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酸胶水的配方
丙烯酸酯类胶粘剂合成方法

丙烯酸酯类胶粘剂合成方法
材料:
1.丙烯酸酯单体:包括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等。
2.交联剂:例如聚异氰酸酯类化合物。
3.稳定剂:例如聚合稳定剂、抗氧化剂等。
4.反应溶剂:例如甲苯、二甲基甲酰胺等。
步骤:
1.准备丙烯酸酯单体:在一个干燥的反应容器中,按一定的比例混合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乙酯。
2.加入交联剂:在丙烯酸酯单体中加入适量的交联剂。
交联剂的种类和用量可以根据胶粘剂的需求进行选择。
3.加入稳定剂:加入适量的聚合稳定剂和抗氧化剂,以提高胶粘剂的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能。
4.加热反应:将反应容器置于对应的加热设备中,加热反应温度一般在70-100°C之间,持续反应一定时间。
该反应称为聚合反应,通过引发剂将丙烯酸酯单体和交联剂进行共聚合反应。
5.反应结束:当胶粘剂的粘度适合需求时,停止反应。
常见的判断方法是通过流变仪等设备进行测试。
6.除去溶剂:将反应溶剂(如甲苯)通过蒸馏等工艺除去,得到溶剂去除后的胶粘剂产品。
7.包装贮存:将胶粘剂产品进行包装和贮存,以便进一步使用,注意避免胶粘剂的过热、过冷等不利环境。
需要注意的是,丙烯酸酯类胶粘剂的合成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调整。
例如,可以根据需要引入其他功能性单体,如改善胶粘剂的附着性能、增加耐高温性能等。
同时,合成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到有毒有害物质,保证实验室的通风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粘合剂配方100例

以下是100个粘合剂配方的示例:1. EV A热熔胶:聚乙烯醋酸乙烯(70%)、蜡(20%)、抗氧化剂(5%)、增塑剂(5%)。
2. 丁苯橡胶胶水:丁苯橡胶(50%)、溶剂(30%)、防老剂(10%)、填充剂(10%)。
3. 聚氨酯胶水:聚醚型聚氨酯(40%)、异氰酸酯固化剂(30%)、溶剂(20%)、阻燃剂(10%)。
4. 甲基丙烯酸酯胶水: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60%)、交联剂(20%)、稀释剂(15%)、表面活性剂(5%)。
5. 水性PV Ac胶水:聚乙烯醇(50%)、乙醛(20%)、乙酸钠(10%)、填料(20%)。
6. 环氧树脂胶水:环氧树脂(60%)、固化剂(30%)、稀释剂(10%)。
7. 聚酯胶水:聚酯树脂(70%)、固化剂(20%)、稀释剂(10%)。
8. 聚乙烯胶水:线性低密度聚乙烯(80%)、抗氧化剂(10%)、增塑剂(5%)、防老剂(5%)。
9. 丁基橡胶胶水:丁基橡胶(50%)、溶剂(30%)、填充剂(15%)、硫化剂(5%)。
10. 硅酮胶:硅酮树脂(60%)、交联剂(20%)、填料(15%)、添加剂(5%)。
11. 丙烯酸胶水:丙烯酸共聚物(50%)、交联剂(20%)、稀释剂(15%)、表面活性剂(5%)、防老剂(10%)。
12. 聚氨酯热熔胶:聚醚型聚氨酯(50%)、异氰酸酯固化剂(30%)、溶剂(10%)、增塑剂(5%)、填料(5%)。
13. 水性PV A胶水:聚乙烯醇(60%)、甘油(20%)、碳酸钠(10%)、填料(10%)。
14. 醋酸乙烯纤维素胶水:醋酸乙烯纤维素(50%)、溶剂(30%)、填料(15%)、抗结晶剂(5%)。
15. 丙烯酸酯热熔胶:丙烯酸酯共聚物(70%)、添加剂(20%)、增塑剂(5%)、抗氧化剂(5%)。
16. 氯丁橡胶胶水:氯丁橡胶(50%)、溶剂(30%)、硫化剂(10%)、填充剂(10%)。
17. 聚氨酯PU胶水:聚醚型聚氨酯(40%)、异氰酸酯固化剂(30%)、溶剂(20%)、阻燃剂(5%)、增塑剂(5%)。
丙烯酸酯热熔压敏胶配方

丙烯酸酯热熔压敏胶配方
以下是一种丙烯酸酯热熔压敏胶的配方:
材料:
- 丙烯酸酯单体
- 功能性单体(例如丙烯酸或丙烯酸酯)
- 双氧水
- 接枝剂
- 稳定剂
- 溶剂
配方比例:
- 丙烯酸酯单体:75-85%
- 功能性单体:5-15%
- 双氧水:0.1-2%
- 接枝剂:0.1-1%
- 稳定剂:0.1-1%
- 溶剂:适量
步骤:
1. 将丙烯酸酯单体和功能性单体按照配方比例混合在一个反应容器中。
2. 加入双氧水和接枝剂,并充分搅拌混合。
3. 加入稳定剂,并继续搅拌混合。
4. 最后加入适量的溶剂,以达到所需的粘度和流动性。
5. 按照需要调整胶水的配方比例和添加剂的使用量,以达到所需的性能指标。
请注意,丙烯酸酯热熔压敏胶的配方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以上配方只是一种示例,并不具有普适性。
使用胶水时请遵循相关操作安全规范,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并确保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操作。
丙烯酸树脂胶粘剂配方10例.

丙烯酸树脂胶粘剂配方10例配方一、丙烯酸酯胶粘剂配方组成配比(质量份)甲基丙烯酸甲酯93甲基丙烯酸11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模塑粉27二乙基苯胺0.15过氧化甲乙酮0.1环烷酸钴(5.0%—7.0%)0.06配制工艺:按照配比依次准确称量各物料,在釜中搅拌均匀,在0.1—0.25MPa压力下,室温条件下,固化20h以上。
应用:用于铁、铜、铝合金等金属材料的粘接;用于有机玻璃等材料的粘接;用于聚碳酸酯等材料的粘接。
剪切强度:金属材料>20.0MPa,有机玻璃>8.0MPa,聚碳酸酯>12.0MPa配方二、丙烯酸酯黏合剂配方组成配比(质量份)甲基丙烯酸甲酯100甲基丙烯酸 6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模塑粉28二乙基苯胺0.13过氧化甲乙酮0.12环烷酸钴(7%)0.07丙烯酸 6配制工艺:按照配比依次准确称量各物料,在釜中搅拌均匀,在0.1—0.25MPa压力下,室温条件下,固化24h以上。
应用:用于铁、铜、铝合金等金属材料的粘接;用于有机玻璃等材料的粘接;用于聚碳酸酯等材料的粘接。
剪切强度:金属材料>21.0MPa,有机玻璃>8.5MPa,聚碳酸酯>12.5MPa配方三、丙烯酸酯胶配方组成配比(质量份)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 6.0—8.5甲基丙烯酸甲酯55甲基丙烯酸丁酯12氯丁橡胶 3乙二醇-顺酐不饱和聚酯树脂 1聚苯乙烯35气溶胶0.8石蜡0.3双异羟丙基对甲基苯胺0.5对苯二酚0.007配制工艺:该配方反应活性高,在上述组分中加入3%过氧化苯甲酰的DOP溶液(50%),即可在室温固化。
粘接铝合金和碳钢中,抗剪切强度均在30MPa以上。
配方四、不锈钢用粘合剂配方组成配比(质量份)甲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粉末100 氧化锆11 过氧化苯甲酰 2.5乙甲基丙烯酸甲酯90 甲基丙烯酸丁酯17 二甲基对甲苯胺 2丙羧甲基纤维素工艺配制:将10份固相组分与3份羧甲基纤维素粉末均匀混合,加入适量液相组分,再加入10份水调和均匀,涂在粘和处即可。
丙烯酸酯类胶粘剂合成方法

丙烯酸酯类胶粘剂合成方法
首先,原料准备。
丙烯酸酯类胶粘剂的主要原料包括丙烯酸酯单体和
聚酯酯化剂。
丙烯酸酯单体通常选择丙烯酸酯(如甲基丙烯酸甲酯、乙基
丙烯酸甲酯等),聚酯酯化剂通常选择聚碳酸酯或聚异丁酸酯。
其次,酯化反应。
在反应釜中加入适量的丙烯酸酯单体和聚酯酯化剂,并加入一定量的酸催化剂(如硫酸)。
通过加热反应釜进行酯化反应,将
酸和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丙烯酸酯酯化产物。
然后,脱水反应。
在酯化反应过程中,水分是一个副产物,需要通过
脱水反应进一步去除。
通常采用加入干燥剂(如分子筛)的方法,吸附水分,使反应体系中的水分含量降低,提高酯化反应的效率和产物质量。
接下来,聚合反应。
酯化反应完成后,通过加入适量的自由基引发剂(如过硫酸铵)和引发剂活化剂(如电子光引发剂)进行聚合反应。
加热
反应釜进行聚合反应,丙烯酸酯单体自由基聚合,形成聚合产物。
最后,产品精制。
通过过滤、洗涤、烘干等工艺,将聚合产物进行精
制处理,去除不溶性杂质和余留的催化剂等,以提高产品的纯度和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丙烯酸酯类胶粘剂的合成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反应条件
和原料配比,确保反应的顺利进行和产物的稳定性与质量。
同时,在实际
生产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对胶粘剂进行相应的改性和调整,以满足不同领域的使用要求。
总之,丙烯酸酯类胶粘剂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原料准备、酯化反应、
脱水反应、聚合反应和产品精制等几个步骤。
通过合理控制反应条件和原
料配比,可以获得高质量的丙烯酸酯类胶粘剂产品。
丙烯酸溶剂型胶水

丙烯酸溶剂型胶水丙烯酸溶剂型胶水是一种以丙烯酸为主要原料,添加溶剂制成的胶水。
它在制备过程中,将丙烯酸与溶剂(如甲苯、乙酸乙酯等)混合,加热反应。
该胶水具有以下特点:1. 良好的粘接性能:丙烯酸溶剂型胶水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能够黏合各种材料,包括金属、塑料、橡胶等。
2. 快速固化:丙烯酸溶剂型胶水具有快速固化的特点,一般在敷贴后数分钟内即可达到较高的粘接强度。
3. 耐水性:由于丙烯酸溶剂型胶水中含有溶剂,其粘接性能不受水分影响,适合在潮湿环境下使用。
4. 耐候性:丙烯酸溶剂型胶水具有较好的耐候性,能够在室内外环境下长时间保持粘接性能。
5. 透明度高:丙烯酸溶剂型胶水具有较高的透明度,适用于透明材料的粘接,不会对透明材料造成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丙烯酸溶剂型胶水具有挥发性,使用时需注意通风,避免吸入其挥发的有机溶剂。
此外,丙烯酸溶剂型胶水一旦固化,很难进行修补或分离,因此在使用前应仔细确认粘接位置和粘接方式。
补充一下关于丙烯酸溶剂型胶水的信息:6. 耐温性好:丙烯酸溶剂型胶水能够在较高温度下保持粘接强度,一般能够耐受-30℃至80℃的温度范围。
7. 高强度:丙烯酸溶剂型胶水具有较高的粘接强度,能够提供可靠的粘接效果。
8. 可溶于有机溶剂:丙烯酸溶剂型胶水可以溶解于有机溶剂中,便于清洗和去除。
9. 使用方便:丙烯酸溶剂型胶水通常以瓶装或管装形式销售,方便使用和储存。
10. 应用广泛:由于其良好的粘接性能和适用于多种材料的特点,丙烯酸溶剂型胶水在家庭、工业、建筑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家具制造、汽车装配、电子产品组装等。
最后要提醒的是,丙烯酸溶剂型胶水对于人体皮肤和眼睛有刺激性,使用时应避免接触与吞咽。
如果不慎接触到皮肤或眼睛,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并就医。
丙烯酸胶制胶生产工艺

丙烯酸胶制胶生产工艺
简介
本文档将介绍丙烯酸胶制胶的生产工艺,包括所需原材料、生产过程和注意事项等。
原材料
- 丙烯酸:作为主要原材料,可通过化学合成或从石油中提取得到。
- 溶剂:用于调整丙烯酸的黏度和流动性,常用的溶剂包括甲醇、丙酮等。
- 增稠剂和稳定剂:用于调整胶水的流变性能和保持胶水的稳定性。
- 固化剂:用于固化丙烯酸胶,常见的固化剂有过氧化物、硫酸锌等。
生产过程
1. 准备工作:确保生产环境干燥、清洁,准备好所需原材料和设备。
2. 混合制备:按照一定比例将丙烯酸、溶剂、增稠剂和稳定剂等原材料加入搅拌机中进行混合,直至得到均匀的胶汁液体。
3. 固化剂添加:将固化剂逐渐加入胶汁液体中,并进行充分搅拌,确保固化剂均匀分散。
4. 筛选过滤:将制备好的丙烯酸胶液体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杂质和颗粒。
5. 包装贮存:将过滤后的丙烯酸胶液体进行包装,密封存储在干燥、阴凉的地方。
注意事项
- 在制备丙烯酸胶的过程中,应确保操作环境的安全和卫生。
- 混合制备时,应控制原材料的比例和混合时间,以确保胶汁液体的质量。
- 固化剂的添加量应适度,过少会导致胶水固化不完全,过多则会影响胶水的性能。
- 过滤过程中使用合适的滤网,以确保去除杂质和颗粒。
- 包装贮存时要注意密封性,避免胶水因接触空气而失效。
以上是丙烯酸胶制胶的生产工艺,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问题,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丙烯酸建筑密封胶配方

丙烯酸建筑密封胶配方
1.丙烯酸乳液:500g
丙烯酸乳液是丙烯酸聚合物的水乳状溶液,作为丙烯酸建筑密封胶的基础原料。
主要用于提供粘合性和密封性。
2.增稠剂:60g
增稠剂是用于调节密封胶的流动性和粘稠度的添加剂。
常见的增稠剂有纳米硅酸钠、羟乙基纤维素等。
3.填充料:300g
填充料是丙烯酸建筑密封胶中的填充物,可用于填充接缝、增强密封性能和防护效果。
常见的填充料有二氧化硅、氧化铝等。
4.助剂:20g
助剂在丙烯酸建筑密封胶配方中起着辅助作用,可用于改善流变性、增强附着力、提高耐候性等。
常见的助剂有羟基脲等。
5.稳定剂:10g
稳定剂用于稳定丙烯酸乳液的性质,增加密封胶的贮存寿命和使用寿命。
常见的稳定剂有聚酰胺胺类。
6.防黏剂:5g
防黏剂主要用于防止密封胶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粘连现象。
常见的防黏剂有聚二甲基硅氧烷等。
7.pH调节剂:适量
pH调节剂用于调节丙烯酸乳液的酸碱平衡,以保证其正常的性质和使用效果。
常见的pH调节剂有氢氧化钠等。
8.溶剂:适量
溶剂用于调节密封胶的流动性和粘稠度,并有助于涂覆和干燥过程中的挥发。
常见的溶剂有丙酮、甲苯等。
以上是一种常见的丙烯酸建筑密封胶配方,具体配方比例和材料的选择可根据具体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在制备过程中,需按照一定的工艺流程和条件进行操作,确保密封胶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同时,还需要进行相关的质量检测和试验,以确保该密封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丙烯酸胶水的配方
1.快固丙烯酸酯结构胶配方技术
一个强有力的氧化还原体系是室温下产生活性自由基这个活性自由基是引发聚合的先决条件,引发剂必须与促进剂、助促进剂有效的组合才能发挥作用。
常用的有机过氧化物和固化促进剂的组合体系如表1所示。
过氧化物、促进剂的添加量也对胶的固化速度和机械性能有显著影响,见表2。
注:表中所列数据是在25℃条件下试验所得,基料为甲基丙烯酸甲酯60份,甲基丙烯酸10份,ABS树脂30份
2.专利信息&资料
2.1一个决定固化产物基本性能的单体组合一般选用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或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添加5%~20%的甲基丙烯酸可改善胶的固化速度;添加甲基丙烯酸双酯如三缩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可提高胶层的交联程度;用(甲基)丙烯酸异辛醇酯、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等代替甲基丙烯酸甲酯,可得到基本无味的产品,但胶的固化速度和强度下降许多。
2.2嵌段、接枝共聚物或高分子弹性体的制备与选用胶黏剂中添加弹性体如氯磺化聚乙烯、氯丁橡胶和丁腈橡胶、热塑性聚氨酯和ABS、SBS等聚合物,可显著改善胶液的脆性,并且可增加胶液黏度。
这样一方面可使氧气在胶液中的扩散受阻,保证链增长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由于高黏度也将使长链自由基的活动受阻,链终止速率相对变小,而单体可自由扩散,不断在长链由基上进行链增长反应,结果链增长速率相对较大,自加速作用提前出现,引起聚合速率和分子量迅速上升。
但胶液黏度也不易过高,黏度过高不利于单体和引发剂的扩散,固化速度反而会减小。
胶液的快速固化与贮存稳定性矛盾的解决在主剂中加入过氧化物引发剂,虽说在室温下活性较低,但由于其中含有易聚合的丙烯酸酯单体,ー般难于达到20℃下保存半年,这其中根本的问题在于体系中的过氧化物能否在贮存条件下不分解而稳定下来,为此用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作为高效稳定剂,既能保证贮存稳定性,又不影响固化速度。
其使用量为总量的0.01%~10%,聚合引发剂:稳定剂=2:1(质量)是可取的。
也有加入锌、镍、钴的乙酸盐、丙烯酸盐或加入甲酸、乙酸、甲基丙烯酸的铵盐等,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贮存稳定性。
3.快固丙烯酸酯结构胶粘剂典型配方分析与配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