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防尘管理制度示范文本
矿井综合防尘管理制度范文(4篇)

矿井综合防尘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矿工的身体健康,有效预防矿井防尘事故的发生,提高矿井安全生产水平,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矿井的综合防尘管理工作。
第三条矿井的综合防尘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科学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
第四条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矿井防尘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建立健全综合防尘管理制度。
第五条矿井应当在矿山安全监察部门的指导下,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法规和标准,制定矿井的综合防尘管理方案。
第六条矿井应当定期进行综合防尘管理工作的检查与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第七条矿井应当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体系,定期对综合防尘管理的相关数据进行备份和存储。
第二章防尘工程治理第八条矿井应当根据矿井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防尘工程治理方案。
第九条防尘工程治理应具备的基本条件:符合安全、环保要求的防尘设施;合理布局,清晰的工艺流程;设备完好,运行正常。
第十条防尘设施的维护保养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十一条防尘工程治理应当按照相关安全标准和规范,采用科学可行的方法和措施进行。
一切工程措施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安全规定。
第十二条矿井应当建立综合防尘工程治理档案,记录治理过程、工程技术方案、设备维护保养情况等。
第三章粉尘控制管理第十三条矿井应当根据矿井的具体情况,制定粉尘控制管理方案。
第十四条矿井应当采取科学的粉尘监测方法,对矿井的粉尘浓度进行定期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第十五条矿井应当采取合理的粉尘治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优化工艺流程、使用防尘设施、提高通风系统效能。
第十六条矿井应当加强对矿工的防尘培训,提高矿工的防尘意识和技能。
第四章个体防护管理第十七条矿井应当按照相关安全规定,为矿工提供个体防护用品,并确保其有效使用。
第十八条矿井应当加强对矿工个人防护用品的检查和维修,确保其完好。
第十九条矿井应当建立个体防护用品管理档案,记录使用情况和维修情况。
煤矿矿井综合防尘管理制度范文(四篇)

煤矿矿井综合防尘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依据为了加强对矿井煤尘进行有效防治,保障矿井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参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矿务局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煤矿矿井的煤尘防治工作,包括矿井综采工作面和巷道等地点。
第三条责任矿井的煤尘防治工作是矿务局的责任,同时各级领导、矿务人员和矿工也有相应的责任。
第四条原则煤矿矿井的煤尘防治工作必须坚持科学、综合、预防、绿色的原则。
第二章井下煤尘防治第五条煤尘监测矿井煤尘必须进行定期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和控制煤尘浓度超标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
第六条煤尘控制矿井煤尘控制的目标是控制矿井煤尘的产生,并防止其扩散到工作区域。
具体控制措施包括:1. 加强煤矿矿井的管理,定期清理积存的煤尘和杂物。
2. 采取切割、喷雾等技术手段,降低煤矿矿井煤尘的来源。
3. 定期进行通风设备的检查和维护,确保通风系统正常工作,控制煤尘的扩散。
第七条个体防护在煤矿矿井作业中,工人必须佩戴符合标准的防尘口罩、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个体防护装备,确保自身安全。
第八条培训与教育矿井煤尘防治工作必须进行定期培训和教育,提高矿务人员和矿工的煤尘防治意识和技能。
第三章工作责任第九条矿务局职责矿务局负责制定煤矿矿井的煤尘防治方案,组织实施煤尘监测工作,并监督煤尘控制工作的落实情况。
第十条矿井负责人职责矿井负责人是矿井煤尘防治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必须负责煤尘防治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具体职责包括:1. 确保煤尘监测工作的落实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
2. 组织矿井通风设备的检查和维护,确保通风系统正常工作,控制煤尘的扩散。
3. 负责矿工的个体防护装备的管理和配备。
4. 进行定期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一条矿井领导职责矿井领导必须加强对煤尘防治工作的领导和指导,组织实施煤尘防治工作,促进煤井的安全生产。
具体职责包括:1. 指导矿井负责人做好煤尘防治工作。
地下矿山防尘管理制度范本

一、总则为了加强地下矿山防尘工作,保障职工身体健康,预防尘肺病等职业病的发生,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防尘管理职责1. 矿长对本矿防尘工作全面负责,分管矿领导具体负责防尘工作的组织实施。
2. 矿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全矿防尘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考核。
3. 各生产单位、部门负责本单位的防尘工作,确保防尘设施、设备正常运行。
4. 各岗位职工有义务参与防尘工作,自觉遵守防尘规定。
三、防尘设施与设备1. 矿井必须配备完善的防尘设施和设备,包括防尘风机、洒水系统、防尘口罩、防尘服等。
2. 防尘设施和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3. 防尘设施和设备的安装、使用、维护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
四、防尘措施1. 井下作业场所应保持通风良好,确保风量、风质、风速达到国家标准。
2. 采掘工作面、运输巷道、回风巷道等场所应定期洒水降尘,保持地面湿润。
3. 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应控制在国家规定的安全浓度以下。
4. 井下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尘口罩,作业前应进行防尘知识培训。
5. 严禁在井下吸烟、乱扔垃圾等污染环境的行为。
五、防尘检查与考核1. 矿安全管理部门应定期对井下防尘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各生产单位、部门应每月对防尘设施、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3. 对防尘工作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六、奖惩措施1. 对在防尘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防尘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批评、罚款等处罚。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矿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煤矿综合防尘管理制度范本

煤矿综合防尘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一、为加强煤矿防尘工作,促进煤矿安全生产,保护矿工身体健康,根据《煤矿安全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内所有正在运营的煤矿和有关人员,包括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外包单位和其他与煤矿有业务往来的单位和个人。
第二章防尘管理机构和人员一、煤矿应设立防尘管理机构,具体人员设置和职责如下:(一)防尘管理机构由总经理领导,设立防尘管理办公室,负责煤矿的防尘工作。
(二)防尘管理办公室由专职人员组成,包括防尘工程师、安全工程师和岗前培训师,分别负责防尘设计、防尘设备维护和矿工培训等工作。
二、防尘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岗位资质和经验,熟悉煤矿防尘工作的理论和实践,能够独立完成本工作职责。
第三章防尘管理制度一、煤矿应建立健全防尘管理制度,确保煤矿防尘工作的有序进行。
(一)煤矿防尘工作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执行,严格控制粉尘超标情况的发生。
(二)煤矿应制定防尘目标和计划,并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
(三)煤矿应落实防尘设备和工艺的改进和更新,确保设备的高效运行。
(四)煤矿应建立防尘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掌握粉尘浓度和防尘效果。
(五)煤矿应加强对矿工的防尘培训和教育,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
二、煤矿应建立防尘工作台账,详细记录防尘工作的实施情况和效果。
第四章防尘设备和工艺一、煤矿应配备适合的防尘设备和工艺,确保煤矿的防尘效果达到相关标准要求。
(一)煤矿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防尘设备,确保其性能和质量合格。
(二)煤矿应定期维护和检修防尘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三)煤矿应采取有效的防尘工艺措施,如喷水降尘、覆盖堆场、湿法磨煤等,降低粉尘污染。
(四)煤矿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完善防尘设备和工艺,提高防尘效果。
第五章防尘培训和教育一、煤矿应加强对矿工的防尘培训和教育,提高矿工的防尘意识和技能。
(一)煤矿应制定详细的矿工防尘培训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培训。
(二)煤矿应培训矿工正确使用防尘设备,了解防尘工艺的操作方法。
矿井防尘安全预防管理制度(4篇)

矿井防尘安全预防管理制度一、前言矿井作为一种特殊的工作环境,其防尘安全预防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矿工的健康和安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矿井防尘安全预防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本制度旨在规范矿井防尘管理工作,保护矿工免受粉尘危害,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补充。
二、矿井防尘安全预防管理制度的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矿井的防尘安全管理工作,包括煤矿、金属矿山、化工矿山等。
三、矿井防尘安全预防管理制度的目标1. 建立健全的矿井防尘安全管理体系,提高矿工的工作环境和生活质量。
2. 减少粉尘引起的职业病发病率,保护矿工的健康。
3. 提升矿井防尘安全管理水平,提高矿井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矿井防尘安全预防管理制度的要求1. 统一管理(1) 矿井防尘安全工作应纳入矿井的整体管理体系中,与其他管理工作相协调。
(2) 矿井应设立专门的防尘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矿井防尘安全预防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
(3) 矿井防尘安全工作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同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2. 明确责任(1) 矿井所有者或经营单位应对矿井防尘安全工作负总责,并设立相应的责任人。
(2) 矿井防尘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矿井防尘安全工作的具体实施和监督,落实防尘安全工作的相关责任。
(3) 各层级的管理人员应做好防尘安全工作的组织、指导和监督,确保防尘措施的有效落实。
3. 健全管理制度(1) 矿井应建立防尘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入井时的防尘措施、作业过程中的防尘措施和应急处理措施等。
(2) 矿井应进行粉尘监测和评价,制定相应的监测计划和评估标准。
(3) 矿井应建立防尘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确保矿工掌握防尘安全知识和技能。
4. 加强设备维护(1) 矿井应定期对与粉尘相关的设备进行检修、维护和更换。
(2) 矿井应建立设备使用记录和设备维护档案,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5. 加强防尘措施(1) 矿井应根据粉尘特性和作业情况,采取有效的防尘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湿式喷雾、通风换气和防护设施等。
矿井综合防尘措施及管理制度范文(4篇)

矿井综合防尘措施及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矿井防尘工作,保护矿工身体健康,提高矿井生产效率,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矿井的防尘工作,包括矿井的预防措施、监测与测量、卫生管理等方面。
第三条矿井应建立健全防尘工作的组织机构,确保防尘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四条矿井应加强对员工的防尘培训,提高员工的防尘意识。
第二章预防措施第五条矿井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减少扬尘和防止粉尘扩散:1. 加强采掘仓面湿法喷淋,控制采掘喷雾密度;2. 定期清扫控尘系统中的堵塞物,确保系统运行畅通;3. 定期检查和更换损坏的喷粉尘设备和管道;4. 加强对采煤机和输送机的维护,减少故障引起的扬尘;5. 合理布置矿井通风系统,保证新风、回风良好循环,加强风流控制;第六条矿井应加强对地面和井下运输车辆的防尘控制:1. 加装防尘罩和尘土捕集器;2. 定期检查和清扫车辆的防尘装置;3. 限制车辆在井下的速度,减少尘土扬起;4. 定期清洗和维护运输道路,防止尘土飞扬;第七条矿井应加强对矿山建筑物的防尘控制:1. 定期清洗和维护建筑物外墙;2. 安装封闭设施和防尘帘;3. 加强对建筑物内部的清扫和保洁,防止尘土积累;第三章监测与测量第八条矿井应建立完善的粉尘监测与测量系统,确保粉尘浓度的及时监测。
第九条矿井应定期对扬尘源进行测量,以确定采取的防尘措施的效果。
第十条矿井应定期对矿工进行健康检查,判断其是否受到粉尘污染。
第十一条矿井应将监测结果及时上报,并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
第四章卫生管理第十二条矿井应健全卫生管理制度,切实保护矿工身体健康。
第十三条矿井应建立卫生室,配备必要的防尘设备和药品,并定期开展卫生工作。
第十四条矿井应建立防尘用品发放制度,确保矿工配备必要的防尘用品。
第十五条矿井应加强对矿工的健康教育,提高矿工的卫生意识。
第十六条矿井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负责人的防尘工作责任。
第五章督导与检查第十七条矿井应建立健全防尘工作的督导与检查制度,定期对矿井防尘工作进行督导与检查。
采煤工作面防尘管理制度范文(4篇)

采煤工作面防尘管理制度范文采煤工作面是煤矿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但由于采煤作业产生的煤尘对工人的健康和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采煤工人的健康,确保生产的安全进行,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采煤工作面防尘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管理责任、煤尘防治措施、设备设施管理等方面,对采煤工作面防尘管理制度进行详细阐述。
一、管理责任1. 煤矿企业的领导层应制定并严格执行防尘管理制度,确保其有效实施。
2. 煤矿企业应明确防尘管理工作的责任人,对其进行培训和评估,确保其具备相关技能和知识。
3. 煤矿企业应建立健全防尘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机制,对相关部门的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
4. 煤矿企业应充分调动工人的积极性,加强对工人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工人的防尘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煤尘防治措施1. 选用低尘煤:煤矿企业应优先选用低灰分、低挥发分、低硫分的煤炭,减少燃烧产生的煤尘。
2. 引风排烟:煤矿企业应采取引风排烟的措施,及时将工作面产生的煤尘排出,防止其在作业区域内的滞留。
3. 湿法喷水:煤矿企业应在工作面进行湿法喷水,可有效减少煤尘的扬散。
喷水设备应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喷水量和喷水时间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4. 封闭作业:煤矿企业应尽量采用封闭作业方式,减少煤尘的产生和扬散。
对于无法封闭的部分,应采取其他有效措施,如加装风帘、设置喷雾装置等。
5. 装备防尘设备:煤矿企业应为工人配备合适的防尘设备,如防尘口罩、防尘服等。
并定期检查和维护这些设备,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三、设备设施管理1. 设备清洁:煤矿企业应定期对采煤设备进行清洗和维护,确保其表面整洁,减少煤尘的黏附和堆积。
2. 设备检修:煤矿企业应制定设备检修计划,按照计划对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有效防尘。
3. 设施完善:煤矿企业应对工作面的通风、照明和排水设施进行改善和完善,确保工作面的环境条件符合相关标准。
四、防尘培训和教育1. 煤矿企业应定期组织防尘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工人的防尘意识和安全意识。
防煤尘管理制度范文(3篇)

防煤尘管理制度范文1、生产矿井必须建立完善的防尘洒水系统,防尘用水量每年进行核算一次,地面要建立永久性防尘静压水池,其容量不小于200m3,并有备用水池。
每年必须对水池进行一次清理。
2、井下所有主要进回风巷、主要运输、回风大巷、采区进回风巷、采煤工作面进回风、掘进巷道都必须敷设防尘洒水管路,每隔____米设一个三通阀门,保证正常的循环洒水灭尘,洒水管理要安设屏障,吊挂牢固,不拐死弯,接头严密不漏水,并有专职管路维修工。
采掘工作面巷道管路安设距工作面距离不得大于20m,且工作面供水压力保证在1.5MPa以上,保证采掘工作面洒水灭尘,任何洒水管路不得兼作排水管。
3、井下各转载点:溜子机头、皮带机头、煤仓、装载点都必须安设喷雾洒水装置,保证正常喷雾洒水,设施要灵敏可靠,雾化程度好,并逐步实现喷雾洒水自动化。
4、井下所有主要进、回风巷,主要运输回风大巷,采区进、回风巷,采煤工作面进回风,掘进工作面都必须安设净化风流水幕,雾化后覆盖巷道全断面,保证灵敏可靠,使用正常,并逐步实现自动化。
5、采煤工作面综合防尘距工作面回风____米范围内安装使用喷雾装置,连续喷雾不小于____分钟,雾化好,保证正常使用,综采工作面要实行煤层注水,并建立注水台账,采掘工作面作业人员必须佩带防尘口罩,并实现湿式打眼。
6、机采和机掘的工作面必须安装内、外喷雾装置,采煤机截煤时必须喷雾降尘,内喷雾压力不小于2MPa,外喷雾压力不小于1.5MPa,喷雾流量应与机型相匹配,如果内喷雾不能正常使用,外喷雾压力不小于4MPa,无水或喷雾装置损坏时必须停机。
掘进机作业时应使用内、外喷雾装置,内喷雾水压不小于3MPa,外喷雾水压不小于1.5MPa。
如果内喷雾使用水压小于3MPa或无内喷雾装置,则必须使用外喷雾装置和除尘器。
外喷雾必须用喷咀雾化,喷雾流量每个滚筒不低于15L/min,雾化要覆盖滚筒。
综采工作面必须安装使用移架喷雾装置,破碎机必须安装防尘罩或除尘器,机掘工作面必须安装使用除尘器或防尘风机或其它有效的降尘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防尘管理制度示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煤矿防尘管理制度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为提高公司矿井粉尘治理工作的管理水平,进一步改善矿井作业环境,降低粉尘浓度,杜绝煤尘堆积,消灭煤尘事故,防止职业病的危害防治的各项工作。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生产情况,特制定大黄山豫新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矿井综合防尘管理制度。
一、粉尘治理领导机构及职责:1、组织机构组长:许三姓副组长:李丁夫赵云锋成员:陈朝欧阳建江高向东郑志明苗成栋何泽洪朱振东林伯坛向良文苟战荣何国顺冉景荣刘林2、机构成员工作职责:组长许三姓:是公司综合防尘的第一责任者,对防尘工作全面负责;副组长李丁夫:负责协调管理现场的综合防尘、安全监督工作;副组长赵云锋:负责防尘技术管理工作;成员陈朝:协助副组长赵云峰做好粉尘防治技术指导工作,组织制定防尘等相关措施及制度;成员欧阳建江:协助副组长李丁夫负责矿井粉尘治理措施执行情况的安全监察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成员高向东:负责与粉尘从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并依法参加工伤保险工作;负责组织从业人员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前尘肺病体检,并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情况;成员郑志明:协调好大黄山矿各连队做好粉尘治理工作;成员苗成栋:负责按国家行业标准购置合格的劳动保护用品;成员何泽洪:全面负责白杨河煤矿粉尘危害治理工作;成员朱振东:负责白杨河矿井粉尘治理措施的技术指导和监督落实工作;成员林伯坛:负责职业健康监护及尘肺病诊断,负责公司职工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成员向良文:负责大黄山煤矿全矿井设施设置(包括防尘管路、防尘安全设施、隔爆水袋)、施工管理及维护管理工作;按照《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对大黄山煤矿矿井各巷道定期进行灭尘工作,使矿井各点粉尘浓度降至《煤矿安全规程》允许值以下;负责配备本连队个体防护用品以及发放、使用和管理;成员苟战荣:具体负责大黄山煤矿综采回采工作面、上下顺槽范围内粉尘治理工作;负责配备综采一、二队个体防护用品以及发放、使用和管理;成员何国顺:具体负责大黄山煤矿本连队掘进工作面附近50米范围内的防尘治理工作;负责配备本连队个体防护用品以及发放、使用和管理;负责掘面自动喷雾、捕尘网安装、使用维护管理工作;成员冉景荣:具体负责大黄山煤矿本连队掘进工作面附近50米范围内的防尘治理工作;负责配备本连队个体防护用品以及发放、使用和管理;负责掘面自动喷雾、捕尘网安装、使用维护管理工作;成员刘林:具体负责大黄山煤矿所管区域运输线的灭尘工作;负责配备本连队个体防护用品以及发放、使用和管理;二、防尘设施的设置一)掘进工作面1、要求掘进机内外喷雾完好,且掘进时喷雾常开,能保证正常使用。
2、综掘工作面在转载机尾以外5米设置一道移动式净化水幕,外距此道净化水幕20-30m处再设置一道净化水幕。
炮掘工作面回风流20-30m范围内设置一道净化水幕,距回风口以里30-50m设置一道净化水幕。
要求雾化良好,能覆盖全断面。
掘进时随工作面推移而净化水幕向工作面移动且保持正常使用。
3、综掘面距掘面正头50-100m范围内由施工连队负责设置两道全断面牢固可靠的捕尘网,随工作面推进而推移。
4、炮掘面距掘面正头100-150m范围内由施工连队负责设置两道全断面牢固可靠的捕尘网,随工作面推进而推移。
5、施工连队每班对掘进工作面50m内的巷道每班次实施冲洗巷道,无积尘现象。
6、实行放炮作业的采掘面,必须使用水炮泥,放炮前后要对工作面30m范围内洒水和冲洗巷帮。
7、放炮自动喷雾安装位置:炮掘工作面必须安装放炮自动喷雾,自动喷雾装置安设在离工作面20~30m处,安设在巷道中间部位并固定牢固,要求使用正常雾化良好。
8、放炮前必须打开净化水幕,要求在放炮时净化水幕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9、锚喷支护作业,必须采用湿式钻孔。
喷浆回风流侧20-30m范围内必须至少设置一道净化水幕。
10、工作面掘进、实施防突预测(效检)时保证工作面20米范围内喷雾打开一道正常使用。
二)综采工作面1、要求采煤机内外喷雾完好,雾化效果良好,并坚持正常使用。
2、采面后溜净化水幕完好,后溜工作时正常使用。
3、综采工作面每付支架在放煤时必须打开支架放煤口喷雾,自下端头开始每15付支架要求安装一组净化水幕,在割煤时和放煤时正常打开,雾化良好,能覆盖全断面。
4、综采工作面距上安全出口回风流50至150m处设置两道牢固可靠的捕尘网。
5、综采工作面上安全出口以外回风流20m范围内设置一道净化水幕,要求雾化良好,能覆盖全断面。
6、采面工作面回风流30m内的巷道由采煤队每班次实施冲洗巷道,确保无积尘现象。
7、采面防尘设施的设置由综采队负责实施。
三)运输线路及其他地点1、皮带机头、刮板机转载点处由使用单位设置喷雾。
2、皮带机头、刮板机转载点处20m范围内巷道由使用单位每班次实施冲洗巷道,确保无积尘。
3、皮带巷与其他巷道交叉点处,在皮带巷设置一道净化水幕。
4、采区进风流距巷口100m处设置净化水幕,在回风流距总回风巷口100m处设置净化水幕一道,由通风队负责设置。
6、主要进、回风巷,巷口以里10-20m设置一道净化水幕,由通风队设置机运队使用管理。
7、捕尘网处设置的净化水幕由通风队负责设置,由使用单位管理维护。
四)隔爆设施1、主要入风大巷与回风大巷、相邻采区间的集中运输巷道与回风巷道,都要设置主要隔爆设施,用水量按巷道断面计算,不小于400L/m2,隔爆水棚排距1.2-3.0m,隔爆区长度不小于30m,由通风队负责设置。
2、采掘进回风巷,都要设置辅助隔爆设施,用水量按巷道断面计算,不小于200L/m2,隔爆水棚排距1.2-3.0m,隔爆棚区长度不小于20m,由通风队负责设置。
3、采煤工作面、煤及半煤岩巷掘进工作面,必须安设辅助隔爆水棚,用水量按巷道断面计算,不小于200L/m2,水棚排距1.2-3.0m,棚区长度不小于20m,由通风队负责设置。
4、水棚应在距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60-200m和距掘进工作面正头60-200m内安设。
5、水棚距巷道轨面向上不小于1.8m。
水棚应保持同一高度,水棚区的巷道断面应与前后各20m长度的巷道断面一致。
6、每处水棚必须使用同一规格的水袋,不得混用。
三、管理规定一)喷雾管理规定1、井下各转载点由使用单位必须安设固定的喷雾装置,喷头喷出的水要成雾状,且喷射位置正确。
2、使用单位在皮带头备有不少于20m的胶管,做好本区域的灭尘工作,要求每班次实施灭尘。
3、主要进风大巷、入风(斜井)、采区入风及回风巷道、采煤工作面入风及回风巷道、掘进工作面回风都要安设净化水幕,由通风队安设,使用单位管理维护。
4、采煤工作面净化水幕距工作面上下出口不大于30m,掘进工作面净化水幕距工作面不大于50m,由使用单位及时开关,并做好日常维护管理。
5、炮掘工作面安设放炮喷雾装置,距工作面不大于30m,由施工使用单位管理维护。
6、所有净化水幕和放炮喷雾必须形成雾状,应覆盖全断面,灵敏可靠,使用正常,通风队安设后有使用单位及时维护管理。
7、运输线由通风队设置净化水幕;转载点、卸载点处使用单位设置管理,且在设备运行时要求正常使用。
8、掘进期间,掘面净化水幕由掘进队负责打开;采面生产期间,采面净化水幕由综采队负责打开,采掘面责任区域以外运输线净化水幕由机运队负责打开。
二)自动喷雾管理规定1、使用单位负责安装、使用维护,根据采掘实际情况移设及回收管理工作。
2、使用单位保管好喷雾的辅助装置(充电器等)。
3、每班次做好保养工作(清洗传感器)。
4、使用单位安排专人对自动喷雾的日常维护保养检修工作。
具体检修内容:1)检查个连接胶管有无损坏,如损坏及时维修或更换。
2)检查各种喷嘴状况,如损坏或堵塞及时更换。
3)检查主控制箱的电源是否安全可靠。
4)每班对控制箱实施擦拭。
5、每班次要使用好自动喷雾,在皮带机、刮板机运行时保证主机处于工作状态,喷雾雾化良好。
6、喷雾的水源控制开关保持敞开。
7、喷雾传感器有异常或损坏及时维修处理。
8、喷雾显示控制箱必须加锁,安排专人负责管理,严禁任何人随意调设控制数据。
9、使用单位负责人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及时设置喷雾工作时间。
10、声控喷雾必须保持开关常开状态。
11、声控喷雾在升井充电时防止撞击。
12、声控喷雾升井充电必须严格按照使用说明充电。
13、声控喷雾使用单位必须做好监督管理工作,防止丢失或损坏。
三)捕尘网管理规定1、工作面捕尘网必须按质量标准化要求制作安装。
2、采煤工作面第一道捕尘网,安装在回风巷距工作面50-100m的位置,由施工单位负责安装。
3、综掘工作面第一道捕尘网,安装在距正头50-100m的位置,由施工单位负责安装。
4、炮掘工作面第一道捕尘网,安装在距正头100-150m的位置,由施工单位负责安装。
5、捕尘网骨架制作“方格”不大于600*600mm,特殊地方除外(如门框),使用纱窗规格:8mm纱窗网眼塑料网或金属网,要求纱窗网绷紧铺在骨架并固定好。
6、捕尘网骨架可以固定打有锚杆的地方用卡子固定,也可以固定在煤体内。
工字钢支护的地方直接用卡子固定到工字钢上面,骨架必须牢固可靠,并刷漆。
7、行人及车辆过往处必须安装向上风侧开的且能通车活动门,平时活动门保持关闭。
行人过车运送物料过往后必须随手把门关闭。
8、纱窗网用废炮线丝或用螺丝固定在捕尘网骨架上,要求网面平整紧绷。
如发现一处网面不平整的,必须及时按整改通知单要求整改。
9、捕尘网安装完毕后,施工单位必须请示相关单位(通风部、安检部)验收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
10、每班施工单位必须设专人(兼职)对捕尘网进行日常维护。
11、对有破损、连接不牢、网面松弛的地方应未及时维修。
必须及时按整改通知单要求尽快整改。
12、捕尘网要及时的跟进工作面,必须按规定移设。
四)隔爆水袋管理规定1、水棚与巷道的交岔口、转弯处、变坡处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0m。
2、隔爆设施的检查1)通风队必须每周至少检查一次隔爆设施的质量。
2)发现隔爆水袋有掉钩、破损、缺水情况及时进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