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规律专项训练
遗传系谱图专项练习题

一,基本概念的讲解二.分析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三.显隐性的判定,遗传方式的判断,四.计算:1.产生配子数目和比例的计算2,结合产生后代的基因型和比例的计算3,在实际的图谱中运用计算算后代的概率问题 五.特殊分离比的应用六.在高考中遗传的出现形式以及分析应用 被子植物的果实构成2.下图是人类中某遗传病的系谱图,请推测其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A 、X 染色体显性遗传B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C 、X 染色体隐性遗传D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Ⅰ Ⅱ ⅢA 、X 染色体显性遗传B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C 、X 染色体隐性遗传D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1.对某地区一个家族的某种遗传病的调查如下图,请据图分析回答(用Aa4.如图所示的四个遗传系谱中,不可能是伴性遗传的是( )3.下图是人类一种稀有遗传病的家系图谱,请推测这种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A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C 、X 染色体显性遗传D 、X 染色体隐性遗传Ⅰ Ⅱ Ⅲ Ⅳ Ⅴ6.在下列人类系谱图中,有关遗传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C.伴X 染色体显性遗传D.伴X 染色体隐性遗传5.下图为患红绿色盲的某家族系谱图,该病为隐性伴性遗传,其中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 ( )A.1号B.2号C.3号D.4号7.某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如图所示。
该病受一对基因控制,设显性基因为A ,隐性基因为a 。
请分析回答:(阴影为患者),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 性遗传。
甲病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为 性基因。
从系谱图上可看出甲病的遗传特点是 ;子代患病,则亲代之一必 。
假设 II-1 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则乙病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为 性基因。
乙病特点是呈 遗传。
8、下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 ,隐性基因为a )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 ,正常 甲病女、男患者 乙病男 两病均患I III I。
易错点12 关于“ZW”伴性遗传的遗传题(全国通用)(解析版)

易错点12 关于“ZW”型伴性遗传的遗传题关于“ZW”型伴性遗传的遗传题多数是以杂交实验为背景的选择题或非选择题。
这类题的错误率高多数是因为对伴性遗传特点理解不透、与变异和细胞分裂等知识的联系掌握不好、对“XY”型性别决定定势思维等。
在复习备考中,需要进行专项练习,加深对“ZW”型伴性遗传特点及其与“XY”型伴性遗传异同点的理解,破除定势思维,改变“张冠李戴”的现象,提高得分率。
常见易错陷阱有:易错陷阱1:子代表现型及比例的推断。
与XY型性别决定方式混淆,造成雌性和雄性的性染色体组成及其子代性状和比例的错误推断;在书写表现型和统计后代比例时,忽略性别也是性状造成错误。
易错陷阱2: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的实验设计。
与XY型性别决定方式混淆,造成实验设计方案错误而失分。
易错陷阱3: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雄性(雌性)有某性状的概率和有某性状雄性(雌性) 的概率计算。
混淆雄性(雌性)有某性状的概率和有某性状雄性(雌性) 的概率计算范围造成计算错误。
易错陷阱4:位于Z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规律。
忽略ZW也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位于ZW染色体上的基因遵循遗传分离规律,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可以自由组合,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例题1、(2022全国卷·T6)依据鸡的某些遗传性状可以在早期区分雌雄,提高养鸡场的经济效益。
已知鸡的羽毛性状芦花和非芦花受1对等位基因控制。
芦花鸡和非芦花鸡进行杂交,正交子代中芦花鸡和非芦花鸡数目相同,反交子代均为芦花鸡。
下列分析及推断错误的是A. 正交亲本中雌鸡为芦花鸡,雄鸡为非芦花鸡B. 正交子代和反交子代中的芦花雄鸡均为杂合体C. 反交子代芦花鸡相互交配,所产雌鸡均为芦花鸡D. 仅根据羽毛性状芦花和非芦花即可区分正交子代性别【解析】鸡的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 型,雌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雄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Z。
芦花鸡和非芦花鸡进行杂交,正交子代中芦花鸡和非芦花鸡数目相同,反交子代均为芦花鸡,由此可知控制鸡的羽毛性状芦花和非芦花的等位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芦花性状为显性;正交亲本中雌鸡基因型为 Z A W,表现为芦花鸡,雄鸡基因型为 Z a Z a表现为非芦花鸡,其子代为Z A Z a、Z a W;反交亲本中雌鸡基因型为Z a W,表现为非芦花鸡,雄鸡基因型为Z A Z A,表现为芦花鸡,其子代为Z A Z a、Z A W。
一轮专项训练(7) 减数分裂和生物的遗传变异(含答案详解)

一轮专项训练(七) 减数分裂和生物的遗传变异1.三体的产生多源于亲代减数分裂异常。
现对一位 21三体综合征患者进行染色体检查,得知其中有两条21 号染色体分别来自其外祖父和外祖母,则该患者的产生最可能的原因是( )A.母亲产生卵细胞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B.父亲产生精子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C.母亲产生卵细胞时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D.父亲产生精子时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2.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相关基因用B/b表示。
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婚后生了一个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孩子,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孩子的基因型为X B X B Y,则一定是卵子或精子形成过程中的MⅠ异常B.若孩子的基因型为X B X B Y,则可能是卵子或精子形成过程中的MⅡ异常C.若孩子的基因型为X B X b Y,则一定是卵子或精子形成过程中的MⅠ异常D.若孩子的基因型为X B X b Y,则可能是卵子或精子形成过程中的MⅡ异常3.基因型为AaBbDd的二倍体生物,其体内某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变化示意图如图Z7-1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图Z7-1A.该细胞中四分体交叉互换发生在初级精母细胞中B.由于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该细胞能产生四种精子C.B(b)与D(d)发生基因重组,A(a)与D(d)未发生基因重组D.该雄性生物产生的精子中,AbD、ABD、abd、aBd四种精子比例为1∶1∶1∶1图Z7-24.[2020·海南海口测试] 图Z7-2表示某二倍体动物生殖器官内某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未发生染色体变异)。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细胞含2对同源染色体,7条染色单体B.该细胞在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C.该细胞最终产生2种类型的精细胞D.该细胞4条染色体中两条来自父方,两条来自母方5.如图Z7-3是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在该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为( )甲乙图Z7-3①交叉互换②基因突变③同源染色体未分离④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染色体未分离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6.下列关于减数分裂中异常现象及其可能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 ( )A.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产生了AB、Ab、ab、aB 4种配子——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B.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产生了AB、Ab、ab 3种配子——一个B基因突变成了b 基因C.基因型为AaX B Y的个体产生了一个不含A、a基因的X B X B型配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分离都异常D.基因型为AaX B Y的个体产生了一个aX B X B型配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分离异常7.如图Z7-4为某二倍体动物两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数字代表染色体,字母代表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图Z7-4A.甲图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染色体数目是该动物体细胞的两倍B.甲图所示细胞的2与3之间若发生片段交换,则此变异为染色体结构变异C.乙图所示细胞中A与a是一对等位基因,此时该细胞正在发生基因重组D.乙图所示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体细胞,且两个子细胞遗传信息完全相同8.某二倍体高等动物(2n=6)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将精原细胞放入含32P的培养液中离体培养,分裂过程中某细胞处于细胞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如图Z7-5所示。
(5)遗传的基本规律及伴性遗传——2021年高考生物真题模拟试题

(5)遗传的基本规律及伴性遗传——2021年高考生物真题模拟试题专项汇编【2021年山东卷,6】1.果蝇星眼、圆眼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星眼果蝇与圆眼果蝇杂交,子一代中星眼果蝇:圆眼果蝇=1:1,星眼果蝇与星眼果蝇杂交,子一代中星眼果蝇:圆眼果蝇=2:1。
缺刻翅、正常翅由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Y染色体上不含有其等位基因,缺刻翅雌果蝇与正常翅雄果蝇杂交所得子一代中,缺刻翅雌果蝇:正常翅雌果蝇=1:1,雄果蝇均为正常翅。
若星眼缺刻翅雌果蝇与星眼正常翅雄果蝇杂交得F1,下列关于F1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星眼缺刻翅果蝇与圆眼正常翅果蝇数量相等B.雌果蝇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6C.雌果蝇数量是雄果蝇的二倍D.缺刻翅基因的基因频率为1/6【2021年全国乙卷,6】2.某种二倍体植物的n个不同性状由n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杂合子表现显性性状)。
已知植株A的n对基因均杂合。
理论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植株A的测交子代会出现2n种不同表现型的个体B.n越大,植株A测交子代中不同表现型个体数目彼此之间的差异越大C.植株A测交子代中n对基因均杂合的个体数和纯合子的个体数相等D.n≥2时,植株A的测交子代中杂合子的个体数多于纯合子的个体数【2021年湖南卷,10】3.有些人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其外貌与正常女性一样,但无生育能力,原因是其X染色体上有一个隐性致病基因a,而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
某女性化患者的家系图谱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Ⅱ-1的基因型为X a YB.Ⅱ-2与正常男性婚后所生后代的患病概率为1/4C.Ⅰ-1的致病基因来自其父亲或母亲D.人群中基因a的频率将会越来越低【2021年全国甲卷,5】4.果蝇的翅型、眼色和体色3个性状由3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且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让一群基因型相同的果蝇(果蝇M)与另一群基因型相同的果蝇(果蝇N)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分别统计子代果蝇不同性状的个体数量,结果如图所示。
【南方凤凰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选择题专项训练 生物的遗传

选择题专项训练生物的遗传一、单项选择题1. 科学家将4个关键基因植入已分化的体细胞中并表达,使这个细胞成为具有类似干细胞功能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
下图为该技术在人体细胞中的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将iPS细胞用于治疗其供体因神经细胞受损而引起的疾病,可避免排斥反应B. 过程①②③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该过程体现了iPS细胞的全能性C. 关键基因表达将改变肝脏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使细胞的功能趋向专门化D. iPS细胞的mRNA与神经细胞相同,且关键基因在增殖过程中都能复制2. 下列关于DNA分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DNA复制时,新合成的两条子链分别在两个子代DNA分子中B. 若某双链DNA中鸟嘌呤占22%,则胸腺嘧啶占28%C. DNA的复制需要模板、原料、ATP和多种酶D. DNA中碱基配对方式的不同导致了DNA具有多样性3. 下图示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字母表示细胞结构或物质,数字表示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进行①过程的原料不包括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B. 一种D 可与B 上多种氨基酸的密码子互补配对C. E 是由多个氨基酸经脱水缩合而形成的肽链D. A 上的遗传信息经①②过程转变为E 的氨基酸序列4. 已知马的栗色和白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现有一匹白色公马(♂)与一匹栗色母马(♀)交配,先后产生两匹白色母马(如下图所示)。
根据以上信息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A. 马的白色对栗色为显性B. 马的毛色遗传为伴性遗传C. Ⅰ1与Ⅱ2基因型一定不同D. Ⅱ1和Ⅱ2基因型一定相同5. 下图表示人体胰岛细胞中发生的某一过程(AA 代表氨基酸),已知半胱氨酸密码子(UGC)、苏氨酸密码子(ACG)。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该过程中核糖体沿mRNA移动B. 该过程合成的产物一定是酶或激素C. 图中tRNA运输的氨基酸是半胱氨酸D. 有多少个密码子,就有多少个反密码子与之对应6. 下列有关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两个实验均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的转化因子是S型细菌中的DNAC. 在用32P标记的噬菌体浸染实验中,保温时间太长或太短均可导致上清液放射性升高D. 两个实验的设计思路都是设法将DNA与RNA分开后单独研究各自的效应7. 下图为某人体内不同部位细胞中基因表达的检测结果,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细胞1和2中的核基因不可能完全相同B. 细胞3和4中的mRNA完全不同C. 基因2可能与细胞呼吸酶的合成有关D. 细胞5和6中的tRNA的种类不同8. 曼陀罗的细胞核内含有四个相同的染色体组,花为两性花。
全国通用2023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专项训练题

全国通用2023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专项训练题单选题1、下列关于孟德尔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离”指子二代出现的性状分离,“自由组合”指雌雄配子的自由结合B.一对性状的遗传一定遵循分离定律,两对性状的遗传一定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这两大定律都只能发生在有性生殖的生物体内,不能发生在无性生殖的生物体内D.分离定律可以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自由组合定律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答案:C分析:1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A、“分离”指指等位基因的分离,“自由组合”指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结合,A错误;B、一对性状的遗传一定遵循分离定律,若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为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时,其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错误;C、这两大定律都发生在配子的形成过程中,故只发生在有性生殖的生物体内,不能发生在无性生殖的生物体内,C正确;D、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均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错误。
故选C。
2、某二倍体植物花瓣的大小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基因型为AA的植株表现为大花瓣,Aa为小花瓣,aa为无花瓣。
花瓣颜色(红色和黄色)受另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R对r为完全显性,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基因型为AaRr的个体测交,则子代表现型有3种,基因型有4种B.若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则子代共有9种基因型,6种表现型C.若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则子代有花瓣植株中,AaRr所占比例约为1/3,而所有植株中纯合子约占1/4 D.若基因型为AaRr与Aarr的亲本杂交,则子代中红色花瓣的植株占3/8答案:B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植物花瓣的大小为不完全显性,AA的植株表现为大花瓣,Aa为小花瓣,aa为无花瓣,而花瓣颜色为完全显性,R对r为完全显性,但是无花瓣时即无颜色。
2023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4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人类遗传参件

4.(2022辽宁大连模拟)某植物可自交或自由交配,在不考虑生物变异和致 死情况下,下列哪种情况可使基因型为Aa的该植物连续交配3次后所得子 三代中Aa所占比例为2/9?( ) A.基因型为Aa的该植物连续自交3次,且每代子代中不去除aa个体 B.基因型为Aa的该植物连续自交3次,且每代子代中均去除aa个体 C.基因型为Aa的该植物连续自由交配3次,且每代子代中不去除aa个体 D.基因型为Aa的该植物连续自由交配3次,且每代子代中均去除aa个体
(2)基因完全连锁遗传现象(以A、a和B、b两对基因为例)
连锁类型
基因A和基因B在一条染色 基因A和基因b在一条染色体上,
体上,基因a和基因b在另一 基因a和基因B在另一条染色体
条染色体上
上
图解
配子类型 AB∶ab=1∶1
自交后代 1AABB、
基因型
2AaBb、1aabb
自交后代表型 性状分离比为3∶1
2.(2021湖北卷)甲、乙、丙分别代表三个不同的纯合白色籽粒玉米,品种
甲分别与乙、丙杂交产生F1,F1自交产生F2,结果如表。
组别 杂交组合 F1
1
甲×乙 红色籽粒
F2 901红色籽粒,699白色籽粒
2
甲×丙 红色籽粒 630红色籽粒,490白色籽粒
根据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乙与丙杂交,F1全部为红色籽粒,则F2玉米籽粒性状比为9红色∶7白色 B.若乙与丙杂交,F1全部为红色籽粒,则玉米籽粒颜色可由三对基因控制 C.组1中的F1与甲杂交所产生玉米籽粒性状比为3红色∶1白色 D.组2中的F1与丙杂交所产生玉米籽粒性状比为1红色∶1白色
答案 B
解析 基因型为Aa的该植物连续自交3次,且每代子代中不去除aa个体,则子 三代中Aa所占比例利用公式Aa=(1/2)n=(1/2)3=1/8,A项不符合题意;基因型 为Aa的该植物连续自交3次,且每代子代中均去除aa个体,子一代中AA占 1/3,Aa占2/3,子二代中AA占3/5,Aa占2/5,则子三代中Aa所占比例为 (2/5×1/2)÷(1-2/5×1/4)=2/9,B项符合题意;基因型为Aa的该植物连续自由 交配3次,且每代子代中不去除aa个体,子一代中A的基因频率为1/2,a的基因 频率为1/2,自由交配基因频率不变,则子三代中Aa所占比例为 1/2×1/2×2=1/2,C项不符合题意;基因型为Aa的该植物连续自由交配3次, 且每代子代中均去除aa个体,子一代中AA占1/3,Aa占2/3,A的基因频率为 2/3,a的基因频率为1/3;子二代中AA占4/9,Aa占4/9,aa占1/9,去除aa个体 后,AA占1/2,Aa占1/2,此时A的基因频率为3/4,a的基因频率为1/4,则子三代 中Aa所占比例为(3/4×1/4×2)÷(1-1/4×1/4)=2/5,D项不符合题意。
自由组合定律专项练习

自由组合定律习题类型一自由组合定律实质例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A.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B.子二代出现与亲本性状不同的新类型C.测交后代的分离比为1:1:1:1D.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例2.一个基因型为AaB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的高等植物体自交时,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相同B.各雌雄配子的结合机会均等C.后代共有9种基因型D.后代的表现型之比为9:3:3:1例3.下列属于测交的组合是()A.EeFfGg×EeFfGg B.eeffgg×EeFfGgC.eeffGg×EeFfGg D.EeFfGg×eeFfGg类型二配子类型的问题例1. 下列生物体的基因型中存在等位基因的是( )A.AAbb B.AABBC.aaBB D.AaBB例2.AaBbCc产生的配子种类数种变式 1. 某一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DdeeFf,每对基因独立遗传,则此个体能产生的配子类型有种,则产生AbDeF这种配子的概率是_类型三配子间结合方式的问题例1.AaBbCc与AaBbCC杂交过程中,配子间结合方式有()种A.32 B.12 C.64 D.16类型四基因型类型及比例的问题例1.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F1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 )A.4和9 B.4和32C.8和27 D.16和9变式1.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两种豌豆杂交, F1自交, F2代中基因型的种类数以及显性纯合子的几率依次是__? aaBbCc占__?变式2.向日葵种粒大(B)对粒小(b)是显性,含油少(S)对含油多(s)是显性,某人用粒大油少和粒大油多的向日葵进行杂交,结果如右图所示。
这些杂交后代的基因型种类是()A.4种B.6种C.8种D.9种类型五表现型种类及比例问题例1. AaBbCc×AabbCc,其杂交后代可能有多少种表现型()A 6 种B 8种C 16种D 32种例2.狗毛褐色由B基因控制,黑色由b基因控制,Ⅰ和i是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Ⅰ是抑制基因,当Ⅰ存在时,B、b均不表现颜色而产生白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 (13分)如图为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及部分基因位置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果蝇的体细胞内有______个染色体组,一个卵细胞内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______ (用图中序号表示)。
(2)果蝇产生色素必需有显性基因A(位于常染色体上),而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B 使得色素呈紫色,该基因为隐性时眼色为红色。
果蝇不能产生色素时眼色为白色。
现将2个纯合品系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杂交,F1全为紫眼,则雌雄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让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到F2,F2雄性个体中紫眼:红眼:白眼为______(3)实验得知,基因(C、c)与(D、d)位于III号染色体上,基因型为dd的个体胚胎致死。
两对等位基因功能互不影响,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不发生交叉互换。
这两对等位基因______(遵循/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以基因型如上图所示的雌雄果蝇为亲本进行自由交配,后代中基因型为CcDd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
(4) 多一条IV号染色体的三体果蝇可以正常生活且能正常减数分裂,但性状和正常个体不同,可用于遗传学研究。
果蝇的正常眼对无眼是显性,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E 和e)控制。
现利用无眼果蝇与纯合的正常眼IV号染色体三体果蝇交配,探究无眼基因是否位于IV号染色体上。
实验思路如下:首先用无眼果蝇与纯合正常眼三体果蝇杂交,得F1;然后将F1中三体果蝇与______果蝇交配,得F2,观察并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
若F2中正常眼:无眼为1:1,则说明______ 27.(12分)科研人员以大白猪和梅山猪为实验对象,对FUT1和FITI两种基因开展研究,结果如下:(注表中未显示出的碱基序列在两品种中是相同的)(1)相对于大白猪,梅山猪中的FUTI基因和FITI基因分别发生了碱基对的____(替换/增添/缺失);另外,测定梅山猪FITI基因合成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发现多出了组氨酸和丝氨酸,根据上表信息可推知,决定两氨基酸的密码子应分别为______(已查知,组氨酸的密码子有:CAU,CAC)。
(2)研究表明,FUT1基因与猪抗水肿、腹泻病(肠毒素大肠杆菌F18侵染所致)有关;FITI基因能影响脂肪代谢,从而决定背膘厚度(即皮下脂肪厚度)性状。
若大白猪中的FUTl 基因和FITI基因分别记为A和B;梅山猪中的FUT1基因和FITI基因分别记为'A和'B,则不同基因型个体的表现型如下表:①据表可知,基因A与A'B与B'中,属于显性基因的分别是____。
若综合考虑FUT1和FITI基因的影响,基因型为___的个体为抗病、背膘薄的优良猪品种。
②现以大白猪、梅山猪为亲本进行杂交育种,则___代可获得上述优良品种,比例为____25.(10分)豌豆紫茎(A)对绿茎(a)为显性,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灰种皮(Y)对白种皮(y)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并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请回答:(1)在只考虑茎的颜色和种皮颜色的遗传实验中,子代的四种表现型经常出现的比例有:9:3:3:1;1: 1: 1: 1;3:3:1:l三种。
请分别写出出现上述比例的亲代杂交组合的基因型____、、,并说明出现上述比例的条件(写出两点) .(2)若只考虑茎的颜色和抗病性状的遗传:让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和aabb的植株相互受粉(当花粉中含AB基因时不能萌发长出花粉管,无法完成受精作用)’正交和反交产生的子代性状分离比(填“相同”或“不相同”),其原因是。
(3)若只考虑种皮颜色的遗传:将基因型为aabb Yy的植株自交所结全部种子播种共得1 8株植株,其中有1 2株结出灰色种子共600粒,有6株结出白色种子共200粒,则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与孟德尔定律预期分离比(填“相符”或“不相符”),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32.(12分)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羽毛颜色有芦花斑纹、非芦花斑纹、白色三种。
羽毛的芦花斑纹由伴性基因B控制,羽毛的显色需要基因A的存在,Z B W、Z b W视为纯合子;翻毛与非翻毛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后者由基因d决定。
现有非芦花翻毛鸡与白羽非翻毛鸡杂交情况如下,请分析作答:(1)羽毛颜色这一性状遗传时受对等位基因控制。
仅就羽毛颜色这一性状,亲本雌鸡的基因型是,F1中雄鸡的基因型是。
(2)F2群体中B的基因频率是;芦花鸡的基因型有种,其中雌雄之比为;白羽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是。
(3)翻毛、非翻毛这对性状遗传时符合定律。
欲判断B、b与D、d遗传时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观察统计F2中翻毛鸡(或非翻毛鸡)中的性别比例即可得知:若,则B、b与D、d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若,则B、b与D、d遗传时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5.(12分)如图1表示某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图2表示该果蝇所产生的一个异常生殖细胞,依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精原细胞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时,在次级精母细胞(中期)中性染色体组成为,一个初级精母细胞X染色体上的两个W基因在期发生分离。
(2)若一个精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上的B基因在复制时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一个A替换成T,则由该精原细胞产生的精细胞携带该突变基因的概率是________。
(3)图2所示是一个异常精细胞,造成这种异常的原因是在该精细胞形成过程中。
(4)果蝇中点状染色体(4号染色体)缺失一条也可以存活,而且能够繁殖后代。
已知R、r位于常染色体上,分别控制长翅和残翅这相对性状(残翅为隐性性状),欲判断残翅果蝇基因是否位于4号染色体上。
实验步骤是:先利用果蝇与纯合长翅且4号染色体缺失的果蝇交配,统计子代的性状表现。
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①若子代中出现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且比例为,则说明残翅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②,则说明残翅基因不位于4号染色体上。
27.(13分)藏獒原产于中国青藏高原,是一种高大、凶猛、垂耳的家犬。
具有基因B时,皮毛呈黑色;具有基因bb时,皮毛呈褐色;但毛色的形成还受I(i)基因的控制。
下图甲表示藏獒毛色的遗传实验,乙表示F的某组织切片显微图像。
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分子水平上分析,控制毛色的基因B与b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不同。
(2)依据__________可判断出乙图为雌性藏獒组织切片显微图像,与细胞②、③相比较,队细胞形态外,细胞①最明显的特征是具有_________。
(3)正常情况下,细胞①分裂结束后能产生____种类型的子细胞。
细胞③的基因组成是_____。
(4)F2中,黑毛藏獒的基因型是______,其中纯合子占的比例为_________。
(5)让F2中的褐毛藏獒与基因型为BbIi的个体进行交配,理论上其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
27.(13分)现有连城白鸭和白改鸭两个肉鸭品种,羽色均为白色。
研究人员用下表所示性状的连城白鸭和白改鸭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1)F2中非白羽(黑羽和灰羽):白羽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鸭的羽色遗传符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律。
(2)若等位基因B、b控制黑色素能否合成(B表示能合成黑色素);基因R促进B基因在羽毛中的表达,r抑制B基因在羽毛中的表达,但不影响鸭的喙色,则上述杂交实验中亲本连城白鸭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F2表现有不同于亲本的黑羽,这种变异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F2黑羽和灰羽鸭中的杂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__;F2代中,白羽鸭中杂合子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2中黑羽:灰羽约为1:2,研究人员认为基因B或R可能存在剂量效应,假设R基因存在剂量效应,即一个R基因表现为灰色,两个R基因表现为黑色。
为了验证该假设,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方案:选用F1灰羽鸭与亲本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杂交,观察统计杂交结果,并计算比例。
结果预测及分析:①若杂交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成立;②若杂交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不成立。
26.(10分)研究发现,果蝇X染色体上的一个16A区段,可影响果蝇眼睛的形状。
雌果蝇16A区段与眼形的关系见下表,请分析回答:2.果蝇眼睛为复眼,由许多小眼组成。
(1)从表中给出的信息可以看出,果蝇的眼形变异属于。
雌果蝇l 6A区段与眼形的关系为。
(2)雄性棒眼果蝇的基因组成为。
若想根据果蝇眼形就能判断出子代性别,应选用表现型为的果蝇做亲本。
(3)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棒眼雌果蝇品系X dBB X B,如图所示。
已知d在纯合(X dBB X dBB、X dBB Y)时能使胚胎致死且该基因与棒眼基因B连锁。
请依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①若棒眼雌果蝇(X dBB X B)与野生正常眼雄果蝇(X B Y)杂交,子代果蝇的表现型及性别为,其中雄果蝇占。
②将野生正常眼雄果蝇用X射线处理后,性状没有发生改变。
为检验其X染色体上是否出现新的隐性致死基因P,某科研小组做了以下实验,请补充完善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用棒眼雌果蝇(X dBB X B)与之杂交得F l,从中选取棒眼雌果蝇和正常眼雄果蝇进行杂交,得到F2。
若则说明发生了新的隐性致死突变:若则说明未发生新的隐性致死突变。
32.(20分)刺毛鼠(2n=16)背上有硬棘毛,体浅灰色或沙色,张教授在一个封闭饲养的刺毛鼠繁殖群体中,偶然发现一只无刺雄鼠(浅灰色),全身无棘毛,并终身保留无刺状态。
张教授为了研究无刺小鼠的遗传特性,让这只无刺雄鼠与雌性刺毛鼠交配,结果F1全是刺毛鼠;再让F1刺毛鼠雌雄交配,生产出8只无刺小鼠和25只刺毛鼠,其中无刺小鼠全为雄性。
(1)张教授初步判断:①该雄鼠无刺的原因是种群中基因突变造成,而不是营养不良或其他环境因素造成;②控制无刺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写出张教授作出上述两项判断的理由:判断①的理由;判断②的理由。
(2)小鼠毛色的黄与灰、尾形的弯曲与正常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R、r和T、t控制。
在毛色遗传中,具有某种纯合基因型的合子不能完成胚胎发育。
从鼠群中选择多只基因型相同的雌鼠作母本,多只基因型相同的雄鼠作父本,杂交所得F1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黄毛尾弯曲黄毛尾正常灰毛尾弯曲灰毛尾正常♂2/12 2/12 1/12 1/12♀4/12 0 2/12 0①控制毛色的基因在染色体上,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合子的基因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