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提纲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新人教版必修

合集下载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1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单元整合课件新人教版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1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单元整合课件新人教版

专题纵横拓展
纵向贯通 一、近现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历程
历程
时间
推动原因
主要表现
世界市场雏
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
15、16世纪
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
形出现
展,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
世界市场基
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国
19世纪中期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本形成
家进行商品输出
世界市场最 19世纪末20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帝国
——摘编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根本趋势。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 原因,并说明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奉献。
学科技能提升
【解答模板】第一步:判断题型及主题。此题的主题是“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 第二步:审设问、定时空及解答方向。第(1)问解答方向为“根本趋势〞(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 移);第(2)问的第一小问解答方向为“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第二小 问为“奉献〞(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解答限定词为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要求分别概括、 指出、说明。 第三步:阅读材料、迁移知识、组织答案。第(1)问,从人口迁移的数量、范围、自愿移民的目的地等 角度答复即可。第(2)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信息可知,中国海外移民有三个明显的阶段 特点,关于原因,只需结合呈现的阶段特点,依据其所处的社会环境进展对应分析即可;第二小问,首先 抓住时间“中国近代史〞,再结合华侨华人对近代中国的经济开展和民主革命的奉献进展分析即可。
——邹三明?布雷顿森林体系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学科技能提升

2021版新高考选考历史(人教版专题史)一轮复习单元质量检测(十一)第十一单元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2021版新高考选考历史(人教版专题史)一轮复习单元质量检测(十一)第十一单元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单元质量检测(十一)(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罗纳德·芬德利在《强权与富足》中指出:“一战、二战、冷战表明,要保持世界经济整体持续发展,避免冲突,世界不分裂成不同的竞争阵营,避免过度扩张、国际恐怖主义和核扩散等非常关键。

”这说明,战后以来国际自由贸易机制的建立() A.有效消除了战争根源B.满足了世界各国的国家利益C.保证了全球共同发展D.有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解析:选D。

根据材料“要保持世界经济整体持续发展,避免冲突,世界不分裂成不同的竞争阵营,避免过度扩张、国际恐怖主义和核扩散等非常关键”可知,自由贸易在推动世界整体发展,避免对立、冲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故选D 项。

2.(2020·山东高考模拟)1963年,耶鲁大学教授詹姆斯托宾说:“在自家的院子里有印钞机是一件愉快的事,而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

十年来我们在收支平衡中能够允许亏空,是因为我们的债券普遍的被作为货币接受。

”材料表明当时美国() A.外部债务大幅度下降B.利用国际金融规则谋利C.黄金的储备不断增加D.任意调整黄金美元比价解析:选B。

材料“在自家的院子里有印钞机是一件愉快的事,而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强调的是美国利用布雷顿森林体系为自己谋利,故B项正确。

3.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海外支出费用激增,国内黄金储备急剧减少。

与此同时,西欧和日本却出现了美元过剩的现象。

这可以用来说明()A.国际金融体系失去了稳定性B.美、日、西欧形成三足鼎立格局C.美元的价值逐渐下降D.美国经济实力逐步下降解析:选C。

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美元与黄金固定比价,随着美国海外支出费用激增,国内黄金储备急剧减少,美元逐步贬值,故C项正确。

4.(2020·江苏苏锡常镇四市二模)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欧逐渐联合,但是英国拒绝参加;此后,联合的欧洲大陆在经济发展中显示出了巨大的优势,1973年英国申请加入欧共体;欧元推行后,英国不肯做第一批“欧元国”;2018年英国退出欧盟。

2021届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专题十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第31讲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课件人教版

2021届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专题十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第31讲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课件人教版
有一定的影响。
二、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的原因、进程及影响 (1)原因
①交通运输技术和 信息技术 的发展,加速了经济资源的国际流
动。 ②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强有力的推动者。
③ 两极格局 的瓦解,为经济全球化扫清了障碍。
④市场经济体制在绝大多数国家建立。
(2)进程 ①新航路的开辟:启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②工业革命以后:世界市场迅速扩大。 ③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全球化加速发展。 (3)实质: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资本扩张。
2.特点 (1)组建方式是在地缘化的基础上由小到大。 (2)区域经济集团是一个开放与封闭相统一的,以开放为主的体系。 (3)区域经济集团以市场一体化为开端,以实现经济一体化乃至政 治、安全、军事一体化为目标。 (4)在区域经济集团的内部,往往综合国力强大的国家发挥主导作 用。 (5)区域经济集团对内、对外既有竞争又有合作。
3.帝国时代(1870~1945 年) (1)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全面推进了现代化进 程,垄断组织成为向外扩张的核心动力,资本输出成为主要的掠夺方 式,世界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最终确立。同时苏联建立计 划经济体制,具有封闭性,对全球化推动有限。 (2)国际社会初露端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联盟建立,其成员 具有世界性,标志着国际社会的初步形成。 (3)文化全球化加强。随着近代交通通讯工具发展,人员流动频繁, 科技与文艺等在全球范围内传播。
一、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1.欧洲联盟 (1)原因
文化 文艺复兴以来,西欧国家有相似的文化传 传统 统 历史 近代欧洲国家持续不断的冲突和战争,激 教训 起了欧洲人 原因 局形成
(2)过程 欧洲煤钢共同体(1951 年)
欧洲共同体 欧洲经济共同体(1958 年)

人教版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归纳:走向全球化的世界

人教版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归纳:走向全球化的世界

走向全球化的世界(一)世界经济走向全球化1、辨析比较两次工业革命(1)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两大趋势的概况经济全球化经济区域化实质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原因市场经济体制(前提)、新科技革命(物质条件、国际金融(催化剂)、跨国公司(推动力)经济多极化趋势,国际经济竞争加剧,国际政治形势走向缓和表现1995年世贸组织建立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成立关系二者是矛盾的统一体,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经济区域化是经济全球化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表现,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区域化的必然归宿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指世界各国、各地区通过密切的经济交往与合作,在经济上相互联系和依存,相互竞争和制约达到了很高的程度,使全球经济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2)当今世界主要的区域经济集团和世界贸易组织欧洲共同体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世界贸易组织背景欧洲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二战后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美、苏对欧洲的争夺;欧洲联合的必要性强烈地表现出来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经济全球化对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形成挑战20世纪70~80年代,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区域内个国家和地区经济联系密切二战后,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相互影响和依赖的程度加深;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加速进程①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成立,标志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开始。

②1967年成立欧洲共同体。

③1992年签订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①1992年,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签订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建立起北美自由贸易区。

②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①1989年,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美国等12个国家宣告成立亚太经合组织。

②1991年,1994年4月正式决定成立世界贸易组织。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宗旨和原则:通过市场开放、非歧视性和公平贸易等原则,达到推动实现世将“欧共体”改名为“欧洲联盟”。

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模块2专题10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专题知能总结课件人民版

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模块2专题10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专题知能总结课件人民版

数量 不断 增加
设问
关键句信息
提取信息
范围不断扩大,自愿移民从主要 1500~1850 年、1850~1945 年时间段的移民主
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逐 要移入地是美洲,1945~2000 年时间段主要移
渐转变为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 基本 入地是西欧、北美洲、大洋洲
发达国家迁移 趋势
1500~1850 年时间段的移民“黑奴约为 1 500
万,为白人移民的 4~5 倍”,1850~1945 年时 被强迫进行的移民基本停止
时间 1500~1850 年
1850~1945 年
1945~2000 年
至 1850 年,黑奴约 1846~1924 年欧洲移出 1960 年迁移人口为 325 万, 人口迁
为 1 500 万,为白 4 800 万,1834~1941 年 1974 年为 947.5 万,1985~ 移数量
人移民的 4~5 倍 亚洲移出 1 200~3 700 万 1990 年年增长率为 2.59%
解析:选 B 跨国公司主要集中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会使财富日 益集中到发达国家,拉大了南北经济差距,加剧了国际政治分歧,B 项表述错误,符合 题意;A、C、D 三项都是跨国公司的积极影响。
二、近现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
基本历程
时间
推动因素
主要表现
世界市场
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转
15、16 世纪之交
雏形出现
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

世界市场 18 世纪中后期至 初步形成 19 世纪中后期
工业革命;商品输出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世界市场 19 世纪末 20 世纪 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和 经济一体化,整体世界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提纲: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人教版必修2)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提纲: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人教版必修2)

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课程标准】1、了解世界贸易组织的由来和发展,认识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2、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的史实和影响。

一、经济向全球化发展1、原因(1)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生产力迅速提高,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根本原因);(2)层出不穷的新型交通(民用客机、超级运输机、集装箱运输)和通讯方式(广播、电视、电话、互联网)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3)两极格局的结束,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4)绝大多数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发展(体制条件);(5)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强有力推动者。

2、经济全球化进程(1)15、16世纪之交,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增多,世界市场初具雏形;(2)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3)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4)二战后初期,经济大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三次科技革命: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5)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极格局结束、跨国公司建立和第三次科技革命:世界经济的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

3、主要表现(1)国际贸易迅速发展,范围不断扩大,贸易额不断增加;(2)国际分工日趋成熟,更加精细;(3)大型跨国公司数量增加,成为活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体。

4、本质: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5、评价:即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1)利: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2)弊: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3)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

(4)发展中国家:①机遇——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②挑战——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基础较差、技术水平低等原因,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劣势和被动的地位;③对策——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谋求发展。

2021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讲义:第31讲 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

2021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讲义:第31讲 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

第31讲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一、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1.从“欧共体”到“欧洲联盟”(1)过程①1967年,西欧六国建立欧洲共同体。

②1991年,“马约”签署;1993年,欧盟宣告成立。

③2007年发展到27国;2002年,欧元进入流通领域。

(2)性质:欧洲经济和政治双重区域合作组织。

(3)影响①对欧洲:促进各国经济的共同发展;促进了欧洲的繁荣和稳定;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

②对世界格局:推动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有利于世界政治新格局的形成。

欧洲联合的原因虽然欧洲各国有共同的文化遗产,但由于历史的不同和民族性格的差异,历史上长期不断的相互战争一直是它们的负担。

经过了两次毁灭性的世界战争之后,许多人终于感觉激烈冲突的代价太大了,战争不再对任何国家有益。

苏联的“势力扩张”使某种形式的西欧统一具有诱惑力。

——马文·佩里主编《西方文明史》下卷核心论点:欧洲走向联合有文化、民族性格的因素,也是吸取战争的教训及摆脱美苏控制的历史和现实原因。

2.北美自由贸易区(1)背景: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欧与日本的崛起对美国的霸主地位提出了挑战。

(2)建立:1992年,美、加、墨三国正式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诞生。

(3)特点: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

(4)影响:三国间相互弥补了各自经济发展中的不足,从而加强了本区域经济的优势。

3.亚太经合组织(1)背景: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北美自由贸易区已显雏形、亚洲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明显上升。

(2)建立:1989年,在堪培拉举行了“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

(3)发展①1991年11月,中国同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一起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②亚太经合组织首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1993年在美国西雅图举行。

③2001年,中国在上海成功举办了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4)影响:其组织方式适应了亚太地区发展要求,有利于共同促进本地区经济合作与发展大计。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提纲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新人教版必修2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提纲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新人教版必修2

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课程标准】1、了解世界贸易组织的由来和发展,认识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2、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的史实和影响。

一、经济向全球化发展1、原因(1)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生产力迅速提高,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根本原因);(2)层出不穷的新型交通(民用客机、超级运输机、集装箱运输)和通讯方式(广播、电视、电话、互联网)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3)两极格局的结束,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4)绝大多数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发展(体制条件);(5)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强有力推动者。

2、经济全球化进程(1)15、16世纪之交,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增多,世界市场初具雏形;(2)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3)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4)二战后初期,经济大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三次科技革命: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5)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极格局结束、跨国公司建立和第三次科技革命:世界经济的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

3、主要表现(1)国际贸易迅速发展,范围不断扩大,贸易额不断增加;(2)国际分工日趋成熟,更加精细;(3)大型跨国公司数量增加,成为活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体。

4、本质: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5、评价:即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1)利: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2)弊: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3)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

(4)发展中国家:①机遇——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②挑战——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基础较差、技术水平低等原因,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劣势和被动的地位;③对策——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谋求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提纲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新人教版必修2【课程标准】
1、了解世界贸易组织的由来和发展,认识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2、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的史实和影响。

一、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1、原因
(1)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生产力迅速提高,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根本原因);
(2)层出不穷的新型交通(民用客机、超级运输机、集装箱运输)和通讯方式(广播、电视、电话、互联网)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
(3)两极格局的结束,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
(4)绝大多数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发展(体制条件);(5)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强有力推动者。

2、经济全球化进程
(1)15、16世纪之交,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增多,世界市场初具雏形;
(2)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3)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4)二战后初期,经济大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三次科技革命: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5)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极格局结束、跨国公司建立和第三次科技革命:世界经济的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

3、主要表现
(1)国际贸易迅速发展,范围不断扩大,贸易额不断增加;(2)国际分工日趋成熟,更加精细;(3)大型跨国公司数量增加,成为活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体。

4、本质: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5、评价:即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
(1)利: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2)弊: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3)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

(4)发展中国家:①机遇——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
②挑战——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基础较差、技术水平低等原因,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劣势和被动的地位;③对策——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谋求发展。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无法改变的历史趋势,因此,反对全球化是不正确的,也是无济于事的。


二、世界贸易组织:
1、建立:⑴建立:前身是世界关贸总协定;95年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建立,
⑵意义:标志着法制化和规范化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

2、特点:规范化与法制化。

3、宗旨:促进各国市场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4、作用:⑴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⑵逐步取消贸易壁垒,促进成员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繁荣
⑶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国际经济贸易中的强权政治。

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原因:⑴中国需要世界:入世后中国可以分享全球化成果,参加制定有关规则,在竞争中把握主动
⑵世界需要中国:中国入世为全球提供诱人的大市场,WTO亟须中国带来新的生机和平衡
2、过程:⑴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成员国之一,
⑵86年中国政府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申请;
⑶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影响:⑴对世界: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建立完善的世界贸易体系;
⑵对中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机遇:①有利于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和竞争,加快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促进经济发展;
②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引进外资;
③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改革开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④有利于直接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维护合法权益,促进世界经济增长。

挑战:使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强的竞争和冲击。

策略:①提高自身竞争能力,适应新的国际经济形势。

②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③主动熟悉经济全球化规则,积极倡导建立全球化新规则,加强国家经济安全防范
④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打造民族企业,扶持民族品牌。

⑤加大科教投入,培养各方面人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