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所的防雷措施(2020新版)

合集下载

变电所电子设备的防雷范本

变电所电子设备的防雷范本

变电所电子设备的防雷范本电力系统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网络,由各种电子设备组成。

变电所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变电、配电和保护等功能。

然而,变电所在工作过程中往往会受到雷击等天灾的影响,给设备的正常运行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为了保证变电所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我们需要进行防雷工作。

一、变电所电子设备的防雷原则1.合理布设防雷设施:在变电所内部、外部和周边区域上设置避雷线,合理布设避雷接地装置。

2.选择合适的电气设备:选用具有良好的耐雷电性能的电气设备,如避雷器、避雷闸器等。

3.加强设备的绝缘和屏蔽措施:设备的绝缘和屏蔽是防止雷电侵入设备的重要手段,要加强设备的绝缘和屏蔽措施。

4.加强设备的接地和接触网的维护:设备的接地和接触网是防止雷击的重要保障,要加强设备接地和接触网的维护。

二、变电所电子设备的防雷措施1.避雷接地系统的建设(1)合理布置避雷线:避雷线的选取和布置位置需要根据变电所的具体情况进行设计。

避雷线的选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以确保其能够发挥预期的防雷效果。

(2)避雷接地装置的设置:在变电所内部和外部设置避雷接地装置,通过合理布设接地体和接地网,将雷电流迅速引入地下,以保护电子设备免受雷击的侵害。

2.设备绝缘和屏蔽措施的加强(1)设备防雷绝缘:设备的防雷绝缘是防止雷电侵入设备的重要手段。

要选择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的材料和产品,对设备进行绝缘处理。

(2)设备屏蔽:设备的屏蔽是通过金属屏蔽或电磁波屏蔽来防止雷电的干扰,并保护设备的正常运行。

应合理设计和配置设备的屏蔽结构,提高设备的屏蔽效能。

3.设备的接地和接触网的维护(1)设备接地的维护:设备接地是防止雷击的重要保障,应定期检查设备的接地装置,保持其良好的接地性能。

(2)接触网的维护:接触网是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防止雷击的重要保障。

应定期检查接触网的接地情况,保持其良好的接地性能。

4.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1)遵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在变电所电子设备的防雷过程中,应遵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防雷工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变电安全防雷措施

变电安全防雷措施

变电安全防雷措施引言在电力系统中,变电站起着连接不同电压级别的电网和调节电力传输的重要角色。

然而,变电站存在雷击的风险,雷击不仅会对变电设备和系统造成损坏,还会对电力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采取适当的安全防雷措施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变电安全防雷措施,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雷击风险。

避雷器的安装和维护避雷器在变电站中起着防止感应雷击和过电压的作用。

为了确保避雷器的有效运行,以下是一些安装和维护避雷器的最佳实践:1.安装位置选择:避雷器应安装在电气设备的高压侧,以有效地降低过电压水平。

应尽量选择远离设备和连接线路的位置,以减少由于雷击而造成的直接损坏。

2.接地系统:良好的接地系统是避雷器正常运行的前提。

应确保变电站的接地系统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并定期检查接地电阻的合格性。

3.维护计划:定期检查避雷器的状态,包括检查外观是否有损坏、检查漏电流是否异常等。

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更换或修理避雷器。

金属闪络环的应用金属闪络环是一种用于保护电气设备免受雷击和过电压的装置。

它在变电站中的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保护设备:金属闪络环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能够有效地将雷击电流引入地。

通过将金属闪络环安装在设备上,可以将雷击电流引导到地下,保护设备的安全。

2.减少过电压:金属闪络环在设备绝缘子上安装,并连接到地网。

它能够有效地分散和降低过电压,避免设备由于过电压而受损。

3.电磁兼容性:金属闪络环还可以起到电磁屏蔽的作用,减少设备之间的相互干扰。

地网的建设和维护地网是变电站中用于放电和接地的重要设施。

以下是一些关于地网建设和维护的要点:1.地网布置:地网应覆盖整个变电站区域,并与设备接地系统连接。

地网的布置应符合相关的规范和设计标准,以确保地网的良好接地效果。

2.导体选择:地网的导体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耐腐蚀能力。

一般使用的导体材料为铜或镀锌钢。

3.接地电阻检测:定期检测地网的接地电阻值,以确保地网的导电性能。

室外变电站防雷措施

室外变电站防雷措施

室外变电站防雷措施
1. 安装避雷装置:在室外变电站周围安装避雷装置,包括避雷针、避雷网等,可以有效地吸收和分散雷电的能量。

2. 掌握雷电频率:根据当地雷电频率,选择合适的防雷设备和措施,确保室外变电站的安全运行。

3. 设计合理的接地系统:合理设计和布置室外变电站的接地系统,能有效消除雷击产生的静电和电荷积累。

4. 加强绝缘保护:在室外变电站的关键设备和设施上加装绝缘保护措施,减少雷电冲击对设备的影响。

5. 定期进行绝缘检测:定期对室外变电站的绝缘设备进行绝缘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绝缘问题,避免雷电对设备的损坏。

6. 进行防火处理:采用合适的防火材料和措施,防止雷电击穿引起的火灾。

7. 采用远离易燃材料的设计:室外变电站周围应远离易燃材料,防止雷电击穿引起火灾。

8. 安装雷电感应报警系统:安装雷电感应报警系统,能及时发出警报,提醒人员及时采取措施。

9. 开展防雷技术培训:定期开展防雷技术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对防雷措施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10. 做好巡检与维护:定期组织对室外变电站的巡检与维护,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故障,确保安全运行。

变电所怎么防雷变电所防雷保护措施

变电所怎么防雷变电所防雷保护措施

变电所怎么防雷变电所防雷保护措施有关变电所防雷的保护措施,认真介绍了变电所受到雷击的重要原因,变电所防雷的原则,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防雷等电位连接,变电所防雷的实在措施等。

变电所防雷保护措施一、变电所受到雷击的重要原因供电系统在正常运行时,电气设备的绝缘处于电网的额定电压作用之下,但是由于雷击的原因,供配电系统中某些部分的电压会大大超过正常状态下的数值。

通常情况下变电所雷击有两种情况:一是雷直击于变电所的设备上;二是架空线路的雷电感应过电压和直击雷过电压形成的雷电波沿线路侵入变电所。

表现形式:1、直击雷过电压。

雷云直接击中电力装置时,形成强大的雷电流,雷电流在电力装置上产生较高的电压,雷电流通过物体时,将产生有破坏作用的热效应和机械效应。

2、感应过电压。

当雷云在架空导线上方,由于静电感应,在架空导线上积聚了大量的异性束缚电荷,在雷云对大地放电时,线路上的电荷被释放,形成的自由电荷流向线路的两端,产生很高的过电压,此过电压会对电力网络造成危害。

因此,架空线路的雷电感应过电压和直击雷过电压形成的雷电波沿线路侵入变电所,是导致变电所雷害的重要原因,若不实行防护措施,势必造成变电所电气设备绝缘损坏,引发事故。

二、变电所防雷的原则针对变电所的特点,其总的防雷原则是将绝大部分雷电流直接接闪引入地下泄散(外部保护);堵塞沿电源线或数据、信号线引入的过电压波(内部保护及过电压保护);限制被保护设备上浪涌过压幅值(过电压保护)。

这三道防线,相互搭配,各行其责,缺一不可。

应从单纯一维防护(避雷针引雷入地无源保护),工变电器为三维防护(有源和无源防护),包括:防直击雷,防感应雷电波侵入,防雷电电磁感应等多方面系统加以分析。

1、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避雷针或避雷带、避雷网引下线和接地系统构成外部防雷系统,重要是为了保护建筑物免受雷击引起火灾事故及人身安全事故;而内部防雷系统则是防止雷电和其它形式的过电压侵入设备中造成损坏,这是外部防雷系统无法保证的。

变电所防雷保护措施

变电所防雷保护措施

变电所防雷保护措施电力及供电系统中,各种电气设备都有一定的绝缘强度。

如果超过了设备所能承受的程度,绝缘就会击穿。

引起电气设备绝缘击穿的电压叫过电压。

引起过电压的原因有两种:①是操作过电压,也叫内部过电压;②是大气过电压,也叫外部过电压。

操作过电压产生的原因有很多种,如弧光接地,切断电感或电容都会产生过电压。

大气过电压的产生是由雷电现象引起。

因此要抑制大气过电压,防雷措施就显得十分重要。

1 雷电的危害雷电的形成伴随着巨大的电流和极高的电压,在它放电的过程中产生极大的破坏力,雷电的危害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1.1 雷电的热效应雷电产生强大的热能使金属熔化,烧断输电导线,摧毁用电设备,甚至引起火灾和爆炸。

1.2 雷电的机械效应雷电强大的电动力可以击毁杆塔,破坏建筑物,人畜已不能幸免。

1.3 雷电的闪络放电雷电产生的高电压会引起绝缘子烧坏,断路器跳闸,导致供电线路停电。

2 雷电过电压简介雷电过电压又称为大气过电压它是由于内的设备或构筑遭受直接雷击或雷电感应而产生的过电压。

由于引起这种过电压的能量来源于外界,固有成为外部过电压。

雷电过电压产生的雷电冲击波,其电压幅值。

可高达10 8V,其电流幅值可高达几十万安,因此对电力系统危害极大,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护。

雷电过电压的基本形式有3种:2.1 雷击过电压(直击雷)雷电直接击中电气设备,线路或建筑物,强大的雷电流作用,通过该物体泄入大地,在该物体上产生较高的电位差,成为直击雷过电压。

雷电流通过被击物体时,将产生破坏作用的热效应和机械效应,相伴的还有电磁效应和对附近物体的闪络放电。

2.2 感应过电压(感应雷)当雷云在架空线路上方时,由于雷云先导作用,使架空线路上感应出与先导通道符号相反的电荷。

雷云放电时,先导通道中的电荷迅速中和,架空线路上的电荷被释放,形成自由电荷流向线路两端,产生很高的过电压(高压线路可达几十万伏,低压线路可达几万伏)。

2.3 雷电波入侵由于直击雷或感应雷而产生的高电位雷电波,沿架空线路或金属管道侵入变配电所或用户而造成危害。

煤矿变电所的防雷措施

煤矿变电所的防雷措施

煤矿变电所的防雷措施1 雷云的形成和雷电发展雷电是大气中自然放电现象,一般叫闪电,它的形状分为线状、带状、片状和球状。

按空间位置可分为雷云之间和雷云对大地之间两类。

前者发生在高空,对人类危害较小,后者为发生在雷云对大地间的落地雷,尤其是负极性落地雷,对人体和设备危害最大,是造成煤矿变电所雷击事故的主要来源。

雷电与雷云的存在分不开,在天气闷热时,热空气上升到高空遇到冷空气,水蒸汽结成水滴,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与继续上升的热空气发生碰撞出现水滴分离形成微细水滴,这些水滴随风吹聚形成带负电的雷云,雷云是产生雷电放电的前提。

负极性的落地雷的发展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1 先导放电当天空中有带负电电荷的雷云时,由于感应作用,地面和地面物体都带上正电荷,雷云中某处电荷较多就使该处附近电场强度增大,增大到一定值时,就使空气绝缘被破坏,开始出现游离,形成先导放电通路,方向从雷云向大地逐级发展(放电速度约数10km/s),向下发展到一定高度时,地面物体可能产生向上的先导,它影响下行先导的发展方向和雷击点的方位。

1.2 主放电下行先导的极高电位和上行先导的感应电荷与大地距离较小,在电场强度足够大时,就使剩余的空气隙被击穿,游离出来的电子很快流入大地,大量地面电荷迅速冲向雷云,就会产生很强的光亮和巨大的雷声。

主放电电流极大,大多数雷电流瞬间幅值约数10kA,少数可达数百千安。

剧变的雷电流产生过渡过程,形成雷电冲击波,使雷击点周围的磁场出现很大的变化。

虽然主放电时间只有几十微秒,但破坏作用极大,造成人畜伤亡、建筑物和设备损坏及引起火灾。

1.3 余辉放电主放电后,雷云中的剩余电荷按通路持续流入大地,形成余辉放电,放电电流随时间的延长而快速减小,只需几毫秒放电就结束了。

在存在多个雷云中心时,还会出现重复放电,只是放电电流小多了。

2 雷电活动规律和雷电流幅值概率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雷电活动的规律。

按地理环境的分布规律是:山区和热而潮湿的地区雷暴高于平原和冷而干燥的地区,内陆多于沿海。

变电所防雷安全技术措施

变电所防雷安全技术措施

变电所防雷安全技术措施
为了保障变电所正常、安全、稳定运行,防止雷击事故的发生,需要采取一系列防雷安全技术措施,以下为相关内容。

一、选址和布局
变电所选址应在低地形地带和电气环境好、无火灾危险源、不
受环境污染的地方。

布局要合理,主变压器、配电变压器、开关设
备合理布置,防止雷电冲击直接侵入变电设备。

二、接地引下
变电所应设置雷电接地系统,采用三阶或四阶接地系统,增加
接地体密度,安装避雷针或钢管杆等雷电接地引下装置,在雷暴发
生时将雷电引入地中。

三、避雷器
变电所安装避雷器,作为一道防守雷电冲击的重要措施。

避雷
器品种繁多,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避雷器,串联或并联方式
使用。

四、接闸器和开关器
接闸器和开关器作为变电所电力控制的主要设备,应加强对其
防雷的控制。

采用合适的防雷器接入电源回路,以保证变电所电气
设备正常使用。

五、合理电缆布线
合理布线有利于减少雷电冲击的影响,方便维修,在布线过程
中应避免多头插座、绝缘材料老化等影响电缆安全的情况。

六、设立雷电探测器
雷电探测器可准确地测定雷电距离和方向,实现针对性的防雷
对策,对保障变电所安全运行具有很大作用。

七、维护管理
定期对变电所设施进行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维护,避免
设备老化和维护不及时带来的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变电所防雷安全技术措施是确保变电所正常、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需要针对实际情况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使其
实现最佳防雷效果。

变电所的防雷措施

变电所的防雷措施

变电所的防雷措施【摘要】变电所的防雷措施对于确保变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员工的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变电所的防雷原理,包括雷电产生的原因和传播方式。

然后详细讨论了外部防雷措施和内部防雷措施,如避雷针和接地网的设置以及建筑物的防雷设计。

设备保护措施是保护变电设备免受雷击损坏的重要环节,包括避雷器和过压保护装置的应用。

人员培训措施是确保员工能够正确应对雷电天气的关键,包括定期的防雷知识培训和应急预案演练。

变电所的防雷措施是综合性和必要的,只有有条不紊地做好这些措施,才能确保变电所的运行安全稳定。

【关键词】关键词:变电所、防雷措施、雷电、原理、外部防雷、内部防雷、设备保护、人员培训、综合性、必要性1. 引言1.1 变电所的防雷措施的重要性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而变电所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了电力的安全、稳定传输。

由于变电所集中了大量的设备和电力设施,使其成为雷电侵袭的重要目标。

雷电对变电所的直接打击可能会导致事故,造成设备损坏,甚至引发火灾,给人员带来严重的安全风险。

变电所的防雷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变电所的防雷措施不仅可以保护设备和设施的安全运行,还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通过有效的防雷措施,可以及时发现雷电侵袭,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护,避免事故的发生,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变电所防雷措施的健全,也是对电力系统运行安全管理的重要保障,有助于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

加强对变电所的防雷措施意义重大,不仅关乎变电所本身的安全和稳定运行,也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防雷措施,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雷电给变电所带来的潜在风险,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2. 正文2.1 变电所的防雷原理变电所的防雷原理是指通过建立有效的避雷系统和接地系统,将雷电流迅速引导到大地,从而保护变电站设备和人员免受雷击伤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变电所的防雷措施(2020新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变电所的防雷措施(2020新版)
1引言
变电所是电力系统防雷的重要保护设施,如果发生雷击事故,将造成大面积的停电,严重影响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

因此要求变电所的防雷措施必须十分可靠。

2变电所遭受雷击的来源及解决方法
(1)雷击的来源。

一是雷直击于变电所的设备上;二是架空线路的雷电感应过电压和直击雷过电压形成的雷电波沿线路侵入变电所。

(2)变电所对于直击雷的保护一般采取装设避雷针或采用沿变电所进线段一定距离内架设避雷线的方法解决。

(3)架空线路的雷电感应过电压和直击雷过电压形成的雷电波沿线路侵入变电所,是导致变电所雷害的主要原因,若不采取防护
措施,势必造成变电所电气设备绝缘损坏,引发事故。

在变电所内装设避雷器的目的在于限制入侵雷电波的幅值,使电气设备的过电压不致于超过其冲击耐压值。

而变电所的进线段上装设保护段的主要目的,在于限制流经避雷器的雷电流幅值及入侵雷电波的陡度。

3变电所装设避雷针的原则
所有被保护设备均应处于避雷针(线)的保护范围之内,以免遭受雷击。

当雷击避雷针时,避雷针对地面的电位可能很高,如它们与被保护电气设备之间的绝缘距离不够,就有可能在避雷针遭受雷击后,使避雷针与被保护设备之间发生放电现象,这种现象叫反击。

此时避雷针仍能将雷电波的高电位加至被保护的电气设备上,造成事故。

不发生反击事故的避雷针与电气设备之间的距离称为避雷针与电气设备之间防雷最小距离。

4避雷针与电气设备之间防雷最小距离的确定
雷击避雷针时,雷电流流经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为了防止避雷针与被保护设备或构架之间的空气间隙被击穿而造成反击事故,
空气间隙必须大于最小安全净距。

为了防止避雷针接地装置与被保护设备或构架之间在土壤中的间隙被击穿而造成反击事故,空气间隙必须大于最小安全净距。

5装设避雷针的有关规定
对于35kV及以下的变电所,因其绝缘水平较低,必须装设独立的避雷针,并满足不发生反击的要求。

对于110kV以上的变电所,由于此类电压等级配电装置的绝缘水平较高,可以将避雷针直接装设在配电装置的构架上,因而雷击避雷针所产生的高电位不会造成电气设备的反击事故。

装设避雷针的配电构架,应装设辅助接地装置,该接地装置与变电所接地网的连接点,距主变压器的接地装置与变电所的接地网的连接点的电气距离不应小于15m。

其作用是使雷击避雷器时,在避雷器接地装置上产生的高电位,沿接地网向变压器接地点传播的过程中逐渐衰减,使侵入的雷电波在达到变压器接地点时,不会造成变压器的反击事故。

由于变压器的绝缘较弱,同时变压器又是变电所的重要设备,故不应在变压器的门型构架上装设避雷针。

由于变电所的配电装置至变电所出线的第一杆塔之间的距离可能比较大,如允许将杆塔上的避雷线引至变电所的构架上,这段导线将受到保护,比用避雷针保护经济。

由于避雷线两端的分流作用,当雷击时,要比避雷针引起的电位升高小一些。

因此,110kV及以上的配电装置,可将线路避雷线引接至出线门型构架上,但土壤电阻率大于1000Ω·m的地区,应装设集中接地装置。

对于35~60kV配电装置,土壤电阻率不大于500Ω·m的地区,允许将线路的避雷线引接至出线门型构架上,但应装设集中接地装置。

当土壤电阻率大于500Ω·m时,避雷线应终止于线路终端杆塔,进变电所一档线路保护可用避雷针保护。

6结束语
根据以上的分析,变电所的防雷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建设单位和设计部门都应认真考虑,加以重视。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