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装配式与现浇式建筑施工成本对比研究
预制装配式与现浇式建筑施工成本的探究

预制装配式与现浇式建筑施工成本的探究摘要:预制装配式建筑与现浇混凝土建筑是分别应用两种不同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方式开展工程建设的模式。
不同的施工建设模式所涉及的施工建设环节项目内容和施工方法必然存在差异,这意味着施工建设成本花费额度也存在相应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反映出不同类型工程项目建设技术方式的特征,也能够分别体现出相应的施工建设优势,基于两种施工建设模式的成本进行分析,有利于帮助施工建设人员合理选择相应的施工方法,实现经济效益和施工质量的最大化保障。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现浇施工建筑;成分对比引言:施工成本不仅制约着不同施工建设项目的质量,也受到具体施工建设方式方法的影响。
在施工建设组织实施的过程中,施工成本的控制工作需要结合原材料的选择应用、施工方法与技术的选择进行综合考虑和分析。
从不同的环节入手开展针对性地分析是取得更好地成本控制效果的重要保障。
一、工程建设成本的总体框架分析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工作开展在具体落实前需要针对构成成本的主要元素和结构作为基础。
具体来说,专业的成本概念中,包括了以下几个重点框架结构。
(一)直接成本所谓的直接成本是指施工建设开展过程中,动工后的整体过程中产生的可见成本,这种成本在整个成本结构体系中属于占比最大,项目复杂性最高的成本结构项目。
对预制装配式建筑而言,由于很多施工原材料和基础结构都是在施工现场直接进行装配制造的,因此,各原材料应用过程中的基础成本不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而到了装饰装修和房屋设备的内部施工环节,直接成本方面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就现浇施工与预制装配施工所应用的工艺方面。
真正涉及双体材料和设备类型方面的成本支出差异也是相对较小的[1]。
(二)费用成本费用成本上来讲,现浇建筑的费用成本在基础原材料准备充分,施工人员和设备都到位的情况下相对来讲是比较稳定的,成本支出的额度不会发生较大的波动,但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建设中,费用成本方面额度可能发生的变化是相对较大的,预制构件的生产运输过程由于要考虑到运输中对于基础材料的状态保障,对于运输环境具有较高的要求。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比较与分析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比较与分析1. 建筑材料成本在建筑过程中,材料的采购一直是造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现浇建筑使用的主要是混凝土和砖瓦等材料,而装配式建筑则使用的是预制混凝土构件。
从材料成本来看,装配式建筑所需要的材料多为标准化的预制构件,因此成本控制相对较为简单。
而现浇建筑则需要大量的现场混凝土和砖瓦等材料,加之还需要考虑施工现场的储备和保护,因此在材料成本上通常高于装配式建筑。
2. 施工成本施工成本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人工和机械费用。
由于装配式建筑大部分构件是在工厂内预制完成的,因此现场的人工和机械费用相对较低。
而现浇建筑需要大量的现场作业,包括模板搭建、混凝土浇筑、砌墙等,施工周期长,人工和机械费用相对较高。
从施工成本的角度来看,装配式建筑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3. 施工周期在建筑行业中,施工周期的长短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进度和资金的使用效率。
装配式建筑由于预制构件的工厂制作,工期短,施工速度快,能够有效的缩短工程周期。
而传统的现浇建筑需要现场施工,周期通常较长,尤其是在气候条件恶劣或者是施工条件受限的情况下,施工周期更是难以控制。
从施工周期来看,装配式建筑明显具有优势。
4. 质量可控在建筑工程中,质量一直是关注的焦点。
传统的现浇建筑由于现场施工,施工条件和环境的不确定性较大,质量难以保证。
而装配式建筑大部分构件在工厂内加工,质量管理更加严格、可控性更高,因此质量更容易得到保障。
5. 环保节能在当前社会大力推崇绿色环保的大背景下,建筑行业也在不断探索更加环保节能的建筑技术和材料。
装配式建筑由于工厂预制、干作业和模块化的特点,大大减少了施工现场对环境的影响,有效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扬尘、噪音等环境污染。
而传统的现浇建筑由于现场施工,环保方面的影响相对较大。
在环保节能方面,装配式建筑也更具有优势。
从建筑材料成本、施工成本、施工周期、质量可控和环保节能等方面的比较来看,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在造价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装配式建筑工程与现浇建筑工程成本对比与实证研究

装配式建筑工程与现浇建筑工程成本对比与实证研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业在我国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建筑业的发展过程中,装配式建筑工程和现浇建筑工程一直以来都是建筑业界比较关注的两种建筑方式。
装配式建筑工程是指建筑构件在工厂内进行生产和加工,然后在现场进行组装和安装;而现浇建筑工程是指所有的构件在现场进行施工和浇筌。
本文将就这两种建筑工程的成本对比进行实证研究,以期探讨其在建筑工程中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为建筑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装配式建筑工程与现浇建筑工程的概述1. 装配式建筑工程装配式建筑工程是一种先进的建筑施工方式,其具有快速、高效、环保等优点。
其主要特点是将建筑构件在工厂内进行预制和生产,然后在现场进行组装和安装。
由于减少了现场施工的环节,因此大大缩短了工程周期,提高了工程的施工效率,同时也减少了现场施工带来的噪音和粉尘污染。
与传统的现浇建筑工程相比,装配式建筑工程可以提高建筑质量和施工速度,降低施工成本,因此越来越受到建筑业的青睐。
2. 现浇建筑工程现浇建筑工程是传统的建筑施工方式,其施工过程包括混凝土浇筑、模板拆除等,整个施工过程需要在现场完成。
现浇建筑工程的优点是能够灵活应对各种特殊情况,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即施工周期长、劳动密集度大、施工质量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等。
二、装配式建筑工程与现浇建筑工程成本对比1. 施工成本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主要包括工厂生产成本和现场安装成本。
由于装配式建筑工程可大部分在工厂内进行生产和预制,所以其工厂生产成本相对较低。
而现场的安装成本主要是人工费用和机械设备费用,也相对较低。
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总施工成本普遍较为低廉。
现浇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费用、人工费用、机械设备费用等。
由于现浇建筑工程需要在现场进行施工,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机械设备,使得其施工成本大大提高。
而且原材料的损耗率也相对较高,所以总体施工成本相对较高。
装配式建筑工程与现浇建筑工程成本对比与实证研究

装配式建筑工程与现浇建筑工程成本对比与实证研究装配式建筑工程与现浇建筑工程是建筑施工中常见的两种形式。
相比较而言,装配式建筑工程具有许多优势,其中之一即为成本控制。
本文将从成本对比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介绍装配式建筑工程与现浇建筑工程的成本对比及实证研究。
一、成本对比1.1 施工周期现浇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相对更长,一般需要数周或数月的时间才能完成。
然而,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会大大缩短,可以在数天或数周内完成。
这意味着装配式建筑工程可以节省人力、设备和机器等费用。
1.2 人力费用装配式建筑工程需要的人手相对较少,这意味着人力成本也就相应运价。
现浇建筑工程需要大量的工人进行土方、砖砌等工作,所以相比较而言,人力成本更高。
1.3 设备与机器现浇建筑工程需要的设备与机器相对较多,例如混凝土搅拌机、起重机等等,这些设备与机器的购置与维护成本都比装配式建筑工程高。
1.4 建筑材料二、实证研究针对上述内容,国内外的一些实证研究也证实了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成本优势。
2.1 来自引用自中国建设报的一则新闻2016年,广州艺星建筑编制的一份关于装配式建筑成本的分析报告显示,普通住宅中采用装配式建筑的成本比传统现浇建筑节省了10%到15%。
2.2 《综述简析我国装配式建筑模式发展及其对城市住房供给影响》的研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文献对国外和国内装配式建筑的应用和经验进行了比较和分析,表明和证实了装配式建筑构筑物的质量和价格双高于传统建筑,在建筑市场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3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表的研究报告:《住宅建造成本研究》报告描述了装配式建筑的成本控制优势,因为它们可以快速建造,减少人工和机器费用,减少延误和施工错误等费用,以及减少了垃圾处理和污染处理的费用。
综合来看,装配式建筑工程相对于现浇建筑工程来说,具有施工周期短、人力费用低、设备与机器少、建筑材料少等优势,并且国内外的一些实证研究也证实了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成本优势。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比较与分析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比较与分析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建筑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在建筑施工领域,传统的现浇建筑和新兴的装配式建筑成为了两种不同的建筑施工方式。
究竟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在造价上有何异同?本文将对两种建筑方式进行深入比较与分析。
一、成本结构比较装配式建筑在中国是相对较新的概念,它以工厂生产和现场组装的方式进行建筑,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与质量。
与之相比,传统的现浇建筑则是在施工现场进行混凝土现浇,需要在现场搭建脚手架进行施工,工期较长且人工成本较高。
在成本结构上,装配式建筑的材料成本相对较低,因为它采用了工厂预制的方式,能够减少材料的浪费和损耗。
而现浇建筑的材料成本较高,因为需要在施工现场大量使用木模板、钢筋和混凝土等材料,而且材料的浪费较大。
装配式建筑的工程人工成本相对较低,因为工厂生产的模块化构件可以减少现场的人工操作。
而传统的现浇建筑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且因为工期较长,需要支付更多的人工成本。
从成本结构来看,装配式建筑在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二、施工效率比较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可以实现工序化、规范化的施工,能够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而现浇建筑的施工方式比较随意,需要大量的现场调度和管理,容易出现施工质量不稳定的问题。
三、质量控制比较装配式建筑在工厂生产的过程中能够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能够确保构件的尺寸精度和质量稳定。
而传统的现浇建筑受现场条件和人工操作的限制,容易出现尺寸偏差和施工质量不稳定的问题。
装配式建筑可以通过标准化设计和模块化构件的应用,能够保证建筑的质量稳定和一致性。
而传统的现浇建筑需要大量的现场调校和调整,施工质量不易控制。
从质量控制的角度来看,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质量和建筑稳定性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四、环保可持续性比较装配式建筑在工厂生产的过程中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因为工厂生产的过程可以减少施工现场的粉尘和噪音。
而传统的现浇建筑在施工现场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噪音,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装配式建筑工程与现浇建筑工程成本对比与实证研究

装配式建筑工程与现浇建筑工程成本对比与实证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比较装配式建筑工程与现浇建筑工程的成本,并通过实证研究方法进行验证。
在主要探讨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在分析了装配式建筑工程和现浇建筑工程的特点,以及对两者成本进行了详细分析。
在总结了装配式建筑工程与现浇建筑工程成本对比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实证研究结论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研究,有望为建筑行业提供更多关于装配式建筑工程与现浇建筑工程成本的参考,促进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现浇建筑工程、成本对比、实证研究、成本分析、装配式建筑特点、现浇建筑特点、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结论、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虽然装配式建筑工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浇建筑工程存在的问题,但其成本问题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关键。
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材料、设计、施工方式与现浇建筑工程有着明显的区别,因此其成本构成和成本水平也必然存在差异。
对装配式建筑工程与现浇建筑工程的成本进行对比和分析,有助于评估其在实际应用中的经济效益和可行性,为进一步推广和应用装配式建筑工程提供参考和依据。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装配式建筑工程与现浇建筑工程的成本进行比较与分析,探讨两者在实际运用中的优劣势,并为相关建筑工程的选择提供理论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比较装配式建筑工程与现浇建筑工程的成本,分析其优劣势,为建筑行业提供决策参考。
具体而言,本研究旨在探讨装配式建筑工程和现浇建筑工程在施工成本、人工成本、材料成本、周期成本等方面的差异,以揭示装配式建筑工程在成本上的优势和劣势,为建筑企业选择适合的建筑方式提供依据。
通过实证研究方法,从实际工程案例出发,对装配式建筑工程与现浇建筑工程的成本进行定量分析,验证研究假设,为学术界和工程实践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通过本研究的深入分析,旨在为促进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推广装配式建筑的应用,提高建筑工程的效益和质量,为建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建议。
装配式建筑工程与现浇建筑工程成本对比与实证研究

装配式建筑工程与现浇建筑工程成本对比与实证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装配式建筑工程与现浇建筑工程这两种建筑形式逐渐成为了业界关注的焦点。
装配式建筑以其高效、环保、节能的优势,逐渐在建筑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而传统的现浇建筑工程则因其成熟稳定的技术和广泛的应用领域,依然保持着重要的地位。
然而,对于这两种建筑形式的成本对比与实证研究,尚未形成统一且明确的结论。
本文旨在通过对装配式建筑工程与现浇建筑工程的成本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并结合实证研究,探讨两种建筑形式在成本方面的优劣,以期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将首先介绍装配式建筑工程与现浇建筑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明确研究范围和对象。
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调查,收集并整理两种建筑形式在成本方面的相关数据和信息。
在此基础上,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从材料成本、人工成本、时间成本等多个角度对两种建筑形式的成本进行深入剖析。
结合实证研究,选取典型的工程项目案例,对两种建筑形式的成本进行实证分析和比较。
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以促进装配式建筑工程与现浇建筑工程的协调发展,推动建筑行业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二、装配式建筑工程成本分析装配式建筑工程成本分析是评估其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环节。
相较于传统的现浇建筑工程,装配式建筑工程成本涉及多个方面,包括预制构件的生产、运输、安装以及现场管理等。
预制构件的生产成本是装配式建筑工程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预制构件的生产需要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以及熟练的技术工人。
预制构件的种类和数量也直接影响生产成本。
因此,在预制构件生产阶段,需要合理规划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以降低生产成本。
预制构件的运输成本也是装配式建筑工程成本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由于预制构件的体积和重量较大,运输过程中需要采用特殊的运输设备和措施,以确保构件的安全和完整。
同时,运输距离和运输方式的选择也会对运输成本产生影响。
因此,在运输过程中,需要优化运输路线,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以降低运输成本。
比较装配式建筑与现浇混凝土建筑的成本效益

比较装配式建筑与现浇混凝土建筑的成本效益装配式建筑与现浇混凝土建筑是当前建筑行业中两种常见的施工方法。
本文将从成本效益的角度比较这两种建筑方式,并探讨它们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
一、装配式建筑的成本效益装配式建筑,也被称为预制构件建筑,指的是模块化地在工厂内制造构件,然后再将这些构件组装起来形成建筑物。
相比于传统的现浇混凝土建筑,装配式建筑具有以下成本效益:1. 劳动力成本节约装配式建筑采用工厂化生产,大部分施工工序可以在生产线上完成,因此相对来说需要的人工少。
而现浇混凝土建筑则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进行模板搭设、砼浇注等环节,因此劳动力成本较高。
2. 施工周期短由于装配式建筑采用模块化构件,在现场只需进行简单的安装拼接即可完成施工。
与此相比,现浇混凝土建筑需要在现场进行多个施工阶段,如搭设模板、浇注砼、养护等,施工周期相对较长。
3. 质量控制更加严格装配式建筑的构件在工厂内进行生产,条件相对受控且标准化。
这种批量化生产过程可以有效提高质量控制,并减少变形、开裂等问题的发生。
而现浇混凝土建筑容易受到气候、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等因素影响,质量难以保证。
二、现浇混凝土建筑的成本效益与装配式建筑相比,现浇混凝土建筑也有其独特的成本效益之处:1. 投资效益高尽管现浇混凝土建筑在劳动力和施工周期方面存在一定的弊端,但由于不需要制造模块化构件并运输至施工现场,所需投资相对较低。
特别是在小规模项目或者地理位置偏远的地区,使用现浇混凝土建筑可以降低物流成本。
2. 适应性强现浇混凝土建筑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在设计上更容易实现复杂结构和个性化需求。
而装配式建筑受到生产线设备和尺寸限制,对于一些特殊形状或大跨度结构的建筑难以满足要求。
3. 维护成本相对较低虽然现浇混凝土建筑的质量控制相对装配式建筑低一些,但是一旦完成施工后,其维护成本相对较低。
由于使用混凝土材料、搭配合适的防水材料,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三、装配式建筑与现浇混凝土建筑的比较尽管两种建筑方式具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但根据不同项目需求和场景,在选择时仍需全面考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制装配式与现浇式建筑施工成本对比研究
发表时间:2019-09-21T21:35:56.84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作者:张秀娟
[导读] 摘要:社会日益发展,促使现代工业趋于成熟,装配式建筑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不仅给建筑行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而且使得建筑施工更加便利,与传统现浇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具有很大优势,其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北京兴电国际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北京 101300
摘要:社会日益发展,促使现代工业趋于成熟,装配式建筑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不仅给建筑行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而且使得建筑施工更加便利,与传统现浇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具有很大优势,其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本文通过对两种类型建筑造价进行科学对比,旨在可以降低工程成本,为建筑企业谋求更多效益,确保工程得以顺利完成。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现浇建筑;造价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中先进技术的不断应用,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装配式建筑的研究,与现浇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构件多在工厂预制生产,而现浇建筑则是在施工现场运用钢筋、混凝土以及模板等进行浇筑,装配式建筑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现场施工工作量,降低了环境污染,同时提高工程施工效率,但现阶段由于装配式建筑造价成本过高,多数企业在施工中为节约成本、提高效益仍选择成本较低的现浇建筑,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装配式建筑发展。
1 装配式建筑概述
装配式建筑是指由预制部件在工地装配形成的建筑,依据施工方式以及预制构件的形式可将其分为升板升层建筑、盒式建筑、板材建筑、砌块建筑以及骨架板建筑五种,与现浇建筑相比,实现了建筑施工产业化、规模化以及标准化建设,同时具有节能环保、工期短等特点。
1.1 主要内容
对于装配式建筑而言,其造价构建涉及很多内容,既包括浇筑模板所花费的费用,还涉及PC构建费用,因此,要想科学管理建筑造价,必须考虑影响装配式建筑的相关因素,这样才能达到合理控制的目的。
生产以及加工等PC构件方面,其不仅是装配式建筑最为重要的内容,而且做好这方面造价控制工作,能够使工程成本明显的降低。
①在建设时,工作人员要以工艺层次为着手点进行造价控制,一方面能够使工艺造价得到保证,避免工程出现超预算,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生产以及施工效率,缩短整个工程周期,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②税费也是影响工程造价比较明显的一个因素,但由于税费主要是通过当地政府部门进行管控,企业要想使造价不断降低,应该做好施工成本相关的工作,有效控制施工进度,真正达到动态管理目的。
另外,在施工期间,企业应该根据市场情况引入竞争机制,让施工以及管理人员相互监督。
1.2 优势分析
①建筑部件更加标准化。
从现有装配式建筑来看,能够根据建筑工程情况细化为多种建筑部件,由于每个建筑要求不同,所以,可以从中选择相应的构件,例如,墙板或者柱子等,与此同时,在构建期间,能够对水管线进行埋设处理,避免管线直接裸露在外面,降低建筑美观性。
在新时期,科技日益完善,使得建筑构件开始朝着标准化发展,这样会使工程在建设期间更为便捷,缩短工程周期,以此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
②具有环保节能功效。
在通过装配式建筑操作施工作业时,在确保施工现场干净、整洁的前提下,可以使生态效益得到提升。
另外,由于现场作业时间减少,作业所产生的噪音也会逐渐降低,防止出现较大的噪声污染,达到环保目的。
当施工结束后,需要对建筑进行拆除,而大多数装配式材料都能二次使用,具有回收再利用的功效,一方面可以降低对材料的浪费,提高材料利用率,另一方面能够满足节能减排相关要求。
③建设周期短。
从某种程度而言,装配式建筑可谓是打破了传统固有的建造模式,不仅构件生产能够在一定时间完成,而且多个作业可以同时进行,能够使建设周期大大缩短,提高作业效率。
2 装配式建筑与现浇建筑的成本比较
装配式建筑最早出现在17世纪美洲移民所用的木构架拼装房屋,19世纪60年代以后装配式建筑凭借自身工期短等特点得到大量推广,我国自2015年起大量出台装配式建筑规划,由于其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工厂的制作规范化水平较低,建筑装配产品和外形较为单一,无法满足各项目的建设需求,当前我国装配式建筑仍需依据建筑特点提前进行预制,其造价成本相对较高。
据调研发现,现阶段我国现浇建筑的现浇混凝土以及砌筑等工作量较大,成本支出较高,而装配式建筑的运用虽然大幅降低了砌筑、抹灰等工程成本,但是综合考虑PC构件的生产、运输和吊装费用,最终导致装配式建筑的单价仍远远高于现浇建筑(据了解,装配式建筑的每平方米造价在2 130 元左右,而现浇建筑每平方米造价仅为1 360 元左右)。
此外,在忽略运输和吊装费用的基础上,装配式建筑PC构件生产成本也远高于现浇建筑,主要原因是由于现阶段我国装配式建筑的构件生产尚未发展成熟,PC构件生产成本及摊销成本较高,工人的生产及施工装配能力均较低等。
装配式建筑施工时不仅要考虑施工过程中运输环节费用,还要考虑构件场地堆放要求、运输机械选择等。
同时在考虑运输费用时还需综合分析运输路线,包括交通路线对构件体积以及尺寸要求等。
例如,多数城市交通干道对车辆体积要求较高,要保证大构件的完整度,就要使用超大车辆,部分城市规定超大车辆只能夜间进入城区道路,构件在夜间送达施工现场后,其存放条件、车辆调头场地等都有较高要求,而现浇建筑对场地要求相对较低,其成本支出也较低。
3 依据工程实例对比工程造价
本文以某工程项目为例来阐述,该项目建筑面积超过7 万m2,并且通过装配式建筑这一方式进行构建,不仅设计合理,还遵循绿色原则进行施工,具有较强的环保特点。
现在假定采取不同方式来构建工程,也就是装配式与传统现浇方式,在相同条件下,对比该工程的造价,装配式设计在整体造价上要比现浇建筑高,其中最明显的领域是土建工程方面,装配式造价是2231.65元/㎡,而现浇造价仅为1319.16元/㎡,两者造价差距较大,具体来说:
3.1 传统现浇建筑土建工程造价的组成
在传统现浇项目中,土建工程总价是通过直接费用以及间接费用一起组成,其中还会涉及税金等,直接费用主要是指施工人员或者管理人员的人工费用、施工期间所需要的材料费用以及引入机械设备花费的费用等,间接费用指对工程各个阶段的管理费用。
在这些费用
中,占据主要地位的间接费用,由于其涉及到整个工程,需要把间接费用贯穿于工程各阶段,所以,对于工程造价有着重要影响。
3.2 装配式建筑土建工程造价的组成
在直接费用方面,装配式与现浇所花费的费用大致相同,需要注意的是,装配式会增加生产以及运输费用,而每个工程情况不同,PC 构件也有所差异,在对其进行生产或者运输时,费用有着明显差异。
对于该部分费用而言,需要企业以自身情况为基础,不断对其调整,在上文也提到,税金属于非竞争性取费,需要由专业部门来确定,所以,在对问题进行分析时,应该给予考虑,尽可能降低造价,以此获得更大效益。
因此,工作人员要认识到构件生产和运输起到的作用,其对工程造价所带来的影响。
通过对本工程进行分析,构件生产费用主要包括材料费用以及人力资源各方面费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装配式建筑由于自身节能环保以及工期短等特点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未来,要使用装配式建筑就要正视其发展缓慢的现状,正确分析其造价成本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办法,同时各相关企业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最终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健康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盼,滕伟玲.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造价分析[J].民营科技,2018,02:179-180.
[2]王锋.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对比浅析[J].建筑知识,2017,3710:79+123.
[3]武郁婷.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问题探究[J].价值工程,2018,3717: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