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能手培训(素养知识)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小学教学能手考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学能手考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学能手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A. 阅读能力B. 写作能力C. 听说能力D. 以上都是答案:D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下哪项不是教师应该关注的重点?()A.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B.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C. 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D.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答案:C3. 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A. 通过游戏和活动B. 通过重复练习C. 通过严厉的惩罚D. 通过大量的作业答案:A4.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哪种教学方式?()A. 讲授法B. 探究式学习C. 记忆法D. 应试教育答案:B5. 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A. 通过理论讲解B. 通过实践操作C. 通过观看视频D. 通过模拟比赛答案:B6.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A. 通过听录音B. 通过观看视频C. 通过现场表演D. 通过音乐理论讲解答案:C7. 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A. 通过临摹名家作品B. 通过自由创作C. 通过模仿他人D. 通过规定主题答案:B8. 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A. 通过说教B. 通过实践C. 通过惩罚D. 通过考试答案:B9.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A. 通过理论讲解B. 通过实践操作C. 通过观看视频D. 通过模拟考试答案:B10.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A. 通过理论讲解B. 通过实践操作C. 通过观看视频D. 通过模拟考试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哪些素养?()A. 语言文字运用能力B. 思维发展与提升C. 审美鉴赏与创造D. 文化传承与理解答案:ABCD1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A.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B.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C.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D. 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答案:ABCD13. 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A. 培养学生的英语听力B. 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C. 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D. 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答案:ABCD14.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A.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B.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C. 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D. 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答案:ABCD15. 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A. 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B. 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C. 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D. 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语教师素养展示活动“知识素养”竞答题目及答案

小语教师素养展示活动“知识素养”竞答题目及答案

小语教师素养展示活动“知识素养”竞答题目1号题一.填空:“鼎”字是(半包围)结构,第6笔的笔画是(竖折折)。

二.诗句补充: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三.请说出下列发明和成就的缔造者:圆周率(祖冲之)印刷术(毕昇)造纸术(蔡伦)地动仪(张衡)四.判断题:皮皮鲁是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作品中的形象。

(×)五.简述题:美国著名教育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

你认为反思教学对于教师有什么意义?如何进行反思教学?请结合实际教学谈一谈。

(参考答案:一、半包围结构、竖折折。

二、在地愿为连理枝。

三、祖冲之、毕昇、蔡伦、张衡。

四、错误。

郑渊洁。

五、反思教学对教师意义重大,它可以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更好的搞教育教学研究,为撰写论文提供素材寻找出教学中的困惑和教学中的闪光点,总结教学经验和不足。

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等。

对学生意义重大: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揣摩透视学生的内心,做学生心理研究,实现和学生的沟通交流和互动。

教学反思是校本教研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校本教研提供一手材料。

推动自己专业成长的同时,也是对校本研究的一个推动。

2号题一.填空:在中国浩瀚的史学著作中,有两部史书如同突兀的双峰,并峙于历史峻岭之中,被后世称为“史学双璧”,它们是《史记》和《资治通鉴》。

二.诗句补充: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请说出下列著名风景区位于哪座城市?浅水湾(香港)月牙泉(甘肃敦煌)趵突泉(济南)拙政园(苏州)四.判断题:音节是由声母、韵母和声调组成的,但是有些特殊的音节没有韵母。

(√)五.简答题:一位老师教《月光曲》问什么是“幽静”?学生答,幽雅安静。

老师问,你从哪里得知?生答,从字典里。

老师说请你举个例描述一下。

学生回答不出。

接着老师放课件:莱茵河畔,小镇的郊外在月光底下一片银色的世界,万籁俱寂,一条小路通向远方……然后启发学生,你们经历过类似的环境吗?请你评述这位教师的教学过程。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能手知识素养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能手知识素养试题及答案

2016 年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能手知识素养试题及答案本试卷满分100 分,时限90 分钟、填空。

(分,——题每空分,题每空分)1. 《诗经》本只称《诗》,后又以__诗三百 __________ 为代称,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收录了从周初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 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开创我国文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统,列为_____________ 之一。

2.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1950 年获人民艺术家称号。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四世同堂》;剧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龙须沟》等。

浓郁的地方色彩,生动活泼的北京口语的运用,通俗而不乏幽默,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开创者。

3. 下列省、市、自治区的简称分别是:江西省___________ 、海南省_________ 广东省__________ 、安徽省_________ 、重庆市__________ 、广西壮族自治区4. 雨果,伟大作家,欧洲19 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最卓越的代表。

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___________ 》《笑面人》《九三年》等。

5. 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重要组成部分。

________________ 与_______________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7. 《清明上河图》是__________ 朝画家______________ 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

8. 古诗名句填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②水光潋滟晴方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测试题及答案Part 1: Chinese Language Basics (50 points)I。

Pinyin (10 points)1.Reading Pinyin and Writing Words (5 points)XXX XXX语文)(素质)(教育)(培训)(奥运)2.Choose XXX (3 points)便宜 (piánbiàn) 校对 (xiàojiào) 结束 (sùshù)3.A company is recruiting a manager and using four "gōng" characters with the same XXX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pany: (0.5 points per blank。

2 points in total)XXX the character "gōng" (恭) for XXX the character "gōng" (公) for selflessness in work。

Emphasize the character "gōng" (攻) for enterprising spirit。

Emphasize the character "gōng" (功) for fruitful results.II。

Words。

Phrases。

and Sentences (22 points)e the Sound Sequence Lookup Method to Find the Capital Letter for "凸" (T)。

and the Syllable is (tu)。

It has (5) strokes。

小学教师语文素养试卷答案

小学教师语文素养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字不属于形声字?A. 桃B. 花C. 鸟D. 虎答案:B2.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是:A. 他去了图书馆,看书、借书、还书。

B. 我问他:“你今天去哪儿?”C. 这本书,我看了三遍。

D. 他一会儿唱歌,一会儿跳舞。

答案:A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 欣赏B. 剖析C. 装扮D. 倒霉答案:B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是:A. 那条小河,像一条银色的带子。

B. 他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C. 他跑得快,像兔子一样。

D. 这本书,读起来像嚼蜡。

答案:D5. 下列词语中,与“书籍”意思相近的是:A. 图书B. 书籍C. 书卷D. 书本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下列词语中,缺少偏旁部首的是______。

答案:吃7. 下列词语中,与“快乐”意思相反的是______。

答案:悲伤8.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是______。

答案:小明很聪明,但是他从不学习。

9.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______。

答案:那朵花,像一只蝴蝶。

10. 下列词语中,含有“木”字旁的是______。

答案:树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策略。

答案:(1)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阅读;(2)指导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3)关注阅读体验,培养学生的阅读情感;(4)加强阅读指导,提高阅读能力。

12.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答案:(1)丰富学生的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2)激发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欲望;(3)指导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技巧;(4)注重实践,鼓励学生多写多练。

13. 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答案:(1)创设良好的口语交际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表达;(2)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技巧;(3)注重口语交际的实践,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测试题及答案精品文档第一部分语文基础知识(50分)一、汉语拼音(10分)1、读拼音写词语(5分)XXX XXX(语文)(素质)(教育(培训)(奥运)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便宜(piánbiàn)校对(xiàojiào)结束(sùshù)3、某公司招聘经理,用四个读音相同的“gōng”字作为选拔标准,以此选拔优秀人才促进公司发展:(每空0.5分,共2分)文明礼貌突出一个gōng(恭)字。

办事无私突出一个gōng(公)字。

有进取心突出一个gōng(攻)字。

成果丰硕突出一个gōng(功)字。

二、字词句部分(22分)1、“凸”用音序查字法查大写字母(T),音节是(tu);共有(5)画。

“鼎”用音序查字法查大写字母(D),用部首查字法查(目)部,共有(12)画。

(3分)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将正确的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8分)刚笔自用(愎)叹为观只(止)暗然失色(黯)按步就班(循序渐进)惩前毙后(惩前毖后)谈笑风声(谈笑风生)丰功伟迹(绩)义不容词(责无旁贷)3、在上面的()里填上人体某部分名称,构成四字成语。

(6分)(背)水一战袖(手)旁观孤(掌)难鸣屈(指)可数(胸)有成竹(腰)缠万贯得(心)应(手)牵(肠)挂(肚)(胆)大(心)细4、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5分)(1)流水不腐,_________________。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亦作“流水不腐,户枢不蝼”。

意指常流的水不发臭,常转的门轴不遭虫蛀。

liúshuǐbùfǔ,hùshūbúdù(2)_世事洞明皆学问,__,人情练达即文章。

说明白事理,掌握事实规律是一种学问,恰当地处理事情,总结出来的规律就是文章~(3)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_____________________。

(4)_删繁就简三秋树,___,领异标新二月花。

小学语文教学能手笔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学能手笔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学能手笔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é jiàng)B. 应届(yīng jiè)C. 给予(gěi yǔ)D. 遨游(áo yóu)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哪位诗人的笔下?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安石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老师的帮助,我的语文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优秀。

C. 我们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追求。

D. 他虽然年纪小,但是很懂事。

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的是:A. 月亮B. 星星C. 云彩D. 太阳5. 以下哪个成语与“画蛇添足”意思相近?A. 画龙点睛B. 画蛇添足C. 画饼充饥D. 画地为牢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是唐代诗人______的名句。

2.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王维的《______》。

3.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岳阳楼记》中的一句话,作者是______。

4.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______的诗句。

5.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含义。

2. 请解释“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寓意。

3. 请谈谈你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解。

四、论述题(共30分)1. 论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性及方法。

(15分)2. 论述如何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5分)答案:一、选择题1. A2. D3. C4. A5. B二、填空题1. 孟浩然2.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3. 范仲淹4. 李商隐5. 王勃三、简答题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出自《论语·学而》,意思是说,学习了知识之后,要经常复习和实践,这样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并且从中获得乐趣。

2017年2018年2019年最新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 知识问答样题及参考答案.

2017年2018年2019年最新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 知识问答样题及参考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知识问答样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它里面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古时也称“诗三百”,分“____”、“____”、颂”三大类。

2.《大学》“____”和《论语》“____”一起合称为“四书”,是儒家传道授业的基本教材。

几百年来,“四书”在我国广泛流传,其中许多语句已成为脍炙人口的格言警句。

3.古代的“六艺”指礼、乐、射、御、____、____。

4.屈原的代表作是____,它是我国古典文学中带有自传性质的最长的抒情诗,也是一篇光耀千古的浪漫主义杰作。

5.《桃花源记》是东晋时期著名诗人____的作品。

6.____和____是盛唐时期两位著名的诗人,人称“李杜”。

7.“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杜甫用来称赞诗人____的。

8.李白被人称为“诗仙”,杜甫被人称为“诗圣”,王维则被人称为“’。

9.“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自唐代诗人____的《使至塞上》。

10.“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出自李白的《____ >。

11.岑参是唐代____诗派的代表人物,与之齐名的是____ 。

12.爱国诗人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的名句是____。

13.被称为“唐宋八大家”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和曾巩。

14.司马迁的____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东汉班固的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15.就词的主要风格而言,宋词大略划分为和两派。

16.元末明初时期,罗贯中的长篇章回小说是中国长篇小说的开山之作。

这部作品以宏大的结构、曲折的情节,展示了一幅反映三国时期封建统治集团之间军事、政治、外交斗争历史的生动画卷。

同一时期,另一部长篇巨著是施耐庵的____。

17.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的“武圣”,这位英雄是一。

18.曹雪芹的____,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学能手培训(素养知识)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括号内,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4分,一共6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A.书刊要装帧,门面要装潢,居室要装修,营造一个舒适温馨而又品味高雅的家可以说是工薪阶层中许多人的梦想。

B.舞台上,弟弟的朗颂(朗诵)声情并茂,姐姐的伴奏锦上添花;母亲心中的那丝担忧很快便烟消云散了。

C.2008 年1 月以来,中国居民物价指数CPI 出现了明显的涨幅,不少低收人家庭倍感通货膨涨(膨胀)的压力。

D.在骄阳的曝晒下,牵牛花堰旗息鼓(偃旗息鼓),美人蕉慵倦无力,矜持的牡丹也耷拉下了高贵的头颅,失去了先前的神采。

2.下面四句诗中,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句是( C )
春天的大地到处生机勃勃。

花园里开满了鲜花,红的、黄的、白的、紫的……五彩缤纷,争奇斗妍,真是“”。

A.霜叶红于二月花
B.映日荷花别样红
C.百般红紫斗芳菲
D.乱花渐欲迷人眼
3.为“你欢迎我不欢迎”加上标点后,表意出现歧义的一项是( D )
A.你欢迎,我不欢迎。

B.你欢迎我?不欢迎。

C.你欢迎我不?欢迎。

D.你欢迎我,不欢迎。

4.以下文学常识的表述中有误的一项是( D )
A.《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B.《夜雨寄北》——李商隐一一唐代
C.《世说新语》——刘义庆——南朝.宋
D.《春水》——鲁迅——现代
5.下列诗句中作者是杜甫的是( B )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C.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D.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6.下列对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哪种说法正确?( B )
A.大量读写
B.多认少写
C.识多少写多少
D.多写少认
7.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 A )
A.感受、理解、欣赏、评价
B.感受、理解、欣赏、写作
C.感知、理解、了解、欣赏
D.感知、记忆、评价、实践
8.语文教学应在( C )的过程中进行。

A.以教师为主导
B.以学生为主体
C.师生平等对话
D.与文本对话
9.下列选项不属于板书特点的是( D )
A.趣味性
B.直观性
C.启发性
D.丰富性
10.根据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主体,可以把评价分为( C )
A.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B.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
C.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
D.背景、输入、过程和成果评价
11.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是( B )
A.有利于学生进行学习
B.学生发展、家长参与、教师发展、学校特色
C.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D.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12.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这种现象在教育心理学上称为( A )
A.迁移
B.同化
C.顺应
D.模仿
13.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高度重视考察学生的( A )
A.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
B.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C.策划、组织能力
D.协调、实施能力
14.小学生在识字的初级阶段,容易把一些笔画相近或相似的字读错,如把“入口”读成“八口”,这说明小学生( D )
A. 思维能力有欠缺
B.注意能力不健全
C.记忆能力不深刻
D. 感知能力不成熟
15.教师提问学生,要求学生列举砖头的各种用途。

学生给出的答案是:建房子用的材料、打人的武器、用来垫高、用来固定等等。

这种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是( C )
A. 抽象思维
B.形象思维
C. 发散思维
D.直觉思维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四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3分,一共15分)
1.课标要求,到了5—6年级要提高习作的能力,要学写( AB )
A.读书笔记
B.常见应用文
C.记叙文
D.书信
2.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有( ACD )
A.世界观
B.学习观
C.价值观
D.人生观
3.国家课程标准是( CD )
A.教与学的内容纲要
B.将原来的“教学大纲”改变了一个名称
C.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D.国家管理与评价课程的基础
4.以下人物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有( ABD )
A.李白
B.曹植
C.苏辙
D.王维
5.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AB )
A.杜甫和李白都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
B.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司马迁的《史记》
C.李商隐和杜牧被合称为“小李杜”
D.韩愈是唐代的杰出文学家,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

每题3分,一共15分)
1.叹号和问号都可以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
2.现代汉语词汇中,双音节词占优势。

(√)
3.“国家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教育需要教师。

”这里主要运用了“排比”和“层递”这两种修辞方式。

(× )
4.“绝句”是近体格律诗的一种形式。

五言一般为四句,七言一般为八句。

(× )
5.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鲁迅的《狂人日记》。

(√)
四、填空题(把正确的答案填入题中的横线上。

每空1分,一共10分)
1.中国文学流派“三曹”指的是汉魏间诗人曹操与曹丕和曹植的合称。

2.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4.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5.《论语十则》中孔子论述学与思关系的语句是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答案
一、单选题
1——5 A 、C 、D 、D 、B 6——10 BACDC
11——15 BAADC
二、多选题
1、AB
2、ACD
3、CD
4、ABD
5、AB
三、判断题
1、√、√、×、×、√
四、填空题
1、曹丕曹植
2、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3、观察、评价
4、学生、文本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