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习题归纳

初中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习题归纳
初中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习题归纳

长度的测量

考点一:物体长度的测量

例1.如图所示的物体A的长度是 cm,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方法归纳:在使用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应注意什么?

1、给下列各物体的长度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中学生的身高1700 ; (2)一个墨水瓶的高为0.65 ;

(3)一课桌的高为0.52 ; (4)物理课本的宽为1.85 。

2、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下面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应沿所测长度放置,并必须从0刻度线量起

B、看刻度尺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要正对刻度线

C、读数时,根据所测长度末端靠近的刻度线来读取数据

D、记录时,要记下测量的数字和单位

3、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

C、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

D、测量中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4、下列各刻度尺中不能使用的刻度尺是( )

A、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

B、0刻度线已经磨损的刻度尺

C、量程只有10cm的刻度尺

D、刻度不均匀的刻度尺

5、怎么测量一个乒乓球的直径?写出你需要的辅助器材,画出你的测量方法。

6、要比较准确地测出京珠高速公路的里程,比较科学而简单的办法是( )

A、做一根分度值为1m,长为100m的长度的刻度尺进行测量

B、打开地图,根据图上给出的比例尺,然后用毫米刻度尺量出到的距离

C、利用汽车行驶中里程表计数的变化

D、将公路等分成n段,测出每段的长度s,再由ns算出

7、在你身上找到长度等于1m、1dm、1cm、1mm的不同部位,今后在没有刻度尺的时候,你就可以有这些身体上的刻度进行粗略的测量了。

8.某同学测量一本书的厚度是6.4 mm,已知课本共200页(100),那么,每纸的厚度是______mm.

9.如图所示,用某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则此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cm

11.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所测铅笔的长度为。

12.如图所示的方法中能够正确测出物体长度的是

()

10.几种特殊的测量方法:

(1)如何测量纸的厚度?

(2)如何测量硬币直径?

(3)如何测铜丝直径?(如右图)

(4)如何测地图上株洲市到茶陵县的距离?

11、小明在学校的田径运动会的跳远比赛中,奋力一跃,裁判用卷尺进行测量发现小明的成绩刚好打破了校纪录,但裁判长却没有认可这个成绩,而是拿来了一把钢卷尺进行了重新测量,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12、马拉松比赛的距离是42.195km,比赛的地点一般都安排在城市里的街道,如果你是主办方,你将怎样将马拉松比赛路线的距离测量出来呢?说出你的方法,并查阅有关资料或请教有经验的人,实际的测量方式与你的测量方式相同吗?

参照物

考点二:参照物的选择和运动的相对性

例1.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确的是)

A.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B.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C.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以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 D.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变式练习】看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方法归纳:要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应当怎么做?

1、地球同步通信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上空某处,这是以为参照物,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这颗卫星是(填“运动”或“静止”)的。

2、有关参照物的说确的( )

A、运动的物不能做参照物

B、只有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才能做参照物

C、任何物体都可以作参照物

D、研究某一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定参照物

3、古代有人用诗词来描写运动的相对性:“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是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第一句是

选为参照物的,第二句是选为参照物的。

4、小明乘坐观光电梯上升时,看见地面上的物体均离他而支,这是以作为参照物。

5、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一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只小昆虫在游动,他顺手抓过来一看,竟然是一颗子弹,你认为这可能的原因是( )

A、子弹是静止在空中的

B、子弹前进的方向与飞机飞行的方向相反,但子弹运动得很慢

C、子弹飞行的方向与飞机相同,并且子弹运动的速度与飞机一样

D、这件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

9、小明随爸爸坐飞机旅游,当飞机准备降落时,空中小姐要求所有的乘客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不动,系好安全带。小明系好安全带,心里却在想:我坐在这儿真的没动吗?如果没动,我怎么会降落到地面上呢?你能帮小明解释一下吗?

10.某人坐在匀速向西行驶的列车中,以列车车厢为参照物,他是__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此人看到路边的房屋向 _________运动。(题型一)

11.“君到姑见,人家尽枕河”,为迎接联合国“世界遗产大会”在召开,经改建后,姑城外河畔的景色更加秀丽迷人,对于坐在行驶于河中游船上的游客而言,若以河岸为参照物,他是__________ 的;以游船为参照物,他是___________的。(题型一)

12.如图兰兰在商场乘电梯上楼。以电梯的扶手为参照物,她是的,以所站立的台阶为参照物,她是的。(题型一)

13.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小刚于小明并肩行走,以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题型

二)

14.航天飞机在太空于宇宙空间站对接时,两者在空中飞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须,此时两物体间彼此处于相对状态.(题型三)

15.坐在向东行驶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甲汽车旁向后退去,择乙汽车的运动情况是

(要求至少答出两种情况)(题型三)

16.某人坐在快速航行的船,若说他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题型二)

A.河岸 B.船 C.河水 D.岸边的树

17.在沅江上,有一人坐在橡皮艇上顺流下漂,以下说确的是()(题型一)

A.以橡皮艇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B.以江岸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

以人为参照物,江岸是静止的;D.以橡皮艇为参照物,江水是运动的;

18.“乌云遮住月亮,月亮钻出云层”。前句是以__________为参照物,后句是以_______________为参照物。(题型二)19.“刻舟求剑”是人人皆知的典故。人之所以没有通过“刻舟”而求得剑,是由于他不懂得_________________的物

理知识所致。

20.无风天,甲船上的人感到有南风吹来,这表明甲船正在向运动;乙船上的人感到吹西北风,择乙船正在向运动.(题型三)

21.据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时,发现飞机旁有一条“小虫”正以同样的速度同行,他伸手抓来一看,大吃一惊!原来是一颗德国制造的子弹.此时飞机与子弹彼此间保持了相对,在这瞬间,以作参照物,子弹保持不动.(题型三)

22.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里,常常有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这通常是采用“背景拍摄法”:让“悟空”站在平台上,做着飞行的动作,在他的背后展现出和急速飘动的白云,同时加上烟雾效果;摄影师把人物动作和飘动的白云及下面的烟雾等一起摄人镜头。放映时,观众就感觉到悟空在腾云驾雾。这里,观众所选的参照物是

()(题型二) A.“悟空” B.平台 C.飘动的白云 D.烟雾

23.白在《望天门山》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名诗中描写“青山”与“孤帆”运动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题型二)

A.帆船、河岸 B.河岸、帆船 C.青山、太阳D.青山、划船的人

24.在平直的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先后离开车站向东行驶,甲车速度最大,乙、丙两车速度相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题型一)

A.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东,丙车向西行驶B.以甲车为参照物,乙、丙两车都向西行驶

C.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东,丙车向西行驶D.以丙车为参照物,乙车静止,甲车向东行驶

25.汽车由西向东匀速行驶,车上的乘客看到窗外的雨是竖直下落的,那么在地面上的人看来,雨滴的下落方向是()(题型三)

A.竖直下落B.斜向东下落 C.斜向西下落D.斜向南下落或斜向北下落

26.甲、乙两车并排停在车站.后来,坐在甲车的小看到窗外的树木向西移动;坐在乙车的小看到小不动,那么由此可知()(题型二)

A.甲车向东开动,乙车不动 B.甲、乙两车同时以相同的速度向西开动

C.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向东开动,且小观察小时是以为参照物的

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向东开动,且小观察小时是以他自己为参照物的

27.A、B、C三列火车在一个车站(如图所示),A车上的乘客看到B车向东运动,B车上的乘客看到C车和站台都向东运动,C车上的乘客看到A车向西运动.站台上的人看A、B、C三列火车各向什么方向运动?(题型三)

A

B

C

站台

运动的快慢

考点三: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运动

例1 建在公路边的速度标志牌写着60km/h,它表示经过这一路程的车速不允许超过这个速度,这个速度合多少m/s?

例2 人急行的速度大约是2m/s,人急行横过6m宽的马路所需要是时间大约是 s;汽车的行驶速度如果是10m/s,人至少要在距行驶过来的汽车 m处开始穿越马路.

1、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1min通过的路程是120m,则它的速度为_______m/s,其物理意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s通过的路程是20m,则它在前2s的速度一定是()

A、80m/s

B、10 m/s

C、5 m/s

D、无法判断

3、善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 =s

t

,下列说确的是( )

A .物体运动的速度v 越大,通过的路程s 越长

B .物体运动的速度v 越大,所用的时间t 越少

C .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 .物体v 由s t

决定,但与s 、t 的大小无关 4.(2012)正在修建的杭瑞高速公路通车后,到思南鹦鹉溪段的里程是162km .汽车按规定时速行驶,从到鹦鹉溪需

1.5h ,则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km/h ,合 m/s .

5.(2012)2012年4月28日,轨道交通一号线正式开通试运营.一号线起点位于吴中区木渎站,终点为工业园区钟南街站,共二十四站,横跨六个区,全程约26km ,列车全程行驶总时间约为45分钟.列车全程行驶的平均速度约为____________km/h ,坐在行驶列车上的乘客相对于车站是____________(静止/运动)的.

6.(2012荆州) 小明跟爸爸坐火车去旅游,为了测定火车行驶中的平均速度采用了如下方法:从听到车轮与钢轨连接处发生第一次碰撞起计数,结果在1min 听到了25次碰击声,爸爸告诉小明钢轨每一根长25 m ,则这段时间火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大?

7.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的速度之比为5:4,它们在相等时间,甲乙通过的路程之比是__________;

知识点 平均速度(本组题主要考查你是否理解平均速度这个概念,会用平均速度的公式解题 )

例1 一名同学骑自行车从家路过书店到学校上学,家到书店的路程位1800m ,书店到学校的路程位3600m .当他从家出发到书店用时5min ,在书店等同学用了1min ,然后二人一起再经过了12min 到达学校.求:

(1)骑车从家到达书店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这位同学从家里出发到学校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例2.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先以10m/s 的速度匀速行驶100m,接着又以20m/s 的速度匀速行驶了300m,则该汽车在这400m 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例3.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半程的平均速度为12m/s,后半程的平均速度为16 m/s ,求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方法归纳:如何求平均速度?问:平均速度和速度平均值一样吗?

8 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前一半时间的速度为υ1,后一半时间的速度为υ2,求物体在整段时间的平均速度.

9.汽车从A 城开往B 城,全程所用的时间为2小时,前一个小时汽车的平均速度为40m/s,后一个小时的平均速度为60m/s,那么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米每秒?

10.火车提速后,在和之间的运营速度约为104km/h,两地之间的铁路线长为1463km,则火车从到大约需要多长时间?

闯关点拨 要求出整段时间的平均速度,根据公式υ=

t s ,必须知道路程和时间,这两个物理量题中并未给出,但题中把时间平分为两段.为了解题方便,设整段时间为2T ,路程s 等于前一半时间的路程与后一半时间的路程之和.

解 设整段时间为2T ,则整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为: 2

22121υυυυυ+=+==T T T t s . 例3.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 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路程—时间图像。你从该图中可获得哪些信息(只写3条)? 这种情况下,平均速度与速度的平均值相等,这仅仅是数值上的

一种巧合,是一种特殊情况.

(1)。

(2)。

(3)。

例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为s=υt,在图11-12中,甲、乙两直线分别是两运动物体的路程s 和时间t关系的图像,由图可知两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是()

A.υ甲>υ乙B.υ甲<υ乙C.υ甲<υ乙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知识点利用图像解运动问题

闯关点拨利用速度图像、路程图像分析问题时,注意每一点都有对应的路程速度、时间.

解本题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来进行分析.方法(1):时间相同比较路程.如图(a),在A、B两点,根据公式υ=

t

s

,甲、乙两物体运动的时间相等,但s甲大,所以υ甲大;方法(2):路程相等比较运动的时间.如图(b),在C、D两点,

根据公式υ=

t

s

,甲、乙两物体运动的路程相同,但t甲小,所以υ甲大.

答选A

11.如图所示是路程—时间的图像,其中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 )

A B C D

12.如图所示是速度—时间的图像,其中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13. 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确的是()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前2 s,小明跑得更快

C.8 s,小明的速度是5 m/s

D.8 s,小明跑的路程更长

14. 如图所示为晓艳旅游时记录汽车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出发8 h和l2 h走过的路程相同

B.在5 h到8 h共走了270 km的路程

C.汽车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47.5 km/h

D.汽车在2 h至4 h之间速度最快,那时的速度为12 m/s

15. (2014·株洲中考)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时出发,其位置x 与时间t 的关

系如图11所示。由图象可知,甲车的速度为_________m/s , 当t1= 50 s时,甲、乙两

车相距_________m。

16. 一辆电动玩具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甲所示,请在图乙中画出

t/s

υ/(m·s-1)

s/m

A

B C D

(a)图11-12 (b)(c)

利用速度图像还可以求出

物体运动的路程.如图

(c),阴影部分的面积就

是物体通过的路程.

它的路程-时间图象。

s/m

2468

O

4

8

16

12

t/s

1012

υ/(m·s-1)

2468

O

1

2

4

3

t/s

1012

甲乙

17.(2012)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大于乙

的速度,它们的s-t图像为图所示a、b、c三条图线中的两条,运动5秒甲、乙

间的距离大于2米,则()

A. 甲的s-t图一定为图线a

B. 甲的s-t图可能为图线b

C. 乙的s-t图一定为图线c

D. 乙的s-t图可能为图线a

18.(2012)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B.4s-8s,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0-8s.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

19. (2014·株洲中考)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时出发,其位置x 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11所示。由图象可知,甲车的速度为_________m/s , 当t1= 50 s时,甲、乙两车相距_________m。

“过桥”问题

例 1 长200m的火车以43.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在京九线上,当它穿越1000m长的隧道时,所需的时间是.

[变形题1] 一火车以12m/s的速度匀速穿过1000m长的隧道,所用的时间为100s,求火车的长度.

[变形题2] 一长为200m的火车匀速穿过1000m长的隧道,所用的时间为100s,求火车的速度.

20.一座大桥长1.6km,一列长200m的火车以10m/s的速度通过此桥,则所需要的时间为( )

A 120s

B 140s

C 160s

D 180s

21.一列火车长300m,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1.2km的大桥,则共需要的时间为_______.

22.一列火车长300m,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座大桥,由车头上桥到车尾全部离开大桥,共用3min,则这座大桥长为_______m

23.一列火车通过长4200m的隧道用去时间5min,若其速度为15m/s,则火车长_____m.

24.长300m的火车,用5min时间通过了一条长3.3km的隧道,火车的速度是_______,火车在隧道行驶的时间为________. 测平均速度

25.(2012州)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发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

A.10cm/s B.9cm/s C.8cm/s D.7cm/s

2 6 10

2

6

S/米

8

t/秒

4 8 12

4

a

b

c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