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课件共51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课件(共57张PPT)

1、气压带、风带随 太阳直射点季节移动而南北移动 2、就北半球来说, 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小结:
A
B
C
高低纬间 热量差异
地转 偏向力
太阳直射点 的南北移动
单圈环流
三圈环流
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风带南北移动
课后小组作业:
第二完节成课气本P压35带页和活风动带题,形成小组作品,
并展示。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南 北 对 称 、 相 间 分 布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有何规律?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想一想:
现在大家知道这些氢气球炸弹是如何 “飘”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美国的吗?
借助于盛行西风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2、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地球自转)
----三圈环流
三 圈 频环 流 视
2、东亚季风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人 教版高 中地理 必修一 第二章 第二节 气压带 和风带 课件(共57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人 教版高 中地理 必修一 第二章 第二节 气压带 和风带 课件(共57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人 教版高 中地理 必修一 第二章 第二节 气压带 和风带 课件(共57张PPT)
低
低
高
高
低
高
副热带高 压带
亚洲 大陆
太平洋
一月
亚洲高压(又称蒙古西伯利亚 高压)
阿留申低压
七月 亚洲低压(又称印度低压)
夏威夷高压
北美大 陆
大西洋
高压 冰岛低压
低压 亚速尔高压
O 作业:
O 教材第38页活动2:制作三圈环流模型。(通过自己亲手制作三圈环流模型,搞清楚三圈 环流的形成原因)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小结:
A
B
C
高低纬间 热量差异
地转 偏向力
太阳直射点 的南北移动
单圈环流
三圈环流
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风带南北移动
课后小组作业:
第二完节成课气本P压35带页和活风动带题,形成小组作品,
并展示。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南 北 对 称 、 相 间 分 布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有何规律?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想一想:
现在大家知道这些氢气球炸弹是如何 “飘”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美国的吗?
借助于盛行西风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2、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地球自转)
----三圈环流
三 圈 频环 流 视
2、东亚季风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人 教版高 中地理 必修一 第二章 第二节 气压带 和风带 课件(共57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人 教版高 中地理 必修一 第二章 第二节 气压带 和风带 课件(共57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人 教版高 中地理 必修一 第二章 第二节 气压带 和风带 课件(共57张PPT)
低
低
高
高
低
高
副热带高 压带
亚洲 大陆
太平洋
一月
亚洲高压(又称蒙古西伯利亚 高压)
阿留申低压
七月 亚洲低压(又称印度低压)
夏威夷高压
北美大 陆
大西洋
高压 冰岛低压
低压 亚速尔高压
O 作业:
O 教材第38页活动2:制作三圈环流模型。(通过自己亲手制作三圈环流模型,搞清楚三圈 环流的形成原因)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共26张ppt)课件

带
气压中心 气压中心
七月
副热带高 气压带
印度低压
夏威夷 高压
一月
副极地低 蒙古-西伯利 阿留申
气压带
亚高压
低压
1 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7 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四)季风环流(以东亚季风为例)
1、季风的概念 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
显著改变的现象。
2、东亚季风的形成
(1)风向及性质 冬季: 西北季风(陆→洋)
北半球冬季气压中心分布
蒙古-西伯 利亚高压
阿留 申低
压
冰岛 低压
1月南移
冬季600 N附近原为副极地低压带,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陆地表面形成高气压(冷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
使低压保留在海洋1 上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亚欧大陆
太平洋
蒙古-西伯利亚 阿留申低压
高压
被切断的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 带太 平洋
赤道 附近 印度
洋
东南 风
西南 风
我国
东部、
温暖 日本
湿润 和朝
鲜等 地
亚洲
印度
温暖 湿润
半岛 和我 国西
南等
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 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丰 沛,形成森林景观,植被 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农业也生机勃勃。
撒哈拉沙漠常年受副热 带高压的影响,降水稀少, 形成沙漠景观。
11.中国古典园林崇尚格局的错落有 致,而 西方近 代古典 园林则 追求布 局严谨 与对称 ,这从 一个侧 面反映 了中西 文化存 在着差 异。
12.西方园林受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 ,虽然 也模仿 自然、 崇尚画 意,却 有自己 理解, 这说明 民族间 的文化 交流与 借鉴往 往不是 全盘照 搬的。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2节《气压带和风带》优质课件(共29张PPT)

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从低纬吹向高纬、海洋吹响陆地的风湿润
从高纬吹向低纬、陆地吹响海洋的风干燥
分布 风带
成
因
属性
00--300 低纬信风
副热带高压指向赤道低压 (由高纬吹向低纬)
干热
300--600 中纬西风 副热带高压指向副极地低压 温湿
600--900 极地东风 极地高压指向副极地低压 冷干
பைடு நூலகம்Page 9
Page 3
四、季风环流(P39活动题)
分类:
夏季:东南季风 东亚季风 冬季:西北季风
南亚季风
夏季:西南季风 冬季:东北季风
Page 4
气候景观
Page 5
气候景观
Page 6
(一)、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流上升
气温下降
对流层含有水 汽和杂质
成云致雨
气流下沉
气温上升
不利于水汽 的凝结
晴朗干燥
Page 7
(一)、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低压带气流上升气候湿润多雨 高压带气流下沉气候干燥少雨
分布
气压带
00附近 赤道低气压带 300附近 副热带高气压带
600附近 副极地低气压带 900附近 极地高气压带
气流运动 对气候的影响
上升
湿热
下沉
干热
上升
冷温湿
下沉
干冷
Page 8
(一)、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Page 16
(三)、气候类型的判断
热带 亚热带
温带 寒带
以温定带
气候类型(4+3+2+2=11)
最低温≥15℃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从高纬吹向低纬、陆地吹响海洋的风干燥
分布 风带
成
因
属性
00--300 低纬信风
副热带高压指向赤道低压 (由高纬吹向低纬)
干热
300--600 中纬西风 副热带高压指向副极地低压 温湿
600--900 极地东风 极地高压指向副极地低压 冷干
பைடு நூலகம்Page 9
Page 3
四、季风环流(P39活动题)
分类:
夏季:东南季风 东亚季风 冬季:西北季风
南亚季风
夏季:西南季风 冬季:东北季风
Page 4
气候景观
Page 5
气候景观
Page 6
(一)、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流上升
气温下降
对流层含有水 汽和杂质
成云致雨
气流下沉
气温上升
不利于水汽 的凝结
晴朗干燥
Page 7
(一)、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低压带气流上升气候湿润多雨 高压带气流下沉气候干燥少雨
分布
气压带
00附近 赤道低气压带 300附近 副热带高气压带
600附近 副极地低气压带 900附近 极地高气压带
气流运动 对气候的影响
上升
湿热
下沉
干热
上升
冷温湿
下沉
干冷
Page 8
(一)、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Page 16
(三)、气候类型的判断
热带 亚热带
温带 寒带
以温定带
气候类型(4+3+2+2=11)
最低温≥15℃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2节《气压带和风带》优质课件(共44张PPT)

结论:低压湿润高压干,西风湿润东风干, 海风湿润陆风干。
若考虑地球公转呢?
▪假设前提:
地球表面是均匀的
▪引起因素: 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 地转偏向力 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
春分日-夏至日
移 动 规 律
90° 极地高压带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春分日-
夏至日)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冬季——偏北风 夏季——偏南风
2.季风环流
1)、概念:大 著范 改围 变地 的区 现盛 象行 ,风 成随为季季节风有。显
2)、分布:典型地区——东亚和南亚
探究活动二:
结合教材第54页及图2-34,完成
比
风向有何不同?
想
形成原因?
冬季
亚洲高压
冰岛低压
阿留申低压
冬季,冬季,大陆出现冷高压中心,将 大陆上的 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
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低气压
高气压
低气压
高气压
地面
冷
B
低气压
热 A
高气压
冷 C
三、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一)单圈环流的形成
假设(1)地球不自转
(2)地表性质均一
(3)太阳直射赤道
思考:地球表面什么地
方受热较多,什么地方 受热较少?画出这种情
南 极
赤 道
北 极
况下形成的环流圈。
高低纬间热量差异
小结: 冷热不均产生 了赤道低压带 和极地高压带, 乃热力因素所 致。
(三)近地面表现——风带和气压带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
副极地低压带
盛
行
西
风
副热带高压带
东北信 风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2节 气压带和风带(共66张PPT)

本节知识清单
气候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候的类型及判断 •气候类型的分布 •气候类型的成因分析 •气候类型的特征分析
Page 5
(一)、大气环流
1、大气环流概念:大气环流是指全球性的有规律 的大气运动,它反应大气运动长时期的平均状态。 (是放大或加强版的热力环流)
Page 6
(一)、大气环流
温带
无
温带大陆性 气候
温带季风气 候
冬多型
无
地中海气候
无
寒带
无 极地气候
无 无
Page 54
(三)、气候类型的判断
Page 55
小试身手:试判断以下两种气候类型
Page 56
(四)、气候的分布
Page 57
(四)、气候的分布
理想大陆气候分布图:(根据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
如何描述某种气候的分布 ①位于南北纬a°~b° ②大陆东岸还是西岸
Page 23
(一)、地面状况的大气环流的影响
1、地面状况:理论上地面状况是均匀。但是实际上, 地球表面是不均匀的,存在着海陆差异和地形的起伏。
2、地面状况对气压带的影响: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改变 了气压状况,破坏了气压带的带状分布,气压带被分 成了一个个高低压中心。
3、南北半球差异:北半球海陆差异比较大,会形成 一个个高低压中心;南半球因为海洋为主,基本上气 压带保持带状分布。
例如:
热带沙漠气候:位于南北纬
20°~30°的大陆西岸
亚热带季风气候:位于南北
纬25°~35°的大陆东岸
热带雨林气候:位于南北纬
10°之间。
Page 58
反向运用 如何根据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
请判断建瓯的气候类型?
气候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候的类型及判断 •气候类型的分布 •气候类型的成因分析 •气候类型的特征分析
Page 5
(一)、大气环流
1、大气环流概念:大气环流是指全球性的有规律 的大气运动,它反应大气运动长时期的平均状态。 (是放大或加强版的热力环流)
Page 6
(一)、大气环流
温带
无
温带大陆性 气候
温带季风气 候
冬多型
无
地中海气候
无
寒带
无 极地气候
无 无
Page 54
(三)、气候类型的判断
Page 55
小试身手:试判断以下两种气候类型
Page 56
(四)、气候的分布
Page 57
(四)、气候的分布
理想大陆气候分布图:(根据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
如何描述某种气候的分布 ①位于南北纬a°~b° ②大陆东岸还是西岸
Page 23
(一)、地面状况的大气环流的影响
1、地面状况:理论上地面状况是均匀。但是实际上, 地球表面是不均匀的,存在着海陆差异和地形的起伏。
2、地面状况对气压带的影响: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改变 了气压状况,破坏了气压带的带状分布,气压带被分 成了一个个高低压中心。
3、南北半球差异:北半球海陆差异比较大,会形成 一个个高低压中心;南半球因为海洋为主,基本上气 压带保持带状分布。
例如:
热带沙漠气候:位于南北纬
20°~30°的大陆西岸
亚热带季风气候:位于南北
纬25°~35°的大陆东岸
热带雨林气候:位于南北纬
10°之间。
Page 58
反向运用 如何根据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
请判断建瓯的气候类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课件(共51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课件(共51张PPT)[优秀课件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ab47993102de2bd97058805.png)
极地东风
下 沉↓
多雨 少雨
上 升↑ 多 雨
(2)风带分布及其性质对气候的影响
大 陆
吹向低纬
干
吹向高纬
湿
较少 较多 较少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主要影响降水
A.气压带对降水的影响
高气压 ——下沉气流——降水少 低气压 ——上升气流 ——降水多
B.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信风带 ——从高纬吹向低纬—— 降水少 西风带 ——从低纬吹向高纬 ——降水多 东风带 ——从高纬吹向低纬—— 降水少
第 四 步
最 终 定 型
观察与思考?
气温/℃
30
降水量/mm
600
15
500
0
400
-15
300
-30
200
-45
100
-60
1 4 7 10(月) 1 4 7 10(月)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观察与思考?
气温/℃
30 15
0
-15
-30 -45
-60 1 4 7 10(月)
地中海气候
降水量/mm
归纳总结影响气候的因素
大气环流
太阳辐射
气候
海陆分布
洋流
地形
热量
全年高温
夏季高温 冬季温和
减少
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
终年寒冷
降水 -----主要影响因素
大环 气流
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 季风环流
你能说出人类的那些活动影响了气候吗? 你能举例说明吗?
温室气体的排放——气温;围湖造田、砍伐森林——减少水汽含量; 省事不断夸大——地表物理性质改变,如蒸发量、下渗、地表径流的形成。
下 沉↓
多雨 少雨
上 升↑ 多 雨
(2)风带分布及其性质对气候的影响
大 陆
吹向低纬
干
吹向高纬
湿
较少 较多 较少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主要影响降水
A.气压带对降水的影响
高气压 ——下沉气流——降水少 低气压 ——上升气流 ——降水多
B.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信风带 ——从高纬吹向低纬—— 降水少 西风带 ——从低纬吹向高纬 ——降水多 东风带 ——从高纬吹向低纬—— 降水少
第 四 步
最 终 定 型
观察与思考?
气温/℃
30
降水量/mm
600
15
500
0
400
-15
300
-30
200
-45
100
-60
1 4 7 10(月) 1 4 7 10(月)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观察与思考?
气温/℃
30 15
0
-15
-30 -45
-60 1 4 7 10(月)
地中海气候
降水量/mm
归纳总结影响气候的因素
大气环流
太阳辐射
气候
海陆分布
洋流
地形
热量
全年高温
夏季高温 冬季温和
减少
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
终年寒冷
降水 -----主要影响因素
大环 气流
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 季风环流
你能说出人类的那些活动影响了气候吗? 你能举例说明吗?
温室气体的排放——气温;围湖造田、砍伐森林——减少水汽含量; 省事不断夸大——地表物理性质改变,如蒸发量、下渗、地表径流的形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2节《气压带和风带》优质课件(共41张PPT)

2.图中⑤处的盛行风向是 A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一月
低副 极 地 低高压 带 低
七月
高 副 热 带 高 低压 带
高
海平面气压图.swf
1、东亚季风是
请海思陆热考力总差结异:造
成的; 12、、东南亚亚季冬风季的风成 是源因于是蒙什古么?高原, 2夏、季南的亚西季南风的风成是 来源因于与印东度亚相洋比上 北移有的何东异南同?信风; 33、、请季总风结的季主风要环 成因流是的海成陆因有热哪力 差异些,。气压带风 带移动也是重要 原因。
▪
合作探究:1
副热带高压和 极地高压的成 因有何不同? 副极地低压和 赤道低压的成 因有何不同?
※ 赤道低压与极地高压是 热力作用形成的。 副极地低压与副热带高压是动力作用形成的。
多雨 少雨
少雨
多雨
合作探究2: ※不同气压带控制下对气 候产生怎样的影响?
七 总结一下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特点
①、气压带风带的极点俯视图。
②、气压带风带的剖面图(侧视图)。
【例题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北半球_冬_____季节的大气环流状况, 判断理由 是_气__压_。带、风带南移
2、一般来说A地比B地降水量要_多___(多或少),原 因是_由__较__低_。纬度吹向较高纬度
3、C气流来自哪个气压带?为什么C气流与D气流相 遇后向上爬升? 副热带高气压带。 C来自较低纬度空气暖而 轻,而D来自较高纬度空气冷而重
【例题2】读“以北极为中心的局部大气环流分布示意 图”(阴影部分为气压带)。
1、图中甲所在地的气压带 名称是 C
A.赤道低压带 B.副极地低压带 C.副热带高压带 D.极地高压带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一月
低副 极 地 低高压 带 低
七月
高 副 热 带 高 低压 带
高
海平面气压图.swf
1、东亚季风是
请海思陆热考力总差结异:造
成的; 12、、东南亚亚季冬风季的风成 是源因于是蒙什古么?高原, 2夏、季南的亚西季南风的风成是 来源因于与印东度亚相洋比上 北移有的何东异南同?信风; 33、、请季总风结的季主风要环 成因流是的海成陆因有热哪力 差异些,。气压带风 带移动也是重要 原因。
▪
合作探究:1
副热带高压和 极地高压的成 因有何不同? 副极地低压和 赤道低压的成 因有何不同?
※ 赤道低压与极地高压是 热力作用形成的。 副极地低压与副热带高压是动力作用形成的。
多雨 少雨
少雨
多雨
合作探究2: ※不同气压带控制下对气 候产生怎样的影响?
七 总结一下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特点
①、气压带风带的极点俯视图。
②、气压带风带的剖面图(侧视图)。
【例题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北半球_冬_____季节的大气环流状况, 判断理由 是_气__压_。带、风带南移
2、一般来说A地比B地降水量要_多___(多或少),原 因是_由__较__低_。纬度吹向较高纬度
3、C气流来自哪个气压带?为什么C气流与D气流相 遇后向上爬升? 副热带高气压带。 C来自较低纬度空气暖而 轻,而D来自较高纬度空气冷而重
【例题2】读“以北极为中心的局部大气环流分布示意 图”(阴影部分为气压带)。
1、图中甲所在地的气压带 名称是 C
A.赤道低压带 B.副极地低压带 C.副热带高压带 D.极地高压带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2节《气压带和风带》优质课件(共35张PPT)

30°N 0° 30°S 温带海洋性气候 60°S 90°S
温带海洋性气候
成因:
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
特点:全年温和,降水Fra bibliotek匀。分布: 南北纬40°—60°的大 陆西岸。
假设:
1、地表均一 2、太阳直射赤道
极地高压带 90°N
极地高压带
90°N
副极地低压带 60°N 副热带高压带 30°N
赤道低压带 0° 副热带高压带 30°S
3.有关甲地气候特征的叙述,最准确的是( B )
A.1月温和多雨,7月炎热干燥 B.7月炎热少雨,1月温和湿润 C.7月温和多雨,1月凉爽少雨 D.终年温和,1月多雨7月少雨
4.甲地降水的水汽来源主要是( B )
A.信风
B.西风
C.夏季风 D.台风
5、(2010年高考广东文综)我国甲、乙两地均位 于29°N附近。读“1971~2000年甲、乙两地各月气
温带海洋性气候
• 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两种气候类型:
热带草原气候 地中海气候
假设:
1、地表均一 2、太阳直射赤道
北半球气候分布模式图
90°
极地气候
90°
70°
70°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60°
50°
⑤
温带大陆性气候
⑧
40°
35°
④
30°
⑦
20°
③
②
10°
①
0°
25°
⑥
10°
0°
北半球气候分布模式图
90°
极地气候
90°
70°
70°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60°
50°
温带海性
温带风
温带海洋性气候
成因:
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
特点:全年温和,降水Fra bibliotek匀。分布: 南北纬40°—60°的大 陆西岸。
假设:
1、地表均一 2、太阳直射赤道
极地高压带 90°N
极地高压带
90°N
副极地低压带 60°N 副热带高压带 30°N
赤道低压带 0° 副热带高压带 30°S
3.有关甲地气候特征的叙述,最准确的是( B )
A.1月温和多雨,7月炎热干燥 B.7月炎热少雨,1月温和湿润 C.7月温和多雨,1月凉爽少雨 D.终年温和,1月多雨7月少雨
4.甲地降水的水汽来源主要是( B )
A.信风
B.西风
C.夏季风 D.台风
5、(2010年高考广东文综)我国甲、乙两地均位 于29°N附近。读“1971~2000年甲、乙两地各月气
温带海洋性气候
• 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两种气候类型:
热带草原气候 地中海气候
假设:
1、地表均一 2、太阳直射赤道
北半球气候分布模式图
90°
极地气候
90°
70°
70°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60°
50°
⑤
温带大陆性气候
⑧
40°
35°
④
30°
⑦
20°
③
②
10°
①
0°
25°
⑥
10°
0°
北半球气候分布模式图
90°
极地气候
90°
70°
70°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60°
50°
温带海性
温带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压带气流的垂直运动与降水的关系
低气压:气流上升,多雨 高气压:气流下沉,少雨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气压带 和风带 课件(共51张PPT)
1、气压带分布及其性质对气候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课件(共51张PPT)
90°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 副极地低气压带
60°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气压带 和风带 课件(共51张PPT)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气压带 和风带 课件(共51张PPT)
Hale Waihona Puke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气压带 和风带 课件(共51张PPT)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
一共有多少种气候类型?热带、温带、寒带各主要 有哪些气候类型分布?
空气上升,气 温越来越低, 水汽容易凝结 形成降水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气压带 和风带 课件(共51张PPT)
空气下沉,气 温越来越高, 水汽容易蒸发 不形成降水, 控制下的天气 一般晴朗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气压带 和风带 课件(共51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气压带 和风带 课件(共51张PPT)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共11种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这11种气候类型 是各分布在哪?它 们是怎么形成的?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气压带 和风带 课件(共51张PPT)
寒带—— 极地气候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气压带 和风带 课件(共51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气压带 和风带 课件(共51张PPT)
终 年 炎 热 干 燥
1
1
马来群岛
1 1
亚马孙平原
1
1
成为因什:么终热年带受雨赤林道气低候气会压形控成制, 如此特征? 盛行上升气流
热 带 特点:终年高温多雨。 雨 林
年降水量大于2 0 0 0毫米。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气压带 和风带 课件(共51张PPT)
气
候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气压带 和风带 课件(共51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气压带 和风带 课件(共51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气压带 和风带 课课件件(共(共515张1张PPPTP)T优) 秀课件公开课 课件复 习课件 名师课 件免费 课件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气压带 和风带 课课件件(共(共515张1张PPPTP)T优) 秀课件公开课 课件复 习课件 名师课 件免费 课件
风向
(低纬↔高纬) 吹向低纬
吹向高纬
吹向低纬
干湿状 况 干
湿
干
降水量多少
较少 较多 较少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气压带 和风带 课件(共51张PPT)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主要影响降水
A.气压带对降水的影响 高气压 ——下沉气流——降水少 低气压 ——上升气流 ——降水多
B.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信风带 ——从高纬吹向低纬—— 降水少 西风带 ——从低纬吹向高纬 ——降水多 东风带 ——从高纬吹向低纬—— 降水少
赤道低气压带
赤道附近
上 升↑ 多 雨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气压带 和风带 课件(共51张PPT)
(2)风带分布及其性质对气候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课件(共51张PPT)
大 陆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气压带 和风带 课件(共51张PPT)
风带
极地东风带 中纬西风带 低纬信风带
极地高气压带或极地东风— 极地气候;
交替控制
副高与西风带—————— 地中海气候; 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热带草原气候;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气压带 和风带 课件(共51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气压带 和风带 课件(共51张PPT)
分布:南北纬10°左右
刚果盆地 几内亚湾沿岸
全
球
气
压
带
和
风
带
的
气压带
分 布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盛行西风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东北信风 赤道低气压带
分布(纬东度位南置)信 风中心气流
极地盛附副近行热带高西气压下风带沉↓ 南、北纬60副º极附地近低气压上带 升↑
极地东风
南、北纬30 º附近 下 沉↓
30°
0°
降水量多少
少雨 多雨 少雨
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课件(共51张PPT)
7
欧洲西部
7
北美大陆西海岸
成因:终年受西风控制
特点:终年温和湿润
7
7
澳大利亚东南角
南美大陆西海岸
温带海洋性气候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气压带 和风带 课件(共51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气压带 和风带 课件(共51张PPT)
落叶阔叶林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气压带 和风带 课件(共51张PPT)
回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气压带 和风带 课件(共51张PPT)
热 带 沙 漠 气候
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之间
成因: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或 信风带控制
44
非洲撒哈拉 亚洲阿拉伯半岛
4
4
澳大利亚 中西部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气压带 和风带 课件(共51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气压带 和风带 课件(共51张PPT)
探究:请描述阆中的气候(特征)? 阆中气温: 冬季温和 夏季炎热 阆中降水: 冬季少雨 夏季多雨 阆中气候(特征):
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气压带 和风带 课件(共51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气压带 和风带 课件(共51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气压带 和风带 课件(共51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气压带 和风带 课件(共51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气压带 和风带 课件(共51张PPT)
受气压带与风带控制 下 的 气候类型
赤道低气压带—————— 热带雨林气候;
单一控制
副高或信风带—————— 热带沙漠气候; 西风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
低气压:气流上升,多雨 高气压:气流下沉,少雨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气压带 和风带 课件(共51张PPT)
1、气压带分布及其性质对气候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课件(共51张PPT)
90°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 副极地低气压带
60°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气压带 和风带 课件(共51张PPT)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气压带 和风带 课件(共51张PPT)
Hale Waihona Puke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气压带 和风带 课件(共51张PPT)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
一共有多少种气候类型?热带、温带、寒带各主要 有哪些气候类型分布?
空气上升,气 温越来越低, 水汽容易凝结 形成降水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气压带 和风带 课件(共51张PPT)
空气下沉,气 温越来越高, 水汽容易蒸发 不形成降水, 控制下的天气 一般晴朗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气压带 和风带 课件(共51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气压带 和风带 课件(共51张PPT)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共11种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这11种气候类型 是各分布在哪?它 们是怎么形成的?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气压带 和风带 课件(共51张PPT)
寒带—— 极地气候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气压带 和风带 课件(共51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气压带 和风带 课件(共51张PPT)
终 年 炎 热 干 燥
1
1
马来群岛
1 1
亚马孙平原
1
1
成为因什:么终热年带受雨赤林道气低候气会压形控成制, 如此特征? 盛行上升气流
热 带 特点:终年高温多雨。 雨 林
年降水量大于2 0 0 0毫米。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气压带 和风带 课件(共51张PPT)
气
候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气压带 和风带 课件(共51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气压带 和风带 课件(共51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气压带 和风带 课课件件(共(共515张1张PPPTP)T优) 秀课件公开课 课件复 习课件 名师课 件免费 课件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气压带 和风带 课课件件(共(共515张1张PPPTP)T优) 秀课件公开课 课件复 习课件 名师课 件免费 课件
风向
(低纬↔高纬) 吹向低纬
吹向高纬
吹向低纬
干湿状 况 干
湿
干
降水量多少
较少 较多 较少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气压带 和风带 课件(共51张PPT)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主要影响降水
A.气压带对降水的影响 高气压 ——下沉气流——降水少 低气压 ——上升气流 ——降水多
B.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信风带 ——从高纬吹向低纬—— 降水少 西风带 ——从低纬吹向高纬 ——降水多 东风带 ——从高纬吹向低纬—— 降水少
赤道低气压带
赤道附近
上 升↑ 多 雨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气压带 和风带 课件(共51张PPT)
(2)风带分布及其性质对气候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课件(共51张PPT)
大 陆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气压带 和风带 课件(共51张PPT)
风带
极地东风带 中纬西风带 低纬信风带
极地高气压带或极地东风— 极地气候;
交替控制
副高与西风带—————— 地中海气候; 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热带草原气候;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气压带 和风带 课件(共51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气压带 和风带 课件(共51张PPT)
分布:南北纬10°左右
刚果盆地 几内亚湾沿岸
全
球
气
压
带
和
风
带
的
气压带
分 布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盛行西风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东北信风 赤道低气压带
分布(纬东度位南置)信 风中心气流
极地盛附副近行热带高西气压下风带沉↓ 南、北纬60副º极附地近低气压上带 升↑
极地东风
南、北纬30 º附近 下 沉↓
30°
0°
降水量多少
少雨 多雨 少雨
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课件(共51张PPT)
7
欧洲西部
7
北美大陆西海岸
成因:终年受西风控制
特点:终年温和湿润
7
7
澳大利亚东南角
南美大陆西海岸
温带海洋性气候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气压带 和风带 课件(共51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气压带 和风带 课件(共51张PPT)
落叶阔叶林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气压带 和风带 课件(共51张PPT)
回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气压带 和风带 课件(共51张PPT)
热 带 沙 漠 气候
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之间
成因: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或 信风带控制
44
非洲撒哈拉 亚洲阿拉伯半岛
4
4
澳大利亚 中西部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气压带 和风带 课件(共51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气压带 和风带 课件(共51张PPT)
探究:请描述阆中的气候(特征)? 阆中气温: 冬季温和 夏季炎热 阆中降水: 冬季少雨 夏季多雨 阆中气候(特征):
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气压带 和风带 课件(共51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气压带 和风带 课件(共51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气压带 和风带 课件(共51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气压带 和风带 课件(共51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气压带 和风带 课件(共51张PPT)
受气压带与风带控制 下 的 气候类型
赤道低气压带—————— 热带雨林气候;
单一控制
副高或信风带—————— 热带沙漠气候; 西风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