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 性 丙 烯 酸 酯 胶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最新研究进展

其 易与 丙 烯 酸酯 中双键 共 聚 , 故 其 也是 改 性 丙 烯 酸
共 聚 改 性体 系 。郭 旭 等1 9 l 用 自制 的有 机硅 树 脂 对 聚 甲 基丙 烯 酸 丁 酯 ( P B MA) 进行共混改性 , 使 有 机 硅
分 子 与P B M A分 子之 间相互 贯 穿 、 相 互介 入 , 并 形成
立 体 网 络结 构 ; 此外 , 有 机硅 树 脂 中硅 羟基 与P B MA
作者简介 : 王宇航( 1 9 8 6 一) , 女, 陕西成阳人 , 助教 , 研究 方 向 为 功 能 高 分 子材 料 。 E — ma i l : s a n b a 0 y i s h e n g @1 2 6 . t o m
2 0 1 3年 1月第 2 2卷 第 1期
Vo 1 . 2 2 No . 1 , J a n . 2 01 3
中 国胶 粘 剂 C H I N A A D H E S I V E S
( 4 7) 一4 7一
有机硅 改性丙烯 酸酯乳液 的最新研 究进展
王 宇航
( 陕 西 学 前 师 范 学 院 化 学 与化 工 系 , 陕西 西安 7 1 0 1 0 0 )
酸酯 乳液存在 的 问题 , 并展 望了其未 来 的发展 方向及发 展 前景 。 关键词 : 丙烯 酸 酯 ; 有机硅 ; 物理共混 ; 化 学 改性 中图分类号 : T Q 4 3 6 . 5 : T Q 4 3 3 . 4 3 6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l o 0 4 — 2 8 4 9 ( 2 o l 3 ) 叭一 0 0 4 7 — 0 4
酯乳 液 的首选 原 料之 一 。有 机硅 改性 丙烯 酸 酯乳 液
改性丙烯酸酯胶粘剂

机械汽摩维修5分钟修复改性丙稀酸酯AB胶,具有极优异的粘接性能,它是室温下固化而且定位速度很快,性能优良.本胶粘剂粘接材料广泛,可粘接钢,铁,铝,蟓胶,不锈钢ABS,PVC,玻璃,缺氧木,陶瓷,水泥,电木,木材料等同种或异种材料的粘接和互粘,适用于汽车,拖拉机和各种机器零部件的修复,各种产品的胶接组装,薄形材料的结构和加强,铭牌,招牌,标识,装潢饰物的粘贴各种应急抢修和日常用品的修理.可对金属,塑料,木材,混疑土等材料迅速粘接.广泛应用于汽车,摩托车,机械,化工管路和贮罐,木工家具,灯具铭牌,玩具,日用杂品等粘接,勿需除油,使用方便.KUNSHENG上海坤盛粘合剂有限公司环氧树脂AB胶【产品特点】1.本品为快速固化系列、透明粘稠状环氧树脂粘接剂;2. 可低温或常温固化,固化速度快;3. 固化后粘接强度高、硬度较好,有一定韧性;4.固化物耐酸碱性能好,防潮防水、防油防尘性能佳,耐湿热和大气老化;5.固化物具有良好的绝缘、抗压、粘接强度高等电气及物理特性。
【适用范围】1.凡需要快速粘接固定的电子类或其它类产品均可使用;2. 广泛应用于电子元器件及工艺品、礼品的粘接固定,对于金属、陶瓷、木材、玻璃及硬质塑胶之间的封装粘接,有优异的粘接强度;3.不适用于有弹性或软质材料类产品的粘接。
1. 要粘接密封的部位需要保持干燥、清洁;2.按配比取量, A、B剂混合后需充分搅拌均匀,以避免固化不完全;3.搅拌均匀后请及时进行注胶,并尽量在可使用时间内使用完已混合的胶液;4.固化过程中,请及时清洁使用的容器及用具,以免胶水凝固在器具物品上。
【固化后特性】硬度Shore D ≥70吸水率25℃ %24小时 <抗压强度 kg/mm2 ≥50剪切强度(钢/钢) kg/mm2 ≥13拉伸强度(钢/钢) kg/mm2 ≥22介电常数 1KHZ ~体积电阻 25℃ Ohm-cm ≥ ×1015表面电阻 25℃Ohm ≥×1014耐电压 25℃Kv/mm ≥16~18【注意事项】1.本品在混合后会开始固化,其粘稠度会很快上升,并会放出热量;2.注意:该产品固化速度很快,请尽可能减少一次配胶的量!混合在一起的胶量越多,其反应就越快,固化速度也会越快,并可能伴随放出大量的热量,请注意控制一次配胶的量,因为由于反应加快,其可使用的时间也会缩短,混合后的胶液尽量在短时间内使用完;3.有极少数人长时间接触胶液会产生轻度皮肤过敏,有轻度痒痛,建议使用时戴防护手套,粘到皮肤上请用丙酮或酒精擦去,并使用清洁剂清洗干净;4.在大量使用前,请先小量试用,掌握产品的使用技巧,以免差错。
交联型氟硅改性聚丙烯酸酯乳胶及其在涤纶织物染色中的应用研究

交联型氟硅改性聚丙烯酸酯乳胶及其在涤纶织物染色中的应用研究段银河;蒋付良;董慧娴;王静;吴明华;王莉莉;余德游;王懿佳【期刊名称】《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24(51)3【摘要】为提高涤纶织物分散染料免水洗热熔染色织物的染色性能,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异辛酯(2-EHA)为聚合单体,以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3FMA)和侧链乙烯基聚硅氧烷(PDViS)为改性剂,以烯丙基聚氧乙烯醚(F-6)和烯烃氧基磺酸盐(DNS-86)为乳化剂,通过细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交联型氟硅改性聚丙烯酸酯(PDViS-HPFA)乳胶,通过XPS、EDS和WAC等手段表征PDViS-HPFA胶膜的表面化学组成和性能,并将乳胶应用于涤纶织物分散染料免水洗热熔染色中;探究PDViS-HPFA乳胶质量分数、焙烘温度和焙烘时间对染色织物K/S值和耐摩擦色牢度的影响,并优化了染色工艺条件。
结果表明:PDViS-HPFA胶膜表面富集了氟硅元素,且沿胶膜由内向外逐渐增加,PDViS-HPFA胶膜的接触角为103.2°,吸水率为5.21%,具有较强的疏水性;在PDViS-HPFA乳胶质量分数为7%、焙烘温度为200℃、焙烘时间为3 min的轧染工艺条件下,染色织物的K/S值高达16.442,耐干湿摩擦色牢度分别为4~5级和4级,防泳移达5级,高于同类改性聚丙烯酸酯乳胶。
该文采用3FMA和PDViS协同改性聚丙烯酸酯乳胶,有效提升了染色织物得色量、色牢度和染色均匀性,为提高涤纶分散染料免水洗热熔染色性能提供参考。
【总页数】8页(P329-336)【作者】段银河;蒋付良;董慧娴;王静;吴明华;王莉莉;余德游;王懿佳【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浙江理工大学生态染整技术教育工程中心;嘉兴市食品药品与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195.644【相关文献】1.交联型聚硅氧烷/聚丙烯酸酯复合乳胶粒子形态演化的研究2.交联型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无皂乳液的合成及涂膜性能3.具有核壳结构的有机氟硅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及其在涤纶织物超疏水整理中的应用4.含氟硅氧烷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性能及在涤纶织物增深工艺中的应用5.氟硅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整理亚麻织物的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丙烯酸酯类抗冲型改性剂核壳结构表征

摘要 : 用核 磁 共 振 光谱 差示 扫描 量 热仪 和 溶 解 实验 对 已脱 乳 的 雨 烯 酸 酯 类抗 冲 型改 性 刑 ( C 的 A R)
台
成
橡
胶
工
业
第 2 5卷
溶 解性 , 对 于交联 P A及 接枝 P MA却无 法溶 但 B M 解 。根据 实验 可知 ,试 样在 乙酸 乙酯 中 回流 溶解
文 章 编 号 :0 0—15 【0 2 0 0 6 0 ]0 2 5 20 )3— 19— 2
典 型 的丙烯 酸酯类抗 冲型改性 荆 ( C 是 以 A R) 聚丙烯 酸 丁酯 (B 交联 体为 核 、 P A) 接枝 聚 甲基丙 烯酸 甲酯 (MM 为壳 的共 聚物 。 核层 P A轻 P A) 其 B 度交联 体具 有 良好 的弹性 , 壳层 P A 的溶 解度 MM 参数 与 P VC相 近 , A R与 P C共棍 时 ,MM 在 C V P A 强化 了两者 的界 面作 用 ,使 A R与 P C具有 C V 良好 的相 容性 , P A在共 混体 中 可更好 地起 到 而 B 增韧 作用 。A R的增 韧 效果 与其核壳 组 成 比 、 C 交 联体 质量 分数及 密度 、 相结 构 、 核壳 的形 态完整 性 等诸 多因素有 关 。 目前 , 国内对 AC R结 构 的表征 主 要 是 通过 合 成 时 的投 料 比 、乳 胶粒 的 透射 电 镜 照 片及差 示扫描 量 热 仪 ( S 、动 态机 械分 析 D CJ 仪 (M D A)等进 行 的 ‘ ,对 已脱乳 成为 固体 的 ’ A R结 构 的表征 未见 报道 。本工作 对后 者进行 剖 C
丙烯酸酯

丙烯酸酯简介丙烯酸酯橡胶(ACM)是由丙烯酸烷基酯(CH2=CH-COOR)为主要单体,与少量带有可提供交联反应活性基团的单体共聚而成的一类弹性体。
丙烯酸酯橡胶商品牌号很多,根据其分子结构中所含的不同交联单体,加工时硫化体系也不相同,由此可将丙烯酸酯橡胶划分为含氯多胺交联型、不含氯多胺交联型、自交联型、羧酸铵盐交联型、皂交联型等五类。
此外,还有特种丙烯酸酯橡胶,如含氟型及热塑性丙烯酸酯橡胶等。
性能丙烯酸酯橡胶的性能受其主要单体丙烯酸烷基酯中烷基碳原子数目的影响。
以丙烯酸酯为基础的橡胶,耐油、耐热性较好;而以丙烯酸丁酯为基础的橡胶,因烷基碳原子数目的增多,对酯基极性基的屏蔽效应增大,因此使耐水性有所改善,同时由于屏蔽效应,减弱了橡胶分子间力,增大了内部塑性,从而使脆性温度降低,耐寒性较好。
若通过上述两种单体并用,则可得到介于两者性能之间的橡胶。
特点无论哪一种类型的丙烯酸酯橡胶,其分子结构的共同特点有两个:一是高极性;二是完全饱和性。
从而使其具有优越的耐矿物油和耐高温氧化性能。
其耐油性仅次于氟胶,而与一般中高丙烯晴含量的丁腈橡胶相似。
而耐热性介于通用橡胶和硅、氟橡胶之间,比丁腈橡胶使用温度高出30~60℃,最高使用温度180℃,断续和短时间使用可达200℃,在150℃热空气老化数年性能无明显变化。
此外,最重要的是其对含有硫、氯、磷等极压剂的极压型润滑油十分稳定,使用温度可达150℃,间断使用温度可更高些。
而带有双键的丁腈橡胶在含有极压剂的油中,当温度超过110℃时,即发生显著硬化与变脆。
丙烯酸酯橡胶还具有优良的抗臭氧性、气密性、耐屈挠和耐裂口增长性,以及抗紫外线变色性等。
缺点是加工性能差,胶料易粘辊,硫速慢,耐寒性差,不耐水、水蒸气、酸碱、盐溶液以及有机极性溶剂,室温下的弹性差、耐磨性差,电性能差。
由于丙烯酸酯橡胶在耐热和耐油综合性能方面仅次于氟橡胶,因此是制造180℃高温下使用的橡胶油封、O型圈、垫片和胶管的使用材料。
聚氨酯交联改性聚丙烯酸酯压敏胶的研究

纯 , 天 津 市 百 世 化 工 有 限 公 司 ; 过 氧 化 苯 甲 酰
(P , 析纯( B O)分 重结 晶进 一 步处 理 ) 广 州市新 港 化 , 工 有 限公 司 ; 甲苯二 异 氰 酸 酯 ( D 一 0 , T I 8 ) 工业 级 , 进 口; 向拉 伸 聚丙烯 薄 膜 ( O P膜 ) 广 东德 冠 双轴 双 BP , 拉 伸薄 膜有 限公 司 。
端 ~ C 基 聚 氨 酯 ( U) 聚 体 , 究 了 不 同 聚 醚 NO P 预 研
酸 丁酯 ( A) 分 析纯 , 津市 大茂 化 学试 剂 厂 ; B , 天 甲基 丙 烯 酸 甲酯 ( MMA) 分 析 纯 , 津 市耀 华 化 学试 剂 , 天 有 限 责任 公 司 ;P 4 0 P G1 0 、P 2 0 ( 丙二 P G 0 、P 0 0P G 00 聚 醇 分别 为 4 0 l 0 、 0 ) 工 业 级 , 津石 化 0 、 0 20 0 , 0 天 公 司 第 三 石 油 化 工 厂 ; E 4 0( 乙 二 醇 PG0 聚 为
摘要 : 用溶液 自 由基共 聚法合 成了含 有 羟基的 ( 采 甲基 ) 烯酸 酯共聚 物( A) 采用 预聚 法合成 了端 丙 P ,
一
N O基 聚 氨 酯 (U 预聚 体 , 后 将 P C P) 然 A和 P U预 聚体 混 合 均 匀 后 制备 P A压 敏 胶 。考 察 了 几 一 C ) ( O ) U (N O : 一 H 门
离 时 不 会 产 生 残 胶 现 象 ;而 由 高
聚 醚 合 成 的 小 , 当高 但
残胶现 象。
收 稿 日期 :0 8 0 — 5 修 回 E期 :0 8 0 — 7 20— 6 1; l 20 — 7 0 。
丙烯酸酯橡胶改性PVC的性能研究

烯 酸 酯橡 胶增 韧 的P C 混 物 已 经成 功地 把韧性 / V共 脆 性 转化 点 向低 温 方 向移 动 。 而, 究 发 现冲击 然 研
然而, 未经 增 塑 改性 的 聚氯 乙烯 (V— ) PC U存在
着 缺 陷, 易 于产 生偶 然 ・ 脆性 , 时对 缺 口敏 它 的 同
性能改良剂对从韧性到脆性转变有着不同的效用。 从S M E 照片 所观 察 到的 纤维 屈 服 现象 , 是从 脆性 阶
段 到 韧性 阶段转 变 的一 个标 志 ,而 且 与冲 击强度 的大 幅度 提高 密 切相 关 。 1 实 验部 分
1 1 主要 原 材 料 .
感。 从观 察可 知 , 一般 来 说 韧性 材 料通 常 以脆性 断
抗 冲 击 强度 的影 响 。同时探 讨 了丙烯 酸酯橡 胶 改性 P C U的增 韧 和 断 裂 的机理 。 究 的 目的在 于扩展 现 V- 研 有 对橡 胶增 韧 聚合 物材 料 对 丙 烯酸 酯橡 胶 改性 P C V 韧性增 强增 韧 的认 识 …。
结 果 表明 ,所 有 丙 烯酸 酯橡 胶增 韧 的 P C 混物 已经 成功 地把 韧 性 / 性转 化 点 向低 温 方 向移动 V共 脆
然而 , 究 发现 冲 击性 能改 良剂 对从 韧性 到脆 性转 变有 着不 同的效 用 。从 s M 片所观 察到 的 纤维屈服 研 E照
现 象 , 是 从 脆性 阶段 到 韧性 阶段 转 变的一 个 标 志 ,而且 与冲击 强度 的 大幅度 提 高 密切相 关。 应 关键 词 : 氯 乙烯 ( V ) 丙烯 酸 酯橡 胶 聚 PC 冲击性 能改 良剂
一
的 方 法研 究 温 度对 丙 烯 酸酯 橡 胶改 性 PC U的抗 V—
第六章_丙烯酸酯类胶粘剂

2007-4-81本章主要内容§6.1 概述§6.2 丙烯酸酯类胶粘剂原料合成方法§6.3氰基丙烯酸酯胶粘剂§6.4快速固化丙烯酸酯结构胶粘剂§6.5厌氧型丙烯酸胶粘剂2007-4-82一.基本特性●该类胶粘剂是丙烯酸及其酯类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可通过设计共聚组分而得到柔性和刚性等不同的胶粘剂。
●特点:可室温固化 固化速度快 胶层强度高 具有优异的户外耐老化性 和较好的耐水性。
应用范围很广泛。
可以说所有金属、非金属都能被丙烯酸胶粘剂粘接。
●丙烯酸及其酯类胶粘剂近年来发展很快。
2007-4-83二.分类●按强度分 ●按剂型分 ①溶剂型 如MA的均聚或共聚物酮RX ②乳液型 如MA共聚物乳液③无溶剂型 如α-氰基丙烯酸酯胶、厌氧胶、结构胶等●按固化机理分 ①反应性丙烯酸酯胶粘剂②非反应性丙烯酸酯胶粘剂①结构胶粘剂②一般胶粘剂2007-4-84§6.2 丙烯酸酯类胶粘剂原料合成方法 1 1.丙烯酸酯的直接酯化法CH2COOHCHROHCH2CCOORHH2OH硫酸、对甲苯磺酸、磺酸型阳离子树脂2.甲基丙烯酸酯的酯交换法CH2CCOOMeCH3ROHHCH2CCOORCH3CH3OH如CH2CCH3COCH2CCH3COCH3CH3OCH2CH2OOCH2CH2O2007-4-85§6.2 丙烯酸酯类胶粘剂原料合成方法 2 3. 甲基 丙烯酸酯和环氧化合物的反应CH2CCH3COOHORCH2CCH3COOCH2CHOHR4. 甲基 丙烯酸碱金属盐和环氧氯丙烷的偶合反应CH2CCH3COOCH3NaOHCH2CCH3COONaCH3OHCH2CCH3COONaOCH2ClOCH2 OCH2CCH3CO2007-4-86§6.2 丙烯酸酯类胶粘剂原料合成方法 3 5.三元调节合成法n1 ROH2 n RCOOH22CH2CCH3COOHCH2CCH3COOROCOCH2CCH3COOROCROn2n2H2O类似的产品还有 nCH2CCH3COCH2CH2OOCH2CCH3CO2007-4-87一.氰基丙烯酸酯胶粘剂的性能和特点1.基本性能●透明单组分低粘度胶 可在200-1000Pa·s范围内变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性丙烯酸酯胶
【组成与组份】
◆哥俩好牌改性丙烯酸酯(HL-302)胶是以甲基丙烯酸酯为主、配以增韧剂、补强剂、稳定剂、引发剂、阻聚剂等,通过先进工艺合成的双组份(A、B)反应型胶粘剂。
【应用与适用】
◆本品为结构胶粘剂,主要用于刚性粘接,可用于钢、铁、铝、铝合金、钛、不锈钢、ABS、PVC、尼龙(聚酰氨)、聚碳酸酯、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酯)、钢化玻璃、聚酯树脂、聚氨酯、水泥、陶瓷、木材、层压板等同种或异种之间的粘接。
◆粘接玻璃制品,初始强度较好,但由于玻璃膨胀系数较大,有时会自动脱落。
◆不适用于雪花铁、紫铜、黄铜、锌、赛璐珞、聚四氟乙烯、聚烯烃、聚硅氧烷等制品的粘接。
◆对于挠性粘接效果不理想。
◆主要应用于以下几方面:汽车,摩托车,机械,化工管道,贮罐,木工家具,灯具铭牌,日常生活,科研等
【性能与特点】
◆室温快迅固化,5-10分钟定位,30分钟可达使用强度,24小时后达最高强度。
◆使用方便,不需严格计量,如两组分可分别涂刷,可延长适用期。
◆剪切、冲击、剥离强度高,综合性能好,钢/钢常温拉剪强度>20MPa;冲击强度>2.0KJ/m2。
◆可进行油面粘接。
只需打磨,无需脱脂,强度无明显降低。
◆耐酸碱介质性好,耐水性好,耐油性甚佳。
◆耐湿热和大气老化,耐久性好。
◆清除容易。
◆用途广泛。
◆耐高低温,充分固化24小时后,在-60℃至120℃下仍可使用。
◆电性能好,介电强度15kV/mm,介电常数3.0,耐热等级B级。
◆耐老化性能好。
表1中给出了15℃-27℃两个月不同材质在不同介质中的老化程度。
◆耐久性。
耐久性与使用条件、使用环境有关,具体情况可以下列实验做参考。
◈抚顺地区,户外经四年,不承受载荷(铝~铝),强度保持率>50%。
◈室温,不承受载荷(铝~铝),水中浸泡六个月,强度保持率>90%。
◈沸水中,不承受载荷(铝~铝),一周后取出冷却测量,强度保持率>95%
【使用方法】
◆粘结面的处理:
◈打磨,打磨可除去表面不坚实的附着物,增加粘接面的粗糙度,增大粘接面积,加大胶体与被粘面的镶嵌作用,使粘接强度增大。
◈脱脂,如粘接部分受力较大,可以用丙酮、氯仿等溶剂脱脂,以适当提高粘接强度。
◆粘接:
◈常规粘接:将粘接面处理洁净,按A、B 1:1用涂胶片混合后3分钟内(室温)涂胶,指压下粘接,5~10分钟定位,30分钟达到使用强度,24小时后达最高强度。
◈连接:如粘接面过小,不足以承受载荷,可以考虑补接,即加强对接,可以在胶缝外表面补上一块相应材料,以增大粘接面积。
◈缠接:对接以后,外表面以棉布、纤维布、薄铁皮等涂胶缠绕。
此方法适用于弯曲应力作用的部位。
◈堵漏:
◈油箱渗漏的应急修补。
砂纸打磨,用肥皂擦在渗漏处,暂时止漏。
涂胶后可用棉布等按住,防止胶液流淌,如温度过低,可适当加热,使其快速固化。
◇机体裂纹修补。
在裂纹端点钻止裂孔,防止裂纹延伸。
处理被粘面,涂上胶液,粘上一层玻璃布,再涂一次胶,再粘一层玻璃布,一般三层即可,玻璃布由里到外、由小到大可显得美观。
【注意】要在上一层胶固化后,再涂下一层,每层厚度小于一毫米为宜。
◇孔洞的修补。
用直径稍大一些的钻头钻孔,再割一段长度稍长于孔深,直径稍小于孔径的铁棒(间隙0.5-1毫米)。
铁棒表面处理后,粘入孔内(胶液中可加入铁红、铁粉、铝粉等填充物,以减小收缩,增加密闭性)。
◆如粘接不理想,须重新粘接,清除固化胶时可采用以下方法
◈如粘接件强度允许,可以用击打方法使其脱落。
◈如粘接件耐温性较好,可加热到120℃以上,适当加力即可。
◈如粘接物耐溶剂性较好,可用丙酮、苯类、氯代烃等溶剂浸泡,待其溶解即可。
【注意事项】
◆本品混合后固化较快,因此不宜一次混合过多。
如胶液出现明显的固化、拉丝现象,建议不要使用,以免影粘接强度。
◆本品低毒。
胶液有丙烯酸酯气味,固化后基本无毒。
大约有千分之一的人长时间接触胶液会产生轻度皮肤过敏,皮肤变红,有轻度痒痛。
建议使用时戴防护手套,粘到皮肤上用丙酮擦去并用水冲洗。
如固化在皮肤上,一定时间内会自动脱落。
◆本品固化时放出大量的热,因此不宜一次过厚涂胶,否则胶层内会产生气孔,影响粘接强度。
超大量时,由于胶液剧烈放热,也会有燃烧的可能性。
◆本胶固化时受温度影响较大,如冬季户外使用,应辅以加热,(白炽灯、烘烤、红外线加热),但温度不应大于100℃。
◆本品使用时应通风良好,切勿入口,不可让儿童接触。
胶帽不能盖错,以免变质失效。
◆本品在温度升高时易产生聚合、失效,室温(23±2℃)可保存一年,低温下贮存期可延长。
如在南方高温地区应保存在阴凉处。
【技术指标】
◆本品A组分粉红色,B组分淡蓝色,均为透明或半透明,质地均匀,无机械杂质及不溶胶粒的粘稠液体。
旋转粘度3-4PaS,A、B组份密度均在0.95-1.05g/cm3间。
◆其它指标见下表:
指标名称指标
固化时间(23±2)℃,min≤10
密度(23±2)℃,g/cm3 1.000±0.050
拉伸剪切强度 MPa a)钢/钢≥20.0
b)铝/铝≥15.0
剪切冲击强度 KJ/m2 钢/钢 ≥2.0
表1 15℃-27℃两个月不同材质在不同介质中的老化程度
环境介质材料原始强度MPa老化后强度MPa保持率%机油 45#钢/45#钢 28.5 27.6 97
自来水铝/铝20.0 19.7 98 尿 铝/铝20.0 19.2 96
汽油铝/铝20.0 19.0 95
37%HCL 不锈钢/不锈钢28.5 28.5 100
10%NaOH 不锈钢/不锈钢28.5 28.8 101
30%H2SO4 不锈钢/不锈钢28.5 29.6 104 丙酮铝/铝20.0 自然脱落 0 表2 本品不同温度下的固化时间
温度℃-10 5 23 30 固化时间 min101.0 17.3 8.4 5.2 表3 温度和强度关系(铝/铝)
温度℃-40 -25 -15 23 60 100 拉剪强度 MPa20.4 21.1 22.1 23.7 21.0 12.1
表4 温度和强度关系(钢/钢)
温度℃-40 -25 -15 23 60 100 拉剪强度 MPa39.0 40.7 42.5 27.4 25.7 8.5 表5 强度和时间的关系(铝/铝)
时间 h0.5 1.0 24 48 拉剪强度 MPa15.8 16.5 20.1 20.5
表6 强度和时间的关系(钢/钢)
时间 h0.5 1.0 24 48 拉剪强度 MPa20.0 20.1 27.6 28.5
表7 对各种材料的粘接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