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友书脉络图
《乡土中国》整本阅读序列指导(思维导图图+渐进式阅读+深度阅读)

《乡土中国》整本阅读序列指导(思维导图图+渐进式阅读+深度阅读)《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是社会学家费孝通所著的一部研究中国乡土社会特点的学术著作,其中收录的14篇论文,是根据费孝通20世纪40年代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授的“乡村社会学”课程内容整理而成的,曾在当时的《世纪评论》期刊分期连载过。
作者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讲授“乡村社会学”,较为全面地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以“乡土”概念来概括广大农民的生存和生活状态,以“礼治秩序”来概括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治理结构。
在费孝通眼中,“乡土社会”是从“乡土”一点点走向“现代”的。
传统的乡土社会虽然已经基本解体,但这些让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魂”并没有消散,它们仍在方方面面影响着现代中国。
作为中学生,阅读《乡土中国》,可以沿着作者的思路,一窥中国的基层社会,具体了解中国乡村社会的面貌,深入地理解中国乡村文化的特性;可以通过研读文本,学习作者观察社会、透视社会的方法,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可以通过研读文本,学习作者缜密的思维、生动的表达、严密的论证,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
中学生阅读《乡土中国》,不但要读懂这本书,还要通过阅读这一本书来学会如何阅读学术著作,掌握研读学术著作的基本方法,建立阅读学术著作的基本规范。
在梳理传统阅读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学术著作阅读与研讨”的特点,阅读《乡土中国》,建议中学生采取“浏览—略读—精读—研读—重读”五步阅读法。
第一步是浏览。
阅读封面、作者简介,记住本书的作者与书名;阅读目录、前言、后记、内容摘要,大致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对全书进行一目十行的扫描式阅读,大致了解本书的基本结构;跳读部分章节或段落,了解本书的内容体系,用几个关键词语概括本书的内容。
第二步是略读。
快速地通读全书,圈出各篇的核心概念,勾画出各篇的主要观点;结合原文,对文章的核心概念作出解释;结合原文,理解文中的主要观点的含义;找出每章节的关键词语,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全书梗概。
一张亲戚关系思维导图,看完一目了然,不过现在的亲戚关系慢慢的淡了

一张亲戚关系思维导图,看完一目了然,不过现在的亲戚关系慢慢的淡了
一张亲戚关系思维导图,看完一目了然,不过现在的亲戚关系慢慢的淡了,互相之间也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么走动,在路上见面强忍着挤出点笑容打声招呼,虚假的问候几句,各走各的,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就拉倒!你们觉得呢?
红楼梦最全的任务关系图,可以对照书看,更容易看懂

红楼梦最全的任务关系图,可以对照书看,更容易看懂红楼梦关系图:看了后终于明⽩了,⼀本厚厚的书,⼈物众多,关系复杂,但有此⼀篇⽂章你就基本全清楚了……⼗⼆⾦钗:林黛⽟、薛宝钗、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李纨、妙⽟、史湘云、王熙凤、贾巧姐、秦可卿。
⼗⼆丫环:晴雯、麝⽉、袭⼈、鸳鸯、雪雁、紫鹃、碧痕、平⼉、⾹菱、⾦钏、司棋、抱琴。
⼗⼆家⼈:赖⼤、焦⼤、王善保、周瑞、林之孝、乌进孝、包勇、吴贵、吴新登、邓好时、王柱⼉、余信。
⼗⼆⼉:庆⼉、昭⼉、兴⼉、隆⼉、坠⼉、喜⼉、寿⼉、丰⼉、住⼉、⼩舍⼉、李⼗⼉、⽟柱⼉。
⼗⼆贾⽒:贾敬、贾赦、贾政、贾宝⽟、贾琏、贾珍、贾环、贾蓉、贾兰、贾芸、贾蔷、贾芹。
⼗⼆官:琪官、芳官、藕官、蕊官、药官、⽟官、宝官、龄官、茄官、艾官、⾖官、葵官。
七尼:妙⽟、智能、智通、智善、圆信、⼤⾊空、净虚。
七彩:彩屏、彩⼉、彩凤、彩霞、彩鸾、彩明、彩云。
四春: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
四宝:贾宝⽟、甄宝⽟、薛宝钗、薛宝琴。
四薛:薛蟠、薛蝌、薛宝钗、薛宝琴。
四王:王夫⼈、王熙凤、王⼦腾、王仁。
四尤:尤⽼娘、尤⽒、尤⼆姐、尤三姐。
四草辈:贾蓉、贾兰、贾芸、贾芹。
四⽟辈:贾珍、贾琏、贾环、贾瑞。
四⽂辈:贾敬、贾赦、贾政、贾敏。
四代辈:贾代儒、贾代化、贾代修、贾代善。
四烈婢:晴雯、⾦钏、鸳鸯、司棋。
四清客:詹光、单聘仁、程⽇兴、王作梅。
四⽆辜:⽯呆⼦、张华、冯渊、张⾦哥。
四⼩厮:茗烟、扫红、锄药、伴鹤。
四⼩:⼩鹊、⼩红、⼩蝉、⼩舍⼉。
四婆⼦:刘姥姥、马道婆、宋嬷嬷、张妈妈。
四情友:秦锺、蒋⽟菡、柳湘莲、东平王。
四壮客:乌进孝、冷⼦兴、⼭⼦野、⽅椿。
四宦官:载权、夏秉忠、周太监、裘世安。
⽂房四宝:抱琴、司棋、侍画、⼊画。
四珍宝:珍珠、琥珀、玻璃、翡翠。
⼀主三仆:史湘云--翠缕、笑⼉、篆⼉。
贾探春--侍画、翠墨、⼩蝉。
贾宝⽟--茗烟、袭⼈、晴雯。
林黛⽟--紫鹃、雪雁、春纤。
贾惜春--⼊画、彩屏、彩⼉。
《经典国学: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PPT模板思维导图下载

04
告九弟在 京出京情 形
05
寄家银馈 赠贫寒亲 戚
06
说明寄银 馈赠贫寒 亲戚的缘 由
望两弟鉴我苦 1
心,结实用功
梦寐中时时想 2
念堂上老人
3 为母亲失眠担
心
4
操心祖父之病
5 居家惟崇俭可
以长久
意外升官,日 1
夜恐惧修省
2
不肯轻受人惠
3 不靠做官发财
以遗后人
4 受恩深重须尽
忠直言
5 行公事须深谋
京宦生涯
1
修身之道
2
读书之道
3
治家之道
4
为官之道
5
养生之道
只有进德修业两 事靠得住
做个光明磊落、 神钦鬼服之人
遇牢骚欲发之时 当反躬自省
求速效无益,当 在孝悌上用功
日中则昃,月盈 则亏
第一要除骄傲习 气
凡事皆贵专
01
立志真则 何时何地 皆可读书
02
要做到有 志、有识、 有恒
03
能立志则 何事皆可 为
用兵不可受他 2
人牵制
3 与贼相持日久,
最戒浪战
4 须详察地势,
随时制宜
5 凭壕对击应坚
忍不出
人生巅峰
1
修身之道
2
读书之道
3
治家之道
4
用人之道
5
养生之道
01
满招损, 谦受益
02
惟谦谨是 载福之道
03
阅历少则 自诩智识
04
君子应常 存冰渊惴 惴之心
06
宜从畏慎 二字上下 工夫
05
有则改之 无则加勉
《经典国学:曾国藩家 书》
家谱图与家庭治疗ppt课件

家庭关系
• 父母相爱,孩子就会感到安全和自由;当家庭中孩子是 孩子,父母是父母时,爱的运作比较好
• 当父母关系出现问题时,孩子会想办法分担父母的痛苦 来表示关心,他们很难拒绝这个诱惑,会用父母最害 怕的方式来生活--伤害自己;孩子会扮演父母的角色 来给与父母,造成爱的颠倒,让痛苦继续下去
• 对原生家庭未解决的依附,是造成关系发生冲突或困难 的重要原因
人一生有两个家: • 一个是自己出生、成长的家,也就是有父母照
顾的家,叫原生家庭(family of origin); • 另一个是长大成人以后重新建造,你自己“当
家”的家,叫做“再生家庭”( family of procreation)
认识家庭
• 家庭是至少延续三代的自然社会系统 • 家庭的运作方式(规则、沟通方式和协调成
员之间的差距,特别是家庭成员非语言的互 动模式)对于家庭成员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 响 • 家庭成员间靠情感依附和有力、持久的忠诚 连结
认识家庭
• 家庭的适应性: 每个家庭都是处于不断变化的脉络 之中,每个阶段都有一些特定的生活事件触发家 庭做出相应的改变,以突破旧有的模式适应新的挑 战
• 家庭的功能:功能良好的家庭除维持自身系统的生 存之外,也需鼓励成员实现个人的潜力,并在保 护与安全感之下,容许他们拥有探索自我的自由
在家庭治疗中如何绘制并运用 家谱图
什么是家谱图?
家谱图是家谱的一种 ,以图的形式描述家 庭从祖父母到自己三代人的血亲关系和婚 姻关系。
如何绘制家谱图?
• 家谱图的基本符号 • 家谱图的分类 • 绘制家谱图的一般步骤
一、家谱图的基本符号
(出生日期)1913-1990(死亡日期) 男:□ 女:○ ╳=死亡 ◎ 有问题的人(来访者)
史上最全面的中国人亲戚关系图表之欧阳音创编

中国人亲戚关系图表民间称谓,有亲属间的,朋友间的,邻居间的,师徒间的,同事间的,以及生人间的几类。
其中又有长辈、晚辈之别,男性女性之分,直接接触与书面联系时称呼也不一样。
一、对长辈“长幼有序”,为历代人的优良品德。
对长辈的称呼也有约定俗成的规人类的繁衍生息是相通的,各个民族都具有表示家庭成员关系的亲属称谓系统。
亲属称谓指的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族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是基于血亲姻亲基础上的亲属之间相互称呼的名称、叫法。
它是以本人为轴心的确定亲属与本人关系的标志。
汉族的亲戚关系条理例分明尊卑有序:比自己长一辈的称呼有姨父叔伯姑舅,同辈的有兄弟姐妹嫂等等,下一辈有侄甥等等。
中国人由于姻亲而产生的亲戚关系相当庞杂。
其派生出的各种称谓也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特征。
一、家族方面的称谓对自己的父母称父亲母亲(爸妈)。
1、男的自称儿子;女的自称女儿。
2、称别人的父亲、母亲谓令尊尊翁和令堂老堂;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母亲谓家严家父和家慈家母。
3、对自己已故的父亲、母亲称考和妣;对别人称自己已故的父母谓先严先父府君和先慈先母。
4、对于后母称继母,其他如前。
5、对自己的祖父母称祖父祖母(爷爷奶奶)。
男的自称孙或孙儿(孙子);女的自称孙女。
6、称别人的祖父、祖母谓令祖父和令祖母;对别人称自己的祖父、祖母谓家大父和家大母。
7、对自己已故的祖父、祖母称先大父和先大母,或者称王考和王妣。
8、对自己的曾祖父母称曾祖父曾祖母(太爷爷太奶奶)。
男的自称曾孙;女的自称曾孙女。
9、称别人的曾祖父、曾祖母谓令曾祖和令曾祖母;对别人称自己的曾祖父、曾祖母谓家曾祖和家曾祖母。
10、对自己曾祖父母的父母称高祖父和高祖母,男的自称元(玄)孙;女的自称元(玄)孙女。
11、对父亲的兄嫂称伯父伯母(大爷大娘),对父亲的弟弟、弟媳称叔父叔母(叔叔婶婶)。
男的自称侄;女的自称侄女。
对父亲的姐妹、姐夫妹夫称姑姑、姑夫。
12、称别人的伯父母、叔父母谓令伯令叔令伯母令叔母;对别人称自己的伯父母、叔父母谓家伯家叔家伯母家叔母。
《 文人画的真性 系列丛书 套装全16册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04
澹若秋江影:陈道复 画的“幻”境
05
道在戏谑:徐渭的 “墨戏”
06 别无归处是归处:吴 镇的“渔父”画题
目录
07 浑沌里放出光明:黄 公望的浑朴画风
08
源上桃花无处无:倪 瓒的空间创造
09 总在微茫惨淡处:恽 寿平绘画的“乱”相
010
忽有山河大地:龚贤 笔下的“荒原”
011
十指间的娉婷:陈洪 绶的高古画境
总在微茫惨淡处:恽寿平绘画 的“乱”相
01
总序
02
引言
04
二、眇眇 愁思
06
结语
03
一、荒寒 意象
05
三、乱中 妍雅
忽有山河大地:龚贤笔下的 “荒原”
01
总序
02
引言
03
一、忽有 山河大地04Fra bibliotek二、为何 总是荒原
06
四、有新 意的“画 士”说
05
三、有生 命的笔墨
十指间的娉婷:陈洪绶的高古 画境
总序 引言
一、“高古”的 概念
二、醒石
三、味象 四、缥香
五、寒沽 结语
四天无遮:董其昌画的空相
01
总序
02
引言
04
二、无法 可说
06
四、无纵 横气
03
一、真性 惟空
05
三、懒写 名山
六、气韵不可学
五、放大光明
结语
一枝瘦骨写空山:金农画的金 石气
01
总序
02
引言
04
二、参悟 净因
06
结语
03
一、把玩 金石
05
三、管领 冷香
江花随我开:石涛绘画的“躁”
《十指意气 数行好书》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书家苏轼
十指意气,数行好书 ——读 王铎行书手卷《...
曲阜汉鲁国故城遗址出土陶文 的刻制方法
东魏的平宽书风 ——闾详墓 志
从未中断的脉络 ——《慕容 纂墓志》
北齐复古书风的意义 ——李 宁墓志
亦须悟得隶法 ——北齐《宋 休墓志》
延续中的书法 ——从北周 《朱绪墓志》说起
赖得此志楷法传 ——张旭书 《严 数行好 书》
思维导图PPT模板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数行
出土
书法
意气
鲁国
图谱
遗址
墓志
书法史
好书 学书者
陶文
书风
刻制
横向
故城
诗
群体
严仁
目录
01 仪凤元年《金刚般若 波罗蜜经》文书学研 究
02 书家苏轼
十指意气,数行好
03 书 ——读王铎行书 手卷《...
010
赖得此志楷法传 — —张旭书《严仁墓志》
012 后记
新碑帖的发现和出土,不仅改变书法史的阐述方式与角度,使得每一个时代的书法史图谱更为详实而可靠; 而且对于更广大的学书者群体,将引起具体的技法反思与推进,在取法的横向选择与纵向的书风参照上,提供前 所未有的可能。
仪凤元年《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文书学研究
谁能待之 篆止于斯 ——李阳 冰《拪先茔记...
后记
读书笔记
谢谢观看
04 曲阜汉鲁国故城遗址 出土陶文的刻制方法
05
东魏的平宽书风 — —闾详墓志
06 从未中断的脉络 — —《慕容纂墓志》
目录
07 北齐复古书风的意 义 ——李宁墓志
08
亦须悟得隶法 —— 北齐《宋休墓志》
延续中的书法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2:知此而教诫修善
如是知成罪恶后,当撑三福之明灯,独自趋入日月光,无法遣除之暗处。
1:说 厌
1:略说
屡屡造罪之众生,复合黑绳极烧热,众合号叫无间等,诸地狱中恒受苦。
明出 离
有被压榨如芝麻,另有碎成如细粉,有者以锯锯割之,有以难忍利斧劈。
6:
智慧 2:广说正念等
智慧
2:真实宣说具智
慧之道
2:真实之道
产生 忍之情 3:思维比喻 于此一日中感受,三百短矛猛刺苦,彼较地狱最微苦,难忍之分亦不及。
之理 3:思维感受长短
如是剧苦极难耐,百具胝年亲感受,乃至恶业未穷尽,期间必定不离命。
思 维 轮 回 过 患
2:宣 说痛 苦巨
1:当知轮回 乃痛苦之自 性
2:旁生之 苦
大之
理
3:饿鬼之
苦
2:教戒断除彼因 1:总痛苦 2:散居旁生别苦 1:略说
离染 一
污品 切
3:修
之理
学道
之本 2:别
体— 说慧
—三 学
学
轮 回 之 方 法 — —
2: 广说
1: 地狱 之苦
2: 广说
1: 当知 痛苦
有于沸腾溶液中,灌注炽烧之铜汁,有被炽燃铁戈刺,周身缠绕利荆棘,
1:真实痛苦
有被铁齿之猛犬,撕扯双手仰向天,利喙飞禽尖爪鸦,持执身已不由己。
有以各种昆虫类,万数黒绳蜂触食,遍体鳞伤实难忍,辗转反侧出哀号。
有者置于火烬堆,不断被焚口亦张,有于铁制巨锅中,身成小团被烹调。
2: 1:思维生时
诸作罪业之恶人,断气受苦存活时,闻诸地狱无量苦,毫不生畏如金刚。
思维 2:思维 1:总思维 即便见闻地狱图,忆念读诵或造形,亦能生起怖畏心,何况更受异熟果。
何故 生而难 2:别思维 所有一切安乐中,灭尽三有堪乐王,如是一切痛苦中,无间狱苦最难忍。
4:以比喻说明不放逸之利益
何者昔日极放逸,尔后行为倍谨慎,如月离云极绚丽,难陀指鬘见乐同。
1:教诫断除嗔恨之因
如是无等忍苦行,汝莫令嗔有机乘,断嗔获得不退果,此乃佛陀亲口说。
3: 2:断除怀恨之果
我为此人相责骂,殴打击败夺吾财,耿耿于怀起冲突,断除怀恨即安眠。
安忍 3:旁述心之特点
当知心如于水面,土石之上绘图画,其中具惑如初者,诸求胜法如末者。
1:名义
亲友书
2:译礼
顶礼文殊童子
1: 1: 以立誓句劝勉闻者
为令堪德善妙者,希福我依佛尊说,稍许集成圣梵音,汝当恭敬而谛听。
初 2:以谦虚方式 1:以词句而谦虚
佛像纵然以木雕,无论如何智者供,如是我诗虽拙劣,依妙法说勿轻蔑。
善 教诫理当听受 2:以意义而谦虚
于大能仁之众教,王汝虽先已精通,犹如石灰依月光,岂非较前更美妙?
1:对治
1:
1:断除 违品散
2:断除世间八法 之散乱
2:所断
1:真实对治 2:宣说具对治之功德与不具对治之过患 1:教诫断除真实世间八法 2: 1:真实宣说
为见胜义于诸法,如理作意而修习,与之相同具功德,他法少许亦无有。 族貌闻虽具全士,然离慧戒非受敬,何者具此二功德,彼无他德亦应供。 知世法者得与失,乐忧美言与恶语,赞毁世间此八法,非我意境当平息。 汝为沙门婆罗门,师客父母王妃眷,亦不应造诸最业,地狱异熟他不分。
1:教诫防护根门不贪他女人
切莫眼瞧他妻室,若睹亦随其年龄,作母女儿姊妹想,若贪真观不净性。
1:以转变内想之 2:教诫护根门防止其他欲妙
当如闻子宝藏命,守护动摇之内心,犹如猛兽毒刀刃,怨敌烈火厌欲乐。
1:断除对境之散 方式禁护根门 3:未护根门之过患
一切欲妙生祸殃,佛说如同木鳖果,世间人以其铁镣,缚轮回狱当断彼。
1:宣说道之本体七觉支
正念择法及精进,心喜轻安及等持,等舍此七谓觉支,证得涅槃之善资。
2: 说明 善入 清净 品之 理
2: 实 修 因
1: 宣说 见道
之
道 谛
2: 宣说
2:宣 1:略说
说别
1:宣说所净颠倒趋入实相之未授记见
相与
2:
寂止 2:广说
说现
4: 1:国政不可信赖之理
帝释堪称世间供,以业感召亦堕地,纵然曾为轮转王,于轮回中复成仆。
似快 1:不可信赖 高低 2:悦意友伴不可信赖之理
纵然长期于天界,享用婀娜之天女,复堕地狱遭碎断,感受极难忍受苦。
乐不 之理
不定 3:美妙住处不可信赖之理
长久居于山王巅,随足起伏极惬意,复沦煻煨尸粪泥,同熏难忍之苦味。
2:感受时间
连续不断受痛苦,有为所造罪业索,紧紧束缚之众生,五千或万年不死。
2:苦因
如是一切诸饿鬼,一味获得种种苦,彼因爱财如命士,非圣吝啬佛所说。
4: 1:略说
天人 之苦
2:广说
天界虽具大安乐,死堕痛苦大于彼,如是思维高尚士,不贪终尽之天趣。 身色变得极丑陋,花鬘枯萎不喜座,衣染污垢身体上,前所未有汗汁流。 天境天人已出现,天界死堕之五相,犹如地上临终者,所示一切之死兆。 由天界中死堕者,设若善根毫无余,后不自主而投生,旁生饿鬼地狱处。
1:略说
智者于此求不得,病老死等众多苦,根源轮回当生厌,亦应倾听彼过患。
1:亲怨不定故不可信赖之理
父转成子母成妻,怨敌复次成亲友,是故流转轮回者,无有少许确定性。
2:无有满足故不可信赖之理
每一众生所饮乳,胜过四大海洋水,今仍流转投异生,未来所饮更过彼。
1:宣
3:后际不定故不可信赖之理
过去每世所遗骨,堆积一处超山王,地土抟成枣核丸,其量不及为母数。
乱
4:佛陀赞叹护根门
知伏六根诸对境,恒时动摇不稳固,沙场胜敌此二者,初诸智者真勇士。
2:以知对境之法 1:了知欲界主要贪欲之女身而断贪
当观少女身背后,臭气显露九孔门,如肮脏器难填满,皮饰遮掩亦不净。
相方式而断除贪 2:了知总贪欲之理而断贪
如麻风病虫蠕动,为得乐受皆依火,非但不息苦更增,当知贪欲与彼同。
3: 后行
1:总说 1:宣说善恶轻重 弃恶从 2:教诫具足对治不善之广大善法 2:尤其断除等持障之法
恒贪不具对治法,功德主田之事生,五种善恶更为重,故当精勤行大善。 数两盐转少水味,非能改变恒河水,如是当知微小罪,无法摧毁大善根。 掉举后悔与害心,昏睡贪欲及怀疑,当知此等五种障,乃夺善财之盗匪。
1:略说信等五 1:宣说应取之信等
可信 赖之
故不 可信
4:安乐行境不可信赖之理
与诸天女相倚喜,美丽乐园共嬉戏,复将为诸剑叶林,斩断手足与耳鼻。 或入曼陀妙池沼,天女金花艳彩容,舍身步入无滩河,炽门难挡受热浪。
理
赖之 5:丰厚受用不可信赖之理
欲天界中大乐者,梵天离贪得安乐,复成无间狱火薪,不断感受痛苦也。
理 6:庄严威光不可信赖之理
获生日月自身光,照耀一切世间界,死后复至黑暗处,伸展自手亦不见。
1:宣说增上 1:略说随念所信之对境——佛陀等六者
如来殷切而告言:佛陀妙法与僧众,施戒天尊六随念,各功德资常忆念。
生与决定胜道 2:广 1:随念天尊
身语意门当常依,奉行十种善业道,杜绝一切醇美酒,欢喜贤妙之维生。
之基础——信 述后 2:随念布施
知财动摇无实质,如理施比丘梵志,亲朋贫者为他世,施外无余胜亲友。
乱
2:断除贪食
了知饮食如良药,无有贪嗔而享用,非为骄横体健朗,唯一为使身生存。
3:断除贪眠
贤明君主勤度过,白昼上夜及下夜,睡时亦非徒无果,于中夜具正念眠。
2:修行同品四无量
恒常真实而修持,慈悲喜舍四无量,纵然未证正等觉,亦得梵天无量乐。
2:正行——教戒修四禅
以断欲行喜乐苦,四种禅定次第生,梵天光明遍净天,广果天之四天界。
5:非天之苦
非天嗔恨天褔故,心中生起大痛苦,虽具智慧以趣障,无法现见真实谛。
2:知后为避 1:需避免转生之理由
轮回自性即如此,天人地狱饿鬼畜,生于何趣皆不妙,当知乃为多害器。
免转精勤趋入涅槃果,无余比此更重要。
1:当诚信解脱果
以戒定慧趣涅槃,寂灭调柔无垢染,无有穷尽无老死,得离四大日月果。
2:道之顺缘——精进
解脱依赖于自己,他人不能作助伴,具足广闻戒定者,应当精勤修四谛。
1:总说三学
理当恒常勤修学,殊胜戒律及慧定,二百五十余分戒,真实摄此三学中。
1:略说
自在忆念所属身,如来所示一捷径,彼当策励勤守护,丧失正念诸法亡。
2:
中
3: 论 义
善 论 义
2:道之本体
2:广 说
1:
厌
离
此 生 之
1:对治之功德 2:未对治之过患
佛说一切财产中,知足乃为最殊胜,是故应当常知足,知足无财真富翁。 智者痛苦如财多,少欲之人非如是,一切龙王头数目,所生痛苦如是多。
4:断除受用之散 1:断除贪妻
1:应舍 2:应取
性如联敌刽子手,轻凌夫君如恶女,微财不放如盗匪,当弃此等三妇人。 随顺自己如姊妹,情投意合若挚友,仁爱自己似慈母,听从如仆敬若神。
加行 乱
教诫 2:需断彼之理
有者所造诸罪业,纵未即时如刀砍,然死降临头上时,罪业之果必现前。
5:
1:总说财物取舍之分类
佛说信心与持戒,多闻布施净知惭,有愧智慧圣七财,知余财物无实义。
禅定
3:断除财物之散 2:别说断除无义琐事
赌博以及看聚会,懒惰依附恶劣友,饮酒夜晚入村落,断毁名誉之六法。
乱
3:能断之对治
2: 广说
方
法
1:思 维寿 命无 常
2:思 维暇 满难 得
1:思维死期不定而修无常 2:思维必死无疑而修无常 3:思维他理而修无常 4:此等之摄义 1:总说转生 1:宣说转生为人难得之理 普通人生难 2:谴责依此人身造罪 2:别说具四 1:总说四轮 轮之人身 2:分说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