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004-91钢筋工程构造柱和圈梁
构造柱及圈梁设置要求

构造柱及圈梁设置要求构造柱及圈梁设置要求建筑认证构造柱及圈梁设置要求提要:构造柱的最小截面可采用240×180毫米,房屋四角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尺寸,施工时应先砌墙后浇柱源自物业管理资料构造柱及圈梁设置要求墙长大于5米时,墙顶与梁宜有钢筋拉接;当墙长大于层高2倍时,宜设构造柱;墙高超过4米时,半高或门洞上皮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长贯通的混凝土现浇带.另外,在砌体构造规范中还有以下几种情况需设构造柱:1、墙体转角;2、砌体丁字接关处;3、通窗或者连窗的两侧;一、圈梁圈梁是沿建筑物外墙四周及部分或全部内墙设置的水平、连续、封闭的梁。
1.1圈梁的作用1.1.1增强砌体房屋整体刚度,承受墙体中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弯曲应力,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和减轻墙体裂缝的出现,防止纵墙外闪倒塌。
1.1.2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圈梁和构造柱连接形成纵向和横向构造框架,加强纵、横墙的联系,限制墙体尤其是外纵墙墙在平面外的变形,提高砌体结构的抗压和抗剪强度,抵抗震动荷载和传递水平荷载。
1.1.3起水平箍的作用,可减小墙、柱的压屈长度,提高墙、柱的稳定性,增强建筑物的水平刚度。
1.1.4通过与构造柱的配合,提高墙、柱的抗震能力和承载力。
1.1.5在温差较大地区防止墙体开裂。
1.2圈梁的设置1.2.1外墙和内纵墙的设置: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均设。
1.2.2内纵墙的设置:地震裂度为6、7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设置,屋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15,构造柱对应部位;8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屋盖处沿所有横墙,且间距不应大于7,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构造柱对应部位;9度地区,屋盖及每层楼盖处,各层所有横墙。
1.2.3空旷的单层房屋的设置:砖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5~8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8时应增加圈梁数量;砌块机料石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4~5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5时,应增加圈梁数量;对有吊车或较大震动设备的单层工业房屋,除在檐口和窗顶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外,尚应增加设置数量。
构造柱及圈梁施工方法详细解读与分析,看了秒懂!

构造柱及圈梁施工方法详细解读与分析,看了秒懂!一、构造柱部分(一)构造柱设置要求1. 当填充墙水平长度超过5m或墙端部没有混凝土柱时,应在墙中间及墙端部设置构造柱。
2. 无门窗的外墙、女儿墙及支承在悬臂梁和悬臂板上的墙体,应设置间距不大于3m的构造柱。
3. 宽度大于2m的洞口两侧应设置构造柱。
4. 构造柱的截面不小于墙宽×200㎜,纵向钢筋不小于4Ф12,箍筋不小于Ф6@200㎜。
5. 当填充墙体与构造柱、承重墙或结构柱相连时,应设不小于2Ф6@500㎜(或相近的砌体整皮数距离)拉结筋拉结。
拉结钢筋锚入柱、墙内应不小于200 ㎜,伸入填充墙内不应小于1000 ㎜。
后置拉结筋必须锚固可靠,锚固长度应不小于100㎜。
6. 构造柱的柱顶、柱脚应在主体结构中预埋不小于4Ф12的钢筋,接驳长度不小于500㎜7. 构造柱的钢筋绑扎完成后,先砌墙,在留出马牙槎后,再浇捣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C20,每个马牙槎的高度不超过300㎜。
(二)构造柱施工流程构造柱:预插钢筋→钢筋加工→模板安装→浇筑混凝土→拆除模板→养护(三)施工方法1、预留构造柱位置砌体施工:按规范规定,砌体与构造柱的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每个马牙槎的高度不宜超过300mm,马牙槎凹入深度宜为50-60mm。
目前砌体砌块普遍使用蒸压加气砼砌块,加气砼砌块模数高度为250mm高,刚好作为一个马牙。
砌筑时第一块砖应为凹入,谓之咬脚,然后按顺序同进同退砌筑马牙槎(若底部采用灰砂砖砌筑,也应视为一个马牙槎凹入咬脚)。
不论马牙槎凹入凸出,同时都要用线坠吊垂直,马牙槎砌体界面应放整砖面,砌块切割面应放在里侧,确保马牙槎美观。
2、钢筋预埋:构造柱的底部钢筋与承台梁一同施工,,在承台梁进行混凝土浇筑时构造柱的钢筋必须绑扎好,构造柱的钢筋在承台及承台梁施工时就一同预埋和绑扎好,待与地圈梁一同在进行混凝土施工。
3、构造柱钢筋安装与砌体拉结筋预埋:构造柱的截面尺寸和配筋应满足设计要求。
砖混、外砖内模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钢筋绑扎工艺标准

工程方案案例修行前年的板蓝根知识店铺资料库拥有最新最全的设计参考方案资料,内容涉及景观园林、建筑、规划、室内装修、建筑结构、暖通空调、给排水、电气设计、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等,合同模板、劳动合同、协议模板各个领域的设计素材和设计图纸等参考学习资料。
是为广大艺术设计工作者优质设计学习参考资料。
本站所售的参考资料包括设计方案和施工图案例已达几十万套以上,总量在数千G以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砖混、外砖内模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钢筋绑扎工艺标准1 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砖混结构、外砖内模结构的构造柱、圈梁、板缝钢筋绑扎工艺。
22施工准备2.1 材料及主要机具:2.1.1 钢筋:应有出厂合格证,按规定作力学性能复试,当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等特殊情况,还需作化学成分检验。
钢筋应无老锈及油污。
2.1.2 铁丝:可采用20~22号铁丝(火烧丝)或镀锌铁丝(铅丝)。
2.1.3 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用的砂浆垫块、塑料卡。
2.1.4 工具:钢筋钩子、撬棍、钢筋扳子、绑扎架、钢丝刷子、手推车、粉笔,尺子等。
2.2 作业条件:2.2.1 按施工现场平面图规定的位置,将钢筋堆放场地进行清理、平整。
准备好垫木。
按不同规格型号堆放并垫好垫木。
2.2.2 核对钢筋的级别,型号、形状、尺寸及数量,是否与设计图纸及加工配料单相同。
2.2.3 弹好标高水平线及构造柱、外砖内模混凝土墙的外皮线。
2.2.4 圈梁及板缝模板已做完预检,并将模内清理干净。
2.2.5 预应力圆孔板的端孔已按标准图(96G44)的要求堵好。
3 操作工艺3.1 构造柱钢筋绑扎:3.1.1 工艺流程:预制构造柱钢筋骨架→修整底层伸出的构造柱搭接筋→安装构造柱钢筋骨架→绑扎搭接部位箍筋3.1.2 预制构造柱钢筋骨架:3.1.2.1 先将两根竖向受力钢筋平放在绑扎架上,并在钢筋上画出箍筋间距。
3.1.2.2 根据画线位置,将箍筋套在受力筋上逐上绑扎,要预留出搭接部位的长度。
构造柱及圈梁的设置要求

构造柱及圈梁的设置要求构造柱和圈梁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铁三角”,它们在建筑的骨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想象一下,如果一个建筑物是一座坚固的城堡,那么构造柱和圈梁就像是城堡的城墙和护城河,保护着里面的人们免受风雨侵袭。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铁三角”中的两个关键角色——构造柱和圈梁,以及它们的设置要求。
我们来说说构造柱。
构造柱,顾名思义,就是用来构造建筑结构的柱子。
它的作用可不是闹着玩的,而是关乎整个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了构造柱,那建筑就像是一个没有根基的浮萍,随时都可能被风吹倒或者地震震垮。
所以,构造柱就像是建筑的“定海神针”,稳稳地支撑着整个建筑。
构造柱的设置要求有哪些呢?简单来说,就是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构造柱的直径、长度和间距都要根据建筑设计和地质条件来确定,不能马虎。
构造柱的材料也要选好,最好是那种强度高、耐久性好的材料,这样才能保证构造柱的长期稳定。
再来说说圈梁。
圈梁,顾名思义,就是在建筑物外围一圈的梁。
它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建筑物的整体刚度,抵抗地震等自然灾害对建筑的影响。
想象一下,如果建筑物像是一个气球一样,那么圈梁就像是那个紧紧绑住气球的绳子,让气球不会轻易被风吹跑。
圈梁的设置要求也不少。
圈梁的厚度和宽度要适中,既要保证足够的刚度,又不能太厚重影响建筑美观。
圈梁的材料也要选好,最好是那种强度高、耐久性好的材料,这样才能保证圈梁的长期稳定。
圈梁的位置和高度也要根据建筑设计和地质条件来确定,不能随意放置。
总的来说,构造柱和圈梁都是建筑中的“硬核”角色,它们的设置要求可是相当严格的。
只有做到位了,才能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所以,我们在建房子的时候,一定要重视这两个“铁三角”的设置要求,不能掉以轻心。
只有这样,我们的建筑物才能像一座真正的城堡一样,坚不可摧!。
砖混外砖内模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钢筋绑扎分项工程质量管理

砖混、外砖内模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钢筋绑扎工程质量管理1、依据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技术规程》JGJ3 -20022、施工准备2.1材料及主要机具:或镀锌铁丝(铅丝)。
2.2作业条件:端孔已按标准图(96G44)的要求堵好。
3、操作工艺3.1构造柱钢筋绑扎:预制构造柱钢筋骨架→修整底层伸出的构造柱搭接筋→安装构造柱钢筋骨架→绑扎搭接部位箍筋。
根受力钢筋,并与箍筋绑扎牢固,箍筋端头平直长度不小于10d(d为箍筋直径),弯钩角度不小于135°。
时,构造柱埋设深度应大于沟深。
φ6水平拉结筋,与构造柱钢筋绑扎连接,见图4-3。
3.2圈梁钢筋的绑扎:画钢筋位置线→放箍筋→穿圈梁受力筋→绑扎箍筋。
互相错开。
3.2.7安装在山墙圈梁上的预应力圆孔板,其外露的预应力筋(即胡子筋)按标准图集京96G44要锚入在圈梁钢筋内。
3.3板缝钢筋绑扎支板缝模板→预制板端头预应力锚固筋弯成45°→放通长水平构造筋→与板端锚固筋绑扎。
φ6水平构造筋和竖向拉结筋,见图4-4。
4、质量标准55.1构造柱、圈梁钢筋如采用预制骨架时,应在指定地点垫平码放整齐。
5.2往楼层上吊运钢筋存放时,应清理好存放地点,以免变形。
5.3不得踩踏已绑好的钢筋,绑圈梁钢筋时不得将梁底砖碰松动。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6.1钢筋变形:钢筋骨架绑扎时应注意绑扣方法,宜采用十字扣或套扣绑扎。
6.2箍筋间距不符合要求:多为放置砖墙拉结筋时碰动所致。
应在砌完后合模前修整一次。
6.3楼板端头钢筋连接不当:应在楼板吊装前将板端外露预应力筋弯成45°,吊装就位后加通长钢筋绑扎。
同时要注意在安装楼板过程中,不得将板端外露预应力筋折断。
6.4阳台处钢筋压扁:阳台下的圈梁为“L”形箍筋,吊装阳台时必须注意保护,如碰坏,应将阳台吊起,修整钢筋后,再就位阳台。
构造柱压顶圈梁过梁设计及验收规范整理

构造柱压顶圈梁过梁设计及验收规范整理柱压顶圈梁是建筑结构中常用的梁设计形式,它的设计及验收规范很
重要。
下面整理了柱压顶圈梁的设计及验收规范,主要包括钢筋构造、混
凝土构造、设计计算、验收要求等方面。
一、钢筋构造
1.钢筋材料: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钢筋材料,确保强度、韧性和可靠性。
2.钢筋直径和布置: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钢筋直径和布置间距,确保梁
的受力性能。
3.钢筋连接: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连接方式和连接件,确保钢筋之间
的连接牢固可靠。
二、混凝土构造
1.混凝土材料: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混凝土材料,包括水泥、骨料、
砂和添加剂等。
2.混凝土配合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确保混凝土的
强度和耐久性。
3.混凝土施工工艺: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施工工艺和要求,包括浇筑、振捣、养护等。
三、设计计算
1.荷载计算:根据设计要求,对柱压顶圈梁受到的加载进行计算,包
括常规和临时荷载。
2.强度计算:根据混凝土和钢筋的强度,计算梁的强度,确保梁在服
役状态下不发生破坏。
3.稳定计算:根据柱压顶圈梁的几何形状和受力特点,进行稳定计算,确保梁的稳定性。
四、验收要求
1.钢筋验收:对钢筋的直径、长度、弯曲度和连接进行验收,确保钢
筋符合设计要求。
2.混凝土验收:对混凝土的配合比、坍落度、抗压强度进行验收,确
保混凝土质量良好。
3.结构验收:对柱压顶圈梁的尺寸、形状、连接等进行验收,确保梁
的结构完整。
砖混、外砖内模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钢筋绑扎工艺标准

砖混、外砖内模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钢筋绑扎工艺标准1 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砖混结构、外砖内模结构的构造柱、圈梁、板缝钢筋绑扎工艺。
2 2???????? 2???????? 施工准备2.1 材料及主要机具:2.1.1 钢筋:应有出厂合格证,按规定作力学性能复试,当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等特殊情况,还需作化学成分检验。
钢筋应无老锈及油污。
2.1.2 铁丝:可采用20~22号铁丝(火烧丝)或镀锌铁丝(铅丝)。
2.1.3 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用的砂浆垫块、塑料卡。
2.1.4 工具:钢筋钩子、撬棍、钢筋扳子、绑扎架、钢丝刷子、手推车、粉笔,尺子等。
2.2 作业条件:2.2.1 按施工现场平面图规定的位置,将钢筋堆放场地进行清理、平整。
准备好垫木。
按不同规格型号堆放并垫好垫木。
2.2.2 核对钢筋的级别,型号、形状、尺寸及数量,是否与设计图纸及加工配料单相同。
2.2.3 弹好标高水平线及构造柱、外砖内模混凝土墙的外皮线。
2.2.4 圈梁及板缝模板已做完预检,并将模内清理干净。
2.2.5 预应力圆孔板的端孔已按标准图(96G44)的要求堵好。
3 操作工艺3.1 构造柱钢筋绑扎:3.1.1 工艺流程:预制构造柱钢筋骨架→修整底层伸出的构造柱搭接筋→安装构造柱钢筋骨架→绑扎搭接部位箍筋3.1.2 预制构造柱钢筋骨架:3.1.2.1 先将两根竖向受力钢筋平放在绑扎架上,并在钢筋上画出箍筋间距。
3.1.2.2 根据画线位置,将箍筋套在受力筋上逐上绑扎,要预留出搭接部位的长度。
为防止骨架变形,宜采用反十字扣或套扣绑扎。
箍筋应与受力钢筋保持垂直;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放置。
3.1.2.3 穿另外二根受力钢筋,并与箍筋绑扎牢固,箍筋端头平直长度不小于10d(d 为箍筋直径),弯钩角度不小于135°。
3.1.2.4 在柱顶、柱脚与圈梁钢筋交接的部位,应按设计要求加密柱的箍筋,加密范围一般在圈梁上、下均不应小于六分之一层高或45cm,箍筋间距不宜大于10cm(柱脚加密区箍筋待柱骨架立起搭接后再绑扎)。
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分项工程质量管理

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模板分项工程质量管理1、依据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技术规程》JGJ3 -2002《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50214-20012、施工准备材料及主要机具:00mm,宽度为100、150、200、250、300mm)、阴阳角模、连接角模。
作业条件查构造柱内部是否清理干净,包括砖墙舌头灰、钢筋上挂的灰浆及柱根部的落地灰。
3、操作工艺工艺流程:准备工作————办预检支模板:φ16。
拉条穿过砖墙的洞要预留,留洞位置要求距地面30cm开始,每隔1m以内留一道,洞的平面位置在构造柱大马牙槎以外一丁头砖处。
应垫方木,当用木方支撑时,下面用木楔楔紧。
用钢管支撑时,高度应调整合适。
×50mm方木或角钢作底模。
大于4cm者应当用木板做底模,宜伸入板底5~10mm留出凹槽,便于拆模后顶棚抹砂浆找平。
4、质量标准5、成品保护在砖墙上支撑圈梁模板时,防止撞动最上一皮砖。
支完模板后,应保持模内清洁,防止掉入砖头、石子、木屑等杂物。
应保护钢筋不受扰动。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构造柱处外墙砖挤鼓变形,支模板时应在外墙面采取加固措施。
圈梁模板外胀:圈梁模板支撑没卡紧,支撑不牢固,模板上口拉杆碰坏或没钉牢固。
浇筑混凝土时设专人修理模板。
混凝土流坠:模板板缝过大,没有用纤维板、木板条等贴牢;外墙圈梁没有先支模板后浇筑圈梁混凝土,而是先包砖代替模板再浇筑混凝土,致使水泥浆顺砖缝流坠。
板缝模板下沉:悬吊模板时铅丝没有拧紧吊牢,采用钢木支撑时,支撑下面垫木没有楔紧钉牢。
7、质量记录模板分项工程预检记录。
模板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中 钢 筋 工 程 量 的 计 算
4.9.2 QL和GZ中钢筋工程量
• 1 GZ —— —— 砌 体 钢 筋 加
14
4.9.2 QL和GZ中钢筋工程量
• 1、GZ中钢筋工程量的计算——砌体钢筋加固——单排筋长度表
序 号 1 2 3 4
构造柱尺寸 尺寸 部位 mm 水平段 240 垂直段 240 水平段 240 垂直段 370 水平段 370 垂直段 240 水平段 370 垂直段 370
• 1 GZ —— —— 2m
b边,单排拉 接筋下料长度 (b+0.457) ×2 =2b+0.914m
16
固
、 中 钢 筋 工 程
4.9.2 QL和GZ中钢筋工程量
• 1 GZ ——L 型 拉 接 筋 遇 门 窗 洞 口 砌 体 钢 筋 加 算 计 的 量 ——
b边,单排拉接筋下料 长度 2b+0.454m
4.9 钢筋工程
封端一字型 分段 合计 垂直筋 2.554 2.554 垂直筋 2.734 2.734 垂直筋 2.684 2.684 垂直筋 2.864 2.864
15
固 两 构 造 柱 间 净 距 不 足
、 中 钢 筋 工 程 量 的 计 算 砌 体 钢 筋 加
4.9.2 QL和GZ中钢筋工程量
单根拉接筋的下料 长度:2.554+ 0.09×2=2.734m 单根拉接筋的下料 长度:2.554+ 0.13=2.684m 单排拉接筋的下料长度: 2.734+2.684=5.418m
4.9 钢筋工程 8
4.9.2 QL和GZ中钢筋工程量
• 1、GZ中钢筋工程量的计算——砌体钢筋加固——L形接头
• • • • • •
总结: 1、构造柱钢筋的锚固位置,锚固和搭接长度。 2、构造柱箍筋加密区的规定。 3、砌体钢筋加固的简便算法。 4、圈梁的锚固和搭接长度。 5、有构造柱、现浇板下和空心板下,圈梁钢筋的连接。
4.9 钢筋工程
27
4.9 钢筋工程
3
4.9.2 QL和GZ中钢筋工程量
• 1、GZ中钢筋工程量的计算 • 构造柱根部的锚固构造
4.9 钢筋工程
4
4.9.2 QL和GZ中钢筋工程量
• 1、GZ中钢筋工程量的计算——构造柱在女儿墙内的锚固
4.9 钢筋工程
5
4.9.2 QL和GZ中钢筋工程量
• 1、GZ中钢筋工程量的计算——构造柱在女儿墙内的锚固 要点: 1.GZ箍筋加密区的规定圈 梁上、下MAX『450,1/6层 高』,±0.000以下均加密 2.GZ纵筋从基础或DQL顶 部算至WQL底部,加上 2×(35d或41.25d) 3.女儿墙内的构造柱纵筋 单独计算,方法同2.
单排拉接筋的下 料长度: 2.554+0.13+0.0 9×2=2.864×2 =5.728m
4.9 钢筋工程
9
4.9.2 QL和GZ中钢筋工程量
• 1、GZ中钢筋工程量的计算——砌体钢筋加固——T形接头
4.9 钢筋工程
10
4.9.2 QL和GZ中钢筋工程量
• 1、GZ中钢筋工程量的计算——砌体钢筋编制
工程项目——砼及钢筋砼工程 工程量计算规则 ——构造柱和圈梁钢筋计算 2009年02月
4.9.2 圈梁和构造柱中钢筋工程量
• 1、构造柱中钢筋工程量
• 构造柱钢筋的认识
注意:拉结钢筋应按其重量套 用砌体钢筋加固定额
4.9 钢筋工程
2
4.9.2 QL和GZ中钢筋工程量
• (2)有构造柱时圈梁钢筋构造
4.9 钢筋工程
20
2.圈梁内钢筋的计算
• (3)现浇板下圈梁钢筋构造
4.9 钢筋工程
21
2.圈梁内钢筋的计算
• (4)空心板下圈梁钢筋构造 L形接头
附加箍筋 长度: 1.155×2 =2.31m
圈梁纵筋锚固要求: 内侧纵筋锚固长度均为 35d;外侧上下层纵筋的 锚固长度为:两根35d;且 两根直接延伸到梁外侧 加弯钩 附加钢筋的长度:2φ12: 1.187×2=2.374m
4.9 钢筋工程
6
4.9.2 QL和GZ中钢筋工程量
• 1、GZ中钢筋工程量的计算——砌体钢筋加固 • GZ中设置的与墙体拉接的钢筋在预算中应套用砌筑工程中的砌 体钢筋加固定额,其工程量按重量吨计。拉结筋一般配置为 2φ6@500,钢筋每边应伸入马牙墙内1m,其形式 有“一”字 型、“T”形、“L”形和“十字”形四种。 单排L形拉接筋的下料长度 (1.15+0.09)×2+0.12-1.751× 0.0065×4=2.554m×2 =5.108m
拉接筋计算公式为: 每楼层L形(T形 | 一形 | 十形)接头个数 × 每一接头处单排拉接筋的下料长度 × 每一楼层拉接钢筋的根数 × 楼层层数 式中:每一楼层内拉结筋根数
=每楼层柱净高 ÷ 0.5-1
4.9 钢筋工程 7
4.9.2 QL和GZ中钢筋工程量
• 1、GZ中钢筋工程量的计算——砌体钢筋加固——L形接头
• 1、GZ中钢筋工程量的计算 • 构造柱中纵向钢筋的锚固和搭接长度均为35d; • 当构造柱纵筋的钢种为HPB235时,其端部需作180°弯 钩,则其锚固长度为35d+6.25d=41.25d。 • 构造柱保护层厚度
环境类别 与墙体接触 与墙体不接触 室内正常环境 25 25 地面以下、露天或室 内潮湿环境 25 35
4.9 钢筋工程
水平附加钢筋2φ12 =0.76×2=1.52m
25
2.圈梁内钢筋的计算
• (4)空心板下圈梁钢筋构造 板底圈梁与板边圈
梁连接的T形接头
弯折附加钢筋 2φ12= 0.99×2=1.98m
水平附加钢筋 2φ12 =1.18×2=2.36m
4.9 钢筋工程
26
4.9.2 QL和GZ中钢筋工程量
4.9 钢筋工程
11
固 十 字 形 接 头
、 中 钢 筋 工 程 量 的 计 算
4.9.2 QL和GZ中钢筋工程量
• 1 GZ —— —— 砌 体 钢 筋 加
12
4.9.2 QL和GZ中钢筋工程量
• 1、GZ中钢筋工程量的计算——砌体钢筋加固——一字形接头
4.9 钢筋工程
13
固 封 端 一 字 型
4.9 钢筋工程 22
2.圈梁内钢筋的计算
• (4)空心板下圈梁钢筋构造
T形、十字形接头
4.9 钢筋工程
23
2.圈梁内钢筋的计算
• (4)空心板下圈梁钢筋构造
缺口圈梁T形接头
4.9 钢筋工程
24
2.圈梁内钢筋的计算
• (4)空心板下圈梁钢筋构造 缺口圈梁与板边圈梁
连接的端部L形接头
弯折附加钢筋2φ12 =1.187×2=2.374m
单排拉接筋下料长度表(单位:m)[拉接筋伸出长度达到1m] 拉接筋整体形状 L形 T形 十字形 一字形 分段 合计 分段 合计 分段 合计 分段 合计 2.554 4.594 4.594 4.594 5.108 7.148 9.188 4.594 2.554 2.554 4.594 水平筋 2.734 4.594 4.594 4.594 5.418 7.328 9.438 4.594 2.684 2.734 4.844 水平筋 2.684 4.844 4.844 4.844 5.418 7.528 9.438 4.844 2.734 2.684 4.594 水平筋 2.864 4.844 4.844 4.844 5.728 7.708 9.688 4.844 2.864 2.864 4.844 水平筋
17
4.9.2 QL和GZ中钢筋工程量
• 1、GZ中钢筋工程量的计算——砌体钢筋加固—T型拉接筋遇洞 口
b边,单排拉接筋下料 长度 (b+1.247)×2 =2b+2.494m
18
4.9.2 QL和GZ中钢筋工程量
• 2、QL内钢筋的计算
• (1)QL类型
4.9 钢筋工程
19
2.圈梁内钢筋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