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中老年人养老居住模式的探讨
老龄化社会的应对-老年住宅

老龄化社会的应对:老年住宅摘要:英国的人口状况已悄然改变,老人和单身人士占据的比例越来越高。
其中年轻的单身人士占了相当数量。
其间,缘于人们的出行方式和出行时间的变化,尤其在工作方面,相当一部分人很可能会选择留在家中上班工作,从而导致了住房需求的改变。
与此同时,以人为本的社会建设使得人们的寿命越来越长。
出于对老人、尤其是一些年纪很大的独居老人的考虑,住房问题需要更多地被重视。
所以,什么样子的住宅或社区更加受老人的喜爱,更加符合其生活需求,尤其是在安全性和社会包容性方面,本文将对此展开讨论。
考虑到不同状况下的老人的不同需求,“垂直封闭社区(vertical gated community)”、“终身住宅(lifetime homes)”这些概念在本文会加以讨论和分析。
关键字:老龄化社会,社会孤立,边缘化,多层住宅,垂直封闭社区,混合开发模式,共居社区,终身住宅,终身住宅标准中图分类号:g8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引言:社会孤立和社会包容social exclusion & integration在20世纪的下半世纪,专门为老人设计的住房已经开始渐露锋芒,并逐渐占据主导。
对于老年住宅,从无偿奉献形式的住宅到专门设计的保障性住房,并没有花费太多时间。
最常见的情况下,那些简单的多层住宅小区平均23家才有一个紧急电话。
相比这个,更综合完善的老年住宅方案提供一系列公共设施,比如休息室,餐厅,专业设备房,洗衣房等。
这些普通常见的公共区域时常以组团形势设置在入口处,形成围合,从而保证安全性。
在具备高水平服务和设施的老年住宅则具备为老人提供入户专业护理的条件,一般由养老机构或者医疗机构通过不同的途径共同参与进来。
但这些针对老年人的专门化、封闭式的居住模式导致了老人的被社会边缘化的问题。
很多研究表明老年人更倾向于独立居住在他们原有的房子里,而不是和子女长期生活或进入专门的老年住宅。
社会孤立是讨论越来越多的话题。
智能家居养老为老年人创造智慧便利的居住空间

智能家居养老为老年人创造智慧便利的居住空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也日益多样化。
智能家居养老作为一种全新的养老模式,通过将科技与家居相结合,为老年人创造智慧便利的居住空间,满足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需求。
本文将进一步探讨智能家居养老的意义、应用范围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一、智能家居养老的意义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生活越来越依赖对外界的帮助和支持。
智能家居养老的出现,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智慧便捷的居住环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1. 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智能家居养老通过智能化、自动化的设备和系统,满足老年人在居住环境中的各种需求,如智能安防、健康监测、智能照明等,从而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2. 增强老年人的安全感:智能家居系统能够实时监测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报警,为老年人提供安全保障,增强他们的安全感。
3. 减轻照料负担:智能家居养老可以通过智能化的助手,实现老年人日常生活的自助化,减轻家人或看护人员的照料负担,让老年人更加独立自主地生活。
二、智能家居养老的应用范围智能家居养老的应用范围广泛,不仅仅局限于老年人的住宅环境,还可以延伸到独立养老院、社区养老中心等场所。
以下是智能家居养老的主要应用场景。
1. 家庭养老:智能家居养老可以在老年人的住宅环境中实施,通过智能化的家居设备和系统,满足老年人的各种生活需求,如智能门锁、智能床垫、智能厨房等。
2. 养老院应用:智能家居系统可以在养老院中广泛应用,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和服务。
例如,智能感知技术可以实时监测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智能导航系统可以帮助老年人更方便地找到目的地等。
3. 社区养老中心:智能家居养老也可以在社区养老中心中推广应用,通过智能设备和系统,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生活服务和社交支持,帮助老年人保持社交活动,促进健康老龄化。
三、智能家居养老的问题和挑战尽管智能家居养老带来了许多优势和便利,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_居家养老为主_模式下的老年住宅设计_周燕珉

文章编号:1009-6000(2011)10-0068-07中图分类号:C913;TU984 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周燕珉,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富青,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住宅与社区研究所,建筑师。
“居家养老为主”模式下的老年住宅设计Senior Housing Design about the Settlement Pattern of “Home-Care-Based” Mode周燕珉 王富青ZHOU Yan-min WANG Fu-qing摘要:随着人口的逐步老龄化,发达国家对养老居住模式进行了探索,目前多确立了以居家养老为主的模式。
我国老龄人口多,增速快,且未富先老,老年人的养老居住问题逐渐凸显。
国家当前制定了“以居家养老为主”的政策。
目前我国居家养老的硬件环境和服务体系都有待完善。
其中,老年住宅的科学设计是营造安全、舒适的养老居住环境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老龄化;居住模式;居家养老;老年住宅Abstract:With the gradual aging of the populatio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have explored several settlement patterns for the seniors. Currently, most of them have established the "home-care-based" model. China faces serious problems of the extremely large aged population. And still, there is another great population stepping into the aged group without enough financial support. These problems of the seniors, especially on their housing,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apparent. Although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also established a policy for pension mainly based on home-care model, China's physical living environment and home care service system are still to be improved. The scientific design manuals of senior housing for contributing a safe and comfortable living environment are to be sought, as the basis of the future improvement.Key words: aging; settlement patterns; home care; senior housing老龄化社会是一个新的社会形态。
居家养老及其住宅适应性设计研究

二、适老化设计原则
住宅适老化通用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健康:注重室内空气质量、噪音控制、照明等方面的设计,为老年人创 造一个健康的居住环境。
2、舒适:从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出发,温度、湿度、通风等方面的设计,为 老年人提供舒适的居住条件。
3、安全: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防滑、防撞、紧急呼叫系统等,确保老 年人的生活安全。
(3)制定适应性设计策略:结合老年人的具体需求,运用现代技术和建筑 材料,制定针对性的设计策略。
三、居家养老及其住宅适应性设 计的案例分析
本部分将通过具体案例,详细介绍居家养老及其住宅适应性设计的实施策略 和取得的成效。
案例一:北京市某退休干部住宅
该案例中,老年人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社交、文化和健康方面。因此,设计团 队制定了以下策略:(1)改进客厅布局,便于老年人进行社交活动;(2)增设 书房和休闲区,满足老年人的文化娱乐需求;(3)优化卫生间和卧室布局,
一、背景介绍
据统计,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3亿,占总人口的18.1%。预计到 205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4.87亿,占总人口的28.3%。居家养老模式具有保留老 年人生活习惯、减轻社会负担、节约养老资源等优势,成为应对养老问题的重要 选择。
而住宅适老化通用设计则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促进家庭和谐和社会发展 的重要手段。
未来,住宅适老化通用设计将朝着更为人性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的方向发展, 为老年人创造更加舒适、安全和便利的居住环境。我们也需要社会和家庭观念的 提升,加强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和家庭融入,共同推动老龄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谢谢观看
4、便利: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身体特点,合理设置室内家具和空间布局,方 便老年人的生活起居。
三、住宅适老化通用设计
老年人养老方式的探讨

01
02
03
家庭式居住环境
老年人居住在社区的家中 ,享受家庭式的居住环境 ,同时保留了与亲人的联 系。
社区资源共享
社区提供各种资源,包括 医疗、文化、娱乐等设施 ,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 。
社区照顾服务
社区安排专业人员为老年 人提供照顾服务,如饮食 、洗澡等,同时也提供医 疗护理服务。
社区养老模式的优势
1 2 3
健康管理
老年人应注重健康管理,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 动、定期体检等,以保持身体健康。
社会参与
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如志愿服务、文化娱 乐活动等,以提高他们的社会参与度和自我价值 感。
心理关爱
为老年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应对生活 中的挑战和困难,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政府在老年人养老中的角色和责任
家庭氛围
社区养老模式保持了家庭 氛围,让老年人感受到家 的温暖。
社区资源共享
社区提供各种设施和服务 ,方便老年人的生活,同 时也可以减少家庭照顾的 成本。
专业照顾
社区照顾服务由专业人员 提供,确保老年人的生活 质量和健康状况。
社区养老模式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照顾质量不一
社区养老的照顾质量因地区和人员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需要提高服务人员的专 业素质和技能培训。
和价值观。
家庭养老模式能够提供 全面的照顾和支持,满 足老年人在生活、医疗 和精神方面的需求。
家庭养老模式有助于促 进家庭成员间的交流和 互动,增强家庭凝聚力
和情感联系。
家庭养老模式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家庭养老模式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照顾者 的负担过重和精力有限,可能导致照顾 质量下降。
加强社区建设,发挥社区在老年人照顾 和支持中的作用。
《2024年城市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层次及其满足策略研究》范文

《城市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层次及其满足策略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城市老年人口的数量持续增长。
社区居家养老作为一种新兴的养老模式,得到了广大老年人的认可和青睐。
本文旨在探讨城市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层次,并针对这些需求层次提出相应的满足策略,以期为优化居家养老服务提供参考。
二、城市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层次1. 基本生活需求城市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主要包括饮食、居住、医疗等方面的服务。
在饮食方面,老年人需要营养均衡、口味适宜的饮食服务;在居住方面,需要安全、舒适、便利的居住环境;在医疗方面,需要定期的健康检查、疾病治疗和康复服务等。
2. 精神文化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他们渴望与他人交流、分享生活经验,需要参加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如读书、绘画、音乐、舞蹈等。
此外,他们还希望得到尊重、关爱和陪伴,以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3. 社交与情感需求老年人在社交和情感方面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与家人、朋友和社区居民的交往中。
他们希望与家人保持密切联系,与朋友进行交流和互动,同时也希望在社区中结交新朋友,建立新的社交网络。
这些社交活动有助于老年人缓解孤独感,提高生活质量。
三、满足城市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策略1. 针对基本生活需求的满足策略(1)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服务:通过开设老年餐厅、送餐上门等方式,为老年人提供营养均衡、口味适宜的饮食服务。
(2)改善居住环境:加强老年社区的住房建设,提高居住安全性和舒适性,为老年人提供便利的生活设施。
(3)完善医疗服务:建立完善的医疗保健体系,为老年人提供定期的健康检查、疾病治疗和康复服务等。
2. 针对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策略(1)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组织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如读书会、绘画班、音乐会、舞蹈班等,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2)关爱陪伴服务:通过志愿者服务、社区互助等方式,为老年人提供关爱、陪伴和心理支持。
有关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研究的文献综述

有关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研究的文献综述摘要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使我国早已进入多老少子的格局,社区社会养老模式逐步转变为社会焦点本文将从概念界定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对策建议等几大方面将近年来我国学者针对社区养老服务的研究做一概述。
关键词:老龄化;社区养老;服务引言我国1999年已进入老龄社会,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已经占总人口的14.9%。
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随着我国家庭的“小型化”和“高龄化”的趋势,家庭养老模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这样的前提下,社区居家养老呗提上日程,并且越来越被受到重视。
目前各地的居家养老的实践层出不穷,并且研究成果也非常丰富,如何构建适合时代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也更是成为关注的焦点。
本文对我国现有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可以使我们理清目前的研究成果,同时为未来研究指明方向,促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研究和建设的不断发展.正文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内涵的界定有关社区居家养老的内涵界定,学术界的观点不尽相同。
王锦成社区居家养老定义为:由社区提供居住在家的老年人一系列或户内或户外的养老服务.从而构建一个符合老年人自身意愿又切实可行的居家养老体系[1].而陈赛权给出的定义则是:居家养老是建立在个人、家庭、社区以及国家的基础之上,以家庭为载体,以社区网络为依托,以国家制度、政策和法律为保障,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陈赛权认为居家养老应以家庭为核心,社区为依托,以老年人生活照料、医疗康复和精神慰藉为主要服务内容,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服务形式[2].学者祁峰则认为,居家养老是与我国传统家庭养老紧密联系的新型养老方式,指在城市的各个社区建立相应的居家养老服务站,人们可以向服务站申请医疗、家政服务,由服务站派服务员到家中提供各种有偿服务的养老方式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意义养老经济供给从家庭保障被社会保障所替代,但家庭的养老功能并未完全消失,家庭在养老中仍然具有重要地位.所以居家养老是一种兼具家庭养老特征和社会养老特征的混合型养老模式。
老龄化社会环境下的老年人建筑

老龄化社会环境下的老年人建筑【摘要】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国将面对更为严峻的老年人养老问题,老年人建筑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重要物质保障。
建筑师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应为社会和老年人提供更多更好的居住方式,设计出更加符合老年人身心需求的建筑。
【关键词】老龄化,老年人建筑,养老模式中图分类号: ts9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建筑将逐渐增多,对老年建筑的理解与研究是建筑师们在不久的将来必须面对的问题。
1、人口老龄化概念人口老龄化概念在人口统计学中,是指总人口中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的增加而导致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
判断标准一般有三种,第一种是老年系数,指60岁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当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在10%以上为老年型人口。
第二种是年龄中位数法,年龄中位数在30岁以上是老年型人口社会。
第三种是老少比,老少比大于30%的为老年型人口社会。
2、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截止到2012年,在世界人口中,60岁以上者约占11%。
25年后这一数字将倍增至将近四分之一,其中六分之一的老年人将超过80岁,到2050年,全球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20亿。
中国的60岁以上人口占12%,20年后将升至28%以上。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在随着老龄化与城市化并行的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将更加突出,呈现出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
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中把老年人分为三种类型。
自理老人:生活行为完全自理,不依赖他人帮助的老年人。
介助老人:生活行为依赖扶手、拐杖、轮椅和升降设施等帮助的老年人。
介护老人:生活行为依赖他人护理的老年人。
3、老年人建筑:所谓老年人建筑狭义上是指专供老年人使用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广义上是指包括老年人建筑,以及在有老年人活动的场所和空间中设置方便和保护老年人活动的设施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我们所指的老年人建筑一般是指狭义的老年人建筑。
4、老年人建筑类型:老年住宅、老年公寓、养老院、护理院、托老所(1)老年住宅我国的社会福利和文化传统以及社会现实问题导致养老模式多样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宅小区中老年人养老居住模式的探讨
引言:
目前传统家庭赡养功能越来越弱化,家庭养老已面临严重挑战,代际之间的孝道,照料老人的观念日益淡化,家庭对老人提供最基本生活保障的传统不断削弱,获得子女经济支持的老人比例减弱。
特别是当前社会节奏加快,子女们忙于生计,一心一意扑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更无暇顾及家庭中老人的情感,精神慰藉方面更为缺乏。
而目前社会养老和社区服务体系较为薄弱,社会所能提供的福利养老不可能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体,许多以赢利为目的的养老机构因其费用昂贵,许多老年人望而却步,加上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子女不愿父母到敬老院或类似机构去,许多老年人也不愿到福利机构去,造成许多老年人孤独地居住在某个地方,精神抑郁。
传统的家庭的养老方式和观念必须改变,向社区养老转变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居家养老必将成为时代的强音。
可惜的是绝大部分的小区的开发项目都没有考虑独居老人及空巢家庭的居住模式,没有提供他们喜欢居住的小户型产品,其功能符合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能满足其他生活方式的新产品,能提供其良好居住的有益其健康长寿的软硬室外活动环境,如供老年人活动的沙龙活动场所,无障碍设施等等,提供符合适宜老年人居住的小区居住环境是时代对开发商的要求。
二、目前开发产品存在的不足之处
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达到或超过一定的比例的人口结构模型。
而我国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按照联合国的规范标准是一个地区6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