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

合集下载

五一水库 呼和浩特

五一水库 呼和浩特

五一水库是经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两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并上报国家旅游局的重点旅游开发项目,也是呼和浩特市2005年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项目之一。

编辑本段旅游资源1、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五一水库反映了呼和浩特市所在的土默川及其相邻山地地区的整体自然风貌。

该景区位于大青山中段,东西宽4公里,南北长7公里。

山势陡峭,地质构造上颇具观赏价值。

具备开展登山、攀岩、滑翔等极限运动的条件。

2、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山中沟岔纵横,泉眼众多形成小溪汇入白石河,常年川流不息,沟内总过水面积达8平方公里,占景区总面积的35%,为漂流、荡舟等水上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条件。

五·一水库750000平方米,水而开阔,为泛舟、乖钓等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3、生物类旅游资源景区内行大面积的次生林(桦树、野梨树、杏树、和人工松林、果树,主景区植被覆盖率达到55%以上,其中阴坡的植物覆盖率达到75%以上,生态状况好,在大青山区域内屈指可数。

由于不同季节植被有不同的变化,极具观赏价值。

景区内有青羊、狍子、野鹿、野兔、松鼠、鹰、山鸡、石鹑等多种动物。

4、景观建筑类旅游资源景区从2003年初步开发以来,景区内相继建设了欢乐谷、百鸟园、蒙古包群、农家院落、凉亭、人工瀑布、山洞等设施,具备初步接待游人的能力。

总体看,白石头沟景区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主要在自然资源方面,在于山-林-水一体的综合优势,为开展休闲度假、健身探险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5、红色旅游资源五一水库自然地理位置在大青山腹地,位于井儿沟西南。

大青山在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点抗日游击根据地,这里发生过著名的白石头沟战役。

我党的许多高级干部在此领导和指挥过抗日战争,如:李井泉、张达志、姚品,杨植霖、苏谦益、高克林、白如冰等。

白石沟目前已开发建成92个景点设施,需要三日游才能游览观赏全景。

编辑本段乘车路线现在五一水库已经改名叫白石沟生态旅游景区,91路可到,不过得到金川去倒车先坐79路道金川,但是提醒你,91路是定点发车,每半个小时一趟,而且91路只是到五一水库门口,从门口到玩的地方还有很长一段路![1]编辑本段门票调整经过18位代表近3个小时的听证,呼和浩特市发改委13日做出决定:呼和浩特市白石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由每人次20元,调整至每人次45元,内蒙古旅游淡季可适当下浮门票价格,下浮比例由景区自行确定;对6周岁(不含6周岁)到18周岁(含18周岁)未成年人、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实行半票,残疾人、儿童(6周岁及以下或身高1.2米及以下)、现役军人、离休干部、老年人免票。

旅游景区分类

旅游景区分类

旅游景区的分类1.按旅游资源类型分类。

(1)自然景观类景区: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的观赏景区(2)人文景观类景区:指由各种社会环境、人民生活、历史文物、文化艺术、民族风情和物质生产构成为人文景观。

2.按自然资源细分。

(1)地文景观类景区:主要是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地球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形成的,直接受地层和岩石、地质构造、地质动力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景观。

(2)水域风光类景区:属于自然景观但重点突出江河、湖海、飞瀑流泉等水域景观。

(3)生物景观类景区:指各类由动植物为主体所组成的景观(4)天象与气候类景区:主要指千变万化的气象景观、天气现象以及不同地区的气候资源所构成的丰富多彩的气候天象景观3.按人文资源细分(1)历史遗址景区:依托由古代流传,保存至今,具有历史意义的的资源而产生的景区。

(2)建筑物景区:通常指设计具有独创性,唯一性,具有纪念意义等重要意义的建筑物(3)博物馆景区(4)民族民俗景区:具有民族文化和民族生活氛围以及能体现各个民族传统风尚、礼节、习性的景区(5)关于宗教的景区(6)关于节事节气的景区:由重要的节日庆典或特别的节日活动而独树一帜的景区。

4.以开发类型分类。

(1)主题公园,是根据某个特定的主题,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多层次活动设置方式,集诸多娱乐活动、休闲要素和服务接待设施于一体的现代旅游目的地。

(2) 旅游度假区,是指符合国际度假旅游要求、接待海内外旅游者为主的综合性旅游区,有明确的地域界限,适于集中设配套旅游设施,所在地区旅游度假资源丰富,客源基础较好,交通便捷,对外开放工作已有较好基础。

5.按游客参与度划分旅游景区。

6.按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7,按娱乐内容划分景区8以景区适合的年龄段划分.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选择的景区必然有不同之处,比如小孩会想去游乐园性质的景区,而中年轻人会想去新奇,有刺激性,有挑战性的地区,而中老年人则会选择偏向轻松的观光型休闲景区。

同理,个人,情侣,家庭,在选择景区时也会有一定差异,因此可根据此划分景区。

简述自然旅游资源类型

简述自然旅游资源类型

自然旅游资源类型
自然旅游资源类型主要包括以下4类:
1.地文景观类:山岳形胜、岩溶景观、风沙地貌、海滨沙滩、特殊的地质现象和地貌
类型等。

2.水域风光类:河流、湖泊、瀑布、泉水、溪涧、冰川、滨海等。

3.生物景观类:森林、草原、珍稀树种、奇花异草、珍禽异兽。

4.气候与天象景观类:适宜于避暑避寒疗养治病的气候及特殊的天象景观,如泰山日
出、庐山云瀑、黄山云海以及虽可遇不可求但出现频率较多的峨嵋佛光、沙漠海市蜃楼、极地极光等。

以上是自然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

需要注意的是,自然旅游资源往往需要得到合理的保护和利用,以确保其可持续性和对旅游者及当地社区的积极影响。

旅游资源开发——第四章 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开发——第四章 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与开发
3、沼泽湿地景观
沼泽湿地是地球表面最为重要的生 态系统类型之一,可以起到调节流量和 控制洪水的功能,同时也具有娱乐和开 展旅游活动的功能。适合娱乐和旅游的 沼泽湿地一般应该具备以下特点:拥有 独特的自然景观、生态系统;地域广阔 未受干扰;拥有多样的各类生物;具有 一定的可进入性。
旅游资源与开发
旅游资源与开发
一、河段景观旅游资源
河流是指陆地表面接纳汇集、 输送水流的路径和通道,即河槽(河 床)及在河槽中流动的水流。我国地 域辽阔,山脉众多,河流发育,流 域面积超过100km2的河流有5万余条, 天然河道总长约43万km。
旅游资源与开发
2.人文历史悠久的河流
这类河流开发历史悠久,沿河附近 分布着许多的历史文化名城。我国这类 河流有长江、黄河、江南运河、钱塘江、 湘江、赣江、漓江、松花江等。如长江 沿岸分布着110多座大中城市,其中著名 古城、工商城和风景名城有上海、南通、 扬州、镇江、南京、芜湖、泸州、宜宾、 重庆等。
旅游资源与开发
二、水域风光
1.水域风光的概念
各种形态的水体在地质地貌、气候、生物、烟波浩淼的大海,水光粼粼、波涛汹涌的河流, 轻柔幽静、清澈透明的湖水,壮观奔放、飞流直下的瀑布, 秀美清丽、奇妙无穷的泉水,银装素裹、巍峨挺拔的雪 山……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去欣赏这些水体资源,都会给 人以不同的体验、不同的感受以及产生不同的意境,构成了 自然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凡能吸引旅游者进行 观光游览、度假健身、参与体验等活动的各种水体资源,都 可视为水域风光类的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与开发
二、旅游功能
水域风光能从不同的方面满足游客 的多种旅游需求和旅游动机,主要体现 在以下方面。
1.具有审美功能,开展观赏旅游

旅游景区分类

旅游景区分类

旅游景区的分类1.按旅游资源类型分类。

(1)自然景观类景区: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的观赏景区(2)人文景观类景区:指由各种社会环境、人民生活、历史文物、文化艺术、民族风情和物质生产构成为人文景观。

2.按自然资源细分。

(1)地文景观类景区:主要是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地球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形成的,直接受地层和岩石、地质构造、地质动力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景观。

(2)水域风光类景区:属于自然景观但重点突出江河、湖海、飞瀑流泉等水域景观。

(3)生物景观类景区:指各类由动植物为主体所组成的景观(4)天象与气候类景区:主要指千变万化的气象景观、天气现象以与不同地区的气候资源所构成的丰富多彩的气候天象景观3.按人文资源细分〔1〕历史遗址景区:依托由古代流传,保存至今,具有历史意义的的资源而产生的景区。

〔2〕建筑物景区:通常指设计具有独创性,唯一性,具有纪念意义等重要意义的建筑物〔3〕博物馆景区〔4〕民族民俗景区:具有民族文化和民族生活氛围以与能体现各个民族传统风尚、礼节、习性的景区〔5〕关于XX的景区〔6〕关于节事节气的景区:由重要的节日庆典或特别的节日活动而独树一帜的景区。

4.以开发类型分类。

(1)主题公园,是根据某个特定的主题,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多层次活动设置方式,集诸多娱乐活动、休闲要素和服务接待设施于一体的现代旅游目的地。

(2) 旅游度假区,是指符合国际度假旅游要求、接待海内外旅游者为主的综合性旅游区,有明确的地域界限,适于集中设配套旅游设施,所在地区旅游度假资源丰富,客源基础较好,交通便捷,对外开放工作已有较好基础。

5.按游客参与度划分旅游景区。

6.按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7,按娱乐内容划分景区8以景区适合的年龄段划分.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选择的景区必然有不同之处,比如小孩会想去游乐园性质的景区,而中年轻人会想去新奇,有刺激性,有挑战性的地区,而中老年人则会选择偏向轻松的观光型休闲景区。

同理,个人,情侣,家庭,在选择景区时也会有一定差异,因此可根据此划分景区。

水域风光旅游资源

水域风光旅游资源
第三章 水域风光旅游资源
水是生命形成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之一,也 是自然界最活跃的物质之一,同时也是构成 旅游资源重要的物质基础。水域风光旅游资 源包括河流、湖泊、瀑布、泉水、海洋、冰 雪等。
一、水域风光旅游资源概述 (一)水域风光旅游资源概念 (二)水域风光旅游资源对旅游活动的影响 (三)水域风光旅游资源的特点 (四)水域风光的旅游功能
三、瀑布
悬瀑指从悬崖处倾泻或散落下来的水流,跌 水是从陡坡上跌落下来落差不大的水流。
形成瀑布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地层抬升、断 裂或沉降凹陷而成,若地壳多次抬升或沉降, 还可能形成多级瀑布,如庐山三叠泉;有的 是火山爆发、熔岩流堰塞河道而成,如黑龙 江镜泊湖吊水楼瀑布;有的是石灰岩地区, 岩溶作用形成落水洞崩塌而成,如贵州黄果 树瀑布,若地面未完全崩塌,则形成“地下 暗瀑”,
瀑布是自然山水结合的产物,具有声音美、 色彩美、形态美的特点。我国国土辽阔,地 质构造复杂,成瀑条件优越,南北各地分布 有众多的、举世闻名的、不同类型的瀑布, 最为著名的为贵州黄果树瀑布、黄河壶口瀑 布、黑龙江吊水楼瀑布,并称“中国三大瀑 布景观”。此外,西藏的藏布巴东瀑布群、 广西德天瀑布、云南罗平九龙瀑布、四川九 寨沟诺日朗瀑布 以气势壮观、景色优美而 闻名。
4、泉
泉是地下水流出地表的天然露头。
泉水旅游资源可分为冷泉、地热和温泉。
按泉水的命名标准,水温高于20℃的为“温 泉”,而低于20℃的则为“冷泉”。
从形成过程看,只有在气候、地形、地质条 件、水文条件适当结合的情况下才会有泉出 露,因而,地质构造复杂的山区多泉,大气 降水充沛、地表水丰富的地区多泉,地表容 易渗水的地区多泉。
长白山天池
7、冰川湖 由冰川作用形成的大面积洼地积水。

舒城县

舒城县

按照国家旅游局最新颁布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确定的旅游资源分类体系——旅游资源共分成8大主类(A地文景观、B水域风光、C生物景观、D天象与气候景观、E遗址遗迹、F建筑与设施、G旅游商品、H人文活动)、31种亚类、155种基本类型,对舒城县旅游资源作如下分类。

1.1 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包括亚类全部5种,基本类型全部37种。

舒城县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有亚类3种(AA、AB、AC综合自然旅游地),基本类型3种,代表性单体资源29处(表1)。

表1 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1.2 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包括亚类全部6种,基本类型全部15种。

舒城县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有亚类4种,基本类型5种,代表性单体资源21处(表2)。

表2 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1.3 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包括亚类全部种,基本类型全部11种。

舒城县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有亚类2种,基本类型3种,代表性单体资源7处(表3)。

表3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1.4 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包括亚类全部2种,基本类型全部12种。

舒城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亚类2种,基本类型4种,单体资源27处(表4)。

表4 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1.5 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包括亚类全部7种,基本类型全部49种,舒城县有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亚类6种,基本类型17种,代表性单体资源55处(表5)。

表5 建筑设施类旅游资源1.6 旅游商品类旅游资源旅游商品类旅游资源包括亚类全部1种,基本类型全部7种。

舒城县有旅游商品类旅游资源亚类1种,基本类型2种,代表性单体资源4处(表6)。

表6 旅游商品类旅游资源1.7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包括亚类4类,基本类型全部16类,舒城县有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亚类4类,基本类型5种,代表性单体资源12处。

(表7)。

表7 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总结:经调查,舒城县共有旅游资源主类7类,亚类22类,基本类型39种。

青海自然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

青海自然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

青海名山概览
昆• 昆仑山,又称昆仑虚、中国第一神 山、万祖之山、昆仑丘或玉山。亚
仑 洲中部大山系,也是中国西部山系 山 的主干。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横
贯新疆、西藏间,伸延至青海境内 ,全长约2500公里,平均海拔 5500-6000米,宽130-200公里, 西窄东宽总面积达50多万平方公里 。昆仑山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具 有“万山之祖”的显赫地位,古人 称昆仑山为中华“龙脉之祖
格拉丹东冰川
冻土地貌景观
• 在高纬地区及中纬度高山地区,如果处 于较强的大陆性气候条件下,地温常处 于0℃以下,降水少,大部又渗入土层 中,不能积水成冰,而土层的上部常发 生周期性的冻融,在冰劈、冻胀、融陷 、融冻泥流(统称冻融作用)的作用下 而产生的特殊地貌,称冻土地貌。基岩 经过剧烈的冻融崩解,产生一大片巨石 角砾,就地堆积在平坦地面,称石海; 若在重力作用下顺着湿润的碎屑垫面或 多年冻土层顶发生整体运动,就形成石 河。石河的运动速度很小,通常年运动 速度2~0.2米运动的结果使岩块搬运到 山麓堆积下来。
• 岩溶地貌也称喀斯特地貌,是具有 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 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 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溶岩 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 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 侵蚀过程。喀斯特一词源自前南斯 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碳酸盐岩 高原的名称,当地称谓,意为岩石 裸露的地方,“喀斯特地貌”因近 代喀斯特研究发轫于该地而得名。 我国云贵高原、湖南南部郴州等地 区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
青海湖沙岛
黄土地貌景观
• 黄土地貌的侵蚀外营力有水力、风力、 重力和人为作用。它们作用于黄土地面 的方式有面状侵蚀、沟蚀、潜蚀(或称 地下侵蚀)、泥流、块体运动和挖掘、 运移土体等。其中潜蚀作用造成的陷穴 、盲沟、天然桥、土柱、碟形洼地等, 称为“假喀斯特”。强烈的沟谷侵蚀或 地下水浸泡软化土体,使上方土体随水 向下坡蠕移形成的泥流,只有在黄土区 才易见到。黄土的抗蚀力极低,因而黄 土地貌的侵蚀过程十分迅速。黄土丘陵 坡面的侵蚀速率为1~5厘米/年,高原 区北部沟头前进速率一般为1~5米/年 ,个别沟头达到30~40米/年,甚至一 次暴雨冲刷成一条数百米长度的侵蚀沟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我国广袤的大地上,众多的湖泊犹如颗颗明珠,把祖国 河山点缀得更加妩媚动人。我国的湖泊景点遍布大江南北,一 般有野外大湖泊、城市湖泊、高山平湖等。如:江苏太湖、江 西鄱阳湖、湖南洞庭湖等。
3、江河旅游区的开发
我国是个山高水长、多河川的国家。长江、黄河是中华民 族的两大母亲河,珠江、黑龙江等河流成为地区性的民族繁衍 地,有极其广泛的旅游条件。为了吸引游客许多景点开展了许 多富有特色的旅游项目,如观光、考察、漂流等项目。
组员: 刘

盖 丽 王 静 姚习习
2012-6-22
水 域 风 光 旅 游 资 源
2012-6-22
水域风光的概念及特征
水体资源与旅游的关系 水域风光旅游功能及开发
水域风光旅游区环境问题分析 案例:巢湖的水质污染及治理措施
总结
2012-6-22
一、水域风光的概念
水域风光是指以水体为中心,在地质地貌、 气候、生物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配合下, 形成不同类型水体景观的总称。水域风光 是自然旅游资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 凡能吸引旅游者进行观光游 览、度假健身、参与体验等活动 并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 态效益的水体现象,都可视水 域风光类旅游资源。
(1)底泥生态疏浚。 (2)利浮床种植陆生植物净化巢湖水体 (3)兴建湖岸绿化植被带
2012-6-22
4、整治流域生态环境,加强行政监督管 理 5、增强公众环保意识,完善相关法规
八、总结
环境污染、水土流失、自然灾害三者紧密相连, 其恶性循环导致水域生态系统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我 们应以保护水域环境为己任,共同创造美好水域风光; 合理种植生态涵养林,提高森林覆盖率,加强行政监 督管理,增强公众环保意识,完善相关法规等,实现 区域人口(People)、资源(Resource)、环境 (Environment)、社会(Society)、文化 (Culture)、(经济)发展(Development)所组成 的PRESCD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
1、沿岸对江河水体的污染 2、沿河生态受到破坏 3、旅游活动和设施对江河 环境的污染
七、案例:巢湖的水质污染及治理措 施
(一)巢湖的概况及污染原因
巢湖位于安徽省中部,在合肥 市偏东三十多华里,处于长江、淮河 两河流之间,属长江下游左岸水系, 是我国五大淡水湖泊之一。巢湖以中 庙--姥山--齐头咀为界,分东西两大湖 区,整个湖底由西向东倾斜,湖水浑 浊,呈黄褐色,透明度较差。
2012-6-22
(二)巢湖环境问题主要体现
1、由氮、磷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 等严重环境污染 2、水土流失导致泥沙淤积加速湖 泊的逆向演化 3、气象、地质及生物等自然灾害
2012-6-22
(三)巢湖环境问题分析
1、 污染物排放,源多量大
1995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中国环境质量公报” 中 指出:“在被评价的我国11个淡水湖泊中,巢湖污染 最重,有6项指标超标,按国际标准,巢湖水体已富营养化。 其环境污染,富营养化的成因主要是: (1)巢湖流域农田非点源污染。 (2)周边未经处理的、城市工业、生活污水点源污 染。 (3)巢湖闸的建立延长了江湖水体交换时间,造成 氮、磷的累积。
2012-6-22
二、水体资源与旅游的关系
1、水体是各类景区的重要构景要素
水体是各类景区的重要构景要素,是其重要的物质基础。 特别是自然风景区,都要以水作为其吸引因素。郭熙曾说: “山无云则不秀,无水则不媚”。如被人们称为“童话世界” 的九寨沟以及“人间天堂”的苏杭一带, 都是以水体资源形 成了富有魅力 的奇丽景观。 其次,作为依托水体而建成的人 文景观,也正是因为水随景转, 景因水活,才有了万千变化。
由于水体易被周围的环境所污 染,因此水域景观的规划与开发都 要受到环境问题的影响。除了海洋 旅游区之外,其他的水域旅游区均 以淡水资源为主,而全球范围内的 淡水资源匮乏,减弱了旅游业的供 给能力,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除 了淡水资源的短缺,水质污染等其 他破环问题也严重影响了水域旅游 区的发展。
2012-6-22
随着人们旅游需求个性化和多样化的不断发展,旅游活 动不仅仅局限于看、游、赏,旅游者越来越注重体验与参 与。水体资源既可以观赏又可体验、参与,因此对于水体
类旅游产品的开发颇具优势。
死海--- 海上漂浮、嬉戏,享受悠闲时光
2012-6-22
三、水域风光旅游资源的特征
1、形态多样,广泛存在
2、类型丰富,多现奇观 3、区域特色,差异明显 4、水体景观,构景要素
2、水土流失严重,泥沙淤积入湖 3、自然灾害频繁,危害严重
(1)气象灾害频繁,洪涝、干旱交替出现,其中尤 以水灾为甚,常给工农业生产造成重大危害 2012-6-22 (2)地质--地貌灾害。主要有湖岸线崩塌、滑坡、
(四)巢湖水污染治理措施
1、控制污染源头排放量,提倡清洁生产 工艺 2、推动产业结构由资源型向质量效益型 过渡 3、实施湖泊生态工程措施
六、水域风光旅游区环境问题分析
(一)湖泊旅游旅游区环境问题分析
1、周边污染影响大 2、富营养化严重 3、湖泊水库养殖过度 (二)海域旅游区环境问题分析 1、海域特有的污染问题 2、海洋生态受到破环 3、旅游开发不当对海洋环境造成破坏 4、不恰当旅游行为对海洋 水体造成污染
2012-6-22
(三)江河旅游区的环境问题析
4、瀑布旅游以能给人以动态的美感,是水体类旅游资源 中重要而难得的组成部分。瀑布旅游区多以观光为 主要旅游活动内容,因此许多景区的建筑以观景设 施为主。贵州黄果树瀑布、黄河壶口瀑布和黑龙江吊水楼瀑布三 大旅游区是我国最著名的瀑布旅游区,又称中国三大瀑布。
2012-6-22

2、水体自身可形成多种多样的美景
水体资源在大多数情况下,要与其他因素组合才
能形成优美的风景。如水与山 、水与生物、水与季 节气候、水与建筑物、水与人类活动等,共同组成 了景色多变、类型各异的水域风光
九寨沟----彩色湖泊
2012-6-22
3、水体可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
2012-6-22
巢湖地处亚热带与温带的过渡带中,物种 多样、资源丰富,但同时生态环境脆弱,生态 平衡易被破坏;巢湖也是流域内相对低洼处, 是水流汇聚地,所以接纳流域绝大部分污染物; 加上郯一庐裂隙穿过巢湖湖盆,并且一系列断 裂在巢湖湖盆周围发育,地质基础不稳定。这 都给巢湖生态环境的恶化提供了条件。
5、泉水旅游区的开发
我国是世界上泉水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以泉闻名的景区很多。 多开发以观赏、洗浴、康疗、品茗、体验泉文化等活动为主的泉 水旅游区。泉水旅游区最具代表性的如“泉城”——山东济南。
6、湿地旅游区的开发
湿地具有具有自然观光、休闲娱乐、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等方 面的功能。湿地生物的多样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依赖湿地生 存、繁衍的野生动植物极为丰富。湿地旅游区的开发以展示其独 特的生态系统和喜湿性的生物景观为主。山东东营黄河口湿地旅 2012-6-22 游区是典型代表。
四、水域风光的旅游功能
1、审美功能
2、净化环境功能 3、康乐功能 4、品茗功能
五、水域旅游区的开发
1、海洋旅游区的开发
我国是个濒临海洋的国家,海域辽阔,海岸线曲折漫长, 岛屿星罗棋布,海洋资源丰富,为我国开发海洋旅游提供了很 好的条件。现今著名的景点有上海横沙岛、福建湄洲岛、北海 银滩等。
2、湖泊旅游区的开发
2012-6-22
谢谢大家
再 见!
2012-6-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