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涡轮增压器
奔驰12缸发动机M279AMG简介(二)

(接上期)当Y77/1被促动时,即占空比>5%,真空泵到真空室的真空连接建立,弹簧回位,拉动操纵杆长的一端向右移动,从而使短的一端向左移动,在全负荷范围内,将增压压力控制风门关闭,全部废气都用于驱动涡轮,形成最大为1.5bar(1bar=105Pa)的增压压力。
这样,通过改变流经涡轮的气体流量,来控制涡轮的转速,可达到控制增压压力的效果。
为控制增压压力,ME 评估以下传感器的信号:进气温度传感器,左汽缸列空气滤清器下游的压力传感器,右汽缸列空气滤清器下游的压力传感器,节气门促动器上游的压力传感器,增压压力、节气门促动器下游的压力传感器,增压空气分配器的压力、油门踏板传感器,驾驶员的负荷请求、曲轴霍尔传感器,发动机转速、爆震控制、变速器过载保护及过热保护传感器(图16)。
奔驰12缸发动机M279AMG 简介(二)◆文/福建 林宇清图16 Y77/1被促动图17 旁通回路工作原理2.真空室;2a.增压压力控制风门;3.左侧涡轮增压器;3a.涡轮;3b.压缩机叶轮;9.增压空气冷却器;12.真空泵;t.时间;ti.占空比;A .进气;B.增压空气(未冷却);C.增压空气(已冷却);D.废气;E.大气压;Y77/1.增压压力控制阀。
1.进气歧管;2.真空室;3.检验阀;4.排气阀;5.左侧涡轮增压器;6.右侧涡轮增压器;7.压缩机叶轮;A.从空气转换阀至排气阀的真空供应;B.到空气泵转换阀1和2的真空;C.空气测试接口;D.进气;E.增压空气;Y101.排空转换阀。
3.增压压力旁通回路由于涡轮增压器的轴、叶轮和涡轮的惯性,在车辆开始减速之后,增压器总是会稍稍空转。
因此,当快速关闭节气门时,增压压力反作用于压缩机,出现压力波。
为防止此现象,在ME 检测到由负载模式变为减速模式时,就会促动排空阀Y101,来自真空室的真空作用在涡轮增压器的排气阀上,排空阀打开压缩机叶轮处的旁通回路,增压压力降低。
当Y101没有被促动时,它通大气,即控制风门的真空室通大气,排空阀被集成式弹簧关闭(图17)。
装载机培训试题库

装载机培训试题库一、填空题:1、“ZL50C”表示该机器是额定载重量为 5 吨的轮式装载机。
2、装载机液压系统的组成包括:1)动力元件,这些元件就是液压泵。
2)控制元件,这些元件统称为阀装置。
3)执行元件,这些元件包括油缸和马达。
3、分配阀属于方向控制阀,同时又包含有流量控制阀的功能。
4、柳工BS305变速箱为行星式变速箱,变速压力正常范围为11~15 kgf/cm2。
5、柳工变矩器能将发动机扭矩增大4倍,它是通过导轮实现变矩的。
变矩器内油压为 5.6 kgf/cm2。
6、柳工50C制动系统气压为7 ~ 8 kgf/cm2。
7、电器系统电压为直流24伏,电流表为负数表示系统由蓄电池供电,发动机启动后电流表读书应为正数。
8、发动机的产品标识: 6 C T A 8.3(请填写各数字和字母代表的含义)6缸C系列涡轮增压中冷6缸排量8.3L9、康明斯6CT8.3和6BT5.9发动机的发动机机油一般情况下使用( 15W —40、CF级 ),冬 季高寒地区使用( 10W—30、CF级 ),允许以( 高级别润滑油 )代替低级别润滑油。
10、发动机散热系统主要由(散热器组、管路)等部件组成。
11、发动机起动后应先怠速运行( 3~5 )min,待各部位达到工作润滑状态,机油温升到50℃、水温升到60℃后再带负载运转,发动机不能长时间怠速运转,怠速运转时间最好不超过( 10 )min。
12、涡轮增压器利用(废气),通过涡轮驱动压缩机,向发动机提供更多的(氧气),是提高(功率)的重要部分,涡轮增压器的转速很高,每分钟(6~12 )万转,要有良好的维护保养习惯,特别是对(机油和机油滤清器)等要做到定期更换。
13、全液压制动系统制动油压 6 Mpa14、全液压制动充液阀开启压力12.3 MPa、关闭压力15 Mpa15、蓄能器:预充气体为氮气从车左看:1)第1个蓄能器为紧急制动蓄能器,氮气预充压力9.2 Mpa2)第2、3 个蓄能器为行车制动蓄能器,氮气预充压力5.5 Mpa16、系统报警:1)行车制动低压报警为10MPa,提示系统可能存在问题,短时报警,不允许行车;2)紧急制动低压报警为11.7 MPa ,提示紧急制动未解除或系统故障,若报警,不允许行车。
HND—MWMTBD620V12型涡轮增压柴油机的试验

HND—MWMTBD620V12型涡轮增压柴油机的试验!c讣8第1蝴lI,l1P,1,LI.2IIc,N【)1HND—MWMTBD62OV12型涡轮增压柴油机的试验黄锦川河柴集团"2-司河柴集团公司最近完成了HND—MWMTBD520V12型涡轮增压,进气中冷型柴油机的50国产化考核试验在机械应力和热应力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单缸功率从TBD60,tB的l20kW(1995年提供的指标)提高到TBD620的140kWt1999年提供的指标).目前.j0国产化(按产值汁算)的TBD620V12型柴油机【机型代号:6202211j[{'功率/转速为1251kW/]500r/min,配船用发电机组用J,已经完成用户要求的性能试验和400h耐久考棱试验.试验表明,该型机10d.25kW缸额定功率下的燃油消耗率为189.2g/'kW?h,比原§1.,37kW/缸的燃油消耗率为196.0g/kW?h要低.从而得出一个十分重要的结论,在主要改变燃油系统和排气增压系统的情况下,TBD620V12型柴油机的功率提高了16.7,而油耗不仅没有恶化,反而有所改善而且.启动和低负荷运转也不需要专门的辅助手段各种参数的测定表明,FBD620V12型柴油机格外注重排气能量的合理利用,PEAR1脉冲能量提前利用"排气系统的应用使RR151H型增压器的转速比原来配TBD604BV12型柴油机的RR153 型增压器转速约高8500r/'min左右,增压压力提高约007MPa.在用户方代表的监督下,按下列大纲进行了,100h的可靠性考核试验TBD620V12型柴油机耐久试验每循环试验大纲时间l/验m)况I兑明序号(min)I1601500/l25II…J工况60l5rJ(J/【L,638s一工况0】01000/0息速【20l500,1251I工况5l0【l加UI怠速6301500/626i】工况I9C,,,/i怠速8l01503门(一6385工960150'a门367IIll‰工况【010降速停机l110工况累计运行50h.占整叶,耐久试验时间的l25=2.j工况累计运行9333h.占整个耐久试验时间的5S.338j工况累计运行58.0_1l占整个耐久试验时间的1l6一"1其余工况占整个耐久试验时间的I6=在可靠性耐久考核试验前,后的性能试验中.引起人们关注的特殊试验有下几个方面:1.高背压试验在额定负载下,背压值由250mmH=O提高到1000mmH:O另一项试验是将进气真空度与排气背压的绝对值之和按特殊的使用要求重新分配,即额定工况时排气背压值为130mmH(),进气真空度为69mmHOt标准的建泌值为200/200mmH:())2.低负荷性能试验在1OOkw1500r/'min低负荷时能长期可靠地运行,这主要靠的是HAl_1Oswr【"哈罗"涡流高低负荷最佳优化燃烧的进气系统和小压力室的特殊喷油嘴的良好匹配3.启动性能和突加负荷试验TBD620V12型柴油机由启动达到最低空载稳定转速(1000r,rain)只需6s.配机组t1000kW)时,由启动达到建立空载电压转速的时间约为14s,这与TBD60,tBV12型柴油机几乎是一-致的(主气温度45C,空气冷却介质海水温度32[,)TBD620V12型柴油机的主要试验数据见下表:FBD620V12型柴油机的主要试验数据缸径/额定转速平均有爆发排温滑油耗比重量冲程功率r/min效压力压力nlmJkWMPaMPaCkIv-Ikg/'kW I7l】19dl25J1500I88l5S3860_608试验表明,TBD620V12型柴油机作为船舶电站柴油发电机组的原动机是非常合适的,带有可控进气挡板,在低速时强涡流,高速时大进气量的性能,配合小压力室的喷油嘴.即使在10下负荷也能长期运行,可达到满意的排放,这点首先在烟度的测量结果上可看出.由于排温较低,距涡轮后排温指标15OC__20尚有一段距离.因此.TBD620V12型柴油机有一定的富裕量.目前河柴集团正在继续进行提高TBD620V12柴油机国产化率等研制工作.。
12PA6V柴油机热工故障仿真系统研究

续工作进度 , 同时工程完成后的软件维 护核心模块功 能的增 加 , 给使 用者增 添很大 的难度。为 了简化建模 工作 , 将 采用 面向对 象的方法进 行建模 。按 照柴油 机 的结构模 型 和功能 模型 , 把柴油 机划分 为进气 管 、 气缸 、 排气管 、 涡轮增压 器等
维普资讯
( < 12 ) 口 t5
在当前计算机计 算技术 和柴 油机 工作过 程数值 模拟 计 算方法高度发展下 , 故障模 拟计算是获得这 种样本集 的有 效
方法 。本 文 利 用 船 用 四 冲程 涡 轮 增 压 柴 油 机 热 工 故 障 仿 真
仉 ={ 口+1 3 【 ( ) /
1
(. 12 口≤2 5≤ )
的气体质量 , 为相应气 体的焓 ; m h d a为在 咖 转 角 内正 常、
柴油机故障仿真 的对象是个大型复杂 的系统 , 传统 若按
面向结构的方法将整个系统视为一个整体来 考虑 , 照数据 按
流 向 自顶 向 下 的 进 行 , 模 工 作 将 十 分 复 杂 , 样 会 大 大 延 建 这
( > 2 口 )
则 燃烧 放 热 率 : Nhomakorabea模型编写程序 , 结合 国内外柴 油机 制造厂 台架试 验 的数 据 ,
可以模拟计算柴油机涡 轮增压 系统 流道 污阻 、 塞 等故障 ; 堵
= ( 等 仉崎 雾+
式 中 : ,。为 量 纲 一 的 量 , 别 表 示 在 某 一 曲 轴 转 角 时 % 分
理。
体 , 内能 、 其 比热容仅 与气 体 的温度及组 成有关 ; 气体 流入 、 流出为准定常 流动 ; 出 口的动能忽略不计 。考 虑到漏泄等 进
热工 故 障 的影 响建 立 气 缸 内模 型 。 () 1 能量 守 恒 方 程 :
汽车零件分类

汽车零件分类编码表(一)发动机件 (6)1. 发动机垫片及缸盖 (6)1) 汽缸垫1-1-1 (6)2) 气门室盖垫1-1-2 (6)3) 进气管垫1-1-3 (6)4) 排气管垫1-1-4 (6)5) 油底壳垫1-1-5 (6)6) 发动机缸盖1-1-6 (6)7) 缸盖螺栓1-1-7 (6)8) 机油导流板1-1-8 (6)9) 机油盖口1-1-9 (6)10) 气门油封1-1-10 (6)2. 发动机支架胶垫 (6)1) 发动机支架胶垫1-2-1 (6)3. 配气机构 (6)1) 空气滤清器1-3-1 (6)2) 消声器吊胶1-3-2 (7)3) 空滤器缓冲胶1-3-3 (7)4) 进气管1-3-4 (7)5) 消声器1-3-5 (7)6) 排气管弹簧1-3-6 (7)7) 排气管螺栓1-3-7 (7)8) 消声器夹1-3-8 (7)9) 排气管1-3-9 (7)10) 怠速控制阀1-3-10 (7)11) 废气再循环阀1-3-11 (7)12) 涡轮增压器1-3-12 (7)13) 节气门1-3-13 (7)4. 时规控制 (7)1) 气门挺杆1-4-1 (7)2) 气门摇臂1-4-2 (7)3) 气门导管1-4-3 (7)4) 时规导轨1-4-4 (7)5) 正时链条1-4-5 (7)6) 正时齿轮1-4-6 (7)7) 进气门1-4-7 (7)8) 排气门1-4-8 (7)5. 润滑系 (7)2) 机油泵1-5-2 (7)3) 油底壳1-5-3 (7)4) 机油尺导管1-5-4 (7)5) 机油冷却器1-5-5 (7)6) 排油塞1-5-6 (7)7) 机油泵驱动链条1-5-7 (7)8) 机油滤清器壳1-5-8 (7)6. 曲轴及凸轮轴 (7)1) 曲轴1-6-1 (7)2) 连杆1-6-2 (7)3) 轴瓦1-6-3 (7)4) 止推片1-6-4 (7)5) 曲轴油封1-6-5 (8)6) 缸套1-6-6 (8)7) 活塞环1-6-7 (8)8) 活塞1-6-8 (8)9) 活塞修理包1-6-9 (8)10) 通风管1-6-10 (8)11) 凸轮轴齿1-6-11 (8)12) 凸轮轴1-6-12 (8)13) 曲轴轮齿1-6-13 (8)14) 飞轮1-6-14 (8)15) 机油泵驱动齿轮1-6-15 (8)7. 燃油系统 (8)1) 油门线1-7-1 (8)2) 空气流量计1-7-2 (8)3) 化油器1-7-3 (8)4) 化油器法兰1-7-4 (8)5) 汽油滤清器1-7-5 (8)6) 汽油浮子1-7-6 (8)7) 汽油泵1-7-7 (8)8) 油箱盖1-7-8 (8)9) 止动泵1-7-9 (8)10) 油管1-7-10 (8)11) 喷嘴1-7-11 (8)12) 燃油压力调节器1-7-12 (8)13) 喷油嘴1-7-13 (8)14) 油气分离器1-7-14 (8)15) 滤网1-7-15 (8)8. 点火系统 (8)1) 点火白金1-8-1 (8)2) 分电器1-8-2 (8)3) 分电器盖1-8-3 (8)5) 点火线圈1-8-5 (8)6) 点火锁芯1-8-6 (8)7) 点火模块1-8-7 (8)8) 分火线1-8-8 (8)9) 电阻1-8-9 (8)10) 火花塞1-8-10 (8)11) 预热塞1-8-11 (8)12) 电容1-8-12 (9)13) 火花塞胶套1-8-13 (9)14) 点火开关1-8-14 (9)15) 插接器1-8-15 (9)9. 驱动带及装置 (9)1) 导带轮1-9-1 (9)2) 涨紧轮1-9-2 (9)3) 涨紧轮总成1-9-3 (9)4) 扭振减震器1-9-4 (9)5) V型带1-9-5 (9)6) 多楔带1-9-6 (9)7) 调节杆1-9-7 (9)8) 紧链器1-9-8 (9)9) 时规带1-9-9 (9)10. 冷却系统 (9)1) 水泵1-10-1 (9)2) 节温器1-10-2 (9)3) 节温器盖1-10-3 (9)4) 膨胀水箱1-10-4 (9)5) 风扇页1-10-5 (9)6) 风扇支架1-10-6 (9)7) 耦合器1-10-7 (9)8) 散热器1-10-8 (9)9) 散热器盖1-10-9 (9)10) 散热器软管1-10-10 (9)11. 启动系 (9)1) 单向齿1-11-1 (9)2) 起动机1-11-2 (9)3) 起动机电池1-11-3 (9)4) 电磁开关1-11-4 (10)(二)底盘件 (10)1. 离合器 (10)1) 离合器压盘2-1-1 (10)2) 离合器片2-1-2 (10)3) 分离轴承2-1-3 (10)4) 离合总泵2-1-4 (10)6) 离合拉线2-1-6 (10)7) 离合拉线套2-1-7 (10)8) 分离轴2-1-8 (10)9) 离合踏板轴2-1-9 (10)10) 分离轴承座2-1-10 (10)2. 制动系 (10)1) 刹车线2-2-1 (10)2) 刹车钳2-2-2 (10)3) 刹车盘2-2-3 (10)4) 刹车毂2-2-4 (10)5) 刹车总泵2-2-5 (10)6) 刹车片2-2-6 (10)7) 刹车蹄片2-2-7 (10)8) 刹车分泵2-2-8 (10)9) 刹车助力泵2-2-9 (10)10) 刹车软管2-2-10 (10)11) 压力真空罐2-2-11 (10)12) 制动阀2-2-12 (10)13) 刹车皮碗2-2-13 (10)14) 刹车调整臂2-2-14 (10)15) 制动助力器2-2-15 (10)16) ABS齿圈2-2-16 (10)17) 固定夹2-2-17 (10)18) 真空助力泵2-2-18 (10)19) 鼓式制动片2-2-19 (10)3. 悬架 (11)1) 球头2-3-1 (11)2) 控制臂2-3-2 (11)3) 悬架衬套2-3-3 (11)4) 平衡杆2-3-4 (11)5) 减震器2-3-5 (11)6) 减压盖2-3-6 (11)7) 限位缓冲块2-3-7 (11)8) 减震器防尘罩2-3-8 (11)9) 驾驶舱减震器2-3-9 (11)10) 平衡杆衬套2-3-10 (11)11) 悬架缓冲胶2-3-11 (11)12) 后拉杆2-3-12 (11)13) 轮胎螺栓2-3-13 (11)14) 轮胎螺母2-3-14 (11)15) 圈状弹簧2-3-15 (11)16) 弹簧托架2-3-16 (11)17) 轮毂2-3-17 (11)19) 减震器平面轴承2-3-19 (11)20) 转向节2-3-20 (11)21) 减震器弹簧座2-3-21 (11)22) 减震器气囊2-3-22 (11)4. 转向系 (11)1) 横拉杆总成2-4-1 (11)2) 拉杆2-4-2 (11)3) 拉杆球头2-4-3 (11)4) 中心拉杆2-4-4 (11)5) 转向主动臂2-4-5 (11)6) 转向从动臂2-4-6 (11)7) 转向器防尘罩2-4-7 (11)8) 转向器总成2-4-8 (11)9) 转向减震器2-4-9 (11)10) 转向助力泵2-4-10 (11)11) 动力转向邮箱2-4-11 (11)12) 拉杆调节螺栓2-4-12 (11)13) 转向从动臂衬套2-4-13 (11)14) 动力转向管2-4-14 (11)5. 驱动轴与半轴 (12)1) 十字轴2-5-1 (12)2) 球笼防尘罩2-5-2 (12)3) 传动胶2-5-3 (12)4) 驱动轴支撑轴承2-5-4 (12)5) 轮毂轴承2-5-5 (12)6) 轮毂轴承单元2-5-6 (12)7) 半轴2-5-7 (12)8) 对中套筒2-5-8 (12)9) 轮毂轴2-5-9 (12)6. 传动系 (12)1) 变速箱支撑胶垫2-6-1 (12)2) 变速箱滤清器2-6-2 (12)3) 变速箱油低壳垫2-6-3 (12)4) 里程表线2-6-4 (12)5) 变速器操纵杆头2-6-5 (12)6) 选档杆2-6-6 (12)7) 变速器2-6-7 (12)8) 继动器轴2-6-8 (12)9) 变速器油泵2-6-9 (12)10) 换挡操纵拉线2-6-10 (12)11) 变速器油管2-6-11 (12)12) 里程表齿轮2-6-12 (12)7. 传感器 (12)2) 温度传感器2-7-2 (12)3) 机油压力开关2-7-3 (12)4) 热敏开关2-7-4 (12)5) 机油位置传感器2-7-5 (12)6) 氧传感器2-7-6 (12)7) 刹车感应线2-7-7 (12)8) 速度传感器2-7-8 (12)9) 曲轴传感器2-7-9 (12)10) 压力传感器2-7-10 (12)11)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2-7-11 (12)12) 爆震传感器2-7-12 (12)13) 里程表传感器2-7-13 (12)14) 凸轮轴传感器2-7-14 (13)15) 油压传感器2-7-15 (13)16) 相位传感器2-7-16 (13)17) 转速传感器2-7-17 (13)(一)发动机件1.发动机垫片及缸盖1)汽缸垫1-1-12)气门室盖垫1-1-23)进气管垫1-1-34)排气管垫1-1-45)油底壳垫1-1-56)发动机缸盖1-1-67)缸盖螺栓1-1-78)机油导流板1-1-89)机油口盖1-1-910)气门油封1-1-102.发动机支架胶垫1)发动机支架胶垫1-2-13.配气机构1)空气滤清器1-3-12)消声器吊胶1-3-23)空滤器缓冲胶1-3-34)进气管1-3-45)消声器1-3-56)排气管弹簧1-3-67)排气管螺栓1-3-78)消声器夹1-3-89)排气管1-3-910)怠速控制阀1-3-1011)废气再循环阀1-3-1112)涡轮增压器1-3-1213)节气门1-3-134.时规控制1)气门挺杆1-4-12)气门摇臂1-4-23)气门导管1-4-34)时规导轨1-4-45)正时链条1-4-56)正时齿轮1-4-67)进气门1-4-78)排气门1-4-85.润滑系1)机油滤清器1-5-12)机油泵1-5-23)油底壳1-5-34)机油尺导管1-5-45)机油冷却器1-5-56)排油塞1-5-67)机油泵驱动链条1-5-78)机油滤清器壳1-5-8 6.曲轴及凸轮轴1)曲轴1-6-12)连杆1-6-23)轴瓦1-6-34)止推片1-6-45)曲轴油封1-6-56)缸套1-6-67)活塞环1-6-78)活塞1-6-89)活塞修理包1-6-910)通风管1-6-1011)凸轮轴齿1-6-1112)凸轮轴1-6-1213)曲轴轮齿1-6-1314)飞轮1-6-1415)机油泵驱动齿轮1-6-15 7.燃油系统1)油门线1-7-12)空气流量计1-7-23)化油器1-7-34)化油器法兰1-7-45)汽油滤清器1-7-56)汽油浮子1-7-67)汽油泵1-7-78)油箱盖1-7-89)止动泵1-7-910)油管1-7-1011)喷嘴1-7-1112)燃油压力调节器1-7-1213)喷油嘴1-7-1314)油气分离器1-7-1415)滤网1-7-158.点火系统1)点火白金1-8-12)分电器1-8-23)分电器盖1-8-34)分火头1-8-45)点火线圈1-8-56)点火锁芯1-8-67)点火模块1-8-78)分火线1-8-89)电阻1-8-910)火花塞1-8-1011)预热塞1-8-1112)电容1-8-1213)火花塞胶套1-8-1314)点火开关1-8-1415)插接器1-8-159.驱动带及装置1)导带轮1-9-12)涨紧轮1-9-23)涨紧轮总成1-9-34)扭振减震器1-9-45)V型带1-9-56)多楔带1-9-67)调节杆1-9-78)紧链器1-9-89)时规带1-9-910.冷却系统1)水泵1-10-12)节温器1-10-23)节温器盖1-10-34)膨胀水箱1-10-45)风扇页1-10-56)风扇支架1-10-67)耦合器1-10-78)散热器1-10-89)散热器盖1-10-910)散热器软管1-10-1011)散热器风扇1-10-1112)膨胀水箱盖1-10-1213)管接头1-10-1314)水管1-10-1415)风扇护罩1-10-1516)水管座塞子1-10-16 11.启动系1)单向齿1-11-12)起动机1-11-23)起动机电池1-11-34)电磁开关1-11-4 (二)底盘件1.离合器1)离合器压盘2-1-12)离合器片2-1-23)分离轴承2-1-34)离合总泵2-1-45)离合分泵2-1-56)离合拉线2-1-67)离合拉线套2-1-78)分离轴2-1-89)离合踏板轴2-1-910)分离轴承座2-1-102.制动系1)刹车线2-2-12)刹车钳2-2-23)刹车盘2-2-34)刹车毂2-2-45)刹车总泵2-2-56)刹车片2-2-67)刹车蹄片2-2-78)刹车分泵2-2-89)刹车助力泵2-2-910)刹车软管2-2-1011)压力真空罐2-2-1112)制动阀2-2-1213)刹车皮碗2-2-1314)刹车调整臂2-2-1415)制动助力器2-2-1516)ABS齿圈2-2-1617)固定夹2-2-1718)真空助力泵2-2-1819)鼓式制动片2-2-193.悬架1)球头2-3-12)控制臂2-3-23)悬架衬套2-3-34)平衡杆2-3-45)减震器2-3-56)减压盖2-3-67)限位缓冲块2-3-78)减震器防尘罩2-3-89)驾驶舱减震器2-3-910)平衡杆衬套2-3-1011)悬架缓冲胶2-3-1112)后拉杆2-3-1213)轮胎螺栓2-3-1314)轮胎螺母2-3-1415)圈状弹簧2-3-1516)弹簧托架2-3-1617)轮毂2-3-1718)轮胎2-3-1819)减震器平面轴承2-3-1920)转向节2-3-2021)减震器弹簧座2-3-2122)减震器气囊2-3-22 4.转向系1)横拉杆总成2-4-12)拉杆2-4-23)拉杆球头2-4-34)中心拉杆2-4-45)转向主动臂2-4-56)转向从动臂2-4-67)转向器防尘罩2-4-78)转向器总成2-4-89)转向减震器2-4-910)转向助力泵2-4-1011)动力转向邮箱2-4-1112)拉杆调节螺栓2-4-1213)转向从动臂衬套2-4-1314)动力转向管2-4-145.驱动轴与半轴1)十字轴2-5-12)球笼防尘罩2-5-23)传动胶2-5-34)驱动轴支撑轴承2-5-45)轮毂轴承2-5-56)轮毂轴承单元2-5-67)半轴2-5-78)对中套筒2-5-89)轮毂轴2-5-96.传动系1)变速箱支撑胶垫2-6-12)变速箱滤清器2-6-23)变速箱油低壳垫2-6-34)里程表线2-6-45)变速器操纵杆头2-6-56)选档杆2-6-67)变速器2-6-78)继动器轴2-6-89)变速器油泵2-6-910)换挡操纵拉线2-6-1011)变速器油管2-6-1112)里程表齿轮2-6-127.传感器1)水位传感器2-7-12)温度传感器2-7-23)机油压力开关2-7-34)热敏开关2-7-45)机油位置传感器2-7-56)氧传感器2-7-67)刹车感应线2-7-78)速度传感器2-7-89)曲轴传感器2-7-910)压力传感器2-7-1011)节气门位置传感器2-7-1112)爆震传感器2-7-1213)里程表传感器2-7-1314)凸轮轴传感器2-7-1415)油压传感器2-7-1516)相位传感器2-7-1617)转速传感器2-7-17。
军舰动力装置概况-柴油机

军舰动力装置概况-柴油机军舰动力装置概况——柴油机柴油机作为主动力装置在舰艇上得到广泛应用已有50多年历史。
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世界的柴油机制造厂出现了兼并或联合组成大行业集团,所以目前只有少数几家能制造舰艇高速大功率柴油机。
它们是德国的MTU公司、法国的SEMTPielstick公司、意大利的GMT公司和英国的Paxman公司等。
其中德国的MTU公司的舰艇柴油机,由于系列完整、功率覆盖面广、通用性强、寿命长、低负荷性能好和起动方便等优点而占据世界舰用柴油主机的绝大部分市场,雄居主导地位。
这些年来,除了MTU公司新开发了595系列柴油机和GMT公司在B230.2DVM型柴油机上发展了A250.16HVM型柴油机外,新型高速大功率柴油机发展较平稳,多数是在原来机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提高,扩大用途。
就是说,继承并发展各自的技术特色,进行系列化设计,通过机型变型来扩大用途,如MTU396机废气涡轮增压用于潜艇,396系列机继04型后又推出TE型;595系列机有9种变型机。
PielstickPA4-200型机功率提高后由VG型发展成VGA型,采用复合增压用于潜艇等。
有的发展成长冲程以扩大用途,如GMT公司的B230/BL230、法国S.A.C.M公司的UD45/UD50、Pielstick公司的PA6B-STC等。
舰用高速大功率柴油机由于其应用范围的特殊性和使用条件的限制,使它们的技术难度极大。
一方面要求具有较高转速、大功率、结构紧凑、坚实耐冲击、重量轻、体积小、比功率大、工作可靠并同时保持相应的经济性,使用寿命和维修方便;另一方面在性能上必须机动性好,起动时不冒白烟,运行中不冒黑烟和低工况性能好。
随着柴油机技术的发展,舰用柴油机在性能、可靠性和装舰技术方面已取得明显的进展,单机功率比过去同型机功率提高30%以上,意大利GMTA250.20HVM型机最大功率7750kW,德国MTU-24V1163-93型机最大功率8824kW,法国SEMT-Pielstick20VPA6-280BTS 型机10%超负荷功率可达9705kW。
涡轮增压器型号

发动机型号/Engine Model 4D56T 4D56T 4D56T 4D56T 4D56T 4M40T 6D22T 4D56T 4D56T 4D56T 4M40 2LT 2LT LK1 2LT 1HD EF750T-2 T08C 水冷 HD46T 4GB1 4JB2 4JB1 4JB1T
4JB1T
匹配车型/Matching model 三菱/itsubishi 三菱/itsubishi 三菱/itsubishi 三菱/itsubishi 三菱/itsubishi 三菱/itsubishi 三菱/itsubishi 帕杰罗吉普/pajero jeep 南韩特拉卡/North Tlaia 南韩特拉卡/North Tlaia 帕杰罗轻卡/pajero jeep 丰田/Toyota 丰田/Toyota 丰田/Toyota 丰田/Toyota 丰田/Toyota 日野/Hino 日野/Hino 日野/Hino 尼桑/Nissan 五十铃/Isuzu 五十铃/Isuzu 五十铃/Isuzu 五十铃/Isuzu 五十铃/Isuzu 五十铃/Isuzu 五十铃/Isuzu 雷诺/Renault 雷诺/Renault 奔驰/Benz 奔驰/Benz 奔驰/Benz
24100-3281A 24100-3331A(479039-2) 24100-2201A 471024-TB 1118010-802 8971228842 8973311850 8971397243 WL84 28592A 1605A 8971760801 700830-1/3 703245-1/2 5327-970-6201/6 0040965999KZ(466618-B/14/15) 5327-970-6502 0040967499KZ 5327-970-6507 0050969399 5327-970-6508 0050969499 2674394 2674A110 T2674A150/A/B 2674A128/9 3593920 3590506 452213-0003 466076-2/12-22 06A1457045T 06A145704S 058145703J 53039880029
garrett涡轮增压器编号规则

garrett涡轮增压器编号规则
Garrett涡轮增压器的编号规则通常由几个部分组成,主要包
括涡轮增压器系列、涡轮大小、涡轮轴承类型和其他特定信息。
以
下是关于Garrett涡轮增压器编号规则的详细解释:
1. 系列,Garrett涡轮增压器的系列编号通常以“GT”开头,
比如GT15、GT28等。
这个系列编号代表了涡轮增压器的整体系列和
性能范围。
不同的系列号代表着不同的设计和用途,比如GT15系列
通常用于小排量发动机,而GT28系列则适用于中等排量发动机。
2. 涡轮大小,涡轮增压器的大小通常以数字来表示,比如
GT2860、GT3071等。
这些数字代表了涡轮增压器的压气机和涡轮的
尺寸,通常可以通过这些数字来了解涡轮增压器的性能和适用范围。
例如,GT2860代表着直径为28mm的压气机和60mm的涡轮,而
GT3071则代表着直径为30mm的压气机和71mm的涡轮。
3. 轴承类型,涡轮增压器的轴承类型通常以字母来表示,比如“R”代表着滚珠轴承,“BB”代表着双滚珠轴承。
这些字母代表了
涡轮增压器所采用的轴承类型,不同类型的轴承会影响涡轮增压器
的性能和耐久性。
4. 其他特定信息,除了上述基本规则外,涡轮增压器的编号还可能包含其他特定的信息,比如特定的应用领域、特殊的定制要求等。
这些信息通常会根据具体的涡轮增压器而有所不同。
总的来说,Garrett涡轮增压器的编号规则是由系列、涡轮大小、轴承类型和其他特定信息组成的,通过这些编号可以了解涡轮增压器的性能、适用范围和特点,对于选择和使用涡轮增压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发动机和空气增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在讨论涡轮增压发动机系统之前,先回顾一下内燃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同空气增压系统的关系。
内燃机是一种耗气机械,因为燃油需要与空气混合才能完成燃烧冲程。
一旦空燃比达到某一值后,再增加燃油,除了将黑烟和未燃尽的燃油排到大气中外,不会产生更多功率。
发动机供油越多,黑烟就越浓。
因此,超过空燃比极限后,增加供油量只会造成燃油消耗量过多、大气污染、废气温度升高,并使柴油机寿命缩短。
由此可见,增加空气量的能力对发动机来说是多么重要。
涡轮增压器是一种利用发动机排气中的剩余能量来工作的空气泵。
废气驱动涡轮叶轮总成,它与压气机叶轮相连接,如图3-1 所示。
当涡轮增压器转子转动时,大量的压缩空气被输送到发动机的燃烧室里。
由于增加了压缩空气的重量,就可以使更多的燃油喷入到发动机里去,使发动机在尺寸不变的条件下而产生更多的功率。
图3-1 废气涡轮增压系统二、空气增压系统的优点涡轮增压有许多好处。
非增压发动机通过曲轴的运动直接从大气中吸进空气,而涡轮增压器向发动机提供压缩空气。
由于进入气缸的空气增多,所以允许喷入较多的燃油,使发动机产生较多的功率并具有较高的燃烧效率。
这意味着一台尺寸和重量相同的发动机经增压后可以产生较多的功率,或者说,一台小排量发动机经增压后可产生与较大发动机相同的功率。
其它还有节约燃油和降低排放等优点。
由于涡轮增压器为发动机提供了更多的空气,燃油在发动机气缸里燃烧时会燃烧得更充分、更彻底。
发动机进气管的空气保持正压力(大于大气压的压力)对发动机有几方面的好处。
当发动机进排气门重叠开启时,新鲜空气吹入燃烧室,清除所有残留在燃烧室里的废气,同时冷却气缸头、活塞和气门。
涡轮增压器可使非增压发动机在高原上工作时得到氧气补偿(使其达到标准大气条件)。
发动机和涡轮增压器相匹配,使进气管压力保持海平面大气压。
而一台自然吸气的发动机,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其功率将下降。
三、涡轮增压器的零部件废气涡轮增压器(囹3-2)是由废气驱动的涡轮和径流式压气机组成的,它们分别被安装在轴的两头并有各自的铸造壳体。
轴本身被安装在中间壳中并由中间壳来支撑。
中间壳的两侧分别同压气机壳和涡轮壳相连接,典型的涡轮增压器转速可以在1000转/分以上。
图3-2 涡轮增压器结构⏹ 涡轮涡轮部分是个向心式的径流或混流装置,由铸造的涡轮叶轮、叶轮隔热罩及涡轮壳组成,进气口位于涡轮壳的外直径处。
废气流进涡轮,经叶轮叶片,从涡轮壳直径的中心部位流出。
⏹ 压气机压气机部分是个离心式或径向外流式装置,由铸造的压气机叶轮、后盖板及压气机壳组成,进气口位于压气机壳直径的中心部位处。
空气在压气机内向外流,经叶轮叫片,从压气机壳的外直径处流出。
⏹ 中间壳和转子涡轮增压器卸去所连接的压气机壳和涡轮壳后剩下的部分称为中间壳和转子总成。
中间壳(又称轴承壳)以一个精心设计的轴承系统来支撑压气机和涡轮的轮轮系统。
这一为高速运转而设计的轴承系统不能象曲轴的轴承那样承受重的载荷,而是必须精确地定位两只叶轮的位置,使其尽可能靠近两端壳子的轮廓型线。
这种定位的关键是向中间壳油孔、轴承和轴之间的间隙注入润滑油。
注入到间隙里的润滑油对提高涡轮增压器的效率和延长使用寿命是极其重要的。
图3-3是润滑油流动的示意图,它说明从发动机润滑系统流出的润滑油是如何通过油孔和油槽流入两个主轴承的。
润滑油流过轴承中的油孔去润滑和冷却轴承、轴承孔和轴颈。
润滑油也从进油孔直接进入推力轴承,或者通过在压气机壳后盖板的油道进入推力轴承。
润滑油靠重力从中间壳排出。
密封系统使中间壳同涡轮级和压气机级分开。
密封限制润滑油流进压气机和涡轮区域内,并阻止燃气和空气从这两个区域流入中间壳。
密封系统由活塞环密封、石墨和O 形图密封、甩油环以及迷宫(螺纹状的)密封组成,以完成密封任务。
当轴旋转和壳体内气体压力建立起来时,密封开始起作用,如图3所示。
图3-3 涡轮增压器润滑油路 各种卡环和螺栓用来防护转动部件或将它们定位。
止推部件用来保证轴向位置。
轴的螺母或车有螺纹的叶轮用来连接压气机叶轮和涡轮叶轮。
涡轮壳和压气机壳同中间壳及转子总成靠螺栓、V 形卡箍和/或压板、锁紧板来连接。
四、操作步骤/预防性维护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造成涡轮增压器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润滑问题,例如润滑油供油滞后、节流或缺油和在润滑油里有杂质等。
占第二位的原因是外来物体进入压气机叶轮或涡轮叶轮。
要有良好的维护保养习惯,特别是对空气滤清器、润滑油品质和润滑油滤清器等的维护保养。
因为涡轮增压器工作转速很高,所以良好的维护保养是非常重要的。
适当的操作步骤和预防性的维护保养,可以保证涡轮增压器的使用寿命和良好性能。
除了偶尔要对压气机进行清洗以外,不需要单独对涡轮增压器作周期性的维护保养。
因为一般的维修人员没有专用设备是不能对涡轮增压器做校准和调整工作,并且涡轮增压器的润滑油是由它所在的发动机供应的。
所以涡轮增压器的预防性维护保养主要是保证发动机与空气增压系统的完整性以及不让发动机以损害涡轮增压器和发动机自身的方式来工作。
应该鼓励车主遵守以下预防性措施,以确保涡轮增压器有最长的工作寿命:1) 在发动机润滑油压力建立以前,必须使发动机保持在怠速状态。
发动机在启动之后立即加速,会使涡轮增压器在其轴承还来不及得到充分润滑的情况下就以最大转速工作。
涡轮增压器在润滑不充分的情况下工作会损坏它的轴承。
重复地这样做会导致涡轮增压器过早地损坏。
建议驾驶员起动发动机后应先怠速运行3 5分钟。
2) 在发动机停车之前,要使它的温度和转速逐步地从最大值降下来。
涡轮增压器的工作转速和连续工作温度都比其它机器要高。
当发动机在最大输出功率或最大扭矩状态下工作时,涡轮增压器的转速和温度也达到最大值。
当发动机在这一工作点突然停车时,会使发动机尤其是涡轮增压器出问题。
这时需要发动机中速怠速或在轻负荷工况下工作一段时间,同时仍要保持发动机的润滑油压力和流过冷却系统的空气量不变。
遵循这些准则可以防止涡轮增压器长期在缺乏润滑油的情况下运转,并可以防止涡轮增压器内部积碳现象,这是在热回吸的作用下使轴承或中间壳里的残留润滑油碳化而形成的。
建议驾驶员在停机前应先怠速运行3 5分钟。
3)预先润滑涡轮增压器。
在更换滑油或做任何维修(包括放出润滑油)之后,涡轮增压器需要进行预先润滑。
在发动机启动前要将曲轴盘动几次。
启动发动机后,在进入高速运转前,让它怠速一段时间,以建立起整个润滑油循环和压力。
4)低温时启动发动机必须谨慎。
当环境温度过低或车辆长时间不用时,会影响发动机建立正常的润滑油压力和流量。
在这种情况下,发动机启动后必须怠速几分钟才能进入高速工作状态。
5)要避免发动机长时间的怠速。
当涡轮和压气机中气体压力过低和涡轮增压器轴的转速过低时,润滑油会通过密封件渗漏到涡轮和压气机中。
这一般不会造成机械损伤,但会弄脏叶轮,使用户产生抱怨。
五、安装和启动步骤安装者应遵守下列预防措施,以确保成功地更换涡轮增压器。
1)要确保包括润滑油泵和整个发动机状态在内的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完好,确保所有通道和管路畅通,使它们能够产生和保持所需的润滑油流量和压力。
2)要确保润滑油进口供油管路和出口排油管路清洁并布置适当。
a.润滑油进出油管路的布置应尽量减少从发动机排气管和其他高温热源传来的热量。
b.润滑油进油管被积碳堵塞时,要更换它。
c.若使用软管,要确保管子不硬化、不折叠,它的内衬不损坏、不剥落。
d.若使用金属管,要确保管子无节流或折叠现象。
e.一些润滑油进油软管有可以反复使用的接头,这样允许只调换软管而不换接头。
要确认接头安装正确,软管的内衬碎片不能被遗留在油管总成中。
3)当涡轮增压器润滑油进出口处使用液体成型的密封垫片和密封条时,曾经发现过这样的问题:即在拧紧接头时,这种密封垫片和密封条因受挤压而被挤入润滑油的油道中。
当这种材料进入润滑油进口后,流向一个或多个轴承中去的润滑油将被堵塞或切断,润滑油流量和压力会迫使这种材料进入轴承,从而引起轴承的异常磨损。
在中间壳润滑油出口处,由于沉淀物增多,足以在出口处形成润滑油的节流现象。
4)对涡轮增压器进行预润滑时要注意不可使润滑油浸没增压器。
5)从开口的润滑油供油管道中清除空气。
把润滑油排油管从涡轮增压器上拆卸下来,这时,盘动曲轴而不启动发动机,直到润滑油从中间壳排油口中流出。
若润滑油连续不断地从排油管中流出来,就表明空气泡已经被排出润滑油系统。
用漏斗把润滑油倒回到排油管中。
6.要确保润滑油清洁并处于正常工作所需要的油量水平上。
如果有可能,应当用清洁的润滑油灌满润滑油滤清器,以减少启动发动机所需的时间。
六、故障诊断在找出问题的原因之前,不能如通常所做的那样先轻率地把涡轮增压器从发动机上拆下来,而应该先检查和评估涡轮增压器的工作情况。
现场出现的问题大多数可以通过系统故障诊断来解决。
如果必须把涡轮增压器从发动机上拆下来,则在把软管、夹头和接头拆下来时,要确定接头是否是紧的,是否有漏气。
因为一旦把涡轮增压器拆下来后,就很难证实产生这类问题的真正原因。
更换了新的涡轮增压器的立即出现故障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没有完全解决造成需要更换涡轮增压器的问题;2)在更换涡轮增压器时产生的问题;3)涡轮增压器本身有缺陷。
一台已经正常运行的涡轮增压器,在以后的日子里是不大可能再发现缺陷的。
因为在涡轮增压器工作时,只要观察它的转速和温度就可以很快地发现问题。
安装或发动机系统的问题也可以在更换涡轮增压器时立即暴露出来。
注意:如果涡轮增压器能自由转动并不擦内壳的话,就不要急于判定为涡轮增压器的问题。
必须强调的是,涡轮增压器根本不会改变发动机本身的工作特性。
涡轮增压器不是一种能源,它唯一作用是向发动机提供更多的压缩空气,使发动机可以燃烧更多的燃油,从而产生更多的功率。
它之所以能够工作完全是取决于发动机废气的流量、压力和温度。
涡轮增压器是一个完整的工作系统中的一个主要部件。
只是为了方便起见,才把涡轮增压器用螺栓安装在发动机的外面,但它的作用绝不亚于发动机的凸轮轴或活塞。
涡轮增压器不可能纠正或克服诸如发动机燃油系统、发动机定时、空气滤清器堵塞、轴瓦故障等一类的机械故障或缺陷问题。
因此,如果一台增压的发动机发生故障,而涡轮增压器已经被检查并已确定是工作正常的,那么就要象对非增压的发动机一样进行故障检修。
简单地替换一台好的涡轮增压器并不能排除发动机本身的机械故障。
了解涡轮增压器在整个发动机工作系统中的作用,对成功地诊断和排除故障是非常重要的。
同样,更好地了解涡轮增压器的一些特点会有助于判定涡轮增压器的损坏或缺陷以及每次都能一次就安装正确。
下面的步骤是对发动机工作情况变化的综合评估。
在发动机上进行故障分析也将有助于揭露任何外部的或与造成涡轮增压器故障有关的发动机的问题,这些故障必须被排除,以避免新换上的涡轮增压器的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