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概论总复习
机械制造考试复习重点

一、车削外圆的切削速度计算公式:1000nd v w c π=w d ---待加工表面直径(mm )n---工件转速(r/s 或r/mm )二、切削用量三要素及选用原则:1、 切削速度c v2、进给量f3、背吃刀量(切削深度)a p2、 选用原则:在机床、工件、刀具强度和工艺系统刚度允许的条件下,首先选择尽可能大的背吃刀量a p 其次根据加工条件和要求选用所允许的最大进给量f ,最后再根据刀具的使用寿命要求选择或计算合理的切削速度。
三、 刀具标注后角的概念及其作用1、 概念:指在正交平面内度量的后刀面和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2、 作用:增大后角能减小后刀面与过渡表面之间的摩擦,还可以减小切削刃圆弧半径,使人口锋利;后角过大会减小切削刃强度和散热能力;工件材料的强度、硬度越大,后角越应取小值。
四、金属的切削过程 :通过刀具把被切金属层变为切屑的过程:挤压、滑移、挤裂、切离四个阶段五、 切削变形系数1、 厚度变形系数:Dch h h h =ξ 2、长度变形系数:ch c l l l =ξ (切屑厚度ch h >切削层公称厚度h D ,切屑长度l ch <切削长度l c )六、 切削不同材料时切屑类型1、 带状切屑:较高的切削速度、较小的切削厚度和较大前角,切削塑性较好的金属材料2、 节状切屑:较低的切削速度、较大的切削厚度和较小前角,切削中等硬度的弹塑性材3、 单元切屑:低的切削速度、大的切削厚度和小前角,切削中等硬度的弹塑性材和塑性较差的材料。
4、崩碎切屑:脆性材料七、积屑瘤1、概念:在切削塑性金属材料时,经常在前刀面上靠刃口处粘结一块很硬的金属楔块,这个金属楔块称为积屑瘤2、特点(1易破裂脱落及再生成,不稳定(2硬度很高,工件材料硬度的2到3倍(3轮廓不规则3、控制积屑瘤产生的措施(1避开容易产生积屑瘤的切削速度范围(2)降低材料塑性(3合理使用切削液(4增大刀具前角八、切削用量三要素对切削力的影响:(1背吃刀量和进给量 背吃刀量a p 或进给量f 增大,切削力增大。
机械工程概论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一). 机械的基本概况1、机构:由两个以上的构件通过活动连接以实现规定运动的组合体,其各组成部分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对运动用来传递、转换运动和动力,或实现某种特定的运动2、机器: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机构组成,具有确定机械运动并完成一定有用工作过程的装置3 、机械:机构和机器的总称4、机构和机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5、机构:传递、转换运动与动力实现某种特定的运动6、机器:具有确定机械运动、转换机械能、完成一定有用工作过程7、零件:组成机械不可拆的基本单元;专用零件8、构件:在机构中组成机构彼此间具有一定相对运动关系的基本单元9 、部件:机械的一部分,为可以完成同一功能而在结构上连接在一起、能协同工作的零件的组合体10 、机械、机器、机构、构件、零件之间的关系11 、机械的特征及种类12 、制造业和机械工业. 机械工程的涵义机械工程的工作内容(按工作性质划分)1、建立和发展能直接应用于机械工程的工程理论基础2、研究、设计和发展新的机械产品3、机械产品的生产4、机械制造企业的经营和管理5、机械产品的应用6、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过度耗费问题及其处理措施三.机械工程发展1、社会发展与机械工程第一次革命:大约200 万年前,学会了用木棍和石块等天然工具,并锻炼了大脑和手指第二次革命:大约50 万年前,学会了制造和使用简单的木制和石制工具,继而发现了火第三次革命:大约15000 年前,制作和使用简单机械,开始了农耕与畜牧第四次革命:1750 年到1850 年之间,瓦特第一台蒸汽机第五次革命:计算机的发明导致了一场现代工业革命。
智能机械开始应用,计算机正在改变人类的传统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2、机械工程发展史a. 古代机械史(ancient history of machinery ,〜1750年)机械始于工具b. 近代机械工程史(modern history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用生产能力大和产品质量高的大机器取代手工工具和简陋机械。
机械制造技术复习总结

机械制造技术复习总结机械制造技术复习总结#产品的制造是物料流,能量流,信息流的过程。
#企业组织产品的生产可以有以下几种模式:1生产全部零部件,组装机器2生产一部分关#键零件,进行整机转配,其余零部件由其它企业供应3完全不生产零部件,只负责设计和销售。
#零件(毛坯)的制造工艺方法:1材料成形工艺(△M=0):铸造,锻压,粉末冶金等。
2材料去除工艺:切屑加工,磨削加工,特种加工。
3材料累积工艺:连接与装配,电铸电镀加工,快速成形。
#卧式车床完成多种加工:各种轴类,套类和盘类等零件的回转表面:如车外圆,镗孔,车锥面,车成形面,切断等。
车端面,车螺纹,还能钻孔,铰孔,攻丝,滚花。
#万能升降式铣床:各州平面,沟槽,键槽,T形槽,V形槽,燕尾槽,螺纹,螺旋槽以及齿轮,链轮,花键轴等各种成形表面,用锯片铣刀还可以切断。
#齿轮加工机床:主要有滚齿机,插齿机,递齿机,珩齿机,磨齿机,刨齿机。
#切削工程中,三个变化的表面:待加工表面,过度表面,已加工表面。
#切削用量三要素: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
切削层参数:切削层公称厚度,切削层公称宽度,切削层公称横截面积。
#刀具材料应具备的性能:足够的硬度和耐磨性,足够的强度和韧度,足够的热硬性,良好的工艺性,经济性。
#车刀切削部分的构成(三面两刃一刀):前刀面,主后刀面,副后刀面,主切削刃,副切削刃,刀尖。
#正交平面参考系:基面:指过主切削刃选定点,并垂直于改点切削速度方向的平面。
车刀的基面可理解为平行刀具底面的平面。
切削平面:过主切削刃选定点,与主切削刃相切,并垂直于该点基面的平面。
正交平面:过主切削刃选点点,同时垂直于基面与切削平面的平面。
#刀具安装高度对工作角度的影响。
横向进给对工作角度的影响,工作前脚增大,后角减小。
纵向进给对工作角度的影响,工作前脚增大,后角减小。
#夹具的组成:定位元件,加紧装置,对刀及导向装置,夹详细,其他装置或元件。
#六点原则:实际应用中,通常用一个支承点(接触面积很小的支承钉)限制工件的一个自由度,用空间合理布置的六个支承点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是工件的位置完全确定。
机械制造复习要点

第1讲机械制造概论复习思考题1、掌握工序、工步、安装、工位、走刀的概念,会划分工序、工步、走刀、安装等。
2、掌握生产纲领、生产类型的概念,掌握不同生产类型的特点。
3、掌握零件表面发生线的形成方法及所需的运动数目。
掌握表面成形运动的分类。
4、掌握切削用量要素和切削层参数的概念。
5、掌握车削、铣削、刨削、磨削、钻削、铰削、镗削等加工方法的特点、所能达到的精度等级和表面粗糙度值。
6、掌握顺铣、逆铣的概念、特点及应用。
第2讲金属切削过程及控制复习思考题1、掌握刀具切削部分(刀面、刀刃、刀尖)的定义;掌握正交平面参考系各参考面的定义;掌握刀具标注角度的定义,会画普通外圆车刀的标注角度;了解刀具工作角度的定义。
2、掌握刀具材料应具备的性能;掌握高速钢刀具的特点及应用;掌握硬质合金刀具的分类、代号及应用;了解其他刀具材料的特点及应用。
3、掌握切屑的形成过程及切削变形区的划分;掌握剪切角的概念;了解变形程度的表示方法;掌握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形成切屑的形态及特点。
了解切屑的控制方法。
掌握积屑瘤的概念、对切削加工的影响及抑制积屑瘤的措施。
4、了解切削的来源、切削合力;掌握切削力的分解;了解切削力的计算公式;掌握影响切削力的因素。
5、了解切削热的产生和传导;掌握切削温度的分布规律;掌握影响切削温度的因素。
6、掌握刀具的磨损形态及磨损原因;掌握刀具的磨损过程及磨钝标;掌握刀具耐用度的概念;掌握影响刀具耐用度的因素。
7、掌握衡量材料切削加工性的指标;掌握改善材料切削加工性的途径。
8、掌握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及制定步骤。
掌握刀具几何参数的合理制定。
了解切削液的类型及选用。
9、了解磨削过程及磨削机理。
第3讲机械制造装备复习思考题1、掌握机床的分类及型号编制方法;掌握机床的传动链及传动原理图。
2、掌握CA6140车床的传动系统;了解CA6140车床的主要结构。
3、掌握齿轮加工方法及齿轮加工机床;掌握Y3150E滚齿机的传动原理及传动系统。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资料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资料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复习资料第一章第一章 机械制造概论机械制造概论机械制造:从毛坯经过一系列过程成为成品机器的过程。
机械制造:从毛坯经过一系列过程成为成品机器的过程。
生产系统:原材料进厂到产品出厂的整个生产经营管理过程。
生产系统:原材料进厂到产品出厂的整个生产经营管理过程。
制造系统:原材料变为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原材料变为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包括毛坯制造、包括毛坯制造、机械加工装配检测和物料的存 储运输所有的工作。
储运输所有的工作。
储运输所有的工作。
工艺系统:机械加工所使用的机床刀具夹具和工作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称为工艺系统机械加工所使用的机床刀具夹具和工作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称为工艺系统 生产纲领: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的生产能力制定生产计划,在计划期内应当生产的产品的产量和进度计划称为生产纲领。
的产量和进度计划称为生产纲领。
生产类型举例说明:生产类型举例说明:大量生产:汽车、手表、手机、由于其产量大且同一类型的产品一样故为大量生产大量生产:汽车、手表、手机、由于其产量大且同一类型的产品一样故为大量生产 成批生产:笔记本电脑、由于其每一阶段的电脑不同,每种电脑均有一定的数量成批生产:笔记本电脑、由于其每一阶段的电脑不同,每种电脑均有一定的数量单件生产:大型机床、水力发电装置,由于其为重型设备,专用设备所以只能进行单件生产。
第二章第二章 金属切削原理金属切削原理金属切削加工:利用切削刀具切除工件上多余的金属,利用切削刀具切除工件上多余的金属,从而使工件的几何形状、从而使工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 表面质量达到预定要求,这样的加工称为金属切削加工。
表面质量达到预定要求,这样的加工称为金属切削加工。
表面质量达到预定要求,这样的加工称为金属切削加工。
切削运动由主运动和进给运动组成。
切削运动由主运动和进给运动组成。
切削用量三要素切削用量三要素::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1、切削速度:、切削速度:切削速度Vc(m/s 或m/min) m/min) :主运动为旋转运动,主运动的线速度:主运动为旋转运动,主运动的线速度:主运动为旋转运动,主运动的线速度 601000´=nd V wC p进给运动加工表面待加工表面待加工表面主运动已加工表面加工表面进给运动已加工表面主运动主运动为往复直线运动6010002´=rC Ln V2、进给量:工件或刀具每回转一周时二者沿进给方向相对位移。
机械制造概论总复习(精品).doc

1、 2、 3、4铸铁。
B.蜡模强度低,容易折断 D.生产周期长 适宜的铸造方法是B.熔模铸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oC.砂型铸造 (D )B.金属型无透气性D.铸件在型腔内停留的时间应较长D.离心铸造A.砂型铸造B.金属型铸造C.压力铸造 12.大批量生产汽缸套时,最适宜的铸造方法是( A.离心铸造B.砂型铸造C.金属型铸造13•铸造双金属轴承,适宜采用的铸造方法是(D A.熔模铸造 B.砂型铸造 14.离心铸造适宜于(D ) A.形状复杂的铸件C.平板型铸件机械制造概论总复习一、填充题: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质有 强度、塑性、硬度、韧性、疲劳强度 金属材料在超过6的条件下工作,将会使机件断裂。
屈服强度是表示金属材料抵抗微量塑性变形的能力。
金属的结晶包括形楼和长亘两个基本过程。
热处理工艺的基本过程包括加热、保温、冷却三个阶段。
普通车床主轴箱应选用 灰口 牌号 HT200二、选择题 I 、 形状复杂,尤其是内腔特别复杂的毛坯最适合的生产方式是(B )。
A.锻造 B •铸造 C.冲压D.型材2•铸件形成缩孔、缩孔的基本原因是由于合金的(D )A.液态收缩B.固态收缩C.凝固收缩D.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3•铸造合金的液态收缩,凝固收缩大,则铸件易产生(B ) A.冷隔 B.缩孔、缩松 C.浇不足D.内应力 4. 防止铸件产生缩孔的有效措施是(A ) A ・设置冒口B.采用保温铸型C.提高浇注温度 D •快速浇注5•对于高熔点合金精密铸件的成批生产,常采用(C )A.压力铸造B.低压铸造C.熔模铸造D.金属型铸造6•熔模铸造的铸件不能太大和太长,其重量一般不超过45Kg 这是由于(B ) A ・铸件太大,降低精度C.工序复杂,制作不便7.铸造铝合金活塞, A.金属型铸造 &关于金属型铸造, A.金属型无退让性C.型腔表面必须喷刷涂料 40•关于金属型铸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 A.主要用于铸铁件生产B.结晶组织致密性差C.铸铁件难以完全避免产生白口组织D.铸件尺寸、形状没有限制9. 为获得晶粒细小的铸件组织,下列工艺中最合理的是()A.采用金属型浇注B.采用砂型浇注C.提高浇注温度D.增大铸件的壁厚 10. 大批量生产形状复杂的小型铝合金铸件,应选用什么方法较合适(A )A.压力铸造B.熔模铸造C.砂型铸造 D ・离心铸造II 、 大批量制造小件薄壁有色金属铸件宜采用的铸造方法是(C ) D.熔模铸造A )。
《机械制造技术》复习提纲(整理版).doc

《机械制造技术》复习提纲(整理版)第一章概论1掌握工艺系统的概念。
掌握机床上工件表面的四种成形方法(轨迹法、成形法、展成法、相切法)。
P5 工艺系统:由机床、刀具、夹具、和工件组成的系统称为机械加工工艺系统;轨迹法:利用刀具作一定规律的轨迹运动对工件进行的加工方法;成形法:利用成型刀具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展成法:利用刀具和工件作展成切削运动进行加丁的方法;相切法:利用刀具边旋转边作轨迹运动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2掌握切削用量三要素。
P8(1)切削速度它是切削刃上选定点相对于工件的主运动线速度;(2)进给量当主运动旋转一周时,刀具或丁件沿进给方向上的位移量:(3)被吃刀量车削时是工件上待加工表面与已加工表面间的垂在距离;3熟悉12类机床的名称与代号(如MM1432A的意义),机床的主参数和笫二主参数的意义是什么?P9 机床名称:车床、钻床、锂床、磨床、齿轮加工机床、螺纹加工机床、铳床、刨床、拉床、特种加工机床、锯床、其他机床4掌握传动链的概念,如何区分一条传动链是外联系传动链述是内联系传动链?P13传动链:机床上为得到所需要的运动,需要通过一系列的传动件把执行件和动力源连接起来,称为传动联系。
组成传动连接的一系列传动件称为传动链;内、外联系传动链Z间的区别:传动链的两个末端元件的转角或位移量Z间如果有严格的比例关系耍求,这样的传动链称为内传动链,反5常川刀具材料冇哪些?目前使用量最大的刀具材料是哪两种?熟悉硬质合金的分类及选用。
常用的刀具材料有: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高速钢、换质合金刚、陶瓷、金刚石、立方氮化硼等。
目前使用最最人的刀具材料是高速钢和硬质合金刚;硬质合金:1)磚钻类硬质合金(YG); 2)餌钛钻类硬质合金(YT); 3)万用类硬质合金;6掌握普通外圆车刀切削部分的构成要素(三而两刃一尖)。
P25前刀面:切削过程小切屑流出所经过的刀具表面;主后刀面:切削过程小与工件过渡表面相对的刀具表面; 副后刀面:切削过程中少工件已加工表面相对的刀具表面;主切削刃:前刀面与主后刀面的交线。
机械制造技术复习纲要

机械制造技术复习第1章机械制造技术概论1、机械制造工艺过程:机械制造中与产品生成直接有关的生产过程常被称为机械制造工艺过程,包括:毛坯和零件成形、机械加工、材料改性与处理、机械装配。
2、零件成形机理:材料成形法、材料去除法、材料累加法3、零件表面的成形运动主运动:指直接切除工件上的余量形成加工表面的运动。
主运动的速度即切削速度,用v(m/s)表示。
进给运动指为不断把余量投入切削的运动。
进给运动的速度用进给量(f—mm/r)或进给速度(vf —mm/min)表示。
主运动消耗的能量最多,切削加工中主运动只能有一个,进给运动可以有一个也可以多个.(能说出一些典型切削加工的主运动和进给运动)4、在机械加工中获得几何形状的方法有轨迹法、成形法、仿形法和展成法等四种。
轨迹法:依靠刀尖运动轨迹来获得形状精度的方法。
刀尖的运动轨迹取决于刀具和工件的相对成形运动,因而所获得的形状精度取决于成形运动的精度。
普通车削、刨削和磨削等均为轨迹法。
成形法:利用成形刀具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
成形法所获得的形状精度取决于成形刀具的形状精度和其他成形运动精度。
用成形刀具或砂轮进行车、铣、刨、磨或拉等加工的均为成形法。
相切法:利用刀具边旋转边作轨迹运动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称为相切法。
如铣刀、砂轮等旋转刀具加工工件时,切削点轨迹运动的包络线形成工件的表面。
展成法:又称为范成法,它是依据零件曲面的成形原理、通过刀具和工件的展成切削运动进行加工的方法。
5、理解典型加工方法:外圆表面的加工方法、内圆表面的加工方法、平面的加工方法、螺纹加工方法、齿轮加工方法6、采用机械加工方法直接改变毛坯的形状、尺寸、各表面间相互位置及表面质量,使之成为合格零件的过程,称为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称为工序。
划分工序的主要依据是设备(或工作地点)是否变动和加工是否连续,若改变其中任意一个就构成另一个工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造概论总复习一、填充题:1、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质有强度、塑性、硬度、韧性、疲劳强度。
的条件下工作,将会使机件断裂。
2、金属材料在超过σb3、屈服强度是表示金属材料抵抗微量塑性变形的能力。
4、金属的结晶包括形核和长大两个基本过程。
5、热处理工艺的基本过程包括加热、保温、冷却三个阶段。
6、普通车床主轴箱应选用灰口牌号 HT200 铸铁。
二、选择题1、形状复杂,尤其是内腔特别复杂的毛坯最适合的生产方式是( B )。
A. 锻造B.铸造C. 冲压D.型材2.铸件形成缩孔、缩孔的基本原因是由于合金的( D )A.液态收缩B.固态收缩C.凝固收缩D.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3.铸造合金的液态收缩,凝固收缩大,则铸件易产生( B )A. 冷隔B.缩孔、缩松C. 浇不足D.内应力4.防止铸件产生缩孔的有效措施是( A )A.设置冒口B. 采用保温铸型C. 提高浇注温度D.快速浇注5.对于高熔点合金精密铸件的成批生产,常采用( C )A.压力铸造B.低压铸造C.熔模铸造D.金属型铸造6.熔模铸造的铸件不能太大和太长,其重量一般不超过45Kg这是由于( B )A.铸件太大,降低精度B.蜡模强度低,容易折断C.工序复杂,制作不便D.生产周期长7.铸造铝合金活塞,适宜的铸造方法是( A )。
A. 金属型铸造B.熔模铸造C. 砂型铸造D.离心铸造8.关于金属型铸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A. 金属型无退让性B. 金属型无透气性C.型腔表面必须喷刷涂料D.铸件在型腔内停留的时间应较长40.关于金属型铸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A. 主要用于铸铁件生产B. 结晶组织致密性差C.铸铁件难以完全避免产生白口组织D.铸件尺寸、形状没有限制9. 为获得晶粒细小的铸件组织,下列工艺中最合理的是()A.采用金属型浇注B.采用砂型浇注C.提高浇注温度D. 增大铸件的壁厚10.大批量生产形状复杂的小型铝合金铸件,应选用什么方法较合适( A )A. 压力铸造B.熔模铸造C. 砂型铸造D.离心铸造11、大批量制造小件薄壁有色金属铸件宜采用的铸造方法是( C )A.砂型铸造B.金属型铸造C.压力铸造D.熔模铸造12.大批量生产汽缸套时,最适宜的铸造方法是( A )。
A.离心铸造B.砂型铸造C.金属型铸造D.熔模铸造13.铸造双金属轴承,适宜采用的铸造方法是( D )A. 熔模铸造B.砂型铸造C. 压力铸造D.离心铸造14.离心铸造适宜于( D )A.形状复杂的铸件B.型芯较多的铸件C.平板型铸件D.空心回转体型铸件15.铸造大型铸铁支座,适宜采用的铸造方法是( B )A.离心铸造B.砂型铸造C.压力铸造D.熔模铸造16.成批生产车床,其床身的成形方法应选( A )A.砂型铸造B.熔模铸造C.压力铸造D.金属型铸造17.铸造小型柴油机曲轴,适宜采用的铸造方法是( C )A.压力铸造B.离心铸造C.砂型铸造D.金属型铸造18.金属压力加工不是指( C )。
A.自由锻B.板料冲压C.压力铸造D.弯曲19.选择金属材料生产锻件毛坯时,首先应满足( A )。
A.塑性好B.硬度高C.强度高D.无特别要求20.镦粗时的锻造比等于坯料镦粗前与镦粗后的( B )A.截面积之比B.高度之比C.表面积之比D.体积之比.为简化21. 自由锻时,下列工序中属于基本工序的是( C )A.压肩B.倒棱C.镦粗D.精整22.生产大型锻件时应选用的锻造方法为( D )。
A.冲压B.锤上模锻C.胎模锻D.自由锻23锻造特大件的唯一方法是( A )A.自由锻B.胎模锻C.锤上模锻D.辊锻24锻造几吨重的大型锻件,一般采用( A )。
A.自由锻造B.模型锻造C.胎模锻造D.辊锻25加工重量约2.5t的大型锻件,应优先选用的锻造方法是( A )A.自由锻造B.胎模锻造C.模型锻造D.辊锻26在下列加工方法中,应选用( A )的方法加工大型轴类毛坯。
A.自由锻B.模锻C.切削加工D.压力铸造28.大批量生产形状复杂的中小型锻件宜采用( C )A.自由锻B.胎模锻C.模锻D.冲压29.成批生产中、小型锻件,一般应采用的锻造方法是( C )A.自由锻B.模锻C.胎模锻D.锻焊组合30.模锻件的尺寸公差与自由锻件的尺寸公差相比为( D )。
A.相等B.相差不大C.相比要大得多D.相比要小得多31.在锤上模锻中,带有飞边槽的模膛是( B )A. 预锻模膛B. 终锻模膛C. 制坯模膛D. 切断模膛32.以下冲压工序中,属于冲裁工序的是( A )A.落料B.拉深C.冲挤D.弯曲33.板料冲压工序中,属于变形工序的是( D )A.落料B.冲孔C.剪切D.翻边34.板料冲压时,落下部分是零件的工序为( B )A.冲孔B.落料C. 剪切D.弯曲35板料冲压时,冲下部分为成品而周边是废料的工序称为( B )A、剪切B、落料C、冲孔D、翻边36.板料冲压时,落下部分是废料的工序为( A )A.冲孔B.落料C.成形D.弯曲37. 下列工序中,属于板料冲压变形工序的是( D )P117A.落料B.冲孔C.切断D.拉深板料冲压工序中,属于变形工序的是( B )P119A.落料B.翻边C.剪切D.冲孔 38.变速箱中传动轴,其毛坯的成形方法当是( A )A.锻造B.铸造C.焊接D.型材39、刀具的耐用度 B 等于 刀具的寿命。
A 、小于B 、等于C 、大于40、用车削方法加工端面主要适用于 B 轴、套、盘类零件端面 。
A 、窄长的端面B 、轴、套、盘类零件端面C 、宽端面 41、车刀前角 B 增大 可使切屑易流出,降低削力,但使刀刃强度降低。
A 、减少B 、增大C 、相等42、切削用量包括 切削速度 、 被吃刀量 、 进给量 。
43、刀具磨损可分为 初始磨损 、 正常磨损 和 急剧磨损 三个阶段。
44、离心铸造主要适用于 内空圆筒 零件的铸造。
三、简答与分析题:01、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质主要有哪几方面?试说明塑性的定义并写出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的表达式。
答: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有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度、疲劳强度五个方面。
塑性的定义是:指金属材料受外力作用时产生永久变形而不致引起破坏的性能,塑性通常有伸长率δ和断面收缩率ψ表示。
材料δ、ψ值越大,表示材料塑性越好。
伸长率表达式:断面收缩率表达式:伸长率δ×100% 断面收缩率ψ×100%δψl 0:试棒原始标距长度 A 0:试棒原始截面积 l :试棒受拉伸断裂后的标距长度 A :试棒拉断后截面积2什么叫弹性变形?什么叫塑性变形?答:随外力消除而消失的变形称为弹性变形。
当外力去除时,不能恢复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
3抗拉强度与硬度之间有没有一定的关系?为什么?答:有。
因为它们以不同形式反映了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只是反映的材料体积不同,σb 反映的是被测材料整个体积内,而HRC 反映被压处。
4、常用热处理方式有几种?目的? 5、进行退火处理的目的是什么?(1)降低钢的硬度以便于进行切削加工;(2)消除残余应力,以稳定钢件尺寸,并防止其变形和开裂;(3)使化学成分均匀,细化晶粒,改善组织,提高钢的力学性能。
(4)改善组织,为最终热处理作好组织准备 6、工艺分析题汽车半轴要求具有良好的强韧性,且杆部、花键处硬度要求≥52HRC 。
现选用40Cr 钢制造,其工艺路线如下:下料(棒料)→锻造毛坯→热处理①→校直→粗加工→热处理②→精加工→热处理③、④→磨削。
指出其工艺过程路线中应选用的热处理方法及目的,并说明杆部、花键处的最终热处理组织。
热处理①:正火。
其目的为:消除锻造应力;调整锻后的硬度,改善切削性能;细化晶粒,为淬火作好组织准备。
热处理②:调质。
其目的为:获得良好的强韧性,即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热处理③:表面淬火。
其目的是:获得M ,提高杆部、花键处表面硬度。
热处理③:低温回火。
其目的为:消除表面淬火应力及脆性,得到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7、用20CrMnTi 钢制造汽车变速箱齿轮,齿轮要求强韧性好,齿面硬度要求62~64HRC ,心部硬度为35~40HRC 。
其工艺路线如下:下料→锻造→热处理①→切削加工→热处理②、③、④→磨削。
指出其工艺过程路线中应选用的热处理方法及目的,并说明齿轮的最终热处理组织。
热处理①为正火。
其目的为:消除锻造应力,调整锻后的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热处理②为渗碳。
其目的为:使低碳钢件表面得到高碳。
热处理③为淬火。
其目的为:获得表面高硬度、高耐磨性;而心部仍保持一定强度及较高的塑性、韧性。
热处理④为低温回火。
其目的为:消除表面淬火内应力和脆性,得到高的硬度。
8与自由锻相比,模锻具有哪些优点?答:模锻具有锻件精度高、结构更复杂、表面粗糙度低、生产效率以及要求操作者技术水平低等优点。
但是模锻不能锻造巨型锻件,而且模具成本高,不适应单件小批量生产。
9.模锻与自由锻相比,有何优点?(1)生产效率高。
(2)模锻件尺寸精确,表面粗糙度低,加工余量小。
(3)模锻可锻造形状较复杂件。
(4)操作简单,易于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生产,(5)大批量生产时,成本较低。
10.按功用不同,锻模模膛如何分类?锻模模膛按其作用可分为模锻模膛和制坯模膛。
模锻模膛包括预锻模膛和终锻模膛制坯模膛包括拔长模膛、滚压模膛、弯曲模膛、切断模膛。
11.何谓板料冲压?板料冲压的特点有哪些?板料冲压是利用冲模在压力机上使板料分离或变形,从而获得冲压件的成形工艺板料冲压的特点①可获得尺寸精确、表面光洁、形状复杂的冲压件。
②冲压件具有质量轻、强度高和刚性好的优点。
③冲压生产操作简单,生产率高,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
④冲压模具结构复杂,精度高,制造费用相对较高。
12、简述刀具磨损的主要形式,刀具寿命的含义及应用。
切屑的形成及种类,并说明常见切屑对切削加工的影响。
答:刀具磨损的主要形式有前刀面磨损和后刀面磨损。
刀具寿命:是指刀具由开始切削到磨损量达到磨钝标准的切削时间。
一把新刀从开始使用到报废为止的切削总时间为刀具总寿命,所以刀具总寿命=刀具寿命×刃磨次数。
刀具寿命大,表示刀具磨损慢。
实际应用中应从经济性出发,合理选用切削用量,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切削金属形成切屑的过程是工件上的被切削层材料在刀具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的过程。
常见的切屑类型有带状切屑、挤裂切屑和崩碎切屑。
它们对切削加工的影响为:(1)、带状切屑:加工塑性材料,高切削速度、小进给量时形成的切屑。
这时,切削过程平稳,切削力波动小,已加工表面粗糙度小,但切屑易缠绕工件表面而影响工件表面质量。
(2)、挤裂切屑:切削过程剪切应力大,切削力波动大,易产生颤振,已加工表面粗糙度较大,硬质合金刀具易崩刃。
(3)、崩碎切屑:脆性材料如铸铁、青铜等的切削时形成的切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