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串行总线技术

合集下载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第6章80C51单片机的串行口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第6章80C51单片机的串行口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第6章80C51单片机的串行口80C51单片机是一种基于哈佛架构的8位单片机,具有强大的串行口功能。

串行口是一种通信接口,可以通过单根线传输数据。

本章将介绍80C51单片机的串行口原理及其应用。

一、80C51单片机的串行口原理80C51单片机的串行口包含两个寄存器,分别是SBUF(串行缓冲器)和SCON(串行控制寄存器)。

SBUF寄存器用来存储待发送或接收到的数据,SCON寄存器用来配置和控制串行口的工作模式。

80C51单片机的串行口有两种工作模式:串行异步通信模式和串行同步通信模式。

1.串行异步通信模式串行异步通信是指通信双方的时钟频率不同步,通信的数据按照字符为单位进行传输,字符之间有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组成。

80C51单片机的串行口支持标准的RS-232通信协议和非标准通信协议。

在串行异步通信模式下,SCON寄存器需要配置为相应的工作模式。

首先,需要选择串行口的工作模式。

80C51单片机支持第9位,即扩展模式,可以用来检测通信错误。

其次,需要设置波特率。

波特率是指数据每秒传输的位数,用波特率发生器(Baud Rate Generator,BRGR)来控制。

然后,需要设置起始位、数据位和停止位的配置,包括数据长度(5位、6位、7位或8位)、停止位的个数(1位或2位)。

在发送数据时,将待发送的数据通过MOV指令传送到SBUF寄存器,单片机会自动将数据发送出去。

在接收数据时,需要检测RI(接收中断)标志位,如果RI为1,表示接收到数据,可以通过MOV指令将接收到的数据读取到用户定义的变量中。

2.串行同步通信模式串行同步通信是指通信双方的时钟频率同步,在数据传输时需要时钟信号同步。

80C51单片机的串行同步通信支持SPI(串行外设接口)和I2C(串行总线接口)两种协议。

在串行同步通信模式下,SCON寄存器需要配置为相应的工作模式。

首先,需要选择串行口的工作模式。

80C51单片机支持主从模式,可以作为主设备发送数据,也可以作为从设备接收数据。

chap6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六章——I、O接口和总线

chap6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六章——I、O接口和总线

第六章I/O接口和总线本章介绍1.I/O接口I/O接口的功能简单的输入输出接口芯片I/O端口及其寻址方式CPU与外设间的数据传送方式 PC机的I/O地址分配2.总线IBM PC总线AT总线或ISA总线6-1、I/O接口一.I/O接口的功能1.采用I/O接口的必要性计算机和外设之间的信息交换带来一些问题:速度不匹配信号电平不匹配信号格式不匹配时序不匹配因此I/O设备不能直接与CPU的系统总线相连,必须在CPU与外设之间设置专门的接口电路来解决这些问题。

可编程输入输出接口芯片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通用的可编程接口芯片,可用它们来方便地构成接口电路。

后面几章将介绍常见的可编程I/O接口芯片的原理、编程方法及与CPU的连接方法。

可编程中断控制器8259A可编程计数器/定时器8253可编程外围接口芯片8255A串行通信和可编程接口芯片8253AA/D和D/A转换芯片。

本章介绍最常用的简单I/O接口芯片,主要有缓冲器(Buffer)和锁存器(Latch)。

二、简单的输入输出接口芯片1.缓冲器74LS244和74LS245连接在总线上的缓冲器都具有三态输出能力。

在CPU或I/O接口电路需要输入输出数据时,在它的使能控制端EN(或G)作用一个低电平脉冲,使它的内部的各缓冲单元接通,即处在输出0或1的透明状态。

数据被送上总线。

当使能脉冲撤除后,它处于高阻态。

这时,各缓冲单元像一个断开的开关,等于将它所连接的电路从总线脱开。

74LS244和74LS245就是最常用的数据缓冲器。

除缓冲作用外,它们还能提高总线的驱动能力。

8个三态缓冲单元,分成两组,分别由门控信号为低电平时,数据传送;高电平时,输出高阻态。

单向缓冲器,只能从端。

OE 2.锁存器74LS3731. I/O端口1.数据端口(Data Port)用来存放CPU与外设之间交换的数据,长度一般为1-2个字节,主要起缓冲作用。

2.状态端口(Status Port)用来指示外设的当前状态。

智能仪器 第6章 总线与通讯系统

智能仪器 第6章 总线与通讯系统

智能仪器原理与设计------第6章 总线和通信系统
测试仪器一般需要配置除控者功能(C)外的 其它9种功能,而输 出设备类的信号源、打印
机等就不需要配置控者功能(C)、讲者功能(T)、
源挂钩功能(SH)、服务请求功能(SR)、并行点 名功能(PP)。
接口功能通过接口消息来实现,接口消息
分为单线消息和多线消息。3根挂钩线和5根接 口管理线用来传送单线接口消息,而多线消息
串行通信按照数据流的传送方式可以分为 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见图6-2。 (1) 单工通信:如图6-2(a)所示,在单工 通信方式中,信号只能在单一通信信道上向同 一个方向传输,任何时候都不能改变信号的传 送方向。 (2) 半双工通信:如图6-2(b)所示,在半 双工通信方式中,信号可以双向传送,但必须 交替进行,同一个时刻只能向一个方向传送数 据。
逻辑地 线和屏 蔽线
8
地线和屏蔽线
智能仪器原理与设计------第6章 总线和通信系统
3.三线挂钩原理
图6-3 三线挂钩时序图
智能仪器原理与设计------第6章 总线和通信系统
当控者已经将讲者和若干听者安排就绪后,通信过程如下: ①听者使NRFD为高电平(逻辑0),表示已经准备就绪,可以接 收数据。 ②讲者检测到NRFD为高电平(逻辑0)后,将数据放到数据线 (DIO1一DIO8)上,并将DAV设置为低电平,表示数据线上的数 据有效。 ③听者检测到DAV为低电平后,首先将NRFD设置为低电平, 表示开始接收数据。 ④听者在读取数据并妥善保存好数据的过程中,一直将NDAC 维持低电平,直到数据收过程结束,才使NDAC为高电平。 ⑤讲者检测到NDAC为高电平后,得知全部听者已经可靠接收 到本次数据,便将DAV设置为高电平,表示数据线上的数据已经 完成任务,不再有效。 ⑥听者检测到DAV为高电平后,得知讲者已经收到收条,本次 收条的任务已经完成,便将NDAC设置为低电平,使收条作废, 然 后 将 NRFD 设 置 为 高 电 平 , 准 备 接 收 下 一 字 节 的 数 据 。

微机第6章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

微机第6章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
(2)同步传送:5~8位/字符,内部或外部同步可 自动插人同步字符
(3)异步传送:5~8位/字符,时钟速率为通信波 特率的1、16或64倍
(4)可自动产生、检测和处理终止字符, 可产生1、1.5或2位的停止位
(5)波特率在同步方式时为0~64Kbps, 异步方式时为0~19.2Kbps
(6)全双工、双缓冲器发送器和接收器
3. 信号传输方式(续)
常用的调制方式有三种: 调幅、调频和调相,分别如下图所示。
4. 调制解调器
• 调制(Modulating)
– 把数字信号转换为电话线路传送的模拟信号
• 解调(Demodulating)
– 将电话线路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 调制解调器MODEM
– 具有调制和解调功能的器件合制在一个装置
与并行相比串行通信的特点
将数据分解成二进制位用一条信号线, 既传送数据信息,又传送控制信息
要求数据格式固定,分为异步和同步数 据格式
串行通信中对信号的逻辑定义与TTL不 兼容,需进行逻辑关系和逻辑电平转换
串行传送信息的速率需要控制,要求双 方约定通信传输的波特率
6.4 可编程并行通信接口芯片8255A
3.端口C的使用较特殊,除工作在方式0作为数据端 口之外,当工作在方式1和方式2时,它的大部分 引脚被用作联络信号,端口C还可以进行按位置位 /复位操作
二.8255A的编程结构
8255A由以下几部分组成:见图 1.三个数据端口A,B,C 这三个端口均可看作是I/O 口,但它们的结构和功能也 稍有不同。 A口:是一个独立的8位I/O 口,它的内部有对数据
字符速率与波特率两者关系
字符速率:每秒钟传输的字符数。 波特率:指单位时间内传送二进制数据的 位数。单位为:b/s

第六章 总线系统

第六章 总线系统

数据线 地址线
BG0 BR0
设备接口0 排队器
设备接口1
25
§ 6.4 总线的时序
◆ 总线的定时
同步定时: 总线操作的各个过程由共用的总线时钟信号控制 适合速度相当的器件互连总线,否则需要准备好信号让快 速器件等待慢速器件 微处理器控制的总线时序采用同步时序 异步定时: 总线操作需要握手联络(应答)信号控制 数据传输的开始伴随有启动(选通或读写)信号 数据传输的结束有一个确认信号,进行应答 不需要统一的公共时钟信号,总线周期的长度可变。允许 快速和慢速的功能模块都能连接到同一总线上。
BS -总线忙 这种方式增加了设备地址线, BR-总线请求 数据线 但可以通过改变计数器的初值 来灵活地改变优先次序。 地址线
1 0
计数器
总 线 控 制 部 件
设备地址
BS BR
设备接口0
计算机组成原理
设备接口1
叶晓霞

设备接口n
24
③独立请求方式
总 线 控 制 部 件
BG-总线同意 BR-总线请求 优点:响应时间快, 对优先次序的控制灵活 BGn 缺点:线数多。 BRn BG1 当代总线标准普遍 BR1 采用独立请求方式
总线是构成计算机系统的互连机构,是多个系统功能 部件之间进行数据传送的公共通路。 其中系统总线构成包括:数据总线、地址
总线和控制总线。数据总线用来传送数据, 是双向的;地址总线用来传送主存与外设 一、总线的分类 的地址信息,是单向的;控制总线用来指 明数据传送的方向(存储器读/写、外设 单处理器系统中可分为内部总线、系统总线和 I/0总线。 读/写)、中断控制和定时控制等,控制 总线中的每一根是单向的。
计算机组成原理
叶晓霞

计算机组成原理习题 第六章总线系统知识分享

计算机组成原理习题 第六章总线系统知识分享

计算机组成原理习题第六章总线系统第六章总线系统一、填空题:1.PCI总线采用A.______仲裁方式,每一个PCI设备都有独立的总线请求和总线授权两条信号线与B.______相连。

2.SCSI是处于A.______和B.______之间的并行I/O接口,可允许连接C.______台不同类型的高速外围设备。

3.总线有A 特性、B 特性、C 特性、D 特性,因此必须E 。

4.微型计算机的标准总线从16位的A 总线发展到32位的B 总线和C 总线,又进一步发展到64位的D 总线。

二、选择题:1.计算机使用总线结构的主要优点是便于实现技术化,同时______。

A. 减少信息传输量B. 提高信息传输速度C. 减少了信息传输线的条数D. 减少了存储器占用时间2.描述PCI总线基本概念中正确的句子是______。

A.PCI总线的基本传输机制是猝发式传送B.PCI总线是一个与处理器有关的高速外围总线C.PCI设备一定是主设备D.系统中允许只有一条PCI总线3.描述PCI总线中基本概念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_。

A.PCI设备不一定是主设备B.PCI总线是一个与处理器有关的高速外围总线C.PCI总线的基本传输机制是猝发式传送D.系统中允许有多条PCI总线4.并行I/O标准接口SCSI中,一块适配器可以连接______台具有SCSI接口的设备。

A. 6B. 7C. 8D. 95.下面对计算机总线的描述中,确切完备的概念是______。

A.地址信息、数据信息不能同时出现B.地址信息与控制信息不能同时出现C.数据信息与控制信息不能同时出现D.两种信息源的代码不能在总线中同时传送6.SCSI接口以菊花链形式最多可连接______台设备。

A.7台 B.8台 C.6台 D.10台7.微型机系统中外设通过适配器与主板的系统总线相连接,其功能是___。

A. 数据缓冲和数据格式转换B.监测外设的状态C.控制外设的操作D. 前三种功能的综合作用8.计算机使用总线结构的主要优点是便于实现积木化,同时___。

第6章系统总线

第6章系统总线

6.1.1 总线的基本概念
式或底板式总线,主板式总线是一种板级总线, 主要连接主机系统印刷电路板中的CPU和主存等 部件,因此也被称为处理器-主存总线,有的系 统把它称为局部总线或处理器总线。底板式总线 通常用于连接系统中的各个功能模块,实现系统 中的各个电路板的连接。典型的有PCI总线、 VME总线等。 I/O总线:这类总线用于主机和I/O设备之间或计 算机系统之间的通信。由于这类连接涉及到许多 方面,包括:距离远近、速度快慢、工作方式等, 差异很大,所以I/O总线的种类很多。
6.1.1 总线的基本概念
6.1.1 总线的基本概念
3.系统总线的组成 一个系统总线通常由一组控制线、一组数据线和一 组地址线构成。也有些总线没有单独的地址线,地 址信息通过数据线来传送,这种情况称为数据线和 地址线复用。 数据线用来承载在源部件和目的部件之问传输的 信息,这个信息可能是数据、命令、或地址(如 果数据线和地址线复用的话)。 地址线用来给出源数据或目的数据所在的主存单 元或I/O端口的地址。 控制线用来控制对数据线和地址线的访问和使用。
教学过程
6.1
系统总线的结构 6.2 总线的控制、数据传输和接口 6.3 常用总线
6.1系统总线的结构
计算机系统中存储器、CPU等功能部件之间必须互 联,才能组成计算机系统。 部件之间的互联方式: 分散连接:各部件之间通过单独的连线互联 总线连接:将各个部件连接到一组公共信息传输 线上。总线结构的两个主要优点是 灵活:体现在新加部件可以很容易地加到总线 上并且部件可以在使用相同总线的计算机系统 之间互换 低成本。 现代计算机普遍使用的是总线互联结构。

总线的信号线类型有专用和复用两种。
专用信号线就是指这种信号线专门用来传送某一

现场总线技术概述 (2)

现场总线技术概述 (2)

完整版ppt
25
IEC61158目前包括10种技术类型,其中类型9与类型10是 后来加的。
①类型1:IEC技术报告 (即相当于FF的H1,美国FisherRosemount公司支持);
②类型2:Control Net(美国Rockwell公司支持); ③类型3:Profibus(德国Siemens公司支持); ④类型4: P-Net(丹麦Process Data公司支持); ⑤类型5: FF HSE(High Speed Ethernet 美国 Fisher-
②设备总线 (device bus):数据宽度为字节 (byte), 如Interbus和Device Net等;
③全服务的现场总线(fieldbus):数据宽度为数据 流或模块 (block)。以报文通信为主,除了对装置进 行读取数据外,还包括一些对装置的操作和控制功能。 如FF总线、Lonworks总线、Hart总线等。
完整版ppt
返回
16
五、FCS与DCS的比 FCS相对于DC较S具有如下优越性:
1.FCS实现全数字化通信
完整18
完整版ppt
19
2.FCS实现彻底的全分散式控制
完整版ppt
20
3.FCS实现不同厂商产品互联、互操作 4.FCS增强系统的可靠性、可维护性 5.FCS降低系统工程成本
完整版ppt
24
(二)现有的现场总线国际标准
※IEC61158 (IEC/TC65/SC65C/WC6制定) 测量和控制数字数据通信工业控制系统用现场总 线,由以下6部分组成: 第1部分:导则; 第2部分:物理层规范和服务定义; 第3部分:数据链路层服务定义; 第4部分:数据链路层协议规范; 第5部分:应用服务定义; 第6部分:应用层协议规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发送程序的设计。
TRT: MOV SCON,#50H ;初始化方式1,波特率为F/32
MOV PCON,#80H
MOV R0,#50H
MOV R7,#10H ;发送16个字节
LOOP:MOV A,@R0
MOV C,P
;发送的第9数据位
MOV TB8,C
MOV SBUF,A ;数据给SBUF,启动发送
(1)打开串口。 可使用CreateFile ( )函数,其格式如下:
HANDLE CreateFile ( LPCTSTR lpFileName, DWORD dwDesiredAccess, DWORD dwSharedMode,
DWORD LPSECURITY_ ATTRIBUTES lpSecurityAttributes, DWORD dwCreationDistribute, DWORD dwFlagsAndAttributes, HANDLE hTemplateFile
MOV R7,#10H ;接收长度16个字节
MOV SCON,#0D0H ;串行口化方式3,接收
MOV PCON,#00H ;置SMOD = 0
WAIT0: JBC RI,PRI
SJMP WAIT0
PRI: MOV A,SBUF
JNB P,PNP
JNB RB8,ERROR ;转出错处理
SJMP RIGHT
00000011
同步(SYN)
0010110
00110010
送毕(EOT)
0000100
00110111
询问(ENQ)
0000101
00101101
确认(ACK)
0000110
00101110
否认(NAK)
0010101
00111101
转义(DLE)
0010000
00010000
(2)面向比特的同步协议(SDLC/HDLC)
》按照数据流的方向可分为全双工、半双工和单工。 》串行通信按通信双方是否用同一个时钟,分同步通信和异步通信
发信方
收信方
发信方
收信方
第6章串行总线Leabharlann 术6.1 串行通信概述》按照数据流的方向可分为全双工、半双工和单工。
》串行通信按通信双方是否用同一个时钟,分同步通信和异步通信
》串行通信的传输速率:波特率(BaudRate)表示 每秒传送的位数(bit/s)。
》通信协议(链路层协议和应用层协议)之链路层协议。 1、异步协议(适合于异步通信) 每次通信1帧,每帧1个字符 2、同步协议(适合于同步通信): 每次通信1帧(用帧头和帧尾标注1个帧) ,每帧若干个字符。

1. 异步通信协议的实例——起止式异步协议
发信方
收信方
2、同步协议(适合于同步通信): 每次通信1帧(用帧头和帧尾标注1个帧) ,每帧若
WAIT: JBC TI,CONT ;判断发送中断标志
SJMP WAIT
CONT:INC R0
DJNZ R7,LOOP
RET
(2)接收程序的设计。
RVE: MOV TMOD,#20H ;初始化定时器T1方式2
MOV TH1,#0F4H ;定时器T1赋初值
MOV TL1,#0F4H
SETB TR1
MOV R0,#50H
每次通信1帧(用帧头和帧尾标注1个帧) ,每帧若干个字位。
(1)标志场:01111110,称标志场。 (2)地址场A和控制场C。
》地址场A用来规定与之通信的次站的地址。 》控制场C可规定若干个命令。 (3)信息场I。 I场包含有要传送的数据。并不是每一帧都必须有信息场。即数 据场可以为0,当它为0时,则这一帧主要是控制命令。 (4)帧校验场FC。紧跟在信息场之后的是两字节的帧校验场。 16位循环冗余校验码CRC,经计算获得。除了标志场和自动插 入的“0”以外,所有的信息都参加CRC计算。
);
(2)设置串口。设置串口可以分两步完成。首先用 BuildCommDCB ( )函数修改DCB (串行通信设备控制块)结构,然 后用SetCommState ( )函数将DCB结构写到打开的串口,便完成了 串口的设置。
(1)打开串口。 可使用CreateFile ( )函数,其格式如下:
HANDLE CreateFile ( LPCTSTR lpFileName, DWORD dwDesiredAccess, DWORD dwSharedMode,
1、硬件连接 PC机的COM口,输入输出为RS-232C电平,而51单片机串行 口的输入输出均为TTL电平,必须进行电平转换。
2、软件设计 》初始化 PC机和单片机在进行通信时,首先分别对各自的串行口进行初 始化、确定串行口工作方式、设定波特率(两者应设置一致)、传 输数据长度等。 》数据传输。
1) PC机通信软件的设计 》在Windows环境下提供了完备的API应用程序接口函数,程 序员通过这些函数与通信硬件接口。 》初始化 》通信 通信函数是中断驱动的: 发送数据时,先将其放入缓存区,串口准备好后,就将其发送 出去; 传来的数据迅速申请中断,使Windows接收它并将其存入缓冲 区,以供读取。 》接收 查询方式时:CPU要不断测试串口是否有数据,以防接收串 口数据时出现错误、效率低; 中断方式:一旦有数据传至,CPU终止当前任务,由中断服 务程序完成操作。因此,中断方式具有效率高、接收准确、编程简 单等特点。
第6章 串行总线技术
一、本章主要内容: 链路层通信协议、各种串行总线。 二、本章重点: PC机与单片机的通信,I2C总线、SPI总线 三、本章难点: I2C总线 四、教学内容如下:
第6章串行总线技术
6.1 串行通信概述
》按照数据流的方向可分为全双工、半双工和单工。
第6章串行总线技术
6.1 串行通信概述
);
(3)设置缓冲区大小。 如果程序需要重新分配发送和接收缓冲区,则使用SetupComm ( ) 函数。
(4)清除缓冲区。 可使用PurgeComm( )函数。 (5)从串口接收数据。 可使用ReadFile( ) 函数。 (6)从串口发送数据。 可使用WriteFile( )函数。 (7)关闭串口。 可使用CloseHandle( )函数。
PNP: JB RB8,ERROR ;转出错处理
RIGHT: MOV @R0,A ;数据到缓冲器
INC R0
DJNZ R7,WAIT0 ;判断数据是否接收结束
CLR REN
;清接收标志
RET
ERROR: (略)
6.2.4 PC机与多个单片机间的通信 1. PC机与多个单片机通信电路 PC机与多个单片机通信,不能采用点对点的RS-232C标准, 要采用一点对多点的RS-485标准等,要将PC机RS-232C接口转换 成RS-485接口:
》实际应用时的两个技术问题:
(1)“0”位插入/删除。 协议规定以01111110为标志,但在信息场中也完全有可能有同
一种模式的字符,为了把它与标志区分开来,所以采取了“0”位插 入和删除技术:
发送端在发送所有信息(除标志字节外)时,只要遇到连续5 个“1”,就自动插入一个“0”。
接收端在接收数据时(除标志字节)如果连续收到5个“1”,就 自动将其后的一个“0”删除,以恢复信息的原有形式。
》BuildCommDCB( )函数使用格式如下:
BOOL BuildCommDCB( LPCTSTR lpDef, LPDCB lpDCB );
如果该函数调用成功,则返回值为TRUE;否则返回值为FALSE。 》SetCommState( )函数使用格式如下:
BOOL SetCommState( HANDL EhFile, LPDCB lpDCB
);
(1)打开串口。 可使用CreateFile ( )函数,其格式如下:
HANDLE CreateFile ( LPCTSTR lpFileName, DWORD dwDesiredAccess, DWORD dwSharedMode,
DWORD LPSECURITY_ ATTRIBUTES lpSecurityAttributes, DWORD dwCreationDistribute, DWORD dwFlagsAndAttributes, HANDLE hTemplateFile
2. PC机与多个单片机通信协议 要保证串行通信的可靠进行,在相互通信时,必须有一套严格的 通信协议。一般称为应用层通信协议。一般包含: 》帧头标志; 》地址:主机/从机地址、广播地址; 》命令:点对点命令和广播命令两大类。 》长度; 》数据; 》校验; 》帧尾标志。
6.2 串行通信RS系列总线标准及其接口 6.2.1 RS-232C标准接口总线
》机械标准:控制信号线的定义。
》电气标准:-5V~-15V规定为“1” +5V~+15V规定为“0”。
6.2.3 单片机与PC机之间的通信 单片机内部的串行口可以作为通信接口,利用该串行口与PC机
的COM口进行串行通信:将单片机采集的数据传送到PC机中,由 PC机的高级语言或数据库语言对数据进行整理及统计等复杂处理就 能满足实际的应用需要。
这种“0”位的插入和删除过程是由硬件自动完成的。
》实际应用时的两个技术问题: (1)“0”位插入/删除。 (2)异常结束。
若在发送过程中出现错误,则协议常用异常结束字符使本帧作 废。
在HDLC中,7个连续的“1”被作为失效字符。 在SDLC中,8个连续的“1”被作为失效字符。 》在两帧之间,发送器可以连续输出标志字符序列,也可以输 出连续的高电平,它被称为空闲(Idle)信号。
干个字符。
(1)面向字符的同步协议
每次通信1帧(用帧头和帧尾标注1个帧) ,每帧若干个字符。 用若干特殊字符标注一帧
名称 序始(SO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