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化工知识点--煤炭

合集下载

煤化工原理

煤化工原理

1、简述以煤为原料制取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的方法;针对传统煤化工的缺陷,说明当代煤化工完善的途径和方法。

答:煤为原料制取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的方法有以下几种:①煤的干溜:将煤隔绝空气加热,随温度的升高,有机物逐渐开始分解,挥发性物质呈气态析出,残留不挥发物质是焦炭或者半焦。

按加热的终点温度不同,分为高温干馏(900~1100℃),中温干馏(700~900℃),低温干馏(500~600℃)。

②煤的气化:煤,焦,半焦在在高温常压或加压条件下,与气化剂(主要是水蒸气,空气或者他们混合气)反应转化为一氧化碳,氢等可燃性气体。

工业上应用较广的有固定床气化和沸腾床气化两种,气化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高压水吸收方法除去,合成气中氢气与一氧化碳摩尔比可通过350到400度高温在四氧化三铁催化下,一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可逆反应调节。

③煤与石灰熔融生产电石:工业电石是由生石灰与焦炭或无烟煤在电炉中2200度反应而制得。

电石是生产乙炔的重要原料,将电石水解即可得到乙炔。

④煤液化:煤直接加氢液化采用个高温高压氢气,在催化剂和溶剂作用下进行裂解、加氢等反应,将煤直接转化成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燃料油和化学原料的过程,煤的间接液化是先将煤气化得到的原料气经催化合成石油及其他化学产品的过程。

传统煤化工中煤焦化、煤电石、合成氨、煤制甲醇等领域存在着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资源利用率低、产品技术含量低等弊端。

在环保日益成为行业壁垒,发展循环经济为共识的大环境下,传统煤化工面临着技术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等问题。

现代煤化工的途径和方法:(1)洁净煤技术:在19世纪80年代初期,作为解决煤炭利用中环境、社会等难题的途径而提出该项技术。

洁净煤技术是对煤炭加工、利用、高效、洁净煤转化技术的总称。

其中涉及的煤转化技术包括:a.燃烧——获取能源b.煤炭气化——现代煤化工的龙头c.煤炭焦化——制取还原剂及燃烧;化学产品的回收与加工d.煤炭液化——制取液体燃料e.煤加工产品的综合利用(2)建设能源化工园:为了更大尺度范围内解决煤炭利用的效率,而提出了改口号。

煤化学

煤化学

煤化学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煤化学英文名称:coal chemistry定义:研究煤的成因、组成、结构、性质、分类和反应及其相互关系,并阐明煤作为燃料和原料利用中的有关化学问题的学科。

所属学科:煤炭科技(一级学科);煤炭科技总论(二级学科)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煤化学》煤化学(coal chemistry),研究煤的成因、组成、性质、结构、分类和反应,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它同时阐明煤作为燃料和原料利用中的一些化学问题,是煤化工的理论基础。

目录编辑本编辑本段内容简介本书是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是按照教育部对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在广泛吸取近几年高职高专教育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

本书系统地叙述了煤的特征和生成、工业分析、元素分析、煤的有机质的结构、工艺性质、煤炭分类及煤质评价、煤的综合利用等内容,并增加了煤质化验和实训部分,突出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重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反映高职高专特色。

为了便于读者自学,在文字上尽量做到通俗易懂,并且在每章后附有复习思考题。

本书可作为高职煤化工、煤炭综合利用专业的教学、成人教育、职业培训教材,也可供从事能源、燃气、煤化工、煤炭综合利用等有关生产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可作为高职煤化工、煤炭综合利用专业的教学、成人教育、职业培训教材,也可供从事能源、燃气、煤化工、煤炭综合利用等有关生产技术人员参考。

编辑本段图书目录绪论第一章煤的外表特征和生成第二章煤的一般性质第一节煤的宏观特征和微观特征一、煤岩学的概念二、煤的宏观特征三、煤的微观特征四、煤岩学的应用第二节煤的物理性质一、煤的颜色和光泽二、煤的断口和裂隙三、煤的密度四、煤的机械性质五、煤的热性质六、煤的电性质与磁性质七、煤的光学性质第三节煤的固态胶体性质一、煤的润湿性及润湿热二、煤的表面积三、孔隙度和孔径分布……扩展阅读:∙1《煤化学》/zhuoyuewangtushu/13297∙2M.A.Elliott ed., Chemistry of Coal Utilization.2nd Sup. Vol., John Wiley & Sons,New York,1981.∙3汪寅人吴奇虎陈鹏∙4/html/chunmixiangguanxingye/huagongmingcijieshi/ran/2009/0114/ 268_2.html∙5新型煤化工的发展:/2005report/2005086mhg.htm。

高一化学下册知识点: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

高一化学下册知识点: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

高一化学下册知识点: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述职报告、心得体会、工作计划、演讲稿、教案大全、作文大全、合同范文、活动方案、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insights, work plans, speeches, lesson plans, essays, contract samples, activity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一化学下册知识点: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世界由物质组成,化学则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

能源化学工程概论(第二版)2煤化工-2021

能源化学工程概论(第二版)2煤化工-2021

现代工业文明对能源的要求
电力 运输燃料 从矿物中提炼金属和化学品(如炼铁) 化工产品,包括塑料、药品、化肥 过程热,即在化学工业及金属加工中用于锅炉、熔化、
退火改型等所需的热能
煤可以满足所有这些需要
发展煤化工
常规煤综合利用技术
用作动力原料 燃烧产生热能、电能;副产品煤渣、煤灰可生产煤渣转、水泥 (能源) 材料、过滤材料等
有一种黑石头,可以燃烧,有时铁匠可用它来代替木 炭, 并把这种可燃烧的石头称anthrax(anthracite)。
摘自Theophrastus(西奥福来斯多斯)在 公元前300年发表的De Lapidus(岩石学)
煤炭的生成
煤炭的生成 植物 泥炭 褐煤 烟煤 无烟煤
煤炭的生成
植物经数千年到数万年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过程形成泥 炭(一种松软有机质的堆积物);
蒸汽机和便宜的铁为各种技术的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它也 成为在西方文明史上的一个决定性的转折点-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带来的重要变化
从小规模的以家庭形式的制造业向大工厂的转变 : 蒸汽机为大工厂的生产需要提供可靠的动力源,而蒸汽 机的广泛应用又要求有大量廉价燃料的供给,而当时能满 足这一要求的只有煤炭。 当时具有丰富煤资源的国家是最能适应由工业革命带来 新的经济变化的国家,主要是英国、美国、德国和法国。 19世纪国家的政治力量大小对应于所拥有煤的多少,在 那个时代,煤就意味着power,即动力和权力。
泥炭在不太深的地下经数百万年因压力和温度等作用发 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成岩作用)转变成褐煤或烟煤;
褐煤或烟煤在地下深处再经数千万年以上因压力、温度 和时间的化学物理作用(变质作用)形成烟煤或无烟煤。
煤炭是一种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资源, 必须加以高效、经济和合理地利用。

煤化工概念

煤化工概念

1 煤化工概念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以及化学品,并生产出各种化工产品的工业。

煤化工包括煤的一次化学加工、二次化学加工和深度化学加工,煤的焦化、气化、液化,煤的合成气化工、焦油化工和电石乙炔化工等等。

根据生产工艺与产品的不同主要分为煤焦化、煤电石、煤气化和煤液化4条主要生产链。

其中,煤焦化、煤电石、煤气化中的合成氨等属于传统煤化工,而煤气化制醇醚燃料,煤液化、煤气化制烯烃等则属于现代新型煤化工领域。

2 煤化工技术2.1 煤焦化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分解的过程,也称做煤的干馏。

煤焦化产品主要有焦炭、煤焦油(苯、甲苯等)、焦炉气(氢气,甲烷、乙烯、一氧化碳等)精氨水等。

这些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染料、农药和炭素等行业。

有些甚至是石油化学工业无法替代的,如吡啶喹啉类化合物和许多稠环化合物等。

2.2 煤气化煤在高温条件下借助气化剂的化学作用将固体碳转化为可燃气体(气体混合物)的热化过程。

用空气、水蒸气、二氧化碳作为气化剂。

它们与煤中的碳发生非均相反应。

此外,煤热分解出的气态产物如CO2、H2O及烃类等也能与赤热的碳发生均相反应。

依气化法、气化条件及煤的性质不同,气化气的组成也不同。

根据煤气发生炉内所进行的气体过程特点,可以将煤层自上而下地分为干燥带、干馏带、还原带、氢化带和灰层,在干燥带和干馏带中,煤受到高温炉气的加热而放出水分并挥发。

剩下的焦炭在还原带和氧化带中进行氧化反应。

煤经过气化后得到的是粗煤气,再经过净化和加工后,可以得到各种化学品。

常用于煤气化的方式有:固定床常压气化气,鲁奇加压气化气、考伯斯—托茨气流床气化气(K—T)、德士古流床气化气(Texaco)、改良型温克勒流化床气化气等。

2.3 煤液化所谓煤液化,是将煤中有机质转化为流质产物,其目的就是获得和利用液态的碳氢化合物来替代石油及其制品,包括直接液化技术和间接液化技术两部分,产品市场潜力巨大,工艺、工程技术集中度高,是中国新型煤化工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能源化工知识点总结

能源化工知识点总结

能源化工知识点总结一、能源化工概述能源化工是介于化工和能源工程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它主要研究与能源相关的化工过程和技术。

能源化工的主要任务是开发能源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以及研发新型清洁能源技术。

能源化工在石油、天然气、煤炭、生物质能源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我国能源产业的重要支撑之一。

二、能源化工的基本理论1. 能源化工的基本原理能源化工涉及流体力学、传热学、传质学、催化剂反应工程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并且与热力学、动力学、化学工程学等学科密切相关。

能源化工的基本原理包括能源转化原理、能源利用效率、化学反应工程原理等。

2. 能源转化原理能源转化原理是能源化工的核心理论之一,主要研究能源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

常见的能源转化方式包括化石能源的燃烧、核能的裂变和聚变、光能的光合作用等。

3. 能源利用效率能源利用效率是指在能源转化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能源,并尽量减少能源的浪费。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能源化工的重要任务之一,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优化来实现。

4. 化学反应工程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原理是能源化工的另一个重要理论基础,研究化学反应的动力学、热力学和传质现象,以及如何将化学反应过程转化为工业生产过程。

三、能源化工的主要技术1. 化石能源加工技术石油、天然气和煤炭是世界主要的能源资源,能源化工主要研究这些能源资源的加工技术。

包括炼油技术、液化天然气技术、干馏和化工加工技术等。

2. 生物质能源转化技术生物质能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能源化工研究生物质能源的转化技术,包括生物质发酵、生物质气化、生物质液化等。

3. 新能源技术新能源技术是能源化工的发展方向之一,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技术。

4. 能源化工环保技术环保技术是能源化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如何减少能源生产和利用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包括废气处理技术、废水处理技术等。

四、能源化工的发展趋势1. 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清洁能源将逐渐取代传统能源,成为未来能源化工的发展方向。

煤化工基本概念

煤化工基本概念

1煤化工问题的焦点:资源,能源,环保,投资。

标米:为标准立方米,是气体折合到一个大气压下0度时的体积。

2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实现煤的转化并进行综合利用的工业。

3煤化工包括炼焦工业,煤炭气化工业,煤炭液化工业,煤质化学品工业以及其他煤的加工制品工业。

4甲醇,二甲醚产业是国内发展规模最大的煤化工产业。

传统的煤化工技术:焦化,干馏。

新型的煤化工技术气化,液化。

催化剂和分离技术是传统和新型的区别。

5新型煤化工的特点:1 清洁能源是新型煤化工的主要产品2 煤炭能源化工一体化3 高新技术及优化集成4 环境污染得到有效的治理 5 碳一化学充分发展6煤化工发展方向1 气化压力向高压发展2 气化炉能力向大型化3 气化温度向高温发展4 技术不断进步5 现代煤气化技术与其他先进技术联合应用6 环保效果好7煤炭气化是煤或煤焦与气化剂在高温下发生化学反应将煤或煤焦中有机质转变为煤气的过程。

煤气是指气化剂通过炽热的固体燃料层,所含的游离氧或结合氧将燃料中的碳转变为可燃气体。

8 煤气的有效成分为一氧化碳,氢气,甲烷。

9 气化剂水蒸气,氢气,空气,氧气,二氧化碳10煤炭气化的工艺分类:按煤气的热值分类,低热值煤气热值低于8374,中热值煤气煤气热值16747-33494,高热值煤气热值高于33494.按供热方式分类,外热式,内热式,加氢气化。

按固体燃料的运动方式分类,移动床气化法(固定床),流化床(沸腾床),气流床,熔融床气化法。

按气体介质分类,空气煤气,水煤气,半水煤气,混合煤气。

、11 煤炭气化的评价指标:气化强度:即单位时间,单位气化炉截面积上处理的原料煤质量或产生的煤气量。

单炉生产能力:单位时间内一台炉子能生产的煤气量。

气化效率:煤气热值和所使用的燃料热值之比。

热效率,水蒸气的消耗量和水蒸气的分解率。

煤化工基础知识

煤化工基础知识

煤化工基础知识一、煤化工以煤炭为原料经化学方法将煤炭转化为气体、液体和固体产品或半产品,而后再进一步加工成一系列化工产品或石油燃料的工业,称之为煤化工。

二、元素分析全面测定煤中所含化学成分的分析叫元素分析。

对燃烧有影响的成分包括碳、氢、氧、氮、硫、灰分和水分,各化学元素成分用质量白分数表示。

三、煤的工业分析是利用煤在加热燃烧过程中的失重进行定量分析,测定煤的水分、挥发分、固定碳和灰分的成分。

四、煤里面都含有水分,水分的含量和存在状态与外界条件和煤的内部结构有关。

根据水在煤里面的存在状态,将煤中水分分别称为外在水分、内在水分以及同煤中矿物质结合的结晶水、化合水。

五、在煤的工业分析中测定的水分可分为收到基水分和分析基水分两种。

六、煤的灰分是指煤完全燃烧后剩下来的残渣。

这些残渣儿乎全部来自于煤中的矿物质。

煤的组成以有机质为主体,有机质主要曲碳、氢、氧、氮、硫5种元素组成。

七、煤的热解一干憎所谓煤的热解,是指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煤在不同温度下发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的复杂过程。

其结果是生成气体(煤气)、液体(焦油)、固体(半焦或焦炭)等产品。

煤的热解也称为煤的干憎或热分解。

按热解最终温度不同可分为:高温干镭900-1050?,中温干® 700—800?,低温干500-600?o八、煤的铝甑(zeng)低温干憎试验为了评定煤的炼油适合性以及干憎产物,常用铝甑低温干谓试验方法。

要点是: 将煤样装在铝甑中,以一定程序加热到510?,保持一定时间,测定所得的焦油、热解水和半焦和煤气的产率。

评价煤的低温干燥焦油产率时用空气干燥基指标Tarado Tar ad, 12%称为高油煤,Tarad=7—12%称为富油煤,Tarad?7%称为含油煤。

九、煤气化炉的分类1、我们按气化炉中的流体力学条件分,只有三种:固定床、流化床、气流床。

2、固定床的特点是简单可黑。

气化剂与煤逆流接触,气化过程比较完全,热量利用比较合理,热效率较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炭中国煤炭资源总体特点(1)资源总量相对分布不均煤炭资源与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呈逆向分布煤炭资源与水资源呈逆向分布(2)煤种齐全,但不均衡煤炭能源中的主要化学问题是以解决效率、污染和能源形式的转化为核心目的。

含硫量小于1%的低硫煤约占65%(4)煤层埋藏较深,适于露天开采的储量很少,适于露天开采的中、高变质煤更少(5)共伴生矿产种类多,资源丰富煤炭的形成煤是由植物遗体经过生物化学作用和物理化学作用演变而成的沉积有机岩。

煤炭生成条件煤炭的生成,必须有气候、生物、地理、地质等条件的相互配合,才能生成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煤炭矿藏。

这些条件包括:(1)适宜的气候条件和植物的大量生长繁殖;(2)适宜的地理环境(沼泽、湖泊等);(3)适宜的地质作用的配合(地壳的沉降运动--形成上覆岩层和顶底板--多煤层)。

根据成煤植物种类的不同,煤主要可分为两大类,即腐泥煤和腐殖煤。

根据煤化度的不同,腐殖煤可分为泥炭、褐煤、烟煤、无烟煤(1)腐植煤:由高等植物经过成煤过程中复杂的生化和地质变化作用生成。

自然界中分布最广,蕴藏量最大。

煤化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2)腐泥煤:主要由湖沼或浅水海湾中藻类等低等植物形成。

储量大大低于腐植煤,工业意义不大。

(3)残植煤:由高等植物残骸中对生物化学作用最稳定的组分(孢子、角质层、树皮、树脂)富集而成。

残植煤在自然界中的储量很少,常呈薄层或透镜体夹在腐植煤中。

(4)腐植腐泥煤:由高等植物、低等植物共同形成的煤。

成煤作用过程:由高等植物转化为腐植煤要经历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一般需要几千万年到几亿年的时间。

整个成煤作用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即泥炭化作用过程和煤化作用。

煤化作用又分为两个连续的过程,即成岩作用和变质作用。

泥炭化作用泥炭化作用的概念:高等植物死亡后,在生物化学作用下,变成泥炭的过程称为泥炭化作用。

在这一阶段,植物首先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和水解为分子量较小的性质活泼的化合物,然后小分子化合物之间相互作用,进一步合成新的较稳定的有机化合物,如腐植酸、沥青质等。

植物经泥炭化作用成为泥炭,在两方面发生巨大变化:(1)组织、器官(如皮、叶、茎、根等)基本消失,细胞结构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变成颗粒细小、含水量极大、呈胶泥状的膏状体--泥炭(2)组成成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植物中大量存在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在泥炭中显著减少,蛋白质消失,而植物中不存在的腐植酸却大量增加,并成为泥炭的最主要的成分之一,通常达到40%以上。

煤化作用煤化作用包括成岩作用和变质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

成岩作用泥炭在沼泽中层层堆积,越积越厚,当地壳下降速度较大时,泥炭将被泥沙等沉积物覆盖。

在上覆沉积物的压力作用下,泥炭发生了压紧、失水、胶体老化、固结等一系列变化,微生物的作用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缓慢的物理化学作用。

这样,泥炭逐渐变成了较为致密的岩石状的褐煤变质作用当褐煤层继续沉降到地壳较深处时,上覆岩层压力不断增大,地温不断增高,褐煤中的物理化学作用速度加快,煤的分子结构和组成产生了较大的变化。

碳含量明显增加,氧含量迅速减少,腐植酸也迅速减少并很快消失,褐煤逐渐转化成为烟煤。

随着煤层沉降深度的加大,压力和温度提高,煤的分子结构继续变化,煤的性质也发生不断的变化,最终变成无烟煤。

变质作用的因素:促成煤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温度过低(<50~60℃),褐煤的变质就不明显了,如莫斯科煤田早石炭世煤至今已有3亿年以上,但仍处于褐煤阶段。

通常认为,煤化程度是煤受热温度和持续时间的函数。

温度越高,变质作用的速度越快。

因为变质作用的实质是煤分子的化学变化,温度高促进了化学反应速度的提高。

煤化程度煤化程度的概念:在褐煤向烟煤、无烟煤转化的进程中,由于地质条件和成煤年代的差异,使煤处于不同的转化阶段。

煤的这种转化阶段称为煤化程度,有时称为变质程度,或煤级。

按煤化程度由低到高依次是褐煤烟煤(长焰煤、气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煤)无烟煤三、煤的结构煤是由分子量不同、分子结构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的一组“相似化合物”的混合物组成的。

煤的结构十分复杂,一般认为它具有高分子聚合物(polymer)的结构,但又不同于一般的聚合物,它没有统一的聚合单体(monomer) 。

经过科学家大量研究,虽然还没有彻底了解煤的分子结构,但目前绝大多数人接受的煤化学结构概念可表述为:煤是三维空间高度交联的非晶质的高分子缩聚物结构单元的核心是缩合芳香核结构单元的周边有不规则部分结构单元之间由桥键连接氧、氮、硫的存在形式低分子化合物煤化程度对煤结构的影响四、煤的元素组成煤是由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混合组成的,煤中有机物质主要由碳(C,82%~93%)、氢(H,3.6%~5%)、氧(O,1.3%~10%)、氮(N,1%~2%)四种元素构成,还有一些元素则组成煤中的无机物质,主要有硫(S)、磷(P)以及稀有元素等;世界上所有的元素均可在煤中找到;煤是黑色黄金。

煤的水分水分是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煤炭质量的重要指标。

煤中的水分一般是指与煤呈物理态结合的水,它吸附在煤的外表面(外在水分)和内部孔隙中(内在水分)。

因此,煤的颗粒越细、内部孔隙越发达,煤中吸附的水分就越高。

煤的燃烧煤的燃烧过程大致可分为5步:干燥:100℃左右,析出水分;热解:约300℃以后,燃料热分解析出挥发分,为气态的碳氢化合物,同时生成焦和半焦;着火:约500℃,挥发分首先着火,然后焦开始着火;燃烧:挥发分燃烧,焦炭燃烧。

挥发分燃烧速度快,从析出到基本燃尽所用时间约占煤全部燃烧时间的10%;挥发分的燃烧过程为气-气同相化学反应,焦炭的燃烧为气-固异相化学反应;燃尽:焦炭继续燃烧,直到燃尽。

这一过程燃烧速度慢,燃尽时间长。

洁净煤技术(clean coal technology;CCT )一词源于美国,是旨在减少污染和提高效率的煤炭加工、燃烧、转换和污染控制新技术的总称,是当前世界各国解决环境问题的主导技术之一,也是高新技术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领域。

洁净煤技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直接烧煤洁净技术,二是煤转化为洁净燃料技术。

直接烧煤洁净技术(1)燃烧前的净化加工技术(2)燃烧中的净化燃烧技术(3)燃烧后的净化处理技术1)燃烧前的净化加工技术主要是洗选、型煤加工和水煤浆技术。

①洗选处理:洗选处理是除去或减少原煤中所含的灰分、矸石、硫等杂质,并按不同煤种、灰分、热值和粒度分成不同品种等级,以满足不同用户需要。

②型煤加工:型煤加工是采用特定的机械加工工艺将粉煤和低品位煤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强度和一定理化性能的煤制品。

高硫煤成型时加入适量固硫剂(生石灰),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2SO2 + O2 + 2CaO 2CaSO4SO3 + CaO CaSO4③水煤浆(Coal Water Slurry, CWS)技术国际上称为:煤水混合物(Coal Water Mixture, CWM)或煤水燃料(Coal Water Fuel, CWF)制备:CWS一般由65%-70%的煤粉(250-300m)、30%-35%的水及0.5-1.0%的分散剂和0.02%-0.1%的稳定剂,经过一定的加工工艺而制得。

2)燃烧中的净化装置先进的燃烧器;流化床燃烧器先进的燃烧器是通过改进电站锅炉及工业锅炉和窑炉的设计和燃烧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并提高效率。

3)燃烧后净化:烟气脱硫湿式:湿法一般是在炉内用石灰水淋洗烟尘,二氧化硫变成亚硫酸钙浆状物。

干式:干法是用浆状脱硫剂(石灰石)喷雾,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钙,水分被蒸发,干燥颗粒用集尘器收集。

脱硫效率达90%洁净煤领域的煤炭转化技术A 煤炭液化技术煤的直接液化是指将煤(尤其是烟煤)磨碎成细粉后,和溶剂油制成煤浆,然后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通过加氢裂化使煤中复杂的有机化学结构分子,直接转化为清洁的液体燃料和其他化工产品,又称为加氢液化。

煤直接液化工艺过程煤直接液化典型的工艺过程主要包括煤的破碎与干燥、煤浆制备、催化剂制备、氢制取、加氢液化、固液分离、液体产品分馏和精制,液化大规模制备氢气通常采用煤气化或者天然气转化。

煤炭液化原理煤和石油在结构、组成和性质上有很大差异:①石油的H/C比高于煤,原油为1.76而煤只有0.3~0.7,而煤氧含量显著高于石油,煤含氧2%~21%,而石油含氧极少;②石油的主体是低分子化合物,而煤的主体是高分子聚合物;③煤中有较多的矿物质。

因此要把煤转化为油,需加氢,裂解和脱灰。

关键步骤:热解+加氢+分离B 煤炭气化工艺煤气化泛指各种煤(焦)与载氧的气化剂(O2、H2O、CO2)之间的一种不完全反应,最终生成由CO、H2、CO2、CH4、N2、H2S、COS等组成的煤气。

煤炭气化过程可通过各种不同的气化炉实现。

煤炭地下气化把煤的开采和转化结合起来,气化后残余灰渣仍滞留地下,减轻固体废渣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

煤气化原理主要的化学反应过程涉及到碳、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氢气、水(蒸汽)以及甲烷总反应:Cn H m+n 2 O2= nCO +m 2 H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