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其斌缺氧与氧疗
急诊氧气治疗专家共识ppt课件模板

氧疗处方的内容
1、 流量 4、 监测医嘱
2、 氧疗工具
3、 氧疗时间
· 对于CO2 危险因素的评估可采用ESCAPE 原则
12
CO2 猪留的高危因素 ESCAPE
E:Bronchi Ectasia 支气管扩张 S:Spinal disease 脊柱畸形或截瘫
C: Chest disease胸壁疾病
A:Airway obstructed disease 气道阻塞性疾病 (COPD, 哮喘,肺纤维化)
复吸,因此普通面罩吸氧流速不应 低于5L/min
5-6
0.4
6-7
0.5
7-8 0.6
18
氧疗工具一储氧面罩
·储氧面罩附加体积600~1000ml的 储 囊,当储气囊充满时,吸氧浓度可以
达到60%以上。 ·部分重复呼吸面罩在面罩与储气囊之间
无单向阀,导致患者重复吸入部分呼出
气体、在密闭较好的部分重复呼吸面罩, 氧流量为6~10L/min 时,吸入氧浓度 可达35%~60% ·无重复呼吸面置在面罩与储气囊之间有 单向阀,从而避免吸气相时重复吸入呼
给予氧疗,并同时记录吸入氧浓度。
25
使用ESCAPE 设定氧疗目标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氧疗工具
·推荐使用筛查CO 潴留的 'ECAPE" 工具,根据是否存在CO.潴留
的高危因素制定不同的氧疗目标。
·对于存在CQ.潴留高危因素的患者推荐氧合目标为SpO:88%-93%。 而无 πO. 潴留嵩高因素的患者,推荐SpO 自 标 为 4 % 9 8 % 。
急诊氧气治疗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针对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特殊情况,维持稳定的氧气供应,以保证大 脑的正常代谢和功能。
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在氧气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命体征变化,及 时调整治疗方案。
其他特殊情况处理建议
对于孕妇、儿童、老年人等特殊 人群,应根据其生理特点和病情 制定相应的急诊氧气治疗方案。
对收集到的问题进行分类、归纳,分析问 题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改进措施制定
持续改进
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具体的改进措 施,明确责任人和改进时限。
定期对改进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根据 评估结果不断调整和优化改进方案,形成持 续改进的良性循环。
典型案例分析分享
案例选择
从实际临床工作中选取典型的氧气治疗案例,包括成功案例和失败 案例。
。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 氧疗装置和监测设备将不断涌现 ,为急诊氧气治疗提供更加便捷
、高效、安全的手段。
急诊氧气治疗将与机械通气、体 外膜肺氧合等高级生命支持技术 更加紧密地结合,形成更加完善
的急救体系。
提高急诊氧气治疗水平建议
加强急诊医生对氧气治疗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 临床医生的氧疗水平。
处理策略
对于出现的并发症需要及时处理,如对于呼吸道干燥的患者可给予加湿处理;对于鼻黏膜损伤的患者可给予局部 用药;对于氧中毒的患者需要立即停止吸氧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03 急诊氧气治疗操作流程规 范
患者评估与准备工作
01
02
03
评估患者病情
包括呼吸频率、节律、深 度,以及皮肤颜色等,判 断是否需要氧气治疗。
01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心脏检查结果,评估心功能和氧合状
况。
HFNC、NIPPV_在AECOPD_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 143 -①上饶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江西 上饶 334000通信作者:夏露萍HFNC、NIPPV在AECOPD患者中的应用比较夏露萍① 涂绍军① 金婧茹①【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与无创正压通气(NIPPV)两种支持治疗方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5月—2022年10月上饶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70例AECOPD 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所行支持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HFNC 组(予以HFNC 支持治疗)与NIPPV 组(予以NIPPV 支持治疗),两组均35例,两组均干预至出院,门诊随访6个月。
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呼吸频率、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 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2)、pH 值],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
结果:治疗2周后,HFNC 组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mMRC)分级较NIPPV 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周后,两组慢阻肺评估测试(CAT)评分均下降,且HFNC 组明显低于NIPPV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48 h 后,两组呼吸频率、PaCO 2水平均下降,且HFNC 组均明显低于NIPPV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48 h 后,两组PaO 2、pH 值均上升,且HFNC 组明显高于NIPPV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HFNC 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NIPPV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出院后随访6个月,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HFNC 较NIPPV 对AECOPD 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更明显,呼吸频率、血气指标改善更显著,且并发症发生风险较低。
【关键词】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无创正压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机械通气 Comparison of HFNC and NIPPV in Patients with AECOPD/XIA Luping, TU Shaojun, JIN Jingru.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4, 21(13): 143-147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high-flow nasal cannula (HFNC) and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NIPPV) in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ECOPD). Method: Clinical data of 70 patients with AECOPD admitted to Department of [12]刘志华,南京,詹承,等.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肾功能与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的关系[J].临床内科杂志,2021,38(1):30-33.[13]樊明媛,李雪萍,芮思艳,等.冠心病PCI 支架植入术后1年再入院的中医证素分布规律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2,20(15):2783-2787.[14]陆爽爽,洪泳,陈佳俊,等.支架精显技术在支架辅助动脉瘤栓塞复查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20,26(1):70-73.[15]崔云峰,卫铁军,盛强,等.支架血流精显技术评估冠状动脉支架贴壁性的初步临床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22,38(4):639-642.[16]陈化,杜丹丹,赵小英,等.SSF 技术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评估的应用价值[J].中国CT 和MRI 杂志,2021,19(7):97-99.[17]曹春晖,王蓉,王小芳,等.DSA 与CTA 诊断冠状动脉支架内部再狭窄的意义及临床观察[J].医学影像学杂志,2022,32(3):437-440.[18]张华,袁义强,厉菁.西洛他唑联合替格瑞洛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支架植入后冠状动脉再狭窄的防治效果及血小板功能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1,19(2):193-196.[19]胡健,杨震坤,闫小响,等.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支架植入术中的应用[J].内科理论与实践,2020,15(6):365-368.[20]李利军,罗建平,王磊,等.应用OCT 评价支架影像增强显影技术指导支架后扩张对冠状动脉血管壁即刻的影响[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22,22(1):4414-4419.[21]马越,宋雷,高晓津,等.腔内影像学指导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介入治疗的远期预后及预测因素分析[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21,21(6):4300-4305.(收稿日期:2023-11-15) (本文编辑:陈韵) 有研究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诱因与肺部感染致病菌类型、基础病、机械通气史、糖皮质激素使用时间等因素有关[1-2]。
专业科普:急性心肌梗死氧气疗法应用要点

专业科普:急性心肌梗死氧气疗法应用要点作者:孟庆义来源:《养生大世界》2019年第12期上月,台湾演员高以翔因心源性猝死,引起广泛关注,同样的,急性心肌梗死也应引起我们重视,本刊特邀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急诊科主任医师孟庆义为大家科普急性心肌梗死相关知识。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
常并发低氧血症,吸氧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基本措施之一。
各类缺氧的治疗,除了消除引起缺氧的原因以外,均可给病人吸氧。
但氧疗的效果因缺氧的类型而异。
氧疗对低张性缺氧的效果最好。
由于病人PaO2(动脉血氧分压)及SaO2(动脉血氧饱和度)明显低于正常。
吸氧可提高肺泡气氧分压,使PaO2及SaO2增高,血氧含量增多,因而对组织的供氧增加。
但由静脉血分流入动脉引起的低张性缺氧,因分流的血液未经肺泡直接掺入动脉血,故吸氧对改善其缺氧的作用不大。
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和组织缺氧者PaO2及SaO2正常,因为可结合氧的血红蛋白已达95%左右的饱和度,故吸氧虽然可明显提高PaO2,而SaO2的增加却很有限,但吸氧可增加血浆内溶解的氧。
通常在海平面吸入空气时,100ml血液中溶解的氧仅为0.31ml;吸入纯氧时,可达1.7ml;吸入3个大气压的纯氧时,溶解的氧可增至6ml。
而通常组织从100ml血液中摄氧量约为5ml。
可见,吸入高浓度氧或高压氧使血浆中溶解氧量增加能改善组织的供氧。
组织性缺氧时,供氧一般无障碍,而是组织利用氧的能力降低;通过氧疗提高血浆与组织之间的氧分压梯度,以促进氧的弥散,也可能有一定治疗作用。
一氧化碳中毒者吸入纯氧,使血液的氧分压升高,氧与CO竞争与血红蛋白结合,从而加速HbCO的解离,促进CO的排出,故氧疗效果较好。
心肺复苏时,立即行人工呼吸,急救者吹入病人肺部的是含16%~17%氧濃度的空气,理想时肺泡内氧分压可达80mmHg。
氧气疗法ppt课件

长时间在密闭空间使用高浓度氧气可能导致氧气浓度过高,增加火 灾和爆炸的风险。
06
未来展望
氧气疗法的发展趋势
个性化治疗
随着基因组学和个体化医疗的 进步,氧气疗法将更加针对个
体差异,实现个性化治疗。
精准医疗
通过实时监测和精确控制,实 现氧气疗法的精准实施,提高 治疗效果。
联合治疗
氧气疗法将与其他治疗方法结 合,如化疗、放疗等,以产生 协同效应,提高肿瘤治疗效果 。
新型氧载体研发
研发新型氧载体是未来的发展 趋势,以满足不同治疗需求和
提高氧传输效率。
未来可能的应用领域
01
02
03
04
肿瘤治疗
随着氧气疗法研究的深入,其 在肿瘤治疗领域的应用将更加
广泛。
神经退行性疾病
氧气疗法有望为帕金森病、阿 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
提供新的治疗手段。
心血管疾病
在心肌缺血、动脉粥样硬化等 疾病的治疗中,氧气疗法将发
02
氧气疗法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实 现,如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 高压氧治疗等。
氧气疗法的发展历程
01
02
03
04
1776年,英国医生 Priestley首次发现氧气 并命名。
1800年,Humphrey Davy研究得出吸入氧气 可以治疗萎黄病。
1840年,开始使用玻璃 瓶装高压氧气用于治疗 。
1952年,高压氧治疗技 术逐渐成熟,被广泛应 用于临床。
促进康复
对于某些疾病或手术后, 氧气疗法有助于加速康复 进程。
提高运动表现
对于运动员和健身爱好者 ,氧气疗法可以提高运动 表现和耐力。
氧气疗法的作用原理
呼吸衰竭及文丘里面罩应用

储氧面罩(非重复吸入)
• = 普通面罩 + 储氧气囊 • 储氧气囊与面罩之间有单向活瓣 • 面罩上也有单向活瓣
--一侧 vs. 两侧
储氧面罩
优点
• 更好控制FiO2 • 非插管及机械通气条件
下提供最高的FiO2 • 短期应用有效
• 不会导致粘膜干燥
优点: 1.提供较恒定的吸入氧浓度 2.呼吸模式变化不会改变吸入的氧浓度 3.可湿化氧气 4.高流速气体可促使面罩中呼出的二氧化碳排出,基本
无二氧化碳的重复吸入 5.对于鼻黏膜刺激小
适应症: *适合用于低氧血症伴高碳酸血症患者 *适用于COPD患者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venturi面罩临床应用
Venturi面罩的运用有其自身适应症和前提条件 其疗 效的发挥与患者对这种吸氧方式的顺从性密切相关
呼吸衰竭及吸氧面罩的使用
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急诊科 郑善尹
呼吸衰竭学习内容
定义
实验室检查
病因
临床表现
治疗
分类
护理
呼吸系统的解剖
一 定义
呼吸衰竭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 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 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 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在海平大气压下, 于静息条件下呼吸室内空气,并排除心内解剖分流和 原发于心排血量降低等情况后,动脉血氧分压 (PaO2)低于8kPa(60mmHg),或伴有二氧化碳 分压(PaCO2)高于6.65kPa(50mmHg),即为呼
缺点 • 需要密闭
—可能导致不适 —可能刺激皮肤 —影响进食及交谈 —无法进行雾化治疗
• 不应长期使用
氧疗

普通面罩
吸氧装置 储氧部分容量 氧流量(lpm) FiO2
普通面罩
150 – 250 mL
5 – 10
6 10 <6
0.40 – 0.60
0.35 – 0.40 ~ 0.50 (重复吸入死 腔内气体)
普通面罩
优点 吸入氧浓度略高于鼻 缺点 分钟通气量大的患者很 难达到高FiO2 保持密闭是提高FiO2的 前提
当患者呼气时,头1/3的呼出气是流向储气囊的,后2/3的呼
出气由侧孔排出,病人在下一次吸气时吸入的储气囊中 的气体混入了部分呼出气,因此称为部分重吸入面罩。
储氧气囊面罩(部分重复吸入)
吸氧装置 储氧部分容量 氧流量(lpm) FiO2
储氧气囊面罩
部分重复吸入
750 – 1250 mL
5–7 6 10 – 15 0.35 – 0.75 0.40 – 0.50 ~ 0.60
氧疗的现状
住院患者普遍应用
> 50%的住院患者没有医嘱即接受氧疗
氧疗的现状
100%
100%
85% 85%
患者百分比 (%)
患 80% 者 百 分 60% 比 ( 40% )
20% 0%
0%
Bateman NT, Leach RM. ABC of oxygen: acute oxygen therapy. BMJ 1998;317:798-801
氧疗-发展史
1774年,由Joseph Priestley发现的,当加热氧化汞时, 得到一种无色的气体,并且这种气体能使蜡烛燃烧的火焰 更加明亮 1958年, Alvan Barach第一次将氧气规范地应用于细菌 性肺炎患者 1960年代,产生便携式液体氧气,是家庭氧疗的一个革命 20世纪60年代,研究人员开始系统地评价氧疗在慢性低 氧血症患者中的有益作用
氧疗技术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陆国平PPT课件

给氧方法分类
吸入氧流量控制
◦ 低流量吸氧:氧气流速低于患儿吸气流速,包括鼻导管、
鼻塞、普通面罩,储气面罩、氧帐,以及经气管导管吸氧 ,提供可变FiO2:0.22~0.66。一般4lpm以下为低流量。 ◦ 高流量吸氧:氧气流速高于患儿吸气流速,达患儿每分通 气量的3倍~40lpm(一般4lpm以上),包括麻醉气囊、 Venturi面罩,头罩,NCPAP等,保证所吸氧气不被空气稀 释,FiO2维持恒定,提供FiO2:0.24~1.00
储氧气囊与面罩之间没有单向活瓣呼吸时二者之间会出现气体重复交换患者可能coimagethankyousuccess2020729吸氧面罩储氧袋容量氧流量lpm参考fio储氧气囊面罩规格7501250ml5100407非重复吸入面罩1006008010080部分重复吸入面罩0400501015060优点更好控制fio非插管及机械通气条件下提供最高的fio氧源消耗少短期应用有效不会导致粘膜干燥缺点需要密闭可能导致不适可能刺激皮肤影响进食及交谈无法进行雾化治疗不应长期使用任何时候储气囊必须保持充满状态如果吸气时储气囊塌陷超过一半增加吸入氧流量直至观察到吸气时有少量放气防止气囊打折注意阀门堵塞或失灵确保气囊与面部贴合良好单向活瓣工作正常不应使用湿化瓶devicefiorangeflow鼻导管244416lmin简易面罩3550512lmin重吸式面罩4070610lmin无重吸式面罩60801015lminaarc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s文丘里面罩麻醉气囊空氧混合装置呼吸机氧头罩婴儿暖房氧以喷射状进入面罩空气从面罩侧面开口处进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重吸式面罩(氧袋)
阀系统的加用,进一步增加吸入氧浓度 氧流量一般设置为 10-15L/min 或更高
无重吸式面罩的阀系统
无重吸式面罩FiO2 & Flow 范围
FiO2: 55% -80% Flow: 8 – 15 L/min.
– 防止贮氧袋在吸气时完全塌陷
低流量系统 FiO2 范围*
组织细胞利用氧障碍
•组织性缺氧
由于组织细胞利用氧的能力障碍引起的缺氧
•原因与机制
• 细胞中毒 • 细胞损伤 • 呼吸酶合成障碍
缺氧的类型
低 Hb
氧 量
减
少
循环性缺氧
组
织
利
组织性缺氧 细胞
用 氧
障
碍
• 临床上缺氧常为混合性
失血
血液性缺氧
失
血
循环障碍
循环性缺氧
文丘里面罩能提供的总气流量必需是病 人每分通气量的3-4倍
文丘里面罩提供的气流量至少要达到 40L/min以上
Oxygen Adders
Oxygen Blenders
Oxygen Hood
Infant Warmer
Oxygen Tents
高流量系统特点
优点
– 提供精确的吸入氧浓 度
氧疗方式的分类
低流量系统
1、提供一个可变的,并 受病人呼吸方式影响的吸 入氧浓度 2、吸入氧浓度与贮备容 量有关 3、此装置只提供病人吸 入气体的一部分
高流量系统
1、能提供一个精确 的吸入氧浓度
2、能提供病人所 需的全部吸入气 体
低流量系统吸氧装置
鼻导管 简易面罩 部分重吸式面罩 无重吸式面罩(氧袋)
主要内容
缺氧概述 缺氧的类型与机制
氧疗 常见疾病的氧疗
氧 - 药物
氧气是一种药物
– 过量,可以导致氧中毒 – 太少,不足以解除症状
氧疗的目标
纠正低氧血症 减轻低氧引起的症状 降低循环、呼吸系统的作功
氧疗的风险
氧的毒性(FiO2 50%) 氧疗引起的低通气(COPD) 吸收性肺不张 晶状体早熟(晶状体纤维化, FiO2 30%)
– 高流量对某些病人心 理上会有帮助
缺点
– 使用复杂 – 相对昂贵
氧疗举例
患者双鼻导管吸氧,氧流量4L/min。 测得动脉血氧分压70mmHg, Spo2 95% 5分钟后,患者突发寒战,体温升高并 伴Spo2 下降至88%,测得动脉血氧分 压55mmHg。
请分析患者寒战后出现低氧血症的原因 如何处理?
Device 鼻导管 简易面罩 重吸式面罩 无重吸式面罩
FiO2 Range 24% - 44% 35% - 50% 40% - 70% 60% - 80%
* AARC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低流量系统
优点
– 使用方便 – 低成本 – 病人舒适 – 装置维护简单 – 不要求吸入氧浓度精
使用氧袋面罩以提高吸入氧浓度?
主要内容
缺氧概述 缺氧的类型与机制
氧疗 常见疾病的氧疗
主要内容
缺氧概述 缺氧的类型与机制
氧疗 常见疾病的氧疗
常见疾病的氧疗
限制性通气障碍---ARDS 阻塞性通气障碍---COPD
ARDS胸片
简易面罩 FiO2 & Flow 范围
FiO2: 35% - 50% Flow: 5 – 12 L/min.
部分重吸式面罩
贮气袋的加用增加了贮 备容量
部分重吸式面罩 FiO2 范围
FiO2: 35% – 60% Flow: 6 – 10 L/min.
– 防止贮氧袋在吸气时完全塌陷
性
休
肺功能衰竭
低张性缺氧
克
内毒素血症
组织性缺氧
缺氧类型与氧疗
氧疗的效果因缺氧的类型而异
– 低张性缺氧 吸入气氧分压过低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分流效应) 肺内真性分流、心内分流(静脉血分流入动脉)
– 血液性缺氧 – 循环性缺氧 – 组织性缺氧
DO2= CaO2×CO = (1.34 × Hb × SaO2+0.0031×PaO2)×CO
缺氧概述 缺氧的类型与机制
氧疗 常见疾病的氧疗
缺氧的类型与机制
组织供氧量减少 组织细胞利用氧障碍
组织供氧量减少
• 组织氧输送
组织供氧量= 动脉血氧含量×心输出量 = (1.34 × Hb × SaO2+ 0.0031×PaO2)×心输出量 ≈ 1.34 × Hb × SaO2 ×CO
Hb
贮备容量
Nasal Catheter
鼻导管
鼻导管
FiO2 范围
1 lpm = 24% 2 lpm = 28% 3 lpm = 32% 4 lpm = 36% 5 lpm = 40% 6 lpm = 44%
简易面罩
应提供大于5L/min的流 量,以冲洗面罩内呼出 的CO2
确时可以使用
缺点
– 不能提供精确的吸入 氧浓度
– 吸入氧浓度受病人呼 吸方式的影响
高流量系统
文丘里面罩 Oxygen Adders 空氧混合装置(呼吸机) 氧头罩 婴儿暖房 氧帐
文丘里面罩
文丘里面罩
高流量(文丘里管)接口
雾化面罩
面帐
气切面罩
T管
文丘里面罩FiO2恒定的保证
氧疗举例
鼻导管吸氧5L/min ARDS病人 呼吸频率28次/min 潮气量600ml COPD 病人 呼吸频率14次/min 潮气量300ml
两者的吸入氧浓度有何区别?
氧疗举例
坏死性胰腺炎并发ARDS患者, 简易面 罩吸氧下Spo2 88%,而氧疗的目标是 维持患者Spo2 90%以上,如何进一步 干预?
• 生命中什么最重要?
O2
成人在静息状态下需氧量250ml/min, 一天耗氧 量约为360L
体内储存氧仅1.5L,即使全部利用只够组织器 官消耗4-6分钟
主要内容
缺氧概述 缺氧的类型与机制
氧疗 常见疾病的氧疗
缺氧概述
缺氧(hypoxia) 因供氧减少或利用氧障碍引起细胞发
生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病 理过程称为缺氧
太阳
能量(光子)
植物
C-H
人体
细胞(线粒体)
C-H
O2
能量(ATP)
生命活动
大气 ( 21% O2)
食物摄入、静脉补充、机体储备丰富
C-H
上呼吸道
O2
下呼吸道
O2
肺泡(通气/血流比 )
Hb+O2
血液
心脏
C-H O2 组织细胞利用O2,并产生能量
O2
O2 O2
O2
Hb
O2
供氧过程
利用氧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