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教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古代汉语》(词法)ppt课件

《古代汉语》(词法)ppt课件

表示对象
如“与、为、对、关于”等,用于引进动作 行为直接涉及的对象。
表示原因
如“因、由于、为”等,用于引进动作行为 发生的原因或理由。
副词与介词在句子中成分分析
副词在句子中主要充当状语,修饰动词或形容词,表示程度 、范围、时间等意义。
介词在句子中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必须与名词或代词等 组成介词短语,才能在句子中充当状语、定语或补语等成分 。介词短语在句子中的位置相对灵活,可以位于句首、句中 或句末。
动词与形容词在句子中成分分析
作谓语
动词和形容词都可以在句子中作谓语,表示主语的动作、状态或特征 。例如:“他走了。”、“这朵花很美。”
作定语
形容词可以在句子中作定语,修饰名词。例如:“美丽的花朵”、“ 高大的建筑”。
作状语
动词和形容词都可以在句子中作状语,修饰谓语或其他成分。例如: “他高兴地跳了起来。”、“她慢慢地走出了房间。”
古今词法对比
01
通过比较古代汉语词法与现代汉语词法的异同,揭示语言发展
的内在规律。
古代汉语词法在现代汉语中的遗留
02
探讨现代汉语中仍然保留的古代汉语词法现象,如一词多义、
虚词用法等。
古代汉语词法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03
分析古代汉语词法对现代汉语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影响,彰显
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THANK YOU
连接从句的词,如“之”、“ 其”等。
名词与代词在句子中成分分析
主语
名词或代词在句子中充当主语,表示动作的 执行者或状态的主体。
定语
名词或代词在句子中充当定语,修饰或限制 名词或代词的意义或范围。
宾语
名词或代词在句子中充当宾语,表示动作的 对象或结果。

古代汉语-第一课时PPT课件

古代汉语-第一课时PPT课件
9
❖ 三、怎样学习“古代汉语”?
❖ 1、传统的方法——死记硬背
❖ 古人学习文言语言的方式方法就是“死记硬背”。他们要经历十年寒 窗之苦,硬背下大量的文言文,方能熟悉文言语言,运用文言语言写作。
❖ 对于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它,要对其进行一分 为二的分析:
❖ 死记硬背的劣势:

易疲劳。
古代汉语
中国人民大学 陶曲勇
1
绪论
❖ 一、“古代汉语”学科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 1、“古代汉语”的内涵
❖ 古代汉语:古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即“五四”运 动以前的汉族语言。


文 言-----------文言文

古代汉语

古白话-----------古白话文
❖ 文 言: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书面语以及 后代模仿的这种语言。
熙皇帝令编写,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收录汉字四万七千 多个。 ❖ 体例:用二百一十四个部首编排汉字,部首以笔画为序。 ❖ 将各部首分别归入以十二地支命名的十二集中,每集又分上中下三卷。 ❖ 释字先注音,后释义,各义之下一般引古书为证。 ❖ 不足:错误较多。可参考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 订误》两书。 ❖ ②《汉语大字典》:目前收录汉字最多的字典,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编 成,收录汉字56000个左右。 ❖ 字形:反映字形演变过程,列出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隶 书等形体。 ❖ 字音:用汉语拼音注音,并收录中古的反切,还标明上古的韵部等。 ❖ 字义:释义详尽,并收有语言例证。

——杨泓《床的变迁》
8
❖ 4、“唯利是图”、“唯命是从” ❖ 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到动词前,
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 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 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 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 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

历史系《古代汉语》全套课件 PPT

历史系《古代汉语》全套课件 PPT
古代汉语教学课件
目录
绪论
一、什么是古代汉语 二、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 第一章 汉字 第一节 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文选 《蝜蝂传》 第二节 汉字的结构与发展 一、汉字的起源 一、象形 二、指事
三 会意
四、形声 五、转注 六、假借 文选 齐桓公伐楚 第三节 汉字的书体演变 一、汉字的书体演变 二、古籍中的用字 文选 鞍之战 第二章 古代汉语词汇 第一节 古今词义的异同
(三)人文性。
本课程的学习要注重传统文化与道德的传承与教育。 几千年的华夏文明史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学习中要有意识的批判地继承,弘扬传统美德,提 升我们的道德人文素养。尤其是文言选文部分,内 容丰富,其中蕴含了许多传统文化与道德理念,学 习中要吸取其精华。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 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 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 不去也。” 《论语·里仁篇》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 人恒敬之。《孟子》
让你品味古籍雅语的深邃精妙,
共你赏析平平仄仄的诗调词韵。 它将为你打开古老的文明之门,
让你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语言性 工具性 人文性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古汉语, 走进古老的文明里!
远离时代喧嚣与浮躁,
克服青春的迷茫和冲动。
最好的方法, 就是踏踏实实的学习。
宁静致远
王国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
(三)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汉语?
1.阅读和整理古籍的需要 几千年的华夏文明史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我们要做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2.阅读现代书刊,需要古汉语知识。 古代汉语是源头,现代汉语保留了大量的古汉语词 义语素,现代作品常常引用古汉语的成语典故。 退避三舍 望洋兴叹 家徒四壁 徒劳无功 徒劳无功

古代汉语ppt课件

古代汉语ppt课件

促进文化交流
古代汉语作为连接古今的桥梁, 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和理解。
培养人文素养
学习古代汉语可以培养人的人文 素养,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文化
修养。
古代汉语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与价值
文化创意产业
古代汉语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丰富的素 材和灵感来源,如古装剧、历史小说等。
学术研究
古代汉语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 化、哲学等领域的重要工具,对于 推动相关学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音韵学是研究语音的历史演变的学科,涉及古音、今音、方音等多个方
面。音韵学对于理解古代汉语语音的特点和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02
音韵学研究方法
音韵学研究方法包括历史比较法、内部拟测法、审音法等。这些方法在
揭示古代汉语语音演变规律和特点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03
音韵学与古代汉语研究的关系
音韵学对于古代汉语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汉语语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修辞的比较
修辞手法种类
古代汉语修辞手法丰富多样,现代汉语在 继承古代汉语修辞手法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和发展。
表达效果
古代汉语修辞注重语言的形象性和音乐性, 现代汉语修辞更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逻辑 性。
文化内涵
古代汉语修辞往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和历史背景,现代汉语修辞则更注重时代
性和普适性。
差异与变化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现代汉语在词汇、语法、音韵 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例如,现代汉语的词汇量更加丰富, 表达方式更加多样;语法结构更加简化;音韵系统也发生了一 定的变化。
02
古代汉语的语音与音韵
古代汉语的语音系统
声母系统
古代汉语的声母系统相对复杂,包括清浊音、送气与不送 气等区别。常见的声母如帮、滂、并、明等,在发音部位 和发音方法上各有特点。

2024版古代汉语(全套课件231P)

2024版古代汉语(全套课件231P)
词类划分
古代汉语的词类主要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 助词、叹词等。
句法结构
古代汉语的句法结构以主谓宾为基本框架,同时包含定状补等修饰成分。句子的语序相 对固定,一般遵循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宾语在谓语之后的原则。
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现象较为普遍,如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等,这使得 词语在句子中能够表达更为丰富的意义。
为了强调或突出某个成 分,古代汉语中常采用 倒装句式,如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等。例如, “何陋之有?”即为宾
语前置的倒装句。
固定句式
古代汉语中有一些固定 的句式和表达方式,如
“无乃…乎”、“得 无…乎”等,这些句式 在表达上具有独特的语
气和含义。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语法的比较
词类差异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词类划分上存在差异,如古代汉语 中的“之”、“其”等词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作为代词使 用。
01
《诗经》、《尚书》 选读
选取代表性篇章进行解读,探讨 其文学价值、历史意义及注释方 法。
02
《论语》、《孟子》 选读
通过选读孔子、孟子的言论,理 解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及其在古 代汉语中的表达。
03
《左传》、《史记》 选读
选取历史散文中的精彩篇章,分 析其叙事技巧、语言特色及注释 方法。
古代汉语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02
文字学基础
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1
汉字的起源:图画记事、刻画符号、原始文字
2
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 楷书、行书
3
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由繁到简、由表意到表 音
六书理论与汉字的构造
六书

2024版王力《古代汉语》PPT课件讲义完整

2024版王力《古代汉语》PPT课件讲义完整
性和流畅性。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7
33
选读篇目
《郑伯克段于鄢》、《曹刿论战》等。
赏析要点
分析选文所体现的作者的历史观和文学 观;探讨选文在叙事写人方面的艺术成 就;品味选文的语言特点。
2《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 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 和策略。
《战国策》的艺术特色在于善于通过讽 喻、比喻、夸张等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描写社会风貌;语言生动、流畅,富于 感情色彩。
现代音
上古音、中古音与现代音的比较
指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语音,以北京语音为标 准音,可通过拼音方案等工具学习掌握。
揭示汉语语音的历时变化及其规律,有助于 深入了解汉语语音系统的发展演变。
2024/1/27
11
03
词汇与语法
2024/1/27
12
古代汉语词汇的特点与分类
特点
单音节词为主
多义词丰富
2024/1/27
2024/1/27
研究现状
目前,古代汉语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古籍整理与校 勘工作仍需加强,音韵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尚 未得到圆满解决,训诂学和语法学的研究也 需要进一步深入。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 学术交流的加强,古代汉语研究的方法和手 段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6
02
文字与音韵
20
《楚辞》概述及艺术特色
《楚辞》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 原等人创作的一种新诗体,具有 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
格。
《楚辞》以屈原的作品为代表, 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强烈的个
人情感表达。
《楚辞》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 象征、比喻等手法的运用,以及

古代汉语(全套课件220P)

古代汉语(全套课件220P)

06
文化背景与典籍选读
古代文化常识简介
古代礼仪制度
包括祭祀、朝拜、婚丧嫁娶等 各种场合的礼仪规定。
古代教育制度
从太学、国子监到地方州县学 府的教育体系,以及科举考试 制度。
古代职官制度
中央和地方各级官职的名称、 职责和品级。
古代天文历法
古代对天象的观测和历法的制 定,如干支纪年、二十四节气
等。
《诗经》、《楚辞》选读
古代汉语特殊句式解析
判断句
被动句
倒装句
省略句
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通过“……者,…… 也”的结构表示判断。
如“而刘夙婴疾病,常 在床蓐”中的“婴”,
意为被……缠绕。
如“甚矣,汝之不惠! ”中的“甚矣”是谓语 前置,强调程度之深。
如“永州之野产异蛇, (蛇)黑质而白章”,
省略了主语“蛇”。
古代汉语虚词用法举例
01
02
03
04

作代词,如“公与之乘”;作 动词,如“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助词,如“怅恨久之”。

作代词,如“其真无马邪?” ;作语气词,如“其如土石何
?”。

表并列关系,如“黑质而白章 ”;表转折关系,如“学而不
思则罔”。

表承接关系,如“余则缊袍敝 衣处其间”;表假设关系,如
“入则无法家拂士”。
词义系统
词义在引申过程中形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体系。
词义引申的规律和特点
包括相似性引申、相关性引申、相反性引申等。
古代汉语常用词词义辨析
常用词
古代汉语中频繁出现、具有代表性的词汇。
词义辨析
对常用词在不同语境下的意义进行区分和解释。
辨析方法

郭锡良《古代汉语》PPT课件

郭锡良《古代汉语》PPT课件
编排体例:按部首的不同分为540部,每部之内的所属字大体上是以义为序, 依义相聚。
说解体例: 先释义,后解形,再注音。以秦汉通行的篆书为对象进行的, 间或举出古文和籀文,为后人认识和研究古代汉字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缺点和局限:对一些字的解释有历史唯心主义和封建思想;对一些字形的解 释不正确,失于穿凿。
.
5
五、怎样学习古代汉语
1.传统的方法 ——死记硬背 2.科学的方法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
感性认识指阅读文言作品(文选); 理性认识指学习古汉语各种知识与理论(通论)。 (1)多读(古代作品)——学好古汉语的基础 (2)多记(常用词)——学好古汉语的关键 (3)勤练(运用)—培养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4)勤查(工具书)——阅读古书的重要基本功
.
6
第二章 常用工具书
.
7
一、工具书的特征及其功用
1.什么是工具书 工具书是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以特定的编排形式和检索方法, 为人类迅速提供某方面的基本知识或资料线索,专供查阅的特定类 型的图书。 2.工具书的特征 查考性 概括性 易检性 3.工具书的功用 (1)工具书是读书治学的工具 (2)工具书是传播思想和文化的工具 (3)工具书是教育工作者做好教学工作的工具。
.
8
二、工具书的种类
1.字典、词典 字典—解释字的形、音、义及其用法的工具书。 词典—解释词语的概念、意义及其用法的工具书。 2.类书、政书 类书—辑录古书中的史实典故、诗赋文章、俪词骈语等,按类或 韵编排以便寻检和征引的工具书。如《艺文类聚》、《册府元龟》。 政书—专门记载典章制度的工具书。如《政典》、《通典》。
.
10
5.表谱、图录 表谱—包括年表、历表和其他历史表谱,是供查年月日、历史大 事、人物生卒以及职官、地理之沿革的工具书。如《中国历史年 表》、《历代名人年表》。 图录—包括地图、历史图谱、文物和人物图录,是一种以图形揭 示历史文物和事物形象的工具书。如《郑和航海图》、《历代舆地 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文学作品课讨论主题思想、艺术特色、人物形 象等问题。
古汉语从词汇语法修辞等角度来分析他的语言现象
.
15
(二)工具性。
是一门基础课和工具课。
要系统地掌握古汉语文字、词汇、语法、音韵、 修辞、古书注解等基础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来 分析说明文言材料中的相关语言现象,提高阅读古 籍史书的能力。
.
16
古代汉语教学课件
沧州师范学院
.
1
目录
绪论
一、什么是古代汉语 二、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 第一章 汉字 第一节 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文选 《蝜蝂传》 第二节 汉字的结构与发展 一、汉字的起源 一、象形 二、指事
三 会意
.
2
四、形声 五、转注 六、假借 文选 齐桓公伐楚 第三节 汉字的书体演变 一、汉字的书体演变 二、古籍中的用字 文选 鞍之战 第二章 古代汉语词汇 第一节 古今词义的异同
比喻对人让步,不与相争。
望洋兴叹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
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庄子·秋水》
.
14
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二、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语言性 工具性 人文性 (一)语言性。
从文字、词汇、语法、语音、修辞等角度,即 从语言特点和语言规律出发,把文言文当作古代 的语言材料来加以分析研究,以逐步地提高阅读 古书的能力。
.
3
文选 勾践灭吴 第二节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选文 燕昭王求士 第三章 语法(一) 第一节 词类活用 第二节 古代汉语句法成分的位置 第三节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第四节 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
.
4
绪论
什么是古代汉语 ?
.
5
语言性 工具性 人文性
古代汉语
它将
带你探索甲骨文金文的奥秘。 令你谙熟之乎者也的文言句法, 让你品味古籍雅语的深邃精妙, 共你赏析平平仄仄的诗调词韵。 它将为你打开古老的文明之门, 让你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
6

踏踏实实
沉心定性、 宁静致远
❖ “风斜雨急处,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 着得眼高。路危径险处,回得头早。”
.
7
❖ 王国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 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
.
18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
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
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
不去也。”
《论语·里仁篇》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 人恒敬之。《孟子》
第三境也。”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8
❖孔子曰: ❖“生而知之者上也, ❖学而知之者次也; ❖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
9
(一)汉语发展的分期
❖ 上古汉语——先秦两汉时期 ❖ 中古汉语——魏晋至隋唐五代时期 ❖ 近古汉语——宋元以后至“五四”运动
前 ❖ 现代汉语——“五四”运动至今
.
10
(二)古代汉语的涵义
古代文献著作中的语言即古代汉语的书面语。 两个体系:
❖ 文言: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
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 ❖ 古白话: 六朝(魏晋)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
形成的书面语言(古白话)。 本课程研究的对象:文言文
.
11
文言典范作品
《诗经》《周易》《论语》《孟子》《庄子》 《荀子》《韩非子》《左传》《战国策》 《史记》《汉书》等以及唐宋八大家古文、 唐宋诗词、清代《聊斋志异》等
古白话典范作品
宋元话本,明清小说等。
.
12
(三)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汉语?
1.阅读和整理古籍的需要
几千年的华夏文明史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我们要做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2.阅读现代书刊,需要古汉语知识。
古代汉语是源头,现代汉语保留了大量的古汉语词 义语素,现代作品常常引用古汉语的成语典故。
退避三舍 望洋兴叹 家徒四壁 徒劳无功
.
20
三、教材的体例特点:文选、常识、常用词三结合
❖ 选文——古代汉语的语言材料 ❖ 通论——文字 词汇 语法 语音等理论知识。 ❖ 常用词——学习古代汉语必须积累的古代词义材料 方法:感性理性相结合 ❖ 选文,掌握文中常用词的用法和特点,语言现象同
理论相联系,融会贯通。 ❖ 常识,结合选文实例加深理解,举一反三; ❖ 常用词。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蜀志传》
.
19
❖ 龙应台:
别人的不幸与你有关。你是否想过,你今天有自由和 幸福,是因为在你之前,有人抗议过、奋斗过、争 取过、牺牲过。如果你觉得别人的不幸与你无关, 那么有一天不幸发生在你身上时,也没有人会在意。 我相信,唯一安全的社会,是一个人人都愿意承担 的社会,否则我们都会在危险中、恐惧中苟活。
.
21
第一章 汉字
第一节 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一、汉语工具书的编排方式、注音与释义
1.编排方式:按部首和笔画、音序、号码编排 按音序编排:
《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按照汉语拼音方案 字母顺序排列。
徒劳无功
《庄子·天运》“推舟于陆也,劳而无功” 家徒四壁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
四壁立。”
.
13
退避三舍
(晋公子重耳)及楚,楚子(楚成王)享之,曰:“公子 焉;其波及晋国者, 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曰:“虽然,何以报 我?”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 兵,遇于中原,其避君三舍。” 《左传·僖公二十 三年》
宋朝范公偁《过庭录》:“吴人孙山,滑稽 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托以子偕往。乡人 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 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 外。’
.
17
(三)人文性。
本课程的学习要注重传统文化与道德的传承与教育。 几千年的华夏文明史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学习中要有意识的批判地继承,弘扬传统美德,提 升我们的道德人文素养。尤其是文言选文部分,内 容丰富,其中蕴含了许多传统文化与道德理念,学 习中要吸取其精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