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艺体生历史文化课过关8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解析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浙江专版) 专题八 二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供选考学生使用)

人教版高中历史(浙江专版) 专题八 二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供选考学生使用)
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没有一战就没有俄国社会主义革命 B.一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推进了革命的发生 C.一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战争”条件
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激化了俄国各种矛盾,不仅下层 群众想改变现状,就连资产阶级也想推翻沙皇专制统治,为资 本主义发展争取更大空间,故选 B 项。A 项表述过于绝对化,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 C 项, D 项与史实不符。 答案:B
2.历史意义 (1)国内: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把 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 (2)国际: ①十月革命的胜利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建立了世界上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 无产阶级革命 的新时代。 ②十月革命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 强大的思想武器和 实践指导 力量。
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 (1)从革命的道路看:十月革命走的是由城市武装起义扩大到 全国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 (2)从革命实现方式看:十月革命采用的是武装暴力夺取政权 的形式。 (3)从理论的角度看:它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冲破 了帝国主义的包围,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了 胜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4)从革命的阶段性看:俄国 1917 年革命经历了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紧密相联、急剧发展的不同性质的阶段。
1.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封建王朝,形成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2.十月革命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 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3.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 它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榜样,同时也促进了殖民地、半 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8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原卷版)

8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原卷版)

易混易错点8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错因归纳:不能正确区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任务、性质、结果和影响释疑解惑真题突破1 . (2018 •海南高考20)在俄国十月革命期间,布尔什维克党最初主张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一切土地国有化,后随着形势的发展,又调整为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并交给农民使用。

这一调整()A. 促成了苏维埃的成立B.争取了农民对革命的支持C.推动了民主革命的深入 D •瓦解了临时政府的阶级基础2. (2017江苏17). 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

”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

以上论断()A. 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 B .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C.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 D •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3. (2014 •海南单科1・9)1917年3月,俄国临时政府成立不久,彼得格勒苏维埃宣布了一号法令,规定所有部队都应选举产生士兵委员会,负责管理本单位的政治活动、监管本单位的武器。

这反映出彼得格勒苏维埃()A.行使中央政府的职权 B •具有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 C.与临时政府全面对抗D.已经掌握全部军队指挥权4. ( 2014 •上海单科• 21)“一个被流放的人秘密回到彼得堡。

经过多年流放和卓有成效的 斗争,他即将领导一场改变世界面貌的革命运动。

”“他”是( )A.列宁B.拿破仑C.彼得一世 D .斯大林5. ( 2014 •四川文综•)表2是俄罗斯一咨询机构 1990 — 2006年就“十月革命给俄罗斯人民 带来了什么”所作四次调查的结果。

这表明俄罗斯人( )表 2咨询答案1990 (%1997 (%2004 (%2006 (%在俄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上开辟了新时期 23 23 30 30 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6 26 27 30 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18 19 16 16 是一场灾祸 12 16 14 10 难以回答21161313①仍在反思十月革命 ②对十月革命的看法长期一致 ③依然怀有大国情结 ④主要关注十月革命的经济影响 A.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 .①③④6. (2013 •江苏单科・19)列宁在某次演讲时说: “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将拥有一 个苏维埃政府, 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 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与东西方的实践 考点18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doc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四单元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与东西方的实践 考点18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doc

考点18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一、条件1.客观条件(1)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俄国的帝国主义具有浓厚的军事封建色彩,对内进行压榨,对外推行扩张和瓜分世界的政策。

(2)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

2.主观条件(1)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

(2)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标志着1________的诞生。

二、过程1.二月革命(1)原因:一战使俄国局势恶化,人民群众掀起反战、反饥饿、反沙皇专制制度的革命浪潮。

(2)过程:彼得格勒工人举行示威游行,并转为起义。

(3)结果①推翻统治俄国300多年的2________王朝。

②形成资产阶级3________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③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四月提纲》(1)俄国革命第二阶段应使政权转移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2)提出“4__________________”的口号。

(3)必须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3.七月流血事件: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政权完全转移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

促使布尔什维克党改变斗争策略,制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

4.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917年11月6日,5________的工人士兵起义,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三、结果1.建立新政权(1)通过《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告各地全部政权一律转归工兵农代表苏维埃。

(2)通过了《6________》和《土地法令》,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

2.性质:世界上第一个取得胜利的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

四、意义1.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

2.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3.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

答案:1列宁主义2罗曼诺夫3临时政府4全部政权归苏维埃5彼得格勒6和平法令十月革命解读:一战激化了俄国社会的各种矛盾,最终导致十月革命的爆发,建立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高一历史俄国十月革命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历史俄国十月革命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历史俄国十月革命试题答案及解析1.俄国二月革命超出了一般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具体表现是A.推翻了沙皇专制政权B.工人群众拥有革命武装C.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D.无产阶级掌握政府的权力【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历史基本概念,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是反封建,并建立资产阶级国家政权,而二月革命后却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苏维埃政权,故其超出了一般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因此答案为B。

【考点】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俄国二月革命2.王康《十月革命90年救赎、悲剧与启示》:“十月革命既是彼得大帝以后俄国效法并赶超西方所引发的所有社会关系、思潮、事变的必然结果,也是西欧工业革命和启蒙运动造成的诸种历史动因在俄国激起的回应。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十月革命是彼得大帝效法西方的必然结果B.十月革命是西欧工业革命发展的必然C.十月革命是启蒙运动带来的必然结果D.十月革命是国内外各种因素的综合结果【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材料的理解能力及与教材内容的联系能力。

通过材料中“既是……也是”的表述可知D正确;ABC只是题干材料的一部分内容。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俄国十月革命•原因3.俄国十月革命经历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急剧发展、不同性质的阶段,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答案】A【解析】俄国十月革命经历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急剧发展、不同性质的阶段,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俄国十月革命·俄国十月革命4.朱自清在《论标语与口号》中说:“标语口号用在战斗当中,是有现实性的必要的。

”与标语“打倒战争!打倒沙皇专制政府!临时革命政府万岁!”相关的“战斗”是A.巴黎公社B.二月革命C.十月革命D.苏联解体【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沙皇”可知是俄国排除A,从“打倒沙皇专制政府”排除D,“临时革命政府万岁!”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政府,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因此B正确。

新课标2024_2025年高考历史世界现代史01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分解试题全国卷含解析

新课标2024_2025年高考历史世界现代史01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分解试题全国卷含解析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1.(2014·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4)1928年,苏联依据国家安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

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 ) 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 B.突破了安排经济指令的制约C.依靠外资建设重工业 D.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2.(2013·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5)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头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

这一相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A.处于相像的国内外经济环境B.面临着处理安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全部制经济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考点】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解析】新经济政策是苏俄在1921年3月起先实行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

一项重要内容是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并且复原商品货币关系进行调整生产的作用。

据此推断,中国20世纪80年头的改革被认为是新版的新经济政策,其依据在于二者同样面临着处理安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选择B项。

【答案】B“斯大林模式”1.(2024·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材料一表2 1950~1980年部分国家钢产量变更表(单位:万吨)年份中国美国苏联日本1950 61 8785 2733 4841955 285 10617 4527 9411965 1223 11926 9102 41161975 2390 10582 14134 102311980 3712 10080 14800 11141——摘编自《1949~1984中国工业的发展统计资料》(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分别说明四个国家钢产量的总体发展趋势及基本缘由。

(15分)【考点】(1)其次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更;“斯大林模式”;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20世纪50年头至70年头探究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解析】(1)第一小问趋势,据表格美国1950—1975年增长而1975—1980下降得出产量长期稳步增长,到70年头中后期出现下降现象;表格日本1950—1975成倍增长,1975—1980增长较少得出50年头中期到60年头末产量增长迅猛,70年头放缓;由表格苏联1950—1965年成倍增长,1965—1980年增长削减可知稳步增长,70年头中后期放缓;从据表格1950—1980中国钢产量翻了600多倍得出快速增长。

2020高考历史易错易混点:8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解析版)

2020高考历史易错易混点:8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解析版)

易混易错点8、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错因归纳:不能正确区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任务、性质、结果和影响释疑解惑真题突破1.(2018·海南高考·20)在俄国十月革命期间,布尔什维克党最初主张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一切土地国有化,后随着形势的发展,又调整为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并交给农民使用。

这一调整()A.促成了苏维埃的成立B.争取了农民对革命的支持C.推动了民主革命的深入 D.瓦解了临时政府的阶级基础【答案】B【解析】俄国二月革命期间,起义群众建立的政权被称为“苏维埃”,而不是十月革命期间才建立,故A项错误;据材料“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并交给农民使用”,通过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争取了农民对革命的支持,故B项正确;俄国十月革命属于社会主义革命,不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故C项错误;临时政府的阶级基础是资产阶级,与布尔什维克党争取农民阶级支持无关,故D项错误。

2.(2017江苏17).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

”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

以上论断()A.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 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C.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 D.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答案】C【解析】材料没有指出革命起义条件是否成熟,只是说明了要用,暴力方式推翻资产阶级政权,A项错误。

从材料中看不出这一论断是布尔什维克的政治智慧的结晶,B项错误。

《四月提纲》指出了俄国革命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七月纲领提出了要用暴力方式推翻资产阶级政权,C项正确。

结合材料中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可知,和平夺权的方式是不可行的,D项错误。

故选C。

3.(2014·海南单科·19)1917年3月,俄国临时政府成立不久,彼得格勒苏维埃宣布了一号法令,规定所有部队都应选举产生士兵委员会,负责管理本单位的政治活动、监管本单位的武器。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第3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学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第3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学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

第3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学习目标]一、革命前夜的“火星”——十月革命的背景1.十月革命的客观条件(1)经济上:俄国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但是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经济上俄国具有浓厚的军事封建色彩,对西欧资本具有极大的依赖性。

(2)政治上:俄国国内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国外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此起彼伏,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社会矛盾空前尖锐。

2.十月革命的主观条件(1)工人运动的高涨: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群众性工人运动日益高涨,工人阶级的解放斗争急需一个革命政党的领导。

(2)布尔什维克党的诞生: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宣告了布尔什维克党的诞生。

(3)列宁主义的诞生: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俄国革命迎来了新的曙光。

[易混易错]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主要表现为革命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落后,社会各种矛盾激化,沙皇统治成为各种矛盾的焦点,而不是俄国在前线战事的接连失利。

二、帝国大厦的坍塌——十月革命的准备1.二月革命革帝制(1)爆发:1917年3月8日,彼得格勒工人举行游行示威,迅速发展成为武装起义,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覆灭。

(2)影响:二月革命后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一个是占主导地位的、掌握全部政权机关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另一个是监督性的、直接依靠武装的工人和士兵、体现工农革命民主专政的工兵代表苏维埃。

2.《四月提纲》指方向1917年4月,列宁在布尔什维克会议上,发表了著名的《四月提纲》,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并提出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

3.七月流血抛幻想1917年7月,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血腥镇压工人、士兵的游行示威,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这说明革命已失去了和平发展的可能。

[易混易错]俄国的二月革命不是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判断一场革命的性质,不只要看领导阶级,更重要的是看革命的任务。

2025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合格演练测评十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2025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合格演练测评十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合格演练测评(十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化一、单选题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 )A.萨拉热窝事务B.奥匈帝国向塞俄维亚宣战C.俄、奥争夺巴尔干D.德国为首的三国同盟疯狂扩军备战2.法国元帅福熙在《凡尔赛和约》签订后曾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此预言说明白《凡尔赛和约》的签订( )A.变更了欧洲的中心地位B.促进殖民地国家的觉醒C.维持了战后世界的和平D.加剧帝国主义间的冲突3.20世纪初,欧洲形成了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其中协约国包括( ) A.德国、英国、奥斯曼帝国B.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C.英国、法国、俄国D.德国、法国、俄国4.一战后,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是( )A.第一国际B.国际联盟C.世界银行D.世界贸易组织5.丘吉尔曾把凡尔赛体系称为“胜利者的蠢事”。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该体系( ) A.对战败国的严惩为新的国际冲突埋下祸根B.起先变更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C.促使反对斗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D.忽视了综合国力强大的美国的利益6.1927年12月,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会议提出:“在合作化的基础上,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起来,改造成为大规模的集体经济。

”到1934年,苏联71.4%的农户参加了集体农庄。

据此推断,苏联政府实行( )A.余粮收集制B.粮食税C.农业集体化D.社会主义工业化7.十月革命胜利是俄国和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划时代事务,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 ) A.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B.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C.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D.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8.1918年,列宁指出:“这场宏大的革命是由我们这些落后的‘怪异’的俄国人起先的……应当说,历史走的是惊异的道路:一个落后的国家竟有幸走在宏大的世界运动的前列。

”这说明,俄国革命( )A.是无产阶级夺权的首次尝试B.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C.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D.鼓舞了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斗争9.一五支配期间,苏联修建了世界上最长的连海运输河-白海-波罗的海运输河,建立了马格尼托格尔斯克钢铁厂、库兹涅茨钢铁厂和扎波罗热钢铁厂三大钢铁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混易错点8、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错因归纳:不能正确区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任务、性质、结果和影响释疑解惑1.(2018·海南高考·20)在俄国十月革命期间,布尔什维克党最初主张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一切土地国有化,后随着形势的发展,又调整为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并交给农民使用。

这一调整()A.促成了苏维埃的成立B.争取了农民对革命的支持C.推动了民主革命的深入 D.瓦解了临时政府的阶级基础【答案】B【解析】俄国二月革命期间,起义群众建立的政权被称为“苏维埃”,而不是十月革命期间才建立,故A项错误;据材料“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并交给农民使用”,通过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争取了农民对革命的支持,故B项正确;俄国十月革命属于社会主义革命,不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故C项错误;临时政府的阶级基础是资产阶级,与布尔什维克党争取农民阶级支持无关,故D项错误。

2.(2017江苏17).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

”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

以上论断()A.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 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C.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 D.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答案】C【解析】材料没有指出革命起义条件是否成熟,只是说明了要用,暴力方式推翻资产阶级政权,A项错误。

从材料中看不出这一论断是布尔什维克的政治智慧的结晶,B项错误。

《四月提纲》指出了俄国革命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七月纲领提出了要用暴力方式推翻资产阶级政权,C项正确。

结合材料中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可知,和平夺权的方式是不可行的,D项错误。

故选C。

3.(2014·海南单科·19)1917年3月,俄国临时政府成立不久,彼得格勒苏维埃宣布了一号法令,规定所有部队都应选举产生士兵委员会,负责管理本单位的政治活动、监管本单位的武器。

这反映出彼得格勒苏维埃()A.行使中央政府的职权 B.具有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C.与临时政府全面对抗 D.已经掌握全部军队指挥权【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时间1917年3月以及材料中“规定所有部队都应选举产生士兵委员会,负责管理本单位的政治活动、监管本单位的武器”的信息说明苏维埃在行使中央政府的职权,故A项正确;题干时间是二月革命后,当时临时政府还存在,彼得格勒苏维埃不具有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故B项错误;“与临时政府全面对抗”是在七月流血事件之后,故C项错误;彼得格勒苏维埃只能掌握自己的军队,不可能掌握全部军队,故D项错误。

4.(2014·上海单科·21)“一个被流放的人秘密回到彼得堡。

经过多年流放和卓有成效的斗争,他即将领导一场改变世界面貌的革命运动。

”“他”是()A.列宁 B.拿破仑C.彼得一世 D.斯大林【答案】A【解析】“秘密回到彼得堡”可以得出为俄国人,“改变世界面貌的革命运动”可知为十月革命,因此列宁领导了十月革命,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

5.(2014·四川文综·12)表2是俄罗斯一咨询机构1990—2006年就“十月革命给俄罗斯人民带来了什么”所作四次调查的结果。

这表明俄罗斯人()表2①仍在反思十月革命②对十月革命的看法长期一致③依然怀有大国情结④主要关注十月革命的经济影响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①③④【答案】B【解析】据表中数据变动可知,俄罗斯人对相关问题的思考仍在进行中,故①正确;据图表可知不同意见所占比重均不小,这表明俄罗斯人对这段历史分歧很大,故②错误;从图表中可知很多人关注这段历史“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开辟了新时期”,这些内容构成了昔日苏联大国荣光,故表明俄罗斯人依然怀有大国情结,故③正确;据图表可知俄罗斯人关注十月革命对俄国的历史影响、经济影响、社会影响等,而非仅仅经济,故④错误,选择B项符合题意。

6.(2013·江苏单科·19)列宁在某次演讲时说:“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

”这里所说的“革命”是指()A.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 B.公开发表《四月提纲》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D.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答案】C【解析】考查对材料信息的阐释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根据题干要求,首先排除BD,不符合题干革命的要求。

A革命后建立的政府不是由被压迫的群众建立的苏维埃组织。

因此符合题意的只有彼得格勒起义,即十月革命。

因此正确答案选C。

7.(2012·全国大纲卷·21)1917年4月,列宁根据当时俄国政局的特点。

不赞成立即推翻临时政府,主张首先争取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然后再把小资产阶级政党排除出苏维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列宁提出这一主张的重要依据是()A.存在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B.世界大战尚未结束C.红军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D.尼古拉二世已经宣布退位【答案】A【解析】考查十月革命的进程。

二月革命后,当时的苏维埃领导人支持临时政府,临时政府掌握着实际权力。

俄国出现了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临时政府却不顾人民死活,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列宁在“四月提纲”,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他还明确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

模拟突破1.沈志华的《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74年兴衰历史》中说:“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

”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 )A.人民强烈要求推翻专制统治B.人民急迫要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C.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D.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人民不满【答案】B【解析】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二月革命后“群众的迫切需要”不再是要求推翻专制统治,而是“和平”与“面包”,临时政府不顾人民死活,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广大群众迫切要求早日实现和平、取得土地和面包,故B项正确。

2.李可夫在1917年讲道:“社会主义变革太阳将从何处升起?我想,根据现有条件,根据居民的生活水平,开始社会主义变革不是我们的事情,我们没有力量和客观条件来做到这一点……我们面临着伟大的革命任务,但我们不能超出资产阶级的利益的范围来完成这项任务。

”该讲话时的俄国( )A.二月革命推翻罗曼诺夫王朝B.“四月提纲”提出用暴力夺取政权C.一战失利引发七月流血D.十月革命推翻临时政府【答案】A【解析】“我们面临着伟大的革命任务,但我们不能超出资产阶级的利益的范围来完成这项任务”表明无产阶级不能损害资产阶级的利益,当时的俄国处在二月革命后,故A项正确;“四月提纲”提出用暴力夺取资产阶级政权,这就超出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范围,并且“四有提纲”主张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故B项错误;一战失利引发七月流血,抛弃了对资产阶级的幻想,故C项错误;十月革命的目标指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超出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范围,故D项错误。

3.列宁在回顾十月革命时说:“不仅同1789年和1793年相比,而且同1871年相比,俄国无产阶级在自己的革命中都达到了极高的高度。

”“达到了极高的高度”是指十月革命( )A.采取了暴力斗争的形式B.首先从中心城市开始C.缔造了新型的社会制度D.由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答案】C【解析】材料中列举的斗争和十月革命都采取了暴力革命的形式,因此不是“达到了极高的高度”,故A项错误;1789年革命、1871年的巴黎公社运动也是从城市开始的,故B项错误;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其他的都是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故C项正确;巴黎公社是由工人阶级领导的,故D 项错误。

4.“(某一事件)从它给予世界发展的影响来说,超越了其他大革命。

它在政治和社会经济变革的规模、深度和质量上,以及在给予周围世界以长久影响方面,几乎是史无前例的。

只要提一下,大众福利国家和社会,也就是现代人道主义资本主义的形成乃是西方针对社会主义革命给它带来的威胁做出的反应,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这一事件( )A.为国际工人运动提供了理论指导B.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C.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D.打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答案】C【解析】理论指导是马克思主义,与材料中“超越了其他大革命。

它在政治和社会经济变革的规模、深度和质量上”不符,故A项错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是指巴黎公社,与材料中“社会主义革命”不符,故B项错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十月革命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与材料中“是西方针对社会主义革命给它带来的威胁做出的反应”相符,故C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与材料中“从它给予世界发展的影响来说,超越了其他大革命”“几乎是史无前例的”不符,故D项错误。

5.有学者指出,与其说是历史选择了列宁、选择了布尔什维克,不如说在1917年这个关键时刻,是列宁、布尔什维克机敏地选择了历史,将群众自发的、无政府主义的骚乱为自己所用,引导到解决和平、土地和面包问题上来。

据此可知,该学者( )A.否定了列宁革命策略的灵活性B.强调十月革命顺应了民心民意C.认为十月革命不符合俄国国情D.夸大了一战对俄国革命的影响【答案】B【解析】A项与材料“机敏地选择了历史”不符,故A项错误;据材料“列宁、布尔什维克机敏地选择了历史,将群众自发的、无政府主义的骚乱为自己所用,引导到解决和平、土地和面包问题上来”可知,材料强调十月革命顺应了民心民意,故B项正确;C项与材料“将群众自发的、无政府主义的骚乱为自己所用,引导到解决和平、土地和面包问题上来”不符,故C项错误;一战激化了俄国社会矛盾,加速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材料“在1917年这个关键时刻,是列宁、布尔什维克机敏地选择了历史”并没有夸大一战对俄国革命的影响,故D项错误。

6.据《革命后之俄罗斯政变》一文载:“兵士工人代表会者出焉,渐与临时政府相轧轹,几有不可驾驭之势”,“据昨日报端之所传,则俄都之暴动复起……主动者即为极端派首领之雷林。

”下列描述与“政变”之后情形相符的是( )A.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B.革命的和平发展已不可能C.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 D.诞生了首个社会主义国家【答案】D【解析】依据:“与临时政府相轧轹,……俄都之暴动复起”可知,该次暴动是推翻临时政府的十月革命,其结果是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故选D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