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危机公关案例:双汇——用行动挽回信心

合集下载

2011年危机公关案例

2011年危机公关案例

2011年危机公关案例那咱就说说2011年的“双汇瘦肉精事件”吧。

双汇那在当时可是挺有名的肉食品企业呢。

结果突然被爆出瘦肉精这事儿,这可不得了啊。

老百姓一听,那还了得,这肉吃了可能对健康有大危害啊。

双汇的危机公关一开始就有点懵圈的感觉。

最开始被曝光的时候,感觉有点措手不及。

然后呢,就开始各种道歉、各种承诺整改。

他们说要对每头猪都进行严格检测啥的。

但是吧,消费者心里还是有个疙瘩,就觉得你之前怎么让有瘦肉精的猪进去了呢?这就像你跟朋友说你以后再也不迟到了,可你之前老是迟到,朋友也得先观望观望才会再相信你。

而且呢,他们在公关的时候,虽然道歉了,但感觉和消费者的沟通还是有点生硬,就像是在念稿子一样。

不过呢,他们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关闭了一些涉事的工厂,还处理了一些相关的人员。

但要重新赢回消费者的信任,那可真是个漫长的过程。

就好比你在别人心里的形象突然塌了,再想重新建立起来,可得花不少功夫。

再说说淘宝商城在2011年提高商家保证金和技术服务年费的事儿。

这可把小商家们惹毛了。

好多小商家觉得淘宝这是要把他们往绝路上逼啊。

然后呢,这些小商家就联合起来抗议,来了个大围攻。

淘宝商城当时面临的压力可不小,这就像你在家里想改个规矩,结果全家人都反对你一样。

淘宝商城一开始呢,也有点强硬,觉得这是为了长远发展必须要做的。

但是呢,舆论可不会向着它,大家都觉得小商家可怜啊。

后来淘宝商城也意识到这样不行,就开始调整策略。

一方面跟小商家解释为啥要这么做,另一方面也做出了一些让步。

不过这事儿也让淘宝商城知道了,做决定的时候得考虑好各方的利益,不然公关危机就像洪水一样涌过来,挡都挡不住。

这两个2011年的危机公关案例都告诉我们,企业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啊,一定要真诚、要灵活,还得把消费者或者合作伙伴的利益放在心上,不然就会被危机打得措手不及,形象受损,想恢复可就难喽。

企业危机事件处理案例分析(甄选.)

企业危机事件处理案例分析(甄选.)

企业危机事件处理案例分析——双汇连锁店猪肉肉蛆事件一、双汇肉蛆事件回放一个消费者购买了肋排后用热水烫出8只白色的肉蛆,随后连锅带购物小票一同带回双汇专卖店欲索赔。

双汇专卖店负责人说“有人专门吃这个”,消费者不服大闹后,一名自称区域经理的人出现称猪肉肋排里有肉蛆是自然现象,所有的猪肉中都有,后又主动在现场做了实验,实验失败后翻供称“有的猪有有的猪没有”,消费者无法相信该名经理所言续向双汇公司电话投诉,得到的答案是确实发现有白色小点,但不知道是什么,如果消费者坚称是肉蛆要求消费者自行到检验机关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如检验报告证明白色小点是肉蛆则给予赔偿;消费者没有接受双汇公司的意见,将此事通报媒体曝光,自此整个事件回放完毕。

二、双方意见交锋1、消费者,此名消费者坚称从双汇连锁店购买猪肉中确实有肉蛆,并拿出了非常具有说服力的各种证据,包括照片、购物小票、实物证明、录像等。

2、双汇集团,媒体未曝光时声称白色小点为不明物,不能判定白色小点为何物,要求消费者送检验局做相关检测报告;媒体曝光后改口称此事为蓄意谋害,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此事。

3、网友,对双汇前几年出现的“瘦肉精”事件进行了二次翻地,另外大量网友挖出曾经在双汇专卖店购买猪肉时的各种不满,舆论持续发酵。

三、案例分析此次双汇肉蛆事件一共经历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没有处理好,所以导致事件逐步升级,最后演变为全国性的大讨论,舆论持续发酵,对双汇连锁店的销售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对双汇连锁店实行的品牌建设造成后退。

双汇很早就提出了“统一形象、统一标准、统一服务、统一配送、统一管理”的“五统一”发展模式。

可以说通过肉蛆事件让众多消费者对双汇提出的口号产生了很强烈的怀疑。

双汇肉蛆事件之所以演变为杀伤力很强的舆论压力我认为原因在于两个大方面,一、双汇连锁管理不到位,尤其是关系到食品质量管控环节企业口号目标没有执行到位,造成个别店面销售的猪肉存在变质,可能在猪肉的采购环节就出现了问题,也可能在双汇连锁店内发生变质。

危机公关处理——双汇

危机公关处理——双汇

君安公关公司双汇“瘦肉精”事件危机公关处理策划a.瘦肉精的添加在中国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在国际上有统一的瘦肉精添加标准,这使中国的不法厂商有机可乘,相关的监管机构也无从监管,但在消费者的意识中,瘦肉精是不能添加在猪肉里的,这笔国际标准要更严格。

这次事件的发生,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必然的。

b.双汇瘦肉精事件在各大节目中曝光,已经充分说明了事件的严重性,应该引起集团内部的及时的高度的重视。

2.需解决的题目:人民群众的身心都收到了严重的创伤,双汇集团的信誉严重受损,利润严重缩水。

我们继续做的就是修复对群众的创伤。

还有整理集团内部的管理监督体制,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建设。

3.执行地域:全国各地的双汇零售店以及猪肉销售渠道。

1.目标:本次公关策划重在向消费者致歉,解决双汇的食品安全问题,消除消费者心中的疑虑,再次赢得消费者信任,让双汇度过危机。

2.策略:(1)即刻关停双汇济源分公司;致函央视。

a.向央视表明公司对此事件的重视,欢迎央视继续进行监督和后续报道。

b.通报公司采取即刻停产整顿济源分公司的决定。

c.邀请央视作为媒体监督,派记者进驻双汇总部和各分公司监督调查。

(2)建议各地零售商暂时下架封存济源分公司的产品,并召回有问题产品;同时致函转载媒体。

(此举是为了安抚转载媒体,避免在无官方消息的情况下,媒体做出关于此事件对双汇不实的报道和评论。

但在操作中一定要突出是“双汇济源分公司”切不可使媒体误读为“双汇公司”或“双汇产品”。

)(3)申请农业部、卫生部尽快对双汇集团所有子公司进行全面的瘦肉精检测并尽快出具检查报告。

在做这一切的时候要时刻通报主流媒体特别是央视。

注意:以上三个步骤完成后,观望一下各方媒体的动向,同时还要特别注意网络媒体,派出大量工作人员浏览各网站。

如果各方媒体及网络民意态度较平和,而且是按照双汇所发官方通报进行报道的话,此次公关活动跳至第(7)条。

如果各方媒体言辞激烈,网络上群情激愤,有不实报道和歪曲指责甚至出现恶意引导舆论的苗头时,双汇应立即采取以下行动:(4)聘请网络公关公司;向所有主流媒体发出驻厂监督的邀请网络公关公司要做到以下几点:a.澄清事实,在论坛发帖跟帖,微博中澄清双汇只是济源分公司有问题,同时说明双汇已经做出的行动。

2011年十二大品牌危机公关案例之二:双汇用行动挽回信心

2011年十二大品牌危机公关案例之二:双汇用行动挽回信心

2011年十二大品牌危机公关之二----双汇用行动挽回信心华中科技大学公共传播研究所、游昌乔案例主角:双汇集团是以肉类加工为主的大型食品集团,总部位于河南省漯河市,目前总资产100多亿元,员工65000人,年产肉类总产量300万吨,是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在2010年中国企业500强排序中列160位。

万隆,双汇集团董事长,世界肉类协会理事,中国肉类协会常务理事、高级顾问,九届、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一些媒体称他“中国屠夫长”、“肉类工业的教父”、“肉类品牌创始人”。

案例回放:2011年3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播出了一期《“健美猪”真相》的3.15特别节目,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收购“瘦肉精”猪肉被曝光。

3月16日,双汇集团发布致歉声明,承认央视报道属实,同时责令济源工厂停产自查;3月16日,双汇给各大零售企业发出函件称:“凡我司生产的熟肉制品均可正常销售,如出现相关的质量问题,我司将承担一切责任。

”另外,双汇还表示,已委托国家及地方相关检测机构,对其生产的熟肉制品进行全面检测,检测结果将在3月20日予以公告。

当日,双汇集团总经理杜俊甫接受采访时更是明确表示,“双汇作为一家大公司,对所有问题不会回避,会承担所有的责任”。

双汇集团同时宣布,“为了确保食品安全不计成本,不惜代价”,实施生猪屠宰“瘦肉精”在线“逐头检验”,目的是从源头上确保食品安全。

3月17日晚,双汇集团再次发表声明,要求济源双汇收回在市场上流通的产品,在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下处理。

对济源双汇总经理、主管副总经理、采购部长、品管部长予以免职,济源双汇继续停产整顿。

对此,网民呈现出极其的不信任,“再不食其肉”的说法比比皆是。

3月23日,双汇集团召开了“落实两个声明、确保食品安全全国管理层及客户视频会议”,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总经理游牧等集团领导高层、事业部领导、全国业务客户及部分记者4000多人参加了此次视频会议,万隆董事长表示:“坚定信心,共克时艰,同时针对‘瘦肉精’抽样检测存在的风险,决定不惜成本,对生猪屠宰实施‘瘦肉精’在线逐头检测,确保生猪100%全检”。

双汇瘦肉精事件及其危机公关处理

双汇瘦肉精事件及其危机公关处理

• 截至24日,68名涉案人员被河南有关部门控制、刑拘、 立案侦查,并对43名公职人员调查取证。其中包括26名 “瘦肉精”销售员,33名养殖户,7名生猪经纪人,2名 企业采购员。
双汇内部反应
• 首先,双汇集团通过新闻发布会向公众道歉其目的 是塑造一个有责任的大企业的形象。并通过此次新 闻发布会让公众了解到双汇是一个有能力改正错误 的企业,企业内部的生产是标准化、规模化,是有 质量保证的;也要尽量减弱竞争对手雨润公司对市 场份额的抢夺,并且争取半年内恢复原有的市场份 额。 • 其次,在央视二套经济半小时中进行以央视再次采 访双汇,双汇诚恳致歉。与此同时,全面快速的向 公众传递“瘦肉精”只是在河南双汇分公司生产的, 只占全国生产极少份额,目前可以无条件退货或换 货(以一换二),其他双汇公司生产的肉制品都已 检测是安全可靠的,
瘦肉精简介及其危害
它作为一类药物,而不是一种特定的物质,是指能够促进瘦肉生长 的药物添加剂。任何能够促进瘦肉生长、抑制肥肉生长的物质都可以 叫做“瘦肉精”。
消费者对此次事件的态度
• 公众有最初的惊讶转为愤怒, 联系到年前三聚氰胺奶粉事件 使人们对于所谓的官方回应报 以极度的怀疑。甚至有网友这 样说:“不知从何时开始,监 管部门似乎变成了媒体的下属 单位,由媒体先发现问题,然 后监管部门立马行动,表示十 分重视‘第一时间责成’有关 部门‘严肃查办’,早干什么 去了?可恼,可恨,可悲。” 表明消费者对政府部门的不信 任。
双汇瘦肉精事件
事件背景介绍
2011年3月15日被曝 收购有毒的瘦肉精猪 肉,上市公司被停牌 调查、产品也被各大 卖场下架。针对此次 事件,对消费者异义 进行处理。尽快消除 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 恢复消费者对双汇的 信心。
• 双汇集团是以肉类加工为主的大型食品集 团,总部位于河南省漯河市。目前,总资 产60多亿元,员工50000人,年屠宰生猪 1500万头,年产肉制品100多万吨,是中国 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在2006年中国企业 三次万人职工大 会 • 双汇领导大嚼火 腿 • 大规模销毁生猪 肉 • 发表道歉信

双汇危机公关策划案

双汇危机公关策划案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公共关系学课程作业化“危”为“机”----针对双汇瘦肉精事件的危机公关策划书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专业:广告学姓名:王冬幻学号:080180220化“危”为“机”----针对双汇瘦肉精事件的危机公关策划书目录一、前言二、调查分析(一)优势点(二)问题点(三)机会点三、目标战略四、创意说明(一)背景(二)主题(三)宗旨(四)名称(五)程序五、媒介策略六、活动计划七、经费预算八、效果评估化“危”为“机”----针对双汇瘦肉精事件的危机公关策划书一、前言双汇集团本是中国最大的肉类供应商,在全国十多个省市都有加工基地,去年销售收入突破500亿元,有着巨大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

然而今年的3·15晚会特别报道说,河南孟州等地养猪场用“瘦肉精”饲养出的生猪流进了双汇集团下属分公司,事情曝光之后,全国舆论一片哗然。

“瘦肉精”事件将双汇推上了风口浪尖,这是继三聚氰胺后的又一特大食品安全事件。

食品安全一直是消费者最为关注和重视的问题,而“瘦肉精”事件使双汇的品牌形象在消费者心中受到巨大打击,双汇公司的市场份额迅速下降,某些地区的销售甚至处于停滞的状态,经销商流失严重。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否预防以及能否在危机发生后成功地进行危机公关,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

这次双汇遭遇的危机非同小可,倘若不及时做好公关活动,后果不堪设想。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三鹿集团的危机公关策略的彻底失败给双汇公司提供了很好的反面教材。

危机并不等同于企业失败,危机之中往往孕育着转机。

因此我策划此次活动,提供具体的处理步骤,旨在尽最大可能淡化事件的负面影响,转“危”为“机”,维护双汇的品牌形象。

二、调查分析(一)优势点双汇集团一路打拼能成为中国最大的肉类供应商,是因为双汇公司拥有着以下优势:1、规模优势:双汇自1998年成立以来,一路披荆斩棘,经过十几年残酷的市场大战,成为食品加工企业的龙头,形成了集工业、商业、物流业于一体的“横向一体化,纵向一条龙”的新型肉类经营业态,在全国十多个省市都有加工基地,并且双汇的销售点遍布全国,这样庞大的规模优势会使企业大大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

双汇公司公共关系危机处理及案例分析

双汇公司公共关系危机处理及案例分析

双汇公司公共关系危机处理及案例分析双汇公司公共关系危机处理及案例分析引言:近年来,企业面临的公共关系危机愈发频繁,这给企业的声誉和利益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在处理公共关系危机时,企业需要及时、果断地采取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对企业形象和经营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以中国知名肉制品品牌——双汇公司为例,探讨其公共关系危机的处理方式,并分析其案例。

第一部分:双汇公司公共关系危机的背景和原因双汇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猪肉加工企业之一,拥有广泛的市场份额和消费者基础。

然而,在2011年,双汇公司却爆发了一场公共关系危机,其产品被曝出含有瘦肉精成分,引发了广泛的舆论关注和社会担忧。

这一事件对双汇公司的声誉和市场形象带来了严重的打击。

导致这一公共关系危机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双汇公司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对质量控制缺乏有效管理,导致产品安全隐患;其次,双汇公司在危机爆发后的应对措施不及时、不充分,没有积极主动地应对危机。

第二部分:双汇公司公共关系危机处理的措施面对公共关系危机,双汇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处理危机,包括危机公关团队的组建、透明度的提高、公开道歉以及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等。

首先,双汇公司组建了专门的危机公关团队,负责危机的应对和处理工作。

团队成员来自企业高层,具备危机管理和公关经验,以更好地应对各种危机情况。

其次,双汇公司通过提高透明度来增强公众的信任。

公司公开了产品质量检验报告和生产流程,向公众展示产品的安全性和合规性,以打破公众对产品安全的质疑。

另外,双汇公司还通过多个渠道公开道歉,向受影响的消费者和相关利益方表达歉意,并承诺采取切实措施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

最后,双汇公司加强与相关部门和监管机构的沟通,及时提供产品信息和检测结果,提高危机管理的透明度,以增强公众对双汇公司的信任和支持。

第三部分:双汇公司公共关系危机处理的效果及分析双汇公司在处理公共关系危机方面采取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首先,透明度的提高和公开道歉使公众对双汇公司的质量安全问题有了更大的了解和认知,进一步增强了双汇公司的透明度,重建了公众对品牌的信任。

双汇集团“瘦肉精”事件危机处理案例分析

双汇集团“瘦肉精”事件危机处理案例分析

双汇集团“瘦肉精”事件危机处理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一) 双汇集团简介双汇集团(河南省漯河市双汇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以肉类加工为主的大型食品集团,总部位于河南省漯河市,双汇集团是以肉类加工为主的大型食品集团,总部位于河南省漯河市,目前总资产达200亿元,员工6万多人,年肉类总产量300万吨,是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在2011年中国企业500强排序中列166位。

双汇集团是跨区域、跨国经营的大型食品集团,在全国12个省市建有现代化的肉类加工基地和配套产业,在31个省市建有200多个销售分公司和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每天有8000多吨产品通过完善的供应链配送到全国各地。

双汇集团在日本、新加坡、韩国、菲律宾等国建立办事机构,开拓海外市场,每年进出口贸易额突破1亿美元。

双汇集团坚持用大工业的思路发展现代肉类工业,先后投资40多亿元,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4000多台套,高起点、上规模、高速度、高效益建设工业基地,形成了以屠宰和肉制品加工业为主,养殖业、饲料业、屠宰业、肉制品加工业、化工包装、彩色印刷、物流配送、商业外贸等主业突出、行业配套的产业群。

此次涉事企业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是双汇集团子公司,成立于2008年9月18日,由双汇集团独资设立,注册资本9000万元。

2009年6月,双汇集团对其增资,增资后注册资本为2亿元。

涉及年屠宰生猪150万头,年低温肉制品3.3万吨。

(二)双汇“瘦肉精”事件1、“瘦肉精”的危害“瘦肉精”被认为是肉制品业的“三聚氰胺”,它通常是指盐酸克伦特罗,一种肾上腺类神经兴奋剂。

类似药物还有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和特布他林等。

将这一类物质添加于饲料中,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减少饲料使用,使肉品提早上市,从而降低成本。

科学研究表明,食用含有“瘦肉精”的肉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常见有恶心、头晕、四肢无力、手颤等中毒症状,长期食用则有可能导致染色体畸变,会诱发恶性肿瘤。

早在2002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就发布公告,明令禁止在饲料和动物中添加“瘦肉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的痛苦生活早上醒来,用二甘醇超标的田七牙膏刷刷牙,再用发臭的蓝藻水洗脸,给孩子冲一杯添加了三聚氰胺和激素的牛奶,自己喝黑作坊的豆浆,吃根地沟油炸的油条外加一个苏丹红咸蛋,或是废纸箱当肉馅的包子,就点儿废旧油漆桶里腌的泡菜,吃饱喝足,准时赶到假烟厂上班,在山塞机上偷看股票:从6124点跌到1240.46点。

中午,和同事到餐厅吃饭,点盘避孕药催大的香辣膳鱼,一盘臭水沟捞来的龙虾,还有个敌敌畏喷过的小白菜,盛碗陈化粮的毒米饭,老板还上了杯重金属超标100倍的碧螺春……算账的时候168(太黑了,还不打折)吉利,老板又找回了张假币。

晚上,回家蒸盘瘦肉精的死猪肉,凉拌福尔马林泡的海蜇皮,抓个加漂白粉的馒头,喝上两杯甲醇的白酒……要睡觉的时候,被刚装修完的甲醛呛得眼泪真流,只好把脑袋蒙到黑心棉被里。

想到房子还有四十万贷款加利息,辗转反侧到天半亮也没睡着,找安眠药吃了半瓶也没用,含在嘴里,哦,还好是糯米粉。

危机公关案例:双汇——用行动挽回信心案例主角:双汇集团是以肉类加工为主的大型食品集团,总部位于河南省漯河市,目前总资产100多亿元,员工65000人,年产肉类总产量300万吨,是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在2010年中国企业500强排序中列160位。

万隆,双汇集团董事长,世界肉类协会理事,中国肉类协会常务理事、高级顾问,九届、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一些媒体称他“中国屠夫长”、“肉类工业的教父”、“肉类品牌创始人”。

案例回放:2011年3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播出了一期《“健美猪”真相》的3.15特别节目,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收购“瘦肉精”猪肉被曝光。

3月16日,双汇集团发布致歉声明,承认央视报道属实,同时责令济源工厂停产自查;3月16日,双汇给各大零售企业发出函件称:“凡我司生产的熟肉制品均可正常销售,如出现相关的质量问题,我司将承担一切责任。

”另外,双汇还表示,已委托国家及地方相关检测机构,对其生产的熟肉制品进行全面检测,检测结果将在3月20日予以公告。

当日,双汇集团总经理杜俊甫接受采访时更是明确表示,“双汇作为一家大公司,对所有问题不会回避,会承担所有的责任”。

双汇集团同时宣布,“为了确保食品安全不计成本,不惜代价”,实施生猪屠宰“瘦肉精”在线“逐头检验”,目的是从源头上确保食品安全。

3月17日晚,双汇集团再次发表声明,要求济源双汇收回在市场上流通的产品,在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下处理。

对济源双汇总经理、主管副总经理、采购部长、品管部长予以免职,济源双汇继续停产整顿。

对此,网民呈现出极其的不信任,“再不食其肉”的说法比比皆是。

3月23日,双汇集团召开了“落实两个声明、确保食品安全全国管理层及客户视频会议”,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总经理游牧等集团领导高层、事业部领导、全国业务客户及部分记者4000多人参加了此次视频会议,万隆董事长表示:“坚定信心,共克时艰,同时针对…瘦肉精‟抽样检测存在的风险,决定不惜成本,对生猪屠宰实施…瘦肉精‟在线逐头检测,确保生猪100%全检”。

3月25日,双汇集团再次召开了全国供应商视频会议,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总经理游牧等集团、事业部高层领导,业务采购人员,全国生猪和原辅料供应商及部分记者3000多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试图安抚处境艰难的供应商。

3月28日,《第一财经日报》报道称,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万隆在接受专访时表示,“…瘦肉精‟事件与…三聚氰胺‟事件有着本质的区别,…瘦肉精‟事件是上游产业链中养殖环节出现的问题。

双汇不会成为下一个三鹿。

强调自己是“代人受过”,真正的罪魁祸首是生猪养殖业秩序混乱和动物检验检疫标准过于宽松。

“代人受过”的言论再次引起媒体的广泛评论。

3月31日,双汇召开“万人职工大会”,包括双汇集团所有管理层、漯河本部职工、经销商、部分新闻媒体等万人参加。

双汇再次致歉并公布整顿举措,董事长万隆在会上向消费者致歉并把3月15日定为“双汇食品安全日”,他还声明,在近期政府执法部门开展的调查抽检中,双汇产品全部合格,并未检出含有瘦肉精。

同时表示3月15日这一天双汇股票跌停,市值蒸发掉了103个亿,从3月15日起到31日影响销售15亿多元。

双汇集团20多年时间筑就的放心品牌受到质疑,这个损失也是难以估量。

但,其中几个细节也成为公众关注和质疑的焦点。

当双汇员工和经销商纷纷表态支持双汇的过程中,辽宁营口的经销商高呼了4声“万总万岁!双汇万岁”,颇有喜感。

细心网友发现,背板拼音竟出错误,“双汇”的拼音被写成“SHAUNGHUI”。

有网友在论坛里发帖说,从背板拼音出错这样的细节来看,一方面说明双汇瘦肉精事件绝非偶然,另外,从这个出错细节也可以看出,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士的整体水平不高。

在誓师会现场,双汇集团还与中国检验认证集团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中检集团是独立的第三方质量检验机构,此次与双汇合作,将全方位监督双汇质量安全。

此举也被各界质疑为“概念错误”。

4月7日《重庆晚报》双汇熟肉制品昨日在重庆各卖场重新上架,为证明重新上架的产品安全放心,双汇集团重庆区域经理在卖场大吃火腿肠,但此举却只引来市民“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冷讽。

4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痛斥染色馒头瘦肉精等事件:食品行业道德滑坡严重。

截至2011年4月18日8:00,全国各地执法部门对双汇产品进行普查和抽检,100多个地区的执法部门相继公布普查和抽检结果,双汇产品全部合格,均未检出“瘦肉精”。

具体地区有: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武汉、深圳、河南省、浙江省、山东省、湖北省、四川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辽宁省、河北省、甘肃省、海南省、广东省、青海省、石家庄、哈尔滨、沈阳、长沙、昆明、西安、成都、长春、青岛、宁波、清远、阜新、鞍山、漯河、金华、宜昌、绵阳、日照、遂宁、望奎、本溪、怀化、汕头、衡阳、盐城、黑河、潍坊、淮安、葫芦岛、鹤壁、咸宁、佛山、克拉玛依、上饶、皋城、靖州、江门、滁州、梧州、淮南、明光、遵义、东营、吉林、兰州、福州、晋城、安庆、西宁、台州、莱芜、合肥、东莞、鹤岗、来宾、德兴、惠州、万州、泾县、池州、苏州、济南、徐州、运城、济宁、莱阳、黄冈、许昌、常德、绥化、朝阳、芦山、威海、德州、滨州、阳泉、乌兰察布、十堰、呼和浩特、高安、沧州、景德镇等100多个省、地市。

其中北京市食品办、工商局采用的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的食品安全检测标准,通过对双汇33个熟肉制品样本进行抽检,结果全部合格,说明双汇产品的质量是可信的,是经得起市场检验的,消费者完全可以放心食用。

同时也说明,“瘦肉精”事件是济源双汇单一工厂的问题。

截止目前,针对含有瘦肉精的生猪流入济源双汇,双汇集团济源工厂已收回所有产品。

4月19日,停牌了一个多月后,上午9:30,双汇发展复牌了,双汇发展称“瘦肉精”事件构成的损失已超过13亿元。

4月20日,根据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公室日前下发的《“瘦肉精”专项整治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农业部、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商务部、卫生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等九部门将联合开展为期一年的“瘦肉精”专项整治行动,彻底根治“瘦肉精”问题,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确保人民群众消费安全。

5月31日晚间,双汇发展发布公告称,“瘦肉精”事件中的主角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下称“济源双汇”)将于2011年6月2日开工复产。

7月22日,双汇集团深埋处理含“瘦肉精”猪肉3769吨,处理损失约6200万元。

7月23日,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3•15”对双汇的影响即将过去,6月份双汇的销售已恢复到80%,现在从销售额上看,考虑到通胀的因素,双汇已经超过原来“3•15”之前的水平。

7月25日下午,“瘦肉精案”在焦作中院一审宣判,五名被告系共同犯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罪名成立。

其中,瘦肉精生产者刘襄被判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同伙奚中杰被判无期徒刑。

案例点评:根据著名危机公关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公共传播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游昌乔先生危机公关5S原则,对案例做如下点评:1、承担责任原则(SHOULDERTHEMATTER):在事件发生后,双汇集团发布致歉声明,承认央视报道属实,同时责令济源工厂停产自查;要求济源双汇收回在市场上流通的产品,对济源双汇总经理、主管副总经理、采购部长、品管部长予以免职,济源双汇停产整顿。

并把3月15日定为“双汇食品安全日”,深埋处理含“瘦肉精”猪肉3769吨。

更为重要的是,“为了确保食品安全不计成本,不惜代价”,实施生猪屠宰“瘦肉精”在线“逐头检验”。

这一系列的举措都在说明双汇在通过自己的行动来承担起对公众健康的责任,彰显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

项目分值:40分项目评分:40分2、真诚沟通原则(SINCER IT Y):A.在真诚沟通方面,做得好的是:1)屡次召开大型会议,发表声明向公众道歉2)双汇董事长万隆亲自在万人大会上鞠躬道歉。

双汇集团总经理杜俊甫接受采访时更是明确表示,“双汇作为一家大公司,对所有问题不会回避,会承担所有的责任。

”。

3)通过电视、电台、网络、报纸等各种广告等宣传方式,传递“头头检测”的信息,增强公众信心。

B.在真诚沟通方面做得不好的是:1)在召开万人大会时,发生经销商高呼“万总万岁!双汇万岁”以及背板拼音错误的乌龙事件。

2)董事长万隆在接受专访时表示,“…瘦肉精‟事件与…三聚氰胺‟事件有着本质的区别,…瘦肉精‟事件是上游产业链中养殖环节出现的问题。

双汇不会成为下一个三鹿。

强调自己是“代人受过”,真正的罪魁祸首是生猪养殖业秩序混乱和动物检验检疫标准过于宽松。

“代人受过”的言论再次引起媒体的广泛评论。

项目分值:20分评分:10分3、速度第一原则(SPEED):双汇在危机48小时内发出两次《声明》来“致歉”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达到安抚媒体和民意的作用,同时,又两次召开视频会议,来安抚企业员工和经销商。

项目分值:20分评分:20分4、系统运行原则(SYSTEM):双汇在瘦肉精事件中连续发声明,连续召开会议道歉,并采取一系列行动,以希望得到消费者的谅解,但在万人大会上活动过程失控,出现高呼万岁及企业名称拼音出错的乌龙事件,表明企业在危机管理系统性上存在问题。

项目分值:10分评分:5分5、权威证实原则(STANDARD):在这方面,有两点做得很好:1、双汇集团与中国检验认证集团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中检集团是独立的第三方质量检验机构,此次与双汇合作,将全方位监督双汇质量安全。

2、截至2011年4月18日8:00,全国各地执法部门对双汇产品进行普查和抽检,100多个地区的执法部门相继公布普查和抽检结果,双汇产品全部合格,均未检出“瘦肉精”。

但是遗憾的是,在如何确保食品安全的实际行动中,除了广告投放外,双汇并未进行相应有足够影响力的公关活动,更没有与媒体和公众进行很好的互动以使双汇重拾公众的信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