=AD2,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出△ACD是直角三角形,∠ACD=90°,证出∠ACB=∠CDM,得出△ABC∽△CMD,由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求出CM=2AB=6,DM=2BC=8,得出BM=BC+CM=10,再由勾股定理求出BD即可.【解答】解:作DM⊥BC,交BC延长线于M,连接AC,如图所示:则∠M=90°,∴∠DCM+∠CDM=90°,∵∠ABC=90°,AB=3,BC=4,∴AC2=AB2+BC2=25,∵CD=10,AD=5,∴AC2+CD2=AD2,∴△ACD是直角三角形,∠ACD=90°,∴∠ACB+∠DCM=90°,∴∠ACB=∠CDM,∵∠ABC=∠M=90°,∴△ABC∽△CMD,∴=,∴CM=2AB=6,DM=2BC=8,∴BM=BC+CM=10,∴BD===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证明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出△ACD是直角三角形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17.(8分)(2016•武汉)解方程:5x+2=3(x+2)【分析】方程去括号,移项合并,把x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解答】解:去括号得:5x+2=3x+6,移项合并得:2x=4,解得:x=2.【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其步骤为: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把未知数系数化为1,求出解.18.(8分)(2016•武汉)如图,点B、E、C、F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AC=DF,BE=CF,求证:AB∥DE.【分析】证明它们所在的三角形全等即可.根据等式的性质可得BC=EF.运用SSS 证明△ABC与△DEF全等.【解答】证明:∵BE=CF,∴BC=EF,在△ABC与△DEF中,,∴△ABC≌△DEF(SSS),∴∠ABC=∠DEF,∴AB∥DE.【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19.(8分)(2016•武汉)某学校为了解学生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最喜爱的情况,随机调查了若干名学生,根据调查数据进行整理,绘制了如下的不完整统计图.请你根据以上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本次共调查了50名学生,其中最喜爱戏曲的有3人;在扇形统计图中,最喜爱体育的对应扇形的圆心角大小是72°.(2)根据以上统计分析,估计该校2000名学生中最喜爱新闻的人数.【分析】(1)由“新闻”类人数及百分比可得总人数,由总人数及“戏曲”类百分比可得其人数,求出“体育”类所占百分比,再乘以360°即可;(2)用样本中“新闻”类人数所占百分比乘以总人数2000即可.【解答】解:(1)本次共调查学生:4÷8%=50(人),最喜爱戏曲的人数为:50×6%=3(人);∵“娱乐”类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百分比为:×100%=36%,∴“体育”类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百分比为:1﹣8%﹣30%﹣36%﹣6%=20%,∴在扇形统计图中,最喜爱体育的对应扇形的圆心角大小是360°×20%=72°;故答案为:50,3,72°.(2)2000×8%=160(人),答:估计该校2000名学生中最喜爱新闻的人数约有160人.【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20.(8分)(2016•武汉)已知反比例函数y=.(1)若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直线y=kx+4(k≠0)只有一个公共点,求k的值;(2)如图,反比例函数y=(1≤x≤4)的图象记为曲线C1,将C1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曲线C2,请在图中画出C2,并直接写出C1平移至C2处所扫过的面积.【分析】(1)解方程组得到kx2+4x﹣4=0,由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直线y=kx+4(k ≠0)只有一个公共点,得到△=16+16k=0,求得k=﹣1;(2)根据平移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1)解得kx2+4x﹣4=0,∵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直线y=kx+4(k≠0)只有一个公共点,∴△=16+16k=0,∴k=﹣1;(2)如图所示,C1平移至C2处所扫过的面积=2×3=6.【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平移的性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知道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直线y=kx+4(k≠0)只有一个公共点时,△=0是解题的关键.21.(8分)(2016•武汉)如图,点C在以AB为直径的⊙O上,AD与过点C的切线垂直,垂足为点D,AD交⊙O于点E.(1)求证:AC平分∠DAB;(2)连接BE交AC于点F,若cos∠CAD=,求的值.【分析】(1)连接OC,根据切线的性质和已知求出OC∥AD,求出∠OCA=∠CAO=∠DAC,即可得出答案;(2)连接BE、BC、OC,BE交AC于F交OC于H,根据cos∠CAD==,设AD=4a,AC=5a,则DC=EH=HB=3a,根据cos∠CAB==,求出AB、BC,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CH,由此即可解决问题;【解答】(1)证明:连接OC,∵CD是⊙O的切线,∴CD⊥OC,又∵CD⊥AD,∴AD∥OC,∴∠CAD=∠ACO,∵OA=OC,∴∠CAO=∠ACO,∴∠CAD=∠CAO,即AC平分∠DAB;(2)解:连接BE、BC、OC,BE交AC于F交OC于H.∵AB是直径,∴∠AEB=∠DEH=∠D=∠DCH=90°,∴四边形DEHC是矩形,∴∠EHC=90°即OC⊥EB,∴DC=EH=HB,DE=HC,∵cos∠CAD==,设AD=4a,AC=5a,则DC=EH=HB=3a,∵cos∠CAB==,∴AB=a,BC=a,在RT△CHB中,CH==a,∴DE=CH=a,AE==a,∵EF∥CD,∴==.【点评】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勾股定理,圆周角定理,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的应用,能灵活运用知识点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22.(10分)(2016•武汉)某公司计划从甲、乙两种产品中选择一种生产并销售,每年产销x件.已知产销两种产品的有关信息如表:产品每件售价(万元)每件成本(万元)每年其他费用(万元)每年最大产销量(件)甲6a20200乙201040+0.05x280其中a为常数,且3≤a≤5(1)若产销甲、乙两种产品的年利润分别为y1万元、y2万元,直接写出y1、y2与x的函数关系式;(2)分别求出产销两种产品的最大年利润;(3)为获得最大年利润,该公司应该选择产销哪种产品?请说明理由.【分析】(1)根据利润=销售数量×每件的利润即可解决问题.(2)根据一次函数的增减性,二次函数的增减性即可解决问题.(3)根据题意分三种情形分别求解即可:)①(1180﹣200a)=440,②(1180﹣200a)>440,③(1180﹣200a)<440.【解答】解:(1)y1=(6﹣a)x﹣20,(0<x≤200)y2=10x﹣40﹣0.05x2=﹣0.05x2+10x﹣40.(0<x≤80).(2)对于y1=(6﹣a)x﹣20,∵6﹣a>0,∴x=200时,y1的值最大=(1180﹣200a)万元.对于y2=﹣0.05(x﹣100)2+460,∵0<x≤80,∴x=80时,y2最大值=440万元.(3)①(1180﹣200a)=440,解得a=3.7,②(1180﹣200a)>440,解得a<3.7,③(1180﹣200a)<440,解得a>3.7,∵3≤a≤5,∴当a=3.7时,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的利润相同.当3≤a<3.7时,生产甲产品利润比较高.当3.7<a≤5时,生产乙产品利润比较高.【点评】本题考查二次函数、一次函数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构建函数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方案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3.(10分)(2016•武汉)在△ABC中,P为边AB上一点.(1)如图1,若∠ACP=∠B,求证:AC2=AP•AB;(2)若M为CP的中点,AC=2.①如图2,若∠PBM=∠ACP,AB=3,求BP的长;②如图3,若∠ABC=45°,∠A=∠BMP=60°,直接写出BP的长.【分析】(1)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结论;(2)①取AP在中点G,连接MG,设AG=x,则PG=x,BG=3﹣x,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得到MG∥AC,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BGM=∠A,∵∠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求得x=,即可得到结论;②过C作CH⊥AB于H,延长AB到E,使BE=BP解直角三角形得到CH=,HE=+x,根据勾股定理得到CE2=(+9+x)2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E2=EP•EA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1)∵∠ACP=∠B,∠A=∠A,∴△ACP∽△ABC,∴,∴AC2=AP•AB;(2)①取AP在中点G,连接MG,设AG=x,则PG=x,BG=3﹣x,∵M是PC的中点,∴MG∥AC,∴∠BGM=∠A,∵∠ACP=∠PBM,∴△APC∽△GMB,∴,即,∴x=,∵AB=3,∴AP=3﹣,∴PB=;②过C作CH⊥AB于H,延长AB到E,使BE=BP,设BP=x.∵∠ABC=45°,∠A=60°,∴CH=,HE=+x,∵CE2=(+(+x)2,∵PB=BE,PM=CM,∴BM∥CE,∴∠PMB=∠PCE=60°=∠A,∵∠E=∠E,∴△ECP∽△EAC,∴,∴CE2=EP•EA,∴3+3+x2+2x=2x(x++1),∴x=﹣1,∴PB=﹣1.【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勾股定理,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24.(12分)(2016•武汉)抛物线y=ax2+c与x轴交于A,B两点,顶点为C,点P为抛物线上,且位于x轴下方.(1)如图1,若P(1,﹣3),B(4,0).①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②若D是抛物线上一点,满足∠DPO=∠POB,求点D的坐标;(2)如图2,已知直线PA,PB与y轴分别交于E、F两点.当点P运动时,是否为定值?若是,试求出该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分析】(1)①根据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可得答案;②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可得PD∥OB,根据函数值相等两点关于对称轴对称,可得D点坐标;(2)根据待定系数法,可得E、F点的坐标,根据分式的性质,可得答案.【解答】解:(1)①将P(1,﹣3),B(4,0)代入y=ax2+c,得,解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②如图1,当点D在OP左侧时,由∠DPO=∠POB,得DP∥OB,D与P关于y轴对称,P(1,﹣3),得D(﹣1,﹣3);当点D在OP右侧时,延长PD交x轴于点G.作PH⊥OB于点H,则OH=1,PH=3.∵∠DPO=∠POB,∴PG=OG.设OG=x,则PG=x,HG=x﹣1.在Rt△PGH中,由x2=(x﹣1)2+32,得x=5.∴点G(5,0).∴直线PG的解析式为y=x﹣解方程组得,.∵P(1,﹣3),∴D(,﹣).∴点D的坐标为(﹣1,﹣3)或(,﹣).(2)点P运动时,是定值,定值为2,理由如下:作PQ⊥AB于Q点,设P(m,am2+c),A(﹣t,0),B(t,0),则at2+c=0,c=﹣at2.∵PQ∥OF,∴,∴OF==﹣==amt+at2.同理OE=﹣amt+at2.∴OE+OF=2at2=﹣2c=2OC.∴=2.【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综合题,①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②利用函数值相等的点关于对称轴对称得出D点坐标是解题关键;(2)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E、F点坐标是解题关键.参与本试卷答题和审题的老师有:sd2011;nhx600;sks;知足长乐;sdwdmahongye;星期八;1987483819;lantin;gsls;王学峰;CJX;家有儿女;HLing;三界无我;弯弯的小河;2300680618(排名不分先后)菁优网2017年4月8日。

2024年湖北省中考真题数学真题(学生版+解析版)

2024年湖北省中考真题数学真题(学生版+解析版)

2024年湖北省中考数学真题本试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作图一律用2B铅笔或黑色签字笔.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在生产生活中,正数和负数都有现实意义.例如收入20元记作+20元,则支出10元记作()A.+10元B.—10元C.+20元D.—20元2.如图是一个由4个相同的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它的主视图是(正面「A.IC.D3.2x-3x2的值是()A.5x2B. 5x3C.6x2D. 6x34如图,一条公路的两侧铺设了AB,CD两条平行管道,并有纵向管道AC连通.若乙1=120°'则乙2的度数是()A BCA 50°DB. 60C 70°D 80°5 不等式x +1�2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I)I,A-112B. -12c厂�,.-1]2D. -I O 1 26. 在下列事件中,必然事件是(A. 掷一次骰子,向上一面的点数是3B. 篮球队员在罚球线上投篮一次,未投中C. 经过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遇到红灯D. 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其内角和180°7 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记载了一个关千”方程”的问题:“今有牛五、羊二,直金十两.牛二、羊五,直金八两.问牛羊各直金几何?"译文:“今有牛5头,羊2头,共值金10两.牛2头,羊5头,共值金8两.问牛、羊每头各值金多少?“若设牛每头值金x两,羊每头值金y两,则可列方程组是()5x +2y =l0 A. {2x+Sy =8 C. {5x +5y =10 2x +5y =8 B. {2x +5y =I O5x+2y = 8 D. {5x +2y =I O 2x +2y =88. 如图,AB是半圆0的直径,C为半圆0上一点,以点B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BA 千点M,交1BC 千点N,分别以点M,N 为圆心,大千-MN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乙ABC 的内部相交千点D,画2射线BD,连接AC.若乙CAB =50°,则乙CED 的度数是()A 30B 25°C 20°D. 15°9.如图,点A的坐标是(-4,6)'将线段O A绕点0顺时针旋转90°,点A的对应点的坐标是(y』A。

2015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数学试卷答案与解析

2015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数学试卷答案与解析

2015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下列各题中均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正确答案的代号涂黑.2.(3分)(2015•武汉)若代数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26.(3分)(2015•武汉)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有两点A(6,3),B(6,0),以原点O 位似中心,相似比为,在第一象限内把线段AB缩小后得到线段CD,则点C的坐标为(),相似比是,=7.(3分)(2015•武汉)如图,是由一个圆柱体和一个长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其主视图是()B8.(3分)(2015•武汉)下面的折线图描述了某地某日的气温变化情况.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9.(3分)(2015•武汉)在反比例函数y=图象上有两点A(x1,y1),B (x2,y2),<10.(3分)(2015•武汉)如图,△ABC,△EFG均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点D是边BC、EF的中点,直线AG、FC相交于点M.当△EFG绕点D旋转时,线段BM长的最小值是()﹣+1 ﹣1=,BO==OM=AC=1OM=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对应题号的位置上.11.(3分)(2015•武汉)计算:﹣10+(+6)=﹣4.12.(3分)(2015•武汉)中国的领水面积约为370 000km2,将数37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3.7×105.13.(3分)(2015•武汉)一组数据2,3,6,8,11的平均数是6.,则=14.(3分)(2015•武汉)如图所示,购买一种苹果,所付款金额y(元)与购买量x(千克)之间的函数图象由线段OA和射线AB组成,则一次购买3千克这种苹果比分三次每次购买1千克这种苹果可节省2元.)代入得:,15.(3分)(2015•武汉)定义运算“*”,规定x*y=ax2+by,其中a、b为常数,且1*2=5,2*1=6,则2*3=10.16.(3分)(2015•武汉)如图,∠AOB=30°,点M、N分别在边OA、OB上,且OM=1,ON=3,点P、Q分别在边OB、OA上,则MP+PQ+QN的最小值是.==故答案为三、解答题(共8小题,共72分)下列各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过程.17.(8分)(2015•武汉)已知一次函数y=kx+3的图象经过点(1,4).(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关于x的不等式kx+3≤6的解集.18.(8分)(2015•武汉)如图,点B、C、E、F在同一直线上,BC=EF,AC⊥BC于点C,DF⊥EF于点F,AC=DF.求证:(1)△ABC≌△DEF;(2)AB∥DE.,19.(8分)(2015•武汉)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有四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它们分别标号为1,2,3,4.(1)随机摸取一个小球,直接写出“摸出的小球标号是3”的概率;(2)随机摸取一个小球然后放回,再随机摸出一个小球,直接写出下列结果:①两次取出的小球一个标号是1,另一个标号是2的概率;②第一次取出标号是1的小球且第二次取出标号是2的小球的概率.;的概率为:=;的小球的概率为:.20.(8分)(2015•武汉)如图,已知点A(﹣4,2),B(﹣1,﹣2),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交于坐标原点O.(1)请直接写出点C、D的坐标;(2)写出从线段AB到线段CD的变换过程;(3)直接写出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21.(8分)(2015•武汉)如图,AB是⊙O的直径,∠ABT=45°,AT=AB.(1)求证:AT是⊙O的切线;(2)连接OT交⊙O于点C,连接AC,求tan∠TAC.OT=(=,即=,从而求得x﹣==,即=﹣x=TAC==22.(10分)(2015•武汉)已知锐角△ABC中,边BC长为12,高AD长为8.(1)如图,矩形EFGH的边GH在BC边上,其余两个顶点E、F分别在AB、AC边上,EF交AD于点K.①求的值;②设EH=x,矩形EFGH的面积为S,求S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S的最大值;(2)若AB=AC,正方形PQMN的两个顶点在△ABC一边上,另两个顶点分别在△ABC 的另两边上,直接写出正方形PQMN的边长.,可得,所以,据此求出,再根据=的值是.=EF=EF=x+24.AB=AC=.的边长是或.23.(10分)(2015•武汉)如图,△ABC中,点E、P在边AB上,且AE=BP,过点E、P 作BC的平行线,分别交AC于点F、Q,记△AEF的面积为S1,四边形EFQP的面积为S2,四边形PQCB的面积为S3.(1)求证:EF+PQ=BC;(2)若S1+S3=S2,求的值;(3)若S3+S1=S2,直接写出的值.)由平行线得出比例式,得出,得出,得出AN=﹣ah(﹣(ah+(((ah=((),=1=,﹣ah﹣(ah+(h=﹣=3=2(ah=﹣±)1+=1+=24.(12分)(2015•武汉)已知抛物线y=x2+c与x轴交于A(﹣1,0),B两点,交y轴于点C.(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E(m,n)是第二象限内一点,过点E作EF⊥x轴交抛物线于点F,过点F作FG⊥y 轴于点G,连接CE、CF,若∠CEF=∠CFG.求n的值并直接写出m的取值范围(利用图1完成你的探究).(3)如图2,点P是线段OB上一动点(不包括点O、B),PM⊥x轴交抛物线于点M,∠OBQ=∠OMP,BQ交直线PM于点Q,设点P的横坐标为t,求△PBQ的周长.,∴抛物线解析式为,),m=2(﹣,,PQ=.PQ+BQ+PB=.2015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下列各题中均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正确答案的代号涂黑.2.(3分)(2015•武汉)若代数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26.(3分)(2015•武汉)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有两点A (6,3),B (6,0),以原点O 位似中心,相似比为,在第一象限内把线段AB 缩小后得到线段CD ,则点C 的坐标为( )7.(3分)(2015•武汉)如图,是由一个圆柱体和一个长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其主视图是( )B8.(3分)(2015•武汉)下面的折线图描述了某地某日的气温变化情况.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9.(3分)(2015•武汉)在反比例函数y=图象上有两点A(x1,y1),B (x2,y2),10.(3分)(2015•武汉)如图,△ABC,△EFG均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点D是边BC、EF的中点,直线AG、FC相交于点M.当△EFG绕点D旋转时,线段BM长的最小值是()﹣+1 ﹣1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对应题号的位置上.11.(3分)(2015•武汉)计算:﹣10+(+6)=.12.(3分)(2015•武汉)中国的领水面积约为370 000km2,将数37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3.(3分)(2015•武汉)一组数据2,3,6,8,11的平均数是.14.(3分)(2015•武汉)如图所示,购买一种苹果,所付款金额y(元)与购买量x(千克)之间的函数图象由线段OA和射线AB组成,则一次购买3千克这种苹果比分三次每次购买1千克这种苹果可节省元.15.(3分)(2015•武汉)定义运算“*”,规定x*y=ax2+by,其中a、b为常数,且1*2=5,2*1=6,则2*3=.16.(3分)(2015•武汉)如图,∠AOB=30°,点M、N分别在边OA、OB上,且OM=1,ON=3,点P、Q分别在边OB、OA上,则MP+PQ+QN的最小值是.三、解答题(共8小题,共72分)下列各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过程.17.(8分)(2015•武汉)已知一次函数y=kx+3的图象经过点(1,4).(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关于x的不等式kx+3≤6的解集.18.(8分)(2015•武汉)如图,点B、C、E、F在同一直线上,BC=EF,AC⊥BC于点C,DF⊥EF于点F,AC=DF.求证:(1)△ABC≌△DEF;(2)AB∥DE.19.(8分)(2015•武汉)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有四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它们分别标号为1,2,3,4.(1)随机摸取一个小球,直接写出“摸出的小球标号是3”的概率;(2)随机摸取一个小球然后放回,再随机摸出一个小球,直接写出下列结果:①两次取出的小球一个标号是1,另一个标号是2的概率;②第一次取出标号是1的小球且第二次取出标号是2的小球的概率.20.(8分)(2015•武汉)如图,已知点A(﹣4,2),B(﹣1,﹣2),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交于坐标原点O.(1)请直接写出点C、D的坐标;(2)写出从线段AB到线段CD的变换过程;(3)直接写出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21.(8分)(2015•武汉)如图,AB是⊙O的直径,∠ABT=45°,AT=AB.(1)求证:AT是⊙O的切线;(2)连接OT交⊙O于点C,连接AC,求tan∠TAC.22.(10分)(2015•武汉)已知锐角△ABC中,边BC长为12,高AD长为8.(1)如图,矩形EFGH的边GH在BC边上,其余两个顶点E、F分别在AB、AC边上,EF交AD于点K.①求的值;②设EH=x,矩形EFGH的面积为S,求S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S的最大值;(2)若AB=AC,正方形PQMN的两个顶点在△ABC一边上,另两个顶点分别在△ABC的另两边上,直接写出正方形PQMN的边长.23.(10分)(2015•武汉)如图,△ABC中,点E、P在边AB上,且AE=BP,过点E、P 作BC的平行线,分别交AC于点F、Q,记△AEF的面积为S1,四边形EFQP的面积为S2,四边形PQCB的面积为S3.(1)求证:EF+PQ=BC;(2)若S1+S3=S2,求的值;(3)若S3+S1=S2,直接写出的值.24.(12分)(2015•武汉)已知抛物线y=x2+c与x轴交于A(﹣1,0),B两点,交y轴于点C.(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E(m,n)是第二象限内一点,过点E作EF⊥x轴交抛物线于点F,过点F作FG⊥y 轴于点G,连接CE、CF,若∠CEF=∠CFG.求n的值并直接写出m的取值范围(利用图1完成你的探究).(3)如图2,点P是线段OB上一动点(不包括点O、B),PM⊥x轴交抛物线于点M,∠OBQ=∠OMP,BQ交直线PM于点Q,设点P的横坐标为t,求△PBQ的周长.2015年武汉市中考数学试题答案与解析(来自家长帮,仅作参考)。

2023年武汉市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2023年武汉市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2023年武汉市中考数学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实数3的相反数是( )A. 3B. 13C. 13-D. 3- 2. 现实世界中,对称现象无处不在,中国的方块字中有些也具有对称性.下列汉字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3. 掷两枚质地均匀的骰子,下列事件是随机事件的是( )A. 点数的和为1B. 点数的和为6C. 点数的和大于12D. 点数的和小于13 4. 计算()322a 的结果是( ) A. 52α B. 56a C. 58a D. 68a 5. 如图是由4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它的左视图是( )A. B. C. D. 6. 关于反比例函数3y x=,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图像位于第二、四象限B. 图像与坐标轴有公共点C. 图像所在的每一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D. 图像经过点(),2a a +,则1a =7. 某校即将举行田径运动会,“体育达人”小明从“跳高”“跳远”“100米”“400米”四个项目中,随机选择两项,则他选择“100米”与“400米”两个项目的概率是( ) A. 12 B. 14 C. 16 D. 1128. 已知210x x --=,计算2221121-⎛⎫-÷ ⎪+++⎝⎭x x x x x x 的值是( ) A. 1 B. 1- C. 2 D. 2- 9. 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 CD AD AB ⊥∥,以D 为圆心,AD 为半径的弧恰好与BC 相切,切点为E .若13AB CD =,则sin C 的值是( )A. 23B.C. 34D. 10. Pick 定理是格点几何学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它揭示了以格点为顶点的多边形的面积112=+-S N L ,其中,N L 分别表示这个多边形内部与边界上的格点个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为格点.已知()0,30A ,()()20,10,0,0B O ,则ABO 内部的格点个数是( )A. 266B. 270C. 271D. 285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 写出一个小于4的正无理数是________.12. 将数据13.6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3610⨯n 的形式,则n 的值是________(备注:1亿=100000000).13. 如图,将45︒的∠AOB 按图摆放在一把刻度尺上,顶点O 与尺下沿的端点重合,OA 与尺下沿重合,OB 与尺上沿的交点B 在尺上的读数为2cm ,若按相同的方式将37︒的∠AOC 放置在该尺上,则OC 与尺上沿的交点C 在尺上的读数约为____cm(结果精确到0.1 cm ,参考数据:sin370.60︒≈,cos370.80︒≈,tan370.75︒≈)14. 我国古代数学经典著作《九章算术》记载:“今有善行者行一百步,不善行者行六十步.今不善行者先行一百步,善行者追之,问几何步及之?”如图是善行者与不善行者行走路程s (单位:步)关于善行者的行走时间t 的函数图象,则两图象交点P 的纵坐标是________.15. 抛物线2y ax bx c =++(,,a b c 是常数,0c <)经过(1,1),(,0),(,0)m n 三点,且3n ≥.下列四个结论:①0b <;②244ac b a -<;③当3n =时,若点(2,)t 在该抛物线上,则1t >;④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ax bx c x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103m <≤.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写序号).16. 如图,DE 平分等边ABC ∆的面积,折叠BDE △得到,△FDE AC 分别与,DF EF 相交于,G H 两点.若,==DG m EH n ,用含,m n 的式子表示GH 的长是________.三、解答题(共8小题,共72分).17. 解不等式组24232x x x -<⎧⎨+≥⎩①②请按下列步骤完成解答. (1)解不等式∠,得________;(2)解不等式∠,得________;(3)把不等式∠和∠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4)原不等式组的解集是________.18. 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B D ∠=∠∥,点E 在BA 的延长线上,连接CE .(1)求证:E ECD ∠=∠;(2)若60,∠=︒E CE 平分BCD ∠,直接写出BCE 的形状.19. 某校为了解学生参加家务劳动的情况,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在某个休息日做家务的劳动时间t (单位:h )作为样本,将收集的数据整理后分为,,,,A B C D E 五个组别,其中A 组的数据分别为:0.5,0.4,0.4,0.4,0.3,绘制成如下不完整的统计图表.各组劳动时间的频数分布表各组劳动时间的扇形统计图请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A 组数据的众数是________;(2)本次调查的样本容量是________,B 组所在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是________; (3)若该校有1200名学生,估计该校学生劳动时间超过1h 的人数.20. 如图,,,OA OB OC 都是O 的半径,2ACB BAC ∠=∠.(1)求证:2AOB BOC ∠=∠;(2)若4,AB BC ==求O 的半径.21. 如图是由小正方形组成的86⨯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做格点,正方形ABCD 四个顶点都是格点,E 是AD 上的格点,仅用无刻度的直尺在给定网格中完成画图,画图过程用虚线表示.(1)在图(1)中,先将线段BE 绕点B 顺时针旋转90︒,画对应线段BF ,再在CD 上画点G ,并连接BG ,使45GBE ∠=︒;(2)在图(2)中,M 是BE 与网格线的交点,先画点M 关于BD 的对称点N ,再在BD 上画点H ,并连接MH ,使∠=∠BHM MBD .22. 某课外科技活动小组研制了一种航模飞机.通过实验,收集了飞机相对于出发点的飞行水平距离x (单位:m )以、飞行高度y (单位:m )随飞行时间t (单位:s )变化的数据如下表.探究发现:x 与t ,y 与t 之间的数量关系可以用我们已学过的函数来描述.直接写出x 关于t 的函数解析式和y 关于t 的函数解析式(不要求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问题解决:如图,活动小组在水平安全线上A 处设置一个高度可以变化的发射平台试飞该航模飞机.根据上面的探究发现解决下列问题.(1)若发射平台相对于安全线的高度为0m ,求飞机落到安全线时飞行的水平距离;(2)在安全线上设置回收区域,125m,5m ==MN AM MN .若飞机落到MN 内(不包括端点,M N ),求发射平台相对于安全线的高度的变化范围.23. 问题提出:如图(1),E 是菱形ABCD 边BC 上一点,AEF △是等腰三角形,AE EF =,()90,α∠=∠=≥︒AEF ABC a AF 交CD 于点G ,探究GCF ∠与α的数量关系.问题探究:(1)先将问题特殊化,如图(2),当90α=︒时,直接写出GCF ∠的大小; (2)再探究一般情形,如图(1),求GCF ∠与α的数量关系.问题拓展:(3)将图(1)特殊化,如图(3),当120α=︒时,若12DG CG =,求BE CE 的值. 24. 抛物线21:28=--C y x x 交x 轴于,A B 两点(A 在B 的左边),交y 轴于点C .(1)直接写出,,A B C 三点的坐标;(2)如图(1),作直线()04=<<x t t ,分别交x 轴,线段BC ,抛物线1C 于,,D E F 三点,连接CF .若BDE 与CEF △相似,求t 的值;(3)如图(2),将抛物线1C 平移得到抛物线2C ,其顶点为原点.直线2y x =与抛物线2C 交于,O G 两点,过OG 的中点H 作直线MN (异于直线OG )交抛物线2C 于,M N 两点,直线MO 与直线GN 交于点P .问点P 是否在一条定直线上?若是,求该直线的解析式;若不是,请说明理由.2023年武汉市中考数学试卷答案一、选择题.1. D2. C3. B4. D5. A6. C7. C8. A解:2221121-⎛⎫-÷ ⎪+++⎝⎭x x x x x x =()()()()2121111x x x x x x x x x ⎡⎤-+-÷⎢⎥+++⎢⎥⎣⎦ =()()()21111x x x x x x +-⋅+- =21x x + ∵210x x --=∴21x x =+∴原式=21x x +=1 故选A.9. B解:如图所示,作CF AB ⊥延长线于F 点,连接DE∵AD AB ⊥,AB CD ∥∴90FAD ADC F ∠=∠=∠=︒∴四边形ADCF 为矩形,AF DC =,AD FC =∴AB 为D 的切线由题意,BE 为D 的切线 ∴DE BC ⊥,AB BE = ∵13AB CD = ∴设AB BE a ,3CD a =,CE x =则2BF AF AB CD AB a =-=-=,BC BE CE a x =+=+在Rt DEC △中,222229DE CD CE a x =-=-在Rt BFC △中,()()222222FC BC BF a x a =-=+-∵DE DA FC ==∴()()222292a x a x a -=+-解得:2x a =或3x a =-(不合题意,舍去)∴2CE a =∴DE ==∴sin DE C DC ===故选:B .10. C解:如图所示∠()0,30A ,()()20,10,0,0B O∠130203002ABO S =⨯⨯= ∠OA 上有31个格点OB 上的格点有()2,1,()4,2,()6,3,()8,4,()10,5,()12,6,()14,7,()16,8,()18,9,()20,10,共10个格点AB 上的格点有()1,29,()2,28,()3,27,()4,26,()5,25,()6,24,()7,23,()8,22,()9,21,()10,20,()11,19,()12,18,()13,17,()16,14,()15,15,()16,14,()17,13,()18,12,()19,11,共19个格点∠边界上的格点个数31101960L =++= ∠112=+-S N L ∠13006012N =+⨯- ∠解得271N =.∴ABO 内部的格点个数是271.故选:C .二、填空题.11. (答案不唯一)12. 913. 2.714. 250解:设图象交点P 的纵坐标是m ,由“今有善行者行一百步,不善行者行六十步.”可知不善行者的速度是善行者速度的35. ∴10035m m -= 解得250m =经检验250m =是方程的根且符合题意.∴两图象交点P 的纵坐标是250.故答案为:250.15. ②③④解:①图象经过()1,1,0c <,即抛物线与y 轴的负半轴有交点,如果抛物线的开口向上,则抛物线与x 轴的两个交点都在()1,0的左侧∵(),0n 中3n ≥∴抛物线与x 轴的一个交点一定在()3,0或()3,0的右侧∴抛物线的开口一定向下,即a<0把()1,1代入2y ax bx c =++得1a b c ++= 即1b a c =--∵a<0,0c <∴0b >,故①错误.②∵a<0,0b >,0c < ∴0c a> ∴方程20ax bx c ++=的两个根的积大于0,即0mn >∵3n ≥∴0m > ∴ 1.52m n +> 即抛物线的对称轴在直线 1.5x =的右侧∴抛物线的顶点在点()1,1的右侧 ∴2414ac b a-> ∵40a <∴244ac b a -<,故②正确.③∵0m >∴当3n =时, 1.52m n +> ∴抛物线对称轴在直线 1.5x =的右侧∴()1,1到对称轴的距离大于()2,t 到对称轴的距离∵a<0,抛物线开口向下∴距离抛物线越近的函数值越大∴1t >,故③正确.④方程2ax bx c x ++=可变为()21ax b x c x +-+=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解∴()2140b ac =--=∵把()1,1代入2y ax bx c =++得1a b c ++=,即1b a c -=+ ∴()240a c ac +-=即22240a ac c ac ++-=∴()20a c -=∴0a c -=即a c =∵(,0),(,0)m n 在抛物线上∴m ,n 为方程20ax bx c ++=的两个根 ∴1c mn a == ∴1n m= ∵3n ≥ ∴13m≥ ∴103m <≤,故④正确. 综上分析可知,正确的是②③④.故答案为:②③④.16.解:ABC ∆是等边三角形60A B C ∴∠=∠=∠=︒∠折叠BDE △得到FDE ∆BDE FDE ∴≌BD FDE E S S ∴=,60F B A C ∠=∠=︒=∠=∠ DE 平分等边ABC 的面积BDE ACED FDE S S S∴==梯形 FHG ADG CHE SS S ∴=+ 又,AGD FGH CHE FHG ∠=∠∠=∠,ADG FHG CHE FHG ∴∽∽222ADG FHG S DG m S GH GH ⎛⎫∴== ⎪⎝⎭,222CHE FHG S EH n S GH GH ⎛⎫== ⎪⎝⎭ 2221ADG CHEADG CHE FHG FHG FHG S S S S m n S S GH S++∴+===222GH m n ∴=+解得GH=GH =,舍去).故答案为.三、解答题.17. (1)3x <(2)1x ≥-(3)见解析(4)13x -≤<【小问1详解】解:242x -<26x <3x <.故答案为:3x <.【小问2详解】解:32x x +≥22x ≥-1x ≥-.故答案为:1x ≥-.【小问3详解】解:把不等式①和②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小问4详解】解:由图可知原不等式组的解集是13x -≤<.故答案为:13x -≤<.17. (1)见解析(2)等边三角形【小问1详解】证明:BC AD //∴EAD B ∠=∠D B ∠=∠EAD D ∴∠=∠CD BE //∴E ECD ∴∠=∠.【小问2详解】∵60E ∠=︒,E ECD ∠=∠∴60ECD E ∠=∠=︒∵CE 平分BCD ∠∴60BCE ECD ∠=∠=︒∴60BCE E ∠=∠=︒∴18060B BCE E ∠=︒-∠-∠=︒∴BCE E B ∠=∠=∠∴BCE ∆是等边三角形.19. (1)0.4(2)60,72︒(3)860人【小问1详解】解:∵A 组的数据为:0.5,0.4,0.4,0.4,0.3,共有5个数据,出现次数最多的是0.4,共出现了3次.∴A 组数据的众数是0.4.故答案为:0.4.【小问2详解】由题意可得,本次调查的样本容量是1525%60÷=由题意得6052015812a =----=∴B 组所在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是123607260︒⨯=︒ 故答案为:60,72︒.【小问3详解】解:02015182008660⨯=++(人). 答:该校学生劳动时间超过1h 的大约有860人.20. (1)见解析(2)52【小问1详解】证明:∵AB AB = ∴12ACB AOB ∠=∠ ∵BC BC = ∴12BAC BOC ∠=∠ 2ACB BAC ∠=∠2AOB BOC ∴∠=∠.【小问2详解】解:过点O 作半径OD AB ⊥于点E ,则1,2∠=∠=DOB AOB AE BEBOC AOB ∠=∠2∴DOB BOC ∠=∠BD BC ∴=4,==AB BC2,∴==BE DB在Rt BDE △中,90DEB =︒∠1∴==DE在Rt BOE 中,90OEB ∠=︒222(1)2∴=-+OB OB52OB ∴=,即O 的半径是52.21. 【小问1详解】解:如图(1)所示,线段BF 和点G 即为所作;∵BC BA =,CF AE =,90BCF BAE ∠=∠=︒∴()SAS BCF BAE △≌△∴CBF ABE ∠=∠∴90FBE CBF CBE ABE CBE CBA ∠=∠+∠=∠+∠=∠=︒∴线段BE 绕点B 顺时针旋转90︒得BF .∵PE FC ∥∴PEQ CFQ ∠=∠,EPQ FCQ ∠=∠∵PE FC =∴()ASA PEQ CFQ ≌∴EQ FQ =由旋转性质得BE BF =,90EBF ∠=︒ ∴1452GBE EBF ∠=∠=︒. 【小问2详解】解:如图(2)所示,点N 与点H 即为所作.∵BC BA =,90BCF BAE ∠=∠=︒,CF AE =∴()SAS BCF BAE △≌△∴BF BE =∵DF DE =∴BF 与BE 关于BD 对称∵BN BM =∴M 、N 关于BD 对称;∵PE FC ∥∴POE QOF ∽ ∴12EO PE OF FQ ==∵MG AE ∥ ∴2142EM AG MB GB === ∴13EM EO EB EF == ∵MEO BEF ∠=∠∴MEO BEF ∽∴EMO EBF ∠=∠∴OM BF ∥∴MHB FBH ∠=∠由轴对称可得FBH EBH ∠=∠∴∠=∠BHM MBD .21. 探索发现:215,122==-+x t y t t 问题解决:(1)120m ;(2)大于12.5m 且小于26m解:探究发现:x 与t 是一次函数关系,y 与t 是二次函数关系设x kt =,2y ax bx =+由题意得:102k =,422216440a b a b +=⎧⎨+=⎩ 解得:15122k a b ==-=,, ∴215122x t y t t ==-+,.问题解决(1) 解:依题总,得211202-+=t t .解得,10t =(舍),224t =当24t =时,120x =.答:飞机落到安全线时飞行的水平距离为120m .(2)解:设发射平台相对于安全线的高度为m n ,飞机相对于安全线的飞行高度21122'=-++y t t n . 125130x <<1255130t ∴<<2526t ∴<< 在21122'=++y t t n 中 当25,0'==t y 时,12.5n =.当26,0'==t y 时,26n =.12.526∴<<n .答:发射平台相对于安全线的高度的变化范围是大于12.5m 且小于26m . 23. (1)45︒(2)3902GCF α∠=-︒ (3)23BE CE = 【小问1详解】延长BC 过点F 作FH BC ⊥∵90BAE AEB ∠+∠=︒90FEH AEB ∠+∠=︒∴BAE FEH ∠=∠在EBA △和FHE 中ABE EHF BAE FEH AE EF ∠=∠⎧⎪∠=∠⎨⎪=⎩∴ABE BHF ≌∴AB EH =BE FH =∴BC EH =∴BE CH FH∴045=∠=∠FCH GCF .故答案为:45︒.【小问2详解】解:在AB 上截取AN ,使AN EC =,连接NE .180∠+∠+∠=∠+∠+∠=︒ABC BAE AEB AEF FEC AEB ABC AEF ∠=∠∴∠=∠EAN FEC .AE EF =∴△≌△ANE ECF .∴∠=∠ANE ECF .BC AB =BN BE ∴=α∠=EBN1902α︒∴∠=-BNE . ∴∠=∠-∠=∠-∠GCF ECF BCD ANE BCD()139********ααα⎛⎫=︒+-︒-=-︒ ⎪⎝⎭.【小问3详解】解:过点A 作CD 的垂线交CD 的延长线于点P ,设菱形的边长为3m 21=CG DG m CG m DG 2==∴,.在Rt ADP 中0120=∠=∠ABC ADC60ADP ∴∠=︒3,2∴==PD m AP . 120α=︒,由(2)知,390902∠=-︒=︒GCF a .FGC AGP ∠=∠FCG ∽∆∆∴APG . ∴=AP PG CF CG 5222=m CF m5CF m ∴=在AB 上截取AN ,使AN EC =,连接NE ,作BO NE ⊥于点O .由(2)知,ANE ECF △≌△∠NE CF =∵AB BC =∴BN BE =,12OE EF EN ===. ∵120ABC ∠=︒∴30BNE BEN ∠=∠=︒ BE OE =0cos30 ∴m BE 56= m CE 59= 23BE CE ∴=.24. (1)(2,0),(4,0),(0,8)A B C --(2)t 的值为2或32(3)点P 在定直线22y x =-上【小问1详解】∵抛物线解析式为228y x x =--∴当0y =时,228=0x x --,当0x =时,8y =-解得:12x =-,24x =∴(2,0)A -,(4,0)B ,(0,8)C -.【小问2详解】解:F 是直线x t =与抛物线1C 的交点()2,28∴--F t t t①如图,若1111△∽△BE D CE F 时1BCF CBO ∠=∠∴OB CF //1(0,8)C -∴2288t t --=-解得,0=t (舍去)或2t =.②如图,若2222△∽△BE D F E C 时.过2F 作2⊥F T x 轴于点T .22290BCF BD E BOC ∠∠︒=∠==∴290OCB OBC OCB TCF ∠+∠=∠+∠=︒∴2TCF OBC ∠=∠290CTF BOC ∠=∠=︒2BCO CF T ∴△∽△ ∴2F T CT CO BO= (4,0),(0,8)B C -∴4OB =,8OC =()222,8282==----=-F T t CT t t t t ∴2284t t t -= 解得,0=t (舍去)或32t =.综上,符合题意的t 的值为2或32. 【小问3详解】 解:∵将抛物线1C 平移得到抛物线2C ,其顶点为原点∴22;=C y x∵直线OG 的解析式为x y 2=∴联立直线OG 与2C 解析式得:22y x y x ⎧=⎨=⎩解得:1100x y =⎧⎨=⎩(舍去),2224x y =⎧⎨=⎩ ∴(2,4)G∵H 是OG 的中点 ∴20401,222++== ∴(1,2)H设()()22,,,M m m N n n ,直线MN 的解析式为11y k x b =+ 则221111,=+=+n nk b m mk b解得,11,k m n b mn =+=-∴直线MN 的解析式为()y m n x mn =+-∵直线MN 经过点(1,2)H∴2mn m n =+-同理,直线GN 的解析式为(2)2=+-y n x n ;直线MO 的解析式为y mx =.联立,得()22.y n x n y mx ⎧=+-⎨=⎩解得:22,22==-+-+n mn x y n m n m . ∵直线OM 与NG 相交于点P2224,22+-⎛⎫∴ ⎪-+-+⎝⎭n m n P n m n m . 设点P 在直线y kx b =+上,则224222+-=⋅+-+-+m n n k b n m n m ,① 整理得,22422(2)2+-=+-+=-+++m n kn bn bm b bm k b n b比较系数得:222k b b +=⎧⎨-=⎩解得:22k b =⎧⎨=-⎩∴当2,2==-k b 时,无论,m n 为何值时,等式①恒成立. ∴点P 在定直线22y x =-上.。

2013武汉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

2013武汉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

2013武汉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 2013武汉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1. 选择题1) 题目解析本题考查直接计算方程的解。

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得到如下方程:2x + 3 = 13解方程可得:x = 52) 解答答案:53) 分析本题为一道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题目,通过直接计算可以得出答案。

2. 填空题1) 题目解析本题考查了线段长度的计算。

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利用勾股定理和正弦定理解决问题。

假设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BC的长度为a/2。

根据正弦定理:a/2sinC = 8sin45°可得:a = 16因此,线段BC的长度为a/2 = 16/2 = 82) 解答答案:83) 分析本题需要应用勾股定理和正弦定理来求得线段长度。

计算过程需要注意角度的转换和运算。

3. 解答题1) 题目解析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

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利用平行线的特性,找出等腰梯形的相等关系来解题。

假设AD为等腰梯形的高,BC为等腰梯形的上底,EF为等腰梯形的下底。

根据题意,已知BC平行EF,AD为梯形的高。

同时,AB = DC,EF = AD。

则根据等腰梯形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相等关系式: BC + EF = AB + DC代入已知条件,得到:BC + EF = 13 + 7因此,BC + EF = 202) 解答答案:203) 分析本题需要利用平行线和等腰梯形的性质来解答。

通过观察相等关系,可以得出等腰梯形两个底边之和等于两个上底之和的结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下列各题中均有四个备选答案中,其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3分)下列各数中,最大的是()A.﹣3B.0C.1D.22.(3分)式子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A.x≥1B.x≤1C.x>0D.x>13.(3分)不等式组的解集是()A.﹣2≤x≤1B.﹣2<x<1C.x≤﹣1D.x≥24.(3分)袋子中装有4个黑球和2个白球,这些球的形状、大小、质地等完全相同,在看不到球的条件下,随机地从袋子中摸出三个球,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A.摸出的三个球中至少有一个球是黑球B.摸出的三个球中至少有一个球是白球C.摸出的三个球中至少有两个球是黑球D.摸出的三个球中至少有两个球是白球5.(3分)若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2x﹣3=0的两个根,则x1•x2的值是()A.3B.﹣3C.2D.﹣26.(3分)如图,△ABC中,AB=AC,∠A=36°,BD是AC边上的高,则∠DBC的度数是()A.18°B.24°C.30°D.36°7.(3分)如图是由四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几何体,其主视图是()A.B.C.D.8.(3分)两条直线最多有1个交点,三条直线最多有3个交点,四条直线最多有6个交点,…,那么六条直线最多有()A.21个交点B.18个交点C.15个交点D.10个交点9.(3分)为了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喜好,某校从八年级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要求每人只选取一种喜好的书籍,如果没有喜好的书籍,则作“其它”类统计.图(1)与图(2)是整理数据后绘制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A.由这两个统计图可知喜好“科普常识”的学生有90人B.若该年级共有1200名学生,则由这两个统计图可估计喜爱“科普常识”的学生约有360人C.这两个统计图不能确定喜好“小说”的人数D.在扇形统计图中,“漫画”所在扇形的圆心角为72°10.(3分)如图,⊙A与⊙B外切于点D,PC,PD,PE分别是圆的切线,C,D,E是切点.若∠CDE=x°,∠ECD=y°,⊙B的半径为R,则的长度是()A.B.C.D.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1.(3分)计算:cos45°=.12.(3分)在2013年的体育中考中,某校6名学生的分数分别是27、28、29、28、26、28,这组数据的众数是.13.(3分)太阳的半径约为696 000千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696 000为.14.(3分)设甲、乙两车在同一直线公路上匀速行驶,开始甲车在乙车的前面,当乙车追上甲车后,两车停下来,把乙车的货物转给甲车,然后甲车继续前行,乙车向原地返回.设x秒后两车间的距离为y 米,y关于x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甲车的速度是米/秒.15.(3分)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BC=2AB.A,B两点的坐标分别是(﹣1,0),(0,2),C,D两点在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上,则k等于.16.(3分)如图,E,F是正方形ABCD的边AD上两个动点,满足AE=DF.连接CF交BD于点G,连接BE交AG于点H.若正方形的边长为2,则线段DH长度的最小值是.三、解答题(共9小题,共72分)17.(6分)解方程:.18.(6分)直线y=2x+b经过点(3,5),求关于x的不等式2x+b≥0的解集.19.(6分)如图,点E、F在BC上,BE=FC,AB=DC,∠B=∠C.求证:∠A=∠D.20.(7分)有两把不同的锁和四把不同的钥匙,其中两把钥匙恰好分别能打开这两把锁,其余的钥匙不能打开这两把锁.现在任意取出一把钥匙去开任意一把锁.(1)请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表示出上述事件所有可能的结果;(2)求一次打开锁的概率.21.(7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ABC的三个顶点分别是A(﹣3,2),B(0,4),C(0,2).(1)将△ABC以点C为旋转中心旋转180°,画出旋转后对应的△A1B1C;平移△ABC,若点A的对应点A 2的坐标为(0,﹣4),画出平移后对应的△A 2B 2C 2;(2)若将△A 1B 1C 绕某一点旋转可以得到△A 2B 2C 2;请直接写出旋转中心的坐标; (3)在x 轴上有一点P ,使得PA +PB 的值最小,请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22.(8分)如图,已知△ABC 是⊙O 的内接三角形,AB=AC ,点P 是的中点,连接PA ,PB ,PC .(1)如图①,若∠BPC=60°.求证:AC=AP ;(2)如图②,若sin ∠BPC=,求tan ∠PAB 的值.23.(10分)科幻小说《实验室的故事》中,有这样一个情节:科学家把一种珍奇的植物分别放在不同温度的环境中,经过一天后,测试出这种植物高度的增长情况(如下表):温度x/℃… ﹣4 ﹣2 0 2 4 4.5 … 植物每天高度增长量y/mm…414949412519.75…由这些数据,科学家推测出植物每天高度增长量y 是温度x 的函数,且这种函数是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中的一种.(1)请你选择一种适当的函数,求出它的函数关系式,并简要说明不选择另外两种函数的理由;(2)温度为多少时,这种植物每天高度增长量最大?(3)如果实验室温度保持不变,在10天内要使该植物高度增长量的总和超过250mm,那么实验室的温度x应该在哪个范围内选择?请直接写出结果.24.(10分)已知四边形ABCD中,E,F分别是AB,AD边上的点,DE与CF交于点G.(1)如图1,若四边形ABCD是矩形,且DE⊥CF.求证:;(2)如图2,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试探究:当∠B与∠EGC满足什么关系时,使得成立?并证明你的结论;(3)如图3,若BA=BC=6,DA=DC=8,∠BAD=90°,DE⊥CF.请直接写出的值.25.(12分)如图,点P是直线l:y=﹣2x﹣2上的点,过点P的另一条直线m交抛物线y=x2于A、B两点.(1)若直线m的解析式为y=﹣x+,求A,B两点的坐标;(2)①若点P的坐标为(﹣2,t).当PA=AB时,请直接写出点A的坐标;②试证明:对于直线l上任意给定的一点P,在抛物线上能找到点A,使得PA=AB成立.(3)设直线l交y轴于点C,若△AOB的外心在边AB上,且∠BPC=∠OCP,求点P的坐标.2013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下列各题中均有四个备选答案中,其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3分)(2013•武汉)下列各数中,最大的是()A.﹣3B.0C.1D.2【分析】先在数轴上标出各选项中的数,再根据数轴上表示的数,越在右边的数越大,得出结果.【解答】解:表示﹣3、0、1、2的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由图示知,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是2.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大小比较.由于引进了数轴,我们把数和点对应起来,也就是把“数”和“形”结合起来,二者互相补充,相辅相成,把很多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在学习中要注意培养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2.(3分)(2013•武汉)式子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A.x≥1B.x≤1C.x>0D.x>1【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解不等式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得:x﹣1≥0,即x≥1时,二次根式有意义.故选:A.【点评】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意义和性质.概念:式子(a≥0)叫二次根式.性质: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否则二次根式无意义.3.(3分)(2013•武汉)不等式组的解集是()A.﹣2≤x≤1B.﹣2<x<1C.x≤﹣1D.x≥2【分析】分别解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其公共部分.【解答】解:,由①得,x≥﹣2;由②得,x≤1;故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会找其公共部分是解题的关键.4.(3分)(2013•武汉)袋子中装有4个黑球和2个白球,这些球的形状、大小、质地等完全相同,在看不到球的条件下,随机地从袋子中摸出三个球,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A.摸出的三个球中至少有一个球是黑球B.摸出的三个球中至少有一个球是白球C.摸出的三个球中至少有两个球是黑球D.摸出的三个球中至少有两个球是白球【分析】必然事件就是一定发生的事件,依据定义即可作出判断.【解答】解:A、是必然事件;B、是随机事件,选项错误;C、是随机事件,选项错误;D、是随机事件,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解决本题需要正确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必然事件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发生的事件.不可能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不发生的事件.不确定事件即随机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5.(3分)(2013•武汉)若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2x﹣3=0的两个根,则x1•x2的值是()A.3B.﹣3C.2D.﹣2【分析】找出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a,b及c的值,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即可求出两根之积.【解答】解:∵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2x﹣3=0的两个根,∴x1•x2==﹣3.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当b2﹣4ac≥0时,设方程的两根分别为x1,x2,则有x1+x2=﹣,x1x2=.6.(3分)(2013•武汉)如图,△ABC中,AB=AC,∠A=36°,BD是AC边上的高,则∠DBC的度数是()A.18°B.24°C.30°D.36°【分析】根据已知可求得两底角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不难求得∠DBC的度数.【解答】解:∵AB=AC,∠A=36°,∴∠ABC=∠ACB=72°∵BD是AC边上的高,∴BD⊥AC,∴∠DBC=90°﹣72°=18°.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会综合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进行答题,此题难度一般.7.(3分)(2013•武汉)如图是由四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几何体,其主视图是()A.B.C.D.【分析】根据从正面看到的图叫做主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做左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根据图中正方体摆放的位置判定则可.【解答】解:从正面看,下面一行是横放3个正方体,上面一行最右边是一个正方体.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三种视图中的主视图,培养了学生空间想象能力.8.(3分)(2013•武汉)两条直线最多有1个交点,三条直线最多有3个交点,四条直线最多有6个交点,…,那么六条直线最多有()A.21个交点B.18个交点C.15个交点D.10个交点【分析】通过画图和观察图形得到2条直线最多的交点个数为1,3条直线最多的交点个数为1+2=3,4条直线最多的交点个数为1+2+3=6,5条直线最多的交点个数为1+2+3+4=10,…,则n条直线最多的交点个数为1+2+3+4+…+n﹣1,然后把n=6代入计算.【解答】解:∵两条直线最多有1个交点,三条直线最多有3个交点,1+2=3,四条直线最多有6个交点,1+2+3=6,∴n条直线最多的交点个数为1+2+3+4+…+n﹣1,∴当n=6时,6条直线最多的交点个数为1+2+3+4+5=15.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通过从一些特殊的图形变化中发现不变的因素或按规律变化的因素,然后推广到一般情况.9.(3分)(2013•武汉)为了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喜好,某校从八年级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要求每人只选取一种喜好的书籍,如果没有喜好的书籍,则作“其它”类统计.图(1)与图(2)是整理数据后绘制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A.由这两个统计图可知喜好“科普常识”的学生有90人B.若该年级共有1200名学生,则由这两个统计图可估计喜爱“科普常识”的学生约有360人C.这两个统计图不能确定喜好“小说”的人数D.在扇形统计图中,“漫画”所在扇形的圆心角为72°【分析】首先根据“其它”类所占比例以及人数,进而求出总人数,即可得出喜好“科普常识”的学生人数,再利用样本估计总体得出该年级喜爱“科普常识”的学生总数,进而得出喜好“小说”的人数,以及“漫画”所在扇形的圆心角.【解答】解:A、∵喜欢“其它”类的人数为:30人,扇形图中所占比例为:10%,∴样本总数为:30÷10%=300(人),∴喜好“科普常识”的学生有:300×30%=90(人),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若该年级共有1200名学生,则由这两个统计图可估计喜爱“科普常识”的学生约有:×90=360(人),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喜好“小说”的人数为:300﹣90﹣60﹣30=120(人),故此选项错误符合题意;D、“漫画”所在扇形的圆心角为:×360°=72°,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10.(3分)(2013•武汉)如图,⊙A与⊙B外切于点D,PC,PD,PE分别是圆的切线,C,D,E是切点.若∠CDE=x°,∠ECD=y°,⊙B的半径为R,则的长度是()A.B.C.D.【分析】点C、D、E都在⊙P上,由圆周角定理可得:∠DPE=2y°;然后在四边形BDPE中,求出∠B;最后利用弧长公式计算出结果.【解答】解:根据题意,由切线长定理可知:PC=PD=PE,即点C、D、E在以P为圆心,PC长为半径的⊙P上,由圆周角定理得:∠DPE=2∠ECD=2y°.如图,连接BD、BE,则∠BDP=∠BEP=90°,在四边形BDPE中,∠B+∠BDP+∠DPE+∠BEP=360°,即:∠B+90°+2y°+90°=360°,解得:∠B=180°﹣2y°.∴的长度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圆的相关性质.解题关键是确定点C、D、E在⊙P上,从而由圆周角定理得到∠DPE=2∠ECD=2y°.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1.(3分)(2013•武汉)计算:cos45°=.【分析】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计算即可.【解答】解: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可知:cos45°=.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比较简单,熟练掌握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是解答的关键.12.(3分)(2013•武汉)在2013年的体育中考中,某校6名学生的分数分别是27、28、29、28、26、28,这组数据的众数是28.【分析】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结合所给数据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27、28、29、28、26、28中,28出现的次数最多,故这组数据的众数是28.故答案为:28.【点评】本题考查了众数的知识,属于基础题,掌握众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13.(3分)(2013•武汉)太阳的半径约为696 000千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696 000为 6.96×105.【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 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解答】解:696 000=6.96×105,故答案为:6.96×105.【点评】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14.(3分)(2013•武汉)设甲、乙两车在同一直线公路上匀速行驶,开始甲车在乙车的前面,当乙车追上甲车后,两车停下来,把乙车的货物转给甲车,然后甲车继续前行,乙车向原地返回.设x秒后两车间的距离为y米,y关于x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甲车的速度是20米/秒.【分析】设甲车的速度是a米/秒,乙车的速度为b米/秒,根据函数图象反应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组求出其解即可.【解答】解:设甲车的速度是a米/秒,乙车的速度为b米/秒,由题意,得,解得:.故答案为:20.【点评】本题是一道运用函数图象表示出来的行程问题,考查了追击问题的运用,路程=速度×时间的运用,解答时认真分析函数图象的含义是关键,根据条件建立方程组是难点.15.(3分)(2013•武汉)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BC=2AB.A,B两点的坐标分别是(﹣1,0),(0,2),C,D两点在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上,则k等于﹣12.【分析】设点C坐标为(a,),根据AC与BD的中点坐标相同,可得出点D的坐标,将点D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可得出k关于a的表达式,再由BC=2AB=2,可求出a的值,继而得出k的值.【解答】解:设点C坐标为(a,),(k<0),点D的坐标为(x,y),∵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C与BD的中点坐标相同,∴(,)=(,),则x=a﹣1,y=,代入y=,可得:k=2a﹣2a2 ①;在Rt△AOB中,AB==,∴BC=2AB=2,故BC2=(0﹣a)2+(﹣2)2=(2)2,整理得:a4+k2﹣4ka=16a2,将①k=2a﹣2a2,代入后化简可得:a2=4,∵a<0,∴a=﹣2,∴k=﹣4﹣8=﹣12.故答案为:﹣12.方法二:因为ABC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点C、D是点A、B分别向左平移a,向上平移b得到的.故设点C坐标是(﹣a,2+b),点D坐标是(﹣1﹣a,b),(a>0,b>0)根据K的几何意义,|﹣a|×|2+b|=|﹣1﹣a|×|b|,整理得2a+ab=b+ab,解得b=2a.过点D作x轴垂线,交x轴于H点,在直角三角形ADH中,由已知易得AD=2,AH=a,DH=b=2a.AD2=AH2+DH2,即20=a2+4a2,得a=2.所以D坐标是(﹣3,4)所以|K|=12,由函数图象在第二象限,所以k=﹣12.【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综合题,涉及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中点的坐标及解方程的知识,解答本题有两个点需要注意:①设出点C坐标,表示出点D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②根据BC=2AB=2,得出方程,难度较大,注意仔细运算.16.(3分)(2013•武汉)如图,E,F是正方形ABCD的边AD上两个动点,满足AE=DF.连接CF交BD 于点G,连接BE交AG于点H.若正方形的边长为2,则线段DH长度的最小值是﹣1.【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得AB=AD=CD,∠BAD=∠CDA,∠ADG=∠CDG,然后利用“边角边”证明△ABE和△DCF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1=∠2,利用“SAS”证明△ADG和△CDG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2=∠3,从而得到∠1=∠3,然后求出∠AHB=90°,取AB的中点O,连接OH、OD,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OH=AB=1,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OD,然后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知当O、D、H三点共线时,DH的长度最小.【解答】解:在正方形ABCD中,AB=AD=CD,∠BAD=∠CDA,∠ADG=∠CDG,在△ABE和△DCF中,,∴△ABE≌△DCF(SAS),∴∠1=∠2,在△ADG和△CDG中,,∴△ADG≌△CDG(SAS),∴∠2=∠3,∴∠1=∠3,∵∠BAH+∠3=∠BAD=90°,∴∠1+∠BAH=90°,∴∠AHB=180°﹣90°=90°,取AB的中点O,连接OH、OD,则OH=AO=AB=1,在Rt△AOD中,OD===,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OH+DH>OD,∴当O、D、H三点共线时,DH的长度最小,最小值=OD﹣OH=﹣1.(解法二:可以理解为点H是在Rt△AHB,AB直径的半圆上运动当O、H、D三点共线时,DH长度最小)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确定出DH最小时点H的位置是解题关键,也是本题的难点.三、解答题(共9小题,共72分)17.(6分)(2015•南京)解方程:.【分析】观察可得最简公分母是x(x﹣3),方程两边乘最简公分母,可以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解答】解:方程两边同乘以x(x﹣3),得2x=3(x﹣3).解这个方程,得x=9.检验:将x=9代入x(x﹣3)知,x(x﹣3)≠0.所以x=9是原方程的根.【点评】本题考查分式方程的解法,需要注意的是在解分式方程时需对得到的解进行检验.18.(6分)(2013•武汉)直线y=2x+b经过点(3,5),求关于x的不等式2x+b≥0的解集.【分析】先把点(3,5)代入直线y=2x+b,求出b的值,再根据2x+b≥0即可得出x的取值范围.【解答】解:∵直线y=2x+b经过点(3,5),∴5=2×3+b,解得b=﹣1,∵2x+b≥0,∴2x﹣1≥0,解得x≥.【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先根据题意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9.(6分)(2013•武汉)如图,点E、F在BC上,BE=FC,AB=DC,∠B=∠C.求证:∠A=∠D.【分析】可通过证△ABF≌△DCE,来得出∠A=∠D的结论.【解答】证明:∵BE=FC,∴BE+EF=CF+EF,即BF=CE;又∵AB=DC,∠B=∠C,∴△ABF≌△DCE;(SAS)∴∠A=∠D.【点评】此题考查简单的角相等,可以通过全等三角形来证明,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先根据已知条件或求证的结论确定三角形,然后再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看缺什么条件,再去证什么条件.20.(7分)(2013•武汉)有两把不同的锁和四把不同的钥匙,其中两把钥匙恰好分别能打开这两把锁,其余的钥匙不能打开这两把锁.现在任意取出一把钥匙去开任意一把锁.(1)请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表示出上述事件所有可能的结果;(2)求一次打开锁的概率.【分析】(1)首先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然后由树状图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2)由(1)中的树状图,可求得一次打开锁的情况,再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1)分别用A与B表示锁,用A、B、C、D表示钥匙,画树状图得:则可得共有8种等可能的结果;(2)∵一次打开锁的有2种情况,∴一次打开锁的概率为:=.【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求概率.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列表法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树状图法适合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注意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21.(7分)(2013•武汉)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ABC的三个顶点分别是A(﹣3,2),B(0,4),C(0,2).(1)将△ABC以点C为旋转中心旋转180°,画出旋转后对应的△A1B1C;平移△ABC,若点A的对应点A2的坐标为(0,﹣4),画出平移后对应的△A2B2C2;(2)若将△A1B1C绕某一点旋转可以得到△A2B2C2;请直接写出旋转中心的坐标;(3)在x轴上有一点P,使得PA+PB的值最小,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分析】(1)延长AC到A1,使得AC=A1C,延长BC到B1,使得BC=B1C,利用点A的对应点A2的坐标为(0,﹣4),得出图象平移单位,即可得出△A2B2C2;(2)根据△△A1B1C绕某一点旋转可以得到△A2B2C2进而得出,旋转中心即可;(3)根据B点关于x轴对称点为A2,连接AA2,交x轴于点P,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P点坐标即可.【解答】解:(1)如图所示:(2)如图所示:旋转中心的坐标为:(,﹣1);(3)∵PO∥AC,∴=,∴=,∴OP=2,∴点P的坐标为(﹣2,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利用轴对称求最小值问题是考试重点,同学们应重点掌握.22.(8分)(2013•武汉)如图,已知△ABC是⊙O的内接三角形,AB=AC,点P是的中点,连接PA,PB,PC.(1)如图①,若∠BPC=60°.求证:AC=AP;(2)如图②,若sin∠BPC=,求tan∠PAB的值.【分析】(1)根据圆周角定理得∠BPC=∠BAC=60°,可判断△ABC为等边三角形,∠ACB=∠ABC=60°,再利用圆周角定理得到∠APC=∠ABC=60°,而点P是的中点,则∠ACP=∠ACB=30°,于是∠PAC=90°,然后根据30度的正切可计算出AC=AP;(2)过A点作AD⊥BC交BC于D,连结OP交AB于E,根据垂径定理的推论得到点O在AD上,连结OB,根据圆周角定理得∠BOD=∠BAC,∠BPC=∠BAC,所以sin∠BOD=sin∠BPC==,设OB=25x,则BD=24x,在Rt△OBD中可计算出OD=7x,再在Rt△ABD计算出AB=40x,由于点P是的中点,根据垂径定理的推论OP垂直平分AB,则AE=AB=20x,在Rt△AEO中,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出OE=15x,所以PE=OP﹣OE=25x﹣15x=10x,最后在Rt△APE中,利用正切的定义求解.【解答】解:(1)∵∠BPC=60°∴∠BAC=60°,∵AB=AC,∴△ABC为等边三角形,∴∠ACB=∠ABC=60°,∴∠APC=∠ABC=60°,而点P是的中点,∴∠ACP=∠ACB=30°,∴∠PAC=90°,∴tan∠PCA==tan30°=,∴AC=PA;(2)过A点作AD⊥BC交BC于D,连结OP交AB于E,如图,∵AB=AC,∴AD平分BC,∴点O在AD上,连结OB,则∠BOD=∠BAC,∵∠BPC=∠BAC,∴sin∠BOD=sin∠BPC==,设OB=25x,则BD=24x,∴OD==7x,在Rt△ABD中,AD=25x+7x=32x,BD=24x,∴AB==40x,∵点P是的中点,∴OP垂直平分AB,∴AE=AB=20x,∠AEP=∠AEO=90°,在Rt△AEO中,OE==15x,∴PE=OP﹣OE=25x﹣15x=10x,在Rt△APE中,tan∠PAE===,即tan∠PAB的值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也考查了勾股定理、圆周角定理和解直角三角形.23.(10分)(2013•武汉)科幻小说《实验室的故事》中,有这样一个情节:科学家把一种珍奇的植物分别放在不同温度的环境中,经过一天后,测试出这种植物高度的增长情况(如下表):温度x/℃… ﹣4 ﹣2 0 2 4 4.5 … 植物每天高度增长量y/mm…414949412519.75…由这些数据,科学家推测出植物每天高度增长量y 是温度x 的函数,且这种函数是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中的一种.(1)请你选择一种适当的函数,求出它的函数关系式,并简要说明不选择另外两种函数的理由; (2)温度为多少时,这种植物每天高度增长量最大?(3)如果实验室温度保持不变,在10天内要使该植物高度增长量的总和超过250mm ,那么实验室的温度x 应该在哪个范围内选择?请直接写出结果.【分析】(1)选择二次函数,设y=ax 2+bx +c (a ≠0),然后选择x=﹣2、0、2三组数据,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即可,再根据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x 不能为0,一次函数的特点排除另两种函数;(2)把二次函数解析式整理成顶点式形式,再根据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解答;(3)求出平均每天的高度增长量为25mm,然后根据y=25求出x的值,再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写出x 的取值范围.【解答】解:(1)选择二次函数,设y=ax2+bx+c(a≠0),∵x=﹣2时,y=49,x=0时,y=49,x=2时,y=41,∴,解得,所以,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为y=﹣x2﹣2x+49;不选另外两个函数的理由:∵点(0,49)不可能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y不是x的反比例函数;∵点(﹣4,41),(﹣2,49),(2,41)不在同一直线上,∴y不是x的一次函数;(2)由(1)得,y=﹣x2﹣2x+49=﹣(x+1)2+50,∵a=﹣1<0,∴当x=﹣1时,y有最大值为50,即当温度为﹣1℃时,这种作物每天高度增长量最大;(3)∵10天内要使该植物高度增长量的总和超过250mm,∴平均每天该植物高度增长量超过25mm,当y=25时,﹣x2﹣2x+49=25,整理得,x2+2x﹣24=0,解得x1=﹣6,x2=4,∴在10天内要使该植物高度增长量的总和超过250mm,实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6℃<x<4℃.【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应用,主要利用了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以及利用二次函数求不等式,仔细分析图表数据并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4.(10分)(2013•武汉)已知四边形ABCD中,E,F分别是AB,AD边上的点,DE与CF交于点G.(1)如图1,若四边形ABCD是矩形,且DE⊥CF.求证:;(2)如图2,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试探究:当∠B与∠EGC满足什么关系时,使得成立?并证明你的结论;(3)如图3,若BA=BC=6,DA=DC=8,∠BAD=90°,DE⊥CF.请直接写出的值.【分析】(1)根据矩形性质得出∠A=∠FDC=90°,求出∠CFD=∠AED,证出△AED∽△DFC即可;(2)当∠B+∠EGC=180°时,=成立,证△DFG∽△DEA,得出=,证△CGD∽△CDF,得出=,即可得出答案;(3)过C作CN⊥AD于N,CM⊥AB交AB延长线于M,连接BD,设CN=x,△BAD≌△BCD,推出∠BCD=∠A=90°,证△BCM∽△DCN,求出CM=x,在Rt△CMB中,由勾股定理得出BM2+CM2=BC2,代入得出方程(x﹣6)2+(x)2=62,求出CN=,证出△AED∽△NFC,即可得出答案.【解答】(1)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A=∠FDC=90°,∵CF⊥DE,∴∠DGF=90°,∴∠ADE+∠CFD=90°,∠ADE+∠AED=90°,∴∠CFD=∠AED,∵∠A=∠CDF,∴△AED∽△DFC,∴=;(2)当∠B+∠EGC=180°时,=成立.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B=∠ADC,AD∥BC,∴∠B+∠A=180°,∵∠B+∠EGC=180°,∴∠A=∠EGC=∠FGD,∵∠FDG=∠EDA,∴△DFG∽△DEA,∴=,∵∠B=∠ADC,∠B+∠EGC=180°,∠EGC+∠DGC=180°,∴∠CGD=∠CDF,∵∠GCD=∠DCF,∴△CGD∽△CDF,∴=,∴=,∴=,即当∠B+∠EGC=180°时,=成立.(3)解:=.理由是:过C作CN⊥AD于N,CM⊥AB交AB延长线于M,连接BD,设CN=x,∵∠BAD=90°,即AB⊥AD,∴∠A=∠M=∠CNA=90°,∴四边形AMCN是矩形,∴AM=CN,AN=CM,∵在△BAD和△BCD中∴△BAD≌△BCD(SSS),∴∠BCD=∠A=90°,∴∠ABC+∠ADC=180°,∵∠ABC+∠CBM=180°,∴∠MBC=∠ADC,∵∠CND=∠M=90°,∴△BCM∽△DCN,∴=,∴=,∴CM=x,在Rt△CMB中,CM=x,BM=AM﹣AB=x﹣6,由勾股定理得:BM2+CM2=BC2,∴(x﹣6)2+(x)2=62,x=0(舍去),x=,CN=,∵∠A=∠FGD=90°,∴∠AED+∠AFG=180°,∵∠AFG+∠NFC=180°,∴∠AED=∠CFN,∵∠A=∠CNF=90°,∴△AED∽△NF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