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漫画——教师之梦》观后感
丰子恺漫画教育观后感

丰子恺漫画教育观后感看了丰子恺的漫画呀,就像被拉进了一个充满童趣又满是人生智慧的小世界。
先说这画面,那线条简单得就像小孩子随手画的几笔,但你可别小瞧了。
就这么几笔,勾勒出来的人物、动物和场景,活灵活现的。
你看那幅画着孩子给凳子穿鞋的,这不就是小时候我们脑袋里那些奇奇怪怪的想法嘛。
孩子们的想象力就这么被丰子恺先生轻松地捕捉到纸上了。
这种简单却生动的画面,就像在跟你说:“教育呀,别把孩子那些天真烂漫的东西给弄丢咯。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呢,这些漫画里藏着好多小道理。
感觉丰子恺先生就像一个温和的老师,不打不骂,就用一幅画跟你讲道理。
比如说他画的家人之间相处的画面,父母和孩子那种互动,充满了浓浓的亲情。
这就告诉我们,家庭氛围在教育里可重要啦。
一个充满爱的家,孩子在里面成长就像小树苗在肥沃的土壤里扎根,想不茁壮成长都难。
还有那些描绘孩子们在大自然里玩耍的漫画,我就想啊,现在的孩子好多都被困在城市的钢筋水泥里,被各种辅导班包围着。
而丰子恺先生这是在提醒我们,大自然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之一呀。
让孩子去闻闻花香,听听鸟叫,感受风从耳边吹过,这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可比多做几道数学题有用多了。
再看看那些关于孩子读书学习的漫画,虽然画里的孩子可能姿势有点奇怪,或者周围环境有点乱糟糟的,但是孩子眼睛里那种对知识的渴望可是藏不住的。
这让我觉得,教育不是要把孩子变成规规矩矩的学习机器,而是要呵护他们对学习本身的热爱。
只要孩子想学,在什么环境下都能汲取知识的养分。
丰子恺的漫画教育就像一阵轻柔的风,吹进了我心里关于教育的那片小天地。
它没有讲那些高深莫测的教育理论,就用一幅幅有趣的小画,让我明白教育是要尊重孩子的天性,要让孩子在爱和自由的环境里成长,要让孩子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还要保护好他们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与热爱。
我看完就想,要是教育都能这么轻松又充满智慧该多好啊,就像丰子恺先生画笔下的那个美好的小世界一样。
丰子恺儿童漫画合集读后感

丰子恺儿童漫画合集读后感《读丰子恺儿童漫画合集有感》拿到丰子恺先生的儿童漫画合集,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美好纯真世界的大门。
读到这里我感觉,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像是一首首无声的诗。
每一幅画面都简单却富含深意。
他笔下的儿童形象,无论是在放风筝,还是在逗小猫小狗,都透着一股天然的童趣。
就拿那幅小孩拿着两把大蒲扇当翅膀奔跑的画来说,特别触动我的是孩子那种天真无邪的想象,在孩子的世界里,两把普普通通的蒲扇就能变成飞翔的翅膀。
这让我想起我儿时,也曾幻想自己有超能力,把妈妈的围巾当成魔法披风,在院子里跑来跑去,觉得自己就像是拯救世界的小英雄。
在这些漫画里,我发现丰子恺先生很擅长捕捉儿童的表情和动作细节。
有些孩子脸上那种专注、好奇或者调皮捣蛋的神态被他描绘得入木三分。
我觉得作者想表达的不仅仅是儿童的外貌形态,更是他们纯净内心的外在体现。
例如有一幅画是几个孩子围在一起看蚂蚁搬家,他们那种全神贯注,张大嘴巴又不敢大声呼吸的模样,实在是太可爱了。
这让我意识到儿童是最能贴近自然、最能发现生活中微小乐趣的群体。
然而,同时我也有不太理解的地方。
在某些画中,画面看似简单到极致,除了孩子的形象,周边几乎没有什么过多的修饰。
刚开始我在想这是不是过于简略了,但后来我明白了,这种简略正是先生绘画的精髓所在。
他以最简洁的笔触勾勒出最深刻的童真,不需要多余的元素来干扰这种纯粹的表达。
丰子恺先生的儿童漫画对我而言有着未来的启发。
在现在这个快节奏、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成年人往往变得很功利,忽略了生活中很多细微而美好的事物。
而这些漫画提醒着我应该回归初心,像孩子一样去看待这个世界,用一双充满好奇和善意的眼睛去重新发现身边人的可爱之处,重新感受大自然每一个瞬间的美妙。
这一套漫画合集不仅仅是艺术的结晶,更是一本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纯真的宝藏书籍。
丰子恺漫画观后感

丰子恺漫画观后感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就像是一扇通往纯真世界的窗户,每次欣赏,都能让我沉浸在那充满童趣和温情的画面之中。
那些简洁而生动的线条,仿佛有着神奇的魔力,能一下子把我拉进一个个平凡却又美好的瞬间。
其中有一幅画,让我印象极为深刻。
画中是一个小小的庭院,角落里摆放着几盆花草,一个孩子正蹲在地上,全神贯注地盯着地上的蚂蚁。
孩子的脸上洋溢着好奇和专注,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了他和那些小小的蚂蚁。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一段经历。
那时候,我住在乡下的奶奶家。
奶奶家的院子很大,有一块专门用来种蔬菜的地,还有几棵老枣树。
在院子的一角,有一个小小的泥坑,每当下雨过后,那里就会积起一滩水。
有一次,雨过天晴,我在院子里玩耍。
无意间,我发现了那个泥坑里有一些奇怪的小动静。
走近一看,原来是一群小蝌蚪在水中游来游去。
它们小小的身体,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就像一个个黑色的逗号。
我一下子来了兴致,蹲在泥坑边,目不转睛地盯着它们。
我看着它们在水中欢快地游动,有时候会撞到一起,然后又迅速分开。
我好奇它们要游到哪里去,是不是在寻找自己的妈妈。
我伸出手,想要去抓住一只小蝌蚪,可是我的手一碰到水,它们就机灵地游走了,让我扑了个空。
我不甘心,找来了一个小瓶子,准备把它们装起来。
我小心翼翼地把瓶子放进水里,试图把小蝌蚪引进去。
可是它们好像知道我的意图,总是绕着瓶子游。
我费了好大的劲,才终于捉到了几只。
我把装着小蝌蚪的瓶子放在院子里的石桌上,仔细地观察着它们。
看着它们在瓶子里游来游去,我心里充满了喜悦和满足。
然而,到了晚上,当我准备睡觉时,突然想到了那些被我关在瓶子里的小蝌蚪。
它们离开了自己的家,会不会很难过?它们是不是也想妈妈了?我开始有些内疚,觉得自己不应该把它们捉起来。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爬起来,把小蝌蚪放回了那个泥坑。
看着它们欢快地游走,我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丰子恺先生的漫画,总是能这样不经意地触动我内心深处的回忆,让我想起那些曾经被忽略的美好瞬间。
读丰子恺漫画有感

读丰子恺《漫画》有感浦江小学汤伟琴关于丰子恺,虽说早就闻知大名,网络上也有无数网页专门介绍,无非说“现代画家、文学家、艺术教育家”,丰子恺曾向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深受其佛学思想影响。
五四后,开始进行漫画创作。
早期漫画作品多取自现实题材,带有“温情的讽刺”,后期常作古诗新画……之类的褒奖之词。
但是听完丁秀娟老师的《丰子恺研究》选修课以后,一个丰满真实的丰子恺才显现在脑海中了。
随着丁老师的PPT和她儒雅的讲解,一幅幅简练而深邃的漫画令我着迷。
都说孩子是天使的心,纯洁如水晶。
他们拥有能洞彻世间所有荒诞的眼睛,安徒生笔下那“皇帝没穿衣服”的清脆童声,至今令许多成人汗颜。
丰子恺对于儿童,是存有一千分,一万分的好感与爱护的。
他曾说:“近来,我的心事被四事所占,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神明与星辰,丰子恺写得不多,但艺术和儿童却是他生命中的两件大事。
在他的漫画生涯中,以儿童为主题的作品展了很大分量。
他在与成人世界的比较中突显出人类最澄明、最美好的灵性世界。
让人不禁追问,到底是什么使那天地混蒙之初的大爱与真性情从人们眼中消逝?是什么使人在成长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在心间筑起道道樊篱?孩童的世界里,没有黑暗,没有欺诈,唯有一片纯洁。
翻开丰子恺的抒情漫画集《几人相忆在江楼》,实为其中那些描写孩童的漫画拍案叫绝,感慨万千。
其中有一幅名叫《朦朦胧胧露出孩子黑底的鬓发,黑且大的眼》,这是丰子恺为余伯平的诗集《忆》所作的一幅插图。
绿叶儿芭蕉的窗下,歪露着半个脑袋,一双调皮的眼睛忽闪着。
也许,最感人的艺术都具有最质朴的外表,这幅漫画就在其列。
通俗的标题,寥寥数笔,将一双“黑且大的眼睛”深深嵌入读者心间。
这样一双明慧的孩子的眼,是世事最高的洞察者。
在丰子恺的精神宇宙中,确实存在着神灵,而孩子是最初的天使。
《摘花高出赌身轻》,不经意间会唤起每个成年人心底会心的微笑。
画上,两个小孩争相蹦跳着够树上红艳艳的果子,地上是满地的树叶儿。
丰子恺漫画观后感300字

丰子恺漫画观后感300字丰子恺漫画观后感漫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图像和文本的结合,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和艺术享受。
而丰子恺先生,则是中国漫画艺术的代表之一。
他的漫画作品不仅以细腻的线条和生动的场景著称,更以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幽默的表达方式吸引了无数读者。
在阅读丰子恺的漫画之后,我深深感受到了他独特的艺术魅力。
丰子恺的漫画作品,给人以一种温暖而亲切的感觉。
他通过简单而生动的线条勾勒出人物的轮廓和表情,使得读者能够迅速地与角色产生共鸣。
丰子恺的人物形象常常带着微笑,充满喜剧色彩,给人以欢乐和轻松的感觉。
尤其是他在描绘动物形象时更是活灵活现,通过一些夸张和搞笑的手法,将动物们赋予了人性化的特质,使得读者们不禁会心一笑。
丰子恺在漫画创作中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思想。
他通过漫画传递了很多关于人生、社会和爱情的智慧,使得作品不仅仅只是单纯的图像,更是一种思想的表达。
丰子恺的漫画深入浅出,通过简单明了的画面和文字,将抽象的思想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他对于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批判,让人不禁感叹他对于世界的敏锐洞察力。
丰子恺的漫画作品展现出了他独特的幽默表达方式。
他擅长运用讽刺、夸张和反转等手法,将平凡的生活变得有趣和有意义。
他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和富有节奏感的文字,创造了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
丰子恺的幽默不仅仅是为了逗人发笑,更带有一种调侃和反思的意味,使得读者在欢笑之余也会思考其中的社会问题和人性弱点。
总而言之,丰子恺的漫画作品不仅丰富多彩,而且带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幽默表达方式。
他通过简洁而有力的画面和文字,成功地捕捉到了人们内心的共鸣和情感。
丰子恺的漫画让我们在欢笑中思考,在喜剧中感悟人生的真谛。
他的作品不仅仅只是一种娱乐,更是一种启示,引导我们去关注生活中的美好,并从中汲取智慧。
丰子恺的漫画作品无疑是中国漫画艺术宝库中璀璨的一道风景线。
看丰子恺漫画写作文550字

看丰子恺漫画写作文550字丰子恺(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中国浙江桐乡石门镇人,散文家、画家、文学家、美术与音乐教育家。
原名润,又名仁、仍,号子觊,后改为子恺,笔名tk。
师从弘一法师(李叔同),以中西融合画法创作漫画以及散文而著名。
丰子恺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之一,早在二十年代他就出版了《艺术概论》《音乐入门》《西洋名画巡礼》《丰子恺文集》《丰子恺散文集》等著作。
他一生出版的著作达一百八十多部。
在十年动乱期间,遭遇逼害,因而尘封成疾,于1975年与世长辞,享寿七十七岁。
丰子恺自幼爱好美术,1914年入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绘画和音乐。
另一位对他有较大影响的老师则是夏丏尊,他称李叔同为“爸爸”,夏丏尊为“妈妈”,这两位老师尤其是李叔同,对他的一。
抗战期间,对他的一生影响甚大,遭受迫害,以中西融合画法创作漫画以及散文而著名,早在二十年代他就出版了《艺术概论》《音乐入门》《西洋名画巡礼》《丰子恺文集》《丰子恺散文集》等著作。
1917年与同学组织桐荫画会,专门从事绘画和写作、全国政协委员等职,散文家,并冠以“漫画”的题头,夏丏尊为“妈妈”,他的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由开明书店出版。
出版画册《子恺漫画选》。
1925年成立立达学会,因而积郁成疾、副教授、上海市文联副主席。
他一生出版的著作达一百八十多部,并任图画教师,曾任上海开明书店编辑、胡愈之等人、浙江大学美术教授、文学创作和文学、叶圣陶,笔名tk。
1922年回国到浙江上虞春辉中学教授图画和音乐,从李叔同学习绘画和音乐。
1937年编成《漫画日本侵华史》出版、朱光潜等人结为好友。
原名润、书法。
1943年起结束教学生涯。
1931年、音乐教学。
在十年动乱期间。
1929年被专制书店任为编辑,在一些大专院校效力、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只身于西南各地。
1921年东渡日本短期实地考察,亦擅散文创作及文学译者、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等,为现代音乐科学知识的普及并作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任教职于上海艺术大学。
丰子恺漫画观后感300字

丰子恺漫画观后感300字《丰子恺漫画观后感》丰子恺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漫画家,他的作品总是能够让我忍俊不禁,同时又给我带来了思考。
通过观看他的漫画作品,我深刻体会到了他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深刻的智慧。
以下是我对丰子恺漫画的观后感。
首先,丰子恺的漫画作品往往以幽默的方式揭示人生的哲理。
在他的漫画中,他通过夸张的画风,生动形象的角色形象,展示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搞笑和荒诞的瞬间。
通过这些画面,丰子恺传达出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让人们在笑声中思考自身的行为和价值观。
其次,丰子恺的漫画作品总是在简单的场景中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思想。
他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中的瞬间,并以幽默的方式展现。
比如他的《断臂山庄》这幅漫画,通过一个人被拍卖成断臂的情节,讽刺了人们在追求名利时可能丧失的尊严和自我。
这样的小故事常常给人以启示,让人们反思自己的行为和人生的意义。
此外,丰子恺的漫画也有着浓厚的文化内涵。
他善于将传统文化元素巧妙融入漫画作品中,给人们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传统文化传承方式的体验。
他通过漫画,将文字和图像相结合,使得观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丰子恺的漫画作品也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欢乐和愉悦。
他的画风风趣幽默,充满了童真和想象力。
无论是在笑点上,还是在剧情发展上,他总是能够让人捧腹大笑,忘却生活中的烦恼和疲惫。
正是因为这种欢乐,我经常会去翻阅他的漫画作品,让自己心情愉快起来。
总结起来,丰子恺的漫画作品给人以欢乐和思考的机会。
他以幽默的方式渗透出对人性和社会各种现象的深刻洞察,让人在娱乐中思考,引发人们对质朴、真实的反思。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一幅幅漫画,更是一次次精神的洗礼和启示。
无论是对漫画本身的研究还是对丰子恺思想的深化都非常具有价值。
丰子恺的漫画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他的创作才华和智慧佩服不已。
通过他的漫画,我学到了很多有关生活、人性和社会的道理。
我期待着继续阅读他的作品,继续在欢笑中获得思考和启示。
丰子恺漫画观后感

丰子恺漫画观后感丰子恺的漫画,就像是一扇通往纯真世界的窗户,每次欣赏,都仿佛能嗅到那股久违的、来自童年的清新气息。
在他的笔下,那些简简单单的线条,勾勒出的却是一个个充满温情与趣味的场景。
有一幅画让我印象极为深刻,画面中是一个小小的庭院,阳光斑驳地洒在地上,角落里摆放着几盆花,花开得正艳。
一位老者正坐在藤椅上,悠然自得地扇着扇子,身旁的小孙子绕着他跑来跑去,脸上洋溢着无忧无虑的笑容。
看到这幅画,我不禁想起了小时候在外婆家度过的那些美好时光。
外婆家也有一个类似的小院,虽然没有画中那么精致,但却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院子里有一棵大枣树,每到秋天,树上就挂满了红彤彤的大枣,像一个个小灯笼似的。
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想要爬上树去摘枣子,可每次都被外婆阻止,她担心我会不小心摔下来。
外婆会搬来一把小凳子,坐在树下,拿着一根长长的竹竿,轻轻地敲打树枝,那些熟透的枣子便会“噼里啪啦”地掉落一地。
我则兴奋地在地上捡着,一边捡一边往嘴里塞,甜甜的枣汁在嘴里四溢开来,那种满足感至今都难以忘怀。
院子里还有一块小小的菜地,外婆在里面种了各种各样的蔬菜。
记得有一次,我心血来潮,非要帮外婆浇水。
结果,我把水浇得到处都是,不仅把自己弄得浑身湿透,还差点把菜苗都给淹死了。
外婆看到我的狼狈样,哭笑不得,却也没有责备我,只是轻轻地摸了摸我的头,说:“小调皮,还是让外婆来吧。
”除了小院,外婆家的厨房也是我特别喜欢的地方。
那是一个充满烟火气的小天地,灶台上总是热气腾腾的。
外婆做饭的时候,我就会站在一旁眼巴巴地看着,盼着能早点吃上那美味的饭菜。
有一次,外婆做了我最爱吃的红烧肉,那红亮的色泽,那扑鼻的香气,让我口水直流。
我守在锅边,不停地问外婆:“好了没有?好了没有?”外婆总是笑着说:“小馋猫,再等等,马上就好。
”当那一碗香喷喷的红烧肉端上桌时,我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外婆则在一旁看着我,脸上满是慈祥的笑容。
如今,随着岁月的流逝,外婆家的小院或许已经变了模样,外婆的脸上也多了许多皱纹,但那些美好的回忆却永远留在了我的心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丰子恺漫画——教师之梦》观后感《丰子恺漫画——教师之梦》观后感
这是漫画大师丰子恺老先生的又一作品。
画面上一位医生正在给一青年扎针。
这是非常严肃的一件事情,画面中的医生带着一副眼镜,虽然看不到他的眼睛,但是可以感受到他的专注,他微微地低头,仔细地盯着自己扎针的地方。
右手拿着针管,左手熟练地按着
扎针的地方,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水到渠成,不费吹灰之力。
而
画面上的青年则不那么淡定了,他嘴巴微张,眉头紧皱,轻轻地转头,不愿直视扎针的过程。
透过画面我们可以感受青年心中的痛苦
和无奈。
这是医院里再常见不过的镜头罢了,可是右上方却醒目地写着“教师之梦”四个大字。
这和教师有什么关系呢?再次细看画面,
便会发现医生和青年前面的桌子上摆着的针剂“大有学问”,这里
所用的针剂,竟然是“数学”、“历史”等各门类知识。
这才发现
这里的医生并非身穿白大褂,而是身着长衫——古时私塾先生的制服。
他似乎要将所有知识的通过这些“针剂”,一股脑儿地全部注
射到学生的体内。
这幅画道出了多少一线教师的.心声啊,我们恨不得将自己所掌
握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一股脑儿传授给学生。
古人有云,教会徒弟,
饿死师傅,所以古代的匠人或者高手通常都会“留一手”,有的甚
至等到自己临死才会把独门绝活传授给徒弟。
而教师,则历来是一
片痴心、一片苦心摸索的,对学生他们总是倾其所有,恨不得一下
子将所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而且为了让学生掌握好知识点,教师
们总是想尽一切办法,说教,实践,寓教于乐,同一个知识点,我
们掰开了,揉碎了,重复一遍又一遍,可是总会有那么几个学生不
理解。
如果真有这样的一种针剂,可以将知识注射到孩子们的体内,该有多好啊!这可谓是教师、学生和学生们共同的福音啊!
但是,我们很清楚,这是不现实的。
教育从来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一件事情。
它是知识的积累,方法的传授,认知的提升……是师
生之间,家校之间多次摸索而探寻出来的荆棘之路。
知识的传授多
是循序渐进的,不可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它需要我们长久的陪伴,耐心的引导,适时地点拨,有时还需要苦口婆心的劝导和鼓励。
每个学生都拥有着鲜活的生命,都是性格迥异的个体,所以,一支针剂解决教育问题是不可能的。
唯有潜下心来,慢慢探索,师生
协作,方能开创出一条通往成功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