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写作全攻略(三)-选刊与投稿

合集下载

SCI论文发表流程及注意事项

SCI论文发表流程及注意事项

SCI论文发表流程及注意事项1.投稿前的准备工作1.1期刊的选择➢途径一:下载最新的SCI论文影响因子表,输入相关领域的关键词,可以查出不同的期刊结果和对应的IF值;➢途径二:根据平时所阅读的相关文献,进行不同期刊的选择和筛选;➢途径三:老师根据你的工作(创新程度、完整性等)指定相关的投稿期刊;➢在较大范围内确定投稿期刊之后,分别进入各期刊的主页面,点击“Submit your Article”,仔细查看期刊的“Guide forAuthors”,包括该杂志的“Aim and Scope”, “Paper Type”等,确定最终的投稿期刊。

1.2 文章格式调整确定投稿期刊后,在文章结构和表达基本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查看所选期刊的“Article Structure”进行逐一修改,主要包括: ➢Word limitation➢Running title (不是所有杂志都需要)➢Title➢Author names and affiliations➢Corresponding author➢Present or permanent address➢Abstract➢Graphical abstract/Research highlights (不是所有杂志都需要)➢Keywords➢Text and acknowledgements➢Tables and Figures captions➢References➢Nomenclature and units1.3 投稿前需准备的材料文章格式完全修改好以后,发给相应作者(主要为通讯作者和对该文章做出重大贡献的其他作者)进行审阅(最好包括文章的投稿信(Covering letter)),在同意和确定无误后进行后续的材料准备和投稿工作。

投稿所需材料如下:➢Covering letter (介绍文章的重要意义和创新性,是该文章能否进入实审阶段的有力保障,特别重要);➢Graphical abstract (图形摘要,你需要给出1张能代表全文的图,并给出合适的说明(不是所有杂志都需要));➢List of three potential reviewers (几个途径:①课题组推荐在国内外熟悉的同行专家;②在平时阅读文献、实验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试着和国内外的专家写E-mail,慢慢熟悉后可以推荐其为审稿人;③在论文中重点介绍某个教授/参考某个教授许多文章,可以将其推荐为审稿人);➢Manuscript (修改后的正式稿,一般为2倍行距、左端添加连续行号、全文中间对齐(有的杂志需要左对齐));➢Tables (表题置于表上方,三线表,每个表单独占一页)➢Figures (所有的图题按照次序写成一个Figure Caption文档,每个图单独占一页,图一般为EMF或者TIF格式文件(>200dpi))。

sci选刊经验 -回复

sci选刊经验 -回复

sci选刊经验-回复标题:科学选刊经验:如何成功发表科学论文引言:科学论文的发表是科研工作的最重要环节之一,也是科学家评估研究成果和学术声誉的重要指标。

然而,由于竞争激烈,科学选刊过程复杂且充满挑战。

本文将一步一步回答如何成功发表科学论文的问题,从写作科学稿件、选择合适的期刊,到应对审稿过程中的挑战,向读者分享科学选刊的经验。

第一步:撰写科学稿件写作科学论文是科学选刊的第一步,优秀的稿件是获得高水平期刊认可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撰写优秀科学稿件的技巧和要点:1. 精确定位研究问题:确定研究领域和问题的独特性和重要性,明确切入点,避免重复或过分宏大的问题。

2. 构建合理的研究框架:清晰地向读者介绍研究背景和目的,准确描述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

3. 数据分析和解释:通过合理的数据处理、统计分析和结论解释,确保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并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的解读。

4. 写作风格和语言表达:语句简练、条理清晰、逻辑严密,使用准确的科学术语和定义,避免冗长、啰嗦的表述。

第二步:选择合适的期刊选择合适的期刊是科学选刊的关键环节,以下是一些建议:1. 目标对应:根据研究的主题、重点和研究方法,选择与之相匹配的期刊。

将自己的研究与该期刊的研究范围和目标读者群一致,有助于论文被接收。

2. 查找相关文献:阅读相关文献,了解近期发表的研究成果,找到与自己研究领域相关的权威期刊。

3. 质量与声誉:关注期刊的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和编辑团队的学术背景和声誉。

4. 准备材料:准备好投稿需求的材料,包括摘要、关键词、标题和论文正文等。

第三步:应对审稿过程一旦稿件提交后,接下来的挑战是处理审稿人的意见和建议:1. 审稿人意见:认真阅读审稿人的批评和建议,对于合理的反馈,予以积极采纳并进行修改。

2. 重点回复:根据审稿人意见的重要程度和研究的科学性,重点回复和解决审稿人的关键问题。

3. 论证差异:对于与审稿人存在意见分歧的问题,清晰地解释背后的科学依据和逻辑,尽量减少论点的争议。

SCI论文的发表过程?

SCI论文的发表过程?

SCI论文的发表过程?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论文是科学引文索引,为学者提供了有效的科研成果传播渠道。

SCI论文的发表过程需要经过严格评审,其中包括专家审核、同行评审等环节。

本论文将简单介绍SCI论文的发表过程,并列举几个提纲标题。

一、介绍SCI论文SCI论文是国际上公认的权威学术期刊,是评价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指标。

SCI期刊是指已经被SCI批准,将每篇文章录入SCI数据库的学术期刊。

二、SCI论文的发表过程SCI论文的发表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选定目标期刊2.撰写论文3.投稿4.初审5.同行评审6.修稿7.终审、接受和发表三、选定目标期刊在准备发表SCI论文之前,首先要选择适合自己研究方向的目标期刊。

这需要考虑期刊的专业领域、期刊的影响因子、期刊的排名等因素。

四、撰写论文在撰写SCI论文时,需要遵循写作规范,包括结构、篇幅、格式、语言、逻辑等方面。

撰写SCI论文时需要特别注意参考文献的引用格式。

五、投稿投稿是将文章提交给期刊编辑部的过程。

一般情况下,期刊的网站上会提供投稿指南,详细说明投稿的具体流程和要求。

六、初审在初审阶段,编辑部会对投稿的文章进行初步审核,主要看是否符合期刊要求和文章是否存在明显的错误。

七、同行评审同行评审是SCI论文发表过程的重要环节,论文会被分派给几位同领域的专家进行评审。

评审过程严格保密,所得结论对外不做公开。

八、修稿在审稿意见返回后,作者需要根据意见对文章进行修改。

九、终审、接受和发表在修稿后,文章将被送往终审环节,审稿人会对修改后的文章进行再次审查。

若通过终审,论文就能接受并发表。

综上可知,SCI论文的发表过程相对比较严格和复杂。

仅有能力和水平还不够,需要不断磨炼,提高自己的技术和素质,才有可能在这个学术门槛上站稳脚跟。

提纲一:介绍SCI论文。

简单介绍SCI论文的概念和作用,作为后续论述的基础。

分析:这个提纲是整个报告的起点,对于SCI论文发表过程的概述为读者提供了整个报告的目的和内容。

SCI论文投稿步骤

SCI论文投稿步骤

SCI论文投稿步骤当科研新手们写出一篇论文准备投稿SCI时,往往却为怎样遵守SCI论文的投稿步骤以及如何避免发表SCI论文的主要问题而发愁,在此小编参考多方资料特此总结出以下SCI论文投稿步骤,与您一同分享。

1、选择合适的SCI期刊-Choose a journal。

结合专业知识、2018或2017年度影响因子表和他人经验来综合选择要投递的期刊,并进入该期刊查询系统查询近年来的文章走向。

2、下载Introduction for submission。

只要到每个杂志的首页,打开submit paper一栏,点击Introduction查看或下载即可。

3、稿件及其相关材料准备-Preparation:Manu.doc、Tables.doc、Figures.tiff(jpg等)、Cover letter,有时还有Title page、Copyright agreement、Conflicts of interest等。

4、网上投稿-Submit a manu:先到每个杂志的首页,打开submit paper一栏,先以通讯作者的身份register一个账号,然后以author login身份登录,按照提示依次完成:Select Article Type、Enter Title、Add/Edit/Remove Authors、Submit Abstract、Enter Keywords、Select Classifications、Enter Comments、Request Editor、Attach Files,最后下载pdf,查看无误后,即可到投稿主页approve submission或直接submit it。

5、不定期关注稿件状态-Status:Submit New Manu、Submissions Sent Back to Author、Icomplete Submissions、Sbmissions Waiting for Author's Approval、Submissions Being Processed、Submissions Needing Revision、Rvisions Sent Back to Author、Icomplete Submissions Being Revised、Risions Waiting for Author's Approval、Revisions Being Processed、Declined Revisions。

SCI论文撰写投稿的技巧与经验

SCI论文撰写投稿的技巧与经验

SCI论文撰写、投稿的技巧与经验一、认识SCI论文罗伯特•戴在其名著《如何撰写和发表科学论文》的序言中指出,“对一个科学家的评价,从研究生开始,就主要不是看他在实验室操作的机敏,不是看他对或宽或窄的研究领域固有的知识,更不是看他的智能和魅力,而是看他的著述。

他们因此而出名,或依然默默无闻”。

(1)原创性和显著性是论文的生命:在《再论科学道德问题》中指出,国际核心刊物发表的论文,原则上都应当是“在国际上首次”描述的新的观测和实验事实,首次提出的概念和模型,首次建立的方程,也包括对已有的重大观测(实验)事实的新的概括和新的规律的提炼。

与原创性相联系,任何期刊都不希望发表已见于其它杂志,或由其它语言发表、或以稍有不同的形式发表的论文。

太阳物理学权威刊物《太空物理学》(Solar,physics)主编Harvey专门谈到,少数作者主要结果用中文发表后又寄给《太空物理学》,这在过去是可以容忍的,但现在不允许。

公认的原则是:作者不能把已在经过审稿的杂志发表的主要结果以不同形式投寄给其它杂志再发表。

国际核心刊物的论文,不仅应该是原创的,其结果还必须是显著的,并对学科发展有所推动。

用Harvey的话来说,“至少有一两个其他研究者会读这篇文章,并利用这些结果发表他们自己的工作。

”对成果显著性的检验是论文被引用的多寡。

作者应当关心自己论文被引用的情况,注意国际学术界对自己工作的评价,包括肯定和批评的方面,特别是注意同行们对自己发表结果的不同的理解;这是提高自己研究水平的重要途径。

(2)充分评价已有工作,体现作者学术水平:是否观而充分地评价了以往的工作,常常是审稿人和读者衡量作者学术水准和学术风范的重要方面。

部分作者引述国外知名学者的工作,往往有点“言必称希腊”的味道,而对国内同行发表的工作重视不够。

有时明明是中国学者首先做的工作,却没有得到自己国内同行的充分评价。

应当提倡较多并适当地援引国内同行工作。

但也不要学习少数日本作者,他们绝少引用日本学者之外的文章。

SCI论文写作及投稿技巧

SCI论文写作及投稿技巧

(一)我的第一篇SCI论文发表经历(开篇) 我是一位农林科技工作者,1992年就参加了工作,不过很遗憾,截止到2019年前,还没有发表过SCI文章。

并不是没有能力发表所谓的SCI,我们已经发表的论文也是可以发表到SCI杂志的,因为我们对SCI文章没有追求,也可能因为见识太少,目光短浅吧。

现在情况不同了,业绩需要SCI,考核指标需要SCI,提升成果水平需要SCI,成果报奖需要SCI,报人才需要SCI。

很多,看了SCI还是有很多益处的。

不过,我想SCI最大的益处是交流国际化,这也是我在弄第一篇SCI的时候逐渐认识到的。

因为在查找参考文献过程中,发现同行的国外专家发表了很多SCI文章,从中发现了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包括实验设计、研究方法等都可以借鉴。

可能说到这,会有很多人笑话我了。

做这么多年科研工作,怎么才有这样的想法或感悟呢?No problem!谁让我的科研工作的视野就这么小呢?井底之蛙,认为我们的工作参考一下国内同行的文献就ok了,但放眼世界,真是有不一样的收获。

如果你也想发表SCI,无论是要毕业的学生,还是有一定经历的研究工作者,跟着我看一看,怎样弄一篇自己的SCI文章。

我现在的感触是,SCI文章没那么难弄,但也不是轻而易举,一蹴而就的。

言归正传,我把我第一篇SCI的发表经历分享给大家,因为我在弄这篇SCI的时候想找到一些捷径,什么百度,付费的广告公司也好,都努力过了。

但还是得走自己的路,别的信息帮不到太多,也是这样的缘故,我把我的SCI经历分享给大家,希望真的能够帮到大家!关于写作,回过头看,真是走了很多弯路。

照猫画虎!刚开始,就是看到拟要发表的期刊,通过各种渠道下载或在线看到已经发表的文章,做参考,人家怎么写就怎么描,觉得别人能发表,自己描个差不多就OK了。

于是就开笔了,真没有想太多,甚至是把原来的中文直接通过翻译软件翻译成English,再简单的改一改其中的语病,选词,自我觉得尽量通顺。

实际上,SCI杂志的语言要求不是都一样的,我觉得英语国家的SCI语言要求是很高的。

投稿英文sci期刊及其写作技巧

投稿英文sci期刊及其写作技巧

投稿英文sci期刊及其写作技巧第一篇:投稿英文sci期刊及其写作技巧投稿英文sci期刊及其写作技巧如何投稿SCI期刊:对于母语并非英语的我们,在写论文投稿英文期刊时,总是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

最近,BioT echniques 杂志的编辑们介绍了一系列英文写作技巧,希望能够帮大家把稿件写得更好。

这里向大家介绍的是,如何处理好关键一步——投稿。

本文基于投稿中的常见问题,以编辑视角给出了十条宝贵的建议。

以下这些窍门虽然不能保证你的稿件一定被采用,但至少能让你的投稿对编辑和审稿人更有吸引力。

1.了解想要投稿的刊物每一份杂志都有自己的宗旨和覆盖领域,这样的信息在它们的网站上都有介绍。

近年来,新刊物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电子投稿又逐渐成为主流,作者们很容易忽视不同杂志的投稿指南,不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

说实话,再没什么比这样的事更令编辑心烦了,了解杂志是投稿之前的必修课。

2.了解投稿程序和格式要求所有杂志对稿件都有一些特殊的要求,比如稿件应采取什么格式,投稿需要提供什么材料等等。

有些杂志甚至对不同类型的稿件会提出不同的要求,BioTechniques 杂志就是这样。

如果你忽视这些要求,编辑们可能就不会认真对待你的来稿。

3.使用主动语态听起来很简单是不是?实际上,使用主动语态是一种表达技巧。

主动语态对于投稿而言是不是真的这么重要呢?让我们来举两个例子:例 1:被动语态“Here we have demonstrated through a variety of experiments that when three additional amplification cycles are added to the existing protocol, the final product yield can often times be increased.”例 2:主动语态“Here we show through a variety of experiments that adding three additional amplification cycles to the existing protocol often increases the final product yield.”看到了吧,使用主动语态的句子要容易理解得多,这样的表述还提升了语句的影响力。

SCI论文投稿发表全攻略

SCI论文投稿发表全攻略

SCI论文投稿发表全攻略SCI不仅我们国内很多科研工作者的一个很大的追求,也是一个让他们最头疼的重要问题,下面是搜集整理的SCI论文发表全攻略,欢迎阅读查看。

(一)投稿前准备工作和需要注意的事项:总结提示语:1)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的区别: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通常是实际统筹处理投稿和承担答复审稿意见等工作的主导者,也常是稿件所涉及研究工作的负责人。

通信作者的姓名多位列于论文作者名单的最后(使用符号来标识说明是Corresponding author),但其贡献不亚于论文的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往往指课题的总负责人,负责与编辑部的一切通信联系和接受读者的咨询等。

文章的成果是属于通讯作者的,说明思路是通讯作者的,而不是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仅代表是你做的,且是最主要的参与者!通信作者标注名称:Corresponding author,To whom correspondence should be addressed,或 The person to whom inquiries regarding the paper should be addressed若两个以上的作者在地位上是相同的,可以采取“共同第一作者”(joint first author)的署名方式,并说明These authors 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e work。

2)作者地址的标署:尽可能地给出详细通讯地址,邮政编码。

有二位或多位作者,则每一不同的地址应按之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列出,并以相应上标符号的形式列出与相应作者的关系。

如果第一作者不是通讯作者,作者应该按期刊的相关规定表达,并提前告诉编辑。

期刊大部分以星号(*)、脚注或者致谢形式标注通讯联系人。

3)挑选审稿人的几个途径:很多SCI杂志都需要作者自己提出该篇论文的和您研究领域相关的审稿人,比较常见的是三名左右,也有的杂志要求5-8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CI论文写作全攻略(三)-选刊与投稿一、拟投期刊的选择: 1.选用SCI收录期刊。

目前SCI收录核心刊 3000种,加上增补期刊约 5600种。

研究者可事先将SCI中自己感兴趣的期刊找出来备用。

2.利用SCI收录期刊的影响引子(Impact Factor)来选择期刊。

期刊的影响因子是该刊前2年发表的文献在当前的平均被引次数。

《科学》、《自然》影响因子很高,SCI收录中国期刊影响因子都在1.00以下。

期刊影响因子愈大,有用信息愈多。

作者可根据期刊的影响因子排名决定投稿方向。

3.利用学科带头人的影响或国际学术交流的条件,物色最了解中国学术研究、信任中国学者的那部分期刊投稿。

SCI选用的期刊中约 1 / 3为美国期刊,因而要注意选美国期刊。

二、如何准备投稿? 选择适合刊物投稿:从杂志homepage下载Instruction for Author,按投稿要求,如投稿份数、论文体例、长度、图表、参考文献引法、配图说明(Figure legends)等,逐条遵循。

Letter toeditor-in-chief : ①声明文稿权转让;②未一稿多投,和在稿件未作出决定前不准备一稿多投;③所有列出作者均对文稿有确切贡献;④文稿内容真实,无作伪;⑤所有作者均已阅读文稿,且同意送稿;⑥通信作者地址、电话、Fax、e-mail;⑦通信作者签名。

勿一稿多投。

Title page 的式样如下: Peroxisome Proliferation-Activated Receptor-g Ligands Ameliorate Experimental Autoimmune Myocarditis Zuyi Yuan, MD, PhD; Yan Liu, MD; Yu Liu, MD; Jijun Zhang, MD; Chiharu Kishimoto, MD, PhD*; Yanni Wang, MD; Aiqun Ma, MD, PhD; Zhiquan Liu, MD. 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First Hospit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61, China;*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Graduate School of Medicine, Kyoto University, Kyoto 606-8501, Japan First author's surname: Yuan Running head: PPARg ligands ameliorate myocarditis Supported by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30170371) Address correspondence t Zuyi Yuan, MD, PhD 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First Hospit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No.1 Jiankang Road, Xi'an, Shaanxi 710061, China Tel: +86-29-532-4021 Fax: +86-29-5263190 E-mail: zuyiyuan@ 三、向国外生物医学期刊投稿需注意 (一)期刊选择: 英文生物医学期刊种类繁多,选择一本恰当的期刊并非一件易事,然而这是论文得以发表的一个重要环节。

选择期刊应考虑的因素:论文主题是否在刊物征稿范围内?论文格式是否符合刊物要求?论文是否符合刊物的一贯口味?关于期刊的声望(prestige)问题:期刊学术水平高其声望就高;反之声望则低。

生物医学工作者都希望科研成果发表在有声望的高质量生物医学期刊上。

选择期刊的方法:如果论文主题在一个很窄的分支学科内,那么选择范围只能限制在几种刊物;如果论文信息交叉了几个研究领域,则可有许多种选择。

无论是哪种情况,先列出一个简单拟选期刊表,然后逐一对进行比较筛选,作出最后抉择。

(二)阅读和使用投稿须知: 1.读刊头(masthead statement,通常放在期刊前面的文题页上),以了解刊名、简单的办刊宗旨、编辑委员会组成、编辑部成员、出版商及其联系地址等。

2.浏览目录(table of contents),确定该刊物是否发表你研究领域的文章及发表的比例有多大。

3.注意栏目设置,确定拟投稿件的栏目。

4.看拟投栏目文章的范例,了解撰写要求及格式。

5.某些期刊刊登投稿和接收日期(submitted and accepted dates),可据此计算论文发表周期。

6.广告数量可间接判断期刊质量。

因为广告公司都愿意将金钱投到质量高、影响大的期刊上。

7.通过11或12月份出版的杂志最后几页上的“所有权、管理和发行声明”(statement of ownership,management,and circulation)查找期刊发行量。

8.核查有无北美和欧洲以外国家作者撰写的文章。

9.有些期刊还刊登报道计划,作者可依此拟订自己的投稿计划。

(三)投稿注意事项: 当决定了论文主题,确定了读者群,并选定了拟投期刊后,论文文献检索工作即便完成。

下一步是确定论文作者、查看期刊的“投稿须知”,并将研究结果的原始资料收集在一起开始撰写论文。

论文撰写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并非一稿就能完成,往往需要反复易稿(修改)才能使文章达到投稿的要求,即"5C"—正确(correctness)、清楚(clarity)、简洁(concision)、完整(completion)和一致(consistency)。

(四)投稿:论文的最后一稿准备好后,就可向国外投稿。

一般来说,投稿程序分以下三步。

1.准备投稿信(covering letter,submission letter):生物医学期刊的编辑往往需要一些有关作者及其论文的信息,而作者也希望给编辑提供一些有助于其全文送审及决策的信息。

这些信息都应该包括在投稿信中。

投稿信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文题和所有作者的姓名;稿件适宜的栏目;为什么此论文适合于在该刊而不是其它刊物上发表?关于重复或部分发表或已投它刊的说明;不能转让版权的说明(如美国联邦政府雇员);建议审稿人及因存在竞争关系而不宜做审稿人的名单;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的姓名、详细地址、电话和传真号码、e-mail地址;能否付出版费(版面费、彩图费)的说明(如果该刊收取版面费和彩图费);希望核校校样或稿件若不接收退回原稿的要求(有的期刊在“投稿须知”中约定,除非作者在投稿信中提出要求,否则原稿不退还给作者)。

投稿信举例: Dear Dr.: Enclosed are three copies of a manuscript by Rose N .Dipaola,Donna A.Gallo,and Tom N.Roberts titled ”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 in Long-Term Transfusion Patients”. It is submitted to be considered for publication as a ”Original Article" in your journal.This paper is~?Neither the entire paper nor any part of its content has been published or has been accepted elsewhere. It is not being submitted to any other journal. We believe the paper may be of particular interest to the readers of your journal because the study it reports stated the HCV infection rate among long-term transfusion patient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general population and of short-term transfusion patients. Correspondence and phone calls about the paper should be directed to Rose N.Dipaola at the following address,phone and fax number,and e-mail address: Rose N .Dipaola,MD Institute of Internal Medicine Cleveland Clinic Foundation 9500 Euclid Ave. Cleveland,OH44195,USA Tel:1-216-444-5360 Fax:1-216-444-9580 E-mail:dipao@cesmtp .ccf. Org Thanks very much for your attention to our paper. Sincerely yours, Rose N.Dipaola 2.稿件包装:所谓稿件包装是指将稿件及其拟投期刊所需的伴随资料一并装人信封。

一般应按以下顺序备齐资料:投稿信;刊物要求的稿件(包括文题页、文摘页、正文、致谢、参考文献、图注、表及图)拷贝份数,每份图单独装一个信封;版权转让声明;与稿件内容有关资料的拷贝(如学术会议报告论文或已发表的摘要等材料);通知稿件收到的明信片或有作者地址并贴足邮资的信封(适用于不发收稿回执的期刊);致谢和使用病人照片或引用私人通信的书面同意材料的复印件;有些期刊要求附稿件对照检查表。

以上材料不要用订书钉固定,以免途中因订书钉移动而损坏稿件;但可以用大型曲别针固定,照片可以在信封中夹硬纸片保护。

3.稿件邮寄:邮寄稿件应注意:应至少自留一份打印底稿;信封要足够大,并足够结实;正确的投稿地址及收稿人(“投稿须知”中常有说明,多要求直接寄给主编);照片不可过大,最大不超过8.5英寸x11英寸?贴足邮票;航空邮寄;以打印稿(hard copy)投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