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9年高考真题地理试题(解析版)

合集下载

2019年高考真题地理江苏卷解析版

2019年高考真题地理江苏卷解析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高考(2019·江苏高考·T1-2)雾灵山位于北京与承德交界处,海拔2 118米,素有“京东第一峰”的美称,是观赏日出和日落的理想之地。

下表为“雾灵山部分日期的日出和日落时刻表”。

据此回答1、2题。

日期日出时刻日落时刻①7:32 17:08②6:31 18:15③4:45 19:39④7:22 16:491.四个日期中,太阳直射点最靠近赤道的是( )A.①B.②C.③D.④2.一游客于7月某日去雾灵山旅游,当日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是( )【解析】1选B,2选B。

第1题,当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昼夜等分,昼长为12个小时,当太阳直射点最靠近赤道的时候,地球上的昼长应当接近12个小时,因此可以计算四个日期的昼长时间,最接近12个小时的即为太阳直射点最靠近赤道的日期。

①昼长为9小时36分,②昼长为11小时44分,③昼长为14小时54分,④昼长为9小时27分。

第2题,雾灵山位于北半球,7月是北半球夏季,北半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排除C、D。

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大于12个小时,因此正确答案选B,本题容易错选A,注意昼长大于12个小时,在该图当中,太阳在正午的时候一定要越过地球的中心点,即位于中心点偏南方向。

(2019·江苏高考·T3-4)下图为某次地质野外考察时拍摄的照片。

照片中界面M之上的“甲”是一水平岩层,界面M之下的“乙”是一向斜,“丙”是地表沟谷,N是岩层层面。

读图完成3、4题。

3.界面M反映的地质含义不同于N的是( )A.沉积物变化B.古气候变化C.古环境变化D.构造运动变化4.该区域( )A.甲抬升前持续接受沉积B.乙形成时代晚于甲岩层C.乙形成后经历长期侵蚀D.丙是背斜受侵蚀的结果【解析】3选D,4选C。

第3题,由材料和图片可知,M上部的岩层是水平的,M下部的岩层是弯曲的,因此M表达的地质意义和N不同就在于弯曲岩层经过地壳的挤压形成了褶皱,而上部的岩层主要以外力作用为主,如沉积作用,因此水平方向的岩层是没有经过挤压作用的;无法看出古气候的变化和古环境的变化,通过岩层的顺序只可以判断地壳运动的变化,而沉积物的变化也无法判断。

2019年高考地理江苏卷(附答案与解析)

2019年高考地理江苏卷(附答案与解析)

2019年高考地理江苏卷(附答案与解析)-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2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省)地 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雾灵山位于北京与承德交界处,海拔2118米,素有“京东第一峰”的美称,是观赏日出和日落的理想之地。

表1为“雾灵山部分日期的日出和日落时刻表”。

据此回答1-2题。

1.四个日期中,太阳直射点最靠近赤道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2.一游客于7月某日去雾灵山旅游,当日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是( )ABCD图1为某次地质野外考察时拍摄的照片。

照片中界面M 之上的“甲”是一水平岩层,界面M 之下的“乙”是一向斜,“丙”是地表沟谷,N 是岩层层面。

读图回答3-4题。

图13.界面M 反映的地质含义不同于N 的是 ( ) A.沉积物变化 B.古气候变化 C.古环境变化 D.构造运动变化4.该区域 ( ) A.甲抬升前持续接受沉积 B.乙形成时代晚于甲岩层 C.乙形成后经历长期侵蚀 D.丙是背斜受侵蚀的结果 图2为“某地地形与甲地建筑物布局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在--------------------此--------------------卷--------------------上--------------------答--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图25.与乙地相比,将建筑物布局在甲地主要考虑的因素是()A.地形B.水源C.植被D.坡向6.与甲地地形平整方式相符的剖面是()A B C D图3为“某月19日18时澳大利亚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地理 (江苏卷) 解析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地理 (江苏卷) 解析版
【8题详解】
①地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有第一题可知,此时为澳大利亚夏季,因此天高云淡,气候比较干燥,②为澳大利亚内陆沙漠地区气候干热,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因此多无风天气,B错误。根据等压线数值变化规律,③地区近海为低压,因此该地主要刮南风,并且为离岸风,由陆地吹响海洋,不可能有暴雨,水气较少。④地陆地为低压,因此刮北风,为迎岸风,气候比较凉爽,正确答案选A,B C D错误。
【4题详解】
岩层位于下方的先沉积,位于上方的后沉积,因此乙形成的时代要早于甲岩层。B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乙的岩层覆盖相对密集,外表有明显的侵蚀痕迹,而且最上部的岩层并不是连续的,因此乙形成之后,经历了长期的侵蚀过程。C正确。甲是水平岩层和弯曲岩层分界面,因此甲在抬升之前经历了外力作用的侵蚀,形成了剥蚀面,因此并不是持续地接受沉积,A错误。丙是地表的沟谷,而且此处不一定是背斜,有可能只是单纯地表受到流水的侵蚀而形成,也有可能是由于内力作用发生断裂而形成的沟谷。无法判断其形成,D错误。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四个日期中,太阳直射点最靠近赤道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2.一游客于7月某日去雾灵山旅游,当日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是
A. B.
C. D.
【答案】1. B 2. B
【解析】
【分析】
考查地球运动相关知识。昼夜长短变化以及日出日落方向的变化。难度较小。
【1题详解】
当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昼夜等分,昼长为12个小时,当太阳直射点最靠近赤道的时候,地球上的点昼长应当接近12个小时,因此可以计算四个日期的昼长时间,最接近12小时的即为太阳直射点最靠近赤道的日期。①昼长为9小时36分,②昼长为11小时44分,③昼长为14小时54分,④昼长为9小时27分,因此正确答案选B。

2019年高考真题地理(江苏卷含答案)

2019年高考真题地理(江苏卷含答案)

年高考江苏卷地理试题一、选择题(共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计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雾灵山位于北京与承德交界处,海拔米,素有“京东第一峰”的美称,是观赏日出和日落的理想之地。

表为“雾灵山部分日期的日出和日落时刻表”。

据此回答题。

表日期日出时刻日落时刻①::②::③::④::.四个日期中,太阳直射点最靠近赤道的是.①.②.③.④.一游客于月某日去雾灵山旅游,当日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是图为某次地质野外考察时拍摄的照片。

照片中界面之上的“甲”是一水平岩层,界面之下的“乙”是一向斜,“丙”是地表沟谷,是岩层层面。

读图回答题。

.界面反映的地质含义不同于的是.沉积物变化.古气候变化.古环境变化.构造运动变化.该区域.甲抬升前持续接受沉积.乙形成时代晚于甲岩层.乙形成后经历长期侵蚀.丙是背斜受侵蚀的结果图为“某地地形与甲地建筑物布局示意图”。

读图回答题。

.与乙地相比,将建筑物布局在甲地主要考虑的因素是.地形.水源.植被.坡向.与甲地地形平整方式相符的剖面是图为“某月日时澳大利亚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题。

.该月最可能是.月.月.月.月.此时,澳大利亚.①地天高云淡.②地干热风大.③地南风暴雨.④地北风酷热图为“我国某城市不同年份各年龄段人口数量占比图”。

读图回答题。

.与年相比,年该城市.人口总数减少.老龄化加剧.平均年龄减小.劳动力增多.影响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自然增长.医疗水平.机械增长.生育观念城市不透水面是指阻止水分下渗到土壤的城市人工地面。

图为“某城市不同年份不透水面比例分布图”。

读图回答题。

.年到年间,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区域距市中心.千米.千米.千米.千米.不透水面的增加可能导致该城市①地下水位上升②地表气温升高③生物多样性增加④地表径流增多.①②.①③.②④.③④图为“华东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城市大气和多年平均浓度日变化曲线图”。

2019江苏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2019江苏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2019年3月3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中,要求收缩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强体。下图为“某市人口与支柱产业变化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该城市收缩的主要原因有
A.环境恶化B.交通拥堵
C.资源枯竭D.产业萎缩
24.面对城市收缩,该市宜采取的措施有
A.优化产业结构B.加快工业化进程
A.完善交通网络B.做强能源产业
C.改善环境质量D.增加就业岗位
下图为“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分布和年输沙量比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与多年平均输沙量相比,1987~2015年潼关站输沙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其以上流域
①引水灌溉,减少泥沙下泄
②削山平地,减小坡面径流
③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流失
④气候变暖,降低暴雨强度
(3)说明7月份阿拉伯海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特征。
(4)乙海区可能出现的最主要的海洋环境问题是_______,其危害有_______。
31.某县地处平原,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下图为“某县城区规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市道路网络类型为_______,对城市交通的影响有_______。
A.地形B.水源
C.植被D.坡向
6.与甲地地形平整方式相符的剖面是
A. B.
C. D.
下图为“某月19日18时澳大利亚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该月最可能是
A.3月B.6月
C.8月D.10月
8.此时,澳大利亚
A.①地天高云淡B.②地干热风大
C.③地南风暴雨D.④地北风酷热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不同年份各年龄段人口数量占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1989年到2015年间,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区域距市中心

江苏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江苏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C.植被D.坡向
6.与甲地地形平坦方式符合的剖面是
A.B.
C.D.
【答案】5. D6. B
【分析】
观察通视问题以及等高线的应用。 观察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剖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难度一般。
【5题详解】
甲乙两地分别布局在河流沟谷双侧的山坡上,与乙地对比,将建筑物坐落在甲处,考虑的有
可能是坡向问题。 甲面朝太阳方向, 处于阳坡,采光较好,而乙地处于背向太阳方向的阴坡,采光较差,正确答案选择D。两者地形相差不大,都位于山脊有必定坡度,并且都凑近水源
C.机械增添
【答案】9. D
【分析】
10. C
B.医疗水平
D.生育观点
观察人口年纪结构的变化。 观察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判断、 剖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度一般。【9题详解】
该图表示的是不一样年纪段人口数目的占比而非人口的数目, 所以没法判断人口总数的增添或减少A错误。人口老龄化指的是60岁以上人口大于10%,65岁以上人口大于7% 2016年
读图达成下边小题。
3.界面M反应的地质含义不一样于N的是
A.堆积物变化
C.古环境变化
B.古天气变化
D.结构运动变化
4.该地区
A.甲抬升前连续接受堆积
C.乙形成后经历长久侵害
B.乙形成时代晚于甲岩层
D.丙是背斜受侵害的结果
【分析】
观察地壳运动有关知识。观察学生利用所需信息解读资料和图文的能力。难度一般。【3题详解】
13.两地区的城市大气PM2.5浓度一般在10时此后降落,其主要原由是
A.户外活动减少,利于污染物沉降
B.降水频次增添,有利于空气净化
C.热岛效应增强,利于污染物扩散
D.汽车流量减少,尾气排放量减少

2019年江苏高考地理试题答案解析

2019年江苏高考地理试题答案解析

B. 乙形成时代晚于甲岩层
C. 乙形成后经历长期侵蚀
D. 丙是背斜受侵蚀的结果
【答案】3. D 4. C
考查地壳运动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利用所需信息解读材料和图文的能力。难度一般。
【3 解析】
有材料和图片可知,M 上部的岩层是水平的,M 下部的岩层是弯曲的,因此 M 表达的地质意
义和 N 不同的就在于弯曲岩层经过地壳的挤压形成了褶皱,而上部的岩层主要以外力作用为
下图为某次地质野外考察时拍摄的照片。照片中界面 M 之上的“甲”是一水平岩层,界 面 M 之下的“乙”是一向斜,“丙”是地表沟谷,N 是岩层层面。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界面 M 反映的地质含义不同于 N 的是 A. 沉积物变化 C. 古环境变化 4. 该区域
B. 古气候变化 D. 构造运动变化
A. 甲抬升前持续接受沉积
下图为“某地地形与甲地建筑物布局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与乙地相比,将建筑物布局在甲地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 地形
B. 水源
C. 植被
D. 坡向
6. 与甲地地形平整方式相符的剖面是
A.
B.
C.
D.
【答案】5. D 6. B 考查通视问题以及等高线的应用。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难度一般。 【5 解析】 甲乙两地分别布局在河流沟谷两侧的山坡上,与乙地相比,将建筑物坐落在甲处,考虑的有 可能是坡向问题。甲面朝太阳方向,处于阳坡,采光较好,而乙地处于背向太阳方向的阴坡, 采光较差,正确答案选择 D。二者地形相差不大,都位于山脊有一定坡度,并且都靠近水源 和植被,因此 ABC 错误。 【6 解析】 改造之后的等高线和原先的等高线相比,要看三处变化:靠近 N 一侧,也就是建筑物海拔相 对高的一侧,改造后的等高线相对原来的等高线变得更加密集,而在建筑物海拔相对低处变 得稀疏,高密低疏则先陡坡再缓陂。靠近 M 一侧,等高线又变得密集,因此变化后的地形剖 面图应当是先陡坡再缓坡再陡坡,地势整体下降,正确答案选择 B。M 与 N 之间无法通视, 既有坡度阻挡,也有房屋阻挡。选项 C 错误。

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地理(江苏卷参考版)【含答案及解析】

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地理(江苏卷参考版)【含答案及解析】

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地理(江苏卷参考版)【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中国山水画家多师法自然 , 其作品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图 1 为我国四幅山水画作品。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 画中描绘江南丘陵景观的是A .①____________________B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 .⑤2. 画③ 中描绘的地貌类型形成原因是A .冰川作用、风力作用B .流水作用、冰川作用C .风力作用、流水作用D .生物作用、流水作用2. 5 月初 , 几位“ 驴友”到我国东南部某山区旅游。

图 2 为该山区地形示意图 , 图中① —⑥处为露营和观景的备选地点。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 最适宜作为露营地的是A .①____________________B .②____________________C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 .④2. 最适宜观日出的地点是A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④____________________C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 .⑥3. 2016 年 1 月 24 日 , 一股强大的寒潮影响我国。

图 3 为该日 8 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 此时我国A .各地均受强大高压脊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北方普遍降温降雪C .三亚风力大于昆明D .北京、上海风向基本相同2. 该日上海气温比成都低的原因是A .无高大山脉阻挡 , 受寒潮影响大____________________B .濒临海洋 , 受到海洋影响C .纬度更高 , 正午太阳高度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 .冷锋过境 , 降温明显4. 图 4 为某流域森林火灾后第 1 年、第 6 年两次相同降雨条件下河流流量过程线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
江苏省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地理试题
(解析版)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雾灵山位于北京与承德交界处,海拔2118米,素有“京东第一峰”的美称,是观赏日出和日落的理想之地。

下表为“雾灵山部分日期的日出和日落时刻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四个日期中,太阳直射点最靠近赤道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 一游客于7月某日去雾灵山旅游,当日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是
A. B.
C. D.
【答案】1. B 2. B
【解析】
【分析】
考查地球运动相关知识。

昼夜长短变化以及日出日落方向的变化。

难度较小。

【1题详解】
当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昼夜等分,昼长为12个小时,当太阳直射点最靠近赤道的时候,地球上的点昼长应当接近12个小时,因此可以计算四个日期的昼长时间,最接近12小时的即为太阳直射点最靠近赤道的日期。

①昼长为9小时36分,②昼长为11小时44分,③昼长为14小时54分,④昼长为9小时27分,因此正确答案选B。

【2题详解】
雾灵山位于北半球,七月份是北半球夏季,北半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排除C、D。

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大于12个小时,因此正确答案选B,本题容易错选A,注意昼长大于12个小时,在该图当中,太阳在正午的时候一定要越过地球的中心点,即位于中心点偏南方向。

【点睛】太阳直射南半球,除极点外,全球日落西南日出东南,直射北半球,全球日落西北日出东北。

下图为某次地质野外考察时拍摄的照片。

照片中界面M之上的“甲”是一水平岩层,界面M之下的“乙”是一向斜,“丙”是地表沟谷,N是岩层层面。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