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鲨》word 大赛获奖教案
《斗鲨》说课稿设计.doc

《斗鲨》说课稿设计教材分析《斗鲨》一文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老人与海》的节选,是河大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讴歌生命”单元的第一篇文章。
学习本文在明确小说三要素的根底上,要体会人物的“硬汉形象”以及心理刻画即内心独白的作用。
学习语言的简实之美,比对中西文化的不同,承受坚毅,勇敢,无畏,永不言败人格魅力的熏陶。
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他们对小说的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运用能力,通过阅读课文,学生能理清行文思路,能从不同角度欣赏老人与鲨鱼搏斗的场面描写,初步感知人物性格,所以本课的教学将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从人物的内心独白的角度去分析人物形象,使学生更深入的感受人物内在的精神世界。
学习目标:1.积累本课的重点字、词。
2.体会并学习内心独白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3.理解桑提亚哥老人面对生死考验时表现出的坚毅勇敢的硬汉子性格。
教学重点与难点:1.欣赏老人与鲨鱼搏斗的场面描写。
2.品味内心独白,深入人物的内在心理,感受人物内在的精神世界,努力探索作品中永恒的精神力量。
教学方法本课课文意蕴深厚,为了突破教学重点,我让同学们采用独立朗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深刻领悟硬汉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
你们知道这位人物是谁吗?(出示图片:海明威)他就是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的崇拜者——海明威。
当62岁的海明威走完了他光芒一生的时候,总统阁下沉痛地致以唁电,他称海明威为“本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海明威是个怎样的传奇人物,他是怎样用几本书稿折服了一代国家元首,又成为了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呢?今天让我们走近海明威,走进《斗鲨》。
本课的学习目标是:(白板出示,学生朗读)大约2分钟二、下面我们在阅读的根底上完成“自主预习”局部。
要求学生认真思考,独立完成,然后小组长组织组内交流,统一问题的答案。
有疑问的可组间交流。
生字在准确注音的根底上,组长报写,提醒注意字形。
小组成员互判,纠正错误之处。
理清本文的行文思路较简单,老师板书明确:文中的老人即桑提亚哥,并板书故事情节,斗独鲨、双鲨、群鲨。
《斗鲨》教学设计3

21斗鲨海明威【学习目标】1.了解小说的特点,了解作者海明威。
2.整体感悟课文,概括小说情节。
3.把握本文细致的描写方法,挖掘人物形象与性格,感悟主旨。
4.体会老人的那种硬汉精神,树立积极向上,顽强拼搏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那种不屈服命运,用勇气、毅力和智慧与逆境和厄运抗争的精神。
1.给下列加线词语注音舵把(????)鱼鳍(????)糟蹋()攫住()攥住()腭(????)摇曳(????)戳去()桅杆()残骸(???)2.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A抽筋?凶涌?两腭?桅杆?B袭击?理彩?船艄?攫住C掌舵?呆滞?糟蹋?残骸?D攥住?打垮?窝篷?开僻3.填空:《斗鲨》选自《???????????》,体裁是????????????,作者是?????????,????国作家,获????????????奖。
主要作品有小说????????、???等。
一、阅读背景,了解写作缘由《老人与海》这部小说是根据真人真事写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明威移居古巴,认识了老渔民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
1930年,海明威乘的船在暴风雨中遇难,富恩特斯搭救了海明威。
从此,海明威与富恩特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经常一起出海捕鱼。
???1936年,富恩特斯出海很远捕到了一条大鱼,但由于这条鱼太大,在海上拖了很长时间,结果在归程中被鲨鱼袭击,回来时只剩下了一副骨架。
海明威在《老爷》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通讯《在蓝色的海洋上》报道这件事。
当时这件事就给了海明威很深的触动,并觉察到它是很好的小说素材,但却一直也没有机会动笔写它。
?1950年圣诞节后不久,海明威产生了极强的创作欲,在古巴哈瓦那郊区的别墅“观景社”,他开始动笔写《老人与海》。
仅用了八周时间就完成了初稿。
4月份海明威把手稿送给去古巴访问他的友人们传阅,博得了一致的赞美。
海明威本人也认为这是他“这一辈子所能写得最好的一部作品”。
海明威也因这部作品获得了普利策奖和诺贝尔文学奖。
冀教语文八上《斗鲨》word教案[www1kejiancom]
![冀教语文八上《斗鲨》word教案[www1kejiancom]](https://img.taocdn.com/s3/m/447a71d7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56.png)
《斗鲨》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目标1.知识目标:累积海明威、《老人与海》的有关文学知识累积本课的要点字、词、成语2.能力目标:学习经过抓住动作、语言、心理等描绘剖析人物性格;3.感情目标:帮助学生理解桑提亚哥面对存亡考验时表现出的刚毅英勇的硬汉子性格。
但求确有会心,真有所感。
教学设计要点帮助学生理解桑提亚哥面对存亡考验时表现出的刚毅英勇的硬汉子性格。
但求确有会心,真有所感。
教学设计难点学习经过抓住心理描绘剖析人物性格教学设计策略合作、研究二课时学情剖析海明威笔下的桑提亚哥,英勇地挑战生活,却以惨剧告终,凸现了人类的尊严,又包含深深的无奈,给人以真理的启迪。
教学设计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预习活动写作旁批能够是问题式,也能够是议论式或许是鉴赏式写读后有感读后之感或对老人的议论许多于500字分组部署作业,讲堂共享学习成就资源1.认识作者的有关知识2.认识小说的基本情节3.整理本文的要点字、词、成语 4 .桑提亚哥人物介绍一、导入海明威《老人与海》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影响美国一代人生活方式的作品,地位何其高,究竟是如何的一部作品二、教学设计过程认识基本知识1.认识作者的有关知识海明威美国作家 [ 分组展现预习成就 ]1 / 2桅杆(船上挂帆的杆子)榫(竹木石制器物或构件上利用凹凸方式相接突出的部分—榫眼即凹的部分)2.认识小的基本情老人 84 天没有打到男孩单独出海的海疆大林( 1500 磅 18 英尺三天三夜返航7个回合格斗一副白白的骨架)3.整理本文的要点字、[注音 ]舵把把舵吞噬住脊背咀嚼嚼肉黄口孺子臭迹褐色蹂攮听桅杆(船上挂帆的杆子)榫4.桑提哥人物介年的煌年迈的背运5.用一句归纳老人的性格,格式任,能够精、趣、的形式或其余⋯⋯上交6.指《后感》写作感点 -- 合案例剖析 -- 系7.文全文,深入理解小中的人物形象与作者的写作意四、作将本字、文学常整理到笔本上,独立达成后五、板斗—海明威桑提人物性格:毅、耐力、英勇、—“硬”精神的哥小主:一个人能够被消—信念利不能够被打2 / 2。
【最新2019】初二语文《斗鲨》学案word版本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初二语文《斗鲨》学案21.《斗鲨》学案【课题课前热身】海明威(l899~1961),美国小说家。
他的早期长篇小说(如《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30、40年代他转而塑造摆脱迷惘、悲观,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战斗和无畏牺牲的反法西斯战士形象。
(如剧本《第五纵队》、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50年代后,他继续发展20年代短篇小说的宁折不弯主题(如《打不败的人》和《五万大洋》)。
其中代表作中篇小说《老人与海》,塑造了桑提亚哥“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倒”的“硬汉性格”。
1954年,《老人与海》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评委会在颁奖词中这样说道:“他忠实、勇敢地再现了他所处时代的艰辛和危难。
”课文《斗鲨》就是该篇小说的节选。
【学习目标】1.准确把握小说三要素的概念,能够运用小说三要素分析本文。
2.能综合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来构建人物形象。
揣摩文中心理描写的句子,体会它的妙处,并分析其作用。
3.赏析“老人”这个人物形象,把握其硬汉性格的内涵。
4.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健康情操,让学生认识到: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和挫折,都要勇敢的去面对。
重点:揣摩文中心理描写的妙处。
难点:如何理解本文的思想文化内涵。
【指点迷津授之以渔】通过电影片段欣赏及文本的研讨来剖析人物性格品质、探究思想内涵【涉及考点形成网络】开端--初战受挫发展与铲鼻鲨搏斗斗鲨与两条鲨鱼搏斗不畏凶恶势力硬汉高潮--与群鲨搏斗敢于拼搏斗争结局--空手而返【教学流程】一.未雨绸缪1.预习要求:(1)读准字音;2)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感受“硬汉”性格。
2.参考复习资料:网上查询了解作者情况或全解类资料3.预习检测1)给加点的字注音。
糟蹋()攫住()攥住()戳去()桅杆()鳍()呆滞()残骸()蹿()2) 用一句话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
《斗鲨》教案

激趣导入整体感知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是海明威的崇拜者。
当62岁的海明威走完他光辉的一生时,这位总统沉痛的说:“几乎没有哪个美国人比海明威对美国人民的感情和态度产生过更大的影响。
”并称他为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海明威是个怎样的传奇人物?他是怎样用折服了一代国家元首,成为了美国的精神丰碑?让我们走进海明威,走进其著作选文《斗鲨》。
教师板书文题,提问:题目中的动词“斗”是什么意思?斗的对象是什么?鲨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当人和鲨鱼交锋,会是怎样的一种场景的?带着这个悬念,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本文的作者。
学生聆听生:斗,是生与死的较量,勇敢和智慧的交锋。
生:斗的对象是鲨鱼,它是海洋的霸主,十分凶残。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快速而自然的导入新课使学生明确题目中所包含的信息,初步体会本文情节的生动性。
设置悬念,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1、作家海明威生平。
师明确:能塑造出硬汉形象的人,更多的时候,自己本身也要是一个响当当的硬汉。
2、简介《老人与海》故事梗概。
教师讲解:课文开始部分,老人已经打退了鲨鱼的数次掠食,并且手已经受了伤,武器也损失了不少。
接下来,老人还将面临怎样的厄运呢?让我们打开课文,先睹为快。
3、浏览全文,概括说出本文的人物、事件、环境,画出老人与鲨鱼搏斗的语段,用自己的话叙述老人与鲨鱼三次搏斗的情形,叙述要素包括搏斗对象、工具、动作、成果及损失。
教师结合学生回答简要板学生介绍作家海明威的生平事迹。
学生简介《老人与海》的大致内容。
学生速读课文,并从文章中找出老人与鲨鱼三次搏斗的情景,然后用简洁的语言叙述。
这些生平体现了作者多才多艺、勇敢坚强的特点,可以使学生亲近作者,崇拜作者,产生阅读兴趣。
激发学生阅读欲望。
培养学生速度能力,使学生了解课文大致内容,并学习用简洁的语言叙述故事。
精读赏析书。
1、从三个搏斗场面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部分,大声朗读,要抑扬顿挫,有热情。
2、指名朗读第三个搏斗场面,让学生找出对老人的动作描写,分析其作用,并说说读完后的感受。
《斗鲨》word 大赛获奖教案

《斗鲨》学教案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的基本情况及《老人与海》的故事梗概。
2、准确把握小说三要素,赏析“老人”这个人物形象,把握其硬汉性格的内涵。
3、体会作者准确、简洁的语言风格。
4、理解本文蕴涵的深刻哲理。
5、培养学生坚毅果敢、勇往直前、永不言败的拼搏精神。
6、培养学生探异创新的思维,激发想象的潜能,对小说进行情节续写。
学习重点分析老人形象,整体感知硬汉风格。
学习难点理解作品的哲学意蕴和象征含义。
教学储备1、作家档案海明威(1899-1961),美国作家。
195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20世纪50年代后,他塑造了以圣地亚哥为代表的“硬汉形象”,主要作品有小说《老人与海》、《战地钟声》。
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2、中心内容《老人与海》的故事情节很简单,作为世界名著,它不是以情节取胜,而是以作品本身包含的生活哲理和美学意味取胜。
它塑造了以圣地亚哥为代表“可以把他消灭,但是打不败他”的“硬汉形象”,老迈孤单的圣地亚哥没有屈服于凶狠的马林鱼、贪婪的鲨鱼、恶劣的气候和多舛的命运,充分展现了人的智慧,刚毅与坚忍。
人与自然在这里并非只是单纯的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实则颇有惺惺相惜、息息相通的意味。
老人与鱼的搏斗中也充满对鱼的欣赏之情,这样一种人与自然相通的情感使整部作品更纯净、宏远和深邃。
大鱼在搏斗中死去,代表了一种了不起的战斗者的光荣,但这种光荣很快就毁于鲨鱼的卑鄙与贪婪之中,而老人也只能在精疲力竭而又一无所获中睡去。
作品结束在沉寂的忍耐中,在对人的盛赞中流露出淡淡的孤独与悲观,使人感到犹如一曲“天鹅的绝唱”。
节选的部分情节更简单,只叙述了老人圣地亚哥斗鲨的艰辛历程,就展示出主人公和命运搏斗、决不轻易低头的硬汉精神。
3、节选前的故事梗概圣地亚哥是古巴的一个老渔夫,他年轻时非常出色,强健有力。
他曾经和一个黑人比赛掰腕子,比了一天一夜,最后终于战胜了对手。
斗鲨教案教学设计(河大版八年级上册)

《斗鲨》教案教学设计(河大版八年级上册)学习目标1、知道小说的三要素。
2、能结合文中语句,品析人物形象。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的健康情操。
(生齐读,对课时任务做到心中有数。
)一、创设问题情境由《老人与海》教学电影视频资料,导入新课。
(激发生学习兴趣,使生迅速进入课堂氛围)二、积累资料(一)介绍有关“小说”的文体知识(二)走近作者海明威,美国著名作家,1923年发表处女作《三个短篇小说和十首诗》,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中篇小说《老人与海》,短篇小说《在我们这样的年代》。
(生齐读,了解即可容欣赏)(三)内容欣赏《老人与海》讲述一个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捕鱼的惊险故事:连续八十四天出海一无所获的老渔夫,终于捕到一条比船还大的鱼,但在归途中却被鲨鱼吃掉了,只剩下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最后他依然一无所获。
这是一部寓意深远的古典悲剧式的小说,也是一支感人至深的英雄主义赞歌。
作品精彩地描绘了圣地亚哥同鲨鱼的英勇斗争的激烈场面,歌颂了老渔夫非凡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表现了一种奋发向上的人生观,即使面对的是不可征服的大自然,仍然要顽强拼博、永不屈服。
正是这种深刻的主题,海明威赢得了普利策奖的诺贝尔文学奖。
(生齐读,了解即可)(四)扫除字词障碍,检查预习情况(生完成练习册(1)题、生齐读练习册上“新词”)三、整体感知:本文的主人公是谁?(检查预习情况)四、自主学习,完成任务(生走近课文,小组自主学习,完成问题)1、本文写了几次斗鲨的场面,各有什么异同?2、请找出文中对老人的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的语句,分析其性格特征。
师生归纳,形成板书:智斗独鲨力斗双鲨坚毅顽强,热爱生活,直面一切,永不言败决斗群鲨(生对照板书,认真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整体印象)五、合作探究在现实生活和学习中,其实有很多像鲨鱼一样的困难,你会像文中的老人一样勇于克服吗?结合自身实际,举例子谈谈。
(四人小组交流,代表发言、生读两遍,加深印象,便于学以致用)六、小结,大家一起来探讨小说的阅读方法,媒体显示:整体感知,定位主人公走进课文,理清情节把握形象,品析描写句感悟人生,体味韵味语七、送给大家,谨记,结束本课同为一梦,解析却大为不同。
《斗鲨》

人物形象
• 主人公: 桑地亚哥 • 他热爱生活;他具有勇往 直前战胜困难的高贵品质,他 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一个 永不言败的硬汉;他对生活对 每件事要重视过程,淡化结果。
怎样看待老人的失败?
桑地亚哥在同象征厄运的鲨鱼 的斗争中虽然失败了,但他却捍卫 了“人的灵魂的尊严”,老人是一 个胜利的失败者,一个失败的英雄 ,是海明威塑造的一个典型的“硬 汉子”形象。
瑞典诺贝尔授奖委员会的评价:
勇气是海明威的中心主题。 《老人与海》写的是一个老人, 展现的却是一个世界。
●名言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 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 打不败他。
----海明威
题目解说
课文节选的就是老 人与鲨鱼搏斗的情景, 是小说临近结尾的部分, 也是故事情节的高潮, 约占全书六分之一。本 部分写了老人与鲨鱼三 个回合的搏斗。
•
遇到困难时,要像斗鲨 老人那样,积极乐观,不 怕困难,坚决与困难斗争 到底。
深入探究:“不败”精神的 启示
• 现实世界是残酷的,即使拼搏到最 后,也有可能迎来一无所获的失败。 因而,我们在衡量成败时,不能只 看结果,更要看过程,因为有时肉 体上的失败也会换来精神上的胜利, 可以为同行者与后继者提供激励与 借鉴。
斗 鲨
海明威 海明威
学习目标
1、准确把握小说三要素,能够运用 小说三要素分析本文。
2、赏析 “老人”这个人物形象,把握
其硬汉性格的内涵。
3、培养热爱生活的健康情操
走进海明威
海明威,20世纪美国 著名小说家,一向以文 坛硬汉著称,是美利坚 民族的精神丰碑,1954 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主要作品有小说《老人 与海》《战地钟声》 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 样升起》《永别了,武 器》成为表现美国“迷 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 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斗鲨》学教案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的基本情况及《老人与海》的故事梗概。
2、准确把握小说三要素,赏析“老人”这个人物形象,把握其硬汉性格的内涵。
3、体会作者准确、简洁的语言风格。
4、理解本文蕴涵的深刻哲理。
5、培养学生坚毅果敢、勇往直前、永不言败的拼搏精神。
6、培养学生探异创新的思维,激发想象的潜能,对小说进行情节续写。
学习重点分析老人形象,整体感知硬汉风格。
学习难点理解作品的哲学意蕴和象征含义。
教学储备1、作家档案海明威(1899-1961),美国作家。
195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20世纪50年代后,他塑造了以圣地亚哥为代表的“硬汉形象”,主要作品有小说《老人与海》、《战地钟声》。
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2、中心内容《老人与海》的故事情节很简单,作为世界名著,它不是以情节取胜,而是以作品本身包含的生活哲理和美学意味取胜。
它塑造了以圣地亚哥为代表“可以把他消灭,但是打不败他”的“硬汉形象”,老迈孤单的圣地亚哥没有屈服于凶狠的马林鱼、贪婪的鲨鱼、恶劣的气候和多舛的命运,充分展现了人的智慧,刚毅与坚忍。
人与自然在这里并非只是单纯的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实则颇有惺惺相惜、息息相通的意味。
老人与鱼的搏斗中也充满对鱼的欣赏之情,这样一种人与自然相通的情感使整部作品更纯净、宏远和深邃。
大鱼在搏斗中死去,代表了一种了不起的战斗者的光荣,但这种光荣很快就毁于鲨鱼的卑鄙与贪婪之中,而老人也只能在精疲力竭而又一无所获中睡去。
作品结束在沉寂的忍耐中,在对人的盛赞中流露出淡淡的孤独与悲观,使人感到犹如一曲“天鹅的绝唱”。
节选的部分情节更简单,只叙述了老人圣地亚哥斗鲨的艰辛历程,就展示出主人公和命运搏斗、决不轻易低头的硬汉精神。
3、节选前的故事梗概圣地亚哥是古巴的一个老渔夫,他年轻时非常出色,强健有力。
他曾经和一个黑人比赛掰腕子,比了一天一夜,最后终于战胜了对手。
到了晚年,他的经历和反应都不如从前,妻子死后,他一个人孤独地住在海边简陋的小茅棚里。
有一段时间,老渔夫独自乘小船打鱼,他接连打了84天,但一条鱼也没有捕到。
本来一个叫曼诺林的男孩子总是跟他在一起,可是日子一久,曼诺林的父母认为老头悖运,吩咐孩子搭另一条船出海。
第85天,他独自一人乘船出航到很远的地方,竟捕捉到一条比小船还长2英尺的大马林鱼,经过顽强搏斗,最终制服了大鱼,猎获了他梦寐以求的目标。
但在归途中,又被成群的鲨鱼轮番侵食。
课文节选的就是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情景,是小说临近结尾的部分,也是故事情节的高潮,约占全书六分之一。
本部分写了老人与鲨鱼三个回合的搏斗。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借助工具书和注释,消除文字障碍,认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
在阅读的过程中锻炼阅读速度。
2、请准确书写下列汉字或拼音。
shā()zuàn jué ( ) ()①斗( )②血腥③()住④( )住⑤残骸⑥啐()()()()⑦腭⑧戳⑨掌舵⑩鳍你认为还有哪些生字词需要注意?补充在下面。
3、回顾小说的知识,把握小说三要素。
①小说以为中心,通过和来反映社会生活。
②小说的三要素是、和。
③故事情节包括、、和四个阶段。
④环境描写包括和。
⑤小说按篇幅分类,可分为、、和。
⑥你能列举出几种人物描写的方法吗?二、交流研讨(一)激趣导入相信在座的许多同学都已经对《老人与海》这本书有所了解了。
当然,有些令我们感到难以置信的是它的体积与它的名气居然成反比。
仅三万来字的中短篇小说却能够在诺贝尔文学奖的历程中烙上它的印记。
让我们不禁想问作者──这位被称为“现代英雄神话”的传奇人物海明威究竟用什么魅力征服了全世界的读者。
遗憾的是斯人已逝,但我们今天还是依然可以从朴实无华的文字中去探寻《老人与海》的精神世界。
(二)合作探究1、本文写了几次斗鲨的场面,各有什么异同?智斗独鲨(用刀子杀死了一条铲鼻鲨)——力斗双鲨(用短棍击退了两条加拉诺鲨,大马林鱼半个身子都被咬烂了)——决斗群鲨(用短棍劈打成群的鲨鱼,短棍丢掉又用舵把,大马林鱼只剩下了残骸)2、怎样理解“斗”的含义?第一层:和鲨鱼的搏斗;第二层:和自己的战斗;第三层:和生活的战斗。
3、第1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首先有交代说明的作用,承接前面对马林鱼的捕获;而“还是休息休息,把你的手弄弄好,保护这剩下的鱼肉吧”,为下文斗鲨作了铺垫4、第2段中老人为什么希望“但愿这真是一场梦”?老人费了很多辛苦才捕获这条大鱼,当杀死第一条大鱼后,当然希望其它鲨鱼不会来。
希望“是一场梦”表现出老人的美好愿望。
5、文中主要对老人做了哪些方面的描写?你能举出一些典型的例子并说说这些句子表现了老人怎样的性格特点吗?圣地亚哥是海明威所崇尚的完美的人的象征:坚强、仁慈、充满爱心。
即使在人生的角斗场上失败了,面对不可逆转的命运,他仍然是精神上的强者,是“硬汉子”。
他是勇敢自信的化身,他具有勇往直前战胜困难的高贵品质,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一个永不言败的硬汉。
“硬汉子”是海明威作品中经常表现的主题,也是作品中常有的人物。
他们在受到外界巨大的压力和厄运打击时,仍然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甚至视死如归;他们尽管失败了,却保持了人的尊严和勇气,有着胜利者的风度6、文中叙述说有一种力量支撑着老人与鲨鱼搏斗,你觉得是什么力量?汲取精神上的营养是我们学习本文的根本目的,你认为我们应该向老人学习哪些精神呢?是顽强的毅力支撑着老人。
老人有一种和命运搏斗,不轻易低头,不轻言失败,不轻易放弃的“硬汉”精神。
7、你怎样理解《斗鲨》的主题?通过描写“老人”斗鲨的场景,表现了老人不畏凶恶势力,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
8、简析作品的语言风格。
读海明威的小说,仿佛面对碧蓝的大海,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纯净、深沉的美。
这主要是因为作者叙事方式的客观和简练,语言的简洁和准确9、学完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做人要做精神和意志永远打不垮的人。
(三)课堂小结作为一篇好的文学作品,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个无尽的想象空间,那样才有更永久的艺术生命力。
我们今天对作品的探究也许只是《老人与海》这座“冰山”的一角,希望我们在老人这种永不言败的精神鼓舞下不断向更高的文学巅峰攀登!(四)开放探究展开想象,想一想老人和马诺林出海捕鱼又会发生一些什么事情?你会大致怎样设计小说情节?续写在下面。
(五)师生留白三、拓展延伸我的父亲爱迪生⑴在美国新泽西州曼罗园他的实验室里,我的父亲爱迪生踱来踱去,一缕乱发覆盖着前额,目光炯炯有神,皱了的衣服上尽是污痕和被化学药品烧出的洞,全不像一位发明家,他也不充什么派头。
有一次一位要人来访,问他是否曾获得许多奖章奖状,他答:“唔,有的,家里有两瓶酒,是妈妈奖赏的。
”“妈妈”是指他的太太,我的母亲。
⑵可是在我们这些和他朝夕相处的人看来,他显得超凡入圣。
虽然他对人类的贡献非常伟大,但最使我们念念不忘的,并非那些卓越的贡献,而是他无比的勇气、想像力、决心、谦逊和机智。
有时候他也很调皮。
⑶父亲是个工作狂,他通常每天工作十八小时以上。
他认为:“睡眠犹如药物,一次服用太多,头脑就不清醒。
你会浪费时间,活力减少,错过机会。
”⑷有些人问:“他从来没有失败过吗?”当然失败过。
他时常碰到失败。
他的第一件专利品是电动记录器,用以对低级铁矿做磁性的分离。
但是后来因为开发了(yùn)藏量丰富的高级铁矿,这项设计便白费了。
⑸但他从不会因恐惧失败而趑趄不前。
在从事一系列艰苦的试验期间,他告诉一位气(něi)的同事说:“我们并未失败。
我们现在已晓得有一千种方法是行不通的。
有了这些经验,便容易找到行得通的方法。
”⑹他对于金钱得失的态度也是如此。
他认为金钱是一种原料,跟金属一样,我们应该加以运用,而不要积聚。
⑺有一天,父亲在观察一部矿石压碎机的效能。
他对那部机器的运转情形很不满意,吩咐操作工人说:“把速度提高。
”“我不敢,”那工人回答,“再提高速度,机器会坏的。
”⑻父亲转过头去问工头:“艾德,这部机器要多少钱?”“两万五。
”“我们银行存款有没有这么多?有的吧?那么把速度再加快一级。
”⑼操作工人把动力加大了,然后再度警告说:“机器响声很大。
如果爆炸,我们都会没命的!”⑽“那没关系,”父亲大声喊道:“尽量开动!”⑾响声越来越大,大家开始往后退避。
突然“轰隆”一声,碎片四射,矿石压碎机垮了。
⑿“怎么样?”工头问父亲,“从这项经验又学到什么?”⒀父亲微笑着说:“学到我们可以把制造者所定的动力极限提高40%——只要不超过最大权限就行。
现在我可以再造一部机器,增加产量。
”⒁我的父亲从小就几乎是个十足的聋子。
他只能听到最大的响声和喊声,但是他对这个缺陷并不在意。
他说:“从十二岁起,我就没听见过鸟叫。
但是耳聋对我不但不是障碍,也许反而有益。
”他认为耳聋使他提早读书,还能够专心,不必和人闲聊,省下许多时间。
⒂有人问父亲,为什么他不为自己发明助听器,他总是回答说:“你在过去二十四小时听到的声音,有多少是非听不可的?”然后他又补充说:“一个人如果必须大声喊叫,绝对不会说谎。
”⒃他喜欢音乐。
只要旋律清楚,他就有办法欣赏。
他用牙齿叼着铅笔,把笔的另一端搭在留声机的匣子上,借以“倾听”。
这样他可以领略抑扬顿挫的节奏之美。
在他所有的发明中,留声机是他最满意的。
⒄父亲从没退休,也不怕老。
在八十高龄,他还开始研究一门以前未曾研究过的学科——植物学,想在当地植物中找出橡胶的来源。
他和助手们把一万七千种植物加以实验和分类之后,终于研究出从紫菀科植物中抽取大量胶汁的方法。
⒅八十三岁时,父亲还拉母亲去热闹的纽华克机场“看一个真正飞机场的实际情形”。
他第一次看到直升飞机的时候,笑逐颜开的说:“我一向的想法,就是这个样子。
”于是他又开始设计,对于那架不大为世人所知的直升机提出许多改进的意见。
⒆到了八十四岁,父亲因患尿毒症危在旦夕。
数十位新闻记者前来探访他的病情,整日守候。
医生每小时向他们宣布一次消息:“灯火仍在照耀着。
”到1931年10月18日凌晨3点24分,(è)耗终于传来:“灯灭了!”⒇举行葬礼之日,美国当局为了向他表示哀悼和敬意,本来预备把全国的电切断一分钟。
但是考虑到那样做所付代价太大,而且可能产生危险的后果,所以只把一部分灯光熄掉片刻。
(21)进步之轮是片刻不停的。
父亲要是泉下有知,一定也会同意这样做。
1、根据拼音写汉字。
(yùn)藏气(něi)(è)耗2、说说⑴段中划线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3、⑵段画线处“超凡入圣”的“入圣”换成“脱俗”好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4、爱迪生一生有1093项发明,对这些文章只是一笔带过,而把写作重点放在了写爱迪生的失败上。
请说说作者这样选材的意图是什么。
5、将⒄段中“从没退休”与“不怕老”语序调整一下好不好?为什么?6、为什么⒆段中说“灯灭了”,而不能说“巨星陨落了”?说说你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